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乔川初中李娜

(一)解读文本,明确目标

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于课文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其次,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依据什么来确定每课教什么呢?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即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比如,《草原》一课,该教些什么、学些什么呢?根据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理解词句,体会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内容印象最深的场景……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课文内容和特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可以这样确定:

1、识字学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全文,大体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印象最深的场景描写,

读、思、议,体会蒙汉之情,同时领悟这种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这些看似平淡却饱含浓情的语言。这三项,就是有别于其他课的重点内容。

课文题材、体裁不同,所处年段不同,特别是课文自身特点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

(二)简化环节,优化过程

教学环节要简单实用,没有必要设过多的教学环节。环节少了,教学情境就能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繁转换,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要把每个环节的事情做好,做扎实。要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无论教哪个年段的阅读课,无论教哪篇课文,都离不开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师生交流。

自读自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学,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课文主要内容有个初步的整体的把握;另一个是能提出内容或语言方面自己不懂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诸如,这儿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句子为什么这样写?一般来说,刚刚学习一篇新课文,要安排自学的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重点问题之时,也要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和“交头接耳”的时

间。

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引领学习过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关键处点拨及精当的讲解上。

教师要善于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学习《再见了,亲人》,可以提出:课文都写了哪些“亲人”,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人”。……教师不仅要能用问题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语言,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提“语言问题”,不仅会提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而且会提词、句、段、篇表达上的问题,通过围绕这一类问题的读、议、练,使学生既知道在表达上哪些地方好,又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迁移与运用。

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应该突出体现下面几个教学环节:⑴学生个人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熟悉生词,把课文读正确,读后有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内容方面的,词句方面的,表达方面的……)。

⑵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或理清思路,或抓住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明确本课教学重点——并通过提出和解决整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一般指重点部分的理解、品读,或体会关键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与效果,或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或侧重培养某一局部的能力,掌握某一方面的学习方法)。⑷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或积累语言或局部写法迁移的练习。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

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

(三)简便方法、多元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认为,阅读教学的方法要简便、实用、灵活。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

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朗读、默读,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的读,是大面积地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潜心的读。问题要少提,要整合;书要多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是评价阅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读为本,怎么读?我们认为:①读书目标要到位。即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读书时间要到位。即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③读书指导要到位。即教师要有恰当的读书指导方法。④读书形式要多样。即要采用多种形式读书。⑤读书要做到“熟读精思,切己体察”。即反复阅读,深刻思考、感悟。

比如《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翼龙是天空中的英雄。它们张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优美地飞行。越过草原,越过高山,湖面上也

常常映出它们那雄健的身影。”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出示对比句,学生读“它们张着翅膀,在空中飞行”。读后问:你们有什么感受?生答:这句话没写翼龙的翅膀多大,也没写怎么飞。而课文写翼龙是张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优美地飞行。师问:翼龙宽大的翅膀到底有多大,你们知道吗?生答:我查阅了资料,大约 12米。师问:这么宽大的翅膀,在空中怎么飞?生答:在空中优美地飞行。接着,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翼龙优美飞行的场面。再让学生读,体会优美。最后,师生轮读。师读第一句,生读后面的句子。读后问:为什么这样分工读?让学生体会课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读书目的十分明确,读书指导灵活有效。

读是手段,通过读书、品味语言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什么是感悟?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是“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是人对事物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对文章的感悟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悟意,悟情,悟理和悟法。即文意、文情、文理和文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