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型形态,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指人能动地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互利互惠,共生共荣。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地提出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并且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古人认为,自然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天道的自然是人道的社会的根基,也是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效法的榜样。从绝对的、根源的意义上分析,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关系的和谐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实际上处于一种基础性、前提性的地位。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基础。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得以建立的载体和基础。我们所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其主体应当是指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实践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正是由于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需要,才产生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会直接促成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为人与人的关系和谐提供了必需的物质保障和逻辑基础。我们知道,人类及其内部各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正是基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人类社会才得以存在和发展。这也说明,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从反面看,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又必将导致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当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都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还处于一种恶化的态势,而一系列的“天灾”所引发的一系列的“人祸”,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所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当前社会领域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和谐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比如资源短缺会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会引发“生态战争”,当今国家和民族之间所发生的诸多对立和冲突,大多都是因为争夺资源而引起的。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往往通过人与人的关系的不和谐表现出来,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因此,我们必须从优化人与人关系的高度来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第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身心关系和谐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的身心关系的和谐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身”的作用,二是对“心”的作用。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良好优美的生态环境,对调适人的心理、释放人的压力、缓解人的疲劳、除却人的疾病都有着别的手段和方法所不能代替的优势与效用。近年来,在欧美、日本流行一种“森林浴”。“森林浴”有什么作用呢?因为树木在生长时,会散发出一些具有杀菌作用的有机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尤其有利于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因此德国、日本等国的林区,便出现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森林医院”。这种医院设于泉水叮咚的森林中,没有医生,没有药品,也没有门诊和病房,在林间曲径和树下泉边散步休息,便是这里的主要治疗手段,被称为“森林疗法”。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曾出版过一本《森林浴——绿的健康法》(刘华亭编译),书的序言中写道:“森林调养文明病在德国最负盛名……德国人本于生物需要大自然的天性,让这

些人住进森林,在悠悠世外桃源,跋山涉水,静思养神,享用森林的‘芬多精’(精气和香气)和空气维他命(空气负离子或阴离子),使得人体韵律恢复到原先的步调,驱却百病。”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和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人的精神心理的作用也非常独特而有益。这里,笔者想引入一个“生态美”的范畴来说明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获得一种乐观而平和的心境,可以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世界上,有些人似乎已经拥有了一切,却并没有从所拥有的东西中得到快乐,而有的人虽然在物质上或权势上没有什么优势,但却懂得用所拥有的东西去提高自己生活的质量,从而获得生活的快乐。在这里,重要的是如何超越自我,学会去欣赏生活。”③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审美特别是生态审美的问题。审美具有超越、沉思、感悟、静心等作用。人们通过生态旅游、生态休闲等活动而把外在的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从而会涤荡掉世俗的纷扰,给人一种了无牵挂的情怀,促进人的理想、情操和人格的完善,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使人超越利害得失而实现与世界的本真融合。可见,生态审美活动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超越、宁静、自由具有独到的功能。而人只有在心灵上、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和自由,才能真正实现身心和谐进而实现全面发展,这一点,需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

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理想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天地的产物,天道与人道遵循同一规律,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这种自然观对于近代以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化物为奴”的主宰思想来说,是一种批判和矫正。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应该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征服意识,也应该超越人与自然的混沌不分的原始同一意识。人类对于自然的终极关爱,不应该只作为自然的奴隶,也不应该越来越远离自然和与自然对立,而应该越来越认同自然、贴近自然,与自然一体化。对于自然,我们不能只是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索取自然,而是还要保护自然、回报自然、医治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健全的自然,才有健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可能有健全的人和健全的社会。因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我、重新把握文明、重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