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https://img.taocdn.com/s3/m/5304766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0f.png)
想一想:读完了这个故 事,你懂得了什么?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 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
就不算晚。
《亡羊补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 做错了事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改正,就 不算晚。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成语故事:亡羊补 牢
Wáng yáng bǔláo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十只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羊圈 破了一个洞。
邻居劝他赶紧修一下,他说:羊已
01 经 丢 了 , 还 修 羊 圈 干 什 么 呢 ?
晚上这只狼又来了,而且又偷走了一只羊。
牧民赶紧把洞补上了。
从那以后羊再也没有丢过。
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06cfa3d192e45361066f56e.png)
亡羊补牢的意思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接龙】:亡羊补牢——牢什古子——子夏悬鹑——鹑衣百结——结草衔环——环肥燕瘦——瘦骨零丁——丁一确二——二缶锺惑——惑世诬民——民怨沸腾——腾空而起
【近义词】:知错就改、将功赎罪、将功折罪、将功补过
【反义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成语典故】: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864ac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9.png)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晚。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事情不及时改正。
更重要的是不要一错再错,这样才能防止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原句为:“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战国时期,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良臣庄辛赶出了楚国。
秦国则趁机征伐,很快就占领了楚都。
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
”以此来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来的,表示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补救,还不吃的意思。
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不要对存在的失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失误的产生只是意外。
而是要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就及时改正,不要一错再错。
否则时间长了,可能连最后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e84c5fd27d3240c8547ef8f.png)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导读:故事背景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故事内容: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寓意: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1.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续写2.关于亡羊补牢寓言故事3.亡羊补牢儿童寓言故事4.关于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作文5.亡羊补牢古代寓言故事6.「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扩写作文7.《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8.「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扩写上文是关于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亡羊补牢课文原文
![亡羊补牢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16577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5c.png)
亡羊补牢课文原文
亡羊补牢课文原文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亡羊补牢课文原文,欢迎大家浏览。
亡羊补牢课文原文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亡羊补牢的基本解析:。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通用10篇)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abc93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c.png)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通用10篇)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一从前,有一个人,靠着养羊为生。
这个人做事随意,看他家的羊圈,就知道了。
围栏高高矮矮的参差不齐,看起来,还不坚固。
一天,他的羊圈围栏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仔细一数,诶?好像少了一只羊。
同村的人看到了,就对他说:“赶紧补了这个洞吧。
要不你羊又丢了。
”那人听这话,就回答:“不就丢了一只嘛,我还有很多呢。
”同村那人听了,摇了摇头,就走了。
日复一日,圈里的羊,变得越来越少了。
同村人又来了,说:“你那羊八成被狼抓了,或自己跑了,你早该听我的,早早修圈,羊也不至于变那么少了。
”那人听了,不耐烦地回答他:“你几次来说我,烦死了,我的羊该不会是你偷的吧?”同村人叹了口气,离开了。
又过了几天,圈里的羊剩下不到十只了。
养羊人开始慌了,他想起同村人说的话,想:还是补吧,要不然我的羊会全没的。
说完,他跑去邻家借工具去了。
“嗒嗒嗒”“嗒嗒嗒”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停下了。
“哈,终于修好了。
这下,我的羊再也不会丢了吧。
”养羊人擦着汗说。
从此,养羊人的羊再也没有少过了。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讲吧。
从前,在一座山下有一个平静的村庄,有一个牧羊人叫秦英,他家的羊是全村最好的,秦英每天把羊赶到山上去吃草,几个月下来,秦英的羊长的又肥又壮,秦英可高兴了!一天晚上,雷雨交加,把羊圈的篱笆劈掉了一根,此时在森林里等了好久的狼正好借这个机会把一只羊叼走了。
第二天,秦英一大早就到羊圈里去看,他走到羊圈一看,"哎呀,不对呀!怎么少了一只羊啊。
"秦英在羊圈周围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看见地上有几根散落的羊毛,还有几个狼的脚印,这时,秦英才悄然大悟,"肯定是恶狼偷走了我的羊,"秦英一屁股坐在地上,绞尽脑汁地想办法。
这时,秦英的老父亲朝这边走来,他说:"孩子啊,昨天我看见有一只狼钻进了羊圈把一只羊叼走了,你快把这个洞补上吧。
成语典故-亡羊补牢
![成语典故-亡羊补牢](https://img.taocdn.com/s3/m/0473de3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b.png)
一、成语
亡羊补牢
二、成语拼音
[ wáng yáng bǔláo ]
三、成语释义
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遭受损失。
[近]见兔顾犬。
四、成语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五、近反义词
近义词来者可追贼去关门知错就改收之桑榆见兔顾犬
反义词后悔莫及居安思危积谷防饥未雨绸缪粮草先行
六、成语故事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
亡羊补牢的解释及故事
![亡羊补牢的解释及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adf42e8b307e87100f696a9.png)
亡羊补牢的解释及故事【亡羊补牢故事】: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
五个月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
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
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成语】:亡羊补牢【拼音】:wng yng bǔlo【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举例造句】: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
★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拼音】:wng yng bǔlo【近义词】:见兔而顾犬【反义词】:后悔莫及【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改亡羊补牢译文故事: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db7438a4d0d233d4b04e6908.png)
亡羊补牢的意思亡羊补牢拼音wáng yáng bǔláo简拼wybl近义词知错就改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感情色彩贬义词结构连动式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例子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
(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英文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成语故事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成语正音亡,不能读作“wànɡ”。
亡羊补牢[汉语成语]
![亡羊补牢[汉语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3aaa4ff19b89680203d8254c.png)
亡羊补牢[汉语成语]亡羊补牢[汉语成语]-成语概览基本信息亡羊补牢【汉字书写】亡羊补牢【汉语发音】wáng yáng bǔláo【成语释义】因为羊圈的破损导致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英文书写】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sheep have been lost.【近义词】知错就改、迷途知返、回头是岸、知过则改、浪子回头【反义词】知错不改、一错再错、执迷不悟、不知悔改、屡教不改【语法结构】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改【同韵词】室迩人遥、鸠夺鹊巢、遇水叠桥、油煎火燎、哀思如潮、整瓶不摇半瓶摇、风举云摇、路远迢迢、中心摇摇、寿同松乔【相关灯谜】亡羊补牢(打二字词语一)谜底:失修成语示例亡羊补牢1、《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以上所陈,皆今日维系人心,亡羊补牢之计。
”2、郭沫若《悼一多》:“日本投降了,我们幸而免掉了亡国之痛。
亡羊补牢,尚未为晚。
”3、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
”4.当初罗马旧教不能适应环境,力图改革,以致逼成了宗教革命。
反过来,宗教革命却逼使罗马旧教实行『亡羊补牢,』开始一种『反宗教革命的运动。
5.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层次是,大家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之类。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不怨天、不尤人,亡羊补牢,知耻后勇,奋起直追。
亡羊补牢[汉语成语]-成语典故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
亡羊补牢的意思_亡羊补牢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意思_亡羊补牢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ecc141b02d276a201292e9c.png)
亡羊补牢的意思_亡羊补牢的故事文言文《亡羊补牢》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释义】因为羊圈的破损导致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典故】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
五个月后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
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
”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继而重整旗鼓。
【故事】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orG少了一只。
亡羊补牢的寓言道理
![亡羊补牢的寓言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50342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b.png)
亡羊补牢的寓言道理
“亡羊补牢”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亡羊补牢讲述了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
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
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
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修好羊圈,堵上窟
窿。
”但他没有听从。
第二天早上,他又发现少了一只羊。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紧修好了羊圈并堵
上了窟窿。
“亡羊补牢”的寓言道理是: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
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比喻在事情发生错误之
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不要等到问题变得严重才去想办法解决。
亡羊补牢意思和造句
![亡羊补牢意思和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465bf8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3.png)
亡羊补牢意思和造句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失去了一只羊,及时修补羊圈,以防止其他羊也逃跑。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虽然事情已经发生,但还
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弥补或补救。
比如,一个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导致
了一些损失,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可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就可以用"亡羊补牢"来形容。
造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采
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及时亡羊补牢,最终顺利完成了
任务。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9dbc8ad915f804d2b16c19a.png)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辨形] 补;不能写作“朴”。
[近义] 知错就改
[反义] 知错不改
[用法] ~常和“未为晚”连用。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他们单位昨天发生失盗后;领导立即~;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英译] 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原文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读后感
这篇寓言讲的是:从前,有个人丢了一只羊,街坊让他补羊圈,他没有修补,结果又丢了一只羊,他才赶快修理羊圈的故事。
这篇寓言虽然很短,但是教育意义很大。教育我们做了错事要赶紧改正,要从错误里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少犯错误。
读了这篇寓言,我想到自己存在的一些缺点,爸爸经常提醒我,我却总是改不了。现在自己已经认识到了这些缺点的严重性,以后我要尽量少做错事、少犯错误;即使做了错事,也要及时改正,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不能亡羊补牢。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相关知识
亡羊补牢的典故
![亡羊补牢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56e889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d.png)
亡羊补牢的典故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那么你知道亡羊补牢的典故是什么吗?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亡羊补牢的典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亡羊补牢的典故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亡羊补牢的意思[释义]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语出]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正音] 亡;不能读作“wànɡ”。
[辨形] 补;不能写作“朴”。
[近义] 知错就改[反义] 知错不改用亡羊补牢造句1) 亡羊补牢,并非为了弥补以往的损失,而是为了减少或杜绝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状况。
2) 亡羊补牢固然是好,但诱饵明显,还是会引狼入室的。
3) 今天你没背书,但只要现在背书那样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4) 墙虽然坏了,但只要及时补,就能做到亡羊补牢。
5) 虽然损失了一些财物,但是你现在作出决定,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6)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授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7) 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8) 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
9) 虽然你以前做错了事情,但只要你亡羊补牢,就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寓言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寓言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fffe12c0b4e767f5acfcee8.png)
亡羊补牢寓言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是说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亡羊补牢成语故事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介绍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小故事大道理: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本篇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它说明: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
: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
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介绍成语启示
一、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时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改正,而且还不断地错上加错,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自我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二、“补牢”的时候,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搁时间太久已经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时补救,那么即便补救了也无济于事了。
亡羊补牢成语典故
![亡羊补牢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48cc1d2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0.png)
亡羊补牢成语典故亡羊补牢是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补牢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亡羊补牢成语典故,供大家阅读!亡羊补牢成语典故《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亡羊补牢成语解析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释义]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语出]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正音] 亡;不能读作“wànɡ”。
[辨形] 补;不能写作“朴”。
[近义] 知错就改[反义] 知错不改[用法] ~常和“未为晚”连用。
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亡羊补牢成语造句1. 我第一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通过总结努力学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 其把精力消耗在谴责这些害群之马,不如从根本上全盘思考青年才俊的成就路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亡羊补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猜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坐井观天、掩耳盗铃)
四、体会寓意,延伸教育
师:故事讲成功了,养羊人的心情变化一定也清楚了。一开始一点也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无所谓的样子,后来赶快补羊圈的时候,心里很不平静。可能怎么想呢,谁知道?
生:如果我丢失第一只羊后马上修羊圈,就不会丢失第二只羊了。
生:如果我听从街坊的劝告,马上改正,那就好了。
生:现在我已经丢了两只羊,第三只羊可不能再丢了。
[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学生读读记记。
五、书写生字,拓展延伸
1、寓言故事是让人变聪明的故事。推荐阅读:寓言故事四则——画蛇添足、愚公移山、杯弓蛇影、叶公好龙。
2、指导书写生字,完成课堂练习。
生:哦,“窟窿”,上面是“穴”,特别要注意的是,“窿”,“生”上“一”。
师范写。(课件演示放大的横)
生:“叼”字右边里面是一提。
课件出示和“叼”有关的图画和标明的叼字。在音乐伴随下,学生书写汉字。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崇文街小学郭晓霞
教学目标:
1、认记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生:就是补得很牢固,不会再破了。
师:“结结实实”这个词语我们经常会用到,举个例子吧。
生:羊圈补得结结实实
生:鞋带系得结结实实
生:椅子捆得结结实实
(三)理清顺序,学讲故事
师:讲故事是有一定顺序的。看着题目,大家先来提提问题。我们就知道故事的顺序了。
生:怎么会丢羊的?
生:丢了几次羊?
生:怎么补牢的?
生:后来怎么样?
问题预设:怎么会丢羊的?丢了几次羊?怎么补牢的?后来怎么样?
(随机板书学生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把故事整理一下,默读课文后同桌两人合作问答。
2、学生读课文后互问互答。随后交流展示。
在学生回答中形成板书:
亡羊补牢
破窟窿不想补不再丢失
丢两次赶快补
3、有了思路,可以自己练习讲故事了。出示合作学习提示:同学们可以一个人根据板书讲这个故事给小组成员听,也可以小组合作讲,讲故事时可以配上动作。
3、学生朗读,并顺势理解“街坊”“窟窿”“结结实实”的意思。(后两个图示)
生:“街坊”就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人。
生:而且住的比较近。(就是邻居)
生:“窟窿”就是羊圈破了一个洞。
师:你上来指一指。(学生上来指。)
师:后来这个羊圈补得结结实实,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羊圈补好了。
师:不是一般的补好了,还是结结实实。谁来说?
师:(随机板书学生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把故事整理一下,默读课文后同桌两人合作问答。
学生读课文后互问互答。随后交流。哪组同桌最先展示?
生:怎么会丢羊的?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
生:丢了几次羊?丢了两次羊?(读课文)“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师:先请第19小组来汇报。(我们小组由1号同学作为代表讲。老师,我可以看着板书来吗?)(一位同学按照板书讲故事。)
师:故事讲得很清楚,语言也很流畅,值得表扬!
师:有没有小组合作讲故事的?(小组汇报讲故事。)
师:边讲故事边做动作,很传神。而且还表演出了养羊人开始说话时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样子,合作得很好!
老师和学生一起写课题。上面一个宝盖头,再写一个“日”,第十画是“丨”
生:(齐读课题)《寓言两则》。
师:题目的意思理解吗?
生:就是两个寓言故事。
二、选择字义,理解题意
师:第一个故事是——
生:《亡羊补牢》。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第2组的3号回答)
生:丢了羊就把羊圈补起来了。
师:很好。
[出示]
(二)自主学习检测
1、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句子,抽读,注意读准句中红色的轻声字、生字、多音字。
[出示]
原来羊圈(juan)破了个窟(ku)窿(long)。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羊叼(diao)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hui),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quan)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jie)实实。
学生讨论。老师在巡视时发现学情,组织交流。
4、这些都告诉我们,(出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师: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2、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那图片上的这些你能猜出来吗?
生答: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坐井观天、对牛弹琴、掩耳盗铃。
师:恭喜同学们都猜对了,大家了解的寓言故事可真多!其实,寓言如同魔术袋,装进去的是故事,抖出来的是道理。像上面这样蕴藏着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亡:①死亡;②逃跑;③丢失;④灭亡
牢:①养牛、羊等牲畜的圈;②牢房、监狱;③牢固
学生选择“亡”和“牢”的意思。
生:“亡”的意思是“丢失”。
生:“牢”的意思是“羊圈”的意思。
课件出示羊圈的图画,旁边文字:羊圈juan;圆圈quan。
师:读准多音字。
学生朗读。
师: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丢了羊把羊圈补起来。
师:你太棒了。一棒取得好成绩,二棒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说明你已真正掌握了。
师:这些都告诉我们,(出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师:丢了几次羊?
生:两次。
师:怎么知道是两次?说一说。
生交流。
师:怎么补的?
学生说。
师:后来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中形成板书:
亡羊补牢
破窟窿不想补不再丢失
丢两次赶快补
师:有了思路,可以自己练习讲故事了。同学们可以一个人根据板书讲这个故事给小组成员听,也可以小组合作讲,讲故事时可以配上动作。(学生练习讲故事。)
生:怎么补牢的?(读课文)“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生:后来怎么样?“后来羊再也没有丢失过。”
师:听了这俩人的问答,让我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介绍得很清楚,不错。哪对同桌愿意挑战他们,能不看书来一次?(2生再次展示)
师: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学生读读记记。
五、书写生字,拓展延伸
师:寓言故事是让人变聪明的故事。
推荐阅读:寓言故事四则——画蛇添足、愚公移山、杯弓蛇影、叶公好龙。
师:最后,我们写几个生字(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你们先观察。哪个字特别难写,需要老师帮助或者要提醒学生的。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对同桌说一说。(学生表达)
三、通读故事,会讲故事
(一)学生读课文
师:大家都爱听别人讲故事,今天我们学习自己讲故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自主学习提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把预习时勾画出的难读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故事读熟;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一下。
师:一个“赶快”,说明他想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可以表扬表扬他吧!
生:你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很好。
生:大伯,知错能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生:你做错事能及时补救,我向你学习。
师: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一千多年了。养羊的人不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读了这个故事自然会想到自己,想到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亡羊补牢”的事情呢?和同桌相互交流,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练习讲故事,小组汇报讲故事。)
四、体会寓意,延伸教育
1、故事讲成功了,养羊人的心情变化一定也清楚了。一开始一点也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无所谓的样子,后来赶快补羊圈的时候,心里很不平静。可能怎么想呢,谁知道?
2、一个“赶快”,说明他想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可以表扬表扬他吧!
3、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一千多年了。养羊的人不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读了这个故事自然会想到自己,想到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亡羊补牢”的事情呢?和同桌相互交流,想一想,说一说。
讲故事,明寓意
——《亡羊补牢》教学实录
崇文街小学郭晓霞
教学目标:
1、认记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寓言如同魔术袋,装进去的是故事,抖出来的是道理。像上面这样蕴藏着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老师和学生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寓言两则》,理解意思。
二、选择字义,理解题意
1、第一个故事是——《亡羊补牢》。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第2组的3号回答)
[出示]
亡:①死亡;②逃跑;③丢失;④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