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X、ES分别为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的百分吸光系数 注意:仪器和操作条件的控制
3.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n>5),分别测定吸光度,绘制A-C曲 线或求出回归直线方程(r≥0.999)。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 光度,求得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浓度或 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
适用于测定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如:含酚类、糖类及矿物药Fe、As等成分 的中药制剂。
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且方法的专属性不高(干扰 因素较多)。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1. 滴定度T 每1mL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物质的重量(mg/mL) aA + bB = cC + dD T= CA ∙ MB ∙ b/a 注意:滴定剂与被测药物的计量关系
适用:
1. 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机物;
2. 某些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的有机药物。
不适用:含易挥发性金属(如汞、砷等)
有机药物的破坏
注意事项:
(1)加热或灼烧时,应控制温度在 420℃以下,防止金属化合物的挥发
(2)一定要灰化完全
(3)经本法破坏后,所得灰分往往不易
溶解,但不要轻易弃去
第二节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液一液萃取法
⒈ 直接萃取法 :利用被测成分与干扰成分在有机溶 剂(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多次萃取达到 分离净化的目的。 萃取次数:实验考察(回收率符合) 溶剂的选择:根据被测组分疏水性的相对强弱 选择极性适当的溶剂 水相pH的控制:弱酸性成分 pH≤Ka-2 弱碱性成分 pH≥PKa+2 盐析作用:水相用NaCl饱和,提高提取率。
LSE常用填料 :
⒈ 硅胶、氧化铝等: 传统吸附剂 不极性吸附作用 氧化铝:用于生物碱、苷类等碱性、中性成分的 测定,吸附酸性成分 硅胶:适合于分离中性或酸性化合物,强烈保留 碱性化合物。 ⒉ 键合相硅胶: 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C18,ODS)、 C8 ——分离脂溶性杂质或成分 苯基、氰基键合相硅胶 ——分离水溶性杂质或成分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技术—气相色谱法
AR / C R
式中,AS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R 为对照品的 峰面积(或峰高);Cs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 CR 为对照品的浓
度。
计算供试品中待测组分量的公式:CX
=
f
×AX ×CS' AS'
式中,CX 为供试品中待测组分的浓度;AX 为供试品峰面
积(或峰高);C
' S
为供试品中内标物质的浓度; AS' 为相应内
结0521)测定
四、案例 (一)川贝枇杷糖浆(药典15版一部P514)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改性聚乙二醇毛细管柱(柱长为30m, 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μm);
(2)柱温为110℃; (3)分流比为25:1; (4)理论板数按萘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3. 定量分析方法
(2)校正因子法
精密称取供试品Wi克,加一定量精密称取的内标物Ws克, 由两者的峰面积或峰高之比,用内标校正因子计算含量。
由公式:fm
=
fi fs
= Wi Ws
/ Ai / As
= As Wi AiWs
得 mi
f m AiWs As
(3)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法(内标对比法)
计算校正因子的公式: f = As / Cs
四、案例
(一)川贝枇杷糖浆(药典15版一部P514)
• 计算
C内
=
75.15 5
×1 20
= 0.7515mg
/
ml
C对
= 75.26 × 1 5 20
= 0.7526mg / ml
f = A内 / C内 = 851302.0 / 0.7515 =1.068 A对 / C对 798023.5 / 0.7526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26
LSE分离净化法内容提炼(小结):
硅胶:酸性吸附剂,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的层析,强烈保留
碱性化合物。
洗脱顺序:极性小→大。
保和丸(陈皮等)中橙皮苷测定
加甲醇,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为止。
11
(四)超声提取法
原理:超声波的助溶作用。 优点:操作简便,提取速度快。
※ 需对超声频率、提取时间、提取溶媒等 进行考察。
※ 超声波可能引起供试品成分的改变。
保济丸(厚朴等)中厚朴酚测定 加石油醚(30-60℃),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33 kHz)2次,每次30min。
样品
称重
具塞容器
10-100倍溶剂,摇匀
再称重 补足重量
称重、浸泡1-24h
浸泡液
部分测定法:精密量取一定体积的浸泡液,测定。
全部测定法:
将浸泡液滤过,残渣用溶剂洗涤至提取完全,合并
滤液及洗液,浓缩或蒸干(常压或减压蒸干、自然挥散或 氮气流吹干),残留物用另一溶剂溶解并定容至所需体积, 测定。
通水蒸气蒸馏法
水上蒸馏法
利用盐析作用,提高蒸馏效果。
16
(三)液-液萃取法(LLE)
1. 直接萃取法
利用试样中被测成分与干扰成分在有机溶剂(萃取剂) 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多次萃取来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萃取溶剂的选择;
亲脂性有机溶剂,如: 氯仿、苯或乙醚; 弱亲脂性的溶剂,如: 乙酸乙酯、正丁醇等。
★ 本章重点: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TLCS、GC、HPLC 和含量 测定方法验证的效能指标。
4
药典中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所占比例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985 1977 2005 2000 1995 1990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五章含量测定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五章含量测定
二、特点
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 较,具有多通道效应,可同时平行分离分析多个 样品;流动相用量少且选择范围宽、更换方便; 固定相为一次性使用,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不高 等优点。目前随着制板、点样、展开等操作的仪 器化及仪器性能的改进,该法检测的灵敏度,结 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大大提高,在中药及其制 剂检验中,已成为重要的分析方法。《中国药典》 中有32个中成药品种采用该法进行含量测定。
•≥0.35 •≥0.40
•≥0.10 •≥0.30
•≥0.25 •≥25.0
•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五章含量测定
三、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系以水为溶剂,对制剂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计 算其在制剂中的含量(%)。本法包括冷浸法和热浸法。后者适 用于不含或少含淀粉、粘液质等成分的样品。
1.冷浸法
取供试品约4g,称定重量,置250~300ml的锥形瓶中,精密 加入水100ml,塞紧,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 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滤液 20ml,置己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蒸干后,于105℃ 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W/W %)。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 (约相当于挥发油0.5ml~1.0ml),称重(准至0.01g),置烧 瓶中,加水300ml~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 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 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 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 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 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 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 齐,读取挥发油量,计算即得。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前言随着中药制剂的广泛应用,如何准确的检测中药制剂的含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不仅关系到中药制剂的质量,也与人们生命安全相关。
因此,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一直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本篇文档将介绍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原理中药制剂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物理方法主要有干燥法、称量法等;化学方法主要有滴定法、比色法、显色法等。
其中,比色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含量测定方法之一,因其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而广受欢迎。
方法1.比色法•器材:天平、分析天平、分别装有定量凹板的试剂瓶、比色皿;•试剂:药物溶液、重铬酸钾溶液、稀硫酸、碳酸钠溶液、磷酸二氢钠溶液、苯甲酸溶液、氯仿、无水乙醇、苯酚溶液。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定数量的药物样品称重,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胶凝宁影响测定过程,加碳酸钠则可中和胶凝宁的影响;2.将药物样品进行干燥、灰化等处理;3.将试剂瓶中的定量凹板定量取药物样品(准确取药物,避免空气中水蒸汽和杂质的污染),加稀硫酸、重铬酸钾溶液等进行溶解,使其中的有机物被氧化成二价铬(Cr2+)离子;4.加入苯甲酸溶液,将其中的铬酸根离子(CrO42-)转化为铬酸(Cr2O72-);5.加入磷酸二氢钠溶液,其中的铬酸与磷酸二氢钠反应生成深绿色络合物;6.用无水乙醇稀释药物成份,将溶液量稀释至定量容器规定的刻度,过滤残留物;7.取药液50ml放入比色皿中,加入苯酚溶液,在显色剂不变的情况下取得适当的颜色;8.用橄榄油从药典比色皿的背面直接观察,直至标准色完全与样品色匹配为止;9.记录比色皿中药典含量所对应的颜色,由比色皿上的刻度计算出其所含药物的含量。
2.滴定法•器材:托盘电子天平、分析天平、容量瓶、滴定管、pH计、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等;•试剂:硝酸银、氮氢化钠溶液、磷酸钠、草酸。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定数量的药物样品称重,加适量纯水制成1:10药水;2.用pH计测定药水的pH值,若超出一定值域,则需加入少量磷酸钠缓冲调整药水pH,使其在7~10之间;3.将药水放入分析样品瓶中,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滤过,以去除异物离子等杂质物质;4.取药水20ml,加入搪瓷瓶中,加入足量氮氢化钠溶液实现药物中的钠碱滴定,并用硝酸银滴定药物中的氯离子。
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
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分析工作,它用于确定中药制剂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及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一般方法和实验步骤。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一般方法可以分为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分析方法两大类。
化学分析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测定中药制剂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滴定法、比色法、显色反应法、光谱法、色谱法等。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来测定中药制剂样品中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
它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多种中药成分的含量测定。
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溶液的颜色来测定其中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
一般是将样品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用颜色的深浅或者吸光度的大小来确定其含量。
比色法适用于颜色明显的中药成分的含量测定,如黄酮类、黄醌类、鞣质类等。
显色反应法是利用染色剂与中药中的特定成分发生显色反应,从而测定其含量。
常见的显色反应有碘酸反应、邻氨基苯磺酸反应、重铬酸盐反应等。
显色反应法适用于含氮物质、鞣质类、游离胺类等成分的含量测定。
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物质的吸收、散射和发射光谱来分析和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
色谱法是将中药制剂中的成分分离并定量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它具有快速、高效、准确的特点。
物理分析方法是通过物理性质的测定来确定中药制剂中成分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比重法、测定固体颗粒尺寸的微粒分析法、测定其中一种物理性质的方法等。
比重法是利用密度的性质来测定中药制剂中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
它通过测定制剂的比重来估计该成分的含量,适用于比重稳定的中药成分含量的估算。
微粒分析法是通过测定中药制剂中的固体颗粒尺寸来间接判断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颗粒尺寸与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中药制剂。
第五章、中药制剂含量测定
第一节 常用含量测定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
适用于含量较高的成分及无机成分的测定 包括: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
挥发法:如水分测定 萃取法:如冰片散中冰片的含量测定 沉淀法:如苦参片中苦参总碱的含量测定
(一)重量分析
(二)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法:测定生物碱、有机酸、内酯类
万氏牛黄清心丸中朱砂的含量测定—硫氰酸铵法 沉淀滴定法 本品剪碎,取5g,精密称定,置250ml凯氏烧瓶中,加硫酸
五、气相色谱法
适用于测定
-挥发油及其它挥发性组分:冰片、桉叶素、樟脑、丁香酚、
龙脑等 -中药制剂含水量、含醇量
系统适应性试验
理论塔板数 n=5.54(tR/W1/2)2 ※最小理论塔板数,柱长,柱填充、载体性能等有影响 分离度 R=2(tR1-tR2)/(W1+W2)
※ R≥1.5(两峰完全分离)
2-4m
气相色谱测定法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
求算校正因子
f
fR WR / AR AS / CS % fs WS / AS AR / CR %
待测组分含量测定
CX CR AX AR
04-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 被测组分生成沉淀,可用重量法测定含量 或者可重新溶解
例 益母草口服液
Ch.P(2005)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在105℃干燥至
恒重的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0.1mol/L
盐酸溶液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
吸附非极性化合物 标准曲线小的分制子备化精合密物量取对照品溶液2ml、4ml、
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
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
个相同的暗绿色斑点。
4. 色谱法
(5) 硅藻土、纤维素 亲水型填料→分配作用
* 可分离生物碱、酚性生物碱和中性物质
4. 色谱法
(6) 离子交换树脂 * 可用于除去样品中的离子、防止组分分解 * 常用于萃取样品中可离解化合物
烧感。
【含量测定】取本品 5~10g ,照挥发油测定法
(附录Ⅹ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0%(ml/g)。
3. 液-液萃取法(LLE)
* 直接萃取法 * 离子对萃取法--酸性染料比色法
4. 色谱法
(1) 硅胶、氧化铝 溶质在吸附剂表面的极性吸附作用
* 硅胶分离中性、酸性化合物,强烈保留碱 性化合物
器内,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
回收乙醇至干,……作为供试品溶液。(熊果酸,
TLCS)
例 小儿肝炎颗粒
Ch.P(2005)
【处方】茵陈,栀子,黄芩,黄柏,山楂,大
豆黄卷,郁金,通草
【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沉淀法
含量测定样品的预处理
步骤 样品的粉碎 样品的提取 样品的分离净化
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将被测成分有效地从样品中释放出来, 将被测成分有效地从样品中释放出来, 并制成便于分析测定的稳定试样。 并制成便于分析测定的稳定试样。 除去杂质、纯化样品, 除去杂质、纯化样品,以提高分析方法 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富集浓缩或进行衍生化, 富集浓缩或进行衍生化,以测定低含量 被测成分。 被测成分。 使试样的形式及所用溶剂符合分析测定 的要求。 的要求。
色谱法
常用色谱方法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色谱 操作方式有柱色谱、薄层色谱、 操作方式有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 最常用的为柱色谱法 最常用的为柱色谱法
柱色谱常用的填料 柱色谱常用的填料
硅胶 氧化铝 键合相硅胶 大孔树脂 聚酰胺 硅藻土 纤维素 离子交换树脂
硅胶、 硅胶、氧化铝
键合相硅胶
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简称 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简称C18或ODS)、 )、 苯基、氰基键合硅胶相, 苯基、氰基键合硅胶相,其中十八烷基键合 相硅胶最常用,可用来分开脂溶性 分开脂溶性和 相硅胶最常用,可用来分开脂溶性和水溶性 成分,如苷元和苷的分离。 成分,如苷元和苷的分离
大孔树脂
是最近十几年才出现的新型的高分子分离材 可分为极性 非极性型。极性型为 极性和 料,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型。极性型为丙烯 酰胺聚合物, 极性化合物有 化合物有相对强的吸附 酰胺聚合物,对极性化合物有相对强的吸附 如商品XAD-7、8等。非极性型为苯乙 力,如商品 、 等 非极性型为 二乙烯苯的共聚物 的共聚物, 烯和二乙烯苯的共聚物,对非极性水溶性成 有相对强的吸附力,如商品XAD-1、2、 分有相对强的吸附力,如商品 、 、 4、5、D101,D101是最常用的 、 、 , 是最常用的回收率 (%)R源自D%1 2 3 4 5 6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五章含量测定.pptx
取供试品(过四号筛)2~5g,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2小时, 精密称定重量(ms),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除另有规定外, 加热回流提取8小时,取乙醚液,置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放置, 挥去乙醚,残渣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8小时,精密称定 (m1),缓缓加热至105℃,并于105℃干燥至恒重(m2)。其减失 重量即为挥发性醚浸出物的重量(m1-m2)。计算,即得。
一、意义
某些药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故《中国药 典》收载了挥发油测定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药品 中挥发油总量进行测定,以控制药品质量。例如,正 骨水、牡荆油胶丸、保妇康栓和满山红油滴丸等中挥 发油的测定。
二、测定原理
首先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用水蒸气蒸馏法将其提取 完全;再利用其较强的亲脂性与水不相溶而分层,即 可读取油的总量并求算出含量。
第五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Content Determination)
概述
一、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是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 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种(些)有效成分或有效部 位进行的定量分析。并以其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品 标准的规定来判断药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 质量的重要方法。
一、定义
浸出物测定法系根据制剂中化学成分的溶解性, 选择适当的溶剂浸提(提取)样品,并测定浸出物 (提取物)的含量,以此来控制药品的质量。
二、意义
这是一种较为粗略的定量分析方法。但对于有效成 分不明确或无法建立确切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材及 其制剂,尚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国药典》附录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水溶性浸出 物测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和挥发性醚浸出物测 定法。有的品种还采用了乙酸乙酯浸出物测定法。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成药浸出物测定品种及其规定 见表4-18。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药学
⒊大孔树脂:分为极性和非极性型 ,D101最常用 注意:预处理;定量时回收率 ⒋聚酰胺: 氢键吸附——常用于含ph-OH的黄酮类成分 ⒌硅藻土、纤维素:亲水型填料,分配作用 流动相: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 洗脱:亲脂性的成分 ⒍离子交换树脂: 萃取样品液中可离解化合物 除去样品中的离子,防止组分分解
适用:
1. 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机物;
2. 某些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的有机药物。
不适用:含易挥发性金属(如汞、砷等)
有机药物的破坏
注意事项:
(1)加热或灼烧时,应控制温度在 420℃以下,防止金属化合物的挥发
(2)一定要灰化完全
(3)经本法破坏后,所得灰分往往不易
溶解,但不要轻易弃去
第二节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药物含量测定是评价药品质量优劣的 重要手段
二. 样品的分离净化
沉淀法 :利用某些试剂与被测成分或杂质生成
沉淀,分离沉淀或保留溶液的精制方法 蒸馏法 :利用某些被测成分具有挥发性,采用 蒸馏法,收集馏出液进行含量测定;或某些成分 经蒸馏分解成挥发性成分,利用分解产物(要求 结构明确)进行测定。 最常用: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挥发油,小分子生物碱 优化:蒸馏液中加入一定量无机盐(盐析作用), 使挥发性成分更完全地蒸馏出来
破坏能力,且防止硫酸的分解损失。
其它湿法
硝酸—硫酸—高氯酸法
硫酸—氧化剂法(过氧化氢法、高锰
酸钾) 破坏后,金属呈高价态
注意点: 所用仪器一般为硅玻璃或硼玻璃制成的 凯氏瓶 所用试剂应为优级纯 水应为去离子水或高纯水 按相同条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操作在通风橱内进行
⒉干法消化
将有机物灼烧灰化达到分解目的 方法:将适量样品置于瓷坩锅、镍坩锅或 铂坩埚中,常加无水Na2CO3或轻质MgO以 助灰化。混匀后,先小火加热,使样品 完全炭化,然后放入高温炉中灼烧,使 其灰化完全即可。
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
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一、引言中药制剂是指在中药原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制备、配制等工艺制成的药品。
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来源繁多,含量不易确定,因此中药制剂的分析含量测定日趋被重视。
中药制剂的分析含量测定是指通过一定的理化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以确定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含量,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标准,提高中药质量稳定性,增强中药制剂在医药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常用方法目前,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测定中药中多种成分,并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在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中也有一定应用。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并且可用来测定多种成分。
3.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中药制剂所含有的色素的光吸收率来检测有效成分。
该方法操作简便,且灵敏度高,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分离效果较差。
4. 火焰原子吸收法火焰原子吸收法常用来测定中药制剂中的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只适用于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以测定中药制剂中多种成分。
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并且可以测定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
三、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实验步骤以下是中药制剂分析含量测定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根据需要测定的成分含量,选择适当的样品量,将样品粉碎、过筛或干燥等处理,制成统一细度、分散均匀的样品粉末。
2.提取成分:根据需要提取的成分种类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提取剂,进行成分提取。
提取时应注意提取剂的选择、提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
3.检测方法选择:根据实验需要和样品特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定义
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对制剂 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进行的定量分析。 以其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来 判断药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质量 的重要方法。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特点
中药制剂与化学药品含量测定区别
含量测定内容
对象不同 供试品溶液制备 待测成分确定
干扰的杂质,而又不损失被测定
成分 依据:被测定成分和杂质在理化 性质上的差异,结合测定方法的 要求
沉淀法 蒸馏法 液-液萃取法
A 直接萃取法 B 离子对萃取法
色谱法 消化法
第一节 含量测定样品的处理
样品的分离净化
沉淀法
原理:它是基于某些试剂与被测成分或杂质生成沉淀,分离 沉淀或保留溶液以得到精制的方法。 这种方法须注意:
SFE具有优点: 速度快 萃取效率高、 选择性较高、 节省溶剂、 可避免使用易燃,有毒的有机溶剂
SFE不仅常用于热不稳定成分或挥发性成分的萃取,而且 也越来越多地用于热稳定性成分的萃取。 缺点:对设备要求高。
第一节 含量测定样品的处理
样品的分离净化
原则:从提取液中除去对测定有
关键——保留有效成分
常用的有十八烷基键合相键合相硅胶(简称 C18或ODS)
第一节 含量测定样品的处理
样品的分离净化
色谱法——大孔树脂
极性大孔树脂:为丙稀酰胺聚合物,对极性化合 测定复方归芪剂中的黄芪甲苷 物有相对强的吸附力 用大孔树脂除去水溶性的多糖杂质,再用30%乙醇洗脱 非极性大孔树脂 :为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共聚物, 黄芪甲苷。 对非极性水溶性成分有吸附力 特点:表面积大,传质速率较高,具有不同的极性 及适于吸附较大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薄层扫描法
(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can TLCS ) 一、定义 薄层扫描法(TLCS)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 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
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药品
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特点 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 较,具有多通道效应,可同时平行分离分析多个 样品;流动相用量少且选择范围宽、更换方便; 固定相为一次性使用,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不高 等优点。目前随着制板、点样、展开等操作的仪 器化及仪器性能的改进,该法检测的灵敏度,结 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大大提高,在中药及其制 剂检验中,已成为重要的分析方法。《中国药典》 中有32个中成药品种采用该法进行含量测定。
五、含量计算
VO 含量(V/W %)= WS ×100% VO ×DO
含量(V/W %)=
VO 含量(V/W %)= ×100% VS VO 挥发油体积(ml) VS 样品体积(ml)
WS
×100%
WS 样品重量(g)
DO 挥发油密度(g/ml)
第三节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一、定义 根据被测物质在可见-紫外光的特定波长处或 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的方法称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射法测定,其灵敏度比吸收法高。
4.测定波长
(1)单波长 一般用于荧光测定法,即用某一波长的紫外光(激发光) 进行扫描。对玻板和斑点的质量要求较高。 (2)双波长 主要用于吸收测定法。该法可消除背景干扰,对玻板和 斑点的质量要求不高,故较常用。测定时,样品波长(λs) 和参比波长(λR)依次扫描斑点,所测吸收度为 ΔA=Aλs -AλR
二、意义
这是一种较为粗略的定量分析方法。但对于有效成 分不明确或无法建立确切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材及 其制剂,尚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国药典》附录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水溶性浸出 物测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和挥发性醚浸出物测 定法。有的品种还采用了乙酸乙酯浸出物测定法。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成药浸出物测定品种及其规定 见表4-18。 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
含量(W/W %) =
mi×100 20 × ms
×100%
mi 为水溶性浸出物重量(g)
ms 为干燥供试品的重量( g ) = 供试品重量×
(1﹣含水量%))
2.热浸法(中成药较少用 自学)
3.实例 暑症片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P128)
四、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系以甲醇、乙醇或正丁醇为溶剂,提取药品中相应的醇 溶性成分,并计算其含量( %)。正丁醇浸出物测定法主要用 于含较多皂苷类成分的制剂,更具专属性。 1.甲醇、乙醇浸出物的测定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 2.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一般说来,水溶液制剂可直 接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合并提取液,臵已干燥恒重的 蒸发皿中,蒸干,臵105℃干燥3小时,移臵干燥皿中,冷却30 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 (W/V %)。固体制剂可先加水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 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合并提取液,照上述方法蒸干,干燥, 称定浸出物重量,计算出制剂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 W/W %)。
供紫外光(200~400nm)测定,扫描有紫外吸收的成分斑点。
(3)氙灯(Xe) 供荧光测定,发射不连续光谱,常用波长为365nm。
四、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TLCS含量测定有外标法和内标法,中国药典仅采用外标法。 1.原理 外标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加在 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定位,扫描被测成分和对照品 斑点,测得相应的吸收度或荧光强度积分值,根据定量关系, 计算出被测成分的含量。 2.类型 根据对照品标准曲线性质的不同,外标法又分为外标一点 法和外标两点法。 若标准曲线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一点法。 若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两点法。
第五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Content Determination)
概
一、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
述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是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
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种(些)有效成分或有效部 位进行的定量分析。并以其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品 标准的规定来判断药品的优劣,是控制和评价药品 质量的重要方法。
二、含量测定方法
1.测定法
取供试品(过四号筛)2~5g,臵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2小时, 精密称定重量(ms),臵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除另有规定外, 加热回流提取8小时,取乙醚液,臵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放臵, 挥去乙醚,残渣臵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8小时,精密称定 (m1),缓缓加热至105℃,并于105℃干燥至恒重(m2)。其减失 重量即为挥发性醚浸出物的重量(m1-m2)。计算,即得。
一、意义 某些药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故《中国药 典》收载了挥发油测定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药品 中挥发油总量进行测定,以控制药品质量。例如,正 骨水、牡荆油胶丸、保妇康栓和满山红油滴丸等中挥 发油的测定。 二、测定原理 首先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用水蒸气蒸馏法将其提取 完全;再利用其较强的亲脂性与水不相溶而分层,即 可读取油的总量并求算出含量。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
器分析法两大类。由于中药制剂组成复杂,仪器
分析法更为常用。《中国药典》中药制剂含量测 定方法概况见下表。 本章重点介绍浸出物测定法、挥发油测定法、 分光光度法 、TLCS、 HPLC 和GC等。
仪 器 分 析 法 化 学 分 析 法
方法 总数 HPLC 339 TLC 32 GC 23 分光光度法 18 滴定法 13 重量法 5 氮测定法 5 挥发油测定法 3 浸出物测定法 13 总计 456
三、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1.薄层扫描仪 中国药典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仪。 常用的有岛津CS-930型和CAMAG-Ⅱ型等。 2.扫描仪工作原理
3.测定方式 (1)吸收法
适用于有紫外(可见)吸收的成分,较常用。该法又可采
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理论上讲,透射法比反射法优越, 但实际工作中常用反射法,因为紫外光不能通过玻板。 (2)荧光法 适用于有荧光性质的成分,例如小檗碱等。该法仅采用反
紫外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图
二、特点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常用于中成药含测。 但本法不具分离功能,常用于总成分的测定。
三、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朗伯比尔定律
A=KCL
A为吸收度
K为吸收系数
C为溶液浓度 L为溶液厚度
四、药典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 1.吸收系数法 仅用于UV,不需对照品。 2.对照品比较法 主要用于Vis,需用对照品。 3.标准曲线法 主要用于Vis,需用对照品。 (原计算分光光度法取消)
2.乙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 300ml与玻璃珠数粒,臵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 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 内容物加热至沸,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 部呈冷却状态为度。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臵15分钟以 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 起,依法测定,自油层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 计算即得。
3.注意事项 (1)回流加热乙醚须在水浴上进行。 (2)蒸发皿中挥去乙醚须在室温下风橱中进行。 (3)加热挥去浸出物中挥发性成分时,应缓缓加 热至 105℃
4.实例
(1)儿康宁糖浆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2)刺五加浸膏的甲醇浸出物测定
五、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以乙醚为溶剂,对制剂中挥发性醚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计算 其在制剂中的含量(W/W %)。本法主要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 制剂,专属性较强。
修订 30 3 3 0 0 0 1 0 1 37
新增 282 12 19 3 3 1 1 0 2 327
删除 0 12 0 9 0 1 0 1 1 23
第一节 浸出物测定法 (Determination of Extractive)
一、定义
浸出物测定法系根据制剂中化学成分的溶解性, 选择适当的溶剂浸提 ( 提取 ) 样品,并测定浸出物 (提取物)的含量,以此来控制药品的质量。
三、挥发油测定装臵(图)
四、测定方法
供试品需粉碎后过二号至三号筛,混匀再测定。
1.甲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 (约相当于挥发油0.5ml~1.0ml),称重(准至0.01g),臵烧 瓶中,加水 300ml ~ 500ml (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 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 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臵电热 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 5 小时, 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放臵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 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 0 线上面5mm处为止。放 臵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 齐,读取挥发油量,计算即得。
含量(W/W %) =
m1- m2 ms
×100%
2.实例 九味羌活丸的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
本品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
黄芩、甘草、地黄等九味中药组成,其主要有效成
分为挥发油,故测定其中挥发性醚浸出物的含量。
第二节 挥发油测定法 (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il)
类别 醇 溶 性 浸 出 物 测定
品名 七厘散 刺五加浸膏 刺五加片 儿康宁糖浆 独一味胶囊 鼻窦炎口服液
溶剂 乙醇 甲醇 甲醇 正丁醇 正丁醇 正丁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