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矿井安全论证报告、“回头看”报告模板
张双楼煤矿“冲击地压”地质灾害的情况汇报(2)
![张双楼煤矿“冲击地压”地质灾害的情况汇报(2)](https://img.taocdn.com/s3/m/14b99f84bceb19e8b8f6ba77.png)
2010年7月30日3时15分左右,我矿-1200东一采区发生一起地质灾害事故,造成6人遇难、1人重伤、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96.29万元。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矿井概况及事故区域自然状况㈠矿井概况我矿位于徐州市沛县境内,距大屯煤电公司 6.5km,距徐州市区约79km。
井田东西走向长13.5km,倾斜宽2.9km,面积约37.8623km2。
目前,探明煤层最大埋藏深度为-1200m,现主采山西组7、9煤,矿井正常涌水量870 m3/h,最大涌水量是907 m3/h。
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
属于低瓦斯矿井。
截至2009年末,矿井的工业储量为21492.6万t,可采储量10033.7万t。
我矿于1979年1月开工建设,1986年12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20Mt/a,原隶属大屯煤电公司,1990年1月移交给徐州矿务局。
2009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25M t/a。
我矿为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开采上限-260m,开采下限-1200m。
划分四个水平,即 -500m水平、 -750m水平、-1000m水平、-1200m水平。
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
矿井在册职工6332人,其中,原煤生产职工3893人,后勤及非煤职工730人,异地劳务职工1140人,内部退养及其他569人。
目前,全矿共安排3个综采工作面,0.8个炮采工作面和15个掘进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
2009年生产原煤202万t。
㈡事故区域概况1、自然状况发生事故的区域位于矿井-1200m东一采区,该采区东起大屯铁路保护煤柱,西至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北至7煤-1200m 底板等高线,南至9煤-1000m底板等高线。
走向长2006m,倾斜长560m,采区面积1.12Km2。
2、煤系地层该区域主要开采山西组7、9煤,煤系地层岩性主要由灰~灰白色细砂岩、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与灰黑色泥岩组成的砂泥互层以及煤组成,共含煤两层,含煤系数6.3 %。
千煤矿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 7900字
![千煤矿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 79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4293a21a21614791711284f.png)
三一文库()〔千秋煤矿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7900字〕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日前,《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结案,现予发布。
20xx年10月16日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 20xx年11月3日19时18分,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发生重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0人死亡、6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48.48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及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11月4日,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相继作出重要批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时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率有关司局负责人于11月4日凌晨赶往事故现场,指导协调抢险救援工作。
卢展工书记对救援及善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省长郭庚茂、副省长李克、陈雪枫和河南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彭苏萍、张铁岗院士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了以郭庚茂省长为组长、陈雪枫副省长为副组长的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义煤集团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抢险救援力量,成功开展了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20xx年11月8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会同河南省工信厅、公安厅、监察厅、安监局、总工会、检察院等单位组成事故调查组,并聘请了以彭苏萍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协助事故调查。
经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鉴定和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和经过,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并制定了防范措施。
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千秋煤矿基本情况(一)矿井概况千秋煤矿是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名称: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骨干矿井之一,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南1~2km,始建于19xx年,19xx年简易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a,19xx年达到设计能力,经过多次技术改造,20xx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210万/ a。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2篇)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5e8c5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b.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目录一、前言二、背景与目的三、排查内容与依据四、排查方法与步骤五、排查结果与分析六、存在问题与风险评价七、改进措施与建议八、总结与展望九、参考文献一、前言冲击地压是指地层在受到外力冲击或者振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破裂或者塌陷的现象。
由于冲击地压会给工程和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对冲击地压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围绕冲击地压隐患的安全排查制度展开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程和施工单位提供可行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二、背景与目的随着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地压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预防和减少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制定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明确冲击地压隐患排查的内容、方法与步骤,分析排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推动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工作的落地和实施。
三、排查内容与依据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位置、负责单位、施工单位等;2. 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结构类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3. 冲击地压问题的潜在影响:对人员、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造成的影响;4. 排查重点区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确定冲击地压的可能发生区域;5. 排查依据:安全法律法规、工程标准规范、工程检验评估要求等。
四、排查方法与步骤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的方法应以综合、全面、逐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安全隐患排查前准备:明确排查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并制定排查计划和工作方案。
2. 现场调查与实地勘察: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地质情况、施工条件、设备状况等信息,并与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协调。
3. 参考资料整理与分析: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相关报告等,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明确冲击地压的可能来源和安全风险。
煤矿冲击地压安全防治汇报材料10.12(安全论证)(3)
![煤矿冲击地压安全防治汇报材料10.12(安全论证)(3)](https://img.taocdn.com/s3/m/7533731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8.png)
煤矿冲击地压安全防治汇报材料10.12(安全论证)(3)一、矿井概况1、矿井位置井田位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晓明镇。
处于铁法煤田的西南部,南北走向长6.77km,东西倾斜宽3.13km,井田面积为21.2km2。
平均地面标高73.14m。
现采掘工作面最低标高为-745m。
井田北与大隆井田毗邻、东邻晓南井田、南以煤层最低可采线为界、西以F55、F56号断层为界,井田边界煤柱为40m。
2、地质构造煤矿内断层构造比较发育,共发育大小断层(落差≥5m)45条,其中生产实见25条。
落差大于30m的有21条,均为正断层,并且所有已揭露的断层均无明显的破碎带。
井田总体为一走向南北的不对称向斜。
煤层大部平缓,倾角一般在5~8°之间,南翼和西翼较陡,倾角一般在20~32°之间。
井田内的褶曲主要有N2采区向斜、背斜,S1采区马鞍型构造,S3采区及S5采区向斜。
向斜轴近南北向,背斜轴近东西向;**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构造。
现开采煤层为2-3、4、7、9、12煤层。
矿井煤种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气煤。
煤层自然发火期1~3个月,煤尘普遍具有爆炸性,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二、生产能力及通风方法矿井于1981年开始施工建设,于1990年11月15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
于1987年7月确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于2018年5月鉴定为冲击地压矿井。
2019年6月,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t/a。
矿井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方式为分区式。
中央主井、中央副井和南入风井入风,中央风井和南排风井回风。
三、开拓方式、开采方法矿井开拓方式为竖井两水平集中大巷上下山开拓,井下现生产水平标高为-600m。
建有主井(入风)、副井(入风)、排风井(回风)、南入风井(入风)、南排风井(回风)5座井筒。
采煤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掘进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
地下矿山地压灾害安全评价报告
![地下矿山地压灾害安全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e4070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7.png)
地下矿山地压灾害安全评价报告地压灾难是每个矿山都无法回避的危害矿山安全生产的矿山地质灾难之一。
华锡集团铜坑矿要紧生产的三大矿体按上、中、下依次分布为:细脉带矿体、91号富矿体和92号巨型矿体。
由于细脉带矿体上部存在发火区,同时受到民采的严峻破坏,其开采技术条件十分复杂。
目前,细脉带矿体、91号矿体开采还没有完全终止,铜坑矿形成了多矿体、多中段开采的局面,除此之外,上部细脉带矿体、91号矿体的开采和民采破坏区域形成了复杂的空区,92号矿体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空区不断形成与扩大,使得铜坑矿的地压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进一步操纵地压灾难给铜坑矿带来的严峻阻碍,必须在综合分析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铜坑矿防治地压灾难的技术方法与措施进行综合评判,找出薄弱环节,提出计策措施,从而进一步增强铜坑矿防治地压灾难的能力。
2、地压问题与地压灾难2.1 广义地压和狭义地压地下采矿,最差不多的生产过程确实是破裂岩石和矿石,爱护顶板和围岩的稳固性。
开挖掘进井筒、巷道、硐室、采场〔工作面〕,并加以爱护〔支护〕以防止顶板和围岩垮落。
开井送道,假如不加以支撑爱护,井巷那么发生变形或破坏。
这种变形或破坏现象称为地压现象。
采动阻碍区域内的岩体,称为围岩;区域外的岩体称为原岩,原岩作用于围岩上的压力,称为广义地压。
围岩位移与所冒〔落脱〕离原岩的岩〔板〕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称为狭义地压。
2.2 地压问题与地压灾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耳闻目睹一些因地压造成的一些灾难现象,但到目前为止,对地压灾难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为此,本报告把地压灾难定义为:地压灾难即指在人类与地下工程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活动作用超过地下工程环境的承载能力,致使地下工程环境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严峻破坏,以至部分或全部失去其服务于人类的功能,甚至对重大设备、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峻威逼;并因此反作用于人类,造成人类生命财产严峻缺失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三篇)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b0075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8.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冲击地压隐患是指在地下开采作业中,由于巷道稳定性不足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等原因,造成岩石突然破裂、失稳或者坍塌,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威胁的现象。
为了保障地下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本单位建立了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以及相应的模板,以便对冲击地压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及时处置。
二、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1. 目的和意义:通过建立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旨在及时发现和掌握地下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冲击地压隐患,加强对冲击地压防治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地下作业的安全运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地下作业的安全管理,包括巷道开挖、矿山支护、爆破作业等。
3. 职责分工:(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和实施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组织开展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对排查结果进行汇报和分析。
(2)地下作业班组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开展地下作业中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将排查结果填写完整、准确地汇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4. 排查内容:(1)巷道的稳定性:包括巷道墙体是否有破裂、裂隙、空鼓、变形等现象,支护设施是否完好,地压是否有加剧趋势等。
(2)岩石的稳定性:包括岩石是否存在裂纹、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明显的冲击地压预兆等。
(3)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包括爆破参数是否合理,爆破震源是否过大,导火线设置是否合理等。
5. 排查方法:(1)定期巡视:定期巡视地下巷道和岩石,观察是否有裂隙、变形等异常现象。
(2)设备检测:利用仪器对巷道和岩石进行检测,了解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现场记录:对发现的地压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位置、形态、大小等。
(4)矫正措施:对发现的地压隐患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 汇报内容:(1)汇报格式:采用统一的模板进行汇报,包括填写日期、巷道/岩石名称、排查内容、排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等。
(2)汇报频率:按照安全排查计划的要求,定期进行汇报,同时,发生重大地压隐患事件时,应及时上报。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b70e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0.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一、背景和目的冲击地压是一种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为了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制定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十分必要。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制度内容1.制定排查计划:每年初制定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计划,明确排查周期、范围和责任人。
2.组织排查人员: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
3.排查方法和内容:排查人员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采取现场踏勘、检查记录等方法,全面排查冲击地压隐患。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地质勘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b.现场地质环境的勘察;c.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等地质参数的测定;d.岩层稳定性、支护措施的检查;e.冲击地压隐患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
4.安全隐患排查台账的建立:排查人员应在每次排查中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详细记录隐患类型、位置、危害程度等信息,并照片留存及时向上级报告。
5.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排查出的冲击地压隐患,排查人员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负责整改。
整改措施应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及跟进措施,并及时汇报整改进度。
6.隐患复查:整改完成后,安全生产部门应组织专人对已整改的冲击地压隐患进行复查。
复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合格的隐患应做好归档和备份。
7.安全排查汇报:安全生产部门应按照相关要求,每季度向企业领导层和相关部门提交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排查计划的执行情况;b.隐患发现的数量、分布和危害程度;c.整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d.隐患复查的结果;e.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执行和效果评估1.执行:各相关部门和职能部门应严格执行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确保排查工作的有效实施。
2.效果评估:安全生产部门应定期对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进行效果评估,包括排查的全面性、隐患整改的及时性和质量等,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改进工作。
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汇报
![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44d3ebfeefdc8d376ee32f7.png)
“3.22”冲击现场破坏图片
(二)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减震消灾,有冲无伤 ” 工作目标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防冲治理 方针
“四个一”
技术管理程序
一评价、一设计 一论证、一措施
“五强一大” 防冲技术体系
“六位一体” 防冲管理体系
强设计 强支护 强监测 强卸压 强防护 大断面
健全机构 监测预警 措施解危 效果检验 安全防护 培训教育
(五)狠抓安全文化建设
坚持环境育人,建立了“六个一”教育阵地,即以采掘头面 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从井口到井下运输大巷为主的 安全教育“一条线”,以地面工业广场、生活区街道为主的 安全教育“一条街”,以区队、班组学习室为主的安全教育 “一园地”,以广播、电视、板报为主的安全教育“一载 体”,以工业门岗到井口的安全文化教育“一长廊”,丰富 了安全文化的内涵。开展新《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 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 到位规定》和安全 “红线”及管理重点宣传学习活动,组织 开展了矿长与安检员、区队技术员和班组长对话谈心活动、 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安 全检查活动,及时消除生产中的不安隐患,营造了浓厚的安 全氛围。
依据《义煤集团公司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评价标准》对 21170掘进工作面、21220准备工作面和21000回采工 作面上巷冲击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定: (1)强冲击危险区域 21170掘进工作面下巷及切眼 (2)中等冲击危险区域 21220回采工作面下巷 (3)弱冲击危险区域 21170掘进工作面上巷及21220、21000回采工作面上 巷
制定完善《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质量标准化 现场处罚细则》等制度,制订了采掘工作面管线吊挂标 准、设备管理标准、绞车溜子点杆标准等各项工作标准, 开展了“百米区域无隐患、千米巷道无杂物、万台设备 见本色”活动,对全年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每月质量达标计划与矿井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落实。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869e43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8.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一、前言在采煤作业中,冲击地压是一种常见的危险事故,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保障采煤生产安全、降低事故风险、防范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方面,必须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和报告制度。
本文就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做一定的探讨和阐述,以期提高采煤作业安全水平。
二、冲击地压危害冲击地压是指采煤工作面采掘过程中,因岩层断裂或受力方向改变等原因,导致岩石体短暂变形断裂,释放出的能量使岩层向采空区窜动,形成地面沉降、煤柱挤压及支架变形等现象。
这种现象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危害人员安全,甚至危及其生命。
2. 破坏采煤设备设施,造成经济损失。
3. 破坏地质环境,影响采空区治理。
4. 长期存在的冲击地压隐患,损害煤炭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三、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1. 建立制度针对冲击地压隐患管理问题,在矿山企业内部应制定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并进行内部宣传,以确保该制度得到全员的认可和执行。
2. 制订方案制订冲击地压隐患排查方案,该方案应明确排查目标、方法、人员、周期及工具等,从采空区、支架及煤柱、顶板坍塌、浅埋煤层等多个角度进行排查。
3. 配备工器具采购必要的现场排查工具或检测仪器进行排查,以确保排查结果的准确性。
4. 聘请专业人员择优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5. 进行排查安排专人定期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分析、评估和处理,追踪检测处理结果。
6. 汇报上级在排查工作结束后不久,将排查结果填写表格汇总,按规定时间向企业上级提交汇报材料。
四、总结冲击地压是煤炭矿山生产中难以避免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可以依靠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规范的操作程序来减轻其危害性。
因此,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煤炭矿山安全生产的水平非常重要。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c98e5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c.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要求,我们对冲击地压隐患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排查。
现将排查结果汇报如下:一、背景介绍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我们对冲击地压隐患进行了排查。
冲击地压是指在地质条件较复杂或者施工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地下水或者土方是以具有冲击性的方式影响挖掘或者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对于这种危险因素,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排查内容我们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排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地质勘察报告的评估:对地质勘察报告进行了仔细的评估,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施工过程中的工序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了排查,包括挖掘、爆破、支护等。
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相关要求。
3. 使用的设备和材料:检查了使用的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确保其质量以及安全性。
4. 工作人员资质和培训情况:对工作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进行了核查,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冲击地压隐患。
5.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检查了工程项目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其完善性和可行性。
三、排查结果根据排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冲击地压隐患:1. 部分地质勘察报告中存在错误和遗漏,需要及时纠正并补充相关信息。
2.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工序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
3. 某些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不达标,需要更换或者进行修复并符合相关标准。
4. 部分工作人员的资质证书已过期,需要重新考核或者参加相关培训。
5. 目前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改进。
四、整改措施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冲击地压隐患,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和建议:1. 将错误和遗漏的信息及时纠正并补充到地质勘察报告中,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施工工序进行规范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加强操作培训,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3. 对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更换或者修复,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煤矿回头看汇报材料
![煤矿回头看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841b22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3.png)
煤矿回头看汇报材料煤矿回头看汇报材料为了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风险,国务院颁布了《煤炭生产安全规定》,要求各煤矿企业必须开展煤矿回头看,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报。
下文将对煤矿回头看的必要性、着重检查的方面、运行管理的改进以及未来煤矿生产的展望进行阐述。
煤矿回头看的必要性煤炭生产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煤炭资源特别是煤矿资源被过度开采,其生产安全隐患也显得日益严峻。
因此,为了遏制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推行了煤矿回头看机制。
煤矿回头看是为了检查以前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得到了妥善处理以及控制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实情况。
这样能够从源头制止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和隐患,确保煤炭生产安全,维护职工人身安全。
着重检查的方面在煤矿回头看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检查存在的漏洞,督促企业进行改进。
首先,要对从安全设备到防尘设备的各种设备和参数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其次,要对煤炭生产环节加强监管,以确保每个员工依照规章制度劳动,切勿越规行事。
再次,应该查实煤矿周边环境是否污染,并加强环境保护。
运行管理的改进企业的运行管理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煤矿回头看的时候,必须检查企业运行管理是否存在漏洞,并及时改进。
首先,从规章制度入手,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使之成为员工生产、管理和行为的基础;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与执法机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和安全意识,能够正确处理煤炭生产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未来煤矿生产的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煤炭环保的力度,企业也更加注重煤矿生产安全和环保工作,预示着煤炭生产将会展现出企稳回升态势,市场需求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长远角度看,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促进煤炭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煤炭生产发展的大势所趋。
煤矿回头看将一直是防范矿井事故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可靠性技术论证报告
![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可靠性技术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990aabaf45b307e9719779.png)
目录1 矿井概况 (1)1.1 交通位置 (1)1.2 井田范围与相邻关系 (1)1.3 井田地层 (2)1.4 煤层及顶底板 (2)1.5 矿井地质条件 (4)1.6 水文地质条件 (5)1.7 煤层冲击倾向性 (5)1.8 矿井储量 (6)2 矿井冲击地压情况 (6)2.1 常村矿冲击地压发生情况 (6)2.2 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分析 (6)2.3 常村矿冲击矿压发生的基本规律 (9)3 冲击危险性划分 (9)3.1 区域划分 (9)3.2 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评价 (10)4 矿井开采方案 (17)4.1 开采原则 (17)4.2 采区布置 (17)4.3 生产接替 (18)5 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 (19)5.1 治理目标 (19)5.2 防治原则 (19)5.3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机制 (20)5.4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 (21)5.5 防冲设备投入 (27)5.6 防治技术措施的效果评价 (26)6常村煤矿防冲技术措施可靠性分析 (27)6.1 冲击地压防治思想、目标明确 (28)6.2 矿井防冲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健全 (28)6.3 降低开采强度 (28)6.4 开采布局调整针对实际综合防治措施科学合理 (29)6.5 认真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29)7保障措施 (30)7.1 加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 (30)7.2 充实矿井防冲技术力量 (30)7.3 规范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管理 (30)7.4 认真执行冲击地压防治有关规定 (30)7.5 抓好矿井冲击地压工作目标考核管理 (31)7.6 确保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投入 (31)7.7 开展好防治冲击地压知识培训 (31)8 结论 (31)常村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可靠性论证报告1 矿井概况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为省属国有企业,于1958年建矿,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常村镇境内,涧河穿过矿区。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4篇)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df43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1.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1.对年度排查出的冲击地压隐患地点在掘进过程中冲击地压危险监测异常区,要做好该区段的数据监测和记录,并对该区段在回采过程中应力集中、能量变化情况提前做好预测。
对回采过程中,微震监测能量频次变化频繁的前段要做为重点监测对象,及时采取措施。
现场监测有特别冲击危险时,对特别危险区执行停止作业撤人制度。
2.当出现以下情况应由现场管理人员立即撤人,并及时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汇报给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措施,落实解危等其他措施,当冲击危险消除后方可进人恢复生产工作。
(1)钻粉率指标超过临界值,应力监测出现一组红色或两组黄色预警时;(2)检测有冲击危险,实施爆破卸压后仍检测有冲击危险时;(3)现场压力显现异常,来压强度明显增大时;(4)现场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
3.对下述隐患或事故必须立即向集团公司调度室、生产技术部汇报:(1)发生冲击地压;(2)因冲击地压造成的其他事故;(3)出现冲击地压发生征兆;(4)有可能造成伤亡事故的其他防冲重大隐患。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模版(2)一、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冲击地压隐患进行安全排查,通过全面分析和评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及设备设施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地质条件分析1. 地质背景描述所在地的地质背景,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特点、断层情况等。
2. 地质灾害历史回顾过去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如塌陷、滑坡、地震等,以评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风险。
3. 地下水状况描述地下水位、水流方向、水质等情况,以评估其对地压稳定性的影响。
三、施工工艺分析1. 土方开挖描述土方开挖的方法、深度和施工工艺,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隐患和地压问题。
2. 支护措施详细介绍采用的支护方法和设备,包括针对地压隐患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3. 地下水处理说明地下水的排水和处理方案,以及可能引发的地下水压力和渗透问题。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二篇)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60455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6.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冲击地压隐患的安全排查工作,确保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存在冲击地压隐患的企事业单位,对每年的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进行规范和记录。
第三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是保证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认真开展排查工作。
第四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企事业单位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负责制定。
第五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由企业本部门、生产车间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实行分组、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冲击地压隐患排查责任第七条企业的主要领导是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领导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
第八条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是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方案和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督促企业各部门做好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
第九条生产车间和职能部门是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具体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计划,认真开展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
第十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由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并报企业主要领导批准。
第三章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内容第十一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汇总冲击地压隐患信息:收集、梳理和整理冲击地压隐患排查信息,建立隐患清单。
2. 隐患排查: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进行冲击地压隐患排查,记录隐患点的具体位置和隐患情况。
3. 隐患评估:对冲击地压隐患进行评估,判定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
4. 隐患整改:对已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确保其及时消除。
5. 隐患跟踪:对整改完成的隐患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整改效果符合要求。
第四章冲击地压隐患排查程序第十二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制定计划: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冲击地压隐患排查计划,并报企业主要领导批准。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3053d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e.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本一、引言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采作业过程中,由于爆炸、盲巷、巷道距离不足、煤柱削弱等原因导致的较大地质灾害。
为了保证地下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建立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范本旨在为企业制定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提供参考。
二、制度目的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要求和流程,确保对潜在冲击地压隐患进行及时检查和处理,预防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
三、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地下煤矿企业的冲击地压隐患的安全排查和汇报工作。
四、制度内容1.排查责任地下煤矿企业负责人是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排查周期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工作应按月进行,每月固定排查一次,并在月底前上报相关部门。
3.排查内容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巷道的支护情况:检查巷道支护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存在松动、渗漏等现象;(2)煤柱的稳定性:检查煤柱的高度、宽度,并进行煤柱的破坏性试验;(3)瓦斯抽采系统:检查瓦斯抽采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检测瓦斯抽采系统的安全性;(4)矿柱间的联系:检查煤柱间的连接情况,如煤柱间的支护、巷道距离等。
4.排查流程(1)下发通知:负责安全生产的相关部门每月初下发通知,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工作;(2)组织排查:负责冲击地压隐患排查的相关人员按照通知要求进行排查,记录相关数据和问题,并及时上报;(3)整理汇总:负责安全生产的部门根据上报的数据和问题,进行整理和汇总,并将排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4)制定整改措施:根据排查结果和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安排专人负责整改工作;(5)查验整改:安全生产部门负责查验各部门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情况,确保整改到位;(6)上报汇报:安全生产部门将整理和汇总的排查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上报给企业负责人,并将汇报结果公布到企业内部。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2篇)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bb1e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c.png)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1.对年度排查出的冲击地压隐患地点在掘进过程中冲击地压危险监测异常区,要做好该区段的数据监测和记录,并对该区段在回采过程中应力集中、能量变化情况提前做好预测。
对回采过程中,微震监测能量频次变化频繁的前段要做为重点监测对象,及时采取措施。
现场监测有特别冲击危险时,对特别危险区执行停止作业撤人制度。
2.当出现以下情况应由现场管理人员立即撤人,并及时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汇报给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措施,落实解危等其他措施,当冲击危险消除后方可进人恢复生产工作。
(1)钻粉率指标超过临界值,应力监测出现一组红色或两组黄色预警时;(2)检测有冲击危险,实施爆破卸压后仍检测有冲击危险时;(3)现场压力显现异常,来压强度明显增大时;(4)现场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
3.对下述隐患或事故必须立即向集团公司调度室、生产技术部汇报:(1)发生冲击地压;(2)因冲击地压造成的其他事故;(3)出现冲击地压发生征兆;(4)有可能造成伤亡事故的其他防冲重大隐患。
冲击地压隐患安全排查汇报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冲击地压隐患的安全排查工作,确保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存在冲击地压隐患的企事业单位,对每年的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进行规范和记录。
第三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是保证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认真开展排查工作。
第四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企事业单位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负责制定。
第五条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由企业本部门、生产车间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实行分组、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冲击地压隐患排查责任第七条企业的主要领导是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领导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
第八条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是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的方案和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督促企业各部门做好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工作。
冲击地压矿井安全论证报告、“回头看”报告模板
![冲击地压矿井安全论证报告、“回头看”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1c3228f482fb4daa48d4b40.png)
附件2冲击地压矿井安全论证报告模板目录前言 ......................................................................................................... * 1 概况...................................................................................................... * 1.1 矿井开采的基本情况....................................................................... * 1.2 地质及水文地质.............................................................................. * 1.3 主要生产系统 ................................................................................. *1.4 矿井3年内生产接续....................................................................... *2 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危险因素分析及评价........................................... *2.1 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 2.2 冲击危险因素分析......................................................................... * 2.3 冲击危险评价方法......................................................................... * 2.4 冲击危险性评价.............................................................................. *2.4.1 ****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 *2.4.2 ****采区冲击危险性评价............................................................ *2.4.3矿井冲击危险性评价 ................................................................. *3 矿井防冲能力评估................................................................................. *3.1 防冲机构、队伍、制度................................................................ *3.2 防冲投入、装备、培训................................................................ *- 1 -3.3 防冲设计、评价、措施................................................................ *3.4 冲击危险监测预警技术................................................................ *3.5 冲击危险防治技术....................................................................... *3.6 综合卸压技术.............................................................................. *3.7 加强巷道支护(锚杆使用是否符合21号文件要求、巷道支架使用情况,不同类别巷道支护情况)......................................................... *3.8 安全防护技术............................................................................. *3.9 防冲措施落实.............................................................................. *3.10 历年来的科研成果与防冲经验.................................................... *3.11 结合三年专项整治5年防冲规划................................................ *3.12 冲击危险应急处置能力.............................................................. *3.13 冲击地压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推进情况 ......................................... *3.14 矿井综合防冲能力评估.............................................................. *4 矿井防冲效果评价 ............................................................................... *5 今后5年矿井开采防冲安全可靠性评估................................................ *6 结论.................................................................................................... * - 2 -附件3冲击地压矿井安全论证“回头看”报告模板目录前言 ......................................................................................................... *1 上次安全论证情况 ............................................................................... *2 近年来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3 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与防冲经验.............................................................. *4 加强巷道支护情况(锚杆使用是否符合21号文件要求、巷道支架使用情况,不同类别巷道支护情况)................................................................ *5 冲击地压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推进情况 ................................................... *6 结合三年专项整治5年防冲规划.......................................................... *7 矿井综合防冲能力评估 ........................................................................ *8 今后5年矿井开采防冲安全可靠性评估................................................ *9 矿井防冲效果评价 ............................................................................... *10 结论.................................................................................................... *-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冲击地压矿井安全论证报告模板
目录
前言 ......................................................................................................... * 1 概况...................................................................................................... * 1.1 矿井开采的基本情况....................................................................... * 1.2 地质及水文地质.............................................................................. * 1.3 主要生产系统 ................................................................................. *
1.4 矿井3年内生产接续....................................................................... *
2 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危险因素分析及评价........................................... *
2.1 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 2.2 冲击危险因素分析......................................................................... * 2.3 冲击危险评价方法......................................................................... * 2.4 冲击危险性评价.............................................................................. *
2.4.1 ****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 *
2.4.2 ****采区冲击危险性评价............................................................ *
2.4.3矿井冲击危险性评价 ................................................................. *
3 矿井防冲能力评估................................................................................. *
3.1 防冲机构、队伍、制度................................................................ *
3.2 防冲投入、装备、培训................................................................ *
- 1 -
3.3 防冲设计、评价、措施................................................................ *
3.4 冲击危险监测预警技术................................................................ *
3.5 冲击危险防治技术....................................................................... *
3.6 综合卸压技术.............................................................................. *
3.7 加强巷道支护(锚杆使用是否符合21号文件要求、巷道支架使用
情况,不同类别巷道支护情况)......................................................... *
3.8 安全防护技术............................................................................. *
3.9 防冲措施落实.............................................................................. *
3.10 历年来的科研成果与防冲经验.................................................... *
3.11 结合三年专项整治5年防冲规划................................................ *
3.12 冲击危险应急处置能力.............................................................. *
3.13 冲击地压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推进情况 ......................................... *
3.14 矿井综合防冲能力评估.............................................................. *
4 矿井防冲效果评价 ............................................................................... *
5 今后5年矿井开采防冲安全可靠性评估................................................ *
6 结论.................................................................................................... * - 2 -
附件3
冲击地压矿井安全论证“回头看”报告模板
目录
前言 ......................................................................................................... *
1 上次安全论证情况 ............................................................................... *
2 近年来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
3 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与防冲经验.............................................................. *
4 加强巷道支护情况(锚杆使用是否符合21号文件要求、巷道支架使用情况,不同类别巷道支护情况)................................................................ *
5 冲击地压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推进情况 ................................................... *
6 结合三年专项整治5年防冲规划.......................................................... *
7 矿井综合防冲能力评估 ........................................................................ *
8 今后5年矿井开采防冲安全可靠性评估................................................ *
9 矿井防冲效果评价 ............................................................................... *
10 结论....................................................................................................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