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43cff0dbed5b9f3f90f1c36.png)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1).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
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中哲孟子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哲孟子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5261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04.png)
中哲孟子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理论依据是()。
A. 人之初,性本善B. 人之初,性本恶C. 人之初,性本空D. 人之初,性本无2. 孟子提出的“四端”指的是()。
A. 仁、义、礼、智B. 孝、悌、忠、信C. 礼、乐、射、御D. 智、信、勇、严3.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人和”指的是()。
A. 团结一致B. 地理优势C. 气候条件D. 军事力量4.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是指()。
A. 人性本恶,后天教化可以向善B. 人性本善,后天环境可能使其变恶C. 人性本恶,后天环境可能使其向善D. 人性本善,后天环境不改变其善5. 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
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武力治国D. 以经济治国6. 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强调的是()。
A. 君主至上B. 人民至上C. 法律至上D. 道德至上7. 孟子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
A. 道德B. 道路C. 道理D. 道教8. 孟子提出的“义利之辨”主张()。
A. 重义轻利B. 重利轻义C. 义利并重D. 义利无关9. 孟子认为“君子不器”的意思是()。
A. 君子不使用工具B. 君子不拘泥于一种形式C. 君子不从事工艺D. 君子不使用武器10. 孟子提出的“养气”是指()。
A. 培养勇气B. 培养志气C. 培养正气D. 培养和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_________思想。
2. 孟子提出的“________”是指通过教育和修养,使人的本性得以发展和完善。
3. 孟子认为“________”是实现仁政的基础。
4. 孟子认为“________”是治国的根本。
5. 孟子认为“________”是达到理想社会状态的关键。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https://img.taocdn.com/s3/m/8cc3035b7c1cfad6195fa7dc.png)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下面是一节语文活动课的过程设计,请按要求答题。
走近孔子和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读书报告会①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②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可选择以下话题:a.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
b.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c.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d.《论语》和《孟子》的简介。
e.孔子、孟子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f.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藏品等情况。
③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④语文教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1)请给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能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就是被推荐的代表,请概述你发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孟子和孔子的社会思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的修身,交友都对我们后人有很深的影响。
中国孟子和孔子的礼仪对社会起了很大的影响。
(意对即可)②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
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孟子也非天生的圣人,他也有过性格不稳定的幼年,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
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e72654afe04a1b071dea9.png)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导读:《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答:
(2)【成语大搜集】(2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则善恶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答: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
答案:
(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③⑦
(3)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或者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综合性实践活动_综合性学习活动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
![综合性实践活动_综合性学习活动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9e381bf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7.png)
综合性实践活动_综合性学习活动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孟',去更多地了解一下他们吧。
(1)搜集"孔孟'名言。
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名言。
不得使用示例(2分)示例:不耻下问(孔子)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论辩"孔孟'思想(3分)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儒家思想今天遇到了无比强劲的对手。
"孔孟'思想还有存在的依据吗?请以正方身份参与辩论,表明你的观点并举例分析。
反方:"孔孟'思想糟粕多于精华。
其宣扬的中庸之道缺少创新和进取精神,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为封建统治者的剥削行为制造了理论依据。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6.(5分)(1)(2分)示例: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1分)(写出一句就可给分)(2)(3分)示例:孔孟思想在现代依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1分)。
那些标示我们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舍生取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分)等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具有典型的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122fa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3.png)
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ǎn)孙叔敖.(áo)法家拂.士(fú)B.拂.乱(bì)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C.域.民(yù)百里奚.(xī)富贵不能淫.(yín)D.傅说.(shuō)衡于虑.(lǜ)空乏.其身(f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词读音。
A.拂.士(fú)——bì;B.拂.乱(bì)——fú;D.傅说.(shuō)——yuè。
故选C。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A.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
B.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D.居天下之.广居三里之.城。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动词,到;B.从/在;C.违背/同“弼”,“辅佐”之意;D.两句中的“之”均为助词“的”;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 B.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A【解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助词,的;C.动词,到,往;D.代词,代城;故选A。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恒过. B.劳.其筋骨C.必先苦.其心志 D.空乏..其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
A.名词活用为动词,过错,过失;B.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D.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故选A。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之女家。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推荐五篇)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d090d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2.png)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推荐五篇)第一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二.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
(8分)【孔孟小档案】为了让我们走进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先哲,为了让他们的思想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代人心中,一、孔子名字,时期国人。
《论语》是一部记录老师组织我们上了一节“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综合性学习课。
()的著作。
①课伊始,老师让我们展示交流各自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对联似的探究主题。
孟子名字,时期国人。
《孟子》是一部记录你拟写的探究主题是:。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著作。
二、成语精选:《论语》中的成语精选《孟子》中的成语精选:三、【品读名言】并写出你对某一名言的思考。
孔子哲理名言《孟子》名句精选【典型题例】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8分)在过去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则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以“孔孟”著称。
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九年级某班正在开展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拟写对联】同学们以对联形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个主题,请补写下联。
(2分)走近千古圣贤,示例:敬仰百世智慧学习儒家文化(2)【充实内容】补充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
(2分)A.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
B.说说孔子孟子的名言C.读读孔子孟子的思想D.议议孔子孟子的魅力。
评评孔子孟子的故事(3)【讲述故事】分别写出一个与孔子、孟子相关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讲学”“韦编三绝”等。
孟子:“孟母三迁”“断织督学”走进孔子孟子,了解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思想,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儒家思想,缅怀孔孟先哲②本次综合性学习有一个向同学们进行“孔子孟子知多少”的调查。
请你根据已有的信息,填写下面调查方案的空白部分。
A、; B、实施调查了解,做好具体记载; C、归类调查结果,梳理主要信息; D、。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https://img.taocdn.com/s3/m/04ee947250e2524de4187e9d.png)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
2.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写一篇议论文。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关于第一项活动1.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成员每人负责做两三个问题,然后小组在一起讨论、完善,最后把成果提交到班里,班里举行一个汇报、交流会,看看哪个小组在哪个问题上做得最好。
这样,个人主动性既得到发挥,合作与竞争的精神也有所体现,而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为进入下一个活动打下了基础。
2.要注意让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用自己的话就某个问题写一段文字。
关于第二项活动1.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尚低,加之对学生来说,《论语》《孟子》文字浩繁,教师可以先把《论语》《孟子》进行一番筛选,然后将适量的、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段提供给学生。
2.学生可以仅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找出其中现在还在使用的成语;也可以翻查成语词典或成语故事集之类的工具书,找出出自《论语》或《孟子》的成语。
然后,解释这些成语原意,再解释它们在今天的意义,由教师或语文水平较高的两位同学加以汇集、整理,每一条词语谁解释得最准确,要注上这位学生的名字。
最后,将结果在班上展示出来。
3.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有条件的也可以翻查《论语》《孟子》全文,再根据某些篇章或某些段落,从中提炼出一个小论题。
论题角度不必太大,也不必太专业化,如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孔子谈孝道、孔子对富贵的态度、孔子怎样评价自己、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孟子谈治理百姓、孟子对当时统治者的态度等等,均可作为论题。
确定题目后,围绕着题目谈对孔子或孟子有关思想的理解及评价,以文字形式提交到小组里讨论,然后小组里推举出代表参加班里的汇报、交流活动。
关于写作练习写作练习主要是建立在第二项活动中第二小项活动基础上的,不过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采用其他活动的成果,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论据更丰富,论证得也更充分。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23ece3b8f67c1cfad6b8d1.png)
3、为了纪念先哲,弘扬民族文化,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亍每年 孔子诞辰(公历9月28日)期间在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地、孔子敀 乡、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市丼行。假如你是孔子文化节组 委会的一员,你将如何组织呢?请按下面要求宋成你的构思。 (1)请为这次文化节拝写一段开幕词。 各位来宾,你们好!东方文化的摇篮——孔子敀乡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 ,众夗珍贵的文物古迹,夗彩的民俗,淳朴的风情,将使你如饮什醇 ,若醉若痴:进方的朊友、海内外同胞侨胞、丌同肤色的宾朊,孔孟 乀乡人民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 (2)说说你对这次文化节的活动安排。 孔庙祭孔(纪念先哲)、交流文化、旅游观光、学术研讨、经科贸旅合作 等等。 (3)假如要你采访曲阜市市长和孔子后人,你会提出什举问题? 采访市长:采访市长的问题应侧重亍如何以孔子文化节为契机,招商 引资,推动本市经济发展; 采访孔子后人:采访孔子后人可从感受、志愿等方面提问。 (4)请为这次活动拝写一条宣传标语。 有朊自进方来,丌亦乐乎?又如:珍重儒家文化.就是珍重世界文明。 )
8、学说的经典,记载了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 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和学习方面的见解。 论语》《孟子》在什举时候被谁列入“四乢“的? ⑴宊朝(南宊),朱熹 (2)下列句子反映了孔、孟怎样的思想戒见解? 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扬刚正的人格 ②得道者夗助,失道者寡助。——《盂子》 主张重视民心向背的民本思想。
4. 某班丼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 你是 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宋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乢”,“四乢”中另两乢是 《大学》、《中庸》。 (2)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丌朽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美德。请从 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戒美德,幵在《论语》《孟子 》中找到例句。 示例:孔子 谦虚的美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 民本思想 得道者夗助,失道者寡助 孔子的务实精神:知乀为知乀,丌知为丌知 孟子的舍生取丿精神:生亦吾所欲,死亦吾所欲,二者丌可得兼 ,舍生而取丿者也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https://img.taocdn.com/s3/m/0ec53ebf0242a8956aece42a.png)
材料二:某九义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 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
材料三: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 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 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 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 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 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
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论语》
心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要 勇敢地在挑战困难中完善提升自我。
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 子》
心语:历经风雨,长成大树;历经磨难, 造就英才。
活动三:班中开展了“孔孟”综合性学 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李杜诗歌千古流传 思想万世流芳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1).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 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生于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 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 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 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上联:孔子诲人不倦留美名 子舍生取义传青史
下联:孔孟 下联:孟
活动四: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赞扬孔孟的思想:论 语传圣人思想博大精深 孟子记亚圣论著气 势磅礴
(二)弘扬国学: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 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综合性学习活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素材
![综合性学习活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c0254477767f5acfa1c7cd68.png)
综合性学习活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素材备注学校:内蒙临河区金川学校执教:于春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
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
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
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
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成语精选《论语》中的成语精选:欲速不达《子路》温故知新《为政》尽善尽美《八佾》举一反三《述而》不耻下问《公冶长》废寝忘食《述而》任重道远《泰伯》杀身成仁《卫灵公》察言观色《颜渊》巧言令色《学而》见贤思齐《里仁》怨天尤人《宪问》《孟子》中的成语精选: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为富不仁自暴自弃左右逢源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言近指远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二、名句精选孔子哲理名言人生态度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历届中考试题精选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历届中考试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52ecedd172ded630a1cb625.png)
编辑整理: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综合性学习。
(6分)(2008年乐山市)在历史上孔子、孟子一向以“孔、孟”并称。
《论语》《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记载了孔、孟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和学习方面的见解。
(1)《论语》《孟子》在什么时候被谁列入“四书”的?(2分)(2)下列句子反映了孔、孟怎样的思想或见解?(4分)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参考答案』(1)(2分)答:宋朝(南宋),朱熹。
(每点1分)(2)(4分)①答:宣扬刚正的人格。
(2分,意思相近即给分)(2)②答:主张重视民心向背的民本思想。
(2分,意思相近即给分)(二)【故事会】小芳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的活动。
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
(2分)(2008年黄冈市)孔子:孟子:『参考答案』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讲座;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
等等。
(1分) 示例:孟子——盂母三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等等。
(1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2010年天津市)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
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2分)【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的现实意义。
(3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孟子读书考试题目及答案
![孟子读书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fb2f0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06.png)
孟子读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他提出的哪个理论中?A. 性恶论B. 性善论C. 性无善恶论D. 性有善恶论答案:B2. 孟子提出的“四端”是指哪四个方面?A. 仁、义、礼、智B. 仁、义、礼、信C. 仁、义、智、勇D. 仁、义、礼、勇答案:A3.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中“人和”指的是什么?A. 天气适宜B. 地理优势C. 人际关系和谐D. 人心团结一致答案:D4.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观点体现了他的哪种政治理念?A. 君主至上B. 人民至上C. 国家至上D. 家族至上答案:B5. 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大的乐趣,这体现了他的哪种教育理念?A. 精英教育B. 平民教育C. 终身教育D. 因材施教答案:A6. 孟子提出的“养气”是指什么?A. 培养勇气B. 培养浩然之气C. 培养文气D. 培养武气答案:B7. 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体现了他的哪种道德观?A. 功利主义B. 道德至上C. 现实主义D. 个人主义答案:B8. 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表明他如何看待个人成长?A. 成长是一帆风顺的B. 成长需要经历磨难C. 成长是自然而然的D. 成长是无关紧要的答案:B9. 孟子认为“仁者无敌”,这里的“仁”指的是什么?A. 仁爱之心B. 仁政之治C. 仁义之师D. 仁慈之行答案:A10.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立,这表明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有何不同?A.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B. 孟子认为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性本善C.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性本善D.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性本恶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 简述孟子的“性善论”。
答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等四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可以发展和完善这些善的品质。
2019年“诸子百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1页)
![2019年“诸子百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1页)](https://img.taocdn.com/s3/m/fa9865d581c758f5f61f6789.png)
2019年“诸子百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诸子百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
(4分)
(1)请你写出“诸子百家”中熟悉的人名或学派――
他们是儒家的孔子、____ ;___ 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等。
(2分)
(2)根据语境,仿照画浪线句子,续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海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
河;,。
【答案】(1)示例:孟子、道 (2)示例1:如果一棵草代表一种思念,我送你一
片草原。
示例2:如果一朵花代表一种思念,我送你一座花园。
(要突出“思念”并采用自然景物来拟写)。
孔孟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孔孟的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c3c9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e.png)
孔孟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是什么?A. 礼B. 义C. 智D. 信**答案:A**2.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A. 人有恻隐之心B. 人有羞恶之心C. 人有辞让之心D. 人有是非之心**答案:A**3. 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极端主义B. 折中主义C. 调和主义D. 适度主义**答案:D**4.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人性本恶B. 人性本善C. 人性无善恶D. 人性善恶并存**答案:B**5.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因材施教B. 统一教学C. 应试教育D. 精英教育**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孔子的教育思想?A. 有教无类B. 因材施教C. 学而优则仕D. 教育平等**答案:ABC**2. 孟子的政治主张包括哪些?A. 民贵君轻B. 仁政C. 王道D. 霸道**答案:ABC**3. 孔子的“礼”包括哪些方面?A. 社会秩序B. 人际关系C. 个人修养D. 政治制度**答案:ABCD**4. 孟子的“仁政”主张包括哪些内容?A. 减轻赋税B. 尊重民意C. 保护弱者D. 强化刑罚**答案:ABC**5. 孔子的“君子”理想包括哪些品质?A. 仁爱B. 智慧C. 勇敢D. 诚信**答案:ABCD**## 三、判断题1. 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对)2. 孟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来矫正。
(错)3.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即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
(对)4.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强调民众的利益高于君主。
(对)5.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极端主义。
(错)## 四、简答题1. 简述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
**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品质,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仁”是“礼”的基础,没有“仁”的“礼”是形式主义;同时,“礼”是“仁”的体现,没有“礼”的“仁”是空洞的。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中考练习题归纳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中考练习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7267338e45c3b3567ec8bb9.png)
《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九下五单元【中考训练题】班级拟组织“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语文实践活动。
1、请你拟写几条标语张贴在校园橱窗。
①走进孔孟世界,探究儒家思想。
②探究儒家思想精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③圣贤功德垂青史,古人经典流后世。
④儒学经典传五洲,孔孟思想溢襄樊。
2、请你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①建立孔孟档案;②举办孔孟故事会;③编写孔孟手抄报;④编辑孔孟小词典;⑤召开探究儒家思想交流会。
3、《孔子》《孟子》记载了孔孟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的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
请你用他们的主张来说明之。
(1)孔子宣扬:①修身刚正的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②与人交往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所具有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①宣扬民本思想:体现民心向背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宣扬仁义道德:其“性善说”在《鱼我所欲也》中明确体现,“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母三迁”故事:(一般了解)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5、“孟母断织”故事(一般了解)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f3a78ba98271fe900ef9d8.png)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1、如果本次活动语文老师让你设计活动方案,请你补充完整下边的设计。
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 。
活动准备:_____________ 。
活动展示过程:开班会汇报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总结:请语文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2、[孔孟小档案]在活动准备阶段,老师给你们小组分配了两个课题,请完成:(1)简介孔孟:A.孔子:___________ B、孟子:___________(2)了解孔子弟子和门人:我们通常说孔子有弟子___ ,其中最突出的有___ 人,如___ 、___ 、___ 。
答案示例:三千、七十余、子贡、曾参、颜回3、[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4、作为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以何种形式汇报交流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写出你的打算(不少于两种)。
______________5、为了开好本次班会,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开场白,你打算该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6、在互动交流过程,同学们开展了孔孟知识抢答,试试看你能否抢答出下列问题。
”,其思想的保守方面是“__ ”,其思想的精华是“__ 论,孟子思想的核心是“__ ”学说,即“民贵君轻”。
②说出《论语》中的成语四个:____ 、____ 、____ 、____ 。
③《孟子》中成语也很多,请说出两个:____ 、____ 。
④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分别举一个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传说故事。
_________【答案】1、活动目的示例:让同学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
活动准备:确定活动主题并进行活动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安排各小组活动内容。
…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答案(本题在答案的第三页)…5、示例: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
案
导读: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
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孔子、孟子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十分久远,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和
孟子吧。
(3)孔子、孟子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孔子用他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告诉我们要仁爱,孟子用他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名言告诉我们:除了物质享受,人还应该有更高尚的更执著的追求,孔孟思想中的精髓永远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我对孔子、孟子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他们的思想理解得更加透彻,我立志要把孔孟思想发扬光大。
(以上题意思接近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