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得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得食物得制约与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得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得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得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得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得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得感受与访问手法从人物得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得观点,而不就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得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与描绘方面。
ﻫ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得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得议程。
ﻫ5、报刊得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就是国家得公仆,任何时候它得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得自由主义理论—-就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得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与出版自由。
7、报刊得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得同时,应承担应有得社会责任与义务.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报刊得社会责任论对报刊得自由主义理论所作得一种新得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就是一种自认权利"得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得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得自由即新闻自由既就是一种道德权利,又就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就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得最基本得概念,它反映与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得特性,最根本得方面与最一般得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就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得《我们对于新闻学得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得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就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得事实得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得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就是什么”得问题。
11、新闻——新闻就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得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与发展得历史过程、条件与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得联系。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76、“热媒介”和“冷媒介”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
“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
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77、“电视人”这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78、“容器人”这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部分汇总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部分汇总85、媒介功能融合指单一功能媒体向综合功能媒体的发展趋势,即多媒体化趋势。
传统的媒介多是单一功能媒体,如书籍、报纸是视觉媒体,广播是听觉媒体等等。
由媒介功能融合而产生的多媒体具有十分丰富的功能,如多媒体电脑集文字、影象、声音、数据储存、处理、双向通信、网络等功能于一体。
多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大大提高了人类的传播效率,是媒介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事件。
86、媒介内部控制传播学控制研究的领域之一。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传播媒介通过组织制度、报道方针等对新闻或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和报道过程的控制;二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制定职业纪律或道德准则来规范传播活动和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行为。
就前者而言,任何传播媒都有其政治的、经济的和意识形态的倾向性,都是为一定利益服务的。
这种倾向性通常体现在媒介的报道方针上,按照报道方针而进行的层层“把关”活动,体现了媒介组织内部对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过程的控制。
就后者而言,由于媒介是提供新闻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只有自主规范传播活动和传播工作者的行为,才能维持媒介信誉,争取广大受众和提高传播效果。
因此,传媒自律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87、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
但它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89、传播学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90.“V 芯片”:《1996 电信法》规定,13 英寸以上的电视,必须内装能够接收节目等级讯号的“V 芯片”,以便通过V 芯片的作用,使包含有害内容的节目自动删除。
91.黑客:通过破译别人的通讯代码,擅自闯入后者的网页,乱加篡改,造成对后者的骚扰攻击或者网上窃取信息等。
92.数字化:与模拟技术相对而言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数字化产品和未来的数字化时代。
93.MSNBC:微软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建立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该有线频道在互联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址。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在现代社会中,新闻与信息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新闻传播学致力于研究新闻与信息的传播过程、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效果。
本文将介绍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一、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继承了新闻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它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与信息的传播现象,力求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闻:指通过媒体向大众传播的具有新颖性、真实性和社会意义的信息。
新闻是传播媒介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来源。
2. 传播:指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和传递过程。
传播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包括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受众等因素。
3. 新闻传播学:是对新闻及其传播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涵盖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影响等方面,旨在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效果。
4.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对受众和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力。
新闻价值是判断新闻报道是否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标准。
二、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下面将介绍新闻传播学的主要发展阶段:1. 起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传播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和欧洲。
当时,人们开始对新闻的生产、传播和变革过程进行研究,奠定了新闻传播学的基础。
2. 媒体效应研究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在这一阶段,学者们主要关注媒体对受众的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媒体对公众意见、态度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媒体效应理论逐渐得到建立。
3. 传播过程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包括传播媒介、信息源、信息内容以及受众等。
他们提出了传播模型和传播理论,丰富了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传播
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传播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o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教学提纲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大学专业解读系列:新闻传播学
学科名称:文学一级学科代码:0503一级学科称:新闻传播学学科解读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简介: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而且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
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跨文化传播等;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
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科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
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
1、新闻传播学是什么?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学科,旨在理解新闻传播行为,例如新闻报道、网
络新闻媒体、传播媒体和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学将社会学和心理学、
人类行为学综合到一个学科中,以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因素,
并探讨如何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促进新闻传播的效果。
2、新闻传播学研究内容
新闻传播学研究主要包括新闻传播行为和行为影响、媒体组织、媒体
内容、媒体产品和服务,传播媒体技术、传播系统、社会应用等内容。
3、新闻传播学专业培养要求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传播行为的分析方法和专业技能;
(3)掌握新闻传播机构的功能与结构;
(4)熟悉传播的开发与管理;
(5)掌握传播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6)熟悉社会应用领域中的传播行为。
4、新闻传播学专业能学到什么
新闻传播学专业能学到许多知识和技能,包括:
(1)全面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2)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及报导技能;
(3)掌握媒体组织与服务规划;
(4)熟练掌握传播网络建设与运用技术;
(5)掌握传播产品的开发与管理;
(6)熟悉社会应用领域中的传播行为。
5、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去企业就业,可以从事新闻媒体企业网络管理、报纸出版社编辑管理、广播电视台广告策划等工作;可到宣传部门从
事宣传管理和宣传活动的策划工作;也可进入研究机构做市场调查、
调查分析等工作。
此外,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媒体管理部
门担任新闻传播管理的相关职务。
新闻传播学的定义与发展趋势
新闻传播学的定义与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的学科,新闻传播学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新闻传播学的定义以及其发展的趋势进行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的定义新闻传播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新闻与信息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类在信息传播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新闻传播学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传播的过程: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传播过程。
它探讨了信息是如何从消息源传递给受众的,包括信息的发现、采集、编辑、传播和接收等环节。
2. 新闻的生产与组织:新闻传播学还关注新闻的生产与组织过程。
它研究了新闻的采集、报道、编辑和排版等环节,以及新闻机构的组织管理。
3. 信息效果与社会影响:新闻传播学关注信息传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它研究了信息对受众的影响,以及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包括舆论形成、社会变迁等方面。
二、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传播平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被打破,人们有了更多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途径。
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是适应多元化的传播平台,研究不同媒介形式下的信息传播。
2. 受众参与与互动:新闻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受众也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研究受众的认知、参与和互动行为,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
3. 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量化研究方法逐渐向质性研究方法过渡,例如深度访谈、观察和内容分析等。
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是综合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信息传播现象。
4. 国际化与跨学科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越来越注重国际化视野。
同时,新闻传播学也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比如,新闻传播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理解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理解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新闻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
通过对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本质,掌握新闻传播的规律,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新闻。
新闻是指对社会事件或现象进行报道的信息,它具有及时性、公共性、真实性和传播性等特点。
新闻传播学通过研究新闻的来源、内容、形式和效果等方面,揭示了新闻传播的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新闻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
新闻的生产是指新闻从产生到发布的全过程,包括新闻的采集、编辑和制作等环节;新闻的传播是指新闻从媒体到受众的传递过程,包括新闻的发布、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方面;新闻的接受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理解和评价等过程。
通过研究这些过程,可以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机制,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新闻传播学探讨的问题包括新闻价值、新闻报道和新闻媒体等方面。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包括新闻的时效性、公共性和社会影响力等;新闻报道是指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包括新闻的采集、编辑和制作等方面;新闻媒体是指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和载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促进新闻的发展和进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新闻传播学还研究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和效果。
新闻传播的影响是指新闻对受众和社会的影响,包括认知影响、态度影响和行为影响等;新闻传播的效果是指新闻传播的目标是否达到,包括信息接触、信息理解和信息记忆等方面。
通过研究新闻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可以评估新闻传播的效果,指导新闻传播的实践。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机制,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新闻的本质和特点,提升新闻传播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点
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点新闻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1.新闻(定义):新闻是高度组织化的传播者向社会公众报道事实新近变动状态的信息。
(第一章:新闻的界定和类型P13)2.硬新闻(概念):硬新闻也被成为纯新闻,是指“对已发生的或24小时内被发现的当前公众关注的事件的报道”,尤其是对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利益、题材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及时报道,其特点是时效性强、制作严谨规范。
软新闻(概念):软新闻是指那些时效性不强而人情味浓厚、容易激发阅读视听的兴趣的新闻。
(第一章:新闻的界定和类型P43)3.新闻信息守门人(概念):新闻传播者是指专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第二章:新闻传播者P51)4.组织报道(概念):组织报道,首先是指编辑部通过对报道方案的设计,在报道的主要内容范围、报道重点、报道过程、发稿计划、版面地位和版面形式、报道人员等方面做出具体细致的安排。
调控报道(概念):调控报道是指在报道进行过程中随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报道计划,控制报道进展,以达到最好的报道效果。
(第三章:新闻的采访、写作与编辑P124,125)5.稿件处理:包括组稿、选稿、改稿。
组稿(意思):编辑根据拟订的选题计划与发稿意图以及读者对象,物色作者撰写相应的稿件,这就是组稿。
选稿(意思):新闻编辑每天要从众多的新闻稿中挑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符合编辑部制定的编辑方针的新闻稿件,对新闻稿件作出第一次评价。
改稿(意思):面对已经决定留用的新闻稿件,新闻编辑进一步的工作是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去芜存菁、修正润饰、琢玉成器,从而保证新闻传播的高品质。
工作包括:立主脑、校差错、修饰辞章。
(第三章:新闻的采访、写作与编辑P126)6.三个原则(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含义):新闻要求的真实是以事实的真实为基础和参照标准,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反映必须符合事实的实际状况,是把“全部叙述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
新闻传播学11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o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电子版本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来面目。
19、新闻实践——是以某种客观事实为新闻传播或接受对象的活动。
20、新闻时新性——指新闻事实在被及时传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新鲜特征。
21、新闻时宜性——指新闻事实得以传播的最佳时间。
即为了产生最好的效果,新闻传播主体根据受众需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选定的宜于报道新闻事实的最佳时机。
22、独家新闻——指那些新的、独自占有的,及时播发之后能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新闻。
相对独家新闻——即时间差新闻,指抢先或者首次播发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绝对独家新闻(01考)——即非时间差新闻,指那些事实被掩盖着,不经记者发掘,很难公之于世的新闻。
23、瞬态新闻——指于快速传播中产生的新闻,具有时宜性强,时效性突出的特点,其所蕴含的“报道时机”稍纵即逝。
24、新闻自由(98、00考)——就是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自由,它包括采访、编辑、传送、评论和收受等方面的自由。
25、新闻党性(98、07考)——是新闻传播者站在所属阶级或正当的立场上,去从事收集、报道和评价新闻事实的新闻活动。
26、新闻党性原则(03考)——是新闻传播者在从事一切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循的所属阶级或政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的原则。
27、新闻道德(98、00)——是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传播者的行为准则或规范。
28、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对其自身所实行的道德约束。
内心信念——是一种道德观念,是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是非、美丑、善恶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闻自律组织——是以新闻界权威人士为主体的新闻评议机构。
社会公德——指人们在交往中应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它反映的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29、新闻行为——指新闻传播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的所作所为。
30、境遇道德论——又叫境遇决定行为论,指因特殊情况的需要或正当的理由,新闻传播者可以随时违反某种新闻道德准则。
31、绝对主义道德论——新闻传播者不可稍加背离新闻道德的准则,即使特殊情况的需要、有正当理由也不能放松对新闻行为的道德约束。
32、反强制主义道德论(01考)——否定一切新闻道德准则,认为新闻行为的发生时随机的、自由自在的、不可预料的。
33、新闻舆论——是舆论主体借助于新闻传播媒介和方式对舆论对象所表缪那个的共同意见。
34、舆论(04、06考)——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35、新闻宣传——通过报道和解释新闻事实向受众灌输某种观点,并劝导他们接受这种观点。
36、连续报道——对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作多次有序的报道。
37、深度报道(01、02考)——它是一种新闻样式(或新闻体裁),其基本特点是在全面报道某一新闻事实的同时,加进新闻背景,并进行简要分析,以此揭示其产生的原因或发展趋向。
38、新闻信息——是通过新闻传播者所反映的变化着的新闻事实的特征或差异性。
39、新闻可读性(98考)——是指新闻能够吸引读者去阅读或便于顺利阅读的那种特性。
40、阻抗——是阻碍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接受主体在认识和理解新闻事实上取得一致性意见的干扰因素。
主观性阻抗——指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接受主体间在心理—生理方面的差异,即二者的记忆痕结构不一致,它与新闻的可达性相联系。
客观性阻抗——指新闻载体成为阻碍新闻事实顺利传播的干扰因素,它与新闻的易受性相关。
41、新闻趣味性——指新闻具有情趣和意味的那种特性。
42、新闻价值(07考)——是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客观素质或属性的功能适合自身需要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
(注: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不同,新闻的价值是指新闻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不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考虑的仅是新闻是否能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问题,并不考虑新闻的社会效果问题。
把二者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把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混为一谈。
)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43、受众(05考)——在传播学上,它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它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44、受众期待——是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那种主观愿望。
受众认知期待——是受众在接受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以认知形式反映自己的意识指向。
受众情感期待——是手中在接受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以情感形式反映自己的意识指向。
45、受众动机——是新闻受众之所以接受新闻事实的诱因,是新闻受众参与新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46、硬新闻——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它有极其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并且报道应尽可能的准确,信息尽可能的量化。
47、软新闻(05考)——指那些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48、受众定位(05考)——即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
其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
49、新闻指导性(00考)——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目标上去。
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新闻的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
50、新闻选择——即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它是对事实的选择。
51、新闻体制——指的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52、媒介生态环境——指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子系统也存在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总和即媒介生态环境。
传播学——名词解释(一)重要概念1、传播(05考)——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架子花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3、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4、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是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5、传播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6、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7、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8、内省式思考——是一种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9、群体传播——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10、集合行为——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11、组织传播——是指围绕相应的组织目标,在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以达到组织关系协调的活动。
包括组织内传播、组织外传播。
12、大众传播(06考)——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其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13、信息环境——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4、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非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5、传播制度——指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