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一)
我国资本外流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资本外流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资本外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导致资金密集型产业对的需求减少。
同时,对外投资加速了转移速度。
2. 国际因素方面,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美元加息周期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以及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仍存等都可能影响流动方向。
3.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下,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偏差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外流趋势。
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得企业和居民的结售汇行为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购汇动力和结汇政策取向。
在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程度不断加深也吸引了部分短期国际从中国。
4. 跨境监管加强也会影响国际流向。
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强化事前审批和事后监测,以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动来冲击我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稳定发展。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保持货币、外汇市场的稳定,避免过度波动。
2. 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抑制无风险套利行为,降低外汇市场顺周期噪音。
3. 提高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综合竞争力,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4. 加快推进市场改革开放进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融资结构。
5. 完善相关制度和监管措施,防范跨境资金流动的冲击。
6.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7. 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外汇储备,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研究综述 (1)
摘要:资本外逃是衡量一个国家信用的基本指标之一,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以及银行已经将资本外逃规模作为衡量贷款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本外逃也是国际经济间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经济增速较快发展中国家。
所以估计和分析中国的资本外逃情况一直是经济界的热门。
资本外逃的负面效应很大甚至会危害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综合了阅读的文献期刊,论述了中国资本外逃的定义、渠道、影响因素等。
关键词:资本外逃外逃方式渠道规模测算方法影响因素一、资本外逃的基本论述1、定义资本外逃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本外流。
一国资本流出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正常”资本外流,以及“异常”资本外流即资本外逃,因此资本外逃流出量小于资本外流量。
指无法获得预期利润或面临更大风险的国家的资本(包括外资流入和国内资金流出); 可以在资本和经常账户下以公开或僻静的方式进行。
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大规模资本外逃成为可能。
它往往发生在国内经济和金融体系不完善或国内外资本存在差别待遇的国家。
与寻求高回报的国际资本不同,资本外逃通常发生在资本稀缺和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
2、产生原因一般而言,资产转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造成的,但中国大规模资产升级主要涉及挪用资金,欺诈等资产转移,资产转移可能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
资产转移通常伴随着汇率贬值的剧烈变化)。
一些业主对保护私有财产权持怀疑态度;腐败分子和走私集团转移资金。
经济体制不健全,管理薄弱。
一国的政治不稳定和外汇管制或政策和法令所施加的限制投资应用:就像资产市场是经济晴雨表一样,在资产外逃的情况下,它通常是经济衰退的先兆。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一次大规模的资产外逃。
国内外资金逃离亚洲国家时,该地区需要2 -3年的时间才能摆脱经济衰退。
由于其资产严格的外汇管制,中国不大可能逃离大规模资产。
在中国,资产流出是指资产的非法流出和非法流出,这是资产外流超出政府的实际控制。
资产外流不能被视为资产外逃。
大部分资产流出都是经过认可的合规流出。
我国资本外流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资本外流的原因和对策
我国资本外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国内外利差和汇差较大,导致国际资金倾向于流入国内市场。
当人民币预期收益率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时,资本会自然流向中国。
同时,低成本等因素驱动也导致了资金的流动。
2. 我国对外投资渠道有限,一些企业将资金投向海外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部分资金流出中国。
3. 国际市场的波动也可能引发资本的外流。
例如,若全球股市下跌,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持有更多的现金或购买本国资产,从而导致资本外流。
4. 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为境外资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防范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冲击。
同时,需要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提高市场效率和国际化程度。
2.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外资进入中国的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可以吸引更多长期投资并减少短期投机行为。
3. 通过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来保持利差和汇差的合理性,避免因过大的利差和汇差导致的资本外流。
4. 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增加国内有效供给等方式来缓解资本外流的压力。
总之,我国资本外流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国内外经济因素、市场波动以及政策影响等多个方面。
通过加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和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资本外流问题。
浅析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及防范对策_贸易经济论文
浅析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及防范对策_贸易经济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加快,我国经济也逐渐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了,但随之开放的力度加大,也带来了资本外逃这一突出问题.这必将影响国内经济及金融的稳定,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阻止资本的外逃。
关键词:资本外逃;资产流失;金融安全;资本监管当前,从国际收支表上来看,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顺差,但是从具体情况来看,尽管热钱涌入的规模和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资本外逃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一、资本外逃的原因(1)资产的保密性。
在中国,很多富人并不愿意过多曝光自身的财产信息,而往往会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刻意藏富,并普遍愿意将资产转移到安全性更高的国外去,以此来避免财产的外泄,这是近年来逐渐增多的现象。
(2)避免通货膨胀。
当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国内的居民为了避免在国内的资产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出现贬值,更愿意把资产转移到相对没有通货膨胀压力的其他国家去,以此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3)享受外资的优惠待遇。
当前很多国内企业为了能够享受到国家给予外资的优惠待遇,就往往走国家法律的漏洞,先将资产转移到国外,并在国外注册相关公司,再摇身一变以外资的身份进入国内,从而能够享受到国家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也会造成我国资本的大量外逃。
(4)金融抑制的考虑。
当前我国出于金融环境安全的考虑,对金融业的监管一直都很严格,实际利率一直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外的利率差。
因此这就导致很多资本出于套利考虑,而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实现利率套利,也造成了大量资本外逃。
(5)逃避我国税负的考虑。
从我国目前所实行的税制来看,对于企业及个人来说,税收负担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留给他们的能够实现合理避税的操作空间又太小,因此很多企业及个人通过将资产转移到国外,可以逃避本来应该承担的税负,因此会造成大量资本外逃。
论我国利用外资问题及其对策(5篇可选)
论我国利用外资问题及其对策(5篇可选)第一篇:论我国利用外资问题及其对策论我国利用外资问题及其对策一、当前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遥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到1998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共达到3000多亿美元,其中港澳台占58%。
对外借款占36.7%,外商直接投资占61.6%,其他投资占1.7%。
1992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形式是对外借款,约占60~70%。
以后,增加了外商的直接投资。
1992-1998年,外商直接投资占72%。
目前发展速度较快,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但分析我国目前利用外资规模尚未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标准。
1997年的偿债率为7.3%,债务率为63.2%,均低于国际标准的20-25%和100%。
动态规模也在合理的警戒线标准之内。
今明年将是我国偿债高峰年份,估计其各项偿债指标也不会超出标准。
所以,我国利用外资结构是合理的,规模是安全的。
从当前世界资本总体流动来分析,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尚小,只占5%,而美国占30%,德国占17%,日本占13%,英国占9%,法国占8%,加拿大占6%。
世界资本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占83%,发展中国家占17%。
分析我国人均利用外资规模更小。
1996年,人均利用外资美国为231美元,英国511美元,匈牙利451美元,秘鲁85美元,泰国35美元,中国只有31.5美元。
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小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内需不足。
当前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分析有:(一)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外资只能是对内资的补充,不能是取代,更不能冲突闲置内资。
我国目前国内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大量增加,加上手持现金,目前已达7万亿元。
这是一笔巨大的闲置内资,如果能将其中1/7转化为投资,就可大大缓解我国目前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
近年来,虽然经过数次降息,现又已开征利息税,但估计大量闲量的内资储蓄转化为经济建设的投资数量不会很大。
试论我国资本外逃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在经济改革 的同时,并没有伴随相应 的社会改 革 ,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相对落后。人权 (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主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歧视) 、文化 氛围、居住环境因素导致高收人的人群倾向于国内创收国 外消费。另外在我国,保障私人财产的专 门法律及相应的 制度安排不健全,由于担心私人合法资本被侵占,一些人 采取抽逃资本的办法将资本转出中国。 ( 四) 强制性的结售汇制是造成我 国资本外逃的制度
一 74 一
《 索行政 学院学报 》2006 年 第 1 期 甘
. 政府 与经济
会消失。我国一方面在积极地吸引和利用外资, 一方面却 又任由宝贵的资本从本土任意流失,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会 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将会造成我 国国际收支困难 、 国 内有效资金流失、 货币市场秩序混乱并将阻碍人 民币 自由 兑换进程、 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要想遏制这一现象, 我们必须要了解我国资本外逃的途径及手段。 二、目前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及手段 (一) 以 “ 价格转移”等方式通过进 出口果道进行资 本外逃 “ 价格转移”是各 国不法企业常用的转移资金和利润 的方式,具有相当的隐蔽性。高报进 口骗汇,低报出口逃 汇,一直是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同时 ,以出口不收 汇,进口不到货,通过假造贸易单证骗汇,或将外汇截留 境外等违法行为 ,也是我 国资本外逃 的重要方式 。 ( 二) 离岸金融 中心成为资本外逃的一个主要途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范建军博士说 : 目前 ,离 岸金融中心已经成为资本外逃的一个主要渠道。一些国有 企业在维尔京等地注册空壳子公司,然后将国内的非法收 人通过种种手段注人该离岸公司,之后在香港等地上市, 将股份出手变现 ,从而完成非法资金的对外转移。 ( 三) ’ 通过 “ 地下钱 庄”和 “ 手机银行”等境 内外 串 通交制方式进行非法资本转移 据调查在我国每年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出境的资金约有 2000 亿美元左右。在我国沿海的个别地区, “ 手机银行” 编客几乎成为半公开的经纪人,并建立了 “ 良好的信誉” 。 此外 ,还有一些境内企业与业务伙伴等较熟识的境外企业 进行所谓的 “ 货币互换” ,境 内企业直接在境 内为境外企 业提供人民币进行各种支付 ,境外企业在境外以约定的汇 率折成外币偿还。 ( 四) 应报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事实上的外逃 较为典型的做法是 : 中、外方合谋 ,以高报外方实物 投资价值或中方替外方垫付投资资金的方式,通过设立合 资企业向境外转移境内资产或权益。同时,由于一些社会 中介机构为外商投资企业虚假验资,产生外商直接投资高 报。这些虚增投资最终都会以利润汇回或清盘形式要求换 汇汇出,从而形成迂 回的资本外逃 。 (五) 通过直接携带的方式进行资本外逃 目 前,我 国允许境 内居 民个 人携带 2000 美元 外 币 ( 超过的需要银行 或外汇局开具外汇携带证 ) ,或 6000 元 人民币现钞出境,用于境外经常项 目支付。但是 ,如果当 事人使用这笔资金购买证券或转存银行,那就成为资本项 目支出。对于那些频繁出人境的人员来说,多次合法携带 的资金就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数 目。实际操作中,违规超限 额携钞出境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另外 ,旅行支票和外币信 用卡用作境外个人消费,但也可能转成资本 ,形成资本外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我国民间资本外逃现状分析 资本外逃是指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引发的投资者出于安 全动机、避税动机、投机动机或者其他动机以各种非法的或表面合法化的 方式将本国资本流出国境的现象。
资本外逃的异常情况与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是一个博 弈悖论,一方面我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国内又有大量资 本外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 1989 年到 1995 年中国资 本外逃的总额可能超过 1000 亿美元,其中约有 500 亿美元是未经政府批 准外流的。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做了一项专题调查,估计 1997 年至 1999 年累计资 本外逃 530 多亿美元,平均每年 177 亿美元。
经济学家樊纲教授分析认为, 2000 年中国资本外逃总额已达 480 亿美 元,超过了当年外商对华投资的 407 亿美元。
其中,民间资本外逃数量也相当大,按中国目前 46 万名留学生的正 常学费、杂费消费推算,其民间教育资本的流失也至少突破了 100 亿元人 民币。
但留学生产生的民间资本外逃远远不止这些,事实上,还有很大部分资金是通过境外旅游和消费外流的, 2000 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 104726 万人次,比 1999 年同期增长 1343。
其中,因公出境人数为 48418 万人次,比 1999 年同期下降 251,占出 境总人数的 4623; 因私出境人数为 56309 万人次, 比 1999 年同期增长 3199, 占出境总人数的 5377。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资本大 量流入,九五时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国家和企业借用外债、国内企业 到境外股票市场筹资等多种形式,我国共利用外资 2900 亿美元,其中外 商直接投资金额达 2135 亿美元,是八五时期的 187 倍。
从 1993 年起,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已连续八年居发展中国家首 位。
试论我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及其防范措施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结果分析以上五种测算模型对我国进行资本外逃的实证分析表明,世界银行和摩根公司的估算值比较接近并切台实际,而直接法则因仅考虑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往往结果偏小:克莱因法由于剔除了非恐慌性资本外逃,往往能够更好地反映一国外汇制度方面的变化对资本外逃的真实影响,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如世行法和摩根法均显示在阿报廷爆发金融危机前的1976.1982年这6年间,每年的资本外逃额达到250亿美元的危险地步,而直接法的结果仅为年均150亿美元。
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法尽管在统计技术方面存在缺陷,如某些交易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做的数值记录不完整(未统计、偏高或偏低),某些交易的估计数值有误,国际收支平衡表两边的数据在统计范围和记录时间上存在差异等,但对衡量~国资本外逃仍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作用。
尽管各种测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有差异,甚至有较大的差异,但有~点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我国资本夕}逃的靓模十分巨大,而且呈周期性上升趋势。
这大大抵消了我国外资引进的积极作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我国资本外逃的类型和渠道随着经济一体化以及资本流动和贸易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国经济的关联性加强,资本流动的速度自Ⅱ快.类型更掘繁多,渠道更加复杂。
尽管如此,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我国资本外逃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渠道大致可分为四条。
下面是对类型和渠道的具体分析。
(一)我国资本外逃的类型我国目前的资本外逃大体可分为三类:第~类是一些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资产是避免这种“通货膨胀税”的一种方法。
因此说,资本外逃与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
转轨时期,由于体制摩擦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1978年后我国共发生了数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中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期间通货膨胀率高达2位数(见表4一I)。
同期,财政赤字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虽然公开的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位于3%的警戒线以下,但如果加上隐形赤字,近年来的预算赤字早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的高水平了。
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综述
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综述资本外逃是指一国或地区内部的资本远走他乡,寻求更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
这些资本流出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缺陷,意味着丧失了就业、税收、经济增长等许多利益。
资本外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存在的问题,然而如今,资本外逃的现状逐渐加剧,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资本外逃现状的分析:1.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变动、法规和规章制度变动等政治稳定性差的国家,会影响资本流入的积极性。
2.经济因素:货币贬值、高通胀率、经济不景气等会降低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3.法律因素:税法是否公平透明,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等因素会影响投资者信心。
4.金融市场因素:股市波动不稳、货币汇率变动等因素,对于投资者而言都是重要的决策因素。
5.社会文化因素:房地产收益、生活质量、文化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资本的流动性。
资本外逃的对策:1.提升政治稳定性:政治稳定对吸引外资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政府应当加强政治影响力和稳定性。
2.实施合适的税收政策:税收合理、透明的政策可以有效减少资本流失。
3.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维护法律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4.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减少资本流动性和汇率的风险,降低国家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5.发展低碳、绿色、节能、环保产业:这样的产业是现今世界的潮流,发展这些产业可以有效吸引国内外资本,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总之,资本外逃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每个国家都必须高度关注。
解决资本外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本国的解决方案。
政府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各项举措保护和拓展国家的本土资本,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我国资本外逃的方法及防控对策讨论
突。与此 同时 ,金融危机 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对世 界经 济也会 造成有 害影 响。除此 以外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较大规模 的资本 流人也会掩 盖一部分资本外逃 的弊端 ,一旦我国 出现经济形 势恶化 ,资 本流人减少等情况 ,国际投资资本也可能成功外逃 ,进而引发我 国的经 济危 机。 ( 三 ) 造 成 国 内资 金 短 缺 ,加 重 财 政 负担 首 先,如果资本外逃是本 国高汇率引发的结果 ,资本外逃 国家偿还 债务的负担将会加重 。如果政府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 ,一旦 资金 链出 现断裂 ,经济就会 出现严重 问题 ,甚至影响国民经济 ,影响百姓 日常生 活。此时 ,最好 的解决方法是发行货币来填补财政赤字 。然后 ,通 货膨 胀又会刺激新 的资本外逃 。 四、对 资本外逃提 出的防控政策 ( 一)适 时调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合理引导外汇资金流 向 第一 ,对于汇率 问题 , 应该稳定人 民币的实际汇率 ,因此 能够降低 风险 ,增强企业投资者 的信心 。第二 ,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 ,使其 规范 化 ;资本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资本活动 。第三 ,引进新金融 品种并建立 期货和期权市场,给资本企业 和公 民规避对冲风险的机会。 ( 二 ) 完善金融制度 ,稳定宏观经济环境 在未来 ,政府应放松金融抑制 ,适度放松对利率 、市场 准入 、投资 限制的直接控制。同时,改 善金融结构和提高金融效率 。大力发展 直接
我 国 资 本 外 逃 的 方 法 及 防 控 对 策 讨 论
杨 瑶
摘 要 :资本外逃是一种 非正常资本外流的现 象,它的动机主要是谋取利益或规避 风险等 。大规模 的资本外逃会使 得一个 国家发 生严 重的 国有资产隐没 ,从而阻碍 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本 文首先分析 了我 国资本外逃的原 因与 目的,接 着 简单地介 绍 了资本外 逃的途径与 方式 ,紧接着分析 了资本外逃给我国带来的不良影 响,最后 对资本 外逃提 出相应的防控政策。 关 键 词 :资 本 外 逃 ;外 汇 管 制 ;产 权保 护 ;金 融监 管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概述资本外逃是指一国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严峻的资本流出压力。
近年来,中国资本外逃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对中国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构成了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背景介绍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凸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资资本的引入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国资本开始向海外流动,形成了一定的外逃压力。
外逃规模根据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近年来中国资本外逃规模逐年攀升。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9年中国资本流出总量达到6000亿美元,是全球资本流动的重要来源国之一。
外逃原因资本外逃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机会:一些中国资本主动流出,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投资机会和回报。
海外市场的多元化、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吸引了中国资本。
2.风险分散:中国资本外逃也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
一些投资者通过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减少风险,保护资产价值。
3.国际化战略:一些中国企业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并购海外资产等方式实现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扩张。
4.资金洗白:一些贪腐分子通过将非法所得转移到海外,进行资金洗白,以逃避国内法律的追责。
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资本的大量外逃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资金流失:外逃资本导致国内资金供给减少,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特别是在金融不稳定时期,外逃资本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2.贬值压力: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可能导致中国货币贬值压力增加,进而对国内通胀形成压力。
3.技术流失: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外逃,可能导致相关技术和人才流失,对中国的创新能力造成影响。
对策建议针对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对资本外逃的预警和监测能力。
浅析我国资本外逃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资本外逃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0-05-25T10:30:17.890Z 来源:《赤子》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郭兵[导读] 制定合理的外资政策,尽快消除对内外资企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待遇郭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殡仪馆,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摘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资本外逃的状况,包括1990~2008年我国资本外逃的情况;二是我国资本外逃发生的原因,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本外逃的现实原因;三是我国资本外逃所应采取的对策。
提出应该从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出发,外管局、海关、银行以及公安税务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对资本外逃途径上的监管,严厉打击洗钱等犯罪活动,从源头和途径上标本兼治,遏制资本外逃的发生。
关键词:资本外逃;状况;原因;对策前言:在资本外逃的定义方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最为广义的定义是由托尼尔和维拉索(Tornell and Velasco,1992)提出的,他们将资本外逃定义为所有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的生产资源。
有代表性的狭义的资本外逃定义是由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37)提出的,他认为资本外逃是由恐惧和疑虑推动的、非正常的资本逃离,他强调了资本外逃的异常性。
现将资本外逃定义为:因恐惧、怀疑或为了逃避本国的异常风险或管制,或是为了获取较高的相对收益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外流。
1 我国资本外逃的状况在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中未能记录的资本外流主要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隐藏在“净误差与遗漏”和“贸易信贷”项目下的资本外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验统计,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项数值超过进出口总值的5%,那么该国就出现资本外逃现象。
一般认为如果误差与遗漏项目占外汇支出的比率超过2%,就说明该国资流入流出有问题,如果差额出现在借方,说明该国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2]通过这种简单的估测方法,可以大致考察近20年来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
中国资本外逃引发问题的研究
中国资本外逃引发问题的研究引言近年来,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资本外逃是指资本在国内不断流向国外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资本外逃引发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中国资本外逃的背景中国资本外逃源自多种因素。
首先,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导致了一些资本家选择将资本转移到国外以分散风险。
其次,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和透明,这意味着资本家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和保障。
此外,中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资本家对资产的保护感到不安全。
中国资本外逃引发的问题经济问题中国资本外逃对经济造成了多种问题。
首先,大量资本外流削弱了国内市场的资金供给,导致了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其次,资本外逃还导致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国内的通胀和汇率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资本外逃还会导致国内的财富不平等问题加剧,加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社会问题中国资本外逃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首先,资本外逃导致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许多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士选择离开中国去国外发展,对国内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资本外逃还加剧了社会的财富不平等问题,导致社会的分裂和不稳定。
此外,资本外逃还可能导致一些非法行为的增加,如洗钱、逃税等问题。
政治问题中国资本外逃也对政治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首先,资本外逃导致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不平衡,对国内政府的经济调控造成了困难。
其次,资本外逃还可能引发政治风险,使政府难以稳定国内的金融市场和社会秩序。
缓解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措施为了缓解中国资本外逃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增加资本家的信心。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留在国内。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法律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资本家对资产保护的信心。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资本外逃现状分析与对策引言资本外逃是指资本在国内经济体系之外流动的现象。
近年来,中国资本的大规模外逃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1.1 背景信息中国资本外逃是指中国国内的资金和财富流向境外。
这种现象起初在改革开放初期并不普遍,但近年来却愈发严重。
资本外逃通常是由财富的隐匿转移、逃避监管和避税等动机驱动的。
这导致了中国经济面临资本流失、金融稳定风险增大等问题。
1.2 外逃资本的规模据统计,最近几年中国每年外逃资本超过千亿美元。
大量的资本外逃给中国经济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这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加强监管和控制资本外逃的力度。
1.3 外逃资本的途径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多种多样。
一些富裕的个人通过非法手段或者避税方式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
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也借助虚假进出口、传销等方式将资本转移到海外。
此外,一部分中国企业则通过投资境外项目、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等方式实现资本外逃。
2. 中国资本外逃的影响2.1 经济影响中国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首先,大量的资本外逃导致国内投资减少,制约了国内经济增长的潜力。
其次,资本外逃也加大了中国金融稳定的风险,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最后,外逃资本的流失还导致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加剧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2.2 社会影响资本外逃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部分富裕的个人加大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的程度。
其次,资本外逃还导致了国内就业机会的减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
最后,外逃资本的流失还影响了国家税收的减少,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给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困难。
3. 对策分析3.1 加强监管力度中国政府需要加强资本外逃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逃税、虚假进出口等非法手段。
同时,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控制,确保资本外逃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
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与防范建议-精选文档
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与防范建议我国 20世纪 70年代末期借着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机遇,设立了若干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对外资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
这一举措让中国从 1979年到 2009 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 11416 亿美元。
引进的外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外资的流入与巨大的贸易顺差,也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到 2006 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却有相当规模的资本逃过货币当局的监管流向国外,这从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可以看出。
从 1987至 200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金额从 -14 亿美元逐步扩大,最高为 1997年的-223 亿美元。
其中,1995 年的净误差与遗漏金额占当年货物贸易总金额的 7.48%,远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的 5%警戒线。
因此,对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并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资本外逃的问题,如东南亚国家、巴西等。
这些国家的资本项目是开放的,资本可以随意流入流出。
因此这些国家的资本外逃主要合法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
中国的资本项目到目前为止仍是严格管制的,企图外逃的资本只能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流到境外。
这些外逃的途径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设置大致可划分为经常项目项下、资本项目项下,以及其他一些地下渠道。
(一)经常项下的资本外逃经常项目项是国内外商品和服务进行流通的渠道,我国在 1996 年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从近十多年来我国外汇收支状况看,经常项下外汇收支占我国外汇收支总量超过 80%,其中贸易项下外汇收支占比超过70%。
因此,在资本项目受到严格管制的中国,通过经常项目进行资本外逃就成为了外逃者的首选途径。
中国的资本外逃者往往利用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性,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逃汇和骗汇。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
、
中 国资本 外逃 问题 的现 状
中 国 白 19 9 4年 起 已连 续 6年 成 为 世 界 上 仅 次 于 美 国的第 二 大引 资 国 仅在 九五 期问 , 中国吸 收 的外商 投 资 就进 29 O亿美 元 , 八 五 ” 间 增 长 了 8 %多 。 而 O 比“ 期 O 然 在 外 国资本 源源 不 断涌 人 中国 的 同时 ,国内 资本也 在 加 速 实现 外逃 。 长期 以来 , 中国实 行 的是严 格 的 资本 管制 制
维普资讯
毒 l# 螽 矗 #
■蕾叠 ;翻 皇
& 喀 j 商 画 0 岛 阅 & 阅 @
改革 开 放 以来 .中 国经济 不 断融 人经 济 全 球 化的 浪 潮 之 中 ,中 国的 资本 外 逃 问题也 随着 中 国经 济 的 开放 和 市场 化进 程 加快 而 日趋 严重 ,有 资料表 明 中 国 目前 已是 世界 上第 四 大 资本外 逃 国。 资本外 逃 又 被称 为 资本 逃避 , 是指 由于 恐惧 、怀疑 或者 为规 避 某种 风 险和 管 制所 引 起 的 资车 向其 它 国家的 异 常流 动。 资本 外逃 不 同于资本 流 出 ,它是 一 种出 于安全 功 能或 其 它 目的 而发 生 的非 正 常 的资本 流 动 。 当 今世 界上 , 济 的 开放性 不仅体 现为 商 在 经 品和 劳务 的 国际流 动 ,而且 更 为 突 出地 体 现为 资本 的跨 国流 动。 资本 外逃 作为 资本 跨 国流 动 的一 种特 别 方式 具 有 自己独 特 的规律 。 中 国 日趋 严重 的 资本 外逃 已构成 我 国开放 经 济运 行的 一 个重大 问 题 ,并 已 日益影 响 到我 国 国民经 济 的持续 、 陕速 、 健康 的 发 展
论中国资本外逃问题以及研究对策
一 、资 本 外 逃 规 模 及 方 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 府 开 始 不 断 的 招 商 引 资 ,在资本渐 渐富足的同时,一大 部 分 的 资 本 却 在 悄 然 流 失 ,经济合作与 发 展 组 织 (OECD) 曾 经 指 出 :1989年 〜 1 9 9 5 年期间我国资本 外逃的金额可能在1〇〇〇亿美元以上。尤 其 是 自 1 995年以 后 ,粗 略 估 计 平 均 每 年 资 本 外 逃 金 额 至 少 在 2 0 0 亿美元以 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也显示,1997年 〜 1999年期间资 本外逃总额可能达到5 0 0 多亿美元,约 摸 毎 年 1 7 5 亿美元的 外流数量。从 2011年 第 一 季 度 到 2016年第 三 季 度 ,在国际金融在线源自论中国资本外逃问题以及研究对策
潘璟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 江 海 宁 314400)
摘 要 :资本外逃是一种非正常的资本流动现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即使我国实行了较为严 格 的 资 本 管 制 ,每 年 仍 有 大 笔 的 资 金 通 过 各 种 渠 道 流 向 海 外 ,这 种 现 象 将 会 导 致 我 国 利 率 、汇 率 的 浮 动 ,减少我国总 产 出 ,削弱我国税基,造成资源的流失,减少国内投资支持等,最终将影响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分析资 本外逃的规模和方向,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提出制度完善和法律防范几方面的建议。
6.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一批高精尖的网络技术与信 息技术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许多银行的从业人员都是金融 专业人才,他们的网络技 术 与 信 息 技 术 运 用 能 力 并不是很 高 ,当网上银行业务出现问题后,不 能 快 速 响 应 ,解 决 问 题 。 当 然 ,一 些 银 行 也 配 备 了 相 关 的 网 络 技 术 与 信 息 技 术 人 才 , 但在人员数量与质量上依然无法应对专业、复杂的网上银行 技术管理工作。基 于 此 ,各银行应当 设 定 专 项 资 金 ,大力培 养 高 精 尖 的 网 络 技 术 与 信 息 技 术 人 才 。在 具 体 操 作 中 ,资金 充足的银行可以直接高薪聘请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才;资金 紧 张 的 银 行 ,可 以 在 内 部 培 养 技 术 人 才 ,并 根 据 工 作 能 力 调 整 薪 资 ,提 高 他 们 工 作 的 积 极 性 。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
王耀中;童文俊
【期刊名称】《财经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1(022)006
【摘要】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资产组合理论的角度看,追逐利益,避免风险是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资本外逃削弱了中国国内建设的物质基础,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严重的资本外逃还会引发金融危机,降低国家的信用等级.防范和控制资本外逃问题应在法律上明确对私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加强反腐力度,加大对走私贩私等速法行为的打击.同时应加强和完善对金融资本帐户的管制,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建立统一高效的金融市场.【总页数】4页(P5-8)
【作者】王耀中;童文俊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5
【相关文献】
1.试论我国资本外逃的成因及对策 [J], 史亚荣
2.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 [J], 王耀中;童文俊
3.墨俄资本外逃现象的比较兼论我国资本外逃的可能性 [J], 王健;孙丽江
4.论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游庶东
5.试论我国矿山安全标准化问题及对策 [J], 许建民;张磊;爨璐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外逃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一)
试析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外逃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一)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外逃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论文摘要: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和所有者自身的有限理性,人力资本存在”异化”倾向和”异化弹性”,从而形成人力资本外逃。
中国现在是全世界人力资本外逃最严重的国家,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我国的人力资本外逃问题。
当前,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抑制人力资本外逃,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
人力资本属于西方经济学范畴,是指人们对在教育、训练、获取信息、移民和维护身体健康等方面支出所形成的资本。
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人力资本正在迅速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
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本外逃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人事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6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达10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27.5万人,只占总数的25.7%。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指出,在国际移民大潮中,海外的中国大陆专业人才超过了30万人,许多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
中国现在已是全世界人力资本外逃最严重的国家,而且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本文试图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本外逃问题。
一、人力资本的异化与人力资本外进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力资本不是其所有者即雇佣工人的资本,而是占有者即资本家的资本,即劳动力资本存在“异化”问题。
许多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非公有经济中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存在,即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存在,劳动力资本也存在异化问题;在公有经济中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不存在,则劳动力资本不存在“异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必须不断追求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因为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和周其仁都把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看作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一)
摘要: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从资产组合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接着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若干防范和控制资本外逃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资本外逃资产组合收益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加快而日趋严重,有资料表明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第四大资本外逃国。
资本外逃又被称为资本逃避,是指由于恐惧、怀疑或者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它国家的异常流动。
资本外逃不同于资本流出,它是一种出于安全功能或其它目的而发生的非正常的资本流动。
在当今世界上,经济的开放性不仅体现为商品和劳务的国际流动,而且更为突出地体现为资本的跨国流动。
资本外逃作为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特别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中国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已构成我国开放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问题,并已日益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现状
中国自1994年起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仅在“九五”期间,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就达2900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0%多。
然而在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的同时,国内资本也在加速实现外逃。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严格的资本管制制度,国内居民要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尽管如此,许多资本还是通过非法手段外逃了,把各式各样的资本外逃算起来,其总数与引进的外资规模几乎可以旗鼓相当。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1995年中国已是世界上第八大资本输出国。
在输出资本的结构当中,只有小部分属于政府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其余的都属于各种形式的资本外逃,1993年至1996年,中国每年的资本外逃额大约均在100亿美元以上,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估计,1997年从中国外逃的资本约为200亿美元。
1998年,据樊纲博士领导的国民经济研究所测算,当年中国外逃的资本额达到了400多亿美元。
又据《经济学家》估计,1998年到2000年中国外逃的资本额分别达到364亿、386亿和238亿美元。
有资料显示,我国1985—1994年的资本外逃占外债增长的比例为52.3%。
进入90年代,资本外逃已经超过了80年代世界上15个债务最重的国家的资本外逃的平均水平。
资本的大量外逃使得中国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
90年代以来,中国资本外逃额占GDP的比重仅小于俄罗斯,大于墨西哥、韩国等国家。
中国资本外逃占GDP的比重目前已远大于1994—1995年处于金融危机中的墨西哥和1997年的韩国。
考虑到中国的外汇管制相对比较严格,以进出口伪报形式逃匿的资本以及其它隐性外逃资本可能远大于墨西哥和韩国。
资本外逃可以通过种种合法与非法途径进行。
在实行资本和金融帐户自由兑换的国家里,资本外逃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
在我国这样实行严格资本管制的国家里,资本外逃则一般是通过种种躲避管制的非法途径实现的。
最常见的方式是在国际贸易中伪造发票价格,使其偏离贸易的实际合同价格。
在进口时,国外供应商开出高于合同价格的发票,进口商根据发票的数额向货币当局申请外汇并汇出到国外供应商。
国外供应商再将多付部分存入进口商在国外的帐户,这样资本就转移出境了。
在出口时,本国供应商开出低于合同价格的发票,国外进口商将少付部分存入出口商在国外的帐户,这样资本也转移出境了。
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从短期看,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会带来经济的混乱和动荡。
从长期看,资本外逃降低了我国可利用的资本数量,减少了政府从国内资产中可获取的税收收入,增加了我国的外债负担,从而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后果。
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创造一个持久稳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并在过渡期内采用较严格的资本和金融帐户管制,这样才能减少和预防资本外逃行为。
二、我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
资本外逃实际上是国内资本的所有者在国际范围内对其所拥有的资产的重新配置,只不过其配置的手段是通过逃避管制的途径进行的,因此境内外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的差异是形成资本外逃的主要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利用马柯威茨所创立的“资产组合理论”对我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资产组合理论是关于资金流动的存量理论,存量理论区别于流量理论之处就在于将风险因素引入了资金流动问题之中。
资产组合理论从市场有效和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的前提出发,衡量了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并据此勾勒出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同时与投资者的预期效用无差异曲线相结合得出最佳资产组合模型,该最佳组合就是资产组合有效边界与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那一点。
因此投资者对某项资产的需求具有如下特征:首先,这一需求与该资产的预期收益正相关,与该资产的风险负相关;其次,这一需求与投资者财富总量正相关。
当投资者资产总量增加时,对各种资产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最后,该资产的收益率与其它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负值越大,对该资产的需求也就越大。
因而不难看出:资产组合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投资者的投资愿望主要是追求预期收益,但他们一般都希望能承担尽可能小的风险,投资者的目的是实行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扩大,部分私营企业主和一些通法贪污,受贿、寻租以及侵吞国有资产、走私、诈骗、偷漏税而获得巨额财富之人,或出于追求收益或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将其资本外逃到国外。
大量资本在私人部门的积聚成为中国资本外逃的前提条件。
资本外逃对于他们来说是合理配置自己所拥有的资产的理性行为,但他们这种追逐利益、逃避风险的理性行为却导致了中国目前日益扩大和严重的资本外逃问题。
因此,从资产组合理论角度来看,我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在于:
第一,追逐收益。
在外逃的资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增加投资收益的目的而将资本由收益率较低的国内市场转移出去的。
这种国内外资本收益率的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上管制的减少和国际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本收益率较高。
其次,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一致和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造成了各自市场上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对于一些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来说,其资本收益率通常要高于其它国家的收益率。
最后,在资本外逃过程中,货币汇率的变化也会带来额外的利益。
汇率变动中所蕴含的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因而某些资本出于主动捕捉可能存在的汇率较大变动机会以获得投机利润的目的而外逃。
第二,降低风险。
各国的各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比一国国内的资产的相关性要低的多,这样选择资本外逃,在国际范围内配置资产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
对于我国出于规避风险而外逃的资本来说,其外逃的具体动机又可分析如下: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由于我国选择的是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各经济成分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待遇差异。
个体和私营经济一直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成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歧视性的待遇。
私营经济在达到一定规模后,扩大再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因而许多私营经济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开始向国外转移资产。
尽管中国的宪法中规定保护公民财产的所有权,但仍有部分私营企业主担心自己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而选择通法非法途径外逃资本以规避风险。
其次,对于一些通过不法手段获得巨额财富的人来说,其必然担心其非法所得在国内存放所具有高风险而向国外转移资本。
改革开放以来,某些权力阶层及与其有千丝万缕的人利用体制转轨中的漏洞和法制的不健全,从中获取了大量的非法财富。
同时,中国目前的贪污、受贿、走私、贩私、诈骗和偷漏税等不法行为也很严重,也有不少人通过这些途径聚俭了大量的不义之财。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和反腐力度的加大,这些不法资产的占有者为了逃避被打击的风险,而通过各种途径将其财产转移到国外。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资本外逃主要是为了追求高的预期收益,同时希望承担尽可能小的风险。
资本外逃体现了个人理性行为与集体利益的严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