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摘要:和谐社会呼唤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用在高校师生关系上,则出现了功利世俗、冷漠疏远的状况,这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共同努力解决。

关键字: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当今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实现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师生关系渐行渐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适应和谐社会要求,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了面前。

一、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和睦相处,并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之间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双方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民主、平等。它打破了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对象之间易产生的“心理对抗”,平和了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强化了师生的社会人责任,改变了以往教育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单向性,提倡参与性、交互性、探讨性。高校和谐师生关

系对校园和谐、教育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校园和谐高校师生关系是大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大学校园是高校师生交往的主要物质载体。当代大学生已完全不同于在封闭社会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构成他们成长的起点,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大学生的现代意识较为强烈,他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青少年都更多地具有民主、平等的要求。高等院校民主、平等氛围的形成,是构架于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上的。

2、教育和谐高等院校是科学文化知识最富创新力的场所,是知识密集、人才云集的地方。良好、协调、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关系和谐有利于师生间自由交流,有利于睿智和灵感的迸发,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能力、人格特点的塑造,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进而“乐其道”,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3、社会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一个外延非常广阔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结成的一切相互关系的总和。师生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因素所制约,并反作用于它们。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

关系网中的一条线,如果打了结,将会影响到整张网的安定。整个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大和谐,只有许多小和谐建立了,大和谐的根基才能稳。

二、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由于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不仅影响到高校校园和谐与稳定,更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符。

(一)师生关系功利世俗

在日益开放的大学校园,市场经济中人们相互交往中的行为原则和思维模式无意识地移植过来,部分师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照市场经济的活动原则处理彼此的关系,个体价值的自我关照已经具体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需要,纯洁的师生关系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功利世俗。教师方面,“重科研、轻教学,更轻思想教育”,在这种思想下,部分教师醉心于谋取个人利益,对教育的理性思考、质的要求相对模糊。追逐论文数量、sci引用频率,无意倾力课堂,机械地、被动地完成教育工作量,“传道、授业、解惑”变为单一的“授业”,即便“授业”,也只注重已有的教育经验,而较少考虑学生的期望和需要,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和构建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处于边缘化或被忽视的地位;学生方面,以获取实际利益为动机与教师进行交往。在某些学生的观念中,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什么关系都可以成为

商品交换的关系。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将教育活动贬低为等价交换商品交换过程。

(二)师生关系冷漠疏远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资源紧缺,师生比例越来越高,这冲击了高校师生关系。信息的多元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和权威的垄断者。学生已不满足按照教师选定的教材和设计的进程,以教师口授、填鸭式进行教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网络选择需要的信息;以匿名或实名形式与不同的人交流,建立各种关系。因而,师生间失去了相互作用的重要情感纽带。

三、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解决以上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出现的状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方能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学校方面:培育大学精神,创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沃土,具有导向、激励、规范、熏陶和识别的功能,尤其是居于校园文化核心位置的校园精神,更是师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精神渊源。它能使置身于校园中的师生耳濡目染,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作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育人的全过程,形成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良的育人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充满科学、理性、温馨的大学文化环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在共同参与密切

交往中,增强交流、拉近距离;在自由、宽松、宽容的校园人文环境中,师生之间能够自由、平等、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的活力竞相并发,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从而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师方面:以学生为本,提高自身修养

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具有主导作用,其教学理念、专业水平和人格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因此,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师魂崇高、师德高尚、师业精湛、师能过硬的学生满意的好教师,用行动去履行“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尊重教育”的责任。关注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化,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从接受式学习到研究性学习,也要引导学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给学生以启迪、激励和指导。要努力了解时代的变化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的冲突与挑战,除了向学生传递主流的价值观念外,还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多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分歧与冲突问题。

(三)学生方面:尊敬理解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双方面的,这里不仅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学生也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第一,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的劳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反应会增加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教师会因此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