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基地

实习报告标题土壤和植物地理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沈冶

年级 2006级

所在小组第二小组

带队教师张建明、姜红梅

实习成绩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〇〇八年八月

目录

1.摘要 (2)

2.正文 (3)

2.1绪言 (3)

2.2正文 (7)

2.3结论 (25)

3.参考文献 (25)

土壤和植物地理实习报告

沈冶 2006级地理科学

摘要:野外实习是地学专业学生必经的学习过程。榆中盆地处在半干旱半荒漠的气候背景下。局地小气候在兴隆山和马啣山的周围形成。这对土壤及其植被的形成和演化,有更为直接的作用。加之兴隆山和马啣山的垂直地带性,其自然地理状况呈现更加丰富的多样性。本次野外实习主要考察了榆中盆地、北山、甘草店、兴隆山、马啣山等地的土壤类型和植物群落情况。由于气候、海拔和成土母质等因素的差异,上述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植物群落有很大不同。受榆中盆地所处的气候的影响,榆中盆地的土壤因淋溶作用普遍不强,多形成钙结核;植被以耐旱植物为主。兴隆山和马衔山处的土壤则不同。受山地产生的局地小气候影响,其特点是土壤淋溶作用较强,土壤发育充分,植被以高大乔木和灌木为主。同时,兴隆山和马衔山的土壤和植被有垂直地带性分布。

关键词:土壤类型植物群落兴隆山马衔山榆中盆地

2. 正文

2.1绪言

2008年7月11日至17日,兰州大学2006级地理学基地班在张建明、姜红梅老师的带领下,在榆中盆地、兴隆山、马啣山等地,开展了为期7天的土壤地理学和植物地理学实习。

2.1.1实习区域概况

2.1.1.1榆中盆地

榆中盆地位于兰州市区

以东,属榆中县管辖。北有兰

金公路和天兰铁路,南有312

国道及正建的兰宝高速公路,

中部有309国道纵贯全区,县、

乡(镇)、村均有公路和简易公

路相连。地理位置介于兴隆山

和北山之间,呈西北——东南

向展布的菱形盆地,其中北部

尚有阶梯状黄土梁峁分布及

沟谷穿插。北侧为宛川河,自东而西穿越,至冯家湾流入黄河。盆地地层自下而上有前寒武系变质岩、侏罗系煤系地层、白垩系和第三系碎屑岩沉积,岩性下部以砂砾岩、砂岩为主,其上以砂质泥岩、泥岩夹粉细砂岩为主,厚400~600m,表层为厚100~250m的第四系砂砾石、砂与亚砂土、亚粘土交互沉积,黄土梁峁区尚有厚30~150m的黄土沉积。

全区水化学具有常见的干旱山间盆地特有的带状水化学水平分带的规律。即在测区南部和东部平原区近山前地带受大气降水垂直入渗,山区淡的地下水侧向补给条件良好,地下水流坡度大,径流通畅,水质普遍良好,矿化度0·2~0·5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 或HCO3·SO4-Ca·Mg型,到平原中北部接近丘陵地带,由于在地下水径流途中溶解吸附了部分地层中的盐分,加之受基底断隆带的抬升影响,地下水径流速度变慢,水中盐分累加形成矿化度0·5~1·5g/L的弱矿化水,水质类型转化为Cl·SO4-Ca·Na或Cl·HCO3·SO4-Mg·Ca(Ca、Mg、Na)复合型水,进入地热异常区,受深部热水与冷水混合作用影响,水的矿化度增至2~7g/L,水化学类型变为Cl·SO4-Ca·Na(Ca、Mg、Na)

和Cl-Ca·Mg或HCO3·Cl-Na型水。至下水排泄区,水的矿化度普遍高于3g/L,北山坡脚一线,矿化度大于5g/L,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Ca(Na)和Cl-Na·Mg·Ca型水。总的规律是上游补给区水质好,中下游径流排泄区水质差。

2.1.1.2兴隆山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东经103°5′──104°10′;北纬35°38′──35°58′之间。座落在榆中县西南隅,南靠临洮,东临定西,西北与兰州市毗邻,属祁连山的东延余脉。保护区总面积约33301公顷,占榆中县总土地面积的10.1%。保护区山脉系祁连山山系东延部分,由马啣山系的高中山群所组成,主要山脉有马啣山、兴隆山和栖云山。马啣山与兴隆山南北对峙呈马鞍形,兴隆山、栖云山两座主峰由马啣山分支曲折而来。山体长约37公里,宽约17公里,山势走向呈西北西──东南南,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000──3600米之间,马啣山主峰海拔3670.3米,比高为500──1000米之间,是黄土高原范围内唯一超过3600米的高峰。山体过境后,向东延伸终止于海浩瀚的黄土丘陵。在大地构造上是介于秦岭地槽系和祁连山地槽系之间的秦祁台块上的孤岛状的石质山地,次级构造单元为青石岭──马啣山横断带的马啣山褶穹和兴隆山褶凹,本山地自寒武纪前隆起,经过加里东、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新老造山运动的影响,到了第四纪初才形成基本的山脉水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山地因受造山运动的显著抬升和切割作用,主体复式向斜多呈“V”型的陡壁深谷,沟谷纵横,河床比降较大多跌水,山脊呈波状起伏,坡度多在30°以上,地形呈齿状。山体两侧与黄土高原镶嵌,多为黄土剥蚀地貌,主要地形形态有高山深谷,土石山梁峁。

保护区地处东亚大陆内地,按全国自然区划气候分类为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属高寒半湿润性多雨气候。主要特征表现为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昼热夜凉,初夏干旱,盛夏多雨;初秋阴雨稍多,深秋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3─7℃,其中最高(7月)为13─18℃,最低(1月)为零下8─9℃;活动积温为1800─2800℃;年降水量450─622mm,有效降水量340─520mm,降水频率不均匀,多集中在7、8、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5%左右,在山地增雨作用下,一般海拔每升高100m 降水量约增27mm。马啣山主峰年降水量可达800mm;无霜期70─130天,平均103天。林区年平均温度4.1℃;平均降雨量621.6mm;平均蒸发量918.6mm,为年降水量的1.5倍;相对湿度68%,≧10℃积温1577.5℃;平均无霜期110天左右;干燥度0.65;冻土深度平均为120cm,极端最大150cm。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干旱。

保护区河流水系发育比较健全,长年流水的河道有兴隆峡、龛谷峡、徐家峡、分壑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