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开炉总结

高炉开炉总结
高炉开炉总结

高炉开炉总结

现将本次开炉做简要总结,以便于优化下次开炉。

一、开炉前准备工作

1、开炉前原燃料准备与上仓

2、开炉料化学成分

焦炭成分 %

3、开炉主要参数

(1)正常料配比:烧结矿70% 球团矿30%

(2)正常料焦比:0.9t/t

(3)正常料碱度:0.9

(4)空焦碱度:0.9

(5)全炉总焦比:3t/t

(6)矿批:8.0t

(7)Fe、Mn还原率:Fe99.5%、Mn60%

(8)压缩率:净焦、空焦12.5%、正常料12%

(9)炉缸、炉腹装净焦、1/2炉腰装空焦,1/2炉腰、炉身装空焦和正常料

4、配料计算

(1)正常料组成

(2)空焦组成

(3)全炉炉料用量表

5、装料过程

开炉总焦比为3.0t/t。碱度为0.90。为了使高炉下部能够获得充沛的热量,使炉缸有足够的热量储备,开炉料的分配为:炉缸、炉腹装净焦,1/2炉腰装空焦,1/2炉腰装、炉身装空焦和正常料。本次开炉采用带风装料法,装净焦、空焦、负荷料时,均采用同角单环,净焦、空焦18°同角布料,负荷料20°同角布料。11:30开始装料,13:30净焦上料完毕,测料面,未达到预定位置,补净焦两批。共计装净焦33批。17:49装料位置至料线4000mm停止装料,休风堵风口,准备送风。

6、开炉参数

送风风口Φ110x7+Ф115x1进风总面积0.0769m2,堵8个风口(5#、6#、7#、8#、9#、10#、11#、12#),风量风量800-1000m3/min,风压150kPa,风温900℃。采用单环布料,矿石批重8t,焦碳批重4920t。入炉料为烧结矿70%,球团矿30%。

二、开炉实践操作

18:18开炉送风,雷达探尺3479mm,机械探尺4265mm、4029mm。

热风温度初始较低,无风量,伴随着热风温度逐步提高,第一个风口点火时热风温度为442℃,风量350 m3/min,风压120kPa。

从22:50开始,压量关系趋于紧张,23:20休风坐料,料线由4000mm下至4800mm。之后压量关系运行平稳,顶温逐步升高。

截止至2:00具备引煤气流条件,通知煤气系统准备引煤气。

处理重力除尘放散时间长,于2:36引煤气。后续压力运行平稳,顶压逐步升高至45KPa,3:30放料赶料线至5800mm。在此过程中铁口氧枪一直处于打开状态,阀门开关2/3,阀前压力为0.42MPa,由于使用氧枪经验不足,3:37铁口自开,炉前准备不充分,造成跑渣铁,被迫强硬堵口,炉内配合减风操作,炉前处理完毕退炮出铁,具备加风条件。

压量关系趋于紧张,透指降低,探尺行程停止。出铁完毕后5:00减风操作,减风至59KPa时崩料。5:10左右发现1#、2#风口小套漏水,采取控水措施,炉前具备出铁条件后组织出铁。

于6:35-7:02休风更换1#、2#风口小套。复风后压量关系运行平稳,逐步赶料线。

生铁成分如下:

炉渣成分如下:

10:05分12#风口自开,出完铁后10:59捅开5#风口,11:37分11#风口自开。由于11#、12#风口自开,无计划性,导致炉温持续下滑,由4.45%降至2.19%再降至0.84%,导致渣铁物理热差,严重影响后续炉况恢复进度。伴随着后续料线逐步变浅,炉况逐步好转。

炉温回升后赶料线,加风速度过快,16:55料滞不动,减风坐料,坐料后气流不稳,连续崩料,顶温高,减风至90Kpa得到控制。后续稳步加风,炉况恢复正常。

三、开炉总结

1、此次开炉采取偏堵风口,导致后期一定程度偏料,气流不稳,建议在炉缸清理充分的前提下采取花堵风口,稳定气流。

2、开炉过程中不宜加风过高,导致下渣过早,应延缓下渣时间,给予炉缸充分预热时间。

3、氧枪使用注意事项:(1)风口点火后开氧气。(2)氧量不宜太大。(3)重点关注渣铁下达后压力表的波动。

4、屡次开炉料线控制过深,热量损失大,造成后续物理热差,延缓炉况恢复。

5、开炉碱度控制在0.9-0.95,全炉焦比控制在3.0t/t以内。

6、开炉发生悬料,料线深顶温高时,打水时应控制打水量,少打勤打,避免游离水存在发生爆炸。

380立方高炉中修开炉总结

380立方高炉中修开炉总结 我厂*高炉380M3,由于炉顶形状严重变形,正常布料失去应有的合理作用,煤气流严重分布不均,炉型的不规则给高炉顺行带来严重的威胁。公司决定对*高炉停炉中修。中修期间主要完成4、5层冷却壁的更换,炉内采用整体喷涂。20**年9月19日成功停炉,20**年10月23日晚8时点火送风,高炉中修34天后顺利开炉。 1开炉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详细的开炉方案及操作规程 合理完善的开炉方案是安全开炉快速达产的重要因素。为此炼铁厂专门成立了开炉领导小组,并且准备了周密的开炉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验收及试车方案(2)高炉烘炉方案(3)开炉配料计算方案(4)开炉料的准备工作及自动化对所有计算器的效验(5)高炉开炉送风点火方案 1.1设备验收试车 1.1.1高炉本体憋压检查顶压在60、75、90、120KPa保持各15分钟。每次试压完毕由维修车间对漏电进行处理,这些确保开炉后炉体周围安全。 1.1.2高炉冷却系统要求水泵站工作正常,炉体水系统试水正常,水路畅通无泄漏。其中炉缸冷却壁应逐个缓慢通水,对于未更换的冷却壁打压检查直至合格。 1.1.3炉前开口机、泥炮、天车运行正常。各主支沟保证充分烤好。 1.1.4卷扬均压、放散以及溜槽等设备工作正常。探尺效好零点且运动可靠,并对卷扬上料不低于8小时的连续试车。 1.1.5自动化对值班室计算机系统调试完毕。风压、风量、顶压、风温、炉体测点温度等参数计量准确。 1.2高炉烘炉方案 烘炉的目的是缓慢的消除高炉内衬中的水分,提高固结强度,避免升温过快水汽溢出导致炉体剧烈膨胀从而损坏炉衬和设备。烘炉重点是炉底炉缸。

1080M3高炉开炉方案及注意事项(精)

高炉开炉方案 一、装料方案 1、开炉参数选择 ⑴采用木柴开炉,静态装炉,热风点火,开炉焦比3.0t/t,正常料焦比958Kg。 ⑵风口直径Φ110mm,16个,送风面积0.1520m2。送风前堵3#、7#、11#、14#风口。 ⑶炉料压缩率12%。 ⑷料线:1.3米。 ⑸R2=1.0 2、高炉各部分容积 死铁层:V0=33.03m3(砌砖后:V∕0=19.9m3炉缸:V1=98.03m3(砌保护砖后 V∕1=83.87m3 炉腹:V2=107.87m3炉腰:V3=64.24m3 炉身:V4=302.87m3炉喉:V5=28.25m3(料线以下V∕5=6.65m3 V总=V1+V2+V3+V4+V5=601.26m3 实际装料体积:V∕0+V∕1+V2+V3+V4+V∕5=585.40m3 3、各段炉料安排 ⑴炉底至风口以上400mm平码枕木,每根间距100mm,风口上立排一圈,约 7.344m3。 ⑵炉腹、炉腰加净焦:107.87+64.24-7.344=164.77m3。

⑶炉身1/5加空焦:302.87*1/5=60.57m3。 ⑷炉身中上部加轻负荷料和空焦:体积约302.87*4/5+6.65=248.95m3。 二、点火送风方案 1.点火前准备工作:(点火前1小时主控室集中汇报开炉总指挥 ⑴各验收小组确认试车无问题,不影响开炉,具备送风条件。(郭伟 ⑵送风前堵4个风口。(当班炉前班长 ⑶检查全部送风系统是否严密。(王贵申 ⑷送风前6小时通知风机启动。(翟志红 ⑸送风前2小时通知引风到排风阀。(当班工长 ⑹送风前6小时热风按送风风温800℃烧炉。(赵卫斌 ⑺确认送风系统、煤气系统各阀门处于正确状态。(当班工长、热风组长 ⑻检查各人孔盖是否封严。(当班副工长 ⑼检查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是否正常,送风前气密箱开氮气冷却。(当班工长 ⑽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高压水按正常生产水平控制,常压水量为正常水量的50%。(王贵申 ⑾确认测料面人员撤出,炉顶不准有人。(贾永怀 ⑿检查炉前必备物资,工具是否齐全,并做好出铁准备工作。(王贵申⒀关闭高压阀组南盲板,打开高压阀组东侧盲板。(赵卫斌 2.点火送风操作:

高炉封炉与开炉

高炉封炉与开炉 封炉是长期休风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往往是由于产、供、销等生产组织平衡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一周以上的长期休风,为防止空气进入炉内而采取的严格封密停炉,习惯上称为封炉。 对封炉要求有: 1)封炉前保持炉况稳定顺行,严防崩料和悬料。 2)封炉前要采取改善渣铁流动性的措施,清洗炉衬粘结物和炉缸堆积物。 3)对冷却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凡是损坏的风渣口都要换掉,损坏的冷却设备要停水。 4)封炉料要保证开炉送风时炉温充沛,渣铁流畅,因此要求原燃料粉末少,倒槽料禁止入炉。4个月以上的封炉应 使用易还原、粒度整齐的天然块矿作封炉料。 5)为改善渣铁流动性能,封炉料加少量锰矿,控制生铁Mn含量为0.8%。 封炉料焦比确定原则是正确选择炉料总焦比是保证开炉后炉缸热量充沛,顺利出铁出渣,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确定原则主要考虑封炉时间长短,炉容大小和冷却设备损坏的情况。 1)封炉时间越长,封炉料焦比越高。表3-1是鞍钢高炉封炉时间和总焦比的关系。 3)冷却设备状况:炉皮和冷却设备损坏严重的高炉,一般不允许较长时间的封炉,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非停不可, 则需彻底查找漏水点,确保不向炉内漏水,同时封炉料总焦比还要升高10~20%. 4)原料品种:天然矿较人造富矿难还原,耗热量多,故采用天然矿封炉时,要比使用人造富矿封炉总焦比高20% 左右。 怎样搞好封炉操作: 1)封炉前要特别强调加强炉况调剂,消灭崩料和悬料,保持炉温充足,要求生铁Si 含量0.6~1.0%. 2)封炉料要按规定的品种、数量和程序装入炉内。当净焦下到炉腹中部进行封炉休风时,净焦不得与风口相距太

远,也不得下到风口烧掉。休风半年左右的封炉要按大中修开炉方式确定封炉料总焦比和炉料填充。 3)从休风前一天起逐渐加大铁口角度,一般要达到14°,出净渣铁。 4)封炉休风后,开始向炉内压水渣,厚度300~500mm,然后卸下风渣口砌转密封。炉壳除焊补较大裂缝外,小裂 缝要用沥青密封。 5)降低冷却强度,关掉炉皮打水,切断炉顶打水装置供水,同时更换烧坏的风渣口,损坏的冷却设备要全部闭水。根据封炉时间长短要相应降低各部位水压,风口以上减少至30~50%,3天后风口以下水压降低至50%.严禁向炉内漏水。4个月以上的休风,炉身上部冷却全部闭死,管内积水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 封炉后的开炉如何操作:封炉后的开炉比大中修开炉难度大,特别是封炉时间较长,炉缸内渣铁全部凝结,这就给出铁操作带来严重困难,所以要采取一切措施做好出铁工作。 1)认真做好炉顶和装料设备的联合试车,要求连续正常运转至少8h以上。 2)热风炉提前3~4天烧炉,确保送风后风温大于700℃。 3)高炉试水试汽。并检查炉内有无漏水迹象。确保开始送风时风口以下水压和水量正常,上部达正常水量50~70%。 4)送风前将铁口及其上部两个风口烧通,里面见焦炭。 5)取出靠近铁口的渣口三套,上好碳砖套,或用耐火砖砌筑,用煤气火烤干,作备用出铁口。 送风点火:1)采用铁口上方两个风口送风,其余风口全部用泥堵死。 送风风压不大于0.03MPa,风温700℃。 铁口喷出来的煤气用焦炉煤气点燃。见渣后用泥炮堵上。 风口焦炭全部燃烧、顶压大于3kPa、煤气经化验合格后,向燃气厂联系送煤气。 送风8~12小时出第一次铁,如长时间出不来,风口有灌渣危险时,立即转为渣口出铁。 恢复炉况: 1)出一次铁后,逐渐增加送风的风口数量。开风口的原则是炉内渣铁出净,出铁顺利,炉况稳定顺行。 2)按风压操作,开风口后要相应加风,开风口速度初期每班开1~2个,后期要慢些,一周左右全开。开风口要依

高炉炉况判断总结

高炉炉况判断总结 常见的炉况判断方法:直接判断法和利用仪器仪表进行判断。 一.直接观测法 1.看出铁 主要看铁中含硅与含硫情况。 ◆看火花判断含硅量 ①冶炼铸造生铁时: 当[Si]大于2.5%时,铁水流动时没有火花飞溅; 当[Si]为2.5%~l.5%时,铁水流动时出现火花,但数量少,火花呈球状; 当[Si]小于1.5%时,铁水流动时出现的火花较多,跳跃高度降低,呈绒球状火花。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 当[Si]为1.0%~0.7%时,铁水流动时火花急剧增多,跳跃高度较低; 当[Si]小于0.7%时,铁水表面分布着密集的针状火花束,非常多而跳得很低,可从铁口一直延伸到铁水罐。 ◆看试样断口及凝固状态判断含硅量 看断口 ①冶炼铸造铁时: 当[Si]为1.5%~2.5%时,模样断口为灰色,晶粒较细; 当[Si]大于2.5%时,断口表面晶粒变粗,呈黑灰色; 当[Si]大于3.5%时,断口逐渐变为灰色,晶粒又开始变细。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 当[Si]小于l.0%时,断口边沿有白边; 当[Si]小于0.5%时,断口呈全白色; 当[Si]为0.5%~l.0%时,为过渡状态,中心灰白,[Si]越低,白边越宽。 看凝固状态 铁水注入模,待冷凝后,可以根据铁模样的表面情况来判断。 当[Si] 小于1.0%时,冷却后中心下凹,生铁含[Si]越低,下凹程度越大; 当[Si]为1.0%~l.5%时,中心略有凹陷; 当[Si]为1.5%~2.0%时,表面较平; 当[si]大于2.0%以后,随着[Si]的升高,模样表面鼓起程度越大。 ◆用铁水流动性判断含硅量 ①冶炼铸造生铁时: 当[Si]为1.5%~2.0%时,铁水流动性良好,但比炼钢铁黏些; 当[Si]大于2.5%时,铁水变黏,流动性变差,随着[Si]的升高黏度增大。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 铁水流动性良好,不粘沟。 ◆生铁含[S]的判断 ①看铁水凝固速度及状态: 当[S]小于0.04%时,铁水很快凝固; 当[S]在0.04%~0.06%时,稍过一会儿铁水即凝固,生铁含[S]越高,凝固越慢,含[S]越低,凝固越快;

高炉车间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炉车间工作总结Work summary of blast furnace workshop

高炉车间工作总结 20XX年即将结束,回顾我这一年来的工作,有积极肯定的一面,也有工作疏忽缺点的一面,但总的来说,进步还得很多,顺境依然多于逆境。 我在这里报告维修工年终工作总结,对于今年一整年的工作给予一次完整分析,希望各位领导、班组长、工友们予以认可,我将在下一年工作当中更加努力,改正工作缺点,改进完善工作方法。 我的工作总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安全。 没有安全就不能生产。企业生产核心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几年企业在人性化管理方面也下大工夫,严格审查生产线上存在的安全疏漏。

然而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安全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说到再到位些,就是安全工作一定要全企业每位员工都时时刻刻有所注意,对于安全形势保持时刻的警惕性。我在高炉维修工作当中,时刻遵守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条例,遵守“自保、联保、互保”的安全细则,在这一年的高炉维修工作当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第二,生产设备。 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是我工作恒定宗旨,也是我的工作目标之一。我们车将每个员工的辛苦努力,使这一目标成为现实。 去年一年,我车间高炉设备利用系数在3.8-3.9,少数情况下可达到4.0以上。对一些原先设计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改造与完善。包括皮带传动,热空气除尘系统,风机系统,加料系统。通过改造,不仅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资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企业领导都给予我车间员工充分的肯定。 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也必然是我今后工作的目标。我清醒地认识到,生产不能有丝毫懈怠,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要时刻保

高炉大修开炉烘炉方案

高炉大修开炉烘炉方案 一、烘炉的目的 1、使高炉耐火材料砌体内的水分缓慢蒸发,并得到充分加热。 2、使整个炉体设备逐步加热,得到充分膨胀,避免生产后因剧烈膨胀而损坏。 二、高炉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1、热风炉烘炉完毕,已具备正常生产条件。 2、高炉、煤气清洗系统必须经过试压检查,试漏合格达到规定要求。 3、鼓风机具备正常生产条件并连续运转8小时以上。高炉所有的风、水、电、汽、气等能源介质,特别是氮气系统要满足正常生产条件,各阀门开关灵活,关闭严密。 4、控制计算机系统,控制可靠,各项参数、功能、画面显示,均达到设计和竣工验收标准,并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高炉仪器仪表运转正常,灵敏可靠,各电讯设备、声光信号完备,达到规定要求。 5、供料系统、矿槽系统、水系统、煤气系统,经过空载联合试车,满足正常生产要求。 三、安装铁口、渣口导出管,做泥包操作 1、安装铁口导出管、做铁口泥包的安全保障条件 (1)热风炉支管盲板阀关闭,热风炉停止烧炉。 (2)弯头与鹅颈管接合面插好盲板。 (3)倒流休风阀处于开启状态。 (4)热风炉的冷风阀、混风阀、冷风大闸及热风阀处于关闭状态。 (5)高炉煤气切断阀处于关闭状态。放风阀处于放风状态。 (6)重力除尘器放散阀、清灰阀处于全开位置。 (7)燃气车间的荒煤气盲板处于关闭位置。 (8)炉顶喉口盲板插好。 (9)卸下两个风口中套,以备进人。 (10)进入炉内工作时,必须有煤气防护人员按规定进行煤气检测。 2、安装风口导向管、铁口煤气导出管,做铁口泥包操作

(1)铁口导风管用Φ159mm的钢管制作,长6000mm。 (2)安装时,用炮泥和浇注料封严。 (3)风口安装Φ108mm导风管。 (4)安装导风管及铁口做泥包后,按拟定的风口配置上好风口中套及风口小套。 四、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1、铁口泥包制作完毕,进风系统安装完毕且严密可靠。 2、除尘器排灰阀关严。 3、高炉本体及各冷却设备 (1)高炉冷却壁系统、风口各套均提前8小时通水运转,通水量分别为:高炉冷却壁系统:正常水量的1/2 风口大套、中套:正常水量的1/4 风口小套:正常水量 热风阀、倒流休风阀:正常水量 齿轮箱正常水量 (2)气密箱冷却 炉顶温度不大于300℃,气密箱温度小于70℃,气密箱温度可用水冷加少量氮气控制。 4、煤气处理系统试车完毕,满足正常生产要求。(蓝萌) 5、安装好测量炉体膨胀量的装置:分别在上升管和热风围管处用ф8mm圆钢,头部打成顶尖,上下对好,焊在炉体与框架之间。 6、经大修指挥部同意签字后,撤掉热风阀后的盲板。 7、烘炉前各阀门应处的状态 (1)高炉放风阀全开,炉顶放散阀全开。 (2)煤气切断阀关闭。 (3)波纹管与气密箱之间盲板插好。 (4)冷风阀、热风阀全关。冷风大闸及混风调节阀关。 (5)富氧截止阀关闭,并插盲板。 (6)倒流阀开。 (7)送风系统、高炉本体系统、煤气清洗系统的人孔全部关闭。 (8)煤气系统进煤气总管前盲板阀要确认关死。(蓝萌、迟万宁)

高炉炉况的判断和失常炉况处理概要

高炉炉况的判断和失常炉况处理 要保持高炉优质、高产、低耗、长寿,首先就是维持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从操作方面来看,维持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主要是协调好各种操作制度的关系,做好日常调剂。正确判断各种操作制度是否合理,并准确地进行调剂,掌握综合判断高炉行程的方法与调剂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观察炉况的内容主要就是判断高炉炉况变化的方向与变化的幅度。这两者相比,首先要掌握变化的方向,使调剂不发生方向性的差错。其次,要掌握各种参数波动的幅度。只有正确掌握高炉炉况变化的方向和各种资料,调剂才能恰如其分。 常见的炉况判断方法有直接判断法和利用仪器仪表进行判断。 一.直接观测法 高炉炉况的直接判断包括看出铁、看渣、看风口、看料速和探尺运动状态等,这是判断炉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监测仪表不足的小型高炉更为重要。虽然直接判断法缺乏全面性,并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由于其具有直观和可靠的特点,因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观察方法,也是高炉工长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看出铁 主要看铁中含硅与含硫情况,它的变化能反映炉缸热制度、造渣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的变化情况。判断生铁含硅高低,主要以铁水流动过程中火花大小、多少,以及试样冷却后的断口颜色为依据。 铁水含硅低时,在出铁过程中,火花矮而多;铁水流动性好,不粘铁沟,铁样断口为白色。随着铁水含硅量的提高,火花逐渐变大、变少,当含硅量超过3.0%时就没有火花了,同时铁水流动性也越来越差,粘铁沟现象越来越严重,铁样断口逐渐由白变灰,结晶颗粒加粗。 看火花估计含硅量要综合看出铁的全过程。既要看主沟火花的多少,又要看小坑出口及其它地方的火花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铁水的流速对火花的影响,一般流速快时火花多,这要与硅过低的情况区分开来。目前大型高炉铁沟都加沟盖,很难通过看火花来判断含硅量,这时可以通过看铁样断口来判断炉温。 看生铁含硫情况是以铁水表面“油皮”多少和凝固过程中表面裂纹的变化及铁样断口来观察。铁水表面“油皮”多,凝固时表面颤动,裂纹大,形成凸起状,并有一层黑皮,铁样断口为白色,呈放射状针形结晶,铁样质脆易断时生铁含硫高。随着生铁“油皮”减少,凝固时裂纹变小,形状下凹,铁质坚硬,断口白色减少则生铁含硫降低。高硅高硫时铁样断口虽然是灰色的,但布满白色星点。生铁含硅含硫量直接反映了炉缸热制度与造渣制度是否合理。 高炉炉温充足时,生铁中[Si]升高而[S]降低。炉凉时,生铁中[Si]降低而[S]升高;当炉缸温度发生变化时,生铁中[S]的波动幅度比[Si]大。在炉渣成分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生铁含[Si]量增加,炉缸温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可以用生铁含[Si]量来判断炉缸温度,生铁中含[S]量的变动成为判断炉缸温度变化趋势的标志。

高炉开炉总结

高炉开炉总结 现将本次开炉做简要总结,以便于优化下次开炉。 一、开炉前准备工作 1、开炉前原燃料准备与上仓 2、开炉料化学成分 焦炭成分 % 3、开炉主要参数 (1)正常料配比:烧结矿70% 球团矿30% (2)正常料焦比:0.9t/t (3)正常料碱度:0.9 (4)空焦碱度:0.9 (5)全炉总焦比:3t/t (6)矿批:8.0t (7)Fe、Mn还原率:Fe99.5%、Mn60% (8)压缩率:净焦、空焦12.5%、正常料12%

(9)炉缸、炉腹装净焦、1/2炉腰装空焦,1/2炉腰、炉身装空焦和正常料 4、配料计算 (1)正常料组成 (2)空焦组成 (3)全炉炉料用量表 5、装料过程 开炉总焦比为3.0t/t。碱度为0.90。为了使高炉下部能够获得充沛的热量,使炉缸有足够的热量储备,开炉料的分配为:炉缸、炉腹装净焦,1/2炉腰装空焦,1/2炉腰装、炉身装空焦和正常料。本次开炉采用带风装料法,装净焦、空焦、负荷料时,均采用同角单环,净焦、空焦18°同角布料,负荷料20°同角布料。11:30开始装料,13:30净焦上料完毕,测料面,未达到预定位置,补净焦两批。共计装净焦33批。17:49装料位置至料线4000mm停止装料,休风堵风口,准备送风。 6、开炉参数

送风风口Φ110x7+Ф115x1进风总面积0.0769m2,堵8个风口(5#、6#、7#、8#、9#、10#、11#、12#),风量风量800-1000m3/min,风压150kPa,风温900℃。采用单环布料,矿石批重8t,焦碳批重4920t。入炉料为烧结矿70%,球团矿30%。 二、开炉实践操作 18:18开炉送风,雷达探尺3479mm,机械探尺4265mm、4029mm。 热风温度初始较低,无风量,伴随着热风温度逐步提高,第一个风口点火时热风温度为442℃,风量350 m3/min,风压120kPa。

高炉开炉总方案(终稿)

目录 二号高炉开炉工作安排.............................................................................................................. - 1 -1成立二号高炉开炉指挥部 ................................................................................................. - 1 -2主要项目及负责人 ............................................................................................................. - 1 -3开炉计划 ............................................................................................................................. - 2 -4开炉各部门职责 ................................................................................................................. - 5 -二号高炉开炉方案...................................................................................................................... - 7 -1开炉指挥组织机构 ............................................................................................................. - 7 -2开炉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 - 8 -3开炉作业程序 ..................................................................................................................... - 8 -4开炉条件确认 ..................................................................................................................... - 8 -5开炉前的准备 ................................................................................................................... - 10 -6高炉试漏 ........................................................................................................................... - 11 -7配料计算 ........................................................................................................................... - 15 -8装料 ................................................................................................................................... - 16 -9高炉点火送风 ................................................................................................................... - 18 -10送煤气方案.................................................................................................................... - 21 -11开炉安全规定................................................................................................................ - 22 -高炉烘炉方案............................................................................................................................ - 24 -1高炉烘炉操作 ................................................................................................................... - 24 -2高炉烘炉后操作 ............................................................................................................... - 28 -3烘炉安全注意事项 ........................................................................................................... - 31 -二号高炉热风炉烘炉方案........................................................................................................ - 32 -1烘炉领导小组 ................................................................................................................... - 32 -2烘炉时间 ........................................................................................................................... - 32 -3热风炉烘炉的前提条件 ................................................................................................... - 32 -4烘炉工作 ........................................................................................................................... - 32 -5安全注意事项 ................................................................................................................... - 33 - a

月份高炉炉况分析

月份高炉炉况分析

————————————————————————————————作者:————————————————————————————————日期:

2014年7月2#高炉炉况分析 7月份2#高炉整体顺行,月平均压差水平在129kpa,与上月相比升高3kpa。月初受上月堵3个风口后炉缸工作状态变化使得使炉况稳定性变差、下雨料湿等因素的影响,综合燃料比水平偏高。后随着捅开1#风口、料制的及时调整、炉料水分渐干等变化,燃料比逐渐下行稳定在510-513kg 水平。下旬受烧结矿质量变化、因炉缸局部温度上涨较快重新堵上3个风口后炉缸工作状态变化、下雨料湿等因素的影响,燃料比相对又有所升高,压量关系有渐紧的趋势。本月炉缸温度变化从下图看出,月初捅开1#风口后其临近区域(8A、7J、8J)在堵着2#风口的前提下温度仍呈上行趋势,24日重堵1#风口送风后,该区域有下行趋势,但受月末理铁升高影响,温度又有所抬头。16#风口区域(8E、8D、7D)内温度前期相对稳定,月底呈上行趋势。13#风口附近温度临近下旬上涨较快,24日加堵13#风口后,该区域内(8F)呈下行趋势。炉底中心碳砖温度前期随着捅开1#风口整体呈上行趋势直至稳定,但24日加堵风口以后略有下行趋势。全月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本月煤比完成145.33kg/tfe,小焦比27.83kg/tfe,大焦比356.64kg/tfe,燃料比529.80kg/tfe(亏摊后)。 一、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实产铁量合格率内控率利用系 数 焦比小焦比煤比 综合 焦比 单位t % % t/m3d kg/t kg/t kg/t kg/t 2BF 当月110125.355 100.00 84.49 2.000 356.64 27.83 145.33 495.17 累计783640.698 100.00 84.26 2.104 352.45 31.55 146.26 494.70 指标名称风量风温热压顶压顶温铁水温 度 入炉矿 品位 富氧率

3#炉停炉检修及开炉工作总结

3#炉停炉检修及开炉工作总结 根据公司总体检修计划,3#高炉于2月14日3:10分停炉检修,这次检修是3#高炉自投产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检修,在检修中炼铁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指导思想,严把安全关、质量关,通过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经过半个多月的辛勤付出,高质量的完成了所有检修项目,按计划于3月3日16:58分顺利点火开炉。开炉后设备运行完好,没有因为设备故障而导致慢风、休风等,为顺利开炉快速达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于下: 一、设备的检修改造方面 这次检修是3#高炉自投产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检修。检修前我们召集各班组长以上人员专门召开了检修会议,会上就大检修中检修物资、检修进度、检修安全措施、检修技术措施、检修技术标准以及检修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检修工作安全顺利的完成奠定了基础。为了保证检修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要求班组对各项检修任务进行了具体分工,做到了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层层把关、各尽其责。充分调动每个检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完成检修目标、推动和促进检修及技改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 本次3#炉停炉检修大小项目达30多项,其中高炉此次检修重点项目包括:热风炉喷涂灌浆,高炉煤气管道喷涂,炉体压浆,冷却设备酸洗,循环水置换清理等,检修涵盖了需外协施工的五大项目:热风炉喷涂;高炉煤气上升管、下降管喷涂;炉体压浆;透平机更换煤气出口膨胀节;渣沟加固和钢槽更换,为保证施工质量,我们安排工长和工作较为负责的部分班长进行监护,做到从项目开工到结束的全过程控制。从施工开始到质量验收,从施工管理到质量管理都“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人监督”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和汇报,及时解决,使

高炉系统联动试车方案分解

(一)技术规定 1. (1) (2)各部位轴承、齿轮、减速机的润滑是否良好,防护罩是否齐全,转动处有无夹带的异物。 (3) (4) (5) (6) 2. (1)高炉使用静态电子秤称量,设定称量数值前的方法是:先将称量斗内的原料放空,电子秤表头显示数调零;启动工控机,调出电子秤数据设定画面,输入各个料仓每次的称量值、焦炭水份值,再调出选程画面,按装料顺序要求设定小周期和大周期、同装与分装及附加焦,设定完成后将上料系统各转换开关打到自动状态,即可按新的配料批重、车数、料序进行上料。 (2)设定焦炭电子秤的控制数值时,应特别注意焦炭电子秤按湿基称量, /(1 (3)仓下称量必须准确。焦炭、矿石称量误差规定必须小于料批重的千分 (4)

3. 根据值班室制定的装料制度编排上料程序。装料顺序中的O代表矿批、C代表焦批。 4.高炉上料操作程序 调整好电子秤设定值或微机控制有关数据,料序已设定完毕、称量漏斗已称好料待用;以上工作做好后,手动上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打铃(皮带启动电铃)一声,依次启动槽下 (2)按料单编排程序,打开待上原料的称量斗闸门,将料放入皮带,运至 (3)电子秤发出料空信号后,关称量斗闸门,通过称量控制系统使振动筛和电子秤开始工作,当称量斗原料重量达到设定数值时,电子秤发出料满信号,控制系统使振动筛停止工作; (4)料车对入料坑后,开料坑门使原料装入料车,同时通过机械联锁装置,使翻板与另一料斗接通; (5) (6) (7) 5.高炉自动上料操作程序:

二、高炉用微机控制自动上料时,编排微机上料程序同手动操作上料程序基本一样。当使用微机控制自动上料时,将操作台各开关转到自动位置,启动上料皮带后即可自动上料;当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改用手动时,将操作台开关转到手动位置;较长时间停止上料,将转换开关打到零位(中位),关掉操作台总电源。 1. 三、一般不准在当前料型上增减车数和变换顺序,应在当前料型之后一批或第二批改变料型;零星加空焦应在附加焦中设定;如当前料型中某个料仓暂时无法正常工作,应临时改手动操作,再变换所用料仓的设定。 1.返矿操作注意事项 (1)启动皮带时,先启动提升机皮带,再依次启动2#、1#皮带。三条皮带都要保证正常运转。皮带上不得有杂物。 (2)经常检查提升机翻板信号及实际位置,防止面仓混料。 (3)经常检查面仓容积情况,面满时及时联系拉面工运走。 2.测入炉粉率:

1、2、11高炉焖炉开炉总结

1、2、11高炉焖炉、开炉总结 一、焖炉、开炉过程介绍 1、1#高炉焖炉开炉过程介绍 焖炉准备阶段: 7月3日上午8:10接通知要求于22:00之前休风焖炉,8:30开始加萤石洗炉(每间隔10批加3吨萤石和3吨焦炭),共加萤石6组18吨,控制炉温水平为[Si]0.6—0.8%,物理热1510℃以上,并将入炉理论碱度由1.10降至0.97。 表一:休风前铁水成分 17:00停止上负荷料开始上焖炉料并打水控制顶温,焖炉料为15批净焦+11批空焦,净焦每批5.1吨,空焦为每批5.1吨焦炭+920千克白云石+70千克萤石。加完空焦后为少打水又陆续加净焦18吨。从停止上料前出完的一炉铁到休风,炉内负荷料的理论铁量为307 吨,实际出铁299吨。为出净渣铁,休风前最后一炉开口机角度由12度提高到14度。 表二:降料面时各项参数

焖炉阶段: 7月3日21:33休风,同时冷却系统开始控水,炉身以上部位控水四分之三,炉腹、风口、炉缸控水二分之一,十字测温控水四分之三。炉顶点火后,卸下直吹管,半小时后逐个查看风口,焦炭没有变黑现象,表明没有向炉内漏水迹象,然后开始用有水炮泥将风口堵死,同时将风口和炉缸控水五分之三。7月4日8:30全部冷却水控至不断流,并用有水炮泥将小套和中套糊死,在大套和中套之间用红砖砌严,然后涂上泥浆,在泥浆表面糊上废黄油,确保泥浆不开裂。7月4日上午上水渣将炉顶料面盖住,共上水渣18吨,同时重力除尘器和铁口都沙封。7月5日15:30,15-19层冷却壁、9-11层冷却板、十字测温、炉喉钢砖和气密箱全部停水。焖炉期间每天白班测量一次料面,记录料面变化情况;每2小时记录一次各点测温数据;每四小时检查一次风口、铁口、渣口的漏风情况,每四小时测量一次炉壳温度,炉内煤气浓度。风口砌砖发现裂缝,及时涂抹黄油密封;铁口沙封发现漏风,及时用黄沙拍实。 表三:焖炉时所测数据 开炉阶段: 7月14日下午决定15日开炉,15日上午扒掉风口砌砖和堵泥,同时对风口布局进行调整,风口面积由0.1401㎡扩至0.1410㎡,扒掉风口黑焦炭直至能看见红焦炭,然后堵4#、 =0.0597㎡)。拆5#、6#、7#、8#、9#、10#、11#风口,留剩下的6个风口送风(风口面积S 6

高炉炉况管理规定

高炉炉况管理规定 1.目的 因料制宜,实施精细化、数据化炉况管理,实现高炉长期“均衡、稳定、高效”的生产理念。 2.适用范围 龙钢公司炼铁高炉生产工序。 3.定义 炉况管理内容包括炉况分级管理、原燃料质量管理、高炉操作管理、炉型管理、数据化管理、高炉休/复风管理、预案管理。 正常炉况:全风作业、压量稳定、下料顺畅、渣铁热量充沛、流动性好、生铁质量良好,对冶炼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休减风后容易恢复到正常水平。 失常炉况:采用日常调整炉况失效,不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的炉况,通常可分煤气流失常和热制度失常两大类。 4.职责 4.1总工程师办公室(以下简称“总工办”) 4.1.1负责入炉原燃料内控标准的制、修定。 4.1.2负责入炉原燃料质量监控和相关事宜的协调。 4.1.3负责炉料结构调整的审批。 4.1.4负责配料方案的审批。 4.1.5负责高炉炉况重点参数的检查、纠偏。 4.2炉料优化办公室(以下简称“炉料优化办”) 4.2.1负责配料方案的制定。 4.2.2负责炉料结构的制定。 4.2.3负责入炉原燃料达到内控标准要求及配料要求。 4.3炼铁厂 4.3.1负责高炉操作方针的制定、执行。 4.3.2负责入炉原燃料质量的跟踪。 4.3.3负责炉料配比的执行。 4.3.4负责高炉操作预案的制定、执行。 4.3.5负责高炉休、复风方案的制定、执行。 4.3.6负责炉况信息的传递工作。 4.3.7负责日常炉况的操作管理工作。

4.3.8负责按要求召开炉况分析会,并严格落实所定操作要求。 4.4生产部 负责生产信息及重大工艺信息的传递工作。 4.5质量保证部 4.5.1负责按检验计划对入炉原燃料检验分析。 4.5.2负责按检验计划要求及时上传检验数据、并将不达标数据进行通报。 5.管理程序 5.1炉况管理 5.1.1炉况管理分为公司级、分厂级、车间级三级管理。 a.公司级 a)当原燃料质量(炉料结构)出现较大幅度波动(需调整),可能引起各炉炉况波动时。总工办确认后报公司主管副总批准,炼铁厂启动高炉原、燃料理化指标变化预案;同时总工办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使原燃料质量限期达到内控标准要求,原燃料质量达至内控标准要求二日后,预案解除,高炉在二日内操作参数调整控制到正常水平(核心为产量、炉温、风温、喷煤、焦比、炉料结构达到计划控制要求)。 b)当外部条件或内部炉况等原因需调整风口配置时。炼铁厂提出调整计划(方案和分厂炉况组组长组织的,成员参加的,主管厂长审批的专题会分析材料),经总工办审核,报公司主管副总批准后,炼铁厂利用修风或检修机会执行,总工办负责监督。 c)正常生产中需调整炉况:布料矩阵需增减环带或调整角度,或矿石批重1、2需大于27吨,3、4需大于48吨时。由炼铁厂提出(方案和分厂炉况组组长组织的,成员参加的,主管厂长审批的专题会分析材料),总

1#高炉焖炉后开炉方案

第一炼铁厂1#高炉焖炉后开炉方案 编制:黄后芳 审核:张鸿儒、姚克虎、刘世平 批准:臧向阳 日钢第一炼铁厂

1#高炉热风炉恢复烧炉方案 一、方案执行小组 组长:刘世平 副组长:邹高中、吕东旭、赵焕玉 组员:高炉一车间热风布袋工 二、方案要求 高炉焖炉后,热风炉停止烧炉,各设备停止正常运转,随着自然散热炉内温度降至400℃左右,不能正常烧炉。在高炉送风开炉前,要求热风炉能够正常送风。1.烧炉前准备 1)热风炉检修项目完成。(邹高中、吕东旭负责) 2)热风炉系统各阀门按程序单体、联动试车合格符合工艺要求。 (吕东旭负责) 3)热电偶、仪表恢复完毕,校验合格、计量准确,并由仪表管理人员检验合格签证。(吕东旭负责) 4)各热风阀、倒流阀冷却水正常并有相关人员签字。(吕东旭负责) 5)高炉煤气管道经打压(可在引煤气时吹扫管道时进行),检漏验收合格并有专业人员签字认可。(刘锴、赵焕玉负责) 6)现场照明和通讯设备符合生产要求,相关人员签字认可。(邹高中负责)7)热风炉上、下人孔砌砖并封好人孔,相关人员签字认可。(赵焕玉负责)8)热风炉区域设警戒线有专人负责。(薛明峰负责) 9)所有设备配齐确认开动牌。(由吕东旭负责) 10)恢复烧炉升温曲线编制完成。(由黄后芳负责) 2.恢复烧炉前对热风炉各设备进行确认

3.烧炉要求 1)在烧炉开始前,要求所有阀门运行良好,热风炉没有完成的试验都要解决,所有烘炉设备运行良好。 2)烧炉前,外网煤气安全引到燃烧阀前。 3)烧炉开始时,控制升温速度,为了尽量避免由于升温过快炉衬的变形,影响热风炉的使用寿命,严格按烧炉曲线进行操作。 3)以拱顶温度为依据,兼顾废气温度和界面温度。 4.烧炉实施(吕东旭负责) 4-1引煤气操作 1)引煤气前检查各阀门准备就绪,氮气压力正常,清理现场,区域内无不相关人员作业或滞留。 2)确认热风炉煤气切断阀、煤气调节阀工作正常,各煤气放散阀开关正常。 3)先用氮气或蒸汽进行煤气管道吹扫,吹扫从热风炉煤气眼镜阀至各支管切断阀之间管道,吹扫30分钟后,放散管道大量氮气或蒸汽放散后,停止吹扫。 4)准备引送煤气前,在燃烧短管内点燃木材,保持明火。 5)打开眼镜阀,开外网蝶阀,在放散阀大量冒煤气后,关闭放散阀。联系煤防站专业人员在煤气管道末端取样,进行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常送煤气烧 炉。 4-2具体烧炉步骤 1)确认热风炉各人孔、卸球孔密封完毕; 2)烧炉前,要求烟道总管畅通,倒流阀全开。烟道阀小开一截,其余阀门一律关闭。 3)助燃风机入口阀小开,打开放散阀,启动助燃风机,确认其运行平稳。 4)先点燃木材,随后送煤气在燃烧口点燃,保持明火。 5)调节煤气和助燃空气流量,按烘炉曲线烧炉升温。 6)烧炉初期流量的调节原则:拱顶温度上升太快时,增加空气量,煤气量不变;

高炉封炉与开炉

高炉封炉与开炉 一、封炉 1、封炉要求 1)封炉前保证炉况稳定顺行,不许产生崩料或滑料。 2)不许向炉内漏水,损坏的风口、渣口要及时更换,烧损的冷却设备要闭水。 3)出净渣铁,特别是最后一次铁要提高铁口角度,必须大喷出铁。 4)加强炉体密封,防止焦炭烧损和炉料粉化。 2、封炉料选择 1)选用粉末少、还原性好及强度高的原燃料,质量要求等同于或高于大中修开炉原燃标准。 2)人造富矿和天然块矿均可做为封炉原料。烧结矿易粉化变质短期封炉可使用,大于4个月以上的封炉,最好选用还原性好的天然块矿。如采用烧结矿封炉,不要及早卸入矿槽,装封炉料前1小时到位即可。 3)封炉料应配应配入少量锰矿,控制生铁锰量0.8%,炉渣碱度0.95-1.0,以改善炉渣流动性。 3、封炉料总焦比选择 正确选择封炉料总焦比是保证开炉后炉缸热量充足、加速残渣铁熔化及顺利出铁渣的关键,确定原则为: 1)封炉时间越长,总焦比越高,封炉半年以上的高炉,封炉总焦比与大中修开炉总焦比相似。

封炉时间与总焦比的关系 2)炉容大小。小高炉比大高炉热损失多,封炉料总焦比应相对提高。一般600-1000m3的高炉,总焦比较大于1000m3的高炉高10%左右。 3)冷却设备状况。炉壳和冷却设备损坏严重的高炉,一般不允许长期封炉。特殊情况非封炉不可,必须彻底查处漏水点,确保不向炉内漏水和漏风。为预防万一,封炉总焦比要相对提高5%-10%。 4、封炉操作 1)装封炉料过程,应加强炉况判断和调节,消灭崩料和悬料,保持充足的炉温,生产含硅控制在0.6%-1.0%。 2)各风位要精心操作和加强设备维护检查,严防装封炉过程发生事故,而造成减风或休风。 3)封炉料填充方式,同高炉大中修开炉料填充方式,即腹装净焦、炉腰装空料、炉身中下部装综产(空料+正常料),炉身上部装正常料。 4)封炉料下达炉腹中下部,出最后一次铁,铁口角度加大到140,大喷后堵上。通知热风炉休风,炉顶点火,处理煤气。 5)休风后进行炉体密封,炉顶装水渣,厚度500-1000mm,卸下风管,内部砌砖,渣口、铁口堵泥。焊补炉壳,大缝焊死,小缝刷沥青密封。 6)根除漏水因素,颜面掉炉壳喷水,切断炉顶打水装置,损坏的冷却设备全部闭水,切断炉顶蒸汽来源。 7)降低炉体冷却强度。封炉休风后,风口以上冷却设备水量、水压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