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数学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2.掌握数学乘法运算的相应的定律;3.运用数学乘法运算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习题册;3.小黑板、彩色粉笔;4.数学教具:计算卡片、百位玩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数学乘法运算定律”。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示范将两个数相乘,并询问学生的答案。

2.引导学生发现相乘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后,乘积不变,即乘法的交换律。

3.教师给出更多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交换律。

4.教师讲解乘法的结合律,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结合律的概念。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巩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数学游戏(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以增加学生对乘法定律的兴趣和参与度。

2.游戏一:“找出不交换的例子”。

教师给出两组数,让学生找出其中不满足交换律的例子,并向全班解释原因。

3.游戏二:“解密谜题”。

教师给出一道乘法谜题,学生需要通过解密后的数字推算出原始的谜底。

四、概念教学(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乘法运算的幂运算定律。

2.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乘法的幂运算定律,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

3.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幂运算定律的应用。

五、练习巩固(15分钟)1.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答疑和讲解。

六、拓展练习(15分钟)1.老师设计拓展题目,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运算的定律。

2.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题目,将乘法运算的定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运算的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乘法运算的练习,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实例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有效的互动中学习乘法运算的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乘法运算定律课程名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3. 相关练习题的讲解和解答。

教学步骤: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例如:2×3,3×4,4×5等;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二、新课讲解1. 老师讲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确乘法运算定律的定义;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例如:a×b=b×a,a×(b×c)=(a×b)×c等;3.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12×25,35×20等。

三、练习题讲解和解答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例如:21×32,45×34等;2.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强调乘法运算定律在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完成情况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2. 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提高计算效率。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乘法运算定律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分配律、结合律等;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具体的例子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练习题环节,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乘法运算定律》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这两个定律是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数学运算规律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两个定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运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来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内涵。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他们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实际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运算定律。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观察和发现乘法运算定律。

3.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准备足够的学习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引出乘法运算定律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实用16篇)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实用16篇)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实用16篇)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比较、概括、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教学难点:验证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a+b=b+a (a+b)+c=a+(b+c)2、引入新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呢?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1、验证乘法的交换律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验证保护环境对人类非常重要,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瞧,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植树呢(出示例5主题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

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并解答a 、负责挖坑、种树的共有多少人?25×4=101(人)4×25=101(人)探究、发现问题: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b 、负责抬水、浇树的共有多少人?25×2=50(人)2×25=50(人)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C 、每组要浇多少桶水?5×2=10(桶)2×5=10(桶)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25×4=4×2525×2=2×255×2=2×5(5)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发现的规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汇总)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十二篇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十二篇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十二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课堂学习的信息交流,学生通过猜想、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理解其作用,为后面的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资源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网络畅通。

教学过程:1问题创设,引发思考师:同学们,窗外树木新发的嫩芽正提醒着我们,现在已经是春季,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

最近我们学校也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同学都积极地响应学校的号召。

两个植树小组在进行比赛,比比哪一组种的树多,让我们去看一看吧!屏幕显示:第一小组——每行11棵,共种了7行;第二小组——每行7棵,共种了11行。

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先求出他们各自种的总棵数,再进行比较)板书:11某7=77(棵);7某11=77(棵)。

师:请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结果相同,固数相同)那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板书:11某7=7某11。

2启主探索,获得规律(1)探索采法交换律师:同学们,刚才的两个算式的因数相同,虽然位置交换了但结果是相同的。

那么在乘法中这种情况是否普遍存在呢请进入“互动学”的“探索1”,仿照黑板上的格式,每人举出三个符合以上规律的例子,并以回帖的形式上传。

学生开始尝试,然后小组交流,请代表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试验的结果是否也都成立呢有没有不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呢学生汇报,大量的例子验证了,在乘法中只要两个因数相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是不变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分配律的应用,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逐步解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法运算定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通过计算物品的价格,演示乘法分配律在实际购物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数感:通过探索乘法运算定律,增强对数字之间关系的敏感度,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2.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的内在逻辑,培养其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
3.数学建模: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最后,今天的总结环节中,我询问学生们是否有疑问,很高兴看到他们能够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这说明他们在课堂上确实是积极思考的。我将继续鼓励这种提问的精神,并确保在未来的课程中,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机会来巩固新学的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乘法运算定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交换两个数的位置来进行计算的情况?”(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运算定律的奥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内容。

2.掌握乘数交换律、因数组合律、分配律三个运算定律的应用。

3.能够用运算定律计算简单的乘法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内容的理解。

2.运用乘数交换律、因数组合律、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课时:乘法运算定律的引入教学内容1.乘法运算定律的定义和解释。

2.乘数交换律、因数组合律、分配律三个运算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1.教师以引入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们思考乘法运算时会遇到的问题。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们理解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3.教师讲解并演示运算定律的应用,并与学生们一起体验。

第二课时:数的乘法运算定律教学内容1.数的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性质。

2.乘数交换律、因数组合律、分配律三个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1.教师带领学生们在书本和实际生活中找出数的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场景。

2.教师讲解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性质,并与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第三课时: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求解问题教学内容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求解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乘数交换律、因数组合律、分配律三个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们掌握运用运算定律求解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问题,并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小结和复习教学内容1.复习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内容。

2.通过练习题和游戏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学方法1.教师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学习乘法运算定律的成果,并进行小结和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讨论。

2.学生们通过做练习题和游戏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乘法运算定律的引入1.教师与学生们共同探讨乘法运算的问题,并引出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教师让学生们小组讨论乘法运算定律,并分享他们的结论。

3.教师和学生们一起体验乘数交换律、因数组合律、分配律三个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下学期四年级学生将要学习乘法运算定律,作为老师的你要先写好教案。

那么大家知道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查看。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乘法运算定律,会根据不同算式的特征,正确灵活、合理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提高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出示上节课总结出来的本单元的框架,指出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并提出要求,掌握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并能灵活的运用于简便计算。

(二)复习定律1、简算。

4×13×25125×(8+80)全班练习、两位学生板演,完成后反馈校对,并说明计算的理由。

教师板书运算定律的名称。

2、掌握定律。

简要的叙述运算定律和字母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的字母公式。

根据字母公式,比较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区别?根据字母公式说说他们的结构特征。

(三)定律运用1、课本第6题(1)归类,各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画出具有特征的数学运算符号。

(2)全班练习,完成上面一行3题,完成后反馈校对,指出每一题的特征。

(3)全班练习,完成下面一行3题,完成后反馈校对,指出每一题的特征。

2、判断、改错练习。

(1)400×(25+1)=400×25+1(2)(64+4)×25=64×25+25(3)25×32=25×(4×8)=25×4+25×8(四)综合练习1、练习第7题。

(1)找出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算式,并各自归入相应运算定律类型中。

(2)余下的两题:32+144+68+56,1230-216-184,为什么不能归入相应的类型?他们可以简算吗?(3)练习。

(4)反馈矫正。

2、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乘法运算律》教案

《乘法运算律》教案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汇报交流。

预设1:(6+4)×3=30(m1)预设2:6×3+4×3=30(m2)2.观察算式,提出发现。

(1)这两种方法列式虽然不同,但是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用等号进行连接。

(40÷30)×6=40×6+30×6(6+4)×3=6×3+4×3(2)借助数量关系,阐述算理。

预设1:第一题(40+30)X6是先求一套桌椅70元,再乘6,就是6套桌椅的钱数。

40X6+30X6是先分别算出6张桌子的钱数和6把椅子的钱数,再相加,也是6套桌椅的钱数。

两边都是求6套桌椅的钱数,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预设2:第二题(6÷4)X3是先求大长方形的长,长是10米,说明一行有10个面积单位,有这样的3行,面积是30平方米。

6X3+4X3是先求橙色长方形,面积是18平方米,再求紫色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米,把它们加在一起,面积是30平方米。

所以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也相等。

3.观察等式,初步提出规律。

预设1:左边算式都有括号,右边算式没有括号,左边有三个数,右边有四个数。

预设2:左边算式都是两个数相加的和再乘一个数,右边都是两个乘法算式相加。

预设3:左边算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都是两个数分别乘同一个数,再相加。

(二)举例验证规律学生作品1:I门通:T,斗*学生作品2:L”卜史丽1学生作品3:“邮珈)晒2时枚n同学们还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还要继续下去吗?预设:不用再继续了,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

上面举的例子都可以看作是几个几。

比如(16+14)×9=16×9+14×9,等号左边就是30个9,等号右边是16个9加14个9也是30个9,所以这样的算式都是相等的。

(三)表达规律学生作1:学生作学生作3:学生作4:学生作5:第4题:√O在交流过程中,重点从乘法分配律、等号两边得数是否相等、乘法的意义等多角度说明。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乘法运算定律(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乘法运算定律。

我们将从教材的第九章第三节开始,内容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

这些定律是理解乘法运算的基础,对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在于同学们能够理解并证明这些定律,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定律,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练习题。

同学们需要准备一本笔记本,用来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自己的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我会问同学们:“如果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乘法运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3. 练习:在讲解完每个定律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答。

我会鼓励同学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的公式,并附上相关的解释和示例。

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定律。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的意义。

2.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课后,我将继续努力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定律。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共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乘法运算定律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们可能初次接触这些抽象的数学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2. 掌握乘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3. 运用乘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乘法运算的交换律;2. 乘法运算的结合律。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小白板、彩色粉笔。

学生:书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学过乘法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乘法运算中的定律,你们知道定律是什么意思吗?2. 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前面的乘法运算中,你们有发现什么规律吗?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交换律概念引入:同学们,我们来看两个乘法算式:2 × 3 和 3 × 2,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吗?2.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为多少呢?是不是都是6?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乘法运算中,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结果是不变的。

3. 结合默写练习:同学们,请你们分别写出以下算式的结果:3 × 4 和 4 × 3。

3. 结合律概念引入: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三个乘法算式:2 × 3 × 4、3 × 4 × 2 和 4 × 2 × 3,这三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吗?4.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三个算式的结果为多少呢?是不是都是24?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乘法运算中,可以先乘后加,也可以先加后乘,结果是一样的。

5. 结合默写练习:同学们,请你们分别写出以下算式的结果:2 × 3 × 4 和 (2 × 3) ×4。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课本P.10的练习题。

2. 练习检查:请同学们互相交换答案,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核对答案。

3. 教师辅助解答:对于有疑问的题目,老师可以进行解答和讲解。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P12课文、例8、做一做,P13—15练习二第4、5、11—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培养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激发:1、简便计算:25×95×425×32 4×48+6×48 102×56 44*25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0.25×4×4.78乘法交换律=1×4.78乘法结合律=4.78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例5、例6、例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80+A=A+80(48+36)+52=(48+52)+36321+28+79+172=(321+79)+(28+172)2、口算抢答比赛12×525×435×2125×845×425×8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

57×12+43×12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

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2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2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2)教案名称: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游戏、实例推导、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数学运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和作用。

2.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运用数学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知识,并通过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来巩固旧知识。

2. 学习加法的交换律(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 ? ,3+2=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加法运算中,加数的顺序不影响运算的结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再理解乘法运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手中掌握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方法。

3.还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明白乘法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掌握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1.乘法运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乘法运算定律的三个基本规律:-乘法交换律:乘法运算中,因数的顺序可以不交换,积减少。

-乘法增强律:乘法运算中,因数的结合顺序这个可以决定,积增加。

-乘法分配律:乘法运算中,一个数乘以2两个数的和,=4这个数分别除以这两个数再求和。

四、教学方法1.是从教师讲解和示范演示,约束学生再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用来具体看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和天天练习,巩固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方法。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化入一个简单的实例,引起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时:教师解释乘法运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并可以介绍乘法运算定律的三个基本规律。

3.示例演示:通过具体详细的实例,演示乘法交换律、乘法加强律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

4.练习:让学生参与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除了填空题和计算题。

5.学习总结:整理归纳乘法运算定律的要点和形象的修辞方法。

6.提升:重新布置一些去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积聚实力和实力提升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按照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是否明白乘法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通过学生在去练习中的操作和解答,评估学生有无能够掌握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方法。

3.据学生在拓宽思维练习题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进入到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学投影仪和计算器等教学设备。

3.练习题和拓展练习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从核心中实例和具体练习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乘法运算定律。

教师在解释过程中要尽量简洁清晰地思想感情乘法运算的定义和基本规律,并提供起码的练习机会,以平定内乱学生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优秀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24、第25页的内容以及第27页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比较等活动中,体验探索规律的快乐,培养探索精神,并能自主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

2.在计算中,体验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从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难点: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25×4= 125+0= 25×8=2×5= 125×8= 100×0=乘法运算中的好朋友:25×4= 25×8= 2×5= 125×8=2.回忆: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几个运算定律?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生:a+b=b+a (a+b)+c=a+(b+c)师:我们学习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呢?生:为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3.猜想:师:好,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一些新的运算定律,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呢?(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乘法运算中的好朋友”为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做好铺垫的准备;回忆和猜想是为了设疑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加法运算定律迁移到乘法运算定律起到顺利推动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1.情境引入3月12日是植树节,环境保护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植树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相信孩子们也参加过植树活动。

瞧!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植树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根据信息提问题(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师: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生2:负责抬水、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生3: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生4:……2.教学乘法交换律。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总结拓展: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学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我们也学了。

有没有减法、除法交换律、结合律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己琢磨一下,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一、导入新课老师:出示公式a + b = b + a 表示什么?学生:表示一个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老师:那么,如果a和b分别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那么 a X)0 b Xa这个式子中的0里该填什么符号?学生:等于号老师:如果它们是相等的,那这个应该叫什么定律?学生:乘法交换律老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二、新课探究老师: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学校也正准备植树。

你看,同学们在植树呢!请看主题图 — 他们是怎么安排的呀?谁来说说。

学生分别说说图上出示的信息。

小黑板出示: 1、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2、 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 2捅水。

老师复述分解信息难点:对,他们合理安排、分工合作一- 说,从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 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2、 负责抬水、浇树的有多少人?3、 一共种多少棵树?4、 一共要浇多少捅水?现在,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或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请看板书:1、负责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老师:一共多少人不知道,但知道有 25个小组。

怎么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X25 = 100 还可以怎么列式?25 4=100 X两个式子有什么异同呢?老师做位置交换的标记。

理解因数?这说明 4 X25 = 25 X板书: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别的乘法算式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你们随便举个例子看看 一一30 X 0 4 X30 80 X5 0 5 X30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了,其结果也就是它们的乘积也是一样的。

谁能指出 不一样的例子吗?只要一个就行。

老师:指着上面几个算式一一从这些算式中,你们发现什么规律?老师:你们能找到一个 不同的例子来反证吗,只要一个就行。

四年级下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2.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联想能力和综合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2)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3)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方法:(1)翻转课堂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实践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5分钟)(1)请学生观看预先录制的乘法基本概念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乘法的兴趣。

(2)出示一个口算题:72×5=?,请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并进行解答。

引出乘法交换律。

2.乘法交换律(15分钟)(1)通过实际操作,比如两个班级的学生组成两行,每个学生面前有一根短竹竿,让学生按照乘法交换律,交换位置,观察结果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

(2)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的运用。

练习题1:15×7=?练习题2:9×26=?3.乘法结合律(15分钟)(1)通过实际操作,比如在班级里找到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数量的学生,让学生按照乘法结合律,重新分组,观察结果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

(2)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练习题1:7×(2×4)=?练习题2:(6×3)×5=?4.乘法分配律(15分钟)(1)通过实际操作,比如在班级里准备一些小礼物,每个小组有不同数量的学生,让学生按照乘法分配律,合理分配小礼物给每个学生,观察结果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

(2)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练习题1:7×(2+4)=?练习题2:8×3+8×5=?5.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设计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

问题1:小明家里有3根香蕉,每根香蕉重150g,小明想知道3根香蕉的总重量是多少?问题2:小明家有一包饼干,里面有6个小袋子,每个小袋子有8块饼干,小明想知道一包饼干共有多少块饼干?(2)学生合作完成问题的解答,并互相检查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xxxx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例5、例6、例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
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
80+A=A+80
+52=+36
321+28+79+172=+
2、口算抢答比赛
12×525×435×2125×845×425×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

57×12+43×12
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

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
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二、探索新知
师:观察植树活动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


师: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例2、例3。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
预设: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2)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525×4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100人)那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号)板书:4×25=25×4
4)你能再举出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
举例板书。

5)归纳总结。

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的结果都相等。

预设2: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的两个因数位置不一样,都交换了。

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出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
请同学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7)其实,乘法交换律早就是我们的朋友了,还记得乘法口诀吗?生说一句乘法口诀,并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这里应用了什么?
2、学习例2.
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
浇多少桶水。

预设2:我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同学们想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师:你们计算的结果是多少?(250桶。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25×5)×2=25×(5×2)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3)师:从上面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预设: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a×
4)思考: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一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乘),和(积)不变。

3、学习例3
现在我们解决第三个问题:(出示)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每组的人数,再求总人数。

预设2:我先求挖坑种树的人数,再求抬水浇树的人数,最后加起来。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结果是多少?(150人。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4+2)×25=4×25+2×25
师: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探究、验证。

出示:((出示一组算式)猜一猜:它们的结果会怎样?
(3+2)×4○3×4+2×4
(5+10)×2○5×2+10×2
师: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吗?(通过计算验证)师: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呢?请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小组讨论,全班总结。

预设: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
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c=a×c+b×c或a×(b+c)=a×b+a×c
三、巩固联系,提升认识。

同学们,乘法的三个定律你觉得学得怎样?老师这儿有些练习题,你敢接受挑战吗?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4=×7
3×4×8×5=(3×4)×
117×13+117×7=117×
167×2+167×3+167×5=167×
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56×(19+28)=56×19+28()
32×(8×2)=32×8+32×2()
87×87+13×87=(87+13)×87()
1+2×3=1+3×2()
3、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说?对同学有什么温馨提示?还有什么困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