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教学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课前准备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
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引入师:讲述“XXX赏琼花”的故事,那么XXX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
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二、互动授课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树立的?XXX 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引导进修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场面,开创?20161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
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总结:“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XXX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
总结:不对。
XXX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
师:XXX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总结: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XXX开凿大运河的功过。
出示唐2016课外延伸:比较XXX和XXX的功过。
板书设计:隋朝:繁盛: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一时:二世灭亡,共38年2第2课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树立、贞观之治和XXX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讲授者:金晓兰一、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又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本课内容分两目。
第一目“南北重归统一”,主要介绍了隋文帝实现南北统一,此后励精图治,使隋朝呈现出安定、繁荣的局面。
第二目“大运河的开通”,讲述了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局面。
三、学情分析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
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自我表现欲强,形象思维活跃,而理性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通过识图逐步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了解隋朝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名师教案人教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专供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B.解决陆路交通的不便
C.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D.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2.[08盐城中考]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B.泄洪C.运输D.饮水
3.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王朝,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列表述最能反映隋朝的特点的是()
A.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一统B.开凿大运河
C.统治者昏庸残暴D.繁荣而短暂
二.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并回答问题。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B.余杭指今(2)运河四段的名C.D.E.F.(3)想一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可填英文字母代码)
(4)此河的开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
参考答案
一.单选1.C2.C3.D
二.(1)A北京B杭州(2C永济渠D通济渠E邗沟F江南河(3)D通济渠E邗沟
(4)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七年级历史教案繁盛一时的隋朝.doc

繁盛一时的隋朝李云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知道隋朝的统一,通过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课文,分析史料,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讨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认识到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2)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国家统一、安定、团结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前提,珍惜国家安定的环境,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大运河开通的作用三、教学难点:人运河开通的作用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课程导入(-)隋朝的建立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宇文阐年仅八岁,隋国公杨坚是小皇帝的外祖父。
此时的杨坚不仅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而且还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掌握了朝政大权。
后來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板书隋朝的建立)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隋朝建立的时间:581年2、建立者:杨坚(隋文帝)3、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南北重归统一师:隋朝建立后,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
因为此时,在南方还有另外一个王朝一一陈。
陈朝的君主陈后主十分昏庸腐败。
同学们仔细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想一想,隋朝能不能完成统一?为什么?材料一:“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材料二:“陈后主整天沉迷洒色,不问政事。
当隋军分路南下攻陈吋,陈后主竟然说:'王气在此,隋军乂能怎样?'大臣们也认为长江自古天险,难以飞度。
陈朝君臣照样饮酒作乐,歌舞升平。
589年止月初一,陈后主一天昏睡不醒,守江将士也酩酊(mingding)大醉。
隋军趁机渡江,很快攻进建康。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示例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繁荣。
2.分析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探讨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隋朝的统一、繁荣与灭亡。
难点:隋朝政治、经济、文化成就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课内容,引导学生简要介绍秦朝的统一及灭亡。
2.提问:隋朝与秦朝在历史上有何相似之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繁荣。
2.分组讨论:隋朝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
(三)课堂讲解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隋朝灭掉了南朝陈,实现了南北统一。
2.隋朝的繁荣(1)政治方面:隋朝实行开皇之治,加强中央集权,改革政治制度,选拔贤能,减轻农民负担。
(2)经济方面:隋朝发展农业,推广水利工程,繁荣商业,加强对外贸易。
(3)文化方面:隋朝提倡儒学,发展科举制度,繁荣文学艺术。
3.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朝统治者的暴政、奢侈挥霍,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
(2)灭亡:公元618年,隋朝灭亡。
(四)课堂互动1.让学生举例说明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具体成就。
2.分组讨论: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五)课堂小结2.分析隋朝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及其原因。
3.探讨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六)课后作业2.思考: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四、板书设计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隋朝的繁荣(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3)文化方面3.隋朝的灭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繁荣,分析了隋朝政治、经济、文化成就,探讨了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隋朝灭亡原因时,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历史问题,避免过于负面。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教案标题: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标:1. 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繁荣;2. 掌握隋朝的重要事件、文化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隋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 隋朝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3. 隋朝的文化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2. 隋朝的历史资料和图片;3. 学生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隋朝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隋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包括杨坚的统一和建立隋朝的过程,以及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2. 介绍隋朝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包括大运河的建设和对交通运输的促进,以及农田水利的改进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活动探究(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隋朝的文化成就,如科举制度的推行、隋唐文化的繁荣等,然后汇报给全班。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展示隋朝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大运河、洛阳城等,引导学生对隋朝的文化成就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阅读材料:发放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隋朝的重要事件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再次分组,就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对隋朝的理解和认识。
五、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隋朝的重要事件、文化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进行总结,强调隋朝的繁荣和对后世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隋朝的读后感或设计一幅隋朝文化成就的海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繁荣,掌握隋朝的重要事件、文化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阅读材料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究历史知识。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3篇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例如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例如二精选3篇〔一〕教学目的:1. 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时间节点;2. 理解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3. 掌握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1. 隋朝的历史背景;2. 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3.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1. 隋朝的文化繁荣;2.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隋朝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用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隋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学习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2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解释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Step 3 学习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如隋文帝杨坚、张旭等,以及隋朝统一中国、修建大运河等重要事件。
Step 4 梳理知识点〔10分钟〕让学生进展小组合作讨论,答复以下问题:1. 隋朝的历史背景有哪些?2. 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何特点?3.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4. 隋朝的繁荣是如何影响后世的?Step 5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自主搜索和理解其他隋朝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步他们的综合才能和研究才能。
Step 6 总结课堂内容〔5分钟〕回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做出总结。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简短的文章,答复以下问题:1. 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特点是什么?2.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他们对隋朝的开展有何影响?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时间节点,掌握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理解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拓展延伸,可以进步学生的综合才能和研究才能。
本节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展调整,例如增加讨论环节或引入游戏等活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历史教案设计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增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控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材分析】本课扼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
隋初经济的繁华难以知道,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华,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酷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进程】一、复习导入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
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会”时期。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华——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南北重归统一提问:为何说是同归统一?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
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会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
(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2.隋朝的统一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换。
东魏由北齐替换。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
(副板书)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
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
初中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
包括: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②社会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③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等基本史实。
④思考与探究“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和原因”“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在短时间内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原因或条件”“大运河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阅读分析材料及论从史出、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等能力;⑤ 绘制大运河简图,培养动手、动脑及立体记忆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多媒体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助于知识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②采用问题教学法。
教师设计层层深入的不同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同时享受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傲。
②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③结合中国的现实,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今天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交通更加便利,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难点:①隋朝初期经济的繁荣。
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学生难以理解;②隋朝大运河能够开通的目的以及对大运河的评价。
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需要学生在已有历史知识基础上,结合地理知识,用全面客观的态度,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
三、教学策略在明确目标引领下,精心设计问题,精选相关史料,组织学生活动,有序加以引导,顺利解决问题,掌握基本知识,领会本课主旨。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简介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幻灯片,同时,也为新课讲授隋朝大运河做铺垫。
教学设计3: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及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课前导言,并提问学生本节课要讲述的几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课后,能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贯通南北的动脉教学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课前播放大型纪录片《京杭大运河》宣传片,回顾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统一我国北方的朝代,学生回答后总结:在这一混战时代,短暂的统一遏制不住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板块一:力挽狂澜成一统,1、读图说史:展示隋文帝图片,提出学生预习问题: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时间、怎样统一。
581年,杨坚,长安,589年,略。
2、合作探究: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指导学生看书,并让学生阅读课本胭脂井的小故事。
找出隋朝能完成统一的原因:民族融合,南方经济;隋文帝英明的战略战术;陈朝的腐败;人民渴望统一。
3、材料阅读: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1)隋朝的富庶表现在那些方面?(2)浅析隋朝富庶的原因有哪些?4、隋朝统一的影响:板块二:功及万载霸业衰1、自主先学播放视频《历史上的今天—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大运河的开通”,完成练习:目的: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
第1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时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第1时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学习目标】、把握隋朝的成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二、明白得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判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隋朝大运河。
【学习进程】(出色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学与交流:(我的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以下知识填空,并尽力记住以下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功效。
、隋朝的成立与统一:81年北周外戚成立隋朝,定都长安;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能够从头统一南北的条吗?(能够讨论)二、隋文帝的统治:(1)方法:改革制度,进展生产,注重,减轻人民负担;(2)表现:国家统一安宁,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加。
3、隋朝大运河:(1)目的:增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刻:在在位时开凿。
从60年起。
观看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邗沟、。
()地位: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增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合作探讨:(发觉一个问题,乃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二、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窗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讨论:你明白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请你尝试用示用意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线路图,然后假想若是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诊断评判】(相信自己必然能顺利通过!)、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的奉献是四、系统总结:五、巩固训练、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奉献是A、从头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创建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二、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A、89年B、601年、60年D、611年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A、通济渠B、永济渠、邗沟D、江南河4、以下有关隋朝历史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隋朝的成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增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阅读以下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大运河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绘图、角色演绎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情景创设,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在活动中体验、获取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这一内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难点:①隋初经济的繁荣。
这一内容教材写得比较概括,学生较难感受和理解,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史料和数据,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繁荣表现”的基础上对“繁荣原因”进行理性分析。
②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初一年级学生要辩证、全面地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通过情景再现,问题的设计、史料的提供、正确的引导、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总结等途径突破。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学法:阅读、讲述、表演、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教师做好学情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应具备的能力,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隋文帝、大运河的相关资料。
制作科学的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学生积极主动的预习教材,并能够利用网络等渠道搜集、整理隋朝的历史知识。
教学过程:导语设计:(展现上海世博会城市智慧展厅中的亮点:大运河的全景图片)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我们梦想成真,步入城市足迹馆的“城市智慧”展厅,我们会被“浪迹三千,扶摇九万”的京杭大运河全景及沿河城市风光所震撼。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思想教育: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繁荣的根本条件。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
通过以上思想,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应当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2.知识传授:(1)隋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2)开皇之治的内容:设置三省六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改革选举制度。
(3)隋朝的大运河。
(4)隋炀帝评述。
(5)隋末农民战争概况。
3.能力培养:(1)分析隋炀帝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2)思考隋朝为什么成为一个短暂的、而又繁盛一时的王朝,培养辩证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绘制大运河简图。
4. 情感教育:(1)正确认识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隋朝大运河、隋炀帝评价。
2.难点:隋炀帝评价。
3.本课讲述一个完整的封建王朝,内容头绪繁多。
在教学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知识间的联系与过渡,给学生一个较为系统的教育。
【教学准备】1.绘制《隋朝疆域图》,中间隋朝疆域处镂空。
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
在相应的位置上书写高丽、东突厥、西突厥、琉球。
计量好黄河、长江、长安、洛阳、涿郡、余杭、江都的位置,便于使用时书写在黑板上。
2.用透明塑料片制成与上图比例尺相同的《大运河图》。
运河及各水系要尽可能准确鲜明。
3.制标志农民起义的小火炬若干。
其中两个应标“长白山”和“瓦岗军”。
4.指导学生讨论的若干小题,最好写在小黑板上,届时悬挂使用。
5.课堂使用的彩色粉笔、图钉、塑料胶带。
【板书设计】说明:这是理想板书设计的最后完成状况。
1.左为两张重合使用的图,建议如法制作使用。
2.中间为正式板书,最初写时注意用字和位置,便于最后整理。
建议合理使用彩色粉笔。
3.右为副板书,内容多少或写法有相对的自由。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新课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繁盛一时的隋朝》历史教案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是本课重点。
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
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二、讲授新课(1)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
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
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
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的统一(589年)588年春天,隋文帝下诏伐陈(2)开皇之治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
隋文帝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教学设计二新课导入导入方法一以竞赛的方式导入:四个小组分别推选一名代表上台,让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对上学期所学的各个朝代的沿革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由台下的同学评选出写得既精炼又准确的同学。
小结:对几个同学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定级。
导入方法二复习提问:(1)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2)(展示杨坚的图片),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导入方法三教师展示诗句: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半亩田。
提问:诗中提到的“雷塘”就在扬州。
那么,“君王”指的是谁,这是讲的哪一朝的史事呢?(隋炀帝,隋朝。
)教师讲解:田中的荒冢就是整修前的隋炀帝陵。
“荒垅穷泉骨,一代帝王陵”。
为什么拥有平陈伟业的隋炀帝死后只有雷塘半亩田作为葬身之地?隋朝的治乱兴衰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经验与教训?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学习、探讨的问题。
讲解一、南北重归统一讲解方法一1.隋朝的建立: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栏目。
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时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
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
2.隋朝的统一: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由于南北朝后期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而导演这场统一话剧的人就是后来称为隋文帝的杨坚。
模拟象棋游戏:用卡片写上西魏、东魏、北齐、北周、隋、陈几个政权名称。
请一位同学上台,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演示并简要说明政权更替情况。
(卡片用磁石吸附于黑板上) 学生生动的描述和表演。
提问:隋朝统一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板书概括: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讲解方法二教师提问: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历史教案: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示例四

历史教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示例四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的出现;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培养学生认识图能力,网上查询能力,评价隋炀帝。
2、过程与方法:运用积累的历史知识,运用挥发式学习方法,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认同历史,理解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隋朝灭亡与其统治者腐朽。
法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
所以要渗透法制意识。
反腐倡廉。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趣。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
教学难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
教学活动设计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
(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经历了近400年。
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16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隋唐盛世。
讲授新课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1、隋朝的统一(589年)(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注释。
)(2)削减地方官吏(3)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2、开皇之治(581-600年)二隋朝大运河(挂《隋朝大运河》图)1.开通的目的、过程及河道2.大运河的作用(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1《扬州大运河》)三暴君隋炀帝和隋朝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小结:(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
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备课人:王建辉
【课前延伸】:
1
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
(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
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问题导学】
根据方法自学:
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
注意问题:
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
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
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
因有哪些?
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的建立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10年
D .618年
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
(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
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
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重新统一南北
B .建立三省六部制
C .创立科举制
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邗沟
D .通济渠
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
A .洛阳、江都
B .洛阳、余杭
C .涿郡、余杭
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原 因: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
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方法前引:回顾:初一上学期学过的治世局面有哪些?治世局面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分析隋代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合作与探究三】
跟踪检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下列关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消灭南方的割据政权B.促进了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
C.是隋朝灭亡的主要社会原因D.不利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局面
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B.京杭运河C.隋朝大运河D.苏伊士运河
5.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
6.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
)
②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①② B 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8.隋朝一位常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B.④③②C.①②③④D.①③④
9.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
A.秦朝B.东汉C.北魏D.元朝
A.隋朝建立B.隋朝统一全国C.修建大运河D.隋朝灭亡
10.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河流。
它“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
博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江都
11.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能力提升
12.(2006年,山东莱芜)下列关于隋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完成隋朝统一而开凿 B .以长安为中心
C .北达余杭南到涿郡
D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13.(2006年,福建福州)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出行的方式应是( )
A .乘汽车
B .坐轿子
C .乘船
D .坐火车
14.(选做题)(2007年淄博市)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和科技发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至今仍发挥巨大实际效用的是 ( )
A .故宫
B .大运河
C .长城
D .地动仪
二.材料分析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15.如图,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工程,围绕它的争论也没停息过。
唐诗人皮日休曾写诗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你完成:
①诗中“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河”是指什么?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②请你在右图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地名。
③你如何评价隋朝修建的这条河?
习题处理:练一练: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课外拓展】
【思维拓展】
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其中既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也委婉地批评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你怎样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