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合集下载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引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地分离鉴定氨基酸成分对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纸层析法的原理纸层析法是利用气相平衡原理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纸上各组分的相对亲疏性,通过运动距离的差异来分离物质。

在氨基酸的分离鉴定中,纸层析法通过将待测氨基酸溶液滴于纸上,然后将纸立起来,将纸的下端浸入相应的溶剂中,使得溶剂上升,通过毛细作用将氨基酸上提,最终实现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

二、纸层析法的步骤1. 准备工作:制备纸层析板和显色剂。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氨基酸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使其浓度适宜,然后滴于纸层析板上。

3. 运行纸层析:将纸层析板立起,纸的下端浸入相应的溶剂中,待溶剂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取出纸层析板。

4. 显色:将纸层析板放置于显色剂中,通过氨基酸与显色剂的反应,使得氨基酸在纸上显色。

5. 结果鉴定:根据显色的位置、颜色和强度等特征,对氨基酸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三、纸层析法的应用1. 氨基酸组成分析:纸层析法可用于分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从而揭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质量控制:纸层析法可用于对食品、药品等中氨基酸含量的快速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 生物体内氨基酸代谢研究:纸层析法可用于研究生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四、纸层析法的优缺点纸层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简单易行: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成本低廉。

2. 分离效果好:对于氨基酸的分离效果较好,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 易于观察:通过显色剂的反应,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氨基酸在纸上的分离和鉴定结果。

然而,纸层析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分离效果有限:对于某些结构相似的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分离效果不佳,难以实现准确鉴定。

实验七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实验七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原理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它是利用不同的氨基酸在展层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以分离的一种方法。

惰性支持物是新华一号滤纸,其上含有很多的羟基,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把它看成是含有静止水相的惰性支持物。

水相因此称为静止相(固定相),有机溶剂称为流动相。

展层溶剂由两个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和水组成,它们互相混合时便分成两相:一相是以水饱和了的有机相,另一相是以有机溶剂饱和了的水相。

分配系数(α)=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

当用滤纸进行分配层析时,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氨基酸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而得以分离。

不同的氨基酸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一定的Rf值,故可根据Rf值定性鉴定氨基酸,但通常用已知的标准氨基酸层析作对照,本实验就是如此。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

●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Rf值(比移值)来表示的: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三、材料与方法(1)、材料:层析缸;毛细管;喷雾器;培养皿;层析滤纸;正丁醇;冰醋酸;分液漏斗;烧杯;培养皿;赖氨酸;脯氨酸;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茚三酮(2)操作步骤1.配置层析液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

2.准备滤纸:取层析滤纸一张。

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cm处用铅笔划一直线,在直线上每间隔2cm做一记号,标出5个原点。

3.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点在5个原点上,用量10~20μl,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3mm,边点样边用电吹风吹干,越小越好。

干后再点一次。

4.扩展??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极为重要。

因此对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纸层析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氨基酸在纸层析板上的运动速度不同,根据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分离出各种氨基酸。

实验步骤:1. 纸层析板的制备将一张高分子量纸,如Whatman No.1滤纸,剪成所需要的大小,并用铅笔在纸上画出氨基酸移行的标线。

2. 氨基酸样品的制备将所需的氨基酸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浓度应为0.2-2%。

3. 样品的上样将氨基酸溶液利用微量注射器沿着标线往上移行。

在上样后,将纸层析板放在带有盖子的玻璃罩中,罩中放置一些饱和度为70%的异丙醇-水溶液,保持相对湿度为70%,使其充分展开。

5. 鉴定氨基酸将经过分离的氨基酸溶液阴性反应的氨基酸用二乙酰胺-丙酮混合溶液鉴定。

将0.2ml 二乙酰胺-丙酮混合溶液加入几滴氨基酸样品中,加热60℃-80℃,5分钟。

加入0.1ml氯仿,振荡混合,分离出上清液,上清液加入干燥瓶中,用喷雾器喷洒Ninhydrin试剂,加热于热水中1分钟,在冷水中快速降温附着氨基酸的部位呈现紫色。

注:二乙酰胺-丙酮混合溶液的组成为45%二乙酰胺,45%丙酮和10%水。

6. 结果的解释根据氨基酸在纸层析板上的运动速度和比色反应的颜色,确定样品中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

优点:纸层析方法简便易行,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适用于小样品分析,能分离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并且结果清晰,操作简单。

限制:纸层析分离结果受到氢键作用和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控制好上样的数量和浓度。

此外,纸层析无法分离胶原氨基酸和类似结构的氨基酸,且鉴定结果在颜色和色谱图谱方面有些模糊。

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纸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化学物质的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生物化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纸层析法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一、实验原理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是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手段。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氨基,可以通过纸层析法实现其分离。

纸层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间不同的吸附性能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纸层析实验中,将试样涂在纸层析片(通常为滤纸)的一侧,并将其放入溶剂(通常为水、丙酮、甲醇等)中,溶剂会沿纸层析片向上移动,分离出不同物质组分。

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氨基分别具有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因此在纸层析分离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吸附行为。

例如,疏水性较强的疏水基团会被生物样品或溶剂吸附,从而较慢地从纸层析片上移动,这些氨基酸通常出现在较高位置;而亲水性较强的羧基团则会被水吸附,因此移动速度较快,这些氨基酸通常出现在较低位置。

二、实验步骤1、制备样品:取大约1mg的氨基酸标准品或被测样品,加入1mL的去离子水中,并轻轻搅拌,制成1mmol/L的溶液。

2、制备纸层析片:取一张长约50cm的滤纸,将其叠成4层,然后将中间部分剪成30cm的长条,每条的宽度为1cm左右,用铅笔在底部标记出位置,离开1cm到1.5cm的距离。

3、涂样:在每个标记位置上滴加不同氨基酸溶液,每次加约5µL。

所有样品均按照氨基酸的相对极性从小到大进行涂样,从左到右编号,以便于鉴定。

4、溶剂选择:选择一种适宜的溶剂,通常为水、丙酮、甲醇等。

将滤纸上端放入溶剂中,约1cm左右的位置即可。

5、开始实验:用三角架和夹子将滤纸张贴在玻璃板上,使其呈现较小的倾斜面。

在滤纸的底部悬挂一张白纸,以便于观察样品在纸层析上的位置变化。

待溶剂无法再升高时,实验结束。

6、结果读取:按照行(从上到下)顺序,观察样品的移动距离。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纸层析法可以分离并识别出存在于试样中的氨基酸分子,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样品从纸层析片底部开始向上移动的情况,可以确认每个氨基酸的相对位置和含量。

生物化学实验二——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生物化学实验二——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生物化学实验二——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方法和原理,学会分析待测样品的氨基酸成分。

2、学习用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二、实验原理⑴纸层析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

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当有机相流经固定相时,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⑵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用Rf值表示:⑶Rf=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⑷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三、实验器材a)大烧杯(5000mL):1只/组b)毛细管。

c)喷雾器:公用。

d)培养皿:1只/组。

e)层析滤纸(长22cm、宽14cm的新华一号滤纸):1张/组。

f)直尺、铅笔:自备。

g)电吹风:1只/组。

h)托盘、针、白线:1套/组。

i)手套:1双/组。

j)塑料薄膜:公用。

k)小烧杯:50mL,1只/组。

四、实验试剂(1)扩展剂:将4体积正丁醇和1体积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与5体积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弃去下层水层。

(2)氨基酸溶液:0.5%的已知氨基酸溶液3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脯氨酸氨酸),0.5%的待测氨基酸液1种。

(3)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五、实验操作检查培养皿是否干燥、洁净;若否,将其洗净并置于干燥箱内120℃烘干。

(1)平衡:剪一大块塑料薄膜铺在桌面上,将层析缸或大烧杯到置于塑料薄膜上,再把盛有约20mL展层溶液的小烧杯置于倒置的层析缸或大烧杯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平衡20min。

(2)规划:带上手套,取宽约14cm、高约22cm的层析滤纸一张。

在纸的下端距边缘2cm 处轻轻用铅笔划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A,在直线上做4个记号,记号之间间隔2cm,这就是原点的位置。

试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试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层析技术发展很快,气相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凝胶层析等方法和技术相 继出现。由于这一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易于自动化及能 够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各类分析化学方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生 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
=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 离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Kd↑,则Rf↓ [正向色谱]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的极性,非极性或极性小的溶质分子移动速度快。
[反向色谱]
小于
,极性大的溶质分子移动速度快。
影响 Rf 值的主要因素: 1. 物质结构的影响。物质极性大小决定其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分配情况,酸性与碱性AA的极 性大,在水(固定相)中分配多,Rf值低。另—CH2—是疏水基团,—CH2—长则极性降低。 2. 溶质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溶质与溶剂间若形成氢键,对分配系数影响大,水大多都能与 溶质形成氢键,对溶质的引力就大。 3. PH 值对 Rf 的影响。PH 值变化影响溶质解离度,极性强的物质在溶剂中偏极性强的一相。 4. 滤纸的影响。 5. 温度的影响。
[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含量(浓度)的比值,常用 K
来表示。分配系数是层析中分离纯化物质的主要依据。
kd
=
Cs Cm
Cs:固定相中的浓度;Cm:流动相中的浓度。
[迁移率](或比移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内某一组分在固定相移动的距离与流
动相本身移动的距离之比值。常用 Rf 来表示。 R f
层析法各种各样,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理化性质(分子形状和大小、 带电状态、溶解度、吸附能力、分配系数、分子极性以及分子的亲和力等)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 同程度分布在两相中,其中一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为流动相), 造成流动相对固定相作单向相对运动,流动相推动样品中各组分经固定相向前迁移,使各组分迁移 速度不同,而对物质进行分离的方法。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液体或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的混合物, 而流动相可以是一种液体或一种气体。

实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目的】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技术【实验原理】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

在层析时,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 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Kd)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ate of flow, Rf)来表示。

所谓R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温度、湿度、层析滤纸的型号和质量等因素有关。

【器材与试剂】(一)器材1.层析缸2.点样毛细管3.小烧杯4.培养皿5.量筒6.喷雾器7.吹风机(或烘箱)8.层析滤纸(新华一号)9.直尺及铅笔(二) 试剂1. 扩展剂(水饱和的正丁醇和乙酸混合液)将正丁醇和乙酸以体积比4∶1在分液漏斗中进行混合,所得混合液再按体积比5∶3与蒸馏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放出下层水层,漏斗内即为扩展剂。

2. 氨基酸溶液0.5%赖氨酸、脯氨酸、亮氨酸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各组份均为0.5%)。

?3. 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实验步骤】1.准备滤纸取层析滤纸(长22㎝、宽14㎝)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3㎝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3㎝作一记号,如右图所示。

实验十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十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原 到 析 心 距 点 层 中 的 离 = 原 到 剂 沿 距 点 溶 前 的 离
实验步骤: 三.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 扩展剂的制备
20ml正 醇 丁 15ml → →分液漏斗 充分振→ 5ml冰 酸 醋
取 上层(油层) 扩展剂 5ml→层析缸→密闭,备用 → 静置分层→ 下层(水层) 弃掉 →
2. 纸层析操作 纸层析操作:
取层析滤纸,并画一条底线 用铅笔 取层析滤纸 并画一条底线(用铅笔 并画一条底线 用铅笔) 直线每隔1 作标 用点样器点样 直线每隔1cm作标 记 缝线成筒状 扩展至上升 9~11cm 取出滤纸, 取出滤纸 并用铅笔描前沿 线 吹干 喷茚三酮 吹干显色 计算Rf值 计算 值
实验十三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 纸层析法
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 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 配层析法.不同的氨基酸在滤纸上的移动 速度不同,最终层析的位置也不同,从而可 根据这个位置来确定各类氨基酸的比移 值Rf. Rf
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1. 原点到溶剂前 沿的距离a= 2.原点到层析点中 心的距离b=
五. 分析讨论

纸层析法—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

纸层析法—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

纸层析法——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纸层析法的使用原理。

2、掌握用纸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操作步骤。

二、 实验原理1、 纸层析法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方法,滤纸上的纤维具有羟基,是亲水基团,滤纸吸附水作为固定相,其上流经的有机溶剂即展层剂作为流动相。

当展层剂流经固定相时,固定相上的样品由于亲水、疏水能力不同,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疏水能力强的多溶于流动相,随流动相移动距离较远,亲水能力强的移动距离则较近。

2、 所有的氨基酸的α碳上均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两个亲水基团羧基(—COOH )与氨基(—NH 2),唯一的不同则在于R 基团。

因此R 基团在氨基酸的亲水疏水能力对比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丙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其R 基团分别是—CH 3,—CH 2—C 6H 5,—CH 2—COOH ,其亲水疏水能力迥异,能在滤纸上明显分开。

3、 Rf 值表示原点中心至显色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中心至流动相前沿的距离比。

在一定条件下,Rf 值为定值,其影响的因素有物质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PH 值,温度,滤纸的性质等等,本实验不予探究。

在测量原点中心至显色斑点中心的距离时,由于斑点的形状不规范(近似圆形),所以,一般取斑点的重心,测量出重心与起点的距离即可。

4、 显色原理:茚三酮在弱碱性溶液中与α—氨基酸共热,引起氨基酸氧化脱氧,脱羧反应,最后茚三酮与反应产物——氨和还原茚三酮发生作用生成紫色物质。

Y X R f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离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三、试剂(一)提前配制试剂8*10-3mol/L丙氨酸溶液:精确称取0.356g晶体,溶解后定容到500ml。

8*10-3mol/L苯丙氨酸溶液:精确称取0.661g晶体,溶解后定容到500ml。

8*10-3mol/L天冬氨酸溶液:精确称取0.532g晶体,溶解后定容到500ml。

(将上述三种溶液装于小瓶中实验时,每两组共用一组试剂)正丁醇88%甲酸蒸馏水茚三酮晶体注:实验时,以上试剂均为每两组同学共用一组试剂。

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原理:层析法也叫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

层析法是近代生物化学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性质极为相似而用一般化学方法难以分离的各种化合物。

如各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蛋白质等。

层析法有许多种类,根据分离所依据的理化性质不同,可分为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

纸层析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物质的一中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法。

分配层析法是一种连续抽提法,利用不同的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素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能吸附一层水,把吸附在滤纸上的水作为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水被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由于纤维素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和水以氢键相连,使这部分水不易扩散,所以能与跟水混合的溶剂仍然形成类似不相混合的两相。

当有机相沿纸流动经过层析点时,层析点上的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进行分配,有一部分溶质离开原点随有机相而进入无溶质的区域,这时,又重新分配,一部分溶质从有机相进入水相。

当有机相不断流动时,溶质就沿着有机相流动的方向移动,不断分配。

溶质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纸上层析法的一般操作是将混合物点到纸上,干后让溶剂从有样品的一端经毛细作用流到纸的另一端。

在密闭的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反复抽提,由于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当把一种物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中振荡时,它将在这两相中不均匀分配。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三、操作 1、将盛有平衡溶剂的小烧杯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 2、取层析滤纸(长18—20厘米,宽14厘米)一张。在垂直 于纸的纹路一端距边缘2—3厘米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在此 直线上每间隔2厘米作一记号,作为点样位置,并用铅笔在点 样点下端写出所点氨基酸的名称。 3、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这5个位置上,干 后再点一次,共点三次。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 过3mm。 4、扩展 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 能接触。将盛有约20 mL扩展剂的培养皿迅速 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并将滤纸直立于培养皿 中(点样的一端在下,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 样线1 cm)。待溶剂上升15―20 cm时即取出 滤纸,铅笔描出溶剂前沿界线,自然干燥或用 吹风机热风吹干。
5、显色 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 烘箱中烘烤5分钟(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6、用铅笔轻轻描出各显色斑点的形状,用直尺量出各斑点中 心与原点的距离以及溶剂前沿与原点的距离,求出各氨基酸 的Rf值,将各显色斑点的Rf 值与标准氨基酸的Rf 值比较,可 得知该斑点的准确成分。 四、结果与讨论: 1.计算出各种氨基酸的Rf值, 并根据Rf值鉴定出混合氨基酸 中的各组分,在层析图谱上标 出各氨基酸名称。 2.对氨基酸移动快慢的原因 给予简要分析。
实验一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一、目的 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物质在某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 在一定的温度下是一个常数。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 物的分配层析,滤纸纤维上的-OH基具有亲水性,因此能吸附 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有机溶 剂自上而下流动,称为下行层析;自下而上流动,称为上行 层析。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物质 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生物化学实验二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生物化学实验二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实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方法和原理,学会分析待测样品的氨基酸成分。

2、学习用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二、实验原理⑴纸层析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

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当有机相流经固定相时,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⑵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用Rf值表示:⑶Rf=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⑷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三、实验器材a)大烧杯(5000mL):1只/组b)毛细管。

c)喷雾器:公用。

d)培养皿:1只/组。

e)层析滤纸(长22cm、宽14cm的新华一号滤纸):1张/组。

f)直尺、铅笔:自备。

g)电吹风:1只/组。

h)托盘、针、白线:1套/组。

i)手套:1双/组。

j)塑料薄膜:公用。

k)小烧杯:50mL,1只/组。

四、实验试剂(1)扩展剂:将4体积正丁醇和1体积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与5体积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弃去下层水层。

(2)氨基酸溶液:0.5%的已知氨基酸溶液3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脯氨酸氨酸),0.5%的待测氨基酸液1种。

(3)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五、实验操作检查培养皿是否干燥、洁净;若否,将其洗净并置于干燥箱内120℃烘干。

(1)平衡:剪一大块塑料薄膜铺在桌面上,将层析缸或大烧杯到置于塑料薄膜上,再把盛有约20mL展层溶液的小烧杯置于倒置的层析缸或大烧杯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平衡20min。

(2)规划:带上手套,取宽约14cm、高约22cm的层析滤纸一张。

在纸的下端距边缘2cm 处轻轻用铅笔划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A,在直线上做4个记号,记号之间间隔2cm,这就是原点的位置。

另在距左边缘1cm处画一条平行于左边缘的直线B,在B线上以A、B两线的交点为原点标明刻度(以厘米为单位),参见左图。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原理:层析法也叫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

层析法是近代生物化学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性质极为相似而用一般化学方法难以分离的各种化合物。

如各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蛋白质等。

层析法有许多种类,根据分离所依据的理化性质不同,可分为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

纸层析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物质的一中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法。

分配层析法是一种连续抽提法,利用不同的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素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能吸附一层水,把吸附在滤纸上的水作为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水被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由于纤维素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和水以氢键相连,使这部分水不易扩散,所以能与跟水混合的溶剂仍然形成类似不相混合的两相。

当有机相沿纸流动经过层析点时,层析点上的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进行分配,有一部分溶质离开原点随有机相而进入无溶质的区域,这时,又重新分配,一部分溶质从有机相进入水相。

当有机相不断流动时,溶质就沿着有机相流动的方向移动,不断分配。

溶质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纸上层析法的一般操作是将混合物点到纸上,干后让溶剂从有样品的一端经毛细作用流到纸的另一端。

在密闭的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反复抽提,由于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当把一种物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中振荡时,它将在这两相中不均匀分配。

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分离鉴定方法:通过比较氨基酸标准品的Rf值,确定样品中各氨基酸的种类。也 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等对分离出的氨基酸进行鉴定。
02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的原理
纸层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 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 的方法。在纸层析中,固定相是纸纤 维上的水分子,而流动相是溶剂。当 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物质在两相之 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导致它们在固定 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移动速度不同,从 而实现分离。
01
02
03
改进实验操作流程
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步骤, 提高实验效率。
优化实验条件
尝试不同的实验条件,如 温度、湿度、展开剂等, 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引入先进技术
考虑引入高效液相色谱等 技术手段进行氨基酸的分 离鉴定,以提高分离效果 和鉴定精度。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纸层析法,可以根据氨基酸的极性大小将其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影响氨基酸分离的因素
01 02
流动相的组成
流动相的组成对氨基酸的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可以 调整氨基酸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从而改变它们的移动速 度。
固定相的性质
固定相的粒径、吸附能力等性质也会影响氨基酸的分离效果。选择合适 的固定相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分辨率。
准备实验材料
选择适当的滤纸、展开剂、氨 基酸样品等。
展开
将滤纸悬挂在展开剂中,控制 展开剂的流速和高度,确保展 开充分。
观察和记录
观察各氨基酸在滤纸上的位置, 记录各组分的Rf值(相对迁移 率)。
了解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和分离鉴定方法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包括极性、溶解度、酸碱性、光学活性等。这些性质决定了氨 基酸在纸层析法中的分离效果。

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Microsoft+Word+文档

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Microsoft+Word+文档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目的: 1.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 它是利用不同的氨基酸在展层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以分离的一种方法。

惰性支持物是新华一号滤纸, 其上含有很多的羟基, 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把它看成是含有静止水相的惰性支持物。

水相因此称为静止相(固定相), 有机溶剂称为流动相。

展层溶剂由两个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和水组成, 它们互相混合时便分成两相:一相是以水饱和了的有机相, 另一相是以有机溶剂饱和了的水相。

分配系数(α)=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

当用滤纸进行分配层析时, 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 使氨基酸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而得以分离。

分配层析的原理可用一个模式解释(英国Martin等):把滤纸看成是一个层析柱, 可以分成若干层板, 设层板的物质为A、B;且A 和B的分配系数(α)分别为1和1/3;又设固定相为S, 流动相为L, 两相互相接触但不相混溶。

当第一层流动相中加入一定量的 A.B两项物质后, 溶质根据各自的分配系数在第一层的两相中分配, 流动相继续在流动, 此时第一层固定相与新流到的流动相之间以及原来第一层流动相与第二层固定相之间进行第二次分配, 以此类推三次分配即可看出A与B最浓部分以分开, A在第二层最浓, B在第三层最浓, 如果继续抽提下去, 经过若干此后, A.B两物质便可完全分开。

显然, 分配系数越大的物质就越容易分开。

模式图如下所示:图中的第二层流动相中的溶质A为1/2, B为27/32;第三层流动相中的溶质A为1/8, B为27/64;第三层●抽提一定时间后, 溶剂流到接近滤液前沿1~2cm时。

层析完毕, 将滤液取出、干燥、用显色剂显色即可看到氨基酸在滤纸上的位置, 此位置用Rf表示。

●不同的氨基酸在一定的条件下, 有其一定的Rf值, 故可根据Rf值定性鉴定氨基酸, 但通常用已知的标准氨基酸层析作对照, 本实验就是如此。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称取030g小麦面粉于试管中加入5ml左右蒸馏水搅拌均匀50水浴20min水浴后将所有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应尽量将试管洗涤干净以4000rmin转速离心5min将上层清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向盛有固体的离心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重新使固液混匀重复上步操作进行二次离心将上层清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50ml即得到还原糖样品待测溶液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称取010g面粉于试管中加入15ml蒸馏水和10ml6moll盐酸摇匀沸水浴30min水浴后可用碘碘化钾试剂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水解完全后滴入一滴酚酞试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将溶液容至100ml即得到总糖样品待测溶液实验步骤02040608102005蒸馏水ml20181614121015dnsml1515151515151515震荡摇匀溶液沸水浴5min冷却后定容至20ml上下颠倒混匀放置约20min将上表中各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用16号试管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将均含量
• 纸层析 纸层析法属于分配层析,层析滤纸为载体, 流动相是指层析液,在毛细拉力作用下, 层析液能不断由下向上流动。固定相是指 被吸附在滤纸纤维之间的水分。由于纤维 素上的羟基具亲水性使这部分水束缚在纤 维素周围,不易扩散而成为固定相。
实验原理
• 在层析过程中,当层析液在毛细拉力作用 下,上升流经滤液滴点时,滴点上的氨基 酸就相继融入层析液,随着层析液上升, 并发生在分配,即有一部分色素从层析液 分配溶解到固定相中,直到平衡。由于分 配系数的不同,那些分配系数大的氨基酸 分子,随层析液向上移动得快,形成的斑 点集中在滤纸的上部;而分配系数小的氨 基酸分子,随层析向上移动得慢,形成的 斑点集中在滤纸的下面。
实验原理
实验试剂与仪器
• 小麦面粉 • 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将6.3g DNS 和 262mL 2mol/L NaOH 溶液,加到500mL 含有185g 酒石 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g 结晶酚和5g 亚硫酸钠, 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 中备用。 • 1mg/mL 葡萄糖标准液 准确称取80℃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mg,置于小 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 碘-碘化钾溶液、酚酞试剂、6mol/L HCL及6mol/L NaOH 溶液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3)规划:带上手套,取宽约10cm、高约15cm的层析滤纸一张。在纸的下端距边缘2~3 cm处轻轻用铅笔划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A,在直线上做4个记号,记号之间间隔2cm,这就是原点的位置。另在距左边缘1cm处画一条平行于左边缘的直线B,在B线上以A、B两线的交点为原点标明刻度(以厘米为单位),参见下图。
(6)显色:用喷雾器在通风厨中向滤纸上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烘箱中烘烤5分钟(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7)计算各种氨基酸的Rf值,并判断混合样品中都有哪些氨基酸,各人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贴在实验报告上,见表2。
(8)以层析时间为横坐标,扩展剂上升高度为纵坐标画图,求出扩展剂上升到15cm时所需要的时间。
其一般操作是将样品溶解在适当溶剂中,点样在滤纸的一端;再选用适当的溶剂系统,从点样的一端通过毛细现象向另一端展开,展开完毕,取出滤纸晾干或烘干,再以适当的显色剂或紫外灯、荧光灯下观察其图谱。样品经展开后某一物质在纸层析谱上的位置常用比移值(rate of folw, Rf)来表示。Rf=原点至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X/Y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被测物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利用单向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实验器材】
1器材
层析缸、毛细管、小烧杯、量筒、培养皿、分液漏斗、层析滤纸(新华一号)、喷雾器(或白瓷盘),烘箱(或吹风机)、铅笔、直尺
2试剂
1)、扩展剂40mL将20 mL水饱和的正丁醇和5 mL醋酸以体积比4:1在分液漏斗中进行混合。然后与15mL蒸馏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放出下层水层。取漏斗内的扩展剂约5mL置于小烧杯中做平衡溶剂,其余的倒人培养皿中备用。

最新实验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PPT课件

最新实验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PPT课件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之实验目的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技术实验原理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是根据不同氨基酸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鉴别氨基酸是根据不同氨基酸在同一溶剂系统的比移值不同而进行的
实验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
【实验目的】 1. 学习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技术【实验原理】 纸层来自法分离氨基酸是根据不同氨基酸在
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鉴 别氨基酸是根据不同氨基酸在同一溶剂系统的 比移值不同而进行的。
附:逆流分溶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表 1 扩展剂前沿上升速度 X(min) Y(cm) 0 0 5 0.8 10 1.5 15 2.15 20 3.75 30 4.85 40 5.9 60 7.9 90 8.88 … ... 15
表 2 各种氨基酸的 Rf 值 赖氨酸 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Rf 判断待测氨基酸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每种氨基酸的在扩展剂中的移动速率是不相同的,利用每种氨基酸 在纸上的位置不同可以计算出氨基酸的 Rf 值。和标准的 Rf 值对比,得出氨基酸种类。 据此由上表 2 可知,混合氨基酸是由赖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组成。 0.11 0.88 0.12 脯氨酸 0.43 0.88 0.48 亮氨酸 0.70 0.88 0.79 待测氨基酸 0.44 0.88 0.50
赖氨酸、脯氨酸、亮氨酸
【注意事项 】 ⑴.点样时要避免手指或唾液等污染滤纸有效面(即展层时样品可能达到的部分)。 ⑵.点样斑点不能太大,防止层析后氨基酸斑点过度扩散和重叠,且点样后吹风温度不 宜过高,以免样品变性(斑点发黄)。 ⑶.展层开始时切勿使样品点浸入溶剂中。 ⑷.展层剂要临用前配制,以免发生酯化,影响层析结果。
层析缸、毛细管、小烧杯 、量筒、培养皿 、分液漏斗、层析滤纸(新华一号)、喷雾器(或 白瓷盘) ,烘箱(或吹风机) 、铅笔、直尺 2 试剂 1)、扩展剂 40mL 将 20 mL 水饱和的正丁醇和 5 mL 醋酸以体积比 4:1 在分液漏
斗中进行混合。然后与 15mL 蒸馏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放出下层水层。取漏 斗内的扩展剂约 5mL 置于小烧杯中做平衡溶剂,其余的倒人培养皿中备用。 2)、氨基酸溶液 0.5%的赖氨酸、脯氨酸、亮氨酸溶液及它们的混合液(各组份浓
⑸.如果样品中溶质种类较多,且某些溶质在某一溶剂系统中的 Rf 值十分接近时,单 向层析分离效果不佳,则可采用双向层析,即将样品点在一方形滤纸的角上,先用一种溶 剂系统展层。滤纸取出干燥后,再将滤纸转 90 度角,用另一溶剂系统展层。所得图谱分 别与这两种溶剂系统中作的标准物质层析图谱对比,即可对混合物样品中各成分进行鉴 定。
B 两线的交点为原点标明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参见下图。 图 2 实验装置示意图 (4) 点样:用毛细管分别取 10mL 左右的氨基酸样品点在四个位置上。干后重复点样, 同一位置上需点 2~3 次,2~3mL/次,保证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 3mm。其 中 3 个是已知样,1 个是待测样品。 (5) 层析: 用针、 线将滤纸缝成筒状, 纸的两侧边缘不能接触且要保持平行, 参见图 1-1。 向培养皿中加入扩展剂,使其液面高度达到 1cm 左右,将点好样的滤纸筒直立于培养皿中 (点样的一端在下,扩展剂的液面在 A 线下约 1cm) ,罩上大烧杯,仍用塑料薄膜密封。 当扩展剂上升到 A 线时开始计时,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下扩展剂上升的高度, 填入表 1 中。 当上升到 15~18cm,取出滤纸,剪断连线,立即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线,自然风干或用 电吹风热风吹干。 (6) 显色:用喷雾器在通风厨中向滤纸上均匀喷上 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烘箱 中烘烤 5 分钟(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7) 计算各种氨基酸的 Rf 值,并判断混合样品中都有哪些氨基酸,各人将自己的实验结 果贴在实验报告上,见表 2。 (8) 以层析时间为横坐标,扩展剂上升高度为纵坐标画图,求出扩展剂上升到 15cm 时 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通常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和定量。1944 年 A.J.P.马丁第一次用纸层析分析氨基酸,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到现在为止,纸层 析法已经成为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物质的一 种最简单易行的分离分析工具。 层析用于分析简单的混合物时可做单向层析。对于复杂的混合物,可做双向层析。其 原理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滤纸纤维上的羟 基具有亲水性,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当有机相流经固定相时,由 于分配系数不同,结果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其一般操作是将样品溶解在适当溶剂中, 点样在滤纸的一端; 再选用适当的溶剂系统, 从点样的一端通过毛细现象向另一端展开,展开完毕,取出滤纸晾干或烘干,再以适当的 显色剂或紫外灯、荧光灯下观察其图谱。样品经展开后某一物质在纸层析谱上的位置常用 比移值(rate of folw, Rf)来表示。 Rf=原点至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X/Y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 Rf 值是常数。Rf 值的大小与被测物的结构、性质、溶剂 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利用单向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实验器材】 1 器材
度均为 0.5%)各配置 5mL 。 3)、显色剂 50~100mL 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实验步骤】 (1)检查培养皿是否干燥、洁净;若否,将其洗净并置于干燥箱内 120℃烘干。 (2)平衡:剪一大块塑料薄膜铺在桌面上,将层析缸或大烧杯到置于塑料薄膜上,再把 盛有约 5mL 展层溶液的小烧杯置于倒置的层析缸或大烧杯中, 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 平衡 20min。 (3)规划:带上手套,取宽约 10cm、高约 15cm 的层析滤纸一张。在纸的下端距边缘 2~ 3 cm 处轻轻用铅笔划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 A, 在直线上做 4 个记号, 记号之间间隔 2cm, 这就是原点的位置。另在距左边缘 1cm 处画一条平行于左边缘的直线 B,在 B 线上以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