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红外热像仪的研究和使用实验
红外热成像仪操作规程教学内容
红外热成像仪操作规程教学内容操作规程:红外热成像仪第一章:引言1.1红外热成像仪的定义和作用1.2红外热成像仪操作规程的意义和目的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2.1健康安全注意事项2.2设备安全注意事项2.3环境安全注意事项第三章:设备概述3.1红外热成像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2红外热成像仪的主要特点和性能参数第四章:仪器操作流程4.1红外热成像仪的开机和关机操作4.2对准红外热成像仪的目标4.3测量参数设置和调整4.4红外图像的拍摄和保存4.5图像分析和后处理第五章:实验操作示范5.1实验操作流程示范5.2实验参数设置与调整示范5.3图像拍摄与保存示范5.4图像分析与后处理示范第六章:常见故障排除6.1设备故障的识别和分类6.2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和步骤第七章:操作规程的评估与总结7.1操作规程的评估指标和方法7.2操作规程的总结和改进措施第一章:引言1.1红外热成像仪的定义和作用1.2红外热成像仪操作规程的意义和目的红外热成像仪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使用者在操作红外热成像仪时的行为,确保安全、准确地使用设备,并提供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使得使用者能够高效地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工作。
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红外热成像仪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2.1健康安全注意事项2.1.1操作人员应熟悉红外热成像仪的基本操作原理和安全规定,并接受相关的操作培训。
2.1.2操作人员在操作红外热成像仪时应穿戴符合相关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
2.1.3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打开红外热成像仪的外壳,不得进行未经授权的任何维修和调试操作。
2.2设备安全注意事项2.2.1红外热成像仪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2.2.2定期检查红外热成像仪的电源线、传输线以及外部连接器的状况,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2.2.3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时,不得将手指或其他物体放入仪器的开口或接口。
红外热像仪的操作指南与实验流程
红外热像仪的操作指南与实验流程红外热像仪是一种传感器设备,能够通过检测并测量物体或环境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可视图像,从而实现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医学、农业和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红外热像仪的操作指南与实验流程。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红外热像仪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热像仪的电池电量充足,或连接好电源供应。
其次,检查红外热像仪的存储空间是否足够,以便保存拍摄的图像和视频。
另外,要清理镜头以确保图像清晰。
二、打开红外热像仪将红外热像仪打开,等待片刻,直到设备启动并进行自检。
在此过程中,确保设备的指示灯显示正常,并且观察到热像仪的镜头会发出热量。
三、调整设置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红外热像仪的设置。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温范围,一般可根据待测物体的预估温度来调整。
其次,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此外,一些红外热像仪还提供色带调整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色带模式来显示图像。
四、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观测在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观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保热像仪与待观测物体之间没有障碍物,以免影响红外辐射的接收。
其次,尽可能保持稳定的手持姿势,以避免图像抖动。
在拍摄静止物体时,可以使用三脚架等辅助设备来提高图像的稳定性。
此外,应注意避免使用红外热像仪在强烈阳光或高温环境下进行观测,以免设备受损。
五、记录和分析数据在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观测后,我们可以将拍摄的图像和视频保存下来,以便后续分析。
红外热像仪通常会自动记录图像的时间和日期等信息,这可以帮助我们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软件提供的测温功能,对图像中的不同区域进行测温,并生成温度分布图或表格。
六、实验流程下面以一个示例实验来介绍红外热像仪的实验流程。
1. 实验目的:通过红外热像仪观测并比较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2. 实验材料:红外热像仪、若干种不同的材料(如铝、铜、塑料等)、温度计。
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及工作原理
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及工作原理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通俗地讲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变化为可见的热图像。
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一、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注意事项:1、确定测温范围:测温范围是热像仪比较紧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每种型号的热像仪都有本身特定的测温范围。
因此,用户的被测温度范围确定要考虑精准、全面,既不要过窄,也不要过宽。
依据黑体辐射定律,在光谱的短波段由温度引起的辐射能量的变化将超过由发射率误差所引起的辐射能量的变化,因此,用户只需要购买在本身测量温度内的红外热像仪。
2、确定目标尺寸:红外热像仪依据原理可分为单色测温仪和双色测温仪(辐射比色测温仪)。
对于单色测温仪,在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应充分热像仪视场。
建议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场大小的50%为好。
假如目标尺寸小于视场,背景辐射能量就会进入热像仪的视声符支干扰测温读数,造成误差。
相反,假如目标大于热像仪的视场,热像仪就不会受到测量区域外面的背景影响。
3、确定光学辨别率(距离系灵敏):光学辨别率由D与S之比确定,是热像仪到目标之间的距离D 与测量光斑直径S之比。
假如测温仪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必需安装在阔别目标之处,而又要测量小的目标,就应选择高光学辨别率的热像仪。
光学辨别率越高,即增大D:S比值,热像仪的成本也越高。
确定波长范围:目标材料的发射率和表面特性决议热像仪的光谱响应或波长。
对于高反射率合金材料,有低的或变化的发射率。
在高温区,测量金属材料的较好波长是近红外,可选用0.18—1.0μm波长。
其他温区可选用1.6μm、2.2μm和3.9μm波长。
由于有些材料在确定波长是透亮的,红外能量会穿透这些材料,对这种材料应选择特别的波长。
如测量玻璃内部温度选用 1.0μm、2.2μm和3.9μm(被测玻璃要很厚,否则会透过)波长;测量玻璃内部温度选用5.0μm波长;测低温区选用8—14μm波长为宜;再如测量聚乙烯塑料薄膜选用3.43μm波长,聚酯类选用4.3μm或7.9μm波长。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和应用1.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红外热像仪是一种能够将对象的红外辐射转化为可视化图像的设备。
它利用红外辐射能够通过物体的特性,通过红外探测器将这些辐射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电子元件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图像。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热辐射:物体在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会发出热辐射。
热辐射的强度和频率分布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1.2 探测器:红外热像仪的探测器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如铟锗(InSb)、铟镉锌(InGaAs)等。
这些材料具有对红外波长辐射的敏感性。
1.3 光学系统:红外热像仪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透镜、滤光片和光学轴等。
透镜用于聚集红外辐射,滤光片则可以屏蔽非红外波段的辐射,并通过光学轴将红外辐射传输到探测器上。
1.4 信号处理:红外热像仪的信号处理主要包括信号放大、滤波、数字化和图像处理等。
通过这些信号处理,可以将红外辐射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2. 红外热像仪的应用红外热像仪的应用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
以下是红外热像仪常见的应用场景:2.1 工业检测红外热像仪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故障检测和预防维护。
通过检测机器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可以快速识别出异常热点,从而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避免机器设备的停机造成的损失。
2.2 建筑热损失检测红外热像仪可以检测建筑物的热损失情况,帮助用户识别出建筑物中的热能漏失,从而进行相应的绝热处理,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2.3 消防安全红外热像仪可用于火灾的早期探测,能够快速发现火源和烟雾,并生成可视化的热像图,帮助消防人员定位和扑灭火源,提高灭火效率和安全性。
2.4 医学诊断红外热像仪在医学领域中被用于进行体温测量、血液灌注的观察等。
通过观察人体或动物的红外辐射,可以快速检测出体温的异常变化以及血液供应的情况,提供诊断参考。
2.5 安全监控红外热像仪在安全监控领域中常用于夜视和隐蔽监控等。
它可以将物体的红外辐射转化为可视化图像,提供夜间监控的能力,并通过隐蔽的方式进行监控,更好地保护安全。
红外热像仪研究报告
红外热像仪研究报告标题:红外热像仪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探讨了红外热像仪的关键概念、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对红外热像仪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我们揭示了其在工业、医疗、安全和军事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些对于红外热像仪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并分享了对于该技术的观点和理解。
一、引言红外热像仪是一种基于红外辐射原理的无损检测技术,通过测量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图像,从而实现对物体温度分布的观测和分析。
红外热像仪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建筑、医疗和安全等,对于提高效率、确保安全以及诊断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原理和技术2.1 红外辐射和热图像红外辐射是在电磁波谱中的一个特定范围内,它可以从物体上发出或吸收。
红外热像仪利用特定的红外探测器,接收并转换红外辐射能量为电信号,进而生成热图像。
这些热图像以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温度区域,提供了物体温度分布的直观呈现。
2.2 探测器类型和技术红外热像仪的核心部件是红外探测器。
常见的红外探测器包括热电偶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量子级联探测器。
每种探测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其中,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因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而得到广泛应用。
2.3 图像处理和分析红外热像仪产生的图像需要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图像处理技术包括校正、增强和特征提取等,而图像分析技术则涉及温度测量、故障检测和异常区域识别等。
三、应用领域3.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红外热像仪被广泛应用于设备检修、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等方面。
它可以帮助监测设备的热状况,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避免生产中断和损失。
3.2 医疗领域红外热像仪在医疗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体温检测、乳腺癌筛查和炎症/疾病检测等。
其非接触性和即时性使得红外热像仪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医疗工具。
3.3 安全领域在安全领域,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夜视、边境巡逻和火灾探测等。
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像仪在化石、电力系统、土木工程、冶金、汽车等诸多领域应用的都是非常广泛的。
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我们很多不了解的朋友。
我们从本质上来讲,目前所有的红外热像仪型号都是在利用波尔兹曼定律,这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普朗克的理论也是波尔兹曼借鉴的基础。
其中比较关键的一个规律就是:红外线总能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我们借助红外线探测器,如果能够捕捉温度的变化,那么我们自然能够清楚的看到各种不同的图像分布等,两者也能够相互的做出一定的判断。
当然呈现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要能够对于不同的波长红外线的反应值进行数字化处理,一般在获得信号之后能够能够转换成电信号,这些信号能够形成完整的热像图,图像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代表一定的温度,因此可以给很多观察温度的领域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比如工业生产中的锅炉、电机、变电站等,同时在军事应用中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并且效果比较好。
总之,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关键的就是呈现的过程,如果不是初基本定律,到目前为止,红外热像仪就不会出现。
当然我们在了解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之后,在购买或者选择的时候,对于探测器和测量的温度等两方面应该给与格外的注意,直接决定成像的质量。
我们再来说说红外热像仪正确的使用方法。
1、调整焦距可以在红外图像存储后对图像曲线进行调整,但是无法在图像存储后改变焦距,也无法排除其他杂乱的热反射。
保证操作正确性将避免现场的操作失误。
仔细调整焦距!2、选择正确的测温范围为了获得正确的温度读数,请务必设置正确的测温范围。
当观察目标时,对仪器的温度跨度进行微调将获得好的图像质量。
这也将同时会影响到温度曲线的质量和测温精度。
3、了解大测量距离测量目标温度时,请务必了解能够获得准确测温读数的大测量距离。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读数,请将目标物体尽量充满仪器的视场。
红外热成像仪操作使用说明
TI20红外热成像仪操作使用说明目录1 TI20简介 (2)1.1 TI20组成及其附件 (2)1.1.1 TI2O的组成及其控件 (2)2 基本操作 (4)2.1 TI20的启动与关闭 (4)2.2 识别首页画面 (5)2.3 图像的聚焦与图像捕捉及其他 (7)2.3.1 图像的聚焦 (7)2.3.2 图像的捕捉 (7)2.4 其他操作 (7)2.4.1 水平的调整 (7)2.4.2 跨度的调整 (7)3.高级操作 (8)3.1 图像及其他的操作 (8)3.1.1图像的浏览与删除 (8)3.1.2 发射率的调整 (8)3.1.3 反射率的调整 (8)3.1.4 拍摄距离光点尺寸比的使用 (9)3.1.5报警极限设置 (10)4.INSIDE IR的操作说明 (10)4.1 基本操作 (10)4.1.1 TI20与PC的连接 (10)4.1.2 TI20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11)4.1.3 图像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12)4.1.4 热图像集合的导出 (12)4.1.5 热图像的导出 (12)5.红外热成像拍摄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14)1 TI20简介Fluke Ti20 Imager(以下简称“Imager”)是当代技术最先进的轻型手持式热成像设备。
使用Imager,可即时、准确地获取远距离目标的热图像和辐射读数。
Imager 按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左右手均可使用,只要扣动扳机,就可捕获热图像和数据。
Imager 最多可存储50 张图像,并可下载到您的个人电脑中,供存储、分析和制作报告之用。
InsideIR 辅助软件应用程序,可用来显示、检查、分析图像和数据,以确定与目标设备相关的定量及定性趋势。
您还可根据设备的条件、监控和资产管理的需要,使用InsideIR 来定义维护数据库。
Imager 能提供高性能的热成像功能,适于工业应用。
TI20热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电磁频谱范围:红外长波辐射7.5~14 μm●工作环境温度:0 °C~50 °C●测量温度范围:-10 °C~350 °C●报警温度范围:-15 °C~360 °C(可调)●存储容量: 50张热图像●具有防尘和防潮保护(IP54 级),可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
红外热成像仪操作使用说明
TI20红外热成像仪操作使用说明目录1 TI20简介 (2)1.1 TI20组成及其附件 (2)1.1.1 TI2O的组成及其控件 (2)2 基本操作 (4)2.1 TI20的启动与关闭 (4)2.2 识别首页画面 (5)2.3 图像的聚焦与图像捕捉及其他 (7)2.3.1 图像的聚焦 (7)2.3.2 图像的捕捉 (7)2.4 其他操作 (7)2.4.1 水平的调整 (7)2.4.2 跨度的调整 (7)3.高级操作 (8)3.1 图像及其他的操作 (8)3.1.1图像的浏览与删除 (8)3.1.2 发射率的调整 (8)3.1.3 反射率的调整 (8)3.1.4 拍摄距离光点尺寸比的使用 (9)3.1.5报警极限设置 (10)4.INSIDE IR的操作说明 (10)4.1 基本操作 (10)4.1.1 TI20与PC的连接 (10)4.1.2 TI20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11)4.1.3 图像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12)4.1.4 热图像集合的导出 (12)4.1.5 热图像的导出 (12)5.红外热成像拍摄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14)1 TI20简介Fluke Ti20 Imager(以下简称“Imager”)是当代技术最先进的轻型手持式热成像设备。
使用Imager,可即时、准确地获取远距离目标的热图像和辐射读数。
Imager 按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左右手均可使用,只要扣动扳机,就可捕获热图像和数据。
Imager 最多可存储50 张图像,并可下载到您的个人电脑中,供存储、分析和制作报告之用。
InsideIR 辅助软件应用程序,可用来显示、检查、分析图像和数据,以确定与目标设备相关的定量及定性趋势。
您还可根据设备的条件、监控和资产管理的需要,使用InsideIR 来定义维护数据库。
Imager 能提供高性能的热成像功能,适于工业应用。
TI20热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电磁频谱范围:红外长波辐射7.5~14 μm●工作环境温度:0 °C~50 °C●测量温度范围:-10 °C~350 °C●报警温度范围:-15 °C~360 °C(可调)●存储容量: 50张热图像●具有防尘和防潮保护(IP54 级),可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
红外线热成像仪操作规程
红外线热成像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红外线热成像仪(以下简称热成像仪)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来生成热图的高科技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用户正确操作热成像仪,确保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二、安全操作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热成像仪之前,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有效保护用户的安全,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2. 防止热辐射伤害:热成像仪测量时会产生红外热辐射,对人体可能造成烫伤。
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与被测物体的安全距离,并注意避免照射到人体、易燃物等敏感区域。
3. 使用稳定的支架:使用热成像仪时,应将其安装在稳固的支架上,以确保仪器稳定并方便操作。
避免手持操作,以免因手抖或持续时间过长导致图像模糊或不准确。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热成像仪已充电或连接到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检查热成像仪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c. 在使用前,检查测量区域,清除可能影响测量效果的障碍物。
2. 启动热成像仪:a. 按下电源按钮启动热成像仪。
在开机过程中,请耐心等待。
b. 确认设备已进入工作模式后,可以进行测量应用。
3. 设定测量参数:a.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如环境温度测量、热斑定位等。
b. 设定测量范围和温度单位,如摄氏度或华氏度。
4. 定位被测对象:a. 确保热成像仪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符合测量要求,通常为数米至数十米。
b. 对准被测物体,确保整个目标区域都能被热成像仪完全捕捉到。
5. 等待图像稳定:a. 热成像仪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一些时间来获取准确的热图。
b. 在使用热成像仪时,应等待数秒钟或根据具体设备指示,直到图像稳定为止。
6. 获取图像并分析:a. 按下相机按钮,热成像仪会自动捕捉图像。
b. 使用热成像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对温度分布等数据进行处理和记录。
7. 关机与存储:a. 操作完毕后,按下电源按钮进行关机。
红外热像仪演示实验报告
红外热像仪演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演示,探究红外热像仪的原理及应用,并学习如何正确操作红外热像仪进行温度检测。
二、实验器材- 红外热像仪- 标定板- 温度计- 计算机三、实验原理红外热像仪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热量进行测温,然后将辐射热量转换为图像,通过色彩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分布。
红外热像仪可以通过捕捉物体表面的辐射热量,生成热图,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为我们提供了非接触、全方位的温度信息。
四、实验步骤1. 将红外热像仪与计算机连接,并打开相应的软件程序。
2. 将标定板放置在实验区域内,距离红外热像仪适当距离。
3. 等待红外热像仪稳定后,使用红外热像仪对标定板进行扫描。
4. 观察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热图,并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
5. 利用温度计测量标定板上的某一位置的实际温度。
6. 将红外热像仪测量到的温度与实际温度进行对比,计算误差。
7. 尝试对不同材料、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测温,并记录实物温度及红外热像仪测量的温度。
五、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红外热像仪可以准确地显示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并且有较高的测温精度。
在与温度计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红外热像仪的测量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大部分应用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红外热像仪可以对不同材料的物体进行测温,例如人体、电器、建筑物等。
不同物体的温度分布图也有所不同,这样可以用来检测故障、找出密封缺陷、排除热源等应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红外热像仪的原理和应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红外热像仪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检测设备,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温度信息。
然而,红外热像仪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同物体的材料、表面涂层等会影响红外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从而对测温精度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红外热像仪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否则可能会出现不准确的测温结果。
正确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的方法
正确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的方法正确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的方法1. 红外热成像仪的原理和作用红外热成像仪是一种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工具,它利用红外线传感器记录物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热图。
它可以用于检测热量泄漏、电气故障、建筑物结构问题等多种应用领域。
在正确使用红外热成像仪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其原理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红外热成像仪之前,要确保仪器已充分充电,并具备适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
还需检查设备的镜头是否清洁,以确保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3. 测量目标的准备在进行红外热成像仪的测量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确保测量目标的温度稳定且具有较大的温差。
要确保目标表面无遮挡物,如尘埃、涂料、薄膜等,这些物体可能会影响红外辐射的传感。
还需考虑环境因素,如风速、湿度等,它们对测量结果也会有一定影响。
4. 测量距离和角度正确的测量距离和角度对于获取准确的红外图像至关重要。
通常,若目标距离较远,则需要选择更长焦距的镜头;如果目标较小,则需要选择更高分辨率的热成像仪。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应尽量垂直于目标进行拍摄。
5. 图像设置和调整在开始测量前,需要进行图像设置和调整。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不同的色带,并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和伪彩色等参数,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测量结果。
6. 注意拍摄细节在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拍摄时,需注意以下细节。
确保目标区域完全被拍摄,尽量避免未测量到的区域。
要保持拍摄时的相对稳定,避免手持仪器导致图像模糊。
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避免过远或过近造成测量误差。
7. 数据分析和解读得到红外热成像仪的测量结果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以评估目标的热状态。
总结和回顾:正确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的方法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防止事故,并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了解红外热成像仪的原理和作用,并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测量,我们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2017年TI20红外热成像仪操作使用说明(word版本)
TI20红外热成像仪操作使用说明书目录1 TI20简介 (3)1.1 TI20组成及其附件 (3)1.1.1 TI2O的组成及其控件 (3)2 基本操作 (5)2.1 TI20的启动与关闭 (5)2.2 识别首页画面 (6)2.3 图像的聚焦与图像捕捉及其他 (8)2.3.1 图像的聚焦 (8)2.3.2 图像的捕捉 (8)2.4 其他操作 (8)2.4.1 水平的调整 (8)2.4.2 跨度的调整 (8)3.高级操作 (9)3.1 图像及其他的操作 (9)3.1.1图像的浏览与删除 (9)3.1.2 发射率的调整 (9)3.1.3 反射率的调整 (9)3.1.4 拍摄距离光点尺寸比的使用 (10)3.1.5报警极限设置 (11)4.INSIDE IR的操作说明 (11)4.1 基本操作 (11)4.1.1 TI20与PC的连接 (11)4.1.2 TI20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12)4.1.3 图像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13)4.1.4 热图像集合的导出 (13)4.1.5 热图像的导出 (13)5.红外热成像拍摄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15)1 TI20简介Fluke Ti20 Imager(以下简称“Imager”)是当代技术最先进的轻型手持式热成像设备。
使用Imager,可即时、准确地获取远距离目标的热图像和辐射读数。
Imager 按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左右手均可使用,只要扣动扳机,就可捕获热图像和数据。
Imager 最多可存储50 张图像,并可下载到您的个人电脑中,供存储、分析和制作报告之用。
InsideIR 辅助软件应用程序,可用来显示、检查、分析图像和数据,以确定与目标设备相关的定量及定性趋势。
您还可根据设备的条件、监控和资产管理的需要,使用InsideIR 来定义维护数据库。
Imager 能提供高性能的热成像功能,适于工业应用。
TI20热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电磁频谱范围:红外长波辐射7.5~14 μm●工作环境温度:0 °C~50 °C●测量温度范围:-10 °C~350 °C●报警温度范围:-15 °C~360 °C(可调)●存储容量: 50张热图像●具有防尘和防潮保护(IP54 级),可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材料的热导率的实验技巧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材料的热导率的实验技巧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对于众多实验和应用至关重要。
热导率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为材料选择和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而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非接触式的热导率测量,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材料的热导率的实验技巧。
一、实验原理热导率是材料的重要热学性质,用于描述材料对热量的传导能力。
在材料中,热量的传导是通过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红外热像仪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可以实时地测量材料表面的温度分布,从而推算出热量的传导情况。
二、实验前准备在进行热导率测量实验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前准备。
首先,确保选用的红外热像仪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
其次,要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保证样品具有一定的尺寸和热导率范围。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实验室所需的其他设备和材料,如恒温器、辅助加热器、金属块等。
三、实验步骤1.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的要求,设置红外热像仪的参数。
包括红外辐射波长、图像分辨率、测量时间间隔等。
同时,设定样品初始化的温度。
2.准备样品:将样品准备到实验温度,并进行恒温。
恒温器的使用对于获得准确的热导率结果非常重要。
确保样品表面干净、平整,并与红外热像仪的测量范围相匹配。
3.开始测量:打开红外热像仪,对准样品并开始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持红外热像仪与样品的距离稳定,并避免任何形式的振动干扰。
同时,注意采集足够数量和均匀分布的测量数据。
4.数据处理:获取到的测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
对于热导率的计算,可以采用传统的Fourier定律进行推算。
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和模型修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1.样品温度:样品的温度应保持稳定,并能够满足实验条件的要求。
温度的不均匀分布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2.环境条件:保持实验环境的恒温和无风的状态,尽量减小外部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红外热像仪原理、主要参数和应用
红外热像仪原理、主要参数和应用红外热像仪原理、主要参数和应用1. 红外线发现与分布1672年人们发现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
当时,牛顿做出了单色光在性质上比白光跟简单的著名结论。
我们用分光棱镜可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单色光。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
红外线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又一个飞跃。
随着对红外线的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已形成红外技术这个专门学科领域。
红外线的波长在0.76--100μM之间,按波长的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
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成像装置的输出的就可以完全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后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图。
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进行分析判断。
2.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则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仪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为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
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分布场相对应;实际上是被测目标物体各部分红外辐射的热像分布图由于信号非常弱,与可见光相比缺少层次和立体感,因此,在实际动作过程中为更有效地判断被测目标的红外热场,常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增加仪器的实用功能,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控制,实际校正,伪色彩描绘等高线和直方进行运算、打印等。
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与图像解析
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与图像解析红外热像仪作为一种高级的无损检测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它能够通过探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将辐射能转化成可视化的热像图,从而达到非接触、远距离、高效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图像解析技巧,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使用者需要确保热像仪的电池足够电量,并正确安装。
然后,打开热像仪并等待其预热完成,通常需要几秒到几分钟的时间。
在预热过程中,使用者应该避免将热像仪暴露在强光源下,以免损坏热像仪的传感器。
当热像仪预热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开始进行测量。
通过按下热像仪上的快门按钮,即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到实时的红外热像图。
在观察的过程中,使用者应该注意调整热像仪的对焦,以确保所测量的物体清晰可见。
同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热像仪上的菜单调整设置,例如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的测量需求。
红外热像仪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热像仪时,应注意避免热像仪过热。
此外,测量不同类型物体时,需要根据物体材料和表面特性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金属物体,使用者需要注意其反射性能,以避免测量错误。
二、红外热像仪图像解析技巧在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测量后,使用者需要对得到的热像图进行解析。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像解析技巧。
首先是温度区间的设定。
根据测量的需求,使用者可以将热像图的温度范围进行设定,只显示特定的温度区间。
这样可以使得热像图更加突出感兴趣区域的温度分布情况。
其次是异常区域的分析。
异常区域通常表示出物体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或存在问题的区域。
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异常区域的位置、形状、大小等特征,来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外,红外热像仪还可以进行温度差异图的计算。
通过计算两个区域的温差,可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观察到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评估物体的热性能。
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红外热像仪温度测量技术具有一系列优点。首先,由于基于红外辐射进行测 量,因此可以实现非接触、远距离测温,适用于对高温、危险或运动物体的测温。 其次,红外热像仪温度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测温范围,能够适应从常温到数千摄 氏度的温度范围。此外,该技术还具有较高的测温精度和分辨率,能够达到 0.01℃以内。然而,当前的红外热像仪温度测量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价格 较高,对环境因素较为敏感等。
三、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研究进 展
1、科学研究领域
1、科学研究领域
在科学研究领域,红外热像技术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能、结构变化等方 面。例如,通过对新型材料进行红外热像检测,可以获得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 容等参数,为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此外,红外热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 地质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研究。
红外热像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非接触: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检测技术,不需要与被测物体接触, 因此不会对被测物体的状态和结构造成影响。
2、红外热像技术的特点
无损: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无损的检测技术,不会对被测物体造成损伤,因 此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和结构的检测。
2、红外热像技术的特点
实时性:红外热像技术可以实时地检测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和变化,因此可 以应用于动态过程的检测和控制。
谢谢观看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红外热像仪温度测量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该技 术可用于高温窑炉、热处理设备等的温度监测和控温。在医疗领域,红外热像仪 可用于实时监测病患的局部温度变化,协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在环保领域,该 技术可用于检测大气污染和环境温度分布等情况。此外,在火灾救援、安防监控 等领域,红外热像仪温度测量技术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1. 简介红外热像仪是一种检测和测量对象表面温度的设备。
通过测量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热像图,可以直观地显示出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红外热像仪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消防、安防等领域,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的特点。
本文档将介绍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设备。
2. 使用方法下面将按照以下步骤介绍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在使用红外热像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红外热像仪的电源充足,并将其充电或连接电源适配器。
•检查红外热像仪的存储介质(如SD卡)是否安装并正常工作。
•清洁并校正红外热像仪的镜头,以确保更准确的测温结果。
2.2 打开红外热像仪按下红外热像仪的电源按钮,等待设备启动。
根据不同型号的红外热像仪,启动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在几秒钟到一分钟之间。
2.3 设置测温参数在使用红外热像仪之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测温参数,以确保测温结果准确可靠。
一般来说,可以进行以下设置:•色带调整: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带,以使热像图显示更加清晰。
•色带峰值调整:根据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调整色带峰值,使热像图更加明确。
•整体温度调整:根据环境温度进行整体温度补偿,以提高测温的准确性。
2.4 进行测温将红外热像仪对准待测物体,保持适当的距离,按下测温按钮进行测温。
在测温过程中,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5 拍摄热像图在完成测温后,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的拍照功能,拍摄保存热像图。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 操作流程下面将按照以下流程介绍红外热像仪的操作流程:1.打开红外热像仪的电源,等待设备启动。
2.设置合适的测温参数,包括色带调整、色带峰值调整和整体温度调整。
3.将红外热像仪对准待测物体,保持适当的距离,并按下测温按钮进行测温。
4.确认测温结果准确无误后,可以通过拍摄功能拍摄保存热像图。
5.使用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如温度测量标记、温度分布统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 红外热像仪的研究和使用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而拍摄的摄像仪,热成像显示系统是一种处理热信息的微机处理系统。
红外热像技术与X 射线,B 超,CT ,磁共振和核显像原理不同,它不主动发射任何射线,而只接受物体辐射出的“热”线——红外线,从而形成物体的“热”影象,是物体的三维“热”(温度)分布图象。
热像处理技术在军事上运用很广,而且即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夜间跟踪目标,武器瞄准器等。
但在民用上的运用是这几年的事,比如,医学上通过热拍摄来分析人体各部分的热分布,从而找出病变的部分;电学中对电路板上各元器件的热分布的合理性的研究,从而改善各元器件的分布结构等等。
【实验目的】
1. 熟悉热像仪的基本结构原理。
2. 学会使用热颜色处理热源的软件包。
3. 观察和分析电路板的热分布特性。
4. 描绘电路板的热分布图。
【实验原理】
自然界存在着一种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客观现象,这就是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它们都是“热”的,所不同的只是热的程度有差异而已。
在物理学中,热是用绝对温度来表示的(即用K 表示)。
因此,上述现象又可表示为:自然界不存在绝对温度为零的物体。
绝对温度=摄氏温度+273
热与光,电,磁一样,具有辐射特性(热辐射),只是辐射波长有长短。
将热,光,电,磁等的辐射,按其辐射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便是人们熟知的波谱(图1)所示。
10-5 0.2 0.4 0.75 1.00 波长(μm )
图1 红外线在波谱中的位置
热辐射又称红外辐射,这是因为其辐射波长的位置与可见的红光相临并在其外。
红外辐射为英国科学家赫胥尔于1800年所发现。
物体的红外辐射波长与其自身温度有关,服从维恩定律:
C T m =λ (1)
式中:λm-----物体红外辐射的峰值波长(um ) T ------物体的绝对温度(K ) C ------常数2898。
从式(1)中可看出,物体绝对温度越高,其辐射波长越短;反之亦然。
物体的绝对温度不仅决定了物体辐射的波长,而且也确定了物体的辐射出射度(单位
面积上向外辐射的总功率),即决定温度越高,物体的辐射出射度越大(呈指数增大),二者之间的关系遵守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4T W εδ= (2)
式中,W------辐射出射度(W/cm 2
) ε------辐射率
δ------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 T------物体的绝对温度。
式(1)和式(2)为红外热像仪主要的物理基础。
热像仪在显示器上显示的热图像,直接反映的是被测物体表面上各点热分布状况。
因此,反映了被测物体表面的热分布情况。
然而由于热像仪所接受到的红外辐射与目标温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而且还要受到物体表面发射率,大气衰减及物体所处环境的反射等因素的影响,热图象只能给出物体表面温度情况的定性描述,如果想要根据热图像获得物体的绝对温度值,必须采用与基准物体像相比较的方式来标定绝对温度值。
热像仪接受并检测到的红外热辐射的数字量通常被称为热量,它用等温单位来表示,这是一个任选的测量单位。
热图像上某点的测量热值是由等温标尺上的标记的读数和测量者所选定的温度范围热电平(等温标尺零点所对应的热度值)决定的,热值与仪器所接收到的光子辐射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这个关系就是所定函数。
标定函数可以以标定曲线的形式给出,用热像仪进行温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标定函数把热像仪所输出的热值转化为被测物体绝对温度。
红外热像仪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测量物体温度,实际上红外热像仪测量的是辐射通量辐射亮度。
探测器所测量的辐射通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见图2。
图2 红外探测装置接受到的辐射能量
atm a t S S S S
++=0
(3)
式中 S 0 ----接收到的总辐射能量
S t ----被测物体辐射能量 S a ----环境物体反射辐射能量 S atm ----大气的辐射能量
0000
)(),(00t b T t S d R L K S τελτελλ=⋅⋅=⎰∞
式中:ε0 ----灰体辐射系数
τ0 ----大气透射率
0000
)(00)1()()()1(a a S d R E K S τελλτελ-=⋅⋅-=⎰∞
式中:S a0 ----当环境为黑体时的辐射强度
⎰⎰∞
∞
⋅⋅⋅=⋅⋅=0
)(0
)()()()()(λλελλλλd R L K d R L K S b atm atm atm atm
如果气体折射率对所有波长都一样,则:
00)1(atm atm S S ⋅-=τ
所以根据式(3)有:
00000000)1()1(atm a t S S S S ⋅-+⋅-+=τετετ (4)
红外探测装置接收热辐射能量的多少用热值表示,热值I 与接收的热辐射能量成线性关系,即:
S C I ⋅= (5)
试中:C 为比例系数 将试(5)代入试(4),得到:
000000000)1()1(atm a t I I I I τεττε-+-+=
试中:I 0
----为测得的目标表面的热值
I t0 ,I atm0 ,I a0 ----是温度分别为T t0 ,T atm0 ,T a0 时标定曲线
标定的热值。
标定曲线可以精确地用如下数学模型来描述:
1
)exp(-=
T
B A
I 试中,I 为对应与温度T 的热值,T 是绝对温度(K ),A ,B 为标定常数,取决于实际光圈,滤光片和扫描器类型。
标定时,用热像仪对着不同温度下的基准黑体热源进行测量,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数据,得到一条热值与温度关系的最近拟合曲线,同时可以求出描述标定曲线的数学模型中各项标定常数的数值,得到具体的数学模型。
有关具体的使用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实验装置】 1. 热像仪的构造
红外热像仪如图3所示。
其主要功能是将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红外摄像头
由以下七部分组成:
⑴窗口:接受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的入口。
⑵注液氮口:液氮从上面的圆孔经漏斗进入。
⑶聚焦旋钮:旋转此旋钮来聚焦,以得到清晰的图象。
⑷电源开关:电源接通时指示灯亮。
(
) ⑸电源插孔:接12V 的直流电源。
⑹帧电机开关:调试时使用。
⑺输出插孔:此插孔输出四个信号与微机相连。
(7) (8)可调支架
其中与微机的A/D 模块相连的四个插孔接线分别为:
①行同步信号
②场同步信号 图3红外热像仪结构图 ③接地
④输出信号端 2. 热成像系统
热成像系统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⑴红外摄像仪
⑵主机: ① 586兼容机
② 操作系统可采用MS-DOS6.2
⑶显示终端:显示屏幕用于显示红外热像,同时是计算机的显示终端。
显示器的 分辩率要求:800×600×256COLORS
⑷接口板:接口板将红外热像头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它是连接摄像头与微机的插件,它的输入端通过电缆线与摄像头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插入主机的总线扩展槽内,它占用一个标准AT 八位总线槽。
⑸接口软件:热像仪摄像系统的软件包存放在一张软盘上,运行此软盘上的文件INSTALL.BAT 可将系统软件安装在硬盘上。
⑹彩喷: 彩色喷墨打印机,用于打印热颜色图片。
综上所知,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是:热源发出红外线,热辐射出的红外光是一种波长约0.75um-1 um 的电磁波。
这种热线传到摄像头,摄像头里有电传感器,这种传感
图4 红外热像处理系统总体结构
器对辐射过来的不同的强度的红外线采样,并通过光机扫描系统的扫描。
然后经过光电转化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输出。
输出的数字信号就是我们的显示系统可以处理的信息。
这些信息经过微机处理系统处理后最终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或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来。
3.热颜色处理软件包
热信号通过A/D转换卡进入计算机后由计算机内的软件包对这些已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热源信息进行热颜色处理。
【实验内容】
1.调试热像仪,观察热颜色
开机前先加入四勺液氮,过三分钟再开机。
再连线和调整支架。
然后开启计算机,进入软件界面,熟悉软件的各项功能。
并对人体(如手,头等)进行试探性拍摄。
拍摄过程中需调整热像仪的方向,以保证拍到清晰的热像。
2.测定电路板热分布特性
热像法检测电路板的可行性是因为不同的元器件既有不同的可视温度,一般电路板上用的最普遍的元器件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块等。
它们的温度参数与可视性能如下表1所示。
正因为各元器件既有自己独特的温度参数,所以我们通过温度这个特性可以区别不同的元器件,也可通过温度参数的变化检测该器件是否在正常工作。
拍摄给定的通电电路板,考察电路板上各元器件热分布,打印出热分布图。
研究热分布状态图的热平衡特性及对电路板上各元器件参数的影响。
【思考题】
1.热图像很模糊的原因有哪些情况?如何解决?
2.热源的温度超出软件包中在屏幕上显示的温度范围怎么办?
3.热像仪还有哪些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