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学 第七章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
《公司治理》讲义 第6讲:公司高管激励与约束

《公司治理》第6讲:公司高管激励与约束6. 公司高管的激励与约束案例万科欲吃螃蟹:亿激励高管2006年3月21日,G万科(000002)公布了首期高营激励计划,这是股改之后,第一家正式出台对管理层激励具体方案的上市公司。
万科此次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以当年净利润净增加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一定的激励基金,通过信托管理的方式,委托信托公司在特定期间购入本公司上市流通A股股票,经过储备期和等待期,在公司A腔股价符合指定股价的条件下,将购入的股票奖励给激励对象。
(1)4.85亿激励高管“我们测算了一下,三年合计,万科用于高管激励的总基金额约为亿人民币.如果按45%缴税,实际奖励基金额为亿元。
”国泰君安地产行业分析师张宇对万科激励模式中的比例进行了模拟测算。
按照首期激励计划中不超过8%的高管激励面,约有不超过160名高管将在三年内分享这笔巨额奖金。
而公司董事长王石和总经理郁亮也将获益,二人的分配额度分别为每期分配信托资产的10%和8%。
张宇认为,根据万科3月21日发布的年报,2005年利润预测为亿元,相对于2004年净利润亿元,增长了%,而如果2006--2008年以每年增长30%计,将可能为股东创造财富亿元,在这个基础上按比例提取的奖励金,将占总净利润的%(税后占%)。
按照万科公布的初步计划,在上市公司年净利润(NP)增长率超过15%、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ROE)超过12%的硬指标条件达成之下,净利润增长在15%--30%之间,则同比从净利润增长额中提取奖励金;净利润增长率在30%以上按照30%进行提取,但累计提取的奖励金不超过净利润的10%;然后在税后委托信托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万科股票,奖励高层管理人员,分配三年后股票可以进行上市交易,首轮计划为2006—2008年。
(2)限制性股票,还是股票期权对于万科而言,采取限制性股票而不是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方式,也是一项灵活措施。
“选择限制性股票而不是规范股票期权,表明公司还是对股价的信心方面有所顾忌,因为,如果选择股票期权,股价不上涨,高管分文得不到;而限制性股票的好处就是,如果股价下跌,高管也有收益,只不过比公司支付的购股成本打折而已。
《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简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专门培养本科学生扎实的公司治理知识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它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还是一门应用性和实战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都非常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们能够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理论框架,内外部治理的内容,当前公司治理的热点,具备开展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同时为一部分学生读研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置本课程的作用:公司治理是一种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即广义的产权)分配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首先保证公司股东的利益,并以此为重心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平衡,对财务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公司治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学习和掌握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内容,特别是股东权益与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模式及运行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学习和掌握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学习和掌握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治理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知识内容。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力图将现实问题和现象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突出公司治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运用公司治理理论来分析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建设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公司治理基本理论(1)公司治理的产生(2)良好的公司治理(3)公司治理体系(4)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5) 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6)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本章重点与难点: 良好公司治理的构架,公司治理体系,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2. 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1)股东权益及其特征(2)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3)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本章重点与难点: 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
3.董事会与监事会(1)董事会制度的起源、特征与职能(2)董事会的模式与运行(3)监事会的设置与运行本章重点与难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与运行;董事和监事权利与义务。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公司高管的激励机制是我国公司越来越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公司治理的探讨以及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的公司高管激励现状的分析,我们知道在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对其高管的激励依然停留在较低层次,高管激励政策不能使高管的短期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捆绑在一起,因此我们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励措施,努力使高管将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经营业绩摆在一致的方向上,让他们认识到他们自己的个人财富依赖他们通过自己的服务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
1 我国高管激励现状分析1.1 传统的薪酬及奖金机制缺陷在我国,在多数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一般是传统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即收入=工资+奖金+福利,这种简单的模式并不能充分体现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与代理的关系,所有者既不能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也不能对经营者起到有效的激励机制的作用。
而很多企业更是从来没有考虑一个长效的激励手段,只用很简单的短期激励方式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激励,这样的结果是高层管理人员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使高管没有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能使高管的短期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捆绑在一起。
1.2 目标激励的持续性缺陷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才能启发其奋而向上的内在动力。
每个人实际上除了金钱目标外,还有如权力目标或成就目标等。
管理者就是要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或隐或现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随后的工作中引导和帮助他们努力实现目标。
当每个人的目标强烈和迫切地需要实现时,他们就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热切的关注,对工作产生强大的责任感,平时不用别人监督就能自觉地把工作搞好。
而高管的激励机制中,更需要长远而持续的目标激励做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让高管的激励机制形成有续系统,才能使这种机制发挥效用,使管理最大化,而目标激励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则是目前最为缺乏的。
公司治理和管理层激励

公司治理和管理层激励在经济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情况划分为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两种类型,古典企业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一体的企业,二者都集中在企业家手中,而现代企业则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自1932年Berle和Means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命题之后,Coase在1937年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此后,由于两权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就成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重要命题,同样的这些理论都和激励相关,由此,一系列的理论纷纷出现,包括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是基于管理层层面的系统理论体系。
(1)契约理论A.交易费用和契约契约理论是科斯在1937年开创,后来的研究者加以发展和完善,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系列不完全的契约的组合,契约不完全的根源在于人的有限理性、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显然,人的有限理性是相对固定的,而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交易费用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为了实现交易而支付的费用的总和,这些费用包括寻找交易伙伴、订立交易合约、制定交易价格、执行交易、监督违约行为、制裁和维护交易秩序等等,交易费用也可以称为交易成本,Williamson(1975)将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称为交易因素,交易因素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对手、交易的技术结构等内容,第二种类型是人的因素,包括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内容。
威廉姆森认为,个人机会主义的行为、市场的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等的存在都会提高交易费用。
Hart(1987)对交易费用的观点则存在很大的区别,他认为,交易成本和合约的期限长短有关,相对于长期合约而言,短期合约的不确定性更小,同样的,履约成本和突发事件发生概率较低,这样交易成本较低,然而交易成本仍然存在,而长期合约的事件更为复杂,同样的不确定性较高,履约成本较高,因此,交易费用会增加,但是也不会无止境的上升。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21日星 期六10时18分2秒10:18:0221 November 2020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10时18分2秒上 午10时 18分10:18:0220.11.21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2120.11.2110:1810:18:0210:18:02N ov-20
件和素质去投标和应聘选择企业。
约束机制的理论依据
现代公司理论
公司监督机制
基础
公司产权与委 托代理中的利 益冲突、非对 称信息。
公司内部权力 的分立、制衡, 各方利益协调。
当前我国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方面 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体社会化 形式简单化
对象扩大化 原则绝对化
主体社会化
难以背负如此压力
上级部门
“剩余索取权”是指对总产品扣 除了所有签约要素的报酬之后的 剩余利益的占有权.长期投资经 费的提供者应该是剩余利益的索 取者,监督者也是剩余利益的索 取者。将剩余索取权分 配给经
营者是让经营者持有股份或分配 给经营者期权。为了让经营者成 为公司的股东或虚拟股东,使经 营者与其他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 利益取向完全一致。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110:18:0210:18N ov-2021-Nov- 20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10:18:0210:18:0210:18Satu rday, November 21,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120.11.2110:18:0210:18:02November 21, 2020
公司治理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

公司治理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公司治理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1. 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公司治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确保公司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其中,激励约束机制在公司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司治理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以及其在提升公司绩效和管理者责任感方面的重要性。
2. 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机制和规定,确保公司能够以负责任的方式运作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公司治理中,透明度、权责清晰、独立性和问责制度是关键要素。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确保公司获得股东信任,并吸引外部投资者。
3. 激励约束机制的定义和作用激励约束机制是指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来促使公司管理层行为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这些机制包括薪酬制度、股权激励计划和绩效评估等。
激励约束机制的目的是激励管理层为公司利益努力工作,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防止他们滥用职权。
4. 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激励约束机制对公司的发展和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它能够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公司的长期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制度,激励管理层不断提高公司业绩。
激励约束机制还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通过公开披露绩效和薪酬情况,监督和约束管理层的行为。
5. 公司治理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为确保公司治理与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建立,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视。
5.1 独立董事和独立薪酬委员会的设立公司应设立独立董事和独立薪酬委员会,以实现对管理层的独立监督和薪酬制度的公正性。
独立董事能够提供中立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司高层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独立薪酬委员会能够制定薪酬政策和激励机制,确保薪酬与绩效挂钩,避免激励机制的滥用。
5.2 定期的绩效评估公司应建立定期的绩效评估机制,对管理层表现进行评估和监督。
激励与约束制度

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制度一.激励与约束制度概述激励约束,即激励约束主体根据组织目标、人的行为规律,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力,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激励约束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它一般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激励约束主体、客体、方法、目标和环境条件,是解决谁去激励约束、对谁激励约束、怎样激励约束、向什么方向激励约束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激励约束的问题。
正确把握激励约束的五个要素,对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至关重要。
激励与约束有着不同的功能,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但首先是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人的积极性,而没有积极性,一切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
同时,每个人要对他的经济后果负责任。
也就是说,他的行动要受到约束。
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偏重激励或者约束之间适当地做出选择。
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与所有者利益一致,实现激励兼容。
任何激励与约束制度都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二、代理人参加工作的收益不小于不参加工作的收益,即参与约束:三、代理人为委托人利益尽最大努力工作时得到最大收益,即激励相容约束。
显然,任何形式的平均分配主义(大锅饭和固定报酬制)及累进税率制都是低效的。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钱颖一指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是否用价格配置资源,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同”,“激励与约束都是市场经济中很本质的东西,在有效配置资源的背后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产权也好,公司治理结构也好,最终是为了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决策人提供约束制度。
”二.弊端总的来说,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实施的主要问题是:激励不足,约束软弱。
激励不足主要体现在:1,企业管理及经营者收入水平不高,固定。
国有企业家及员工所创造的价值与他们所获得的报酬相差悬殊,同时付出的劳动多。
人民大马连福+《公司治理》(第3版)+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第3版)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司治理英文课程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类别:总学时数:适用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先修课:管理学、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地位和作用)《公司治理》课程是工商管理领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对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初探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主要讲授包括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股权设计、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公司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等内容。
本课程从治理实践出发,既介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也引入一些前沿性问题,与管理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互为支撑,从而丰富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公司治理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提高认识和运用公司治理的一般理论、原则和规律正确解读甚至设计公司治理机制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公司治理工作的需要。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治理的视角,融汇贯通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知识,分析分析和解决公司治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公司的力量教学内容:✧企业制度的演进✧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与类型教学要求:✓了解公司产生的过程✓了解公司制企业与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的不同✓掌握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掌握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点✓理解公司力量的源泉案例讨论:➢华为的选择第二章公司治理基础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的界定✧良好的公司治理的意义与特征教学要求:✓了解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是公司的法人地位所衍生的三权分设✓理解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其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掌握公司治理的含义及良好公司治理的特征✓理解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案例讨论:➢你会投资绿龙公司吗第三章公司股权结构设计教学内容:✧股东权利与义务✧股权结构设计模式✧股东(大)会运行与股东(大)会表决机制设计✧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教学要求:✓了解股东、股份的含义以及股东的权利与义务✓掌握股权结构的设计✓学会运用机制设计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的控制权问题✓掌握股东(大)会运行和表决机制的设计✓了解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含义与内容案例讨论:➢谁动了我的“灯泡”? ———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始末第四章董事会决策机制设计教学内容:✧董事的选举与任免✧董事会的职能与构成✧董事会组织设计✧董事会会议运行与评价教学要求:✓了解董事的胜任条件以及权利与义务✓掌握董事会构成和组织设计的要素✓了解董事会会议运行机制和董事会评价标准案例讨论:➢波谲云诡的董事会战争第五章监事会监督机制设计教学内容:✧监事会的构成✧监事会的模式和职权✧监事会的运行机制教学要求:✓了解监事会的内涵、制度发展以及成员结构✓理解各国的监事会模式及监事会的职权✓理解监事会的议事机制与监事会监督的有效性案例讨论:➢三九集团的监事会为何失效?——赵某先获刑留下的问号第六章高级管理者激励机制设计教学内容:✧高级管理者的选任机制✧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教学要求:✓了解高级管理者的界定、特征与选任✓掌握公司高级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形式和特点案例讨论:➢汾酒股份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与实践第七章公司治理模式选择教学内容:✧股东至上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至上的德日公司治理模式✧血缘关系至上的家族公司治理模式✧党组织嵌入的中国公司治理模式教学要求:✓了解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德日公司治理模式、家族公司治理模式、党组织嵌入的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背景和基本特点✓比较四种治理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案例讨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第八章信息披露治理教学内容:✧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原则和内容✧信息披露的方式教学要求:✓掌握信息披露的内涵和分类,理解信息披露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掌握信息披露的原则和内容✓了解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案例讨论:➢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第九章公司治理评价教学内容:✧公司治理需要评价✧公司治理评价流程✧公司治理评价内容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公司治理评价,为何要进行公司治理评价✓了解什么是公司治理评价,为何要进行公司治理评价案例讨论:➢A药业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四、课程教学的方法及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习题。
高层管理者之激励与约束培训课件

2.长期激励方式
• 限制性股票 – 限制性股票激励是指公司为了实现某一个特定目标, 无偿将一定数量的限制性股票赠与或以较低价格售 予激励对象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 – 公司经理人员在得到限制性股票以后,在规定期内 不得随意处置股票。 – 在限制期内,拥有限制性股票的经理人与公司的其 他股东一样可以获得股息,可以行使其表决权。
2.长期激励方式
• 长期绩效分享计划 – 是一种较先进的长期激励方式。它与前面提到的年 度奖金计划中的短期激励计划相类似,均是以奖金 的薪酬方式向经理人发放激励所得。但长期绩效分 享计划通常以3年或者5年的滚动平均累计业绩作为 绩效评价标准。 – 这种设计比年度奖金计划更加科学,既可以避免经 理人的短期行为,又可以减少管理人员流动的动机。
(一)短期激励制度 1.短期激励 • 短期激励制度是公司按照年度、季度或者月度作为考核时 间范围,对经理人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后而实施不同程度 的激励措施的制度。 • 从实质上来讲,短期激励制度是公司对经理人员过去工作 的额外产出所给予的支付,一般采取现金的支付形式。经 理人员的额外产出越高,所获得的激励性的支付也就越多, 可见,短期激励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使经理人个人的工作目 标与公司的经营目标实现趋同,从而加强经理人与股东之 间的委托-代理契约关系。
一、经理的定义和特征
• 根据经理工作的本质属性,我们将经理定义为: 经理是指对公司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负有责任, 受雇于公司资产所有者,在公司日常运作中独 立地行使业务执行和管理权利的经营管理者, 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经理的定义和特征
• 三层含义: – 一是从经理对公司肩负的责任上进行界定。使公司 资产保值并实现增值既是公司经理的核心职责,也 是经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公司所有者将经营权交给 经理,目的就是使公司规模扩大,业务得到发展, 公司价值得到提升,因此将所有者手中现有的资产 投入到公司进行运作,并产生增值效益,是公司经 理的“天职”。 – 二是经理和公司所有者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实际上 也就是“委托-代理”关系。这说明现代公司治理结 构中,“经理”产生的内在动力始终归结于“资产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公司的日常运作中,经 理层负责公司具体的经营和管理工作,对董事会负 责;而董事会对经理层行使咨询和监督的智能,公 司董事会与经理层各司其职。
如何激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一般来说,经营者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和增值率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
企业经营得不好,就意味着经营者人力资本的贬值,甚至会带来失业。
这一点以日本最突出。
由于终身雇佣与年功系列的传统影响,日本企业高层管理者跳槽极为困难,业绩差会导致高级经理终生不得翻身甚至失业。
没有新的平台给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就会受到压抑,时间一久,心生压卷,最终造成优秀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
2.5 建立股权分享制度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有理论上的探讨,而且许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国有控股企业等都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股东实际上是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股东委托高层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资产。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高管人员未持有公司股份的公司超过60%。
另一方面,高管持股收益只占高管们总薪酬的约20%,这说明中国的高管薪酬还主要集中在短期激励。
1.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由于许多企业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原因,以至在上市公司里,大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现象非常严重,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
企业的整个权力也因此而掌握在董事长及其以董事长为核心的极少数人手中。
近年来,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康柏计算机公司、西屋电气、柯达、IBM、苹果电脑均解雇了不称职的最高执行官员(CEO)。
4)被兼并收购 的约束、股权分解的上市公司 ,如果经营欠佳,股价下降,股东会抛售股票,公司因此很可能遭到狙击者的强制收购,高级管理者也因此面临着被收购后失去交椅的危险。
郭士纳接管公司后,逐渐赢得了股民的信任,所以股价很快回升:1993年底为47.9美元。
1994年、1995年、1996年分别达到了73.5美元、91.4美元、158.5美元。
《公司治理学》(第三版) 7-第七章

2021/8/2
22
《公司治理学》
二、买壳后的调整
1、10月31日召开临时股东会,修改公司章程。
2、重新调整了爱使股份经营机构,来自
大港油田的5名管理人员分别担任董事长、总
经理、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
3、12月2日,大港油田的港润石油高科技
有限公司以70%的股权置换爱使股份5192 .25
2021/8/2
25
本机制。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控制权配置 市场监管 信息披露
2021/8/2
3
《公司治理学》
第一节股票价格、资本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一 、证券市场在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
概述 中国实践
2021/8/2
4
《公司治理学》
二、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 内部改进 外部改进
2021/8/2
5
《公司治理学》
三、资本结构、资本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2021/8/2
6
《公司治理学》
第二节 公司并购与公司剥离
一、公司兼并与收购 (一)企业并购战略 (二)并购活动成功的保证 (三)公司防御与应变
2021/8/2
7
《公司治理学》
二、公司剥离 (一)公司剥离的方式 (二)公司剥离分析
2021/8/2
8
《公司治理学》
【案例7-1 】美国世通公司由内部审计牵出假账 大案
主要的并购战略? 3. 企业有哪些防止敌意接管的策略? 4. 我国应如何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5. 怎样建立中国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2021/8/2
20
《公司治理学》
案例讨论题:大港油田的买壳上市
2021/8/2
大港油田是一家隶属于中国石
公司治理学教学大纲(国贸)

《公司治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国际贸易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性质和任务)《公司治理学》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通过对公司治理的综合性研究,探讨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学科。
该课程主要讲授包括代理问题、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激励机制、公司控制全市场、信息披露、集团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模式等专题,本课程以治理和管理相统一的系统论观点,强调战略管理及执行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衔接作用及实现方式;既介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也介绍一些前沿性问题;既介绍代表性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形成、运作、优缺点及演化趋势,又专门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和规范及可能形成的模式;既从管理学和法学视角分析公司治理,也从经济学特别是企业理论角度分析公司治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运用企业理论来分析我国企业制度建设的能力,学生应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基本概念;学习和掌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内容,特别是公东权益与股东会制度、董事会模式及运行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学习和掌握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学习和掌握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治理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知识内容。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力图将现实问题和现象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突出公司治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运用企业理论来分析我国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制度演进的脉络与公司制企业的特征:(2)明确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线索;(3)把我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研究方法;(4)理解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和国内外对公司治理内涵的争论。
(完整版)公司治理学 第七章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

式。 4. 如何理解股票期权是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5.如何认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
【案例讨论题】新59岁现象: 国有企业老总改制情结与新心病
改制是国有企业老总最渴望的事,越是临近退休,改制的愿望越强烈。无 论是谢幕的长虹倪润峰,还是退休的三九集团总经理赵新先,都有一个难舍的情 结——渴望改制。这种现象可称为“新59岁现象”。有案例表明,一些国有企业 老总把改制当成“最后的晚餐”,既能以最少成本捞到可观的股权,又能保住自 己的位置。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一、西方国家在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 制方面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发达完备的经理市场环境
经理人市场成熟 资本股票市场发达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二)新加坡:卓有成效的国有企业监管方式
新加坡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 (500多家无一亏损)
Motorola公司 1993年提出了一个包括其CEO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最 小股票持有指引方案,该指引方案规定,如果CEO所拥有的股票少于其基本 工资的4倍,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所拥有的股票少于其基本工资的3倍, 则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必须保留50%从1993年12月起开始行权所获得的股票。 直到达到指引方案规定的最小持股标准。Motorola的最小持股标准为: elected officers所持有的股票不能少于5000股,而appointed vicepresidents则不少于1000股……
1.约束主体社会化:责任不明确 2.约束对象扩大化:范围太宽泛 3.约束原则绝对化:有悖常理 4.约束形式简单化:偏好对人的行政约束
【案例7-1】上海船用设备公司: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失衡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

2
2
22
高管最优激励的理论模型
对于银行股东而言,其目标是选择一个激 励合同最大化银行利润,即
Max S (1 )bx ,
需要满足管理者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假设管理者
的保留效用为 ,因此管理者的参与约束可表示为:
bx 1 kx2 1 2 2
22
激励相容约束则需要时管理层努力水平越高,在激励契约
同时影响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理人的风险偏好关系 ,因此委托人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必须考虑代理人的风险偏好 对于管理层的激励问题可参照Holmstrom and Milgrom(1987)的 经典委托代理模型。
高管最优激励的理论模型
假设企业的利润水平为Y,管理层的努力程度为x ,设 Y bx
典型公司治理模式在控制权激励方面的比较
股权结构
外部市场 作用
法律的作用
对经理人的 控制权激励
约束
英美模式
相对分散,法人持股 比例有限,证券市场 筹资是企业主要资金
来源,负债率低
外部市场发达,依赖 外部市场
依赖完善的法律保护
活跃的控制权市场发 挥着关键的激励约束 作用,外部经理市场 有持续的替代威胁
321122
373720
200000
100000
92863
99378
120152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说明:此处计算所用样本与前面的前三董事薪酬平均值所用样本略有不同,前面的样本要保证前三高管薪酬数据齐全,而此处不需要, 因此,此处平均值与前面略有差异。
❖其中,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的平均值为 590795,前三名董事报酬总额的平均 值为5534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59岁现象”刚浮出水面时,经济学家周其仁的“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昂贵 的公司制度和最便宜的企业家”这句话广为流传,人们认为造成“59岁现象”的 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老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于是,年薪制、期权、期股 等办法相继出台,就连国家国资委也概莫能外,从2004年起对中央公司老总实行 了年薪制。“新59岁现象”的出现证明,“钱”和“岗”不是一回事,靠激励和 约束不能全部解除国有企业老总的心病。 “新59岁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积极意义。改制后,出资人到位,公司必将建立 起一套完善的治理结构,公司高层管理者选择、投资决策等重大事项都将由治理 结构(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这样中国的国有企业才能真正脱胎为规范的、 市场化的公司。 改制的核心不在于股权,而在于把高层管理者与公司的联系从一纸“红头文 件”变成了产权联系,这样就必将摒弃过去那种“人选择人”的做法,建立起一 种按市场化规则选择和决策的制度。 ----资料来源:朱霖:,2004年7月21日。
【复习思考题】
1. 当前为什么要建立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2. 为何说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是激励相容
性与信息显露性?
3. 谈谈公司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 式。
4. 如何理解股票期权是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5.如何认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
【案例讨论题】新59岁现象: 国有企业老总改制情结与新心病
三、我国培育高层管理者长效机制的建 议
(二)高层管理者激励的制度安排
1.报酬激励 2.控制权激励 3.声誉激励 4.市场竞争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三)高层管理者约束的制度安排
高层管理者约束在此特指董事会、监事会等基于公 司治理结构框架的对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结果、行为 或决策所进行的一系列审核、监察和督导的行动, 这种约束是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正式制度安排
(六)知识激励制度
第二节
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一、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
(一) 现代公司理论:公司产权与委托代理中的利益冲 突、非对称信息
1.产权理论 2.委托代理理论 3.非对称信息理论
(二) 公司监督机制原理:内部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产权 理论
第二节
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象”,有利于激励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长期化行为。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三)股票期权的不足
1.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广泛运用,不仅加大了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
之间的报酬鸿沟,而且诱导少数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过分关注股 票价格的波动,甚至不惜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以抬高股价。
2.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可能滋生“报喜不报忧”的氛围,使高管人
第七章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
学习目的 & 关键词
第一节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第二节 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复习思考题 案例讨论题:新59岁现象: 国有企业老总改制情结与新心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7章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
学习目的 1.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理论依据、概念及 主要内容; 2.掌握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 3.把握国内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和对策; 4.尝试构建高层管理者激励约束长效机制设计的框架。 关键词 高层管理者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长效机制 股票期权
第一节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一、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1.激励相容性原理
利益制约关系 财产的激励 利益的激励
第一节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2.信息显露性原理
刺激一致性约束
个人理性约束
第一节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二、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报酬激励机制
1.年薪制
2.股票期权
-----资料来源: 孙习祥、陈政华: “股票期权: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手 段”,《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第一节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二、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二)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
(三)剩余支配权激励机制
(四)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
第一节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五)聘用与解雇激励机制
包括对高层管理者的监督问责机制、业绩考核安排、 罢免安排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
【网络链接7-2】公司科学发展战略观: 要适应两个“上帝”
„„„„为了实现公司可持续经营,我们必须在适应产品市场中“顾客” 这个上帝的同时,适应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这第二个“上帝”。适应 “顾客”这个“上帝”,确保了我们的公司能够有效完成商品和服务的供需 交易;而适应“投资者”这个“上帝,可以保证我们的公司象一艘在市场经 济的海洋中破浪航行的战舰。因为,适应了“投资者”这个“上帝”,就意 味着公司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本:供给能量。有了适应这两个“上帝”的 能力,公司就能在下游的产品市场和上游的资本市场上百战不殆。 由此不难得出,公司科学发展的战略观,不仅要在产品市场上强调顾 客关系管理的作用,而且还要在资本市场上持续强调基于公司治理的投资者 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李维安:《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2 期,主编寄 语。
希望改制没有错,但操之过急就会出问题。“新59岁现象”的成因是那些即将 退位的国有企业老总希望通过改制持股甚至持大股,而高层管理者持股的最大难 题是如何筹措资金。长期低收入的高层管理者如果急于持大股,只有几种可能: 要么做小蛋糕(做亏、低价评估),要么隐匿资产,要么转移利润,要么空手套 白狼,要么资金来路不明,显然,这些做法都是违规甚至违法的。所以,在国有 企业老总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高层管理者持股应是长期行为。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二)股票期权的好的方面
1.这种制度比现金方式的奖励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将 未来的收益与公司发展和股市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 激发公司高层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动性。
2.公司高层管理者在任期和行权期内比较重视优化决
策,减少短期行为,提高效率和创新,这种行为对公 司有正面作用,从而使激励显效,部分解决“59岁现
一些睿智的59岁左右的国有企业老总在推动改制时,不选择“一口吃成胖子” 的办法,而是会选择一条易于操作的现实之路,如保留部分国有股,吸引部分外 来投资者,融进部分职工股。只有当他具有足够的能力左右局势时,他才会坚定 地选择MBO或ESOP,其目的很明确——在所剩无几的时间完成改制。
由此看来,仅几年的功夫,高层管理者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褚时健引 发的“59岁现象”已发生变异——如果褚时健所代表的“59岁现象”是“恋钱症” 的话,那现今流行的“新59岁现象”则是“恋岗症”。
以高层管理者等级晋升为主,而不以物质激励为主 法人相互持股、交叉持股为主体的公司产权制度
年功序列制 评价查定制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四)欧美当代重大财务舞弊案例带来的重要警 示
1.“检查一制衡”机制缺失:公司屡屡舞弊的根本原因 2.诚信教育与商业伦理:制度安排和公司治理的“守护 神” 3.激励机制:提高经营绩效与诱发财务舞弊的双重动因 4.财务报表重述制度: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照妖镜” 5.职业道德:弥补制度先天缺陷必要性的非制度因素 6.外部监督:激励约束并重时更要借助外部监督
二、当前我国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方面存 在的突出问题
1.约束主体社会化:责任不明确 2.约束对象扩大化:范围太宽泛 3.约束原则绝对化:有悖常理 4.约束形式简单化:偏好对人的行政约束
【案例7-1】上海船用设备公司: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失衡
上海船用设备公司有14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分别从 事23个船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该公司对各个事业部采用 利润分成的方式,激励各个事业部的发展,分成比例在最 后阶段达到50%,而同时关于业务管理等的各项制度却非 常粗略,合同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均缺乏实 质性的约束,属于典型的“强激励、弱约束”组合模式。 后来随着各事业部越来越熟悉了各种机会性的做法,导致 公司的业务量虽然在整体增加,但公司的利润率却越来越 低,以至于公司提存的利润总额不足于支付各项管理费 用„„„ 资料来源: 王岩诗:经营者持股网,《中经研究》, 2003年第7期。
(一)美国:发达完备的经理市场环境
经理人市场成熟 资本股票市场发达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二)新加坡:卓有成效的国有企业监管方式
新加坡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 (500多家无一亏损)
一是按市场经济规范管理国有企业 二是公司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三)日本:富有特色的升级提干
改制是国有企业老总最渴望的事,越是临近退休,改制的愿望越强烈。无 论是谢幕的长虹倪润峰,还是退休的三九集团总经理赵新先,都有一个难舍的情 结——渴望改制。这种现象可称为“新59岁现象”。有案例表明,一些国有企业 老总把改制当成“最后的晚餐”,既能以最少成本捞到可观的股权,又能保住自 己的位置。 “急”是“新59岁现象”的最大特征。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国有企业改革 已真正触及公司制度问题,人们对改制——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及改制的环境、 气候、政策等条件已逐渐成熟,而一些为公司奋斗多年甚至奉献终生的国有企业 老总们却又临近退休,这个情形有点像一位站在已驶入终点列车上的人,急于跳 上另一列刚刚启动的列车。 一位已经完成改制的原国有企业老总这样解释“新59岁现象”:改制前, 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任免完全由上级决定,不管你能力有多强,精力有多旺盛,只 要到点必须退休。而改制后,只要不是国有控股,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任免就由出 资人与董事会决定,而且任免规则是市场化的,只要高层管理者有能力和精力, 就不会受60岁退休的规定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