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5数学归纳法PPT
4.1 数学归纳法 课件(人教A选修4-5)
由于 l 与这 k 条直线均相交且任意三条不过同一点,所 以直线 l 与 l1,l2,l3,…,lk 的交点共有 k 个. ∴f(k+1)=f(k)+k kk-1 k2+k = +k= 2 2 kk+1 k+1[k+1-1] = = . 2 2 ∴当 n=k+1 时,命题成立. 由(1)(2)可知,命题对一切 n∈N+且 n≥2 成立.
1 1 1 1 1 = + +…+ + - 2k 2k+1 2k+2 k+1 k+2 1 1 1 1 = + +…+ + , k+2 k+3 2k+1 2k+2 从而可知,当 n=k+1 时,命题亦成立. 由(1)(2)可知,命题对一切正整数 n 均成立.
[悟一法]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代数恒等式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准 确表述n=n0时命题的形式,二是准确把握由n=k到n=k+1 时,命题结构的变化特点.
本课时考点常与数列问题相结合考查数学归纳法的 应用,2012年天津高考将数列、数学归纳法相结合,以解 答题的形式进行了考查,是高考模拟命题的一个新亮点.
[考题印证] (2012· 天津高考)已知{an}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 {bn}是等比数列,且a1=b1=2,a4+b4=27,S4-b4=10. (1)求数列{an}与{bn}的通项公式;
3.数学归纳法中的两步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在数学归纳法中的第一步“验证n=n0时,命题 成立”,是归纳奠基、是推理证明的基础.第二步是归 纳递推,保证了推理的延续性,证明了这一步,就可 以断定这个命题对于n取第一个值n0后面的所有正整数 也都成立.Fra bibliotek[研一题]
[例 1] 1 1 1 1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 - +…+ - 2 3 4 2n-1 2n
线,命题成立. (2)假设 n=k 时命题成立, 1 即凸 k 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f(k)= k(k-3)(k≥4). 2 当 n=k+1 时, k+1 边形是在 k 边形基础上增加了一边, 凸 增加了一个顶点 Ak+1,增加的对角线条数是顶点 Ak+1 与不
人教数学选修4-5全册精品课件:第四讲一数学归纳法
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学归纳法的概念,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2.学会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证明整除性等问题.数学归纳法课前自主学案1.数学归纳法适用于证明一个与无限多个正整数有关的命题.2.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是: (1)(归纳奠基)验证当〃=必(必为命题成立的起始自然数)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当n=k(k^N+,且&$必)时命题成立,推导1时命题也成圭.(3)结论:由(1)(2)可知,命题对一切MM%的自然数都成立.思考感悟在数学归纳法中的必是什么样的数?提示:弘是适合命题的正整数中的最小值,有时是兀0=1或必=2,有时兀0值也比较大,不一定是从1开始取值.课堂互动讲练考点突破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用N+时,穆++ '''+(2n-l)(2n + l)=2n + V【证明】⑴当〃 =1时,左边=吉,右边= 左边=右边,.••等式成立.(2)假设n = k(k^l)时,等式成立,即有石+亦------- H1_ k(2k-i)(2k-\-r)=2k-\-r则当n=k-\r\时,丄+丄p -------------- ------- + -------- --------1・3 丁3・5丁^(2k- 1)(2氐+1)(2氐+ 1)(2氐+3)k | 1 氐(2 氐+3)+1 ---- + -------------- ---------------2k+r(2k+l)(2k+3) (2&+l)(2k+3) 2/+3&+1 &+1 (2k+l)(2k+3)=2k+3&+12伙+1)+1;.\n=k+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对一切MWN+等式都成立.【名师点评】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步骤(1)是证明的归纳基础,步骤(2)是证明的主体,它反映了无限递推关系.变式训练1 求证:(n + l)(n + 2)・•(n + n)= 2,te 1*3*5 (In—l)(n EN+).证明:⑴当兀=1时,等式左边=2, 等式右边=2X1=2,・•・等式成立.(2)假设兀=k(k G N+)等式成立,即仇+1)仇+2)…仇+Q=2忍1・3・5・・・・(2&—1)成立.那么n=k+l时,(k + 2)(* + 3)…仇+切(2& +1)(2* + 2) = 2(k +1)仇+ 2)仇+3)…仇+肪(2氐 + 1)=2*+1・1・3・5 (2k —1)-[2(^+1)-1]・即〃=&+1时等式也成立.由⑴⑵可知对任何7/ WN+等式均成立.3平面上有兀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并且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个圆把平面分成~Tf(n)=n2—n+2部分.【思路点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主要是搞清楚当n=k + l时比n=k时分点增加了多加了几块,本题中第&+1个圆被原来的&弧,而每一条弧把它所在部分分成了两部分,此时共增加了个部分,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证明】⑴当兀=1时,一个圆把平面分成两部分,且/⑴=1 —1 + 2 = 2,因此,〃=1时命题成立.(2)假设兀=k(k^l)时,命题成立,即&个圆把平面分成«切=护一&+2部分.如果增加一个满足条件的任一个圆,则这个圆必与前&个圆交于2&个点.这个点把这个圆分成%段弧,每段弧把它所在的原有平面分成为两部分.因此,这时平面被分割的总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部分,即有f(k^l)=f(k)+2k=k2-k+2+2k = (k+^-(lc+1)+2.即当n=k+l时,f(n)=n2—n+2也成立.根据(1)、(2),可知兀个圆把平面分成了弘)=兀+2部分.【名师点评】有关诸如此类问题的论证,关键在于分析清楚兀=比与〃=无+1时二者的差异,这时常常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然后用数学式子予以描述,建立起AQ与张+1)之间的递推关系.变式训练2平面内有E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共点,求证:这n条直线Z/2 —I—Ji—(― 2把平面分成/(〃)=——个部分.证明:(1)当〃=1时,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 而/(1)=乎+;+2=2,・・・命题成立.(2)假设当n=k(k刃时命题成立,即k条直线把平面分成/(Q= 2「个部分• 则当兀=&+1时,即增加一条直线2,因为任何两条直线不平行,所以2与&条直线都相交,有&个交点;又因为任何三条直线不共点,所以母个交点不同于&条直线的交点,且&个交点也互不相同,如此& 个交点把直线2分成& + 1段,每一段把它所在的平面区域分为两部分,故新增加了& + 1个平面部分.z +a +^+z a +M Z +為+Z+4+Z41+4+ z+r+d I+4+Q)m +4)J ・・考点三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工+ 1)" + 1 + (工+2)2”-1(〃WN+)能被严+3兀+3整除.【思路点拨】证明多项式的整除问题,关键是在考点三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工+1)"+1+(工+2)2"—1 中凑出x2+3x+3.【证明】⑴当兀=1时,(x + l)1+1+(x+2)2X1_1=x2+3x+3 能被工2+3工+3 整除,命题成立.(2)假设当兀=尤仇$1)时,a+iy+i+a+2)2—1能被屮+3兀+3整除,那么 (工 + 1)仇+1)+1+(工+2)2 仇+D—1=(工 + l)(x+1)“+1+(x+2)2, (x+2严—1= (x+l)(x + l)fc+1+(x + l)(x+2)2A:_1—(x+l)-(x +2)2ET + (工 + 2)2(" + 2)2RT= (x + l)[(x + lRi + (x+2)^-i] + (^ + 3x + 3)-(x +2严—1.因为(兀+1)*+1+(工+2严-1和0+3兀+3都能被0+ 3卄3整除,所以上面的式子也能被兀2+3兀+3整除. 这就是说,当〃=尤+1时,(兀+ 1)伙+1)+1 + (工+ 2严+1)—1也能被於+ 3工+ 3整除.根据⑴⑵可知,命题对任何MWN+都成立.【名师点评】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或式的整除 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凑成〃=尤时假设的形式. 变式训练3 求证:d" +1 + (° +1)2" T 能被/ +a + 1整除(neN +)・ 证明:⑴当兀=1 时,a1+1+(«+l)2X1_1=a 2+a+ 1,命题显然成立. 性问题时,常釆取加项、减项的配凑法,而配凑⑵假设当n=k(k^l)时,a k+i + (a + l)2k~1能被0 +° + 1整除,则当n=k+l时,a k+2+(a+l)2k^~l=a9a k^~l+(a+l)2(a+l)2k~l=a\a k+1 + (a + 1)2A:_1] + (a + l)2(a + l)2Ar_1~a(a +=a [a k+l+(a+1)2^-1]+(a2+a+l)(a + l)2k~l, 由归纳假设,以上两项均能被a^+a + 1整除,故当〃=氐+1时,命题也成立.由(1)、(2)可知,对〃GN+命题都成立.误区警示・・+戸+予=1—予(其中底N+).【错证】⑴当n = l时,左边=;,右边=—;=* 等式成立.(2)假设当n=k(kM\)时,等式成立,就是这就是说,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⑵可知,等式对任何n e N+都成立.【错因】从形式上看,会认为以上的证明是正确的,过程甚至是完整无缺的,但实际上以上的证明却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第⑵步,它是直接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了当n=k-\-l时式子;+$+§+••• +2-1丁2"丁2"打的和,而没有利用“归纳假设”,这是在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极易犯的一种错误,要引以为戒,一定要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自我校正】(1)当〃=1时,左边=亍右边=1 (2)假设当时,等式成立,就是等式成立.这就是说,当M=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⑴和⑵可知,等式对任何兀UN+都成立.1.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一步中验证〃的初始值至关重要,它是递推的基础,但〃的初始值不一定是1,而是兀的取值范围内的最小值.2.第二步证明的关键是运用归纳假设.在使用归纳假设时,应分析卩的与卩仇+1)的差异与联系,利用拆、添、并、放、缩等手段,或从归纳假设出发, 如仇+1)中分离出卩⑹再进行局部调整.3.在研究探索性问题时,由特例归纳猜想的结论不一定是真命题,这时需要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其一般解题步骤是:归纳一猜想一证明.。
选修4-5《数学归纳法》课件
05
练习与思考
练习题一
总结词
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详细描述
通过解答练习题一,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掌握归纳法的应用步骤,并能够运用归 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练习题二
总结词
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详细描述
练习题二要求学生运用数学归纳法证 明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解答这 道题,学生可以巩固数学归纳法的应 用技巧,提高数学证明能力。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同样需要验证基础步骤和递推关系,同时需要 注意不等式的性质和变换技巧。
详细描述
在证明不等式时,首先验证n=1时不等式是否成立。然后假设n=k时不等式成 立,再证明n=k+1时不等式也成立。在证明递推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等 式的性质和变换技巧,如放缩法、比较法等。
解决数列问题
总结词
数学归纳法在解决数列问题时,主要应用于证明数列的性质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细描述
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数列的性质,如单调性、有界性等。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也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来 推导。首先验证n=1时公式是否成立,然后假设n=k时公式成立,再推导n=k+1时公式的形式,最终得到数列的 通项公式。
举例:在证明一个组合数的性质时, 需要验证从第k项到第k+1项的递推关 系是否成立,以确保整个性质的正确 性。
避免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在数学归纳法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在证明过程中,不要将待证明的结论或假设作为递推基 础或递推关系的依据,否则会导致逻辑上的循环。
举例:在证明一个不等式时,不能将待证明的不等式作为递推基础或递推关系的依据,而应该从已知的事实或公理出发进行 推导。
4.1 数学归纳法 课件(人教A选修4-5)
x2k-y2k能被x+y整除,
当n=k+1时,
即x2k+2-y2k+2=x2·2k-x2y2k+x2y2k-y2·2k x y =x2(x2k-y2k)+y2k(x2-y2). ∵x2k-y2k与x2-y2都能被x+y整除, ∴x2(x2k-y2k)+y2k(x2-y2)能被x+y整除. 即n=k+1时,x2k+2-y2k+2能被x+y整除.
[通一类] 2.求证:n3+(n+1)3+(n+2)3能被9整除. 证明:(1)当n=1时,13+(1+1)3+(1+2)3=36,能被9整 除,命题成立. (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 k3+(k+1)3+(k+2)3能被9整除. 当n=k+1时,(k+1)3+(k+2)3+(k+3)3 =(k+1)3+(k+2)3+k3+3k2· 3+3k·2+33 3 =k3+(k+1)3+(k+2)3+9(k2+3k+3). 由归纳假设,上式中k3+(k+1)3+(k+2)3能被9整除,又 9(k2+3k+3)也能被9整除. 故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n∈N*命题成立.
由(1)和(2),可知对任意n∈N*,Tn+12=
-2an+10bn成立.
点击下图片 进入:
[例2] 求证:二项式x2n-y2n(n∈N+)能被x+y整除.
[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数学归纳法在证明整除问题中
的应用,解答本题需要设法将x2n-y2n进行分解因式得出x
+y,由于直接分解有困难,故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n=1时,x2-y2=(x+y)(x-y), ∴能被x+y整除. (2)假设n=k(k≥1,且k∈N+)时,
2+3d+2q3=27, 条件,得方程组 8+6d-2q3=10, d=3, 解得 q=2.
选修4-5数学归纳法PPT
应用
双数学归纳法在证明一些与两个自然数集有 关的定理时非常有用,例如排列组合中的一 些问题。
反向数学归纳法
定义
反向数学归纳法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 ,它从给定的特殊情况出发,逐步推导出一般情况。
应用
反向数学归纳法在证明一些与自然数有关的定理时非 常有用,例如一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05 数学归纳法的扩展与推广
超数学归纳法
定义
超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对自然数和集合进行归纳推理的方法,它不仅考虑自然数的性质, 还考虑集合的性质。
应用
超数学归纳法在证明集合论中的一些定理时非常有用,例如集合的基数、集合的运算性 质等。
双数学归纳法
定义
双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对两个自然数集进行归 纳推理的方法,它需要同时考虑两个自然数 集的性质。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或已知事实,推导出当$n=k+1$ 时命题与当$n=k$时命题之间的关系。
结论
通过初始状态和递推关系,得出对于所有正整 数$n$,命题都成立的结论。
04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实例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要点一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_n = frac{n}{2} (2a_1 + (n-1)d)$,其中$a_1$是首项, $d$是公差,$n$是项数。
反向证明法
反证假设
首先假设数学命题不成立,即假设存在某个正整数 $n$使得命题不成立。
导出矛盾
然后根据这个假设,推导出与已知条件或已知事实相 矛盾的结论。
结论
通过反证假设和导出矛盾,得出原命题成立的结论。
递推证明法
初始状态
首先验证数学命题在初始状态下的成立情况 ,即当$n=1$时,命题成立。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5 第四讲 一 数学归纳法 (共31张PPT)教育课件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
贫
穷
与
富
贵
,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
懂
得
爱
自
己
的
人
,
对
生
活
从
来
就
没
有
过
高
的
奢
望
,
只
是
对
生
存
的
现
状
欣
然
接
受
。
漠
漠
红
尘
,
芸
芸
众
生
皆
是
客
,
时
光
深
处
,
流
年
似
水
,
转
瞬
间
,
光
阴
就
会
老
去
,
留
在
心
头
的
,
只
是
弥
留
在
时
光
深
处
的
无
边
落
寞
。
轻
拥
沧
桑
,
淡
看
流
年
,
掬
一
捧
岁
月
,
握
一
份
懂
得
,
红
口
罗
不
–
■
电
当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 数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可以用数学归 纳法.
4.1 数学归纳法 课件(人教A选修4-5)
=ak+1b1+q(-2ak+10bk-12) =2ak+1-4(ak+1-3)+10bk+1-24 =-2ak+1+10bk+1-12. 即Tk+1+12=-2ak+1+10bk+1. 因此n=k+1时等式也成立.
[读教材· 填要点] 1.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0的所有正整数 n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 (1)证明当 n=n0 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 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 n=k +1 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0 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线,命题成立. (2)假设 n=k 时命题成立, 1 即凸 k 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f(k)= k(k-3)(k≥4). 2 当 n=k+1 时, k+1 边形是在 k 边形基础上增加了一边, 凸 增加了一个顶点 Ak+1,增加的对角线条数是顶点 Ak+1 与不
相邻顶点连线再加上原 k 边形的一边 A1Ak, 共增加的对角线条 数为(k+1-3)+1=k-1. 1 1 2 f(k+1)= k(k-3)+k-1= (k -k-2) 2 2 1 1 = (k+1)(k-2)= (k+1)[(k+1)-3]. 2 2 故 n=k+1 时由(1)、(2)可知,对于 n≥4,n∈N*公式成立.
[通一类] 2.求证:n3+(n+1)3+(n+2)3能被9整除. 证明:(1)当n=1时,13+(1+1)3+(1+2)3=36,能被9整 除,命题成立. (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 k3+(k+1)3+(k+2)3能被9整除. 当n=k+1时,(k+1)3+(k+2)3+(k+3)3 =(k+1)3+(k+2)3+k3+3k2· 3+3k·2+33 3 =k3+(k+1)3+(k+2)3+9(k2+3k+3). 由归纳假设,上式中k3+(k+1)3+(k+2)3能被9整除,又 9(k2+3k+3)也能被9整除. 故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n∈N*命题成立.
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4-5 , 数学归纳法, 课件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 范围. 课标解读 2.会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 单问题.
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一般地,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0的所 有正整数n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 (1)证明当 n=n0 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k≥n0)时命题成立,证明 n=k+1 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0 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1 1 【答案】 - 2k+1 2k+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2 3 4 2 n 2n 2n-1 n+1 n+2
【思路探究】 要证等式的左边共2n项,右边共n项,
f(k)与f(k+1)相比左边增二项,右边增一项,而且左、右两 边的首项不同.因此,由“n=k”到“n=k+1”时要注意 项的合并.
【思路探究】 先验证n=1时命题成立,然后再利用归 纳假设证明,关键是找清f(k+1)与f(k)的关系并设法配凑. 【自主解答】 (1)当n=1时,原式=(3×1+1)×7-1 =27,能被9整除,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k≥1)时,(3k+1)· 7k-1能被9整 除,则当n=k+1时, [ 3(k+1)+1]· 7k+1-1 =[21(k+1)+7]· 7k-1 =[(3k+1)+(18k+27)]· 7k-1 =[(3k+1)· 7k-1]+9(2k+3)· 7k.
1 1 1 1 1 =k+1+k+2+„+2k+ - 2 k + 1 2k+2 1 1 1 1 1 =k+2+„+2k+2k+1+k+1-2k+2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知识归纳 课件(人教A选修4-5)
b1
bn
③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 n=1 时,b1=1,有 a1≤a1,③成立. (2)假设当 n=k 时,③成立,即若 a1,a2,…,ak 为非负 实数,b1,b2,…,bk 为正有理数, 且 b1+b2+…+bk=1,则 a 1 +akbk. 当 n=k+1 时,已知 a1,a2,…,ak,ak+1 为非负实数, b1,b2,…,bk,bk+1 为正有理数, 且 b1+b2+…+bk+bk+1=1,
…a
bk 1 bk 1 k
)
1 -b
k+1a k 1 .
bk 1
b1 b2 bk 因 + +…+ =1,由归纳假设可得 1-bk+1 1-bk+1 1-bk+1 a
b1 1 bk 1 1
a
b2 1 bk 1 2
…a
bk 1 bk 1 k
b1 b2 ≤a1· + a2 · +…+ 1-bk+1 1-bk+1
1
b1
b1
b2
综上,对 a1≥0,a2≥0,b1,b2 为正有理数且 b1+b2=1,总 有 a 1 a ≤a1b1+a2b2.
b2 2
b1
②
(3)(2)中命题的推广形式为 设 a1,a2,…,an 为非负实数,b1,b2,…,bn 为正有理数. 若 b1+b2+…+bn=1, a 1 a … a n ≤a1b1+a2b2+…+anbn. 则
[例 2]
求证 tan α· 2α+tan 2α· 3α+…+tan(n- tan tan
tan nα 1)α· nα= tan -n(n≥2,n∈N+). tan α
证明:(1)当 n=2 时,左边=tan α· 2α, tan tan 2α 2tan α 1 右边= -2= · -2 tan α 1-tan2α tan α 2 = 2 -2 1-tan α 2tan2α tan α· 2tan α = = 1-tan2α 1-tan2α =tan α· 2α,等式成立. tan
人教A版选修4-5 第四章 一 数学归纳法 课件(36张)
一 数学归纳法
第四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2.了解数学归纳法的使 用范围. 3.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
第四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1.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一般地,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 n0 的所有正 整数 n 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 (1)证明当__n_=__n__0 ___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_n_=__k_(_k_∈__N_+_且___k_≥__n_0_)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_n_=__k_+__1__ 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 n0 的所 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N+时,1×1 3+3×1 5+… +(2n-1)1(2n+1)=2nn+1.
栏目 导引
第四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证明:①当 n=1 时,左边=1×1 3,右边=2×11+1=13,左边 =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②假设 n=k(k≥1,k∈N+)时,等式成立,即有1×1 3+3×1 5+… +(2k-1)1(2k+1)=2kk+1,则当 n=k+1 时, 1×1 3+3×1 5+…+(2k-1)1(2k+1)+
栏目 导引
第四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的注意点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代数恒等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表 达 n=n0 时命题的形式,二是要准确把握由 n=k 到 n=k+1 时,命题结构的变化特点,并且一定要记住:在证明 n=k+1 成立时,必须使用归纳假设.
栏目 导引
第四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栏目 导引
第四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4.3《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课件(新人教选修4-5)
选
讲 那么当n=k+1时
34(k+1)+2+52(k+1)+1=34k+2· 34+52k+1· 52 =81· 34k+2+25· 52k+1 =(25+56)· 34k+2+25· 52k+1
=25· (34k+2+52k+1)+56· 34k+2.
题
∴ 34n+2+52n+1能被14整除.即n=k+1时, 命题成立. 选 根据(i)、(ii)可知, 34n+2+52n+1能被14整除. 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讲 x2n-y2n能被x+y整除.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数学》
选修4-5
4.3《数学归纳法 及其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只有两个步骤正确,才 能下结论:对一切n∈N*,命题正确(强调缺一不可). 2.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命题. 3.理解为证n=k+1成立,必须用n=k成立的假设. 4.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数(整式)整除问题. 5.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6.了解数学归纳法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掌握数学 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7.掌握为证n=k+1成立的常见变形技巧:提公因式、 添项、拆项、合并项、配方等
∵ (34k+2+52k+1)能被14整除,56能被14整除,
例3 平面内有 n(n≥2)条直线,其中 任何
f ( n) 1 n( n 1) 2
题
n
1 2 3
图形
f(n)
f(1)=0 f(2)=1=f(1)+1
选 讲
…
f(3)=3=f(2)+2 f(4)=6=f(3)+3 … f(k) f(k+1)=f(k)+k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4-5 4.2数学归纳法 及其应用举例教学课件 (共19张PPT)
n
图形
交点个数 n 图 形 交点个数
2
•
f(2)=1 3
• ••
f(3)=3 =1+2 =f(2)+2
4
• •• •• •
f(4)=6
=3+3 5
=f(3)+3
••••••••• •
f(5)=10 =6+4 =f(4)+4
从k条到k+1条交点增加了k点,应证f(k+1)=f(k)+k
例 题 选 讲
=k2+2k+1+k22k3 =(k2+2k+1)+(k+1)(k3) (因k3,则k30,k+1>0) k2+2k+1=(k+1)2. 所以2k+1+2>(k+1)2. 故当n=k+1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原不等式对于任何 nN*都成立
例3、求证:当n2,nN时, n
1
1
n
1
2
1 3n
证明:(1)当n=1时,x 2 –y 2 = (x+y)(x-y), x2 - y 2 能被x+y整除。 (2)假设n k时,(k N )时,x2k y2k能被x y整除,那么
x2(k 1) y 2(k 1) x2 • x2k y 2 • y 2k
x2 • x2k x2 • y2k x2 • y2k y2 • y2k
思考2:例4与例5在由n=k到N=k+1时的证明
选 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是例4 拆项后可以直接分成两个 都能被14整除的数的和,而例5拆项后则需要 增减项后才能分成两个都能被x+y整除的数的
4.1 数学归纳法 课件(人教A选修4-5)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2 3 4 2n n+1 n+2 2n 2n-1
1 1 1 证明:①当 n=1 时,左边=1- = = =右边, 2 2 1+1 所以等式成立. ②假设 n=k 时等式成立,即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2 3 4 2k 2k-1 2k k+1 k+2 则当 n=k+1 时, 1 1 1 1 1 1 1 左边=1- + - +…+ - + - 2 3 4 2k-1 2k 2k+1 2k+2
1 2 何三条不共点,求证:这 n 条直线把平面分割成 (n +n+2) 2 个区域.
[思路点拨]
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关键是考虑:k
条直线将平面分成的部分数与 k+1 条直线将平面分成的部 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实施从假设到 n=k+1 时 的证明.
[证明]
(1)当 n=1 时,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个区域,
1 1 1 解:(1)n0 为 2.此时左边为 1- ,右边为 2× = . 2 4 2 (2)假设 n=2k(k∈N+)时,等式成立,就需证明 n=2k+ 2(即下一个偶数)时,命题也成立. (3)若假设 n=k(k 为正偶数)时,等式成立,就需证明 n =k+2(即 k 的下一个正偶数)时,命题也成立.
线段(或射线)
直线l把这k条直线又一分为二,多出k条线段(或射线);l又 被这k条直线分成k+1部分,所以这k+1条直线彼此互相分 割成k2+k+k+1=(k+1)2条线段(或射线),即n=k+1时, 命题成立.
由(1),(2)知,命题成立.
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代数恒等式时要注意两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课件 选修4-5
2k+1 2k+3 357 ··· „· · 246 2k 2k+1 2k+3 > k+1· = 2k+1 = k+2 2k+32 4k+1
4k2+12k+9 > k+2. 4k2+12k+8
2n+1 357 因此不等式2··· 2n > n+1 4 6 „· 对于一切 n∈N*都成立.
n+1(n∈N*).
[思维启迪] 由条件第一问可通过数列的有关知识来证明进而 求出an通项公式,然后求bn的通项公式,最后用数学归纳法 证明要证的结论即可.
解 (1)由an+1=an+2n+1得 (an+1-2n+1)-(an-2n)=1, 因此{an-2n}成等差数列.
(2)an-2n=(a1-2)+(n-1)=n-1,即an=2n+n-1,
任意n都成立.n=1、2时也成立即可解得第一问,并归纳出
通项公式,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之.第二问列出式子发现 用裂相法与放缩法即可证明.比用数字归纳法简便.
(1)解 由条件得 2bn=an+an+1,a2+1=bnbn+1. n 由此可得 a2=6,b2=9,a3=12,b3=16,a4=20,b4=25. 猜测 an=n(n+1),bn=(n+1)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 n=1 时,由上可得结论成立. ②假设当 n=k 时,结论成立, 即 ak=k(k+1),bk=(k+1)2,那么当 n=k+1 时,
自学导引 1.贝努利不等式:设x>-1,且x≠0,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则 (1+x)n>1+nx . 2.贝努利不等式的更一般形式: 当α为实数,并且满足α>1或者α<0时,有(1+x)α≥1+ αx(x>-1);
当α为实数,并且满足0<α<1时,有(1+x)α≤1+αx(x>
-1).
基础自测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n≥n3(n≥3,n∈N)第一步应验证 (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5 4.1 数学归纳法 课件 (共16张PPT)
(2)假设当n k时命题成立,即凸k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1 f (k ) k (k 3)(k 3).当n k 1时, k 1边形是在k边形的基础上 2 增加了一边, 增加了一个顶点 Ak 1 , 增加的对角线条数是顶 点Ak 1与 不相邻顶点连线再加上 原k边形的一边A1 Ak , 增加的对角线条数为 (k 2) 1 k 1
P50习题4.1第6题 : 平面上有n条直线, 其中任意两条都相 交, 任意三条不共点 , 这些直线把平面分成多 少个区域? 证明你的结论
n2 n 2 解 : 这样的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的区 域数目为f (n) 2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n 1时, 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两 部分, f (1) 2, n 1时命题成立 .
特别提示: 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关键是“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在证 题的过程中,归纳推理一定要起到条件的作用,即证明 n=k+1成立时必须用到归纳递推这一条件.
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
例2.平面上有n(n N , n 3)个点, 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 同一条直线上 , 过这些点中任意两点作 直线, 这样的直线 共有多少条? 证明你的结论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要分两个步骤,两者缺一不可.
(1)证明了第一步,就获得了递推的基础,但仅靠这一步还不能 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在这一步中,只需验证命题结论成立的最小的正整数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验证命题对几个正整数成立. (2)证明了第二步,就获得了推理的依据.仅有第二步而没有第 一步,则失去了递推的基础;而只有第一步而没有第二步,就可 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因为单靠第一步,我们无法递推下去,所 以我们无法判断命题对n0+1,n0+2,…,是否正确. 在第二步中,n=k命题成立,可以作为条件加以运用,而n=k+1 时的情况则有待利用命题的已知条件,公理,定理,定义加以证 明. 完成一,二步后,最后对命题做一个总的结论.
4.1 数学归纳法 课件(人教A选修4-5)
(2)假设当 n=k(k≥2 且 k∈N+)时命题成立, 就是该平面内 1 满足题设的任何 k 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 f(k)= k(k-1), 则当 n 2 =k+1 时,任取其中一条直线记为 l,如图,剩下的 k 条直线 为 l1,l2,…,lk.由归纳假设知,它们之间的交点个数为 f(k)= kk-1 . 2
[读教材· 填要点] 1.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0的所有正整数 n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 (1)证明当 n=n0 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 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 n=k +1 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0 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线,命题成立. (2)假设 n=k 时命题成立, 1 即凸 k 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f(k)= k(k-3)(k≥4). 2 当 n=k+1 时, k+1 边形是在 k 边形基础上增加了一边, 凸 增加了一个顶点 Ak+1,增加的对角线条数是顶点 Ak+1 与不
相邻顶点连线再加上原 k 边形的一边 A1Ak, 共增加的对角线条 数为(k+1-3)+1=k-1. 1 1 2 f(k+1)= k(k-3)+k-1= (k -k-2) 2 2 1 1 = (k+1)(k-2)= (k+1)[(k+1)-3]. 2 2 故 n=k+1 时由(1)、(2)可知,对于 n≥4,n∈N*公式成立.
10b1=16,故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Tk+12=-2ak+10bk,则 当n=k+1时有: Tk+1=ak+1b1+akb2+ak-1b3+…+a1bk+1 =ak+1b1+q(akb1+ak-1b2+…+a1bk) =ak+1b1+qTk
选修4-5数学归纳法PPT
精选版课件ppt
11
请你来批作业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1221 3 n (n 1 1 )nn 1(n N )
证明:
(1)当 n 1时,左边 1 ,右边 1 ,左边 右边,等式成立;
2
2
(2)假设当 n k时等式成立,即
第二步的证明没有
1 1 1 1 k
1 2 23 3 4
精选版课件ppt
1
一、提出问题
问题 1:今天,据观察第一个到学校的是男同学,第二个到 学校的也是男同学,第三个到学校的还是男同学,于是得出:这 所学校里的学生都是男同学。
问题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2•180º,五
边形的内 角和为3•180º,于是有: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n-2) •180º。
k 1
2 k1(2 k 1 )2( k1 k) 1
k1
k1
2
2
0.
k1 k k1 k1
2 k 1 2 k1. k1
故 :1 11 11 2k 1 . 2 3 k k 1
即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根据(1)、(2)可知,原不等式对一切正整数都 成立.
精选版课件ppt
20
例7、求证:
11
都是质数
精选版课件ppt
3
二、概念
1、归纳法定义: 对于某类事物,由它的一些特殊事例或其全部可
能情况,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2、归纳法分类:
完全归纳法
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想一想:
由两种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说 (1)不完全归纳法有利于发现问题,但结论
明:
不一定正确。 (2)完全归纳法结论可靠,但一一核对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奠基】
问题情境三
多 米 诺 骨 牌 课 件 演 示
3、数学归纳法 思考题:
(1)数学归纳法能证明什么样类型的命题?
(2)数学归纳法有几个步骤?每个步骤说明什么问 题? (3)为什么这些步骤缺一不可?
(4)数学归纳法是完全归纳法还是不完全归纳法?
(二)、数学归纳法的步骤
(1)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 0 ( n 0 1 或 2 ) 时结论正确
【例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1)(n+2)…(n+n)=2n×1×3×5×…×(2n-1)(n∈N*).
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等式,关键在于“先看项”,弄清等 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 n 的取值是否有关,由 n= k 到 n=k+ 1 时等式两边会增加多少项,增加怎样的项. ②在步骤(2)的证明过程中,突出两个“凑”字: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关键是明确 n= k+1 时证明的目标,充分考虑由 n= k 到 n= k+1 时,命题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归纳法分类: 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想一想:
由两种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1)不完全归纳法有利于发现问题,但结论 说 不一定正确。 明: 提 出 问 题
(2)完全归纳法结论可靠,但一一核对困难。
如何寻找一种严格推理的归纳法?
二、挖掘内涵、形成概念:
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题,可用下列方法来 证明它们的正确性: (1)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 ,kn0 )时命题成立,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归纳递推】
完成这两步,就可以断定这个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 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若当n=k(kn0 )时命题成立, 验证n=n0时命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题成立 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 有正整数n都成立。
1 k 1 1 k2 1 2k 13 24 ,
1
1
1
1
14
13
则当n=k+1时,我们有:
1 ( k 1) 1 1 k 1 1 k 2 1 ( k 1) 2 1 2k 1 2k 1 2k 1 1 2k 1 1 2k 2 1 2k 2 1 k 1 )
题型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
例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n 1 1 n2 1 2n 13 24 ( n 2 , n N ).
*
, 不等式 证:(1)当n=2时, 左边= 2 1 2 2 3 4 24 24 成立. (2)假设当n=k(k≥2)时不等式成立,即有:
费 马 观 察 到 : 2 2 2 2 2
2
0
3 1 5 1 17 1 257 1 65537
2
1
猜想:
Fn 2
2
n
2
2
1( n N )
2
3
都是质数
2
4
......
二、概念
1、归纳法定义: 对于某类事物,由它的一些特殊事例或其全部可 能情况,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2)假设当 n k ( k N , 且 k n 0 ) 时结论正
确,并证明当 n k 1 时结论也正确。 根据(1)(2)知对任意的 n N 且 n n 0 时命题成立。 (1)两个步骤缺一不可:仅靠第一步不能说明结 注: 论的普遍性;仅有第二步没有第一步,就失 去了递推的依据。 (2)只有把第一、二步的结论结合在一起才能得 出普遍性结论。因此完成一二两步后,还要 做一个总的结论。 (3)数学归纳法用来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n
an
1 an
.
证:(1)当n=1时, 2 a =1,结论成立. (2)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即 a k 则当n=k+1时,
a1 S 1 ( a1
1
1
1
) a 1 1 a 1 1, 1
2
11
第二步的证明要用 上归纳假设! k k 1.
1 )
Sk
(
13 24
(
1 2k 1
1 2k 2
)
13 24
1 ( 2 k 1 )( 2 k 2 )
13 24
.
即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1)、(2)原不等式对一切 n N , n 2 都成立. 例6、证明不等式:
1 1 2 1 3 1 n 2 n ( n N ).
2k+1 2k+2 2k+2 4k2+8k+4 > · = = 2 2k+1 2 2k+1 2 2k+1 4k2+8k+3 2k+3· 2k+1 2k+1+1 > = = , 2 2 2k+1 2· 2k+1 ∴当 n=k+1 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知,对一切大于 1 的自然数 n,不等式都成立.
一、提出问题
问题 1:今天,据观察第一个到学校的是男同学,第二个到
学校的也是男同学,第三个到学校的还是男同学,于是得出: 这所学校里的学生都是男同学。
问题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º ,四边形的内角和为2•180º,五
边形的内 角和为3•180º,于是有: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n-2) •180º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明确首先取值n0并验证命题真假(必不可少); 2)“假设n=k时命题正确”并写出命题形式; 3)分析“n=k+1时”命题是什么,并找出与“n=k”时命题形 式的差别,弄清左端应增加的项; 4)明确等式左端变形目标,掌握恒等式变形常用的方法:乘 法公式、因式分解、添拆项、配方等; 5)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否则结论不能成立: 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
故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根据(1)、(2)知,对一切正整数n,结论都成立.
证明中的几个注意问题:
(1)在第二步中,证明n=k+1命题成立时,必须用到 n=k命题成立这一归纳假设,否则就打破数学 归纳法步骤之间的逻辑严密关系,造成推理无 效. (2)在第一步中的初始值不一定从1取起,证明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在证明n=k+1命题成立用到n=k命题成立时,要 分析命题的结构特点,分析“n=k+1时”命题是 什 么,并找出与“n=k”时命题形式的差别.弄清 应增加的项.
第二步的证明没有 用上归纳假设!
当 n k 1时, 左边 (1 1 1 k 2 1 2 ) ( 1 2 1 3 ) ( k 1 ( k 1) 1 1 k 1 1 k 2 )
左边 k k 1 1 ( k 1 )( k 2 ) ( k 1)
1 2
(ak
1 ak
)
1 2
( k
k 1
k
k 1
2
k.
a k 1 S k 1 S k a k 1 k 1
1 2
( a k 1
1 a k 1
)
k a k 1 2 k a k 1 1 0
k ( a k 1 0 ).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微软 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 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 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 领域中。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不 仅可以创建演示文稿,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召 开面对面会议、远程会议或在网上给观众展 示演示文稿。 叫演
k ( k 1)( 2k 1) 6
2
k ( k 1)( 2k 1) 6( k 1) 6
( k 1)( k 2)( 2k 3) 6
=右 ∴n=k+1时,原等式成立 由1、2知当nN*时,原等式都成立
题型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
证明:(1)当 n=1 时,等式左边=2,右边=2×1=2, ∴等式成立. 第二步的证明要用 (2)假设 n=k(k∈N*)时等式成立. 上归纳假设! 即(k+1)(k+2)…(k+k)=2k×1×3×5×…×(2k-1)成立. 那么 n=k+1 时, (k+2)(k+3)…(k+k)(2k+1)(2k+2) =2(k+1)(k+2)(k+3)×…×(k+k)(2k+1) + =2k 1×1×3×5×…×(2k-1)[2(k+1)-1] 即 n=k+1 时等式成立. 由(1)、(2)可知,对任何 n∈N*等式均成立.
请你来批作业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2 证明:
( 1)当 n 1时,左边 ( 2)假设当 1 1 2 1 23 1 2 ,右边 1 2
1
1 23
1 n ( n 1)
n n 1
(n N )
,左边
右边,等式成立;
n k 时等式成立,即 1 3 4 1 k ( k 1) k k 1
卡盟排行榜 卡盟
题型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
1 1 【例 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一切大于 1 的自然数 n,不等式(1+ )(1+ )…(1+ 3 5 2n+1 1 )> 成立. 2 2n-1 1 4 5 证明:①当 n=2 时,左=1+ = ,右= ,左>右,不等式成立. 3 3 2 * ②假设当 n=k(k≥2 且 k∈N )时,不等式成立,即
*
证:(1)当n=1时,左边=1,右边=2, 不等式显然成立.
(2)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即有:
1 1 2 1 3 1 k 2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