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课设
工业通风地下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地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了解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原则;(3)熟悉通风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4)掌握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通风工程问题;(2)具备通风系统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能力;(3)掌握通风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原则;3.通风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4.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5.通风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3.实验法:进行通风实验,使学生掌握通风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特性;4.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通风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要求工业通风是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重要的安全工程措施之一,不仅涉及安全生产,同时也关系到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了解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周:通风基础知识•工业通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的通风设计需求•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第二周:通风规划和设计•通风系统设计流程和方法•通风系统计算和参数选择•通风系统图纸绘制和规范要求第三周:通风系统选择与安装•通风设备的选择和技术要求•通风设备安装及布局要求•通风系统检测和调试技巧第四周: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通风系统运行和管理•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及维护•通风系统改造、升级和更新技术三、课程作业与考核1.课堂小测试(占20%)2.课程设计报告(占40%):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一个小型通风系统的设计,包括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系统布局等内容。
3.综合实践(占40%):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工厂或建筑现场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或维护实践。
四、课程教材1.《工业通风设计与管理》(第四版),杨红兵,机械工业出版社;2.《通风与空调》(第四版),陈昌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享、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报告和综合实践成绩。
学生需要完成课堂小测试、课程设计报告和综合实践项目,并根据评价规则进行积分统计和排名评定,以此确定学生成绩。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工业场所通风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掌握通风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场所通风需求,提出合理的通风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操作通风设备,进行简单的通风系统调试和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通风知识,评估工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工业通风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安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业场所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生产,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通风系统的组成: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部件的功能和选型。
3. 工业通风系统工作原理:空气流动原理、通风量的计算与控制。
4. 工业通风设计原则:依据不同工业场所特点,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5. 工业场所通风要求:对比不同场所的通风标准,分析通风需求。
6. 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有害气体、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
7. 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8. 实践操作:通风设备操作、调试、维护及通风效果评估。
工业通风课设
工业通风课设一、引言工业通风是指通过机械方式将室内空气排出,以维持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一种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化学物质等的存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热量和湿度等有害物质,对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建立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保障工作环境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工业通风的原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工业通风原理1. 空气流动原理在工业通风系统中,空气流动是实现室内空气排出和新鲜空气进入的关键。
根据流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空气流动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类型。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物或设备上的自然开口(如窗户、门等)以及建筑物周围的自然气流来实现空气流动。
自然通风具有简单、经济的特点,但其通风效果受到气流和气温的影响较大。
强制通风则是通过机械设备(如风机、排风扇等)驱动空气流动,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
强制通风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空气流量和流速,适应不同工业场所的要求。
2. 通风系统设计原则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空气质量要求:根据不同工业场所的特点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种类,确定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并据此确定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
•通风量计算:根据工业场所的面积、高度、人员数量等因素,结合空气质量要求,计算出所需的通风量。
•通风系统布局:根据工业场所的布局和特点,确定合理的通风系统布局,并考虑排放口和进风口位置的选择。
•设备选择:根据通风量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通风设备,并进行合理配置。
•运行控制:设计合理的运行控制策略,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按需工作,并实现节能效果。
三、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案例分析以某化工厂的通风系统设计为例,对其进行分析。
1. 工业场所特点该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含有有害物质和高温气体。
由于工艺要求,生产车间内温度较高,需要通过通风降温。
2. 设计方案根据该化工厂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以下通风系统方案:•自然通风:在车间上部设置天窗,利用自然气流实现部分废气的排出和新鲜空气的进入。
工业通风教学设计
工业通风教学设计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就成为了保证生产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
因此,工业通风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工业通风教学的设计,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旨在为工业通风教学提供更好的参考。
2.课程设置工业通风教学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内容:1)通风基础知识。
这部分主要介绍通风的概念、目的、分类、基本原理、工作特点等内容。
2)通风系统设计。
这部分主要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
3)通风系统安装。
这部分主要介绍通风系统的安装流程、施工要点和安装注意事项。
4)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
这部分主要介绍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等内容。
3.课程教材工业通风教学的课程教材应包括以下内容:1)通风基础知识的教材。
教材应包括通风的概念、目的、分类、基本原理、工作特点等内容。
2)通风系统设计的教材。
教材应包括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其中设计方法应重点介绍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3)通风系统安装的教材。
教材应包括通风系统的安装流程、施工要点和安装注意事项,并重点介绍通风系统与其他设备的协调工作。
4)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的教材。
教材应包括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等内容。
教材中应重点介绍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环保要求。
4.教学方法工业通风教学的教学方法应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
1)理论课教学。
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来传递通风基础知识、通风系统设计和安装基础知识等内容。
2)实践课教学。
通过实验室课程设计来对学生进行通风系统安装与维护、通风系统运行与性能测试等实际操作。
3)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场景中。
4)毕业设计。
以工业通风的设计与实现为主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业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安装和运行测试。
5.总结工业通风教学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通风基础知识、通风系统设计和安装知识,以及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的经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并从而提升通风工程师的综合素质。
工业通风与供暖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供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与供暖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与供暖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工业通风与供暖系统设计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包括空气流量、热负荷等关键参数的计算。
3. 学生能了解工业通风与供暖系统的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通风与供暖系统的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2. 学生能运用计算方法,完成工业通风与供暖系统的初步设计,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工业通风与供暖课程,培养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工业通风与供暖领域的发展趋势,树立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观念。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通风与供暖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与供暖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工程制图能力,对工业通风与供暖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设计和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原理:包括流体力学基础、通风方式的分类与特点、通风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等,参考教材第二章。
2. 工业供暖原理:涵盖传热学基础、供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供暖设备的选用等,参考教材第三章。
3. 空气流量与热负荷计算:介绍空气流量、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参数的确定,参考教材第四章。
4. 工业通风与供暖系统设计:讲解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参考教材第五章。
5. 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分析工业通风与供暖系统的能耗特点,介绍节能技术和措施,参考教材第六章。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2. 学生能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场合,了解通风设备的选择标准;3. 学生能了解工业通风系统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的能力;2. 学生能运用相关计算公式,进行工业通风系统风量、风速的计算;3. 学生能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合理的工业通风方案,并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意识,认识到工业通风设计在改善生产环境、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项目设计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工业通风设计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科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工业通风设计基础,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原理:讲解流体力学基础、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通风方式的分类。
- 教材章节:第1章 工业通风基础2. 通风系统设计: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关键参数计算、通风设备选择及布置。
- 教材章节:第2章 通风系统设计方法3.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分析工业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探讨其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3章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4. CAD软件应用:教学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
- 教材章节:第4章 CAD软件在通风设计中的应用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工业通风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业通风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护劳动者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通风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结构与原理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原则:讲解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4. CAD软件绘制通风系统图: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指导学生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风系统图绘制5.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介绍通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分析常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6. 工业通风系统节能减排与环保:讲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的设备越来越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热也越来越多。
为此,工业通风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会讨论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一些问题。
二、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技术是指利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方法,对厂房内的废气和废热进行排放和处理。
工业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送风管道、排风管道、滤尘设备、调节设备、管道支架等组成。
三、课程设计3.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计算,并合理布局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
同时,学生也将学会如何进行维护和调试,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课程大纲1.工业通风技术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通风需求的计算–风机的选择–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布局3.工业通风系统的维护与调试–维护的常见问题–调试的方法和技巧3.3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授课、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们将在实验室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测量,并学习相关的计算方法。
3.4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构成,实验成绩主要由实验操作和报告质量构成,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题目。
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工业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主要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
北京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北京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北京地区工业通风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3. 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结构及其优缺点,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系统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通风系统方案的制定。
2. 提高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纸的技能,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通风系统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相关技术发展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改善生产环境、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通风领域的专业课程,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科基础,对工业通风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讲解通风系统的基础知识,如通风动力、阻力、风道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设计3. 北京地区工业通风规定与标准:介绍北京地区工业通风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规范4. 工业通风系统类型与结构:分析不同类型的通风系统及其结构特点、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与选择5.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教授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包括风量计算、风道设计等。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cad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cad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和设计方法;使学生熟悉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和设计方法;2.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工业通风案例分析;4.学生分组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和设计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业通风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3.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业通风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2.参考书:提供更多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直观展示工业通风设计和CAD软件应用;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5.CAD软件:为学生提供设计和表达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2.作业:布置相关的工业通风设计和CAD表达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20%;3.考试:期末进行工业通风知识和CAD技能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本课程设计旨在为某企业加工车间设计一个有效的通风除尘系统。
背景包括该企业加工车间存在的通风除尘问题以及对员工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影响。
目标是通过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通风除尘系统,改善车间空气质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降低粉尘和污染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概述工业通风的基础知识,包括通风原理、通风系统组成部分等。
工业通风是指通过机械设备,通过改变空气流动方式,控制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以满足特定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的一种技术。
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可以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保护工人健康,降低污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
通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新鲜空气,替换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调节室内温湿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风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进风口:通风系统的起始部分,通过进风口输入新鲜空气。
进风口应位于车间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可以通过过滤设备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进风口:通风系统的起始部分,通过进风口输入新鲜空气。
进风口应位于车间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可以通过过滤设备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排风口:通风系统的出口部分,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车间。
排风口应位于车间相对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过滤设备净化排出的空气。
排风口:通风系统的出口部分,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车间。
排风口应位于车间相对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过滤设备净化排出的空气。
工业通风课设
工业通风课设一、引言工业通风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可以有效地提供适宜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环境,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探讨工业通风的概念、分类、设计原则以及应用。
二、工业通风概述工业通风是指通过机械设备来改变工作区域的空气状态,以达到人员舒适、保证生产安全的一种技术手段。
根据通风的方式和目的不同,可以将工业通风分为常规通风、局部通风、全局通风等。
2.1 常规通风常规通风是通过安装通风设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污浊空气和新鲜空气进行混合,从而实现通风的目的。
常规通风适用于空间较大、通风需求相对较低的场所,如大型工厂车间。
2.2 局部通风局部通风是通过设置局部通风设备,将污染物源头附近的污浊空气直接排出,以减少对整个工作区域的污染。
局部通风适用于处理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有害物质较高的区域,如化工厂、喷漆车间等。
2.3 全局通风全局通风是通过全局通风系统将整个工作区域的空气进行循环和处理,保持空气质量的稳定。
全局通风适用于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无尘室、实验室等。
三、工业通风设计原则工业通风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1 安全性原则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设计中需要考虑应急情况下的通风需求,并设置相应的安全设备和保护措施。
3.2 舒适性原则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人员的舒适性需求,确保空气流动的速度、温度、湿度等参数在舒适范围内。
3.3 高效性原则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尽量提高通风效率,确保足够的空气交换率和污染物的排出率,以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四、工业通风系统的构成及运行工业通风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通风设备、管道、控制系统等。
通风系统的运行需要合理的操作和维护。
4.1 通风设备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送风口、排风口等,其作用是产生空气流动,实现通风效果。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根据工业厂房的换气次数或污染物浓 度稀释要求,计算所需的总风量。
风压计算
根据管道长度、弯头数量、送风口阻 力等因素,计算通风系统的总风压。
设备选型
根据风量和风压的计算结果,选择合 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机、空气处理机 组等。
管道水力计算
根据管道走向、管径、送风口阻力等 因素,进行管道水力计算,确保通风 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探讨
问题诊断
01
针对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
问题根源。
解决方案探讨
02
根据问题诊断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探讨和评估
。
经验总结
03
对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
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05
通风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 方向
性能评价指标及方法介绍
。
通风设备类型与选择
空气加热器
分为电加热器和热水加热器, 根据加热量和加热方式选择。
空气过滤器
分为粗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 ,根据过滤精度和空气洁净度 要求选择。
通风机
根据气流方向可分为离心式、 轴流式;根据压力高低可分为 低压、中压和高压。
空气冷却器
分为表面式冷却器和喷淋式冷 却器,根据冷却量和冷却方式 选择。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2024-01-05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工业通风基本原理 • 通风系统设计方法 •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 通风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方向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工业通风概述
工业通风定义
工业通风是应用空气流动的原理 ,采用各种通风设备,有效地控 制工作场所内的空气环境,以满 足生产工艺和人体健康的要求。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2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2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必要性、通风系统的设计步骤、通风设备的选型和布局,以及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掌握通风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3.了解通风设备的选型、布局和性能要求;4.理解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要点。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通风原理分析工业通风问题;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3.能够对通风设备进行选型和布局;4.能够制定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对通风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设备选型和布局、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通风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3.通风设备的选型、布局和性能要求;4.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要点;5.通风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能;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风技术;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通风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工业通风设计与应用》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参考书籍;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课件,提供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3.实验设备:准备通风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如通风机、风管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通风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掌握工业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4)了解工业通风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通风实际问题;(2)具备初步的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和评估能力;(3)学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解释工业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讲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运行机制和设计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3.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介绍工业通风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通风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4.实践演练:学生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设计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工业通风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业通风设计与应用》;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软件、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通风实验装置、计算器等。
南京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南京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选型、参数计算等。
3. 学生能了解通风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具体工业场景,设计合理的通风方案。
2. 学生能运用计算工具,完成通风系统参数的计算和优化。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工业通风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通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
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工程观念。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具备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安全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原理:讲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目的、原理,包括气流组织、污染物扩散和控制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 流体力学基础- 污染物传输与扩散- 通风方式及其适用场景2. 通风系统设计: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涵盖需求分析、系统选型、参数计算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 通风系统设计流程- 系统类型及选型依据- 参数计算与优化3. 工业通风应用:分析工业通风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如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 工业通风在典型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通风系统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通风系统对生产效率的作用4. 实践操作与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完成工业通风项目的设计与计算,对应教材第五章。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答辩演示
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展示 设计成果并回答评委提问 。
02
工业通风系统概述
工业通风定义及作用
工业通风定义
工业通风是运用空气流动的原理,采用各种通风 设备,对工业生产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置换、稀释 、降温或升温等处理,以改善生产环境,保障生 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
保障生产安全
对于某些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的生产过程,通过 合理的通风措施,可以防止火灾、爆炸和中毒事 故的发生。
节能措施
采用高效电机、变频器等节能技术, 降低通风设备运行能耗。
04
管道系统设计及计算
管道系统组成与功能
阀门
控制管道内气体流量的装置, 可根据需要调节开度。
过滤器
清除气体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保证气体质量。
管道
用于输送空气或其他气体的主 要通道,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 成。
风机
提供气体流动的动力,使气体 在管道内流动。
管道水力计算与校核
水力计算
根据气体流量、管道直径、压力 损失等参数,计算管道内的流速 、流量和压力分布。
校核计算
对水力计算结果进行校核,确保 管道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包括 检查流速是否过高或过低,压力 损失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等。
优化设计
根据校核结果,对管道系统进行 优化设计,如调整管道直径、改 变布置方式等,以提高系统效率 和降低成本。
针对工业通风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 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 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业通风现状
目前,许多工业企业的通风系统存在 设计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导致生产环境恶劣,影响员工健康和 企业效益。
课程设计目的
01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工厂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工厂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在工厂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工业通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包括通风机、风管、空气处理单元等。
3. 学生能够解释工业通风系统设计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风量、风速、空气流通路径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工厂车间的环境需求,设计基本的工业通风方案,以满足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与舒适度需求。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或模拟练习,学会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业通风工程职业的兴趣,认识到工业通风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沟通与交流,共同完成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评估。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工业通风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相关职业技能及正确的职业态度。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目的、分类及其在工厂环境改善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工业通风概述”2. 工业通风设备与工作原理:详细讲解通风机、风管、空气处理单元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教材章节:第二章“通风设备与工作原理”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参数:介绍风量、风速、空气流通路径等关键参数在通风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通风系统设计参数与计算”4.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分析工厂车间环境需求,学习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四章“通风系统设计方法与实践”5.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工业通风案例,让学生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实际应用。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熊静宜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熊静宜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 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组成及通风设备的工作原理;3. 掌握工业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及通风管道的设计要点;4. 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安全与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业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进行简单的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包括通风管道的布置、设备选型等;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工业通风在改善生产环境和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通风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知识,但对工业通风的实际应用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通风的目的、分类及工业通风系统的重要性;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工业通风原理:流体力学基础、通风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气流组织形式;教材章节:第二章 工业通风原理3. 工业通风系统及其设备:通风系统的类型、组成,通风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选型;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及设备4. 工业通风量计算:通风量的确定方法、计算公式及实际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业通风量计算5. 通风管道设计:通风管道的布置、尺寸确定、材料选择及连接方式;教材章节:第五章 通风管道设计6. 工业通风系统安全与节能:通风系统安全措施、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教材章节:第六章 工业通风系统安全与节能7. 实践操作与模拟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通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及模拟分析;教材章节:第七章 实践操作与模拟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8周,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风工程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间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有时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风工程在内容上基本上可分为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两部分。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本设计中,采暖方式对小型车间或毗邻大车间的工部应尽量采用散热器采暖,对于大型车间则可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
车间通风在所有情况下,如果可能,应最大限度地采用最有效的局部排风。
在设备处就地排出有害物。
局部排风有:槽边排风罩、带吹风的槽边排风罩、通风柜伞形罩、通风小室、吸尘罩等等通过本次课设,基本掌握工业厂房通风供暖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初步了解收集设计原始资料(包括室内空气参数、室外气象资料、工艺和土建资料)地方法;了解、学会查找和应用本专业相关设计规范、标准、手册和相关参考书;学会正确应用所学理论解决一般通风工程问题地方法步骤,学会全面综合考虑通风供暖工程设计,同时提高设计计算和绘制工程图的能力。
目录一原始资料二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的计算三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的计算四车间各工部通风与供暖方案的确定五车间各工部散热器散热量、型号及数量的选择计算六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的计算七车间热风平衡、送风小室的计算及加热器的选择八对夏季室内工作温度进行校核九水力计算十设备汇总表及散热器片数的附表固原电机厂电镀车间通风与供暖系统设计一、原始资料1.1厂址:固原市1.4工作班制两班制1.5建筑结构资料见任务书1.6热源参数:130—70℃热水。
二、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的计算2.1建筑物各工部的体积计算Ⅰ厕所和更衣室:6000×4750×3300=94.05 m3Ⅱ喷砂室:6000×4750×3300=94.05 m3Ⅲ抛光室:6000×4750×3300=94.05 m3Ⅳ发电机部6000×4750×3300=94.05 m3:Ⅵ仓库6000×4750×7000=199.5m3:Ⅴ准备工部:18000×4750×7000=598.5m3 Ⅶ办公室:6000×4750×3300=94.05m3Ⅷ电镀部:27000×7250×7000=1370.25m3 Ⅸ溶液配制室:3000×4750×7000=99.75m3qn,v =0.7-3729.6-20005000-2000×(0.7-0.64)=0.67 W/m3·℃2.3建筑物热负荷计算(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P130)①采用供暖体积热指标法:Qn =αqn,yV(tn,p-tw)式中qn,y—建筑物供暖热指标,本设计中其值为0.67W/m3℃;α—修正系数,查得值为1tn,p—室内平均计算空气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空气温度,℃。
以喷砂室为例详细计算:Q n =αqn,yV(tn,p-tw)=1×0.67×94.05×(14-4)=630.14 Wn n,y n,p w式中qn,y—建筑物供暖热指标,本设计中其值为0.67W/m3℃;α—修正系数,查得值为1;tn,p—室内平均计算空气温度,℃,车间在非工作期间为5℃,不设送风系统的情况下,取室内平均计算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空气温度,℃。
以厕所和更衣室为例做详细计算:Q n =αqn,yV(tn,p-tw)=1×0.67×94.05×(12-4)=504.6W通风负荷Q=总热负荷Qn-采暖热负荷Qf-设备散热量Qs 以抛光室为例做详算,Q=630.14-63.01-400=167.13W余热,且应保证室温不超过40℃(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26℃)。
⑴通风量计算两台直流发电机产热量Q=10800 W设室温为40℃,又室外平均温度为26℃,则温差为Δt=40-26=14℃则风量为G=Q(c×Δt)=108001010×14=0.76㎏/s=2370.88 m3/h。
⑵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根据所需风量、风压及选定的通风机类型,确定通风机的机号。
在确定通风机的机号时,应修订风量。
风量:L'=KL=1.15×2370.88=2726.51 m3/h选定离心风机4-72-11№3.6A,相关性能参数见设备汇总表。
三、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的计算查《实用供热与空调设计手册》P9553.1 电动设备散热量QQ=1000nN=1000×0.25×0.8=200 Wn 为综合系数,一般电动设备和不用乳化液的机械加工机床取0.25,用乳化液的机床取0.15~0.2,本设计中取0.25。
3.2 发电机散热量直流发电机散热量Q=1000N(1-η)η=1000×9×(1-0.625)0.625=5400 WQ=1.16*(4.9+3.5v)*(t2-t1)F式中Q—散热量,W;v—水面上空气流速,m/s;t1—热水温度,℃;t2—周围空气温度,℃;F—热水槽面积,㎡。
以准备工部热水槽为例作详算如下:单个热水槽散热量Q=1.16×(4.9+3.5×0.25)×(50-18)×0.48=102.90 W 因为准备工部有两个热水槽,故热水槽总的散热量Q=2×102.90=205.8 W,1. 散热器的选用概括起来,应根据对散热器所提出的热工、经济、卫生和美观等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散热器,但要完全满足这些要求是很困难的。
为此,选择时应按房间用途,供暖系统中散热器的工作压力,散热器的安装条件等确定。
本设计中采用B 型光面散热器,其外形尺寸见附录。
采暖方式:对小型车间或毗邻大车间的工部应尽量采用散热器采暖,对于大型车间则可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
考虑到设在大厂房内的办公室及其他卫生条件较高的工部如果其门窗冷风渗透量能满足设备排风要求,可以不设送风系统,而由散热器供暖,否则应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以免由于排风量大于计算渗透风量,导致渗透风量增加,影响室内温度。
因此本设计方案中Ⅰ厕所和更衣室,Ⅵ仓库及办公室采用散热器供暖,其他车间部门均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供暖。
五、 车间各工部散热器热量、型号及数量的选择计算选择光面散热器,具体性能参数见设备汇总表。
室内管道采用明装,支管与散热器连接方式为同侧连接,上进下出。
6.1、喷砂室排风的作用有二:一是防止粉尘跑出,二是保证工作空间一定的可见性。
采用换气次数法,喷砂室的工作容积V f =πR 2h 1+13 πR 2h 2=3.14×0.52×0.75+13 ×3.14×0.52×0.65=0.76<1 m3,因此取换气次数n =1500次∕时。
故Ⅱ喷砂室部总排风量L =n ×V f ×数量=1500×0.76×2=2280 m3∕h =0.63 m 3∕s 。
6.2、抛光部采用布质光轮时,排风量按每毫米轮径6 m 3∕h 计算。
因此Ⅲ抛光部的总排风量L =200×6×2=1200×2m 3∕h =0.67m 3∕s 。
6.3、槽边排风罩槽边排风罩分为单侧和双侧两种,槽宽B ≦700㎜为单侧,B >700㎜时为双侧。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 ×F )共三种,250×200㎜、250×250㎜、200×200㎜。
本设计均选用200×200㎜。
所用公式为:①低截面单侧排风L =3VxAB (BA )0.2m 3∕s ②低截面双侧排风L =3VxAB (B2A )0.2m 3∕s1)双侧的以9有色金属腐蚀槽为例作详细计算如下:控制风速 Vx =0.3m ∕s总排风量L=3VxAB(B2A)0.2=3×0.3×1.5×0.8×(0.82×1.5)0.2=0.83m3∕s每一侧的排风量L'=12L=12×0.83=0.2 m3∕s2)单侧的以酸洗槽为例作详细计算如下:控制风速Vx=0.3 m∕s单侧排风量L=3VxAB(BA)0.2=3×0.3×1.0×0.6×(0.61.0)0.2=0.42 m3∕s。
7.1进风温度的计算确定送风系统的风量时,考虑到窗子的渗透及运输工具和人员的出入,从门、窗必然会侵入室外空气,故机械送风量可按总风量的10%~90%考虑,本设计中假设取25%,根据风量平衡,G p =G zj +G jj ,则自然通风量为总排风量的75%。
热平衡方程式的形式为:∑Q h +cG p t n =∑Q f +cG jj t jj +cG zj t zj式中∑Q h —维护结构、材料吸收的总热量,W ;∑Q f —生产设备、产品及采暖散热设备的总放热量,W ; G p —机械排风量,㎏∕s ; G jj —机械进风量,㎏∕s ;c —空气的质量比热,其值为1010J ∕㎏·℃。
t n —室内排出空气温度,℃; t jj —机械进风温度,℃; t zj —自然进风温度,℃;因为在含有有害气体及含尘气体的车间,全面通风量换气量是以控制有害物的浓度在卫生标准容许浓度以下所需的通风量;消除余热、余湿所需的通风量三者的最大值。
而实际在含有害物的车间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均大于消除余热余湿所需的通风量。
因此在本设计中计算通风量采取的温度为室外计算采暖温度。
下面以喷砂室为例做详细计算:t jj =∑Qh -∑Qf +cGptn -cGzjtw cGjj =∑Qt +cGptn -cGzjtw cGjj=567.13+1010×14×0.63-1010×0.58×41010×0.19=37.13℃。
准,选用48.1℃。
7.2进风量的计算此时进风温度为48.1℃,下面以喷砂室为例做详细计算, 风量平衡公式:G zj =G p -G jj热量平衡公式:∑Q h +cG p t n =∑Q f +cG jj t jj +cG zj t zj 二者联立可得:G jj =∑Qh -∑Qf +cGptn -cGptw c ﹙tjj -tw ﹚ =∑Qt +cGp ﹙tn -tw ﹚c ﹙tjj -tw ﹚以喷砂室的详细计算为例,已知机械进风温度t jj =48.1℃,则机械进风量G jj =∑Qt +cGp ﹙tn -tw ﹚c ﹙tjj -tw ﹚=567.13+1010×0.63×1.23×101010×48.85 =0.19㎏∕s自然进风量G zj =G p -G jj =0.78-0.46=0.58㎏∕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