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桃江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月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考试试卷
湖南省桃江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月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恓(xī)惶冠冕汗涔涔前合后偃(yǎn)B . 罪愆(qiān)蟊贼幺蛾子残羹冷灸C . 孱(chán)头壅塞吓马威盖棺定论D . 籀(liú)文通牒急救章恰如其分2. (4分) (2016高三上·平阴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冬天随着一场寒凉的朔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春,渴望在一个漫漫长夜后的清晨,能有一树树(色彩斑驳/色彩斑斓)的春花降临人间,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
但随着冬日渐远,花开的惊喜依旧未能(如愿/如意),而我对春花的期待初忠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仙子,挥袂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址,唯美而又持久。
春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春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春之明媚。
花开的时候,村庄就像____________ ,风姿绰约地(站/立)于大地之上;____________ ,辽阔的褴褛倏忽消隐在旷野深处。
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沧穹,旗帜一般引领着春天不断前行。
(1)文中划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隐遁初忠不改B . 遮蔽安谧静美C . 福址春之明媚D . 旷野广袤沧穹(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色彩斑驳如愿站B . 色彩斑斓如意站C . 色彩斑斓如愿立D . 色彩斑驳如意立(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春花瞬间把黛赭色的山峦覆盖B . 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C . 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春花瞬间把黛赭色的山峦覆盖D . 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3. (2分) (2017高三上·潍坊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彼得·辛格的新作《如何看待全球化》是以作者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专题演讲为基础,认真听取听众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完成的。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时量:150分钟总分: 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除了在美国国内存在,还以“欧洲美元”的形式在全球四处漂流(数额远大于国内美元),行使贸易货币(如石油美元)、投资货币(如FDI、QFII)和投机货币(Carry Trade和衍生品市场)等职能。
由于全球货币政策并没有保持一致,在美图量化宽松的期间,其他国家并没有保持同步宽松,这就产生了国家间汇差和利差的出现,为投机货币尤其是对冲基金套利创造机会。
对冲基金以高频交易和做空为主要模式,抓住量化宽松期间国别间货币政策错配和新兴国家金融体制失衡造成的套利机会,在单边趋势下(单边升值和贬值)进行多空转换,赚取高额收益。
当然,除了这几种模式还有其他的手段和方式,在实体经济复苏不明,产业资本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美联储前所未有的零利率资金供给,必定会带来各种交易型金融的大膨胀,这是在极低利率资金上开出的“罂粟之花”。
现在的问题是,金融市场已经习惯了美联储“央妈”零利率的政策溺爱,当美元加息开始“断奶”,建立在零利率基准上的资本资产套利模型也将面临一次重大的调整。
首先,回购市场因短期利率上升而导致期限利差收窄,长久期资产因利率上升会遭到致命性打击。
如果杠杆率过高,转抵押链条过长,抵押资产的价值就会成倍波动(长久期国债对利率极其敏感),那么即使几个bp(中文通常叫做基点,是指一个百分点的百分之一)的利率波动也足以导致杠杆及其成本的大幅上升,这对货币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
但考虑到在美元加息和全球风险动荡的大背景下,美债的避险功能也相应提高,加上美联储对国债市场的维稳,很大一部分因资金成本上升带来的冲击将得以缓解。
其次,由于对流动性的悲观预期,由低成本资金支撑起来的庞式交易将难维系,垃圾债的风险迅速意识到并被抛弃,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债券收益率飙升,信用利差如实反应风险溢价。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8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A.忏.悔纤.夫蹁跹.纤.细无遗B.泡.桐炮.烙鲍.鱼越俎代庖.C.炭疽.狙.击龃.龉含英咀.华D.签.署眼睑.收敛.水光潋.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搏赝品气概缘木求鱼B.萎靡帐篷安祥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各行其事D.惭怍诟病幅射呕心沥血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坐落谈笑风生间.(jiàn)或李代桃僵.(jiāng)B.针灸仗义直言蹙.(chù)额毛骨悚.(sǒng)然C.蹂躏再接再励檄.(xí)文大笔如椽.(yuán) D.坐镇绿草如荫游说.(shuì)乳臭.(chòu)未干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教育部发出通知,严禁发布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喜看今朝,江山如画,,一派繁荣景象。
(3)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虽然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__不应掉以轻心。
A.违反河清可俟固然 B.违犯河清海晏固然C.违反河清海晏当然D.违犯河清可俟当然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抗生素的分级使用,有利于医生规范用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能减少患者产生细菌耐药的程度,有利患者健康。
B.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将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C.中国国防部在白皮书中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D.长篇小说《蛙》曾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作者是中国文坛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创作过《红高粱》等佳作的著名作家莫言之手。
征服陈忠实阅读答案
征服陈忠实阅读答案【篇一: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第六次(1月)月考试题】class=txt>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美学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
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
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
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
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
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
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
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
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
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桃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请用0.5mm黑色考试专用笔和2B铅笔规范答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宋代厨娘好风光历史上以烹饪为职业者,大体以男性为主。
《周礼》所述周王室配备的庖厨人员近二千人,直接从事烹调的女性一个也没有。
不过在唐宋时代,曾出现过较多的女厨,不论在酒肆茶楼,还是在皇宫御厨,都有从业烹调的职业妇女的身影。
有幸为皇上烹调的称为“尚食娘子”,为大小官吏当差的则称为“厨娘”。
使用厨娘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浪潮,涌起于京都,远波至岭南。
唐代房千里在岭南做过官,他所写的《投荒杂录》便记述了岭南人争相培养女厨之事。
《问奇类林》说,宋代太师蔡京有“厨婢数百人”。
《清异录》则说,唐代宰相段文昌,家厨由老婢膳祖掌管,老婢训练过上百名婢女,教给她们厨艺。
官僚们的家厨有这么大的规模,饮馔之精,可以想见。
从另一方面看,在唐宋之时女厨似乎较受重视。
宋代廖莹中的《江行杂录》,记录了宋时京都厨娘的一些情况,与唐时岭南颇为相似。
厨娘们的地位虽不高,但她们却有绝妙的技艺和超然的风度,令人瞩目。
《江行杂录》说,有一告老还乡的太守,想起在京都某官处吃过晚膳,那一日是厨娘调羹,味道特别适口,留下很深印象,于是也想雇一位厨娘,摆一摆阔气。
费了很大劲,才托人在京师物色到一位厨娘,年可二十,能书会算,颇具姿色。
不数日厨娘即启程前往老太守府中,未及进府,在五里地以外住下,遣一脚夫先给太守递上一封信。
信是她亲笔所写,字迹端正,很体面地要求太守发一四抬暖轿来接她进府,太守毫不迟疑地照办了。
待到将厨娘抬进府中,人们发觉她确实不同于一般庸碌女子,红裙翠裳,举止文雅。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一)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求之靡.途靡:没有B.脱然..有怀脱然:轻快的样子C.会有四方之事....四方之事:战争爆发D.尝从人事..人事:指做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耕植不足以.自给作《师说》以.贻之B.眷然有归欤之.情此小大之.辩也C.家叔以.余贫苦但以.刘日薄西山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急于.星火3.下列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的一项是(2分)A.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B.质性自然。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2分)(2)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分)【答案】1.C2.D3.A4.(1)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2)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解析】1.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A连词,表目的,来。
B结构助词,的。
C连词,因为。
B介词,在;介词,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是不愿做官的原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不分版本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不分版本桃江一中2015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10分〕1、读下面两段话,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fù〔〕和翅膀飞上去;一是蜗牛,一点一点地爬上去。
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过得很suǒ〔〕碎,如果我们有伟大的理想,就能把平凡庸lù〔〕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作为一名公务员,最要紧的一点是恪尽职守....。
B.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有气吞斗牛....的气概。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贝壳不为人知的血和泪造就了一颗颗无与伦比....的璀璨珍珠。
3、以下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B.我相信你拜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4、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 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二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B. 古代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其中寅为羊,未为虎。
C. 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为: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 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十岁,称为弱冠。
二、文言文阅读。
〔18分〕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群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湖南桃江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湖南桃江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曲肱.(gōng)社稷.(jì)稽.首(jī)鲜.克有终(xiǎn)B.熊蹯.(fán)弑.君(shì)信禀.(bǐng)上下相蒙.(mēng)C.衮.职(gǔn)嗾.使(sǒu)忿懥.(zhì)观其辟.丸(pì)D.孝悌.(dì)舟舆.(yú)布橐.(tuó)靡.不有初(mǐ)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盍.各言尔志?(盍:何不)②曲肱.而枕之(肱:胳膊)B.①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②受国之垢.,是谓之耻(垢:耻辱)C.①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爱)②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即:虽然)D.①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过:过错)②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适合,符合)3.下面各句,从句子类型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利吾国 B.其我之谓矣 C.何功之有哉 D.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高考陕西卷)()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
C.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D.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5.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文化思想倾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槃永生的佛教思想。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桃江一中2016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试题时量:120分钟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涎.(xián)皮怂.(sǒng)恿轴.(zhóu)线咬文嚼.(jué)字B.迤.(yǐ)逦蓬蒿.(gāo)寒砧.(zhēn) 茕茕孑.(jié)立C.簪笏.(hù)踹.(chuài)水付梓.(zǐ)得鱼忘筌.(quán)D.酒馔.(zhuàn)出岫.(yòu)矜.(jīn)育锱.(zī)铢必较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电子情书》里的梅格•瑞恩和汤姆•汉克斯从最初誓不两立的对手最终演变为亲密无间的恋人,谁说爱情不是一场战争呢?B.王山毫无悬念地获得出战全运会的资格,王川则必需参加在长沙举行的资格赛,以争取湖南队的最后一张全运会入场卷。
C.朝湫分为两湫,前湫状若卧蚕,四周青黛环拱;后湫形似弯月,湫内遍生红色水草,犹如胭脂溶入其中,真可谓山青水秀.D.能否追回这笔脏款对刚兴起的沙市的廉政建设来说可谓厉害攸关,所以,即便胜利就在眼前,大家也始终不敢有半点松驰。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________,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
小说《丰乳肥臀》,运用________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________。
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没有臭氧的保护,阳光中的紫外线将畅通无阻地直射到地面,足以杀死很多生物,让动物失明,破坏生物的免疫系统.B.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网络空间自我规范的速度远远落在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后面,这导致网络空间缺乏清晰、刚性、公共认同,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界限上一直很模糊。
2016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带答卷答案.doc11
2016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问卷一、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duó)濒临(pín)迁谪(zhé)B.踽踽(jǔ)殽函(xiáo)够呛(qiànɡ)C.沙砾(lì)娇嗔(zhēn)凝噎(yē)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绊脚惨酷沦落慰籍B.闭门羹合事老乱弹琴莫须有C.毛骨悚然无动于衷休养生息走投无路D.千里送鹅毛家书抵万金邦以民为本习贯成自然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皇帝,能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 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因为才如果就B.因为就即使才C.只有就如果才D.只有才即使就4.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时。
B.历史最后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园囿,也是他门进入中原的跳板。
D.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
5.“门前是一条小河”后面接下去最恰当的一项是()A.山门里有一个穿堂。
弥勒佛供在迎面。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B.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
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
穿堂对着山门,迎门供着弥勒佛。
D.一片很大的大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6.去年暑假..,冠云和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 D.三更画舫穿藕花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你究竟是为人民大众而生活?还是仅仅为个人而生活?B、这儿的书真全,什么诗歌啊、小说啊、报告文学啊,全有!C、中国每年人均总要吃四、五百近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精品】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1965年,湖北望山1号墓发现了一柄古剑。
考古学家拔剑出鞘,寒光闪闪的剑身即刻震惊了现场所有人。
为了验证是否锋利,大家拿来了二十几张纸铺成一层,结果剑锋一过,轻松划开。
宝剑身上有八个鸟篆铭文,“越王”“自作用剑”这几个字,大家是认识的,但“勾践”两个字,由于工地上没有任何参考文献,一时半会儿无法释读出来。
经过有关专家一个多月的讨论,宝剑主人的身份最终得以确认。
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两千年前的吴越之地,和今天一样河流密布,水网纵横。
由于开阔的平原较少,中原地区流行的车战难以施展,因而吴越两国极为重视步兵,加上那个时代铸剑专家神工鬼斧的技艺,适合近身作战的宝剑也就有了独步天下的机缘。
1977年,湖北省博物馆借助静电加速器对越王剑的合金成分做了无损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越王剑的剑刃上含铜量是80.3%,含锡量是18.8%:而剑身上含铜量是83.1%,含锡量是15.2%。
也就是说,越王剑是一柄复合剑,剑刃和剑身是分开铸造的。
曾为勾践和楚昭王铸造多把宝剑的欧冶子等人非常清楚,要铸造一柄合格的青铜剑,在合金配比上,铜要占到75%左右,而锡与铅、铁、锌等元素要占到25%左右。
然而,宝剑的各部分合金含量的需求又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刃部得含锡量较高才能锋利。
剑身得含铜量较高才能柔韧。
这样一来,为了得到比普通宝剑更为优良的产品,剑身、剑刃就必须分开铸造,再合二为一。
在越王剑剑首的位置,有11道同心圆。
这些同心圆,相互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根头发丝粗细,实在让人惊叹。
其实,这是铸剑师们在制陶技术上得到的灵感。
他们配制出极细的泥料,制作出相应的模具,在凸棱上刻下绳纹后焙烧,最后再浇注青铜液成型的。
剑身遍布菱形暗格花纹,也是越王剑的一大特征。
湖南省桃江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不全).pdf
分值:150分 时 量: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逋慢(bǔ) 搠倒(shuò) 期功(qī) 轻(yáng)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iǎn) 出岫(xiù) 抟(tuán)弄 睇眄(miǎn) 舸(gě)舰迷津 C、北冥(míng) 优渥(wò) 簪(zān)笏 遄(chuán)飞 决(jué)起而飞 D、潦(liáo)水 台隍(huáng) 赍发(lài) 栖隐(qī) 门衰祚薄(zhuò)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鹤汀凫渚 云销雨霁 睢园绿竹 清云之志 B.好高骛远 盛筵难在 图穷匕见 梓泽丘墟 C.躬逢胜饯 天高地迥 过蒙拨擢 物华天宝 D.无路请缨 涸辙之鲋 盈虚有数 高朋满座 3..加点的词中与其他三项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无祖母,无以终余年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C、屈贾谊于长沙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我记事以来,乞讨的行迹一直未见根绝过,即使是在现在,也时常见到乞讨者佝偻的身影蹒 跚过市。
物换星移,二十春秋弹指而过,再看乞讨这一社会现象,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本质的 改变。
B.白居易与琵琶女虽是萍水相逢,但沦落天涯的命运使白居易对琵琶曲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 育是非常必要的。
D.在就在他爱情方面受到沉重打击的时候,他的事业却蓬勃发展起来,真可谓“失之东隅, 收 之桑榆”。
5.填入下面句段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中有知识,那是我们聪慧而勤奋的先人们,在漫长的时间之流中,探寻和打捞出来的闪光的珍珠;书中有情感, ① ;书中有精神, ② ;书中有思想, ③ ;书中有智慧, ④ 。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pdf
桃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卷 命题:彭世明 审题:何凤双 注:① 考试时量:80分钟,满分:100分 ② 请将所有答案填到答题卷相应题序位置,否则相应题计0分 ③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i 59 Pb 207 Cu 64 Zn 65 Pt 195 一.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Na2OB.NaCl晶体 C.液态H2SO4 D.硫酸溶液 3.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5 sB. sC.5 s D.10 s .pH试纸测得某次酸雨的pH为5.6 B.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若Ksp(H)<.SO32-+H3O+ B.Fe(OH)3的溶解平衡方程式:Fe(OH)3(s)Fe3+(aq)+3OH-(aq) C.溶液中SO32-的水解离子方程式:SO32-+2H2OH2SO3+2OH- D.Ca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CaCO3Ca2++CO32-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c(H+)/c(OH-)=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 c(Fe3+)=0.1 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 .温度下反应2(g)+3H2(g)2NH3(g) ΔH<的平衡常数K=9。
向容积固定的真空容器中充入2(g)、2(g)和NH3(g),使其浓度分别为3 mol/L、 mol/L和50 mol/L,在T℃温度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反应2)< mol/L C.该条件下,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D.反应条件变化时,其K值也一定发生变化 8..(该类结构简式为键线式,又如:CH3CH=CHCH2Cl的键线式可写为)。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图片)——语
2017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C 解析“能够明确告诉读者它所指称的对象”的是科学语言。
2、答案A 解析论据与论点不吻合。
传统诗中常用的语言不强调“实用成分”。
3、答案 D 解析“它与科学语言一样都有很强的精确性”错,对照原文“虽然日常语言有时也用来获取近似于科学语言的那种精确性,但它有许许多多地方还是非理性的,带有历史性语言的种种语境变化”可知。
4、答案D 解析“但除‘我’以外,没有人帮助她,显示出社会的冷漠”不正确。
原文中“这个李玉梅又来这一套了”,可见有人帮助他。
只是讽刺了官场对下层群众的冷漠。
5、1)用打一个电话作为小说的线索,贯串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情节因为打一个电话的要求得以层层展开。
2)有助于凸显人物性格,女主人公勤劳、尽职尽责的性格在“打一个电话”的多次要求中逐渐鲜明丰满。
3)表现了“我”通过打一个电话对女主人公从猜疑、知情、帮助到为之呼吁的心路历程,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注。
6、①以小见大的手法。
以“打一个电话”做题目画龙点睛,文中看似没有正面描写社会群体,但其实处处在写弱势群体,以小见大,切口很小,主题挖掘深入。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女主人公为了保住收入微薄的工作,养家糊口,才寻觅可以信赖的人打一个好评电话,使故事情节层层推进。
③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通过打电话来表现她既勤劳又担忧,既防备又坦诚的形象,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④在主旨上,打一个电话是一个含有公正评价、深切同情的行为,在弱势群体面前,无论多大的付出,得到一个公平的评价是多么难。
揭露世俗社会人性冷漠的现状,表达作者希望全社会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愿望,深化了小说主旨。
7、答案 C解析 A项,材料一主要介绍2016年之前保护非遗的情况,材料三不属于介绍“具体保护措施”;B项,“物质性”文化遗产除“自然景观”外,还有其他项目;D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表述不妥。
8、解析 A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失传”;C 项“因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比较好”强加因果,“提高……经济效益”非“当务之急”;D项,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岳阳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岳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皡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皡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考在更公平的基础上重新起航(高路)公平对中国而言的重要性,看看高考改革就知道了。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关于高考改革的几项措施个个都很有分量,但个个都跟公平相关。
明年将有25个省份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制作的试卷,这是为了公平;今年将取消全部鼓励性加分项目,只保留扶持性的加分项目,这同样是为了公平;至于取消自主招生方面的推荐学校限制等,这更是为了公平。
如何才能更公平的问题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人人都希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行各业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当然不能要求经历的考试都相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加分政策还是各省独自命题,或者是高校的自主招生都有其存在价值。
这些政策推行之初也绝对不是拍着脑门决定的草率之举,也都是在一轮轮的质疑声中一步步推进的。
这些政策在历史上都有过自己的功绩,可无一例外的都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的现实困境。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都没有能很好地解决公平的问题,让权力和金钱钻了空子。
高考在人生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大过人生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就是一场灾难了。
改革向现实妥协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想,一轮深层次的改革可能仅仅只是开始。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回归,而是一次在更公平基础上的重新起航。
一个方面是社会对公平的呼声很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更从容地应对效率的问题了。
以前说一考定终身,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大为减少,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让个人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选择,确实没有必要把棋子都押在进名校进热门专业上。
甚至是不是一定要读普通高校也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从人生的选择看,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固然让人羡慕,但换个角度,其实读高职、走匠工的道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请用0.5mm黑色考试专用笔和2B铅笔规范答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宋代厨娘好风光历史上以烹饪为职业者,大体以男性为主。
《周礼》所述周王室配备的庖厨人员近二千人,直接从事烹调的女性一个也没有。
不过在唐宋时代,曾出现过较多的女厨,不论在酒肆茶楼,还是在皇宫御厨,都有从业烹调的职业妇女的身影。
有幸为皇上烹调的称为“尚食娘子”,为大小官吏当差的则称为“厨娘”。
使用厨娘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浪潮,涌起于京都,远波至岭南。
唐代房千里在岭南做过官,他所写的《投荒杂录》便记述了岭南人争相培养女厨之事。
《问奇类林》说,宋代太师蔡京有“厨婢数百人”。
《清异录》则说,唐代宰相段文昌,家厨由老婢膳祖掌管,老婢训练过上百名婢女,教给她们厨艺。
官僚们的家厨有这么大的规模,饮馔之精,可以想见。
从另一方面看,在唐宋之时女厨似乎较受重视。
宋代廖莹中的《江行杂录》,记录了宋时京都厨娘的一些情况,与唐时岭南颇为相似。
厨娘们的地位虽不高,但她们却有绝妙的技艺和超然的风度,令人瞩目。
《江行杂录》说,有一告老还乡的太守,想起在京都某官处吃过晚膳,那一日是厨娘调羹,味道特别适口,留下很深印象,于是也想雇一位厨娘,摆一摆阔气。
费了很大劲,才托人在京师物色到一位厨娘,年可二十,能书会算,颇具姿色。
不数日厨娘即启程前往老太守府中,未及进府,在五里地以外住下,遣一脚夫先给太守递上一封信。
信是她亲笔所写,字迹端正,很体面地要求太守发一四抬暖轿来接她进府,太守毫不迟疑地照办了。
待到将厨娘抬进府中,人们发觉她确实不同于一般庸碌女子,红裙翠裳,举止文雅。
太守大喜过望,第二天便请厨娘展露本领。
厨娘随带着璀璨耀目的白金餐具,至如刀砧杂品,一一精致。
厨娘换上围袄围裙,挥刀切肉,惯熟条理,有运斤成风之势。
做出的菜品真个是馨香脆美,清新细腻,食者筷子举处,盘中一扫而光,纷纷赞誉。
厨娘的手艺得到来宾交口称赞,太守脸上平添不少光彩。
筵宴圆满结束,厨娘还要犒赏,并且每次办宴会,要支赐给厨娘绢帛或至百匹,钱或至三二百千。
太守力不能及,没过两月,便找了个理由将厨娘“善遣以还”。
如此看来,宋代厨娘确有些了不得,她们究竟是何等模样呢?我们从出土宋代砖刻上,可以一睹厨娘的风采。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四块厨事画像砖上,描绘了厨娘从事烹调活动的几个侧面。
砖刻所绘厨娘的服饰大体相同,都是云髻高耸,裙衫齐整,焕发出一种精明干练的气质,甚至透出一缕雍容华贵的神态。
她们有的在结发,预示厨事即将开始;有的在斫脍,有的在烹茶涤器,全神贯注之态,跃然眼前。
这些画像砖出自宋代墓葬,宋人在墓中葬入厨娘画像砖,表明他们即便生前不曾雇用厨娘,也希求死后能满足这个愿望;或者生前有厨娘烹调,死后也希望依旧有厨娘侍候。
看来要得享用美味,还非有厨娘不行,这画像砖可印证《江行杂录》所记的传闻有一定的真实性。
看到这人物形象刻画准确生动、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画像砖,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像这样风度翩翩的厨娘,在宋代一般富裕之家大约真的雇用不起。
难怪当这批画像砖刚刚公布时,曾迷惑了一些研究者,认为画中绝非婢女者流。
但她们确确实实就是厨娘,就是廖莹中描述的体态婀娜、精明洒脱、身怀绝技的宋代厨娘。
(节选自王仁湘《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唐宋以前,从事厨师这一职业的,基本上都是男性。
这可以从《周礼》的记载中得到印证。
B.据《问奇类林》《清异录》记载,唐宋时期官宦之家全用女厨,且数量庞大,女厨较受重视。
C.使用女厨之风,远波至岭南。
唐代房千里所写的《投荒杂录》便记述了岭南人争相培养女厨之事。
D.唐宋时期,女性厨子较多,上至皇宫御厨,下至普通的酒肆茶楼,都可以见到她们的身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的厨娘确实了得,个个内外兼修,秀外慧中,自带精致之高档餐具及刀砧杂品,做出的菜肴也令人称赞。
B.宋代厨娘们的地位虽不高,但她们却有绝妙的技艺和超然的风度,令人瞩目,其中的佼佼者报酬极高。
C.唐宋时期官宦之家动辄厨婢数百,由厨师人数之多,可以想见其饮馔之精、生活之奢侈。
D.宋代砖刻图案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宋代厨娘劳作的生活场景,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土的宋代砖刻上,描绘了厨娘从事烹调活动的几个侧面,可印证《江行杂录》所记的传闻有一定的真实性。
B.宋代砖刻所绘的厨娘云髻高耸,裙衫齐整,精明干练,甚至透出一缕雍容华贵的神态,曾经迷惑了一些研究者。
C.廖莹中的《江行杂录》记录了宋时京都厨娘的一些情况,与唐时岭南颇为相似,说明宋代京都受到了唐代岭南风气的影响。
D.宋人在墓中葬入厨娘画像砖,表明他们不管是生前不曾雇用厨娘,还是生前就有厨娘烹调,死后都希望有厨娘侍候。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
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
政和二年,上舍①释褐,补潍州教授。
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
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日:“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
”迂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②,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
,忤时相意,提举天平观。
建炎间,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③,出知平江府。
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手都市,百姓便之。
除给事中。
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擢何如尔。
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
”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
"除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
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
至汴京,刘豫④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
”豫日:“圣意何在?”松年日:“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
”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绍兴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
”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
年六十。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松年日:“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注释】①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
“舍生”即上舍生,大学生中高班的学生。
②燕云,是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③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④刘豫:宋高宗建炎二年济南府知府,投降金朝;建炎二年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后迁都汴京。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C.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B.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C.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D.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松年不贪钱财,不为子孙储蓄。
朝廷每次授予他官职时,都要赐予他大量财物,但他把这些钱财全部用于军队建设。
他还说,贤能的人钱财多了,有损个人志向。
B.胡松年出使他国,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
他在“人皆疑惧”、不敢出使的情况下,毅然出使伪齐政权,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进行了柔中有刚、含而不露的回击。
C胡松年心忧国事,对待生死豁达乐观。
年老多病时,朝廷开恩,让他管理洞霄宫,但他屡次献言,皇帝多有采纳;病情危急时对儿子说,自然流转,生死在所难免。
D.胡松年慧眼识珠,擢拔后秀;献言献策,选拔军中将帅。
他做殿试参详官时,评定沈晦第一,宋徽宗对此大为赞赏;他做给事中时,主张皇帝应亲临军中选拔将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
(5分)译文:(2)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8、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5分)9、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亲爱的土地安晓斯麻根叔躺在床上睡不着,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烦了。
整夜整夜不睡,哗哗啦啦地不知道在写啥,费多少电。
就嚷。
麻根叔只安静了那么一小会儿,又是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不说话了。
自从与儿子们分了地种,麻根叔的体力活儿是轻松多了,可心事却重了不少。
三年前,两个儿子都劝麻根叔把自家的四亩责任田,流转给沁水湾的老金专业合作社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