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优秀6篇】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dffb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1.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优秀6篇】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学习的是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例题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发展解题策略。
解题的关键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教学的任务是把学生潜在的、无意识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前面的学习表现而做出的。
?学生是合肥市区六年级的学生。
?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二、能力目标: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和选择相应的解题策略。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方式教学策略一、复习引新。
1、提问: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画图、列举还原)、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知识。
组织学生回忆旧知、交流、汇报。
以旧引新复习引新二、探究新知(一)用替换策略解决倍数关系问题1、出示例题(图文结合)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2、理解题意(1)你从题中获得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回答完成板书:小杯6个小杯的容量720 ml是大杯的1/3,大杯1个你认为哪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它们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现在根据已知的条件能直接求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不能!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我们可以: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或是把3个小杯换成1个大杯3、自主探索,研究替换策略同学们想到了两种方法来解决,下面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1)先画出换杯子示意图。
教学中“问题解决”的三大策略
![教学中“问题解决”的三大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e58db0d0975f46526d3e1aa.png)
教学中“问题解决”的三大策略问题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己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的认知活动中积极、自主、能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
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关键是建构“三个自主”,即问题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由学生自主应用。
一、问题由学生自主提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新的起点,也是数学研究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了数学的生命。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积极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教会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问能解惑,问能知新,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嘴巴让他们敢问,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
因此只有课堂中积极提倡,答错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积极引导,创设一个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勇于提出问题的宽松的课堂氛围。
(二)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任何发现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对创新而言,问题的提出比其被接受更重要。
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情境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的、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善于提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
1、设疑布障,引发问题。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展示数学知识非凡魅力,创设新奇的悬念诱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
10种有效应对常见问题的策略
![10种有效应对常见问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36725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a.png)
10种有效应对常见问题的策略有效应对常见问题的策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有些问题可能是常见的,但我们仍然需要找到合适的策略来解决它们。
下面将介绍10种有效应对常见问题的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态度积极乐观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当面临困难时,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这将帮助你更好地应对问题。
2. 分析问题原因了解问题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而是先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制定明确的目标在解决问题之前,制定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资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 寻求帮助和建议当遇到问题时,不要害怕寻求他人的帮助和建议。
身边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可能会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与他人分享问题,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5. 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将问题分解为小的可行步骤,并为每个步骤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解决问题的过程。
6. 接受变化和调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变化。
接受变化,并灵活地调整你的计划和策略,以适应新的情况。
不要固执地坚持原来的方案,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
7. 学会从失败中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
然而,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无法解决问题。
相反,将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解决方案。
8. 保持耐心和毅力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时间和耐心。
不要急于求成,保持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解决问题。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坚持,最终你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9. 培养创造力和灵活性创造力和灵活性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
培养创造力,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同时,保持灵活性,适应不同的情况和变化,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六种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六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c664f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f.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六种方法
1.沟通协商:通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共同解决问题。
双方可以利用沟通和协商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在周密的沟通下也可以找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2.问题分析:进行初步的问题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对根本原因进行深挖,从而找出解决方案。
3.联络专家: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可以请教专家的建议,专家可以根据公司的特殊情况,及时出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4.联合协作:将双方的解决方案进行整合,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统一,从而达到双方都能满意的解决方案。
5.寻求第三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请教第三方的专业意见,第三方专业人士可以帮助双方拓展思路,及时找出解决方案。
6.试错法:解决棘手的问题,可以采取多次试错的方法,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中几种常用的策略
![问题解决中几种常用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9141b477e21af45b307a887.png)
问题解决中几种常用的策略1、画图策略画图解题策略是指: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画图的方式,画出与题意相关的图形或图案,借以帮助我们观察、推理、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手段。
解题时,根据题的内容画图,把题的条件、问题在图上标明,这样有助于我们正确审题,理解题意,从而正确解题,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画图策略主要应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
在分析问题中,画图策略主要是指用图把问题进行表征,从而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
在解决问题中,画图策略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直观,从而搜寻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画图策略中的图,除了大家熟悉的线段图,还包括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的图形表征,如实物图、示意图、统计图等。
结合不同的内容画不同的图,常用的图有:平面图、立体图、分析图、线段图、表格图和思路图等。
例题:求是一块长方形纸板长10厘米,宽4厘米,请你能剪下一块最大的半圆后剩下纸板料的面积.分析(1)根据长方形内最大的半圆的半径特点可知:这个半圆的半径是4厘米,由此即可在图中画出这个半圆,(2)剩下的纸板料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由此利用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解:(1)观察图形可知,半圆的半径是4厘米,由此以长方形的一条长的中点为圆心,以4厘米为半径,在这个长方形纸板上画出这个半圆如图所示:;(2)10×4-3.14×42÷2,=40-25.12,=14.88(平方厘米),答:剩下的纸板的面积是14.88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内最大的半圆的画法以及长方形与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2.列表尝试策略列表的策略,有时候我们也叫列举信息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将问题的条件信息用表格的形式把它列举出来,往往能对表征问题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仓库里有如下几种规格的长方形、正方形铁皮:(1)长0.6米,宽0.3米;(2)长0.6 米,宽0.5米;(3)长0.5米,宽0.3米;(4)边长0.3米。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4b668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7.png)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策略一】理清思路解决数学问题,第一步是要理清思路。
在解题之前,可以先读清题目,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思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可以用文字、图表或其他方式来梳理思路,在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解题路线。
【策略二】分析问题在理清思路之后,需要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就是要把问题拆解成更小的部分,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将问题分解成更容易解决的小问题。
同时,可以通过列方程、画图等方式,将问题形象化,找出问题的规律和特点。
【策略三】选择合适的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同一类问题可能有多种解题方法,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例如,对于运算题可以选择竖式计算或列式计算等不同的方法。
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避免死记硬背。
【策略四】多角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可以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比较它们的优劣,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同时,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如逆向思维、推广思维等,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策略五】验算和复核解决数学问题后,需要进行验算和复核。
验算是指用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对得到的答案进行验证,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复核是指对题目的要求进行检查,确保每个要求都已经得到了满足。
通过验算和复核,可以避免因粗心或计算错误导致答案的错误。
【策略六】积极交流探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积极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是很重要的。
可以与同学共同探讨解题思路,互相帮助发现解题错误或更好的解题方法。
同时,也可以向老师请教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策略七】反思总结最后,解决完数学问题后,要进行反思总结。
可以回顾解题的过程,思考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要总结解题的经验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和解题提供参考。
通过反思总结,可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的阶段、策略以及影响因素——学习材料
![问题解决的阶段、策略以及影响因素——学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3608af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4.png)
一、问题解决的阶段问题解决主要有四个阶段:1.提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提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处处有矛盾,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将这些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思维任务,就是问题的提出。
2.明确问题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暴露矛盾,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具体而言就是知道有问题,知道哪里有问题,有什么问题等等。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从当前问题的分析出发,首先假设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在对之进行分析论证之后,再进行实施的过程。
4.检验假设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
检验假设有两种方法:一是实际行动,即按照假设去一步步解决问题。
二是进行推论,即用思维活动来检验假设。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是指问题解决的一般途径与方法。
人们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策略: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1.算法式策略算法式策略是指按照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逐个去尝试,最终找到答案的方式。
例如,一个保险箱上有4个转钮,每个转钮有0~9十个数字。
要找到密码,就要逐个尝试4个数字的随机组合,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2.启发式策略启发式策略是指人们根据规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窍门解决问题的方式。
启发式策略常用的具体策略如下:(1)搜索策略搜索策略的特点是,问题解决者在到达目标状态的进程中要通过许多决策点。
下棋就是一个例子,每走一步都要作出决策,沿着正确的途径连续成功地作出正确的决策,最后,才能成功解决问题。
解下边的算式任务要求:1.把字母换成数字2.字母换成数字后,下面一行数字答案必须等于第一行和第二行之和。
答案:T=0 E=9 A=4 R=7 L=8 G=1 N=6 B=3 O=2案例展示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就需要根据要求一步一步地搜索出每个字母代表的数字,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解出问题。
(2)目的——手段分析目的——手段分析是指人们认识到当前问题与所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着差异,把要解决的问题划分为一系列子目标,通过逐个解决子目标而缩小问题空间,减小差异,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试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并加以比较分析
![试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并加以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25b7a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a.png)
试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并加以比较分析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种。
(一)算法式算法策略是将所有可能的针对性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尝试,直到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很明显,算法策略需要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但是优点就是能够确保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例如,解锁密码箱时每一位密码都有0——9个数字,那么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一个进行尝试,直到找到打开密码箱的正确密码,这一过程就是在使用算法策略。
(二)启发式启发式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解决问题的策略。
它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排除失败的可能。
启发式的策略包括以下几种:(1)手段-目的分析法所谓的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它的基本步骤是:①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
②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
③实现子目标。
④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策略。
但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手段——目的分析是人们比较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它对解决复杂的问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对某些学生而言,写一篇20页的论文是一件很头疼的问题,但如果把该任务划分为几个子任务,如选题、查找资料、阅读资料、组织材料、编写提纲、分段写作等,他们就可能表现的好一些。
(2)爬山法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的一种解题策略。
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
例如,医生给慢性病人用药时常常用这种方法来确定药的剂量。
(3)逆向反推法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5个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策略
![5个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9711ae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2.png)
5个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面对的任务。
然而,有些问题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无措。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5个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一:明确问题第一步是明确问题。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准确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景。
这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收集信息和进行调查。
通过明确问题,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并避免走弯路。
策略二:制定计划一旦问题明确,我们需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清晰明确,并包含具体的步骤和时间表。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需要考虑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个好的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解决问题的过程。
策略三:多角度思考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有时候,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解决方案,但我们可能只看到其中的一部分。
通过多角度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可能性。
这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寻求反馈和思维导图等方法来实现。
策略四:实践和反馈解决问题需要实践和实施计划。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并不断调整和改进我们的方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寻求反馈。
反馈可以来自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是我们对自己行动的评估。
通过不断实践和反馈,我们可以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策略五:保持积极心态解决问题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
然而,保持积极的心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并保持坚持和努力的态度。
同时,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看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
积极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
通过明确问题、制定计划、多角度思考、实践和反馈以及保持积极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些策略可以在各个领域和情境中适用。
当我们面对问题时,不妨尝试一下这些策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我们能够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问题解决策略的举例
![问题解决策略的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f203cf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b.png)
问题解决策略的举例
问题解决策略的举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策略:
1. 试错法:这是一种通过不断尝试和错误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数学中解决一个复杂的方程时,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找到正确的答案。
或者,在修复电子设备时,可以尝试更换不同的部件,直到找到问题所在。
2. 分治法:这种策略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这些小问题。
例如,在编写大型软件项目时,可以将项目分解成多个模块或子任务,然后分配给不同的开发团队或个人来完成。
3. 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从目标出发,逆向推导出达到目标所需的步骤或条件。
例如,在解决一个逻辑推理问题时,可以从结论出发,逆向推导出前提或条件。
4. 类比法:这种方法通过比较类似的问题或情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常常通过类比已知的现象或实验结果来推测未知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5. 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集体讨论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们可以自由地提出想法和建议,通过集思广益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这种方法常用于商业策划、广告创意等领域。
6. 归纳推理法:这种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或数据,从中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或结论。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然后归纳出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或原理。
这些策略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是相互结合和交叉使用的。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度,可以选择合适的策略或策略组合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c2b3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0.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以下是 9 条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1. 遇到问题别急呀!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就像侦探破案一样。
比如你找不到钥匙了,你就得回想一下最后一次看到钥匙是在哪里呀。
2. 有时候可以试试换个角度看问题呀,说不定就有新发现呢!好比爬山,从正面走不通,那咱们绕到侧面看看呢。
3. 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呀,一点点解决多轻松。
就像吃蛋糕,一口一口吃总会吃完的嘛!比如你要写一篇很长的文章,那就分成一段段来写呀。
4. 多向别人请教也是个好办法哟!别人的经验说不定能帮到你呢。
就像迷路了找个当地人问路一样呀!
5. 别害怕尝试新方法呀,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好比你一直走同一条路去上班,偶尔换条路走,说不定会有新惊喜呀。
6. 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呀,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啦。
就像摔倒了要知道是被什么绊倒的,下次绕过去呀!
7. 制定一个计划能让你更有方向哦!就像去旅行有个路线图一样呀。
如果你要减肥,制定好每天吃什么、做什么运动,是不是清楚多啦。
8. 保持耐心很重要呀!解决问题可不能心急。
钓鱼的时候不也得慢慢等鱼儿上钩嘛!
9. 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呀!你这么棒,一定可以的!像跑步,你觉得自己能跑下来,那就肯定能呀!
我觉得呀,掌握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能让我们在遇到各种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呢!。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dcd4fb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8.png)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归一问题。
1. 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析:首先根据速度 = 路程÷时间,求出汽车的速度为180÷3 = 60(千米/小时)。
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5小时行驶的路程为60×5 = 300千米。
2. 3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60亩,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小时耕地多少亩?- 解析:先求出1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的亩数,即60÷3÷4 = 5亩。
那么5台拖拉机6小时耕地的亩数为5×5×6 = 150亩。
二、归总问题。
3. 工程队修一条路,每天修120米,10天修完。
如果每天修150米,几天修完?- 解析:先求出这条路的总长度为120×10 = 1200米。
再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可得修完的天数为1200÷150 = 8天。
4. 学校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如果每天吃200千克,可以吃15天。
如果每天吃250千克,可以吃多少天?- 解析:这批大米的总量是200×15 = 3000千克。
如果每天吃250千克,能吃的天数为3000÷250 = 12天。
三、和差问题。
5. 两数之和是120,两数之差是20,求这两个数。
- 解析:根据公式大数=(和 + 差)÷2,小数=(和 - 差)÷2。
大数为(120 + 20)÷2=70,小数为(120 - 20)÷2 = 50。
6.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0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析:甲班人数=(90+6)÷2 = 48人,乙班人数=(90 - 6)÷2 = 42人。
四、和倍问题。
7. 甲乙两数之和是120,甲数是乙数的3倍,求甲乙两数。
- 解析:把乙数看作1份,甲数就是3份,总共是1 + 3=4份。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5099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5.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常见策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策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问题解决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常见问题解决策略:列举法、画图法、分类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
(3)实际案例分析:结合教材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策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策略的选择与应用: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选择哪种策略来解决。比如,在遇到一些开放式问题时,学生可能不清楚是应该使用画图法还是逆向思维法。
-解决方案的优化:在制定解决方案后,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进一步优化方案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在使用列举法时,如何避免重复和遗漏是一个需要指导的难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他们的反应来看,我发现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也有吸引力。大家在案例分析环节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积极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选择策略时仍显得有些迷茫,这说明我们在策略选择和运用方面的讲解还需要加强。
高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
![高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4fa5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f.png)
高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解决问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面对的任务。
无论是小问题还是大问题,我们都希望能够以高效的方式解决。
下面是一些帮助我们高效解决问题的策略:1. 确定问题的本质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问题的本质。
仔细分析问题,确定它的核心部分,找出问题的根源。
只有明确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它。
2. 制定明确的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制定清晰的目标,明确自己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3. 寻找多种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一种思路或方案。
尝试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效率,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4. 分解问题为小步骤当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步骤来解决。
这样可以使问题变得更加可管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进展情况。
逐步解决问题,每一小步都向最终目标靠近。
5. 善于利用资源解决问题时,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资源可以是工具、资料、网络等等。
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可以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6. 避免拖延拖延经常会成为解决问题的最大敌人。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立即着手解决,避免拖延。
拖延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及时行动,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7. 学会团队合作有些问题可能需要多人协同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与他人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8. 反思和总结经验解决一个问题之后,重要的是进行反思和总结经验。
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然后提出改进的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高效地应对各种问题。
总结:通过以上的策略,我们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高效地面对各种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90fc1f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a.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看起来简单容易解决,而有些问题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得以解决。
不管遇到何种问题,我们都需要寻找合适的解决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1. 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作业难题,如果只是浅层次地看待问题,可能只会把难点当作难点,不会去深挖问题的根源。
而如果我们耐心地分析,或许会发现是自己基础不够扎实,或者是缺乏某些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2. 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当我们分析清楚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后,下一步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如果这个方案对于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那么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问题的性质、资源的限制以及我们自身的能力等因素,制定出最可行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应对考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复习,多做练习题,还可以寻找一些备考资料和技巧,更好地应对考试。
3. 行动起来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后,接下来需要我们实施行动。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有我们真正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才能让问题得以真正地得到解决。
在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需要耐心、坚持,还需要随时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总结反思经验教训当我们通过实施方案成功解决问题时,我们也需要总结反思经验教训。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更加从容地处理问题。
同时,总结反思经验教训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总结:解决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不但能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积极采取行动,不断总结反思经验教训,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解决问题的策略
![(完整版)解决问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0265ab3192e45361066f596.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1)知识点:1.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2.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3.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4.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2.提高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例1:40个同学分成了两组做游戏,如果从第一组调4人到第二组,那么两组的人数就相等了。
原来的两组各有多少人?根据题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两点:1,是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现在两组各有多少人;二是从现在两组各有的人数,倒过来推算出原来两组各有多少人?【完全解答】40=÷(个)22020+4=24(个)ΛΛ第一组20-4=16(个)ΛΛ第二组答:原来的第一组有24人,第二组有16人。
举一反三:1:小红和小明共有16张邮票,如果小红给小明2张,那么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2:甲乙丙三堆黄沙共72吨,如果甲堆,乙堆各给6吨给丙堆,三堆就同样重了,原来的甲乙丙各有黄沙多少吨?例2:车上原来有一些乘客,到和平桥站下去了12人,到十字街站又上来了17人,现在车上共有52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思路:现在车上共有52人--->十字街站没有上来17人—>和平桥站没有下去12人——>原来有多少人?【完全解答】52-17+12=47人。
答:车上原有47人。
举一反三:1.三(7)班图书角有一些书,先被同学们借出了8本,后来又被借出了26本,这时还剩24本,图书角原来多少本书?2.商场有一些电视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还剩200台,商场原有电视机多少台?二.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1,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知识点1:两个量是倍数关系的替换例1:买1张桌子和4把椅子共用去120元,已知一把椅子的价钱是1,求每把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一张桌子的21,可以把1张桌子的价方法一:根据1把椅子的价钱是一张桌子的2钱替换成2把椅子的价钱,如果120元全部买椅子,可以买(2+4)把椅子,每把椅子的价钱是120÷6=20(元),每张桌子的价钱是20⨯2=40(元)1,可以把4把椅子的钱方法二:根据1把椅子的价钱是1张桌子的2替换成2把桌子的价钱,如果120元全部买桌子,可以买(1+2)把,每张椅子的价钱是120÷3=40(元),每把椅子的价钱是402÷=20(元)思路:根据一把椅子和一把桌子的价钱关系进行替换,两个量是倍数关系的替换,总量没有变。
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b656f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a.png)
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包括算法和启发式策略。
首先来看一下概念:(一)算法式策略算法策略就是把所有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启发式策略启发式策略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只在问题空间做少量搜索就能解决问题的策略。
它还包括1.手段-目的分析将问题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例如:河内塔问题、问题行为图。
2.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到找到到初始状态的路径或方法。
例如:几何问题的反证法。
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渐缩小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距离,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把较好的方案当成最优方案。
例如:确定新药的药剂量问题。
4.选择性搜索选择性搜索是根据已知的信息和一些相关的规则来选择问题解决的切入点,从切入点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问题解决。
选择性搜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题策略,因为它是一种从已知条件中更接近问题答案的方法,从而消除了大量的盲目尝试。
例如:根据所给条件解决问题。
5.类比-迁移策略类比迁移策略是指运用个体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的策略。
这是解决不熟悉问题的策略。
类比迁移策略中有两种事务:基本相似性和目标相似性。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可能会受到固定情境的影响,导致反复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把解决“将军问题”的方法用到解决“肿瘤问题上”。
注意:同学们应该注意区分爬山法和手段—目的分析,后者可以暂时远离、扩大目标与初始状态之间的差异,而爬山法则不行。
关于启发式记忆口诀:“守墓逆向爬山选搜雷倩”。
解决问题的四个策略
![解决问题的四个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2cfd50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8.png)
解决问题的四个策略
解决问题的四个策略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和评估解决方案。
以下是对这四个策略的详细解释:
1. 分析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需要仔细分析问题的原因、影响和相关细节。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确定问题的范围和影响程度,并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2. 制定解决方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可能涉及提出多个候选方案,评估每个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可行性、成本效益、时间限制和资源要求等因素。
3. 实施解决方案:在确定了最佳解决方案后,开始实施并执行该方案。
这可能包括调配资源、分配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执行。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与团队成员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顺利完成任务。
4. 评估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实施完成后,对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看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指导。
有效解决问题的六个策略
![有效解决问题的六个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26ec0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d.png)
有效解决问题的六个策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问题是无处不在的。
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它们。
本文将介绍六个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你应对各种挑战。
策略一:明确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准确地定义问题。
明确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五个“W”(What,Who,When,Where,Why)和一个“H”(How)来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问题。
例如,分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影响范围有多大,以及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等。
策略二:制定解决方案明确问题后,我们需要制定解决方案。
这需要我们思考可能的解决方式,并评估每种选择的优缺点。
我们可以采用类似于决策矩阵或SWOT分析等方法,来帮助我们在多个选项中做出决策。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向他人寻求建议和意见,以得到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策略三:实施行动计划选定解决方案后,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应包括具体的步骤、责任人和时间表,以确保实施的顺利进行。
定期检查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行动计划,以应对问题的变化和新的挑战。
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准备必要的资源,如人力、物力和时间等,以保证计划的成功执行。
策略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与合作。
团队成员可以共享彼此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和讨论,促进信息流动和意见交流。
同时,我们还需要鼓励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效果。
策略五:灵活应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不可预见的挑战和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灵活应变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持开放的心态,及时调整解决方案,以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
这需要我们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
策略六:持续改进解决问题不仅仅是解决当前的挑战,更是为了预防和避免将来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刺激情境是(B)
A、环境
B、问题
C、心境
D、课堂气氛
2、把握问题的关键信息,形成问题表征的思维过程是(B)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3、定势又称为(A)
A、心向
B、功能固着
C、学习准备
D、技能
4、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题步骤的思维过程是(C)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物体的通常用途却看不到其新用途,这一现象称为( C )
A、定势
B、迁移
C、功能固着
D、前摄抑制
6、从广义上看,功能固着也是一种(B)
A、迁移
B、定势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7、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一方法称为(D)
A、发散思维训练
B、推测训练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头脑风暴训练
8、凭借经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D)。
A.爬山法
B.算法式
C.逆推法
D.启发式
9、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B)策略。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推法
C.计划法
D.联想法
10、儿童在用积木搭建房屋的游戏中所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C )。
A.计划法
B.逆推法
C.尝试错误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11、专家相对于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在于(B)。
A.记忆容量大
B.归类和存储信息的组块大
C.知识容量大
D.动机强烈
12、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说文,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要找出所要支持的观点,第二步是设计引言、比较论据及得出结论,第三步调整整篇文章,完成文章的写作。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采用的方法是(D)。
A.逆推法
B.联想法
C.计划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13、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直尺划线,可以垫高等。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D)。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二、判断题
1、广义地说,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中的猫学会了逃出迷箱,则猫解决了问题。
(√)
2、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顿误式解决问题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
3、在对如何解决问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人们常采用尝试错误法。
(√)
4、动机强度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
5、评价解法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
(×)
三、填空题
1、问题即____与____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给定信息,要达到的目标)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____,从问题的____到达____的过程。
(认知操作,起始状态,目标状态)
3、任何问题都有三个基本成分,即____、____和____。
(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四个阶段。
(理解问题,寻求方案,尝试方案,评价方案)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摒弃无关因素,找出问题的关键、明确问题的主要矛盾的阶
段是____;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的阶段是____。
(理解问题,寻求方案)
6、问题解决的策略大致可以分为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两大类,其中逆推法、类比
法等属于____策略。
(启发式)
7、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使用手段—目的分析法的关键是____。
(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
8、小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之后,习惯于“四八三十二”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
“几乘以四等于三十二?”很多人都反应不出来。
这种现象是一种____现象的消极作用的表现。
(定势)
9、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____
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
四、名词解释
1、问题
问题是在事实的初始状态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障碍的情境。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过程。
3、定势
定势是一种反应的准备状态,或指先前完成类似任务所形成的固定化的认知操作模式,它使人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进行认知反应。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仅仅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
5、酝酿效应
当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把它搁置一边几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往往很快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6、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呈现刺激的模式,问题的表征,酝酿效应,思维定势,功能固着,知识经验(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2、试述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差异性。
4、简述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指导学生通过批判思维发现问题
(2)指导学生通过求异思维发现问题
(3)提出前瞻性的问题
(4)提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5)采用别人提出的问题
5、学科领域问题解决策略的三阶段模型是什么?
即要对解决学科领域的三阶段(审题、解决问题、反思)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训练。
(一)分析题意的思维策略
(1)仔细读题审题
(2)整体上把握问题
(三)解答习题的思维策略
(1)充分进行又向推理
(2)发散性思维
(三)反思总结的思维策略
(1)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习题有关的知识结构
(2)回忆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
(3)思考还有没有更简捷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方法
六、论述与分析题
1、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同在河的左岸,他们都要到对岸去;河里只有一条船,他们都会划船,但每次渡船至多只能乘两人;如果在任何一边河岸上,野人的数量超过传教士,野人就要吃掉传教士,问怎样才能用船将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从左岸都渡到右岸,又不会发生传教士被吃的事件呢?根据所学的问题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个著名的“传教士和野人过河”的问题。
利用手段——目的分析法。
分为6步:①两个野人先划船过河;②一个野人划船返回左岸;③再有两个野人划船到右岸;④一个野人又划船返回左岸;⑤两个传教士划船到左岸;
⑥一个传教士和一个野人划船返回左岸。
2、有一几何题如下:已知矩形ABCD,求证两对角线相等,即AD=CB。
假如你是数学老师,请用两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给学生讲解。
第一种方法:逆推法;第二种方法:手段—目的分析法。
(需详细说明过程)
3、举例论述问题解决中常用的策略和方法。
试误法;爬山法;手段-目标分析法;逆推法;类比法;头脑风暴法。
(每种策略至少要举出一个相应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