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酒与诗歌
描写酒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

描写酒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李白,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
李白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现实中,他常常借酒消愁,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酒气冲天,怒发冲冠的形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酒的诗词名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九日送别》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张九龄《答陆澧》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李商隐《风雨》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杜牧《遣怀》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
——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王维《酌酒与裴迪》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古诗中的“酒”意象与诗人情感的鉴赏

一
柳 永擎 着 酒杯 ,泪眼 婆娑 ,面对 别 离低 唱 : “多情 自古伤 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今 宵酒醒何处 ?杨 柳
松菊 犹存 。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 。引壶觞 以 自酌 ,眄庭 柯 酒阑③ 无奈客思家。
的 自然 ,才 容得 下 诗 人 的 自 由 , 也 只 有 酒 的 洒 脱 , 才懂 得 持范仲淹 新政而被贬谪 到颍州 。②传说 晋时有一人进 山砍
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 已换了人 间。③ 酒阑:酒尽 。
岸 , 晓风 残 月 。 ”低 回婉 转 , 千 百年 来 仍动 人 魂 魄 。 李 清 照独 守 窗 前 , 在 黄 昏点 点滴 滴 的 梧 桐 雨 里 浅 酌 低
、
触景生情,酒为媒
曹操酾 酒临江 ,横 槊赋诗 ,高唱 “ 酒当歌 ,人生几 对
何 ?譬如朝露,去 日苦多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让我们 吟 : “ 寻觅觅 ,冷冷 清清 ,凄凄惨惨 戚戚 。乍暖还寒 时 寻 真切感受 到 了建安风 骨的慷慨 激 昂,酒作 为触景 生情的载 候 ,最难 将息 。三杯 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家国 体 ,积淀着诗人的豪情抱负 ,将 它化作 了诗的旋律在文学 的 之悲,亡夫之痛齐齐袭来 ,怎不教人断肠?
( 张芸芸 重庆市江津二中 4 2 8 ) 02 4
2 1. 0 2 O1
读 懂 诗歌 ,理 解 诗 人 。 度 ,诗 的 韵 味 绵 绵 悠 长 。在 漫 漫 历 史 长 河 中 , 诗 与 酒 早 已
唐宋八大家作品与酒有关的诗句

唐宋八大家作品与酒有关的诗句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
这些文人学士都是文坛的巨擘,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诗歌创作,其中也有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
1.韩愈:- "燕然未勒归无计,寸心剪断莫苦吟。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席上自拟与梓州水部西曹王十八題榻上四咏七咏后赠顾十八丈夫留池旁息肩得之》)。
2.柳宗元:- "万事英雄岂出于意,长亭对棹蟾宫曲"(《赋得古原草送别》)。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至诚"(《岳阳楼记》)。
3.苏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 "黄州有狂客,字写纷如雪。
他故乡历阳,曾刮丝桐爆"(《自在依山居》)。
4.苏洵(苏轼之父):-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偶作寄金陵怀古二首》)。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风咏月几人家"(《汉皋》)。
5.苏辙(苏洵之弟):-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西江月·世情薄》)。
- "人与肌肤多不合,我读书杂志最佳"(《上枢密韩太尉书》)。
6.欧阳修:-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醉翁亭记》)。
7.王安石:- "童子何知?怀毛想世,云阳星星,不能纪取"(《乌夜啼·秋风辞海上石门》)。
- "前袖介一大瓯,醉醺醺冷吟真觉苦"(《破幽梦影第一百十三·眼敌大维赋》)。
8.曾巩:- "客心脆,世情薄,愁人莫在家中度"(《夜行船·生活在闹市中》)。
关于酒的诗及赏析

关于酒的诗及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关于酒的诗及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关于酒的诗及赏析11. 《和罗巨济教雪二首》杨万里飞来须面旋,欲堕更横斜。
不遣诗人嬾,惟禁酒力加。
镂水初试手,翦水便成花。
谁会欧苏律,徫吟别一家。
2. 《泉大道赞》释如净棒头挑起葫芦,手里伸出钵盂。
噇酒噇肉破落户,天上人间大丈夫。
3. 《次韵云岩》许月卿权舆於我屋渠渠,久敬如君世莫如。
明月清风诗满案,好天良夜酒连车。
樽前远韵轻盈菊,醉后分题烂慢书。
凡此坐中人十九,铭枢玉带客金鱼。
4. 《荔子》曾几异方风物鬓成斑,荔子尝新得破颜。
兰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肤在酒酣间。
绝知高味倾瑶柱,示觉丰肌病玉环。
似是看来终不近,寄声龙目尽追攀。
5. 《夜泊淮阴》项斯夜入楚家烟,烟中人未眠。
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
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
乘流向东去,别此易经年。
关于酒的诗及赏析21. 《偈颂十九首》释绍昙抛舍箕裘要出家,学卢行者去担柴。
脊梁不具黄金骨,碓米坊中被活埋。
2. 《山居诗》雪山法师众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
米熟碓不知,青溪响潺潺。
3. 《挽史馆资政木石尢公三首》刘克庄历代名书画,中原古鼎彝。
不教萧翼看,常怕米颠知。
此物空盈笈,何人与掌匙。
贵无它嗜好,焉用太清为。
4. 《幽居》陆游殊方飘泊向谁论,小住僧庐亦所欣。
得饱罢挥求米帖,爱眠新著毁茶文。
摘蔬篮小沾清露,斸药鉏轻带湿云。
从此生涯足幽事,宦游虚用半生勤。
5. 《开岁愈贫戏咏》陆游谢事贫过筮仕初,归装仅有一柴车。
笥衣尽典仍耽酒,囷米无炊尚买书。
涧底饱观苗郁郁,梦中聊喜蝶蘧蘧。
商山几许功名事,老子如今却笑渠。
关于酒的诗及赏析31.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李洪残腊仓皇间道奔,相逢悲喜语还吞。
巡檐惨淡梅花月,寿酒淋漓柏叶樽。
御敌孤城存即墨,还家聚首似羌村。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酒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酒文化的关系摘要:古代文人作品常把酒作为媒介,通过诗词将自我精神世界进行展现,久而久之,与酒相伴的中国古典诗词形式构建而成。
而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封建社会时期伴随酿酒技术的出现,独特的酒文化也由此产生,同时诗人们基于酒所展现的“天人合一”境界,更是让古典诗词与酒文化有了紧密的联系。
本文便简单叙述中国诗词与酒文化之间的关联,也希望通过这一分析展现出我国古代诗词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酒文化;关系引言: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其文化包罗万象。
酒文化即为众多文化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优秀的内涵,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各路文人墨客的灵感来源,正所谓“酒文一家”“酒文天地缘”。
无论是《诗经》,还是当代散文,文字表现形式的差异也不能阻挡扑鼻而来的酒香。
诗酒兼优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与酒文化的主要特征。
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李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皆借酒赋诗,以酒叙情。
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除去具体的诗词文化之外,还出现了酒文化。
这一文化的出现标志酒已经脱离了客观的物质束缚,而有了精神层面的内容,即诗人在借助“酒”这一物质文化麻痹自己的同时,借助酒兴抒发自己当时的胸中块垒,表达喜怒哀乐之情,于是以酒文化为核心的诗词层出不穷。
一、诗酒相伴,以酒宴宾“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社会环境发展与进化的必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被分割殆尽,各诸侯之间的混战时有发生。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的文人与学者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诸侯统治封地、实施政治策略的推动者。
正是由于此期间文人与学者在政治中周旋,因此魏晋南北朝诗人们多在诗词中加入酒,以酒烘托氛围,为后人描绘出魏晋南北朝战争、官僚与政治变迁。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其少年有名,一身学识让其诗歌成为建安七子之首,其诗词作品多以酒为伴,《从军诗》中的“陈赏越山丘,酒肉踰川坻”便是在战胜时用酒犒劳战士们的场景;应玚其,同样是建安七子之一,在《公宴诗》中便写到“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
成都关于酒的诗歌

成都关于酒的诗歌《七律·酒》
文/江波(四川)
人生爱醉笑炉风,美酒香魂做皓翁。
欲下江潮酬岁月,犹存雨气洗高空。
筵时盏傲题幽古,烛尽歌随怀远雄。
席散堪嗟身外事,还言自在向西东。
《七律·酒》
文/江波(四川)
人因得意千杯少,客与忘形一笑温。
晋代桃源醒后看,周家蝶梦醉中论。
平生莫问黄藤酒,老去浑如白苧根。
可乐偏怜唐婉美,相思未是近沈园?
《七律·酒吧女郎》
文/江波(四川)
素雪迎风自秀颦,幽栖黛色欲成茵。
娉婷玉骨悲酸恨,窈窕冰姿意笑嗔。
独影摇摇飞舞袖,相思闪闪醉回身。
难逢梦里娇娆柳,细语芳心近世人。
《七律·酒女》
文/江波(四川)
悲凉满座叹伤忧,梦乱思家若酒囚。
翠袖轻盈堪柳动,纤腰窈窕枉烟浮。
冰肌半隐含香雪,粉颊低垂泛玉流。
道险时添风韵至,情长或寄是乡愁。
《七律·酒筵美人》
文/江波(四川)
佳人席上容娇媚,笑靥含香绝玉愁。
赖有欢心歌处逸,时来好影岁时悠。
飘摇水意开帘幔,绰约花情对竹楼。
不与西施争粉饰,无妨酒兴美珍羞。
《七律·酒中作》
文/江波(四川)
酒竟樽空孤影直,谁争席冷秀姿来?谋生恨有风波起,养性知无涕泪催。
旧事应怜驱雨雪,英年莫道历尘埃。
抛书趁月心胸广,烛暗随缘一卷开。
痛饮狂歌空度日 且乐生前一杯酒——试论酒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来 琥 珀 光 ” ( 《 中 作 》) “ 人 借 问 笑 何 事 ,笑 客 ; 旁
杀 山 公 醉 似 泥 … … 清 风 朗 月 不 用 一 钱 买 , 玉 i 自倒 n
非 人 推 。 ( 《 阳 歌 》) 所 谓 “ 酒 不 成 席 ”,李 ” 襄 。 无
白则 是 有 酒 即 成 诗 ,这 是 他 一 切 情 感 抒 发 的 源 泉 , 是 他 才 力 无 限 的 惊 人 传 达 。 以 李 白 的 《月 下 独 酌 四首》 其 一为 例 :
酒 是 李 白 日常 生 活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一 部 分 ,甚 至 可 以 说 是 他 诗 歌 创 作 的 源 泉 ,是 魂 灵 所 在 。 台 湾 诗
人 余 光 中先 生 写 的 《 李 白 》 异 常 经 典 : “ 入 豪 寻 酒 肠 ,七 分 酿 成 了 月 光 / 下 的三 分 啸 成 剑 气 / 口一 剩 绣 吐 , 就 半 个 盛 唐 … … ” 简 单 的 几 句 就 道 出 了 李 白 在 “ 百 六 十 日 , 日 日醉 如 泥 ” ( 《 内 》) 的 飞 三 赠 扬 醉 意 中 ,恣 意 挥 洒 他 的 诗 意 与 豪 情 。
止 , 因 此 ,他 才 得 以 “ 斗 诗 百 篇 ” 因 为 酒 ,李 一 。 “ 惜 连 船 沽 美 酒 ,千 金 一 掷 买 春 芳 ” 莫 ( 《寄 王 明 府 》) “ 愿 当 歌 对 酒 时 , 月 光 长 照 金 樽 o , 唯 里 ” ( 《 酒 问 月 》) “ 陵 美 酒 郁 金 香 ,玉 碗 盛 把 ; 兰 白写 出 了
21 0 1年 第 8期
边疆 经济 与文 化
THE BORDE ECONOMY R AND UI U C J- RE
喝酒的经典古诗中国古代最著名的

喝酒的经典古诗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代的诗人通常是饮酒为诗,以诗赠友,有很多的古诗词都对喝酒的情怀进行了描写。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喝酒的经典古诗,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喝酒的经典古诗篇1《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酒诗缘

酒诗缘天下第一饮为酒。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
酒与诗,在于文人,是孪生兄弟,有不解之缘。
酒与诗,关系源远流长,以至于翻阅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段成式《哭李群玉》)。
诗酒一家,构筑古典诗词文化。
一、酒诗滥觞只有在农业生产相对发达、有更多剩余粮食的基础上,才可能用粮食大量酿酒,饮酒才能成为可能,只有当酒的功用影响和介导了人的精神、思想,饮酒才可能成为一种文化,只有当人们对酒的认识逐步加深时,酒才可能被大量写入诗歌作品中去。
在中国,远古就有上天造酒之说,《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酒一开始只是一种饮品。
“生民之初,日耕夜织,聊避饥寒,殊少欢趣。
偶伤筋骨,医治无术,苦痛尤剧。
天系念之,命福禄寿喜财酒,六仙共商议。
五仙笼袖束手,独酒仙笑曰,此何难哉?须臾,龙脉之首,现“缻”一口。
美酒充盈,滋味曼妙。
微醺之际,筋活神旺。
众大欣忭,自此以往,凡事必以酒,遂成故常(《黄帝内经图》)”。
在黄帝时代,人们认识到酒可以健身治伤疗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有40多首与酒有关,“酒”字共出现了63次。
《诗经》标示着酒成为了具有中国特征的一种文化。
《诗经》中广泛地对酒作了吟唱:“旨酒思柔”、“宜言饮酒,与子偕老”、“为此春酒,以介寿眉”、“或湛乐饮酒,或靡事不为”、“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等等。
从此,酒与诗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三千年的文学诗歌中几乎一直没有离开酒。
《国风》160篇,出现“酒”字不多,只有7次,但由于《国风》产生的地域广阔,包括黄河、长江、汉水流域,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因此《国风》中的酒的表现形态就相当丰富。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关于酒的诗歌名篇大全

关于酒的诗歌名篇大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关于酒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们最喜欢的题材之一。
酒能让人放松身心,激发灵感,唤起回忆,也能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酒的诗歌名篇大全,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1.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首《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饮酒欢乐的场面表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性格。
2.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霜天,江亭振落月。
星郎弹铗徽,女琴初成曲。
尊酒一一饮,留灯乍一熟。
而今四万里,不及楚江绿。
关山芳草萋,民夷归雁肉。
边庭苦寒节,汉帝青琐宿。
这首《月夜忆舍弟》描述的是诗人在月夜中怀念远方的舍弟,感叹二人相聚之时的美好。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古原草的兴衰为抒发物,表现了离别之情,唤起读者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4. 王维《秋浦歌》野水冉冉出,池塘比失温。
秋浦多暮雨,水底松叶新。
园林湓浦洲,野步凭蒿墀。
尝闻乌夜啼,亦有来渔人。
谁谓对空号,哀乐迹难分。
更问下泗上,东城每夕尘。
因民空伫立,徒信谷中人。
万物有所寄,我独有所思。
这首《秋浦歌》描绘了秋浦的美景,唤起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6. 苏轼《江城子·夜泊水村》水村山郭酒旗风,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无奈西风败马蹄,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江城子·夜泊水村》描绘了诗人醉卧在水村山郭间的情景,咏叹了岁月沉淀下来的泥土和花朵。
7. 杨万里《草堂行即事》松阴畔岸谷之深,暮山西倚夕阳阴。
别墅门前共坐语,竹篱瓦落两相心。
溪口逆风疑解笑,山间追雨曲如擎。
李白写酒的诗十首

李白写酒的诗十首几千年前,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创作了大量关于酒的诗歌。
李白写的酒是指那种浓烈的烈酒,这种酒可以让他流连于忘川,这也是他写的绝大多数酒章节的主题。
他的酒诗深入人心,诗歌中流露出的是“自由”、“叛逆”的情绪。
在这里,我们就来看看李白的《十首酒诗》:(一)《行路难》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月斜西楼,酒阑愁肠。
(二)《凉州词》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三)《虞美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四)《剑客》醉里吟游题诗圣,落醉后开口谩骂。
剑走偏锋酒迷眼,酒走魂外心狂乱。
风卷酒袋月满肩,人间不知何处去。
(五)《胡笳十八拍》绿烟袅袅十三楼,卷灯花影宿酒楼。
一袭轻衫把盏收,金胆玉搔绿衣头。
海上落日残渔火,犹把归来枕凝愁。
(六)《宴桃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七)《登岳阳楼》岳阳楼观风月,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朝春尽红颜老。
楼船夜雪瓜洲渡,胡儿醉里向谁说?(八)《苏小小歌》宝袍云絮满地拆,红葩香气淡雅醉。
月移花影洗剑阁,回眸一笑醉一场。
五夜吟醉九度秋,一把红酒换仙缘。
(九)《送友人》野店荒落无客踪,江枫渔火对愁风。
曾上苍梧临江畔,相思笛声入空山。
夜来幽梦忽还乡,月斜西楼酒阑愁。
(十)《咏怀古迹五首》江上往来人,但爱此中游。
白鸥隐翠蓝,清溪入碧流。
洞口空自语,醉里吟春秋。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从上面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酒诗充满了感慨,他对它的热爱之情浓烈,令人感受不已。
在他的诗里,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唤起了他的热血与自由,也是他抒发内心情感的有力工具。
无论是抒怀伤感、淋漓隽永的散文,还是那醉心洒脱的诗句,都体现出李白在酒中找到了一种暂时忘却烦恼的方式。
酒与诗作文——精选推荐

在学习、⼯作或⽣活中,⼤家都跟作⽂打过交道吧,作⽂是⼈们以书⾯形式表情达意的⾔语活动。
还是对作⽂⼀筹莫展吗?以下是店铺精⼼整理的酒与诗作⽂,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酒与诗作⽂1 天塌下来了,别怕有我扛,因为路漫长,要护着理想;三根和弦,⼀条真理在⼼脏,吉他在⼿上,我就歌唱。
既然⽣来就各不相同,我就注定要做⼀次⾃⼰的英雄,⽣⽣不息,奔跑不已。
年轻的诗⼈麦芒满怀热情的诗句吟诵着:我的出⽣与死亡都是独⼀⽆⼆的,上帝不会再派另⼀个⼈来领受这份恩赐。
的确,我们的⽣命都是上天布泽的⾬露,⽆论长短,不论贵贱,都该全⼒以赴地活过,结果是额外的礼物,但只要你努⼒过,你就是英雄。
海豹⼈尼克胡哲,⽤他残缺的⾝体抚慰了多少不安的⼼灵,他说他只是上帝的使者,⽤爱与坚持改变世界。
可旅⾏家余莹对他说:你才是⾃⼰的上帝。
是的,你不⽢⾂服于命运,铸造的辉煌,或许你不曾改变世界,可你改变了⾃⼰,你也是⽣命。
在最美的年华⾥做最⼤的努⼒,这恐怕是我能想到的最美的事了,因为不⽢,所以奋⽃。
就算没有万⼈为我写诗,没有征服滚滚乱世,那些因为磕绊⽽流出的⾎也是⾼贵的⾎。
⼈类学家玛克丽特朱克说过:⼀⼩群有理想、有献⾝精神的⼈能改变世界,请不要怀疑。
前路漫漫,困苦与艰⾟这样多,⽽我们仍⽬不斜视地穿越⾗突狼奔的⼈群,⽆⾮是为了在路的尽头,⾚条条地站在上帝的⾯前⽽问⼼⽆愧,谁在乎⾦钱⼏何,名权⼏何,我已改变了我的世界,我从未怀疑。
⼤雄在《哆啦A梦》全集中摔倒了14961次,被妈妈骂了7456次,摔进阴沟967次,考零分502次,可是他仍然不愿意成为优秀的孩⼦的陪衬,努⼒地成为⼀个对社会有⽤的⼈。
今天的我不够好,可是再试试吧,说不定明天会更好呢!他挂着眼泪说。
⼤雄有哆啦A梦的帮助,⽽我们有⾃⼰,没有什么⽐拥有⼀段青春年华更美好的东西了。
明天说不定会更好呢!谢谢你,这是我听过最温暖的话。
越平凡就越要努⼒,如果你终其⼀⽣都在为别⼈⿎掌,⽽从未迈开⾃⼰的步伐,那你只是在逃避啊。
诗酒风流-赋华章-浅析唐诗与酒的关系

诗酒风流赋华章—浅析酒与酒文化精神对唐诗的影响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长久为人们所传诵。
它不仅是中国古今诗歌的高峰,在唐诗中也体现了很多的民族文化,我觉得其中最出条而吸引人的就是酒文化了。
唐诗中有6000多首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酒中或酒后创作的诗数量更多。
酒是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纵酒赋诗是唐代诗人的生活风气也是一种令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诗酒风流是唐人的重要文化观念。
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诗中有充分的体现。
酒对唐诗创作的影响,有两个层面,一是酒对诗人生理影响的物质层面,一是酒文化精神对诗人心理影响的精神层面。
诗与酒也有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酒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及唐代诗人的心态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读唐诗,有一个错觉,那就是所有诗人无不爱酒,甚至嗜酒如命,诗与酒在唐诗中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拿唐朝最享盛名的李白来说: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他公然离经叛道地高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他交的朋友是“酒中八仙”,“酒中八仙”之一的贺知章与李白订交,就是抵押了皇帝赏赐的紫金鱼换酒喝的。
他向往的生活就是“金樽美酒斗十千”,为了美酒可以抛弃“五花马,千金裘”。
甚至连他的死也在民间附会成酒醉捉月坠水而亡。
难怪后世卖酒的都打“李白牌”——酒招上大书“太白遗风”。
其实真正喝酒喝死的不是浪漫的李白,而是严肃的杜甫。
穷途潦倒的杜甫误入洞庭湖,绝粮数日,好不容易得到朋友接济,一夕大醉暴毙。
一代诗圣竟然死在酒上,匪夷所思。
杜甫爱喝酒,即使贫穷也要喝,“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没有酒友也要喝,“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白居易喝酒也很出名,他的“香山九老”就是酒友。
生活中最滋润的事莫过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不但能喝酒会喝酒,还会酿酒,他家的好酒当时很出名。
据说至今还有白居易酿酒旧方流传民间。
以上的例子不禁引人深思,为何会形成酒与酒文化对唐诗这样的影响,下面将为大家浅析其原因。
浅析中西诗酒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诗酒文化的差异酒,作为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
酒又像魔水一样,渗透到每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的生活中。
关于酒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中西方的诗歌作品中,酒的文化意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文以酒增色,酒以文生辉,诗词中多表现出个人的感伤离愁、忧国忧民之情;在西方,追求的是狂欢宣泄,表现的是个人欲望的释放,抒发的是集体式的解脱。
本文以李白和普希金中有关酒的诗词进行对比,从而探讨中西诗酒文化的差异。
酒作为一种文化事业,包含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从诞生伊始就备受关注。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医疗保健、器具生产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诗,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孕育出来的高雅的文学奇葩。
”诗与酒的碰撞在中国远古时间就已经开始,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的《诗经》中就有四十四首涉及酒。
从西方诗歌中来看,酒在西方诗歌中的分量就不如中国这样重要。
这也许与酒的来源,酒在中西方诗歌中意象的表达有关。
当沁人心脾的酒香和回味无穷的诗作结合时,人们可以从李白和普希金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中,找到酒的魅力所在。
一、酒的来源要比较中国诗酒文化的差异,首先人们需要了解中西方酒的来源是怎样的。
在中国,关于酒的来源说法是不胜枚举,也正好说明了一茶一酒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两大主流。
据考古学家证实,近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门的酒器,这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
关于酒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上天造酒说、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等。
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康造酒。
魏武帝乐府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说文解字》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
”杜康于是被称为高粱酒的鼻祖。
还有种说法是杜康是黄帝时期的一位专门管理粮食的官员,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有很多剩余,杜康在寻找储存粮食办法的同时意外发现发酵后的粮食加上雨水的浸湿发出阵阵清香,于是杜康把这浓香水带回家让人们品尝,酒就这样在民间普及开来,杜康也因此被称为“酒神”。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马成龙B12020113电子科学与技术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摘要借酒抒情也成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中国唐代诗人的“诗酒情结”,在醉境中忘怀世俗的荣辱得失,感悟生命的意义是历久弥浓,经久难衰。
诗与洒的相映生辉,相映成趣,不仅形成追求与自然造化同一的人生境界,从而从心灵上超越人生,实现了绚烂的文明景观.而且这种传统的诗酒文化将绚烂千年,魅力自我的人生价值永存。
关键字杜甫李白杜牧团聚饯行犒飨独饮引言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
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
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
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正文白日放歌须纵酒提到杜甫,不能不提的一个词语就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样一个理应忧思满腹的诗人,却也“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半生穷愁潦倒,历尽坎坷,看尽世道,诗中惊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到后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连这点浊酒也喝不上,茅屋还被秋风所破,可他仍在那里“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在旅途中闻听到官军收蓟北时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高兴得要发狂,为了表达这种心情,又是放歌又是纵酒,多么形象。
“纵酒”中的“纵”字特别传神、贴切,符合此时的狂态。
杜甫还写了《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唐代诗歌与酒文化的关系

唐代诗歌与酒文化的关系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其诗歌与酒文化在当时也都十分流行。
唐代是中国酒文化沉积下来最深厚,最为精纯的时期,其中不乏以酒为题材的诗歌。
当时,美酒被誉为“酿造圣贤”,美酒在宴会风尚中拥有着很高的档次,与唐代诗歌的强烈抒情性相得益彰,唐代酒文化与诗歌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又互补的风采。
唐代诗歌中对酒的描述十分诗意绮丽。
如杜甫的《宿建德江》:“月明山楼开宴灯,美人醉起舞衣香。
狂歌痛饮满堂客,古来绝世佳丽郎。
”描写的山楼之夜,吊唁亡友,诗人以酒解痛苦,乐不可支,熙来与歌声演绎出一场夜宴行色。
唐代诗人爱抒写酒对他们的意义,如李白的《将进酒》等,“男儿有泪不轻弹,饮者见之莫非喝采。
”詠着柔情,雌雄器量,无论何人只要见到他一滴眼泪都是誓言一碗酒,李白以酒传达出高雅的形象,而酒也因此成为他精神上的家乡。
唐代出现了非常多的酒文化。
当时的人们将酒文化的醉意和自由贯穿了诗歌的创作,文人墨客们争相以歌词、故事来描述酒文化。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从军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描绘出在杀伐之地,年轻壮丁醉倒了,而只有少数几人能够回来的悲凉。
唐代诗歌中的众多酒歌乐曲,也渲染着酒文化的浓浓情感,如李白的《宴桃园》,言明“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月夜照我归路!”,于是像李白一般,就让美酒唤起了走向自由的感觉。
唐代诗歌与酒文化在浓浓柔情中回味,并且又形成了相得益彰的风采,其中最经典的酒文化诗歌有《将进酒》《宴桃园》《宿建德江》等,被誉为中国唐代最成功的精神作品。
唐代是熏染了酒类文化的历史典范,在当下,唐诗酒文化的使用仍然被用来传达柔情的诗歌精神,千载而不朽。
酒能解忧的诗

关于酒能解忧的诗歌有:
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的《江夏赠韦南陵冰》: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
这些诗歌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情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酒与诗歌【摘要】纵观中国的诗歌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歌之中到处可以看到酒的影子, 到处可以闻到酒的醇香。
假如我们从诗中抽去酒的成分, 恐怕中国诗歌的色香味都将为之锐减。
其中以唐代为代表,唐代饮酒之风的浓烈,诗与酒的结合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酒文化。
著名诗人李白与杜甫,更是与酒结下了很深的情结。
【关键词】诗酒文化诗经唐朝诗人诗词诗歌作为高度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其题材范围极其广泛。
可以入诗的事物很多,但在诗歌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不一。
综观中国历代诗歌作品,咏酒可以说是一个题材大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涉及酒的作品数量多,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中,咏酒诗所占比重较大,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写有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歌作品,《全唐诗》收录的两千多首白居易作品中,涉及酒的就有九百多首。
二是酒作为题材大类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在古代诗歌作品中,如酿酒、酒宴、酒肆、酒器、酒旗、酒具、酒质、酒色、酒令、酒俗、酒品、醉态等。
三是酒题材源远流长,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消亡。
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代诗歌都不乏咏酒之作。
《诗经》中直接或间接写到酒的诗有五十余首,开中国诗酒文化之先河。
这些作品涉及男女婚恋,家庭生活,朋友欢愉,君臣燕飨,宗庙祭祀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诗经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卷。
诗经中以醇酒敬神,祭祀过程最详尽的当属《小雅·楚茨》。
《颂》是表现祭祀内容的诗歌,当然更离不开酒。
如“……《周颂·丰年》唱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丞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这是用丰收后的黍和稻,酿成美酒和甜浆,献给祖先,并备齐百礼祭神灵,希望神灵先祖们赐给他们更多的福分。
丰收祭祀,以报神明,体现了西周农事的风俗与礼仪。
[1]……”而且在祭祀用酒上,由于强调祭品的洁净,多次提到“清酒”。
另外,诗经中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种类的酒,如甜酒、椒酒、醴、冻醪(春酒)、旨酒、酾酒、湑酒等。
不但酒的种类不同,酒器也不一样,如“鼐鼎及鼒,兕觥其觩”“酌之用匏”“洗爵奠斝”等。
并且酒器的造型也多种多样,以尊为例,就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周礼还规定喝酒的礼仪,甚至规定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
如“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这些都标志着当时酿酒技术的成熟,酒文化的繁盛,而且饮酒已被纳入了礼教变得政治化了。
祭祀这样重要的事情要喝酒,招待客人也少不了酒。
中华民族有着好客的传统。
无论君臣相宴还是亲朋相聚,都以美酒佳肴待客。
诗经中的宴饮诗主要分布在《大雅》和《小雅》中。
《小雅·宾之初筵》最值得注意,因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关于饮酒及其场面纪录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全诗共 49 句,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周王朝上层贵族饮酒、醉酒的完整场面。
酒虽然不能真正解愁,但是《诗经》作为中国浪漫主义的始祖,其中的酒文化却给后世以浪漫主义的影响。
总之,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诗经》中流淌出来的酒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爱酒爱诗的人。
正如元人方回所说的“诗与酒常并言,未有诗人而不爱酒者也。
虽不能饮者,其诗中亦未尝无酒焉”。
一部《诗经》,也是一部散发醇香的“酒经”,当我们合上它的时候,仍有一种微醺的感觉,那是诗也是酒,那是中国千年以来一直渗透在文人墨客血管里的浪漫情怀。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诗歌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而酒作为交际场合的重要工具更是催生了大量的诗篇。
据统计,在《全唐诗》49300 余首诗歌中,有 6000 多首与酒有关,各个时期、各个诗派代表人物咏酒的诗篇比比皆是。
初唐诗风深受魏晋南北朝阮籍、嵇康、陶渊明的诗风影响,虽然诗中很少谈及政治,但是文人士子对生活的激情、对政治的抱负却通过饮酒诗将真性情表露出来。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多元文化日趋发展,诗歌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而作为重要交际工具的酒更是催生了大量的诗篇。
诗酒文化将诗理、酒趣完美结合,铸造了酒的不老传歌。
田园诗人寄酒意,抒诗真。
田园诗人在恬淡安谧的自然风光中,将满腔豪气、逸气付诸笔端,寻求人生的真性情、真趣味。
边塞诗人酒诗奔放,侠气勃发。
盛唐时期疆域辽阔,一代边塞诗人饮酒作诗,将英雄奇情融在酒杯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诗仙”诗酒至尊,癫狂豪迈。
唐代大诗人李白酒后更是诗情大增, 写出不少传诵千古的佳作, 以《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为例: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邈云汉。
”此诗想象奇特, 出人意表。
诗人竟举杯邀月, 与影对舞, 将孤独的一人世界, 演成了一个邀月对影成三人的热闹场面, 又是喝酒, 又是跳舞, 又是倾诉, 好像是开了一个歌舞晚会。
[3]李白诗歌将酒趣、诗情交融结合,写尽了饮酒时的癫狂与洒脱,表现出一股舍我其谁的雄放之气。
“诗圣”酒诗沉郁,忧国忧民。
在唐代诗人中,杜甫虽是一位没有赢得什么尊号的饮者,但他却是一位扬名于世的嗜酒诗人。
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云:“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以阮籍之爱酒喻杜甫之爱酒。
郭受《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云:“松醪酒熟傍看醉,莲叶舟轻自学操。
”任华《杂言寄杜拾遗》云:“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
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
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
……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僚每日相就提玉壶。
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昂傍若无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杜甫醉酒狂歌之状,可见一斑。
[4]杜甫关心民生疾苦,在他的饮酒诗中将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挥发得淋漓尽致。
因此他不仅是“诗圣”,他的诗更是“诗史”。
他想大庇天下寒士,他想建功立业,可是入仕不举,国家的不幸与个人的不遇重合在一起,才是诗人长醉不醒的真正原因。
中唐时朝廷腐败,朋党之争交织,国力由盛转衰。
许多文人士子壮志难酬,便在沉醉中寻找一种超然的境界。
这一时期的诗人以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韩愈、刘禹锡为代表。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党派林立,文人士子感时伤逝,酒依然是他们不变的精神依托。
这一时期诗歌代表人物以李贺、杜牧、李商隐、皮日休、韦庄为代表。
唐代是中华民族诗歌发展史上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是诗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
在诗歌万千意象中,酒与诗的结合形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诗酒文化。
诗人与酒的不解之缘,诗与酒的结合、交融,跨越了时空、穿透了岁月,铸造了不朽的诗魂。
同时,唐诗中酒及其与酒相关的文化内涵,表露了不同时期各阶层诗人的精神状况、情感世界,也以另外一种方式揭露了社会的千姿百态。
除了唐代的著名诗人,每个朝代都涌现出许多因酒而成名的文人,或者说闻名后都离不开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一个幽静、恬淡的环境里,菊就变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但是在他的诗歌里,除了菊,还有酒。
酒也是他的一个形象代言。
陶渊明的现存142篇作品中就有56篇涉及到了酒,真是“未言心先醉,不再接杯酒”。
到处都可以看到酒的影子,到处都可以闻到酒的醇香。
饮酒抒愤,赋诗泄忧,诗酒相济,成就了《饮酒》绝唱。
其诗序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诊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5]长夜难尽,比喻当时的黑暗;无夕不饮.顾影独尽.盖胸中有一段积郁不得排泄,只好借酒梳理;题数句自娱,以为欢笑,似为无可奈何之自嘲、自慰。
陶渊明觉得自己像一只失群的孤鸟,无枝可依,悲鸣不已。
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中也有很多关于酒的诗篇。
他嗜好酒,擅品酒,在数量颇为壮观的咏酒诗、饮酒诗、醉酒诗中,可以窥见诗人的人生观及当时的创作心态。
其《酒熟喜书》诗,活灵活现地勾勒了他盼酒时的心态与感受:小槽春夜压春醪,天与龟堂慰作劳。
喜似系囚闻纵释,快如苛痒得爬搔。
未陈尊杓心已醉,傍睨江山气已豪。
久厌膻荤愁下箸,眼明湖上得双螯。
有人送来昨夜酒槽刚压好的春酒慰劳他。
他高兴得似囚犯听到将释放的消息,快活得如同背痒不可止,却被麻姑手爪爬搔止痒。
这是久盼后的不可抑制之情,并列两个比喻新巧。
酒樽还未放置好,他的心已醉了,睥睨江山,豪气顿生。
[6]他本来就吃厌了膻荤肉食,愁于下箸,而此日湖上又捕得双螯,有此好酒相伴,这不正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吗?像这样的描摹盼酒心态,前人诗中似未曾见。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酒与诗交融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诗酒文化。
而在这“诗酒相生”的文化当中,体现的是“雅、达、真”的文化特征,体现的是一种对文学艺术美的追求,一种对世俗礼教的打破,对虚伪的抗争,对生死荣辱的超脱。
这些酒国里的歌者,永远是精神的王者。
参考文献:[1] 李艳荣.漫谈《诗经》中的酒文化[J].安徽文学2009,04:326.[2] 熊赢馨,丁武.唐代诗人与诗酒文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05:80-81.[3] 曹保顺.朝花夕拾“诗”中酒[J].中学生百科,2007,30:6-7.[4] 张宗福.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J].杜甫研究学刊,2007,04:50-57.[5] 黄佩君.陶渊明的诗酒人生[J].高中生之友,2005,22:37-38.[6] 胡迎建.论陆游的诗酒[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01: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