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影像
正常颅脑CT及MRI影像表
Ventricles of brain
Lateral ventricle:-C shaped cavity with body in the parietal lobe and extensions in the frontal temporal,occipital lobes Connected to third ventricle by foramen of monro. Third ventricle:-lies b/w two thalami.connected to fourth ventricle by cerebral aqueduct. Fourth ventricle:-lies in the cerebellum CSF Flow:-Lat.vent->foramen of monro->3rd vent>cerebral aqueduct->4th vent->foramen of magindie and luschka->sub arachnoid space > finally absorbed by the arachnoid granulations
Ventricles of brain
Blood supply of the brain
Blood supply of the brain
By Internal Carotid and Vertebral A Internal carotid A: Middle cerebral A
Ant cerebral A Post. communicating A Ant. Choroidal A
Brain stem structures
Mid brain: divided into Cere
颅脑CT影像学表现
六、硬膜下积液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外伤后10天,伴头痛、头晕来诊。
【CT诊断要点】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呈脑脊液密 度,多发生于额颞顶部,常深入到纵裂前部,无或 有轻微的占位效应,周围脑组织无水肿。
七、脑创伤继发性疾病
【典型病例】 患者,男,61岁,脑创伤3年,近日头痛、头晕伴左侧肢 体活动不利1周,高血压病史10年。
二、颅底骨折
【典型病例】 患者,男,18岁,外伤3小时 ,右侧外耳道流血伴局部肿 胀。
【CT诊断要点】
经过颅底横断面图像观察清晰可见骨折线的部位、 形态和走行,对于细小的颅底骨折应薄层高分辩检 查,重点注意脑脊液鼻漏的漏出部位,尤其是筛板 、眶顶、蝶窦或额窦、视神经管,有时可见颅内积 气。
三、脑挫裂伤
【典型病例】 患者,男,19岁,因车祸来诊。
【CT诊断要点】
1. 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高密度影,边界较清, 大小不一,小灶性出血可相互融合。白质、灰质同时受累 ,较大范围的脑挫裂伤,有明显的占位征象,脑室受压变 小或闭塞,多伴脑疝形成。
2. 动态观察 早期低密度水肿区逐渐扩大,约3~5天达到 高峰,以后时间推移出血灶吸收则病变演变为低密度,水 肿范围减小占位减轻,形成软化灶;如继续出血可形成血 肿,并发脑内、脑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蛛网膜 下腔、脑沟、脑池和大脑纵裂内条带状高密度影。
【CT诊断要点】
1. 早期双侧大脑半球皮层灰质、灰白质交界区、基底核多 发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两侧常不对称,增强可见线样 或结节样强化。 2. 晚期在脑部坏死中心出现钙化,常在室管膜下区,呈多 发结节或线样高密度影。 3. 颅脑畸形 小头、憩室性畸形、神经元移行异常、脑发 育不全。
教你看头颅CT
教你看头颅CT颅脑CT解剖(图文)skC影像园1、蝶窦(Sphenoid sinus)2、延髓 (Medulla oblongata)3、小脑 (cerebellum)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 skC影像园skC影像园4、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5、小脑中角(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6、乙状窦(Sigmoid sinus)7、颞骨及乳突气房 (Petrous temporal bone and mastoid air cells)8、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9、脑桥 (Pons) 10、垂体窝(Pituitary fossa)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 11、小脑蚓部(Cerebellar vermis) 12、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13、桥前池 (Prepontine cistern) 14、鞍背 (Dorsum sellae) 15、侧脑室颞角(Tempor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 16、环池 (Ambient cistern) 17、角间池 (Interpeduncular cistern) 18、大脑角 (Cerebral peduncle) 19、侧裂池 (Sylvian fissur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 skC影像园skC影像园 20、小脑上池 (Third ventricle) 21、侧脑室前角 (Fron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21a、第三脑室 (Third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 22、尾状核头部 (Head of caudate nucleus) 23、岛叶 (Insular cortex) 24、外囊 (External capsule) 25、豆状核(Lentiform nucleus) 26、丘脑(Thalamus)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27、纵裂 (Interhemispheric fissure) 28、内囊前肢 (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29、内囊膝部 (Genu of internal capsule) 30、内囊后肢(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31、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 and calcified choroid plexus) 32、侧脑室枕角(Occipi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33、侧脑室体部 (Body of lateral ventricle) 34、放射冠 (Corona radiata)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 35、半卵圆中心 (Centrum semiovale)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 额骨(FB— Frontal bone) 顶骨(PB — Parietal bone) 枕骨(OB— Occipital bon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36、中央前回 (Pre-central gyrus) 37、中央沟(Central sulcus ) 38、中央后回 (Post-central gyrus)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影像园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skC影像园skC #影像学。
颅脑外伤的CT影像诊断
郑 志波 李 时光
随着 社 会 的发 展 , 于基 建 、 通 等 所 造 成 的颅 恼损 伤较 由 交 前有 所 增 加 , 般 来 说 , 脑 损 伤 致 死 的 病 例 7 死 于 来 院 一 颅 O
之前 , 3 死 于 来 院 抢 救 的 过 程 中 。可 见 能 否及 时 的 评 价 另 O
增强征 : 经增 强扫 描 后 可见 血 肿 密 度 增 大 . 2例 。⑥ 皮 质 静 共
回顾 分 析 9 5例 颅 脑 外 伤 的 C 征 象 , 中 颅 内 血 肿 5 T 其 5
例 , 膜 下 积 液 9例 , 挫 裂 伤 9例 . 伤 性 气 颅 6例 , 纯 颅 硬 脑 外 单 骨骨 折 1 6例 。
脉 增 强 : 强 扫描 后 , 见 脑 皮 质 静脉 显影 远 离 颅 骨 内 板 而 能勾 划 出 血肿 的大 小 及 形 状 。经 增 强 扫 描 1 例 , 1 可 见 皮 质 静 脉 显 影 , 见 远 离 内 板 内 移 。⑦ 2 1 例 并
~
脑 损 伤包 括 : 震 荡 、 干 损 伤 、 脑 _部 损 伤 、 白质 剪 切 脑 脑 丘 F 脑 伤 、 挫 裂 伤 ( 内血 肿 ) 硬 膜 外 血 肿 、 膜 下 血 肿 ( 性 、 脑 脑 、 硬 急 亚 急性 、 慢性 )硬 膜 下 积 液 、 室 内 出 血 、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 皮 、 脑 蛛 头 及颅 骨损 伤 、 管 损 伤 、 神 经 损 伤 及 颅 内积 气 等 ; 发 脑 损 血 颅 继 伤包 括 : 伤 后 的 脑 水肿 、 梗 塞 , 发 性 脑 干 损 伤 、 伤 后 的 外 脑 继 外 炎症 、 力 性 坏 死 、 膜 囊 肿 及 颅 神 经 损 伤 等 。 压 软
头颅CT影像基本知识精美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脑室变小,脑膜增厚并强化。
结核性脑膜炎
表现为基底池、鞍上池等密度增高,脑膜增厚并强化,可伴有结 核瘤。
病毒性脑炎
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可伴有占位效应和出血。
04
头颅CT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
定位诊断
确定病变部位
根据CT影像上病变的位置、形态和密度等特征,确定病变位于颅内还是颅外, 以及具体的部位如大脑、小脑、脑干等。
感谢观看
脑室系统
侧脑室
左右各一,分别位于左、 右大脑半球内。
第三脑室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及下丘 脑之间的一个矢状裂隙。
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 间。
脑血管及颅内静脉窦
脑血管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 系统。
颅内静脉窦
包括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 、横窦和乙状窦等。
03
常见头颅病变CT表现
颅脑损伤
结合其他检查
如MRI、DSA、PE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病理检 查等结果,对病变进行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05
头颅CT影像阅片技巧与注意事项
阅片顺序与技巧
1 2
观察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由上至下,由前至后,逐层观察 。
定位技巧
利用解剖标志进行定位,如颅骨、脑室系统等。
3
对比观察
左右对比,前后对比,观察异常密度影及占位效 应。
临床应用研究
研究功能性CT成像在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治疗技术
穿刺活检技术
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 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 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 病理学诊断。
微创治疗技术
颅脑ct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颅脑ct操作方法注意事项颅脑CT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帮助医生诊断大脑和颅骨的疾病和损伤。
在进行颅脑CT扫描时,有一些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首先,颅脑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X射线来获取大脑和颅骨的横截面影像。
在进行颅脑CT扫描前,患者需要脱掉身上的金属饰品和服装,因为金属物品会对X射线的成像产生干扰,影响检查结果。
同时,患者需要告诉医生自己是否有过敏史,以及是否怀孕或有可能怀孕,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检查的进行。
在进行颅脑CT扫描时,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头部被固定好,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
有时,医生还会给患者注射造影剂,以帮助更清晰地显示出大脑和颅骨的情况。
注射造影剂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而来,患者需要在注射前告诉医生自己是否有对造影剂的过敏反应或者肾功能损害,以确保安全。
在操作颅脑CT扫描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扫描的参数,以获得更准确的影像。
通常来讲,医生会选择不同的层厚和层间距,以确定扫描的精细程度。
此外,扫描的速度和曝光剂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型和病情来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在颅脑CT扫描进行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同时听从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指挥,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顺利完成。
一般来说,整个扫描过程会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患者需要耐心等待,同时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在颅脑CT扫描完成后,医生会对获得的影像进行分析,以帮助诊断患者的病情。
根据扫描结果,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以确定病情的具体情况和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也会根据扫描结果来告知患者自己的病情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总的来说,颅脑CT扫描是一种安全、快速、准确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在进行颅脑CT扫描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和技术人员的要求,同时注意一些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准确性的影像获得。
颅脑影像学检查和应用
颅脑影像学检查和应用一、头颅平片常规投照位置为正位、侧位。
在颅骨病变、颅骨外伤、颅内压增高、颅内钙化、先天性畸形等的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特殊解剖部位则需特殊投照位置。
如:汤氏位、颏顶位、眼眶位、视神经孔位等。
目前,随着 CT、MRI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地取代了平片。
二、脑血管造影随着X线设备、对比剂、电脑技术和介入治疗工具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已经可以进行经导管全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不仅用于诊断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动脉瘤、烟雾病等血管疾患的诊断,还可用于观察病灶血供,肿瘤染色,更重要的是近来已经作为经导管施行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手段。
常规脑血管造影时采用 Seldinger 技术穿刺股动脉,放置动脉鞘,造影导管经鞘插至主动脉弓部,导丝导引下将导管超选择插至双侧颈内动脉后,以4~5ml/s的速度高压注入 300 mgl/dl碘海醇(欧乃派克),总量8~10ml.先后正侧位造影,观察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与走行,实质期染色以及静脉回流。
然后将导管插入一侧椎动脉,以3~4ml/s速度高压注入对比剂,总量6~8ml,取侧位及枕骨位像,以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后动脉和小脑动脉,如有需要,再以同样的方法行对侧椎动脉造影。
必要时行3D动态造影,详细观察靶动脉不同角度的走向及形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广泛应用,与常规造影相比,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减少对比剂用量,从而减少了相关并发症,比较安全,同时也为许多脑血管疾病患者,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治疗途径。
三、CT 检查(一)常规 CT检查1.CT检查前准备给予镇静药。
5岁以下不能配合检查的小儿给予10%水合氯醛以0.5ml/kg口服,待患儿入睡后即可开始检查。
2.平扫通常选用横断面扫描,根据病变选择基线,常规用听眶上线(SML)或听眦线。
常规层厚8~10mm,层距8~10mm。
头颅CTppt课件
提高头颅CT诊断准确性策略探讨
优化扫描参数
通过调整扫描参数,如层厚、层间距、重建算法等,可以提高图像 质量和分辨率,减少伪影干扰。
结合多模态影像技术
将头颅CT与其他影像技术(如MRI、PET等)相结合,可以互相补 充,提高诊断准确性。
强化医生培训
加强对影像科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头颅CT图像的解读能力和 诊断水平。
02
发展历程
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和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通过计算机重 建获得断层图像。
从第一代笔形束扫描到第五代电子束CT,以及后来的多排螺旋CT和 能谱CT等技术的不断革新。
头颅CT扫描技术与方法
01
扫描前准备
去除金属异物,选择合适扫描参 数(层厚、层距、重建算法等)。
02
扫描方法
横断面扫描为主,根据需要辅以 冠状面、矢状面或斜面扫描。
功能成像技术在头颅CT中发展前景
灌注成像
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脑组织血流灌 注情况,有助于评估缺血性脑卒
中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神经纤维 束的走行和方向,有助于评估脑 白质病变和脑外伤等疾病的损伤
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波谱分析
波谱分析可以检测脑组织内代谢 产物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某
些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
头颅CTppt课件
目录
• 头颅CT基本原理与技术 • 正常头颅CT表现及解剖结构 • 常见头颅疾病CT诊断与鉴别诊断 • 头颅CT检查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目录
• 头颅CT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 • 头颅CT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与局限性讨
论
01
头颅CT基本原理与技术
CT成像原理及发展历程
CT诊断学头颅影像诊断
象素与矩阵的关系
Pixel (象素)=DFOV(显示野范围) ÷Matrix(矩阵)
当显示野范围不变,矩阵越大,象素面 积越小,图像越清晰,图像的分辩率越 高。
矩阵大小不变,减小显示野范围,也能 获得小的象素值,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辩 率
4.原始数据(Raw Data),显示数据 (Display Data)及重建(Re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 of different windows: Brain window (L: 35HU; W: 80 to 100HU) Bone window (L: 300HU; W: about 1500HU) The metastases in the occipital bone would only be visible in bone window, but not in the brain window
窗宽规定了显示CT值的范围。 如窗 位为0,窗宽为100,则显示CT值的范围是 +50到-50。
Documentation of different windows: Soft tissue window (L: 50HU; W: 350HU) represent density values from -125HU (50-350/2) up to +225HU (50+350/2). All tissues with a density lower than -125 HU, such as the lung, are represented in black. Those with density levels above +225 appear white. Lung window (L: -200HU; W: 2000HU): low-density pulmonary structures can clearly be differentiated
颅脑影像诊断学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CT表现 1.垂体微腺瘤: 直接征象:平扫为低密度灶或不显示
增强早期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等密度 或高密度 间接征象:①垂体高度>8mm ②垂体上缘膨隆 ③垂体柄偏移 ④鞍底骨质变薄、凹陷或侵蚀、倾斜 ⑤血管丛征(tuft征):动态增强扫 描,毛细血管网受压、移位
2. 实性多在幕上,T2WI呈明显高信号,T1WI呈略低 信号,少数无信号(灰白质界限消失)。
3. 囊变多在后颅凹(小脑),囊内结合水T1轻度缩短 (略高于脑脊液),T2轻度缩短(略低于脑脊液)。
4. 水肿轻,占位效应轻。 5. 钙化呈双低信号,出血少见。 6. Gd-DTPA后,病变一般不强化。
I级
脊液或血管流空。 4. 可发生囊变、出血、钙化。 5. 瘤广基底与颅内板、大脑镰、小脑幕相连。 6. Gd-DTPA后,病变明显强化,脑膜尾征。
T1 T2
Tra
Gd-DTPA
正常垂体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 10% 属脑外肿瘤,有完整包膜,呈圆形或分叶状, 边界清晰.肿瘤向上可穿破鞍隔,侵入鞍上 池和突入第三脑室,向下侵入蝶窦,出血、 坏死或囊变常见,钙化少见
T1 T2
Cor
T1 T2
Cor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最常见桥小脑角区肿瘤(约占85%)。起源 于神经鞘膜
早期位于内听道内,以后长入桥小脑角池 包膜完整,易出血、囊变、坏死
临床颅脑CT常用窗、常见伪影、正常解剖、急诊影像示例等影像学检查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表现
临床颅脑CT常用窗、常见伪影、正常解剖、急诊影像示例等影像学检查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表现颅脑CT窗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衰减各异,形成不同CT值,可利用不同CT值来鉴别组织性质。
空气对X线吸收为0,空气CT值为-1000;骨组织X线衰减是水2-4倍,CT值为+1000;水CT值为0。
颅脑CT常用的三个窗(图A-C):图A:骨窗(the bone window)。
图B:脑窗(the brain window)。
图C:血窗(the blood window)。
图A:骨窗;主要用于明确骨折、窦腔病变、颅内积气。
图B:脑窗;可清晰显示灰白质,可发现中风的早期征象或其他导致脑水肿等表现的病变。
图C:血窗;更利于显示硬膜下或颅内出血。
本例表现:骨窗示:右顶骨骨折;三个窗均示:软组织水肿并皮下积气;血窗:少量硬膜下血肿。
常见伪影射线硬化伪影BEAM-HARDENING ARTEFACT 常见于颅脑基底部及后颅窝。
容积平均伪影VOLUME-AVERAGING ARTIFACT层厚较大时,可导致血液密度表现,在脑基底部较典型,易发生在眼眶上方额叶。
本例表现:四脑室囊性病变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颅脑断层常用基线Reid基线(REL):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
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
眶耳线(OML)或眦耳线(CML):为外耳道中点与外眦的连线。
颅脑轴位扫描(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
上眶耳线(SML):为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结构及减少颅骨伪影。
正常解剖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颅前窝底部:眼眶,眼球,筛窦,蝶窦,前床突等。
颅中窝:前界——蝶骨;后界——颞骨岩部(岩骨);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
颅后窝:前缘——岩骨;后缘——枕骨;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
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其两侧为小脑扁桃体。
ctmri颅脑影像看片课件
2019/11/23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25
092113130
髓母细胞瘤(14-years- old
male)
CT平扫:小脑蚓部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 边界清晰。呈等稍高密度影,第四脑室受压。
2019/11/23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 增强明显强化
• 肿瘤包膜呈低信号环影
2019/1•1/23脑膜强化,脑徐膜州医尾学征院 0(9专临d3u董ra晟l tail sigh)
33
092113130
脑膜瘤(50-year-old female)
T1WI
T2WI
CE T1WI
右侧额部可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影,于T1WI上呈等信号,T2WI 上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邻近脑膜可见强化。
2019/11/23 – 增强多样化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 血管造影
– 血供丰富 – 肿瘤均匀一致和持续强化 – 即为“肿瘤染色”
2019/11/23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31
092113130
脑膜瘤CT表现
• 平扫
– 多表现为均匀略高密度或低密度
– 结节或肿块影
– 肿瘤钙化发生率约为15%
• 增强
– 肿瘤常明显均匀强化
– 轮廓光滑整齐
– 瘤周低密度区 ,边界清楚
37
092113130
垂体瘤MRI表现
• MRI矢状位和冠状位成像 • 可显示垂体瘤形态、大小 • 可显示鞍内外生长情况 • 可显示残存正常垂体 • 肿瘤坏死囊变,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 • 囊液成份不一时表现液—液平 • 视交叉受压变形、海绵窦闭塞 • 颈内动脉包绕、蝶窦内生长情况
颅脑CT
急性硬膜外血肿影像:右额骨内板下可见一“双凸镜”界清高密度灶,邻近脑组织受压,中线结构左偏。
右额骨粉碎性骨折。
印象:右额部硬膜外血肿形成。
急性硬膜下血肿影像:右颞枕交界见一“新月形”界清稍高密度灶,邻近脑沟及后纵裂池可见高密度影显示,部分脑组织轻微受压,中线结构大体居中。
右颞枕部皮下血肿形成。
印象:右急性颞枕硬膜下血肿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枕部皮下血肿。
知识点:硬膜外血肿:1.多呈梭形,2.内缘光滑锐利;3.急性期质地较均一;4.常有骨折;5.中线结构移位较轻;6.较为局限,硬膜外血肿常不跨越颅缝(矢状缝除外),但可跨越中线,累及幕上下。
硬膜下血肿: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
由于蛛网膜无张力,与硬脑膜连接很薄弱,故血肿范围较广。
1、状大多呈新月状;2、超过颅缝,甚至可占据整个大脑半球的硬脑膜下腔;3、一般对冲多见且伴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影像:右额叶可见界清团片状高密度影,最大截面大小约??cm,连续??个层面;周围可见少许水肿带。
中线结构未见明显偏移。
印象:右额叶血肿,出血量估计约??。
知识点:急性颅内血肿表现为圆形或不整形均匀高密度区,轮廓锐利,周围有脑水肿。
如血液流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则积血处呈高密度影。
颅内血肿,大约两星期后,周围形成了完整的包膜,血肿内凝血块从边缘开始液化吸收,密度逐渐减低,最后全部形成低密度软化灶。
出血量的粗略推测可借助椭圆公式:V=π x T x C x S/6=0.52 x T x C x S=K x T x C x S。
T、C、S 为三个轴面的最大径(为计算不同形态的病灶,引入系数“K”)。
【实际工作粗略为0.5*最大截面长径*短径*层厚】1、通过本公式推算的体积与实际出血量有出入,误差与出血灶的形态有关,出血灶形态越接近标准椭圆,误差越小;病灶越不规则,误差越大。
2、球形病灶与椭圆形病灶一样,适用于上述公式(T=C=S)。
3、梭形病灶、肾形病灶、新月形病灶:前两者“K”值较1/2略小一些;新月形病灶“K”值通常在1/2-1/4之间。
头颅CT读片课件
一般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xiàngshàng)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10 mm
第六页,共一百零二页。
眶上缘
眶下缘
外耳道
• Reid基线听(眦RB线L):为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zhōnɡ diǎn)的连线,为头部断层
层
面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二页。
五、侧脑室体部层面 由额、颞、枕叶构成。 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状
核和体部。 侧脑室后角(枕角)可不对称,室内(shìnèi)可
见脉络丛钙化。 中线处可见大脑纵裂池及大脑镰。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二页。
纵裂池
大脑镰
胼胝(piánzhī)体膝部
额叶
重叠扫描:在连续扫描方式下,层距小于层厚,减 少部分容积效应,不会漏诊小病灶。
第九页,共一百零二页。
CT头颅增强(zēngqiáng)扫描
原则上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后针对病变进行的扫描,出现下列情 况一般应考虑增强扫描:
平扫后发现某些征象(zhēngxiàng)如组织密度异常、有占位性 怀疑鞍区、小脑桥角及后颅凹的病灶
小脑溪
眼球
(yǎnqiú)
颅
眼眶外侧壁
底
层
颞极
面
鼓室
眦
耳
乳突气房 线
层
岩骨 面
延髓 桥小脑角池
(yán suǐ)
内枕骨(zhěngǔ)
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二页。
内直肌
晶状体
眼球(yǎnqiú)
颈内动脉(dòngmài)
桥小脑(xiǎonǎo)角池
颞叶极部
蝶 窦 层 面
颅脑CT基本影像诊断
大脑皮层是唯一的高级神经中枢
(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中枢
(中央前回) 躯体运动中枢
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CT原理及常用信息 颅脑正常解剖 脑外伤 脑血管性疾病 脑肿瘤 颅内感染及先天发育异常 脱髓鞘疾病
头皮和颅骨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颅盖骨骨折 线状骨折 颅缝分离凹陷骨折 粉碎性骨折 穿通骨折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积液
是指硬膜下含脑脊液成分,由于蛛网膜破裂所致。 CT表现:为均匀一致的脑脊液密度,多呈新月形或‘‘M’’形,老年人、双侧多见 。
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 脑挫伤:脑组织受破坏轻,软脑膜完整 脑裂伤:软脑膜、血管、脑组织同时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出血
5岁男孩外伤 CT显示左侧额叶片状低密度影
血脑屏障破坏严重,吞噬细胞增多,脱髓鞘
更低密度,占位征
2-3周
中心坏死,血管增生,血脑屏障渗透性大,水肿消退
低密度、等密度“模糊效应”、脑回增强、占位效应减弱
几周-几月
水肿消失,囊性脑软化
C.S.F样囊性低密度边缘清楚,呈负压性改变
脑梗死过程病变与CT表现的对照
梗死灶常呈楔形 占位效应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直致负压性改变 出血性脑梗死表现为低密度梗死区出现高密度出血斑点 “条带征”:大脑中动脉梗塞,梗死区低密度脑组织内可见衬托出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的高密度影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血肿
骨膜下血肿机化
各类型颅骨骨折
皮肤
颅骨
蛛网膜
软脑膜
硬膜外间隙
硬脑膜
蛛网膜下腔
脑实质
硬膜下间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脑室
2cm
鞍上池 环池
3cm
三脑室 四叠体池
4cm
5cm
侧脑室体部
6cm
(三) 正常颅内生理钙化
尾状核、豆状核、松果体、僵联合、 大脑镰、脉络膜丛、齿状核。
尾状核钙化
豆状核钙化
大脑镰钙化
松果体钙化 齿状核钙化
脉络膜丛钙化
6、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室出血CT表现:脑室内有斑片状高密
度影,量多者呈高密度铸型。
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脑沟、脑裂、 脑池内高密度影,量多者呈脑池铸型。
7、骨折 CT发现率为颅骨平片的1/5。
8、颅内积碎性 骨折,硬膜下 积血、积气。
(二) 脑血管疾病
1、 脑出血 常见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
液病。 高血压为例,由于脑动脉硬化,血压
升小动脉破裂。 常发生部位为基底节、丘脑。可破入
侧脑室、蛛网膜下腔。 分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
急性期(1W、血肿、水肿、占位): CT表现: 脑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 基底节区血肿呈肾形。 可破入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 水肿:2天——2周——1月 占位效应。
三 常见病CT表现
(一) 颅脑外伤
1、急性硬膜外血肿。 脑膜血管损伤所致。 血肿位于硬脑膜——颅板之间
CT表现: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可伴 有颅骨骨折。占位效应轻。
2、急性硬膜下血肿 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所致。 血肿位于硬膜下——蛛网膜之间。
CT表现: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占位 效应轻。
急性硬膜下血肿
MRI诊断脑梗死优于CT。发现病变早, 病变多。
颅脑影像学检查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放射科 李茂
目的要求
1、了解颅脑影像检查方法 2、掌握颅脑正常CT表现 3、掌握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的典型 CT表现
一 检查方法:
1 颅骨平片:骨折、颅骨疾病。 2 脑血管造影:DSA
脑血管病变诊断 介入放射学 3 CT:外伤、急性脑出血、颅骨和钙化性病变。 4 MRI:多方位成像、颅底病变、MRA。
二 颅脑CT检查
(一) 检查方法: 平扫:基线为外眦——外耳孔连线。
层厚10mm 层距10mm. 增强检查: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
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碘海醇等 目的:提高病变显示率。
鉴别诊断。
(二) 正常颅脑轴位CT表现
基线上:2cm 第四脑室。 3cm 鞍上池、环池。 4cm 第三脑室、四叠体池。 5cm 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大
2 、脑梗死 脑血管闭塞——脑组织缺血坏死。
常为动脉硬化引起。 CT表现: 24小时内 (一)。 典型表现为低密度影,呈扇形、同时累
及白质和皮质,与闭塞血管供应区一致。 占位效应轻。
发病6小时
同一病人,发病8天
基底节、丘脑为穿支动脉供血,产生 的梗死灶较小,直徑 10——15mm,称 之为腔隙性脑梗死。
3、脑内血肿 CT表现:脑实质内园形、椭圆形或不
规则形态高密度影,伴水肿和占位效应。
4、脑水肿 CT表现:
(1)局限性呈斑片状低密度影、范围大有 占位效应。
(2)弥漫性两大脑半球广泛低密度、脑室 受压变小、脑池消失。
5、脑挫裂伤 脑外伤——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 多发小出血灶。 CT表现:斑片状低密度影中,有散在斑 点状高密度灶。病变广泛有占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