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6单元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6单元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三年级下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2、具体内容分析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对称、线和角、平行与相交三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三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认识射线、直线、角,认识平角和周角,能够用量角器准确地测了角,画制定度数的角,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比较,会判断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2、过程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感恩、爱国、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年历卡、2月份月历卡、合作卡、小组探究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因为同学们第一次在咱们录播室录课,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现在是2018年4月x日xx时xx分xx秒(板书),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这里还藏着几个较大的时间单位,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吧。

瞧,他们都是谁?(年、月、日)2、大家可别小看这三个朋友,它们总是帮咱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快乐的、难忘的甚至是激动的事情,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坐上时光快车,一起去看看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吧3、你们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地球是这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你们想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多长时间吗?课件演示:依次演示地球自转一周,地球绕太阳一周,月亮绕地球一周,同步配音: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月亮绕地球一圈就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一圈就是一年。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板书:认识年月日)【设计意图】通过充满奥秘的宇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

从科普知识的角度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时光快车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1、出示谜语:一张宝宝真神奇,印的全部是数字。

青岛版数学三下教材分析

青岛版数学三下教材分析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王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

我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1、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主要从总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单元的教学内容、知识整合、教学的重难点两方面进行分析。

2.突破教材重难点的教学策略,主要从学情分析、教材的内涵、教学的几点建议三方面进行分析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七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年、月、日,第六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两个单元即第二单元对称,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领域是第七单元统计;综合与实践包括点击双休日和饮水情况调查两个实践活动,最后还有一个总复习回顾整理。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计算。

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比较小数大小,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估计给定的长、正方形的面积。

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24时计时法。

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应用价值。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数据平均数的方法。

并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意识,在体验数学价值的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窗一教材分析: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与估算乘法、笔算乘法。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但是小学生的推理和迁移能力不够丰富,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引入活动二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信息窗1的内容,通过观察,你知道了那些事情,哪些信息是相关联的?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合上书回答)学生可能会提:1、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2、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怎样列式?(400X20=)小组活动:讨论计算方法师:检查学生活动情况可能会出现:⑴4X2=8 400X20=8000⑵400X2=800 800X10=8000学生活动:B自己尝试口算。

C小组内对一对答案,并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活动三学生练习师:指定2道题,指名说出口算方法。

活动四教学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师: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师:列出算式是210×30=怎样口算呢?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小结:让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口算的活动五学生练习口算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窗二教材分析: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

青岛版小学数学认识线和角

青岛版小学数学认识线和角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教学设计想、说一说、问一问,从建筑工的的楼房,塔吊到汽车的车灯(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例子)都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

又如在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后,教材安排了比一比说一说(教材第43页)的内容,总结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虽然这些图学生已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后,再来说一说,其感受就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发现素材。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时处于五年制小学教育中的中间阶段,是五年制小学教育中的一个转折点,三年级的孩子与二年级的时候相比,明显的有了自己的主见,开始有了自己交往的群体,情感变得更加敏感,思维活跃度增强,尝试新鲜事物的愿望加强,不同的孩子开始显现自己鲜明独特的性格。

在课堂中主要表现在: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根据这一特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评价,不能一味的只是鼓励或者是批评。

2、做事情很积极,但不易持久三年级学生共同特点是积极做事,什么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干一干,但是又缺乏耐心,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开朗活泼。

所以在课堂上要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以小组活动为主,但是每次活动的时间不宜太长,内容不宜太多,将活动时间与内容化整为零,适当安排自主活动与集体活动的时间,以保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做事情容易毛躁,不够踏实由于三年级学生的行为多变好动,对什么都想看个清楚,所以去什么地方手脚都不稳当,所以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要有目的性,让孩子知道是要干什么。

例如,本节课中新课导入的内容,全部以线构成的图片导入,使他们认识到本课的学习是与线有关的。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岛市五四制中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教育部统一制定的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

这套教材分为上下两册,适用于三年级学生。

下面将针对该教材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进行详细介绍。

教案主题:三位数的认识和运算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读写三位数,并理解其每一位的意义。

2. 能够将三位数分解为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的和。

3. 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解决三位数的问题。

4.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1. 认识三位数,理解每一位的意义。

2. 将三位数进行分解和组合。

3.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本《数与计算》下册。

2. 单元教学课件、实物或图片等教具。

3. 学生练习册、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三位数,让学生猜测它代表的数量。

- 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字在三位数中的位置和意义。

- 引导学生念出所给数字,并写出这个数字。

Step 2:三位数的分解(15分钟)- 教师画出一个三位数模型,并解释每个数字的位置和意义。

- 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并解释每个数字的位置和意义。

- 让学生自主分解出所给三位数的每个位上的数字,并写出分解结果。

Step 3:三位数的组合(15分钟)- 轻松自由地将不同的组合方法得到的数字写出来,并分享给同学。

- 让学生观察同学的答案,找出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法。

- 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组合方法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Step 4:三位数加法(20分钟)- 利用课件或实物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加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 分享学生的解法和答案,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Step 5:三位数减法(20分钟)- 利用课件或实物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三位数的减法运算。

-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 分享学生的解法和答案,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Step 6:实际问题应用(20分钟)- 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购物、旅行等。

线段 射线 直线

线段  射线  直线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
孩子
的生活经验是

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但数学
毕竟
是抽象的,也有

当一部分是找
不到“原

”的,

直线的概念

比较抽象,教学时


借助
实际
例子帮助
学生


其含义。

因此

教学时,
必须
注意数学学



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


强动手操作,
提供
自主探


间。

《数学课程标

》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


依赖模仿

记忆


是一个有
目的的自主
建构
知识的过程。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材中的许多

论没有直接

出,



排在

习的操作活动中,所以,在教学时,

认为
应充



学生的知识基础,在

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

学生
提供
自主探

的时间和
空。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单价 数量 总价》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单价 数量 总价》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单价·数量·总价》青岛版(五四制)一、教材分析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授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知识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3. 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理解,以及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单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数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应用实例解析2. 教学方法•例题演示法:通过例题演示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清晰掌握每一步的计算方法;•案例讲解法: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单价、数量、总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发现单价、数量、总价在实际中的应用,达到真正的理解目的。

三、教学流程1. 热身通过引入价格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 例题演示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计算过程。

如:示例一小明去超市买了两瓶果汁,每瓶果汁的价格分别为12元和15元,请问他购买这两瓶果汁的总价是多少?解:购买两瓶果汁的总价为:12+15=27(元)示例二张三一家三口去大超市买菜,买了2斤牛肉、1斤猪肉和2斤鸡肉,请问他们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解:2斤牛肉的价格是38元一斤,1斤猪肉的价格是25元一斤,2斤鸡肉的价格是22元一斤。

所以,他们需要支付的总价是:2×38 + 1×25 + 2×22=145(元)通过针对不同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案例讲解通过一些实际生活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单价、数量、总价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案例一:小蓝需要购买一本参考书,某网店售价是45元一本,某书店售价是一本54元,你会选择在哪里购买?为什么?解:从单价方面看,网店售价为45元一本,书店售价为54元一本,所以网店单价更为优惠。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二、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三、教材的基础和地位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5页。

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小学数学-两点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两点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点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测量、思考、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动手尝试教学法、总结反馈教学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力图在学生接触本节课新知时,通过前测,充分暴露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障碍和矛盾,及时收集处理反馈信息,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及难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2.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国家旅游局规划架设一条旅游专列铁路,可是这两地之间有山有水,这给铁路修建带来了麻烦。

修铁路时遇河可以架桥,如果遇到大山怎么办?(遇河架桥,遇山开道。

)学生讨论、猜想、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预设、(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

(1)绕路不行吗?(2)火车爬山不行吗?……2、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进行总结:可以修隧道,观察课本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修隧道呢?)3、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学生通过讨论、猜想、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预设、(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1)绕过大山要多行路程,费时间、费能源;(2)让火车爬山不现实。

三、自主探究,展示提升。

(一)探究两点间的距离课件1、小组合作操作大山两侧(即两个点)之间的连线,通过直尺、线等工具测量一下所画的所有线段的长度,标记出来。

小学数学_《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教学设计的物品是如何送到我们手中的吗?观察信息图,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观察信息,说出“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

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

”“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

从西城出发,经过4小时到达物流中心。

”提出问题“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

带领学生观察信息窗中图画,并从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活动二:探究方法,构建模型(1)探究速度×时间=路程通过动画演示理解引导学生说出两个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师指出:每分钟、每小时行驶的米数或者千米数叫速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距离叫路程。

接下来,通过一个微视频进一步理解速度和路程。

学生与同桌商量后说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学生通过动画进一步理解。

通过两个问题对比、总结、提炼,概念给与,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学生学习微视频,紧运用微视频突破重难点。

微视频学习检测:(2)探究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教师把刚才问题的信息和问题换了一下位置,再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汇报,得出路程÷时间=速度和路程÷速度=时间。

揭示课题: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指出以上关系式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下这三个数量关系,有什么发现?接着进行小测试。

完成学习任务单上活动二中的内容。

(1)先独立完成,再与小组内同学交流。

(2)小组交流完成后自动坐端正,并准备汇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数量关系,谈出发现。

应用西沃授课助手中画笔的作用,现场批阅讲解。

应用西沃授课助手的方便,现场拍摄上传,即时讲解,即时反馈。

明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做到清清楚楚学习。

活动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除了行驶问题外的其他数学更多的数学问题,体会模型的用处。

解决数学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教材分析课件|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教材分析课件|青岛版(五四制)

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更换了素材,统计的过程更加细化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第十一单元:条形统计图 教学建议:
1.引领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价值。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做出决策
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产生多格的必要。 2.引领学生回头看,提升方法。
智慧广场
教材变化
1.角的度量编排更加细化,凸显统一度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产 生的必要性,突出自主量角。
教材变化
2.角的分类及关系没有变化。
第五单元:线和角 教学建议:
1.按照教材提供的研究思路组织教 学。先认识线,再学习角;学习线 时,要突出对射线表象的建构。。
2.线的教学要引领学生经历: 情境---生活经验---建构射线的表 象---由旧知建构新知---比较。
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 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 是本单元仅限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不 能拔高到理解小数的意义;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 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
五、繁忙的工地
——线和角
五、线和角 教学内容:共2个信息窗
教材变化
将三线的教学和认识角合并, 符合知识的建构规律。
——年、月、日
24时计时法
认识年、月、日
1.增加了24时计时法直观图,用长条格子图直观形象 表示出24时计时的方法。
实验教材
修订教材
第三单元:年、月、日 教学建议: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借 助钟表模型和长条格子图直 观建构24时计时法的表象。
2.红点2的教学要让学生经 历过程,借助学具让学生主 动建构知识。
修订教材

小学数学_《相遇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相遇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学科:小学数学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单元九解决问题,教科书第98-101页。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运用模拟表演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对而行”“结果相遇”等关键词含义,逐步提炼形成相遇问题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摘录,表格画图等策略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其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而自主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①+路程②=总路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感知情境,初步理解题意。

(重点是“同时”和“相向而行”两个术语)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物流中心,车来车往,忙着运输货物。

看,大货车、小货车也在城市与物流中心之间载着货物行驶着。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发现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师:大家很善于观察,发现了有关大、小货车行驶情况的信息,那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它们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模拟表演,进一步体会相遇问题的特点)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通过模拟表演,同学们对题中的信息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首先来解决这节课的主要问题,课件出示: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教师在这里要追问一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在这里渗透总路程)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一)画线段图,理解题意1、师:为了更清晰地表示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我们还可以画线段图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一)教情分析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注重了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课堂积极参与这两个方面。

通过及时评价.发放听讲小明星、回答问题小明星喜报等方式促进学生良好听讲习惯和课堂互动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保证。

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初见成效.但实施不够细致。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落实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加以关注.综合提高孩子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现在共有41个孩子.女生比男生多.在管理方面比较顺手。

多数孩子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但是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表现在思考方面缺乏主动性.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比较欠缺.思维不够灵活.题目一变化说法就被难住了。

针对这种情况.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进入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分化明显。

有的孩子开始掉队.王美婷和王美媛这两个孩子的表现越来越不理想.很难达到合格。

所以三下的学习任重而道远.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轨道。

二、教材分析:1、选取现实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为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反映社会且学生熟悉的事物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社会.体验数学学习的现实性、挑战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教材改变了“小步子”的编制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如“三位数乘三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在知识安排上.将乘除法德口算、估算、笔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适时编入了四则混合运算.使计算得到了进一步应用于巩固。

《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材分析《商不变的规律》是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即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能够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从而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 逻辑推理: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相关的除法运算。

2. 数学建模:学生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除法运算,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3. 数据分析: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来预测和解决类似问题。

4. 数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

5. 问题解决:学生能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能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相关的除法运算。

(3)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除法运算,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4)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来预测和解决类似问题。

2. 教学难点:(1)商不变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除法运算:学生可能难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除法运算,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山东省肥城师范学习附属小学翟德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借助米尺,想一想、分一分、指一指、说一说,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小数,通过具体的长度表示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2.学生准备:复习长度单位与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师:同学们,知识渊博的慢羊羊村长来我们这做客,它有两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发言!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生说课件出示)师:说的真不错,又快又准确!慢羊羊村长现在要带领大家和杨勋的小羊们一起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居中的数学!(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情境图,你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仔细观察信息中的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师:对,这些数就是小数。

中间的小圆点就是小数点,所以我们为这些数起名为小数。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生齐读一遍。

二、探究新知:1、读写小数师:你会读这些小数吗?(找生读,课件出示,有误的及时纠正)想一想,怎样读小数呢?(生说读法,然后教师课件总结:读小数时要注意:小数点前的数和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后的数字要按顺序依次读出)师:大家学得真快!你已经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读?请你快速写出下面的两个小数。

(找一生上台板演)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写小数的?(板演生说方法)师:写的很好,说得也不错!掌声送给他!(课件总结写法:在写小数的时候,我们要先写小数点前的数,再写小数点,小数点要写成圆点,并写在靠下的位置,最后依次写出小数点后的数字。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积的变化规律”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59页
 2、教材分析:它属于“探索规律”的范畴,也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材根据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安排了一个信息窗4,对“筛沙车的工作量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但是我们内陆的学生对筛沙车很陌生,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探索规律。

因此我备课时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改变了书中的情景,由买练习本时提出的问题引入来进行探索。

以四个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3、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①研究问题: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录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1、对称现象2、轴对称图形第二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读数、写数2、大数的大小比较3、大数的改写4、求近似数5、编码第三单元走进天文馆——年、月、日1、24时计时法2、时间的简单计算3、年、月、日第四单元家具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初步认识2、小数的大小比较3、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1、线段、直线和射线2、角的认识和度量3、角的分类第六单元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4、乘法的估算 5.探索规律第七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1、平行与相交2、距离第八单元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2、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3、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4、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5、商不变的性质第九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1、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相遇问题3、解决问题第十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2、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一单元新校服——条形统计图1、画条形统计图2、条形图统计图中数据表示的意义智慧广场——植树问题二、教材分析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共11单元,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展开学习,“数与代数”包括第二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年、月、日、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八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第十单元混合运算,共7个单元;“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一单元对称、第五单元线和角、第七单元平行与相交,共3个单元;“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十一单元条形统计图,共1个单元。

由此可看,本学期以“数与代数”为主,加强孩子计算能力以及数感;三、单元分析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利用对称设计美丽的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了解轴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素养,感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理解其特点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知识点】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对称轴两侧能够完全重合。

第二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灵活运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有关数学信息,用恰当的量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万以上的数,结合实际情境感受大数,产生学习兴趣,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认识、理解大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读万以上的数;按数级写数;熟练改写多位数;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编码难点: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级首、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多个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的判定;探索数字编码的方法【知识点】1、数位顺序表(数级:个级、万级、亿级)2、计数单位(个、十、百、千……)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10个一万是一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5、读万以上数的步骤:分级;确定0的位置;从高位读起;添补亿级和万级单位。

6、万以上数的读法:①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上和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万以上数的写法:先分级,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知道比较出大小。

9、万以上数的改写技巧:改写“万”作单位,去掉万位后4个0,同时写“万”字;改写“亿”作单位,去掉亿位后8个0,同时写“亿”字;10、近似数的定义:有些数不是准确数,但是它们接近与准确数,这样的数叫近似数。

11、四舍五入法的定义:根据一个数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确定“舍”与“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12、“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方法:看保留数位的下一位,等于5或比5大“入”,否则“舍”。

13、数字编码: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制”,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第三单元走进天文馆——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

在解决问题时,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通过观察钟面,会计算一日经过的时间,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观察、对比、概括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篝火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认识大、小月;难点: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2月的特殊性;【知识点】1、24时计时法的定义: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2、一年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

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有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3、闰年、平年的定义:2月有28天的年份成为平年,全年365天;2月有29天的年份成为闰年,全年366天;4、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是平年。

第四单元家具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正确认识小数,并会正确读、写简单的小数;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并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认识小数,体验比较小数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运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伴交流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用竖式进行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难点:小数的意义和比较大小;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知识点】1、小数的组成: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依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一个或连续几个0,也必须一一读出。

3、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

4、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5、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从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开始比,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也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数……6、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时,用竖式计算,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上小数点。

第五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理解角的意义,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的学习活动,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初步发展抽象思维,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在学习射线、直线的基础上,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知识的自主构建过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和联系;角的度量和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掌握角的分类;难点:数出图形中线段数量的方法;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各种角之间之间的大小关系;【知识点】1、线段、射线、直线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测量;2、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角的组成: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量角时要做到“点点重合,线边重合”。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画角的方法:先画一条射线作角的一条边;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看好刻度点上点,再画出另外一条边;标上角的符号及度数。

6、平角、周角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从开始旋转到恰好成一条直线时行程的角叫作平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作周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