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的预测预报

合集下载

虫害预测预报方案

虫害预测预报方案

虫害预测预报方案虫害预测预报方案「篇一」一、病害的预测预报枸杞病害的预测预报就是预先了解枸杞病害的发生可能性,发生的轻重程度,从而决定防治的对策。

枸杞各种病害预测的主要根据是:病害的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的特点,病害流行前寄主的感病情况与病源物的数量,病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当地的气象预报等。

二、虫害的预测预报在枸杞害虫的预测中,常常采取直接取样调查方法。

其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与取样方法、取样的样本数、样本的代表性有密切的关系。

1.枸杞害虫种类调查调查方法主要是进行田间采集调查,其次可附以诱虫灯、色板诱集和性引诱等方法。

田间采集调查最好每半月进行一次,凡遇到害虫或益虫都应该采集标本,标明名称、危害虫态、捕食或寄生状态等。

对于一些不知名的害虫或益虫,可以临时编号待查。

通过诱集器所诱得的虫子标本要及时检查登记。

这样经过两年的系统调查,就可能获得当地枸杞作物上的害虫或者益虫种类组成较完整的基本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枸杞作物上的虫情及危害状态和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2.枸杞害虫数量调查害虫数量调查方法一般采取取样调查的方法。

影响取样调查代表性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调查取样技术两个方面。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调查的责任心,只要责任心强就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调查取样技术主要有取样的方式、样本数量和取样单位三项组成。

(1)昆虫分布型枸杞生产每种害虫及其虫态,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性,而表现出一定的分布型。

最常见的有三种分布型:随机型、核心型和嵌纹型。

活动力强的昆虫一般呈随机型分布,比如蚜虫、瘿螨、木虱等。

活动力弱的昆虫呈核心型分布,表现在田间分布均匀,形成一个个核心集团,并从核心作放射性的蔓延。

有的昆虫是从田间的杂草过渡来的,在田间呈布均匀的疏密相间分布,称为嵌纹型分布。

(2)调查取样技术①取样方法对于随机型昆虫分布取样方式采取五点取样法、棋盘式或对角线式的取样方法,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核心型分布采用分行取样或棋盘式的取样方法,比较有代表性。

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名词解释

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名词解释

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名词解释
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是指通过对特定的有害生物(如害虫、病原菌、杂草等)的生态学、生物学、气象学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和研究,以预测和预报其发生、传播、爆发的可能性和趋势的一种
科学方法和技术。

在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中,"有害生物"指的是对农作物、森林、
园艺作物、畜禽养殖等产生不利影响的生物,可以包括害虫、病原菌、杂草、有害的微生物等。

"预测"是指对有害生物的发生、传播、繁殖等行为进行科学推测和估计,以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预报"则是指根据预测结果,提前向农民、园艺师、畜禽养殖户等相关人
群发布有关有害生物的信息,包括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以及
可能采取的防治措施等。

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目的是为了提前预警和预防有害生物的危害,帮助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和环境影响。

通过分析有害生物的生态环境、生物特性、天气气候
等因素,可以建立预测模型和预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帮
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从而保护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第二章病虫害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预测

第二章病虫害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预测

第二章病虫害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预测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科学家和农民们不断努力寻找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病虫害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生态因素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受到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环境、植物品种等。

其中,气候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病虫害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例如一些病虫害更喜欢湿润的环境,而另一些则适应干燥环境。

因此,通过了解气候条件,可以初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期。

二、观察和收集数据为了进行病虫害预测,科学家和农民需要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的方式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

观察可以从每年的生长季开始,并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密切关注植株的生长情况、叶片的形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收集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以及土壤的水分含量和质地等相关信息。

三、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观察到的数据,科学家和农民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期。

数学模型可以基于统计学原理和概率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和已知的生态因素来进行预测。

这些模型通常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和植物品种等,以最大程度地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

四、借助现代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领域。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大面积的农作物生长情况,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准确预测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气象和土壤环境数据,为病虫害的预测提供更准确和实用的信息。

五、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病虫害预测预报对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其次,预测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周期和施肥、灌溉等农事活动。

此外,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有助于农民选择适合的农药和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02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2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一、发生趋势 1.虫 害 稻 飞 虱 在 华 南、 西南北部和东部、长江中下游 偏重发生,南方其他稻区中等 发 生, 全 国 发 生 面 积 3.1 亿 亩 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东部、 西南东部、江南中西部及沿江 沿河稻区偏重发生,南方其他 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 2.2 亿亩次。二化螟在江南单双 季稻混栽区、安徽沿江稻区大 发生,长江中下游、西南北部
感 病 品 种 占 13.4%; 同 时, 利 用分离自 40 个县份的稻瘟病菌 对 311 个水稻品种进行接种鉴 定,发病风险等级在较高以上 的品种占 67.9%。
4.气 象 条 件 总 体 有 利 于 病 虫害发生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 测,2024 年 1—2 月, 我 国 华 南、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 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有 利于水稻病虫害越冬。2024 年 春季,水稻早稻主产区大部分 气 温 总 体 偏 高、 降 水 总 体 偏 多,有利于水稻螟虫等钻蛀性 害虫的发育繁殖和发生,有利 于水稻“两迁”害虫迁入以及稻 瘟病、纹枯病等病害扩散流行。
12 2024 年第 03 期
作物栽培·
生姜栽培“六注意”
新宁县崀山镇深冲村 石国兴
1.注意选址 要想生姜高产,土壤选择是关 键。生姜适合土层厚、含少量沙的土壤,生姜地 最好靠近水源。
2.注意催芽 在生姜下种前一个月左右开始 催芽。先选好催芽的地方,将地面清理干净后铺 沙子,在沙子上均匀摆放姜种,再铺一层沙子, 再摆放一层姜种,依此摆放好姜种后,铺盖一层 厚稻草,在姜种堆上搭棚,并用塑料膜盖棚。晴 天白天掀开棚两头进行通风,避免温度过高烧 坏姜种。最好在棚中悬挂温度计,便于查看棚内 温度,确保温度不过高,也不偏低,达到催芽效 果。当姜块出芽 0.1~0.5 厘米,80%出芽时即可 移栽。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方法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方法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方法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目的在于侦察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把侦察所获材料,结合当地当时的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正确判断病虫害未来的动态趋势,采取比较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要求蔬菜基地的生产者,不失时机地进行病虫害防治,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这是科学种田比较重要的措施,也是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一、调查点的设置及方式:
每种昆虫和病害在田间的分布都有一定的分布型称为空间分布型,这种空间分布型是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长期相适应的结果,也可看作是昆虫种的生活习性与环境因子统一的表现。

由于地形、土壤、寄主植物种类和栽培方式等的差异,调查点的设置方式也应是根据不同地形、地块、基地的不同分布来确定,同时调查的广泛性、代表性,是确保病虫害调查是否准确的关键,最终直接关系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方法1:五点法:在一片被调查的地块里固定五个调查点。

其方法是选取某一种蔬菜种植面积比较大,而且地块比较方整连片的,地形、生产条件基本一致的田块作为调查田。

在调查田对角线上选择五个调查点(见图一),做为固定的调查点,每一次调查都在这些点上进行。

每点分四行选100棵蔬菜,调查点的蔬菜要求生长齐苗,与大田蔬菜长势一致。

某一种蔬菜在一个村的四面都有种植,而生产条件基本一致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否则只能采取其它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图一(五点调查法调。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害虫预测预报的定义
利用生物学、生态学、数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害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环境影响因子等进行分析,建立预测预报模型。
通过监测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害虫发生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和预报。
害虫预测预报的原理
1
害虫预测预报的重要性
2
3
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的发生危害,减少经济损失。
模型参数自动化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模型参数的自动调整和优化,提高模型的适应性和预测能力。
模型评估体系
建立预测预报模型的评估体系,对模型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促进模型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01
02
03
加强害虫预测预报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害虫预测预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提高公众认知
开展害虫预测预报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植保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参数估计
通过数据拟合,估计模型参数,揭示害虫繁殖、死亡、迁徙等规律。
局限性
数理预测法需要较为严格的假设条件,有时难以准确描述复杂的生物生态系统。
数理预测法
04
害虫预测预报的实践应用
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
作物类型
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型进行分类预测,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等。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需要根据不同的树种类型进行分类预测,如针叶树和阔叶树等。
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推广先进的害虫预测预报技术,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推广先进技术
预测预报知识的普及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预测法
01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如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等,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02
根据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关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发展曲线进行预测。

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也日益严重。

为了做好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管理工作,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必须建立科学的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虫害预测的基础知识、预测方法、预测模型建立和管理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虫害预测的基础知识1.虫害的分类虫害是指以昆虫为主要危害对象的害虫,主要包括鞘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各类昆虫。

根据幼虫食性的不同,虫害可分为咀嚼性害虫和吸食性害虫两大类。

常见的咀嚼性害虫有蛾类、螟类、甲虫类等;吸食性害虫有蚜虫、白蚁、蝽类等。

2.虫害的危害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咬食叶片、莖、果实、种子或吸食植物体内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叶片枯黄、果实畸形等现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部分虫害还能传播病原菌,引发病虫害复合发生,造成更大的危害。

3.虫害的发生规律虫害的发生受气候、作物品种、土壤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度性。

有些虫害在特定的发生期内多发,如稻虫、红蜘蛛等;有些虫害则随着气温、湿度的变化而产生,如棉铃虫、蚜虫等。

三、虫害预测的方法1.气象预测法气象因素是影响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气象预测法是虫害预测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常根据虫害对气温、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适应性,结合历史数据和气象趋势进行分析,从而预测虫害的发生期和危害程度。

2.种虫关系法种虫关系法是通过研究害虫与其天敌、寄生虫、共生菌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推断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可能的发生量。

比如蚜虫和天敌之间的数量关系、早发生的危害虫对后来者的保护作用等。

3.生态学预测法生态学预测法是以害虫的生物特性和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基础,通过研究其性态、生活史和种群动态等因素,来推测害虫的发生规律和趋势。

例如,通过害虫成虫数量和寄主植物繁殖力的变化,推测害虫将来的发生情况。

四、虫害预测模型建立1.模型选择建立虫害预测模型时,需要选择适合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数学模型。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的重要性
减少经济损失
保护生态环境
及时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可以采取有效 的防治措施,减少农作物损失,保障农业 生产的经济效益。
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 农药使用量和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 品质量安全。
提高防治效果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准确的预测预报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成本。
实践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预报,如田间调查、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 等,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践效果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提高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 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区水稻稻瘟病的预测预报。通过对该地区历年稻瘟病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的分析,预测了当年稻瘟病的发生趋势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经过实践验证,该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效控制了稻瘟病的危害。
,推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2
数据获取与处理难度大
植物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较大,需 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可 用性。
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不足
目前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相对滞后, 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
跨部门合作与协调不足
03
预测预报方法
经验判断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植物的症状,如 叶片变色、枯萎、长斑等 ,初步判断可能发生的病 虫害。
经验积累
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 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 件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 类和时间。
专家咨询
向农业专家咨询,了解病 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 法。

第七章 害虫预测预报的方法

第七章 害虫预测预报的方法

(二) 按预测时间长短分
•① 短期预测
短期预测的期限大约在20天以内,一般
只有几天至十多天。预测达10天以上的可以叫做“近期预
报”,其准确性高,使用范围广。一般作法是:根据害虫前
一、二个虫态的发生情况,推算后一、二个虫态的发生时期
和数量,以确定未来的防治适期、次数和防治方法。目前,
我国普遍运用的群众性测报方法多属此类。例如棉铃虫的发
•B人类与害虫斗争,新农药不断,但损失有增无减,且加重;而且 有许多副作用如害虫抗性、农药残留、污染等。
•原因是:盲目防治,未掌握害虫发生情况,然后应用恰当的防治 措施。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害虫预测预报,使治虫工作有计划有重点
的进行,从而达到从虫口夺回农产品,保证农业收入。
二、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别
•一般按发育进度检查结果,计算发育进度和制作其种群数量 变动的曲线。
(一)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数理统计学上,通常可以把发育进度百分率达16%、 50%、84%左右当作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的数量标准, 其理论依据是:害虫各虫态或各龄虫在田间的发生数量消 长规律表现往往是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即开始为个别 零星出现,数量缓慢增加,到一定时候则急剧增加而达高 峰,随后相反,数量急剧下降,转而缓慢减少,直到最后 绝迹。其整个发生经过,可用坐标图来表示。以横坐标表 日期,纵坐标表数量,或数量增减百分率,连接各坐标点, 即可得一曲线。这条曲线经过修正后很近似“正态曲线” 或称“常态曲线”。
第一节 农作物预测预报概况
一、目的和意义
•①害虫预测预报 根据害虫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作物的物候、气象 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作出其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 程度等估计,预测害虫未来的发生动态,并提前向有关领导、植物 保护部门、治虫工作人员提供虫情苗情报告。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害虫预 测预报
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植物害虫预测预报
一、预测预报的类型
1.按预测预报的内容划分 (1)发生期预测。发生期预测是指对害虫的卵、幼虫(若虫)、 蛹、成虫等某一虫态或虫龄出现或发生的初盛、高峰和盛末期进 行的预测。 (2)发生量预测。发生量预测是指对害虫可能发生的数量或虫 口密度进行的预测。通过预测,可以了解虫害是否有大量发生的 趋势和是否会达到防治指标,以此确定是否开展防治工作。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
一、预测预报的类型
1.按预测预报的内容划分 (3)分布蔓延预测。分布蔓延预测是指对测报对象可能分布和 蔓延为害的地区进行的预测。通过预测来确定所要采取的控制其 扩展、蔓延为害的措施。 (4)为害程度预测。为害程度预测是指在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 预测测报对象可能造成的为害,以轻、中、重表示。
最初阶段,人们只是通过虫粪出现与否,判别有无林木害 虫为害;后来则运用多种方法建立落粪数量与害虫数量的 相互关系,通过落粪数量推测害虫数量,该方法称为排泄 物预测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谢谢观看!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
一、预测预报的类型
2.按预测预报期限的长短划分 (1)短期预测。短期预测通常根据害虫前一两个虫态的发生时 期和数量预测后一两个虫态的发生时期及数量;预测期限较短, 仅在一个世代或半年以内。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
一、预测预报的类型
2.按预测预报期限的长短划分 (2)中期预测。中期预测通常根据上一个世代的发生情况预测 下一个世代的发生情况;预测期限随虫种而异,一年发生一代的 虫种为一年,一年发生几代的则为一个月或一个季度。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
一、预测预报的类型

什么是病虫害预测预报

什么是病虫害预测预报

什么是病虫害预测预报
害虫的猖獗常决定于4个方面的因素,害虫的发生基数和生活势能(繁殖能力、抗逆能力以及迁移扩散能力)强;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害虫的繁殖为害;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充沛,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长势和栽培管理等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为害,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

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

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需要应用有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和数理统计、系统分析等方法。

预测结果应以最快的方式发出通报,以便及时做好各项防治准备工作。

预测预报的对象包括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和仓贮病虫害等。

准确的病虫测报,可以增强防治病虫害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防治工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之更加经济、安全、有效。

病虫测报工作所积累的系统资料,可以为进一步掌握有害生物的动态规律,乃至运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农田生态系统内
各类因子与病虫发生为害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订最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当年当季的农业生产,而且对于提高长期综合治理的总体效益具有战略意义。

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越冬代二化螟的发生期调查


6/4见 7/4 8/4 9/4 10/4 11/4 12/4 13/4 14/4 15/4 16/4 盛17/4 1 期 1 4 10 10 15 20 25 24 30 31 期29
0.1 0.1 0.4 1.0 1.0 1.5 2.0 2.5 2.4 3.0 3.1 2.9
• 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 • 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 • 第二代成虫:8月上旬 • 第三代成虫:9月中下旬
二化螟各虫态的历期
• 卵期:26.5℃→ →7天 (4-5月) 18℃ → →10天 (11-3月) 30.5℃ → →5天 (7-9月)
• 幼虫期: 25℃→ →44.4天 28℃→ →35.6天 30℃→ → 30.5天
– 例:黑光灯下,诱到越冬代二化螟的发蛾始盛 期为4月16-17日,高峰期为4月23日,盛末期为
4月26-27日,二化螟卵期为8天。
– 一代二化螟幼虫孵化始盛期=4月16-17日+8天 =4月24-25日

高峰期=4月23日+8天=5月1日

盛末期=4月26-27日+8天=5月4-5日
南昌地区二化螟各代盛蛾期
稻纵卷叶螟各虫态历期
• 卵期:3-6天 • 幼虫期:15-20天 • 蛹期:5-8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昌地区褐飞虱的发生阶段
• 少量迁入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早稻 处于孕穗、抽穗期
• 大量迁入期:7月中下旬,早稻黄熟期 • 稳定增长期:8月上旬至8月下旬,晚稻拔
节至孕穗期; • 种群高峰期:9月上中旬,晚稻抽穗灌浆期
21 20 14 10 10 5 6 3 10 1 期 0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害虫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研究
通过对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行为 学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多种害虫预 测预报方法,如数学模型、生物统计 、遥感技术等。
害虫预测预报应用实践
这些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有 效控制了害虫的危害,提高了农作物 的产量和品质。
解决方案
采用现代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和设备,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利用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此外,建立数据共 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技术应用与推广挑战及解决方案
技术应用难度大
害虫预测预报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而且不同地区的害虫发生情况和环境因素也有所不同,因此技术应用 难度较大。
推广难度大
由于害虫预测预报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的效果,因此推广难度较大。
解决方案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害虫预测预报技术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此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害虫预测预报技术的推广和 应用中来。
指导农业生产
预测预报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害虫的发生趋势,合 理安排农业生产,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3
预防和控制害虫
预测预报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发生,采取有效的 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的扩散和蔓延。
预测预报在害虫防治中的实践案例
气象因子预测
01
利用气象因子如温度、湿度、降雨等预测害虫的发生趋势,如
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未来趋势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害虫预测预报 将更加精准、智能化,为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平衡提供更 加有力的保障。

病虫害预测预报.ppt

病虫害预测预报.ppt

二、病害预测方法
• (2)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 气象指标预测法:是根据某些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气象 因素与病害流行的关系来预测病害的发生情况。
• 英国和荷兰利用“标蒙法”预测马铃薯晚疫病侵染时期: 相对湿度连续48 h高于75%,气温不低于16 ℃,则14~ 21 d后田间将出现晚疫病的中心病株。
• 葡萄霜霉病:气温在11 ℃~20 ℃之间,并有6 h以上叶 面结露时间,就可预测为葡萄霜霉病的初侵染时间。
二、病害预测方法
• 2.发生量预测 • (1)环境因子法 • 以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为依据,根据一年中气象因素的
变化规律和当年的发生情况,结合某种害虫多年数量变 化与气象因子相关的规律,对害虫的数量发出预测预报。 • (2)害虫基数法 • 根据前一代某种害虫虫口基数情况,预测下一代该害虫 发生数量多少的方法。 • (3)形态指标法 • 用昆虫的内外形态变化作为指标,对该昆虫未来发生数 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 苹果和梨的锈病:北京地区,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若 出现大于15 mm的降雨,且其后连续2 d相对湿度大于 40%,则6月份将大量发病。
二、病害预测方法
• (3)根据菌量与气象条件预测 • 病情调查预测法:通过田间普查或定点调查,在掌握发
病始期及数量的基础上,结合气象(主要是降雨)预报, 预测病害当年的流行程度。
一、病虫预测的类型
• 3.分布预测 • 预测病虫可能的分布区域或发生的面积,对迁飞性害虫
和流行性病害还包括预测其蔓延扩散的方向和范围,以 做好防治准备。
• 4.危害程度预测 • 结合作物的品种布局、生长发育特性、结合气象资料的
分析,预测测报对象发生的轻重及为害程度 • 为小发生、中等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

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

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

(1)卵分级预测法
卵分级预测法是根据卵块或卵粒的颜 色变化,进行分级,预报卵的孵化期 或防治适期。
(2)幼虫分龄和蛹分级预测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主要类型田进行调查,采集幼虫、蛹,仔细将幼虫分 龄、蛹分级,然后计算各龄幼虫、各级蛹的百分率,并按发育先后将 各百分率进行累加,即从发育较快的向发育较慢的方向逐龄逐级累加, 当累加到16%、50%、84%左右时,即分别得出始盛、高峰、盛末期。
~1.0
1.76
2.5
3.51
5
4、预测预报方法
(1)发生期预测
三龄盛期=产卵高峰日+卵期+一龄幼虫期+二龄幼虫 期+1/2三龄幼虫期
(2)发生量预测
应用诱蛾量预测幼虫发生量:根据历年粘虫发生面 积、密度和诱蛾量,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作物布局、 长势等因子,综合分析做出预测。
应用卵量预测幼虫发生量:在卵量与幼虫发生密切 地区,根据卵量,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作物布局、 长势等因子,综合分析做出预测。
6龄
平范平范平范 均围均围均围
体 1.87 1.8~ 5.9 5~7. 9.81 7~12 13.7 10~ 20.8 11~ 29.2 19~

2.2
1
18
24
35.5
头 0.32 0.3~ 0.54 0.5~ 0.96 0.75 1.59 1.4~ 2.27 2~ 3.32 3~

0.4
0.65
化蛹 羽化 备注
日期 地点 活虫 死虫 活蛹 死蛹 蛹壳 率 率
(月
数 数 数 数 数 (%)(%)
/日)
3、成虫灯诱
1台多功能自动虫情测报灯或黑光灯
统计每天灯下成虫数量,同时记载20时的气象 要素。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1、期距法:各虫态出现的时间距离,称“期距”。

即昆虫由前一个虫态发育到后一个虫态,或前一个世代发育到后一个世代历经的天数。

只要知道了期距就可以推算后一个虫态或世代的发生期。

主要方法有(1)诱集法;(2)田间、草地调查法;(3)人工饲养法。

2、物候预测法:是根据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某些物种对同一地区的综合外界环境条件有相同的时间反应来进行预测预报。

3、有效积温法:就是利用有效积温法则进行测报的方法。

有效积温(K)是指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要的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积加值。

是用来分析昆虫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其意义是:昆虫完成某一虫态或一个世代的发育所需要的有效温度积累值是一个常数,单位以日度表示。

4、种群数量估计法~生命表:以昆虫的产卵数或预期产卵数为起点,分别调查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对种群不同虫期所造成的死亡数,逐一列入表中,最后求出一个世代中所能存活下来的数量,再根据雌雄虫之间的性比及雌虫平均产卵量,求得下一代的发生量。

如发生量和起点发生量相似,说明种群数量稳定无增减;如大于或小于起点发生量,表明种群数量将要增加或趋于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预测内容可分为:
(一)发生期预测 (二)发生量预测 (三)分布蔓延地区的预测
(一)发生期预测 (emergence period forecast)
定义:根据害虫现在发生情况,参考历史资料,估
计害虫某一虫态或世代的发生时期。 害虫的发生时期可划分为始见期、始盛期、高 峰期、盛末期、终见期。预报时着重始盛(出现 20%)、高峰(出现50%)和盛末(出现80%)三 个时期。在生物防治中始见期也很重要。 预测方法:发育进度、有效率积温、物候、温度指
• 3) 长期预测 期限常在1个季度以上。
通常是根据越冬后或年初某种害虫的越冬有效虫 口基数以及气象预测资料等作出的,在年初展望其全 年的发生动态和灾害程度。 预测时期的长短仍视害虫种类和生育周期长短而 定。生育周期短、繁殖速度快,预测期限就短,否则 即长,甚至可以跨年。 例如,我国滨湖及河泛地区根据年初对涝、旱预 测的资料及越冬卵的有效基数,来推断当年飞蝗的发 生动态。
(三)典型取样
在全群中主观选定一些能够代表全群的作为样本。此 方法带有主观性,要求熟悉全群的分布规律
(四)分段取样
对整体的不同部分取样如:对一
株植物,可以分为:根、茎、叶、 花和果实
(五)随机取样 根据全群的大小,严格按一定间隔选 取一个样本。 最常用的随机取样方法有: 棋盘式、五点式、对角线式、平行线式 或“Z”字式。
1. 温雨系数或温湿系数:
温雨系数 P T 或
T C
P
HR 温湿系数 或 T C T
RH
2. 气候积分指数
Q(
x
x

y
y
)/2
3. 综合猖獗指数 将气候因素和虫口密度等综合统计计 算,分别求出大发生年、中发生年和轻发生年的综合 指数,作为某种害虫未来发生量预测的依据。
聚集分布
种群内个体间互不独立,可因环境的不均 匀或生物本身的行为等原因,呈现明显的聚集 现象。宜采用平行线取样法。
三、取样单位
(1)长度:用于调查密集条播作物害虫的调查,如:1m内
(2)面积:用于调查统计地面害虫、密集作物的害虫。如:1m2
(3)体积:用于调查贮量害虫
(4)体重:用于调查粮食、种子中的害虫
它们的发生数量,统计各虫态的百分比,将逐期统计的百分 比顺序排列,便可看出害虫发育进度的变化规律,发生的始、 盛、末期和各个期距。如:始期(20%)--盛期(50%)--末 期(80%)。贯穿几个虫态(孵化、化蛹、羽化),以估计同 一个世代中各个发育阶段的期距。
活蛹数 蛹壳数 化蛹百分率 100% 活幼虫数 活蛹数 蛹壳数
主要任务
①预报害虫发生为害的时期,以便确定管理的 有利时机;②预报害虫发生数量的多少和为害性的 大小,以便确定防治的规模和力量部署;③预报害 虫发生的地点和轻重范围,以便安排在不同地区采 取不同的对策。
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 1) 短期预测 期限在20d以内,一般只有几天至 10d以上,其预测准确性高,使用范围广。通常 是根据害虫前一、二个虫态的发生情况,推测后 一、二个虫态的发生时期和数量,以确定未来的 防治时期、次数和防治方法。 • 2) 中期预测 期限在20d到1个季度,通常是预测 下一个世代的发生情况,以确定防治对策和部署。 视害虫种类不同,期限的长短可有很大的差别, 如1年1代、1年数代、1年10多代的害虫,采用同 一方法预测的期限就不同。
群密度、虫体内部器官的发育状况、迁飞路线、成虫
的活动能力、迁飞趋势向地形条件、影响迁飞的主要 气象因子等),可以预测它所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蔓延 到的地区。
4. 天敌指数 在分析当地多年害虫数量、天敌数量及其 攻击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出该天敌攻击力, 可求出害虫数量与天敌数量及其效应比值的天敌指数, 根据田园调查的害虫与天敌数量,可以预测未来害虫 数量趋势。
形态指标法
• 利用昆虫形态的变化,有时可较准确地估计其发 生量趋势,如因不同环境条件出现翅型变化、雌 雄性比变化、脂肪含量、卵巢含卵量变化等,都
过经济阈限,就不必实施防治;
②估计发生数量明显上升,但天敌也大量繁殖,可
足以抑制害虫数量的发展,害虫为害损失亦超不
过经济阈限,可不必防治;
③估计在天敌、气候等因子的综合影响下,害虫发 生数量呈下降趋势,为害损失在经济阈限以内,也 不必防治; ④害虫数量大量增加,超过防治标准,为害损失超
(a) 诱集法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趋化性进行诱集。在害 虫发生期,用此方法估计出迁飞昆虫在本地区一
年中各代出现的始期、盛期、末期的期距。
第一代出现的盛期+期距=第二代出现的盛期 (b)饲养法 通过人工饲养昆虫,求平均发育期,以平均 “历期”作为期距,进行期距预测。
(C) 田间调查法
在害虫发生阶段,定期、定田、定点(甚至定株)调查
具体用哪种要根据害虫或其为害植物的分布型!
随机取样方法
五点式 (面积)
Z字形
对角线
五点式 (长度)
双对角线
棋盘式
平行线式
直行式
随机分布
昆虫种群内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相互
吸引或相互排斥,种群中的个体占据空间任何一点的 概率相等,任何一个体的存在决不影响其它个体的分 布 ,这种分布也叫波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 。 一般活动力强的昆虫在田间 的分布型往往呈随机分布。 如黄条跳甲在白菜地的分布 宜采用五点式、对角线或棋盘式
• 有如下三个方面:
1. 世代离散的预测模型 2. 世代重叠的预测模型 3. 生命表的数量联合模型
三、分布蔓延地区的预测
• 分布蔓延地区预测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知道了 一种害虫各虫期的生存条件后,就可以预测它可能分
布到的地区。其二,对于有迁飞习性的害虫,在了解
其迁飞规律的基础上(如迁飞前种群的食料状况、种
蛹壳数 羽化百分率 100% 活幼虫数 活蛹数 蛹壳数
(2)有效积温法则
• 根据害虫某一虫期(或龄期)的发育起点温 度和有效积温,当地常年同期的平均气温,
结合近期气象预报,对该虫下一虫期(或龄
期)的发生期做出预测(见有效积温法则)。
(3) 物候预测法
• 物候是指各种生物现象出现的季节规律性, 是季节气候(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影 响的综合表现。各种物候之间的联系是间 接的,是通过气候条件起作用的。
(5)时间:用于调查活动性大的害虫。如记录单位时间内起飞、
经过某一地点或捕获的虫数。
(6)植株或植株部分器官:如:叶片、花蕾、果实上的虫口数量
(7)器械:如:捕虫网扫捕一定网数,黑光灯以一定光度 害虫的预测预报
害虫预测预报(forecast and prognosis of insect pests) 以已经掌握的害虫发生规律为基础,根据当前 害虫的发生数量和发育状态为依据,结合气候条 件和植物发育等环境因素为参照,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害虫未来的动态趋势,提供虫情信息,进行 咨询服务,保证及时、经济、有效地科学管理害 虫。
第六章 害虫的调查与预测预报
进行害虫管理,要做到科学、有效,掌 握害虫形势及其近期动态十分重要。并且能 够依据当前调查结果,推算未来一段时期发 生趋势,为害虫管理的行动提供可靠依据和 正确的管理方法。
第一节 害虫调查的一般原理
一、调查方法
(1)普查:选有代表性的路线用目测法边走边看。 记录:害虫发生的生境、生态因子、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2)详细调查:选有代表性的地段,设调查点,详细调查。
二、取样方法
取样:从调查对象的全群中,抽取一定大小、形状和数量
的单位(样本),以最大程度地代表全群。
(一)分级取样
一级一级重复多次的随机取样方法。适用于从数量 较大的集团中抽取样本。
1 2
n
(其中n=1,2,3…..)
(二)间接取样 对于较难调查的性状(如:钻蛀性害虫的虫口密度), 用另一有密切相关性的简单性状(如:蛀孔数量)来代表。 如:1个蛀孔代表1头害虫。
1.有效基数预测法
根据上1代的有效虫口基数、生殖力、存活量 来预测下1代的发生量。 计算繁殖数量:
f p p e 1 M 0 M f
对一化性害虫和1年中发生2~4代的害虫预测 效果比较好,特别在耕作制度、气候、天敌数量 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应用较好。
2. 经验指数预测法
标、趋性诱集和数理统计等。
要求发育进度要查准确,调查虫量要多,多次调查!
始盛
高峰
盛末
发生期预测方法
1. 发育进度预测法 2. 有效积温法 3. 物候预测法 4. 经验性温度指标法 5. 回归统计法
1)发育进度预测方法
a. 期距法
根据当地多年研究资料,总结出某 种害虫的两个世代之间或同一世代各虫态之间 的历期经验值(即期距),作为发生期预测的 依据。获得期距的方法有:诱集法 、田园调 查法 、人工饲养 。
对下1代种群数量有影响。
例如蚜虫虫体中当有翅成、若蚜占总蚜量的比例, 在双目解剖镜下观察达40%左右,或肉眼观察达 30%左右,该虫将在一周后大量迁飞扩散。 如飞虱科昆虫有长、短翅型之分。短翅型个体的增 多,是飞虱将大发生的征兆。
数理统计预测法
• 包括了多种统计模型预测法、经验指数预测法、 判别分析预测法、回归预测法、逐步回归和马氏 链转移矩阵预测法等等。
河南对小地老虎的观察有“桃花一片红, 发蛾到高峰;榆钱落,幼虫多”,对粘虫 有“柳絮纷飞蛾大增”等说法。
(二)发生量预测
发生量预测指依照现时害虫的发生动态和环境条
件,参考历史资料,估计未来发生数量。
从防治角度,对待害虫数量的多寡有四种不同的
考虑:
①估计发生数量达不到防治标准,为害损失未超
过经济阈限,天敌数量远不能控制害虫数量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