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

氯气的性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2.感悟氯原子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

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现象分析能力。

4.联系漂白粉的工业生产,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

5.正确地认识氯气的消毒作用和氯气的毒性之间的关系,体悟化学的正面价值。

6.进一步体会食盐的重要性和氯碱工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氯气和碱的反应;

氯气和漂粉精的漂白消毒作用;

实验的设计、正确操作和现象分析;

三、设计思路

从氯气的重要用途引入,使学生明确氯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和氯气的性质实验,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氯气与几种单质的演示实验,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由氯气用于自来水处理出发,展开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而延伸到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表示氯气主要用途的树状图片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氯气,通过对图片的简单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氯气的。(PPT2)[ 对图片作简单解释:树状图由根部的salt(食盐)开始,正好衔接上节课的教学内容。树冠上白色背景的文字表示这些物质中含有氯元素,灰色背景的则表示物质中不含氯元素。矩形框图表示中间产物(媒介物等)或生产的中间环节,椭圆形框图表示最终的用途。]

[过渡]氯气为何与水处理有联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大家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首先来回忆一下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一瓶氯气的样品,嗅闻气味――注意嗅闻方法。

[板书]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PPT3)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叙述]现在我们可以解释“氯气”这个名字的由来了,氯元素的希腊文原意是"绿色的",英文名称为"Chlorine",我国清代翻译家徐寿最初把它翻译为"绿气",后来把两个字合并称为"氯"。

氯气曾被用作强杀伤性的武器,因为它会对呼吸道造成有害影响,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里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是在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令人发指的事件。

虽然氯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只要我们恰当、合理地使用氯气,它会造福于人类的生活。

[设问]怎样保存、运输氯气呢?

[媒体]展示氯气的钢瓶图片。

[板书]从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判断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氯气易液化――液氯――纯净物。

[设问]那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大呢?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板书]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

[设问]氯气作为一种非金属单质,它可能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演示实验]氯气与钠反应

氯气与铁丝反应

氯气与铜丝反应

氯气与氢气反应

可以选择做部分实验,或是观看实验录像。

[思考与讨论]学生描述现象,并作记录。

[板书]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PPT4)

1.氯气与金属单质反应

2Na+Cl2=2NaCl

2Fe + 3Cl22FeCl3

Cu + Cl2CuCl2

2.氯气与非金属单质(氢气)反应

H2 + Cl22HCl

[叙述]工业上利用这个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将其溶于水后即得到盐酸。

工业上为了防止两种气体发生爆炸反应,采用了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回想初中在学习氢气与氧气的燃烧反应时,为什么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再推测工业生产氯化氢时的燃烧情况。)

[过渡]我们在氯气的溶解性实验中发现,氯气溶于水后,溶液呈黄绿色,这个颜色说明溶液中有大量氯气存在,那么氯气溶于水中是和氧气溶于水一样,还是和二氧化碳溶于水会有一部分生成碳酸类似呢?

[学生小组实验]利用桌上的试剂和仪器装置完成P42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并记录现象及结论。

[交流与讨论]展示学生记录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得出结论:是一种新的物质具有漂白性。学生通过实验排除盐酸、水和氯气具有漂白性的可能,再根据氯水中含有的氢、氯、氧三种元素的可能组合,推出可能具有漂白性的是一种新的物质HClO。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叙述]这种未知的物质就是HClO,我们叫它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能够使一些有机色素褪色,还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很多地方使用的自来水就是用氯气来消毒的。

[设问]既然氯气和水能够发生反应,为什么新制的氯水还会是黄绿色的呢?

[思考与讨论]猜测可能的原因。

[叙述]氯气在与水反应的同时,它们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会反应重新变成氯气和水,像这样的化学反应,我们叫它可逆反应,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把“等号”改写成“可逆符号”。

[板书](PPT5)

3.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 HCl+HClO

[过渡]生活中一般不会直接使用氯气或次氯酸进行消毒。

[媒体]氯水光照分解的实验录像。

[板书]

2HClO O2↑+ 2HCl

由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多用次氯酸盐和碳酸、盐酸等发生反应制取次氯酸。

[过渡]如何将氯气转换成次氯酸盐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可能猜测将氯气与碱固体或溶液反应,或其他。

[板书] 4.氯气与一些碱溶液反应(PPT6)

Cl2+2NaOH=NaCl+NaClO+H2O

次氯酸钠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次氯酸钙

[叙述]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就是我们熟知的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来制取漂白粉。

[设问]我们夏天去游泳池游泳,游泳池就是用漂白粉来消毒的,但是漂白粉中的成分本身并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还有生活中用的84消毒液能够杀菌、消毒,是因为里面的含有次氯酸钠。这些次氯酸盐怎样在使用过程中变成次氯酸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猜测次氯酸盐转变成次氯酸的可能途径。

[板书] Ca(ClO)2+CO2+H2O=CaCl2+2HClO

[板书] 三、氯气的用途(PPT7)

大量用于制造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如氯苯、氯化萘等)、溶剂(如氯代烷类)、盐酸、漂白粉以及制造药物(如氯胺T等)和农药;在生产塑料聚氯乙烯、合成纤维氯

纶、合成橡胶氯丁橡胶等合成材料时也需用多量氯气。氯气液化后压入钢瓶常供纸浆漂白、纺织品漂白、自来水消毒杀菌、制次氯酸钠、从卤水中提炼溴和碘以及某些金属或硅的的提纯冶炼等。

[叙述]氯气的用途,呼应本节课的开头。

[过渡]现在大家可以为自己解释氯气为何能与水处理建立联系?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

[思考与讨论]根据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解决该问题。

[交流与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养鱼的人都是把自来水盛放在容器中,放置几天、甚至是在太阳下晒一晒,这是为什么呢?(PPT8)

2.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中所含有的物质相同吗?

[练习](PPT10-14)

1.如果我们在做实验时,或工业生产中,由氯气作为尾气排除,我们该怎么办呢?答案:可用碱液进行吸收。

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③多饮豆浆和牛奶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和Cl2都是氯元素B.Cl2有毒, Cl-也有毒

C.Cl-离子半径比Cl原子半径大D.Cl2和Cl原子都呈黄绿色

答案:C。

4.下列物质中含有Cl-的是()

A.液氯B.KClO3溶液C.HCl气体D.NaCl晶体

答案:D。

5.下列物质中,在光照下不反应的是()

A.氢气和氯气的混和气体B.次氯酸

C.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D.氯水

答案;C。

6.下列微粒中,能起漂白的作用的是()

A .Cl2B.Cl-C.HCl D.HClO

答案:D。

7.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B.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

答案:C。

8.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应使氯气通过()

A.浓H2SO4B.固体烧碱C.生石灰 D .饱和食盐水

答案:A。

9.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中生成+3价铁盐的是()

A .铁和稀硫酸B.铁和氯化铜溶液C.铁和氯气D.铁和氧气答案:C。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B.氯水C.盐酸D.漂粉精

答案:A。

《氯气的性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1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氯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专题2是学生高中阶段首次接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材以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溴、碘和典型的金属元素钠、镁及其化合物为例,研究了这些物质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本专题作为教材中第一部分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对后续的学习又起着基础与指导的作用。本专题不仅涉及多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而且也蕴含着相应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不仅是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2》中化学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更是选修模块的继续学习不可缺少的知识与方法的准备。 氯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本单元中系统地介绍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领悟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虽然学习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但是比较肤浅、零散,更没有理论体系。本专题是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二个专题,是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第一次系统地探究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有机融合。学生在习得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探究方法的同时,认识到自然资源利用与化学科学密不可分,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目标分析 1、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氯气的氧化性及与水、碱的反应;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了解氯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②感悟氯原子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 ③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现象分析能力; ④联系漂白粉的工业生产,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认识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②通过探究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 ③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的一般性质,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研究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和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②正确地认识氯气的消毒作用和氯气的毒性之间的关系,体悟化学的正面价值; ③体会食盐的重要性和氯碱工业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难点:氯气和碱的反应;氯气和漂白粉的漂白消毒作用;实验的设计、正确操作和现象分析。 五、教学策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身边的一些常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推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增加信息量。边讲边实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氯气的性质是本专题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为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勇于发言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好化学课,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本节内容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求知欲,体会到化学的奇妙变化,爱上这门科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观察是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物质性质的探究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联系生活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气化学性质与氯水成分的分析 难点:氯水成分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 四、教法学法: 在课堂中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短片):“京沪公路淮安段重大液氯泄露事故”的新闻报导并展示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1)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釆取什么方法安全逃生? (2)抢险人员用什么方法控制氯气的污染? (3)如果当时氯气的浓度较大,你如何克服那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保证在跑到高处前不中毒? 【教师讲述】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原理。 【板书】氯气的性质 【教师】展示收集的一瓶氯气,学生观察后闻气味,说说氯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设问】氯气是否溶于水呢? 【演示实验】:往一瓶氯气中加入适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氯气的制取及性质

氯碱工业: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 实验装置图及分析: 【注意】 1、电解食盐水,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1。 2、检验Cl 2 的反应为2KI + Cl 2 ==2KCl + I 2 ,淀粉遇碘变蓝色。 3、Cl 2 与NaOH可发生反应,两极产物必须隔开。 通电

阳离子交换魔法电解饱和食盐水:阳离子交换膜有很好的选择性,它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不允许阴离子和分子通过。 优点: 1、能防止阴极产生的H 2和阳极产生的Cl 2 相混合而爆炸 2、能避免Cl 2 和NaOH溶液作用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氯碱厂选址与经济效益 1、生产主要原料食盐,应建在海岸的附近处 2、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烧碱、氯气和氢气,应建在使用这些产品的工厂较近的地方 3、氢气易燃易爆,氯气有毒,应建在人口稀疏的地方 4、生产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应建在电力供应充足的地方 【例】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B )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

反应原理:4HCl(浓)+MnO 2 MnCl 2 +2H 2 O+Cl 2 ↑ 实验装置: 完整的制气装置: ①发生装置②净化装置③干燥装置④收集装置⑤尾气吸收 【注意】 1、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集气瓶、烧杯、 导管、双孔橡皮塞等 A.为什么用分液漏斗装盐酸?又让盐酸缓慢地注入,而不是一次将浓盐 酸注入烧瓶里? B. 为什么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要缓缓加热,不能强热? A.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用量,避免生成的氯气过多。 B.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强热时能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而使制得的氯气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另一方面,又降低了HCl的利用率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

氯气的性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2.感悟氯原子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 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现象分析能力。 4.联系漂白粉的工业生产,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 5.正确地认识氯气的消毒作用和氯气的毒性之间的关系,体悟化学的正面价值。 6.进一步体会食盐的重要性和氯碱工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氯气和碱的反应; 氯气和漂粉精的漂白消毒作用; 实验的设计、正确操作和现象分析; 三、设计思路 从氯气的重要用途引入,使学生明确氯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和氯气的性质实验,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氯气与几种单质的演示实验,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由氯气用于自来水处理出发,展开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而延伸到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表示氯气主要用途的树状图片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氯气,通过对图片的简单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氯气的。(PPT2)[ 对图片作简单解释:树状图由根部的salt(食盐)开始,正好衔接上节课的教学内容。树冠上白色背景的文字表示这些物质中含有氯元素,灰色背景的则表示物质中不含氯元素。矩形框图表示中间产物(媒介物等)或生产的中间环节,椭圆形框图表示最终的用途。]

[过渡]氯气为何与水处理有联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大家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首先来回忆一下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一瓶氯气的样品,嗅闻气味――注意嗅闻方法。 [板书]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PPT3)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叙述]现在我们可以解释“氯气”这个名字的由来了,氯元素的希腊文原意是"绿色的",英文名称为"Chlorine",我国清代翻译家徐寿最初把它翻译为"绿气",后来把两个字合并称为"氯"。 氯气曾被用作强杀伤性的武器,因为它会对呼吸道造成有害影响,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里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是在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令人发指的事件。 虽然氯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只要我们恰当、合理地使用氯气,它会造福于人类的生活。 [设问]怎样保存、运输氯气呢? [媒体]展示氯气的钢瓶图片。 [板书]从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判断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氯气易液化――液氯――纯净物。 [设问]那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大呢?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板书]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 [设问]氯气作为一种非金属单质,它可能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演示实验]氯气与钠反应 氯气与铁丝反应 氯气与铜丝反应 氯气与氢气反应

氯气的性质教案

“氯气的性质”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重庆发生有毒气体——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等有关氯气的图片 为什么防毒面具的外形酷似“猪嘴”?(2分钟) [多媒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用氯气制造的毒气弹(180吨液态氯气)。一阵黄绿色的云雾飘过后,英法联军人人感到胸闷气短,40 分钟后约有1.5万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造成英法联军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因为中毒相继死去。但是,群兽中唯独野猪安然无恙。于是,专家迅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后,就习惯地用嘴巴用力拱地,被拱后颗粒疏松的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大自然赐予的防毒工具,在这场化学战中幸免于难。于是,科学家们不久后就仿照猪嘴的外形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并一直沿用至今。(3分钟) [过渡]氯气是有毒的,那么氯气有什么性质,毒性机理是什么呢?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与途径,化害为利,造福人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氯气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和手段 一、[展示]:一瓶新制氯 气,由学生表述氯气的物 理性质。(6分钟) [介绍]:推测物理性 质的方法:看、闻、尝\ 测 [归纳]:物理性质 气味(闻),熔沸点、密度、溶解性等(通过一定操作——测),毒性 [提问]:遇到氯气扩散,该如何进行防御? 学生观察,表述: △黄绿色气体——通过展 示“看” △毒性——通过展示的多媒 体“看” △有刺激性味——通过“闻” (扇闻法) △密度比空气大——通过氯 气的收集方法或相对分子量 △可溶于水——在氯气中注 入水看溶液的颜色 黄绿色气体 学生讨论:向地势高处躲避、湿 布捂住口鼻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渗透热爱科学的思想和奉 献科学的精神 演示实物,培养学生的观 察、表述能力。 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掌 握方法。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探究 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能力, 能学以致用,开拓创新思 维。同时渗透生命教育 二、[探究]根据氯原子的结构及反应中可能的结构变化,推测氯气可能有的化学性质。(4分钟) 氯气具有氧化性,应该可以和什么物质反应? 1.学生讨论、思考 2.学生回答关于氯原子的结构、 推则性质 分析原子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 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 中极易得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 稳定结构而显示-1价,故氯气 有强的氧化性 培养学生利用原子结 构推断性质的化学思想。 理论推测氯气的化学 性质,引发学生探究的强 烈欲望。 闻氯气的方法是:

氯气的性质、制法与应用

氯气的性质、制法与应用 1、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贮氯罐意外泄漏,应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 D.氯气车间液氯泄漏时,应弯腰逃离氯气泄漏区域 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4、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 B.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氯气的制备实验,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 C.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 D.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 5、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量的物质是________。 A.食盐 B.食醋 C.烧碱 D.纯碱 6、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 C.NaCl D.FeCl3 7、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其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②和③处 D.②、③、④处 8、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 9、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 ①用含氯化氢146克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②用87克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 ) A.②比①多 B.①比②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10、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有关新制氯水中存在的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含有硫酸氢钠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有Cl2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存在 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11、 如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D、E为单质,E为固体,F为有磁性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__剂,反应②中是________剂。 (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如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得到等质量的C单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氯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氯及其化合物 要点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常温条件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容易液化,液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液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 典型例题 1、无色气体A在一种黄绿色气体B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反应生成气体C.B与金属D反应可生成白色固体E,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浅黄色固体F,F与CO2反应可得到气体G,D与水反应可生成A,A在G中燃烧生成水、推断出各种物质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C、E.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由D生成F:; b.F与CO2反应:; c.D与水反应:. 【解答】解:黄绿色气体B为Cl2,气体A在Cl2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应为H2,反应生成HCl,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浅黄色固体F,D应为Na,F为Na2O2,

则E为NaCl,Na2O2与CO2反应可得到气体G,G为O2,则 (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Cl2,C为HCl,E为NaCl,故答案为:Cl2;HCl;NaCl;(2)D为Na,F为Na2O2,Na与O2反应可生成Na2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2=Na2O2,F为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D为Na,与水剧烈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a.2Na+O2=Na2O2;b.2Na2O2+2CO2=2Na2CO3+O2↑;c.2Na+2H2O=2NaOH+H2↑.2、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B.11:3C.3:1D.4:1 【解答】解:根据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1:3,由Cl到ClO﹣,失去1个电子,由Cl到ClO3﹣,失去5个电子,一共失去1+3×5=16个电子;由Cl到Cl﹣,得到1个电子,需要16个原子才能得到16个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16:(1+3)=4:1。 故选:D。 变式训练 1、某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 ?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 ?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 ?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B.????C.????D.????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A.FeCl3B.CuCl2C.HCl D.FeCl2 要点二:氯水及次氯酸 1、氯水的成分 三种分子:Cl2、HClO、H2O 四种离子:H+、OH-、Cl-、ClO- 2、氯水的性质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2是“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此专题以提取海水中储量丰富的化学物质为载体,探究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揭示氧化还原反应和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氯气的性质”是本专题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为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的学习。教材通过“活动探究”形式介绍了氯气的主要性质,如氯气与金属铁、非金属氢气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氯气与碱—氢氧化钙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等;并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情况,引出了“可逆反应”的概念。再结合课标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学生在本堂课中除了要学习氯气的相关性质,还要掌握几个典型实验的装置、现象和原理等内容。 二、学习者分析 在前两个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氯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并学习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具有一定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方案,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通过前期分析发现,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欲望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浓厚,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系列化学实验,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描述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③列举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及新制氯水的成分。 ④能说出可逆反应的特点。

⑤通过探究氯气与铁、铜、水的反应,初步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①知道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 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②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参与课堂讨论等途径发现并提出问题。 ③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学会从多媒体材料和文本材料中筛选信息并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态度,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②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③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氯气化学性质与氯水成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氯水成分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顺序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心问题的选择和设计、教师系列提问的预设。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新课程倡导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即“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因此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2.教学顺序的确定 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改变过去的一贯顺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模式,立足于新教材编排,将教材核心内容进行整合。要求学生从媒体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此,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

授课教师: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汪永奎 授课内容:《氯气的性质》 授课内容: 苏教版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氯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专题2是学生高中阶段首次接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材以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溴、碘和典型的金属元素钠、镁及其化合物为例,研究了这些物质的制备、性质和应用本专题作为教材中第一部分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对后续的学习又起着基础与指导的作用。本专题不仅涉及多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而且也蕴含着相应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不仅是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2》中化学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更是选修模块的继续学习不可缺少的知识与方法的准备。

氯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本单元中系统地介绍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领悟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虽然学习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但是比较肤浅、零散,更没有理论体系。本专题是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二个专题,是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第一次系统地探究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有机融合。学生在习得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探究方法的同时,认识到自然资源利用与化学科学密不可分,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目标分析 1、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氯气的氧化性及与水、碱的反应;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了解氯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②感悟氯原子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 ③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现象分析能力; ④联系漂白粉的工业生产,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认识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②通过探究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 ③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的一般性质,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研究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

氯气性质知识点汇总

氯气的知识点汇总 物理性质: 黄绿 色有 刺激性气味的 气 体, 可 溶于水(1 ︰2 ) Fe 现象: 产生棕黄色烟 方程式: 2Fe+3Cl 2=====2FeCl 3 与金属 Cu 现象: 产生棕褐色烟 方程式:Cu+Cl 2 ===== CuCl 2 非金属:H 2现象:产生苍白色火焰 方程式:H 2+Cl 2========= 2HCl H 2O (H 2O ):方程式: Cl 2 +H 2O=HCl+ HClO 氧化物 离子方程式: Cl 2 +H 2O=H ++ Cl -+ HClO SO 2(H 2O ):方程式: S O 2+Cl 2 +2H 2O=H 2S O 4+2HCl 离子方程式: S O 2+Cl 2 +2H 2O=4H ++ 2Cl -+S O 42- 与 酸 H 2S : H 2S +Cl 2 = 2HCl+S 氯气 H 2SO 3: H 2S O 3+Cl 2 +H 2O= H 2S O 4+2HCl NaOH : 2NaOH +Cl 2 = Na Cl+Na ClO+ H 2O 碱 Ca (OH )2: 2Ca (OH )2+2Cl 2 =Ca Cl 2+Ca (ClO)2 +2H 2O 离子方程式: 2OH -+Cl 2 =Cl -+ClO - +H 2O FeCl 2: 2Fe 2++Cl 2= 2Fe 3++2Cl - ,NaBr : 2Br -+Cl 2=Br 2+2Cl - 盐 KI :2I -+Cl 2=I 2+2Cl - , Na 2SO 3: S O 32-+Cl 2 +H 2O=2H ++S O 42-+2 Cl - 烷烃取代 有机化合物 烯烃加成 存在: 化合态 原理: 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 、 制备 除杂质( HCl ):通过盛有 饱和食盐水 的洗气瓶 干燥:通过盛有 浓硫酸 的洗气瓶或盛有 CaCl 2 的干燥管 验满: 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尾气处理: 氢氧化钠溶液 2NaOH +Cl 2 = Na Cl+Na ClO+ H 2O 氯气只做氧化剂时:Cl 2~2e -; 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时:Cl 2~e -(如Cl 2 +H 2O=HCl+ HClO ) Cl 2~5/3e -(如3Cl 2 +6NaOH ==5Na Cl+Na ClO 3+3 H 2O ) 化学性 质 点燃 点燃 点燃 实 验室 Δ

高一化学氯气的制备及化学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氯气的制备及化学性质练习题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Cl 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 与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氢 3.常温下,下列卤素单质中为紫黑色固体的是( ) A.氟 B.氯 C.溴 D.碘 4.下列物质里,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NaCl 溶液 B.新制氯水 C.漂白粉 D.液氯 5.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白雾的是( ) A.铁在氯气中燃烧 B.磷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钠在氧气中燃烧 6.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 FeCl 2 B. Na 2O C. CuCl 2 D. HCl 7.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A .变红 B .先变红后变白 C .变白 D .不变 8.如下图所示,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3KClO 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KSCN 的2FeCl 溶液变红 2Cl 具有还原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 2Cl 具有酸性 C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Cl 具有漂白性

9.下列试剂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浓硫酸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漂白粉密封避光保存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10.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有Cl 2分子和H 2O 分子 B.光照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是Cl 2 C.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D.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1.某同学利用含有HCl 杂质的2Cl 及下列装置探究2Cl 能否与水反应,其正确的组装顺序是( ) A.c →d→a→b→e B.d→c→a→b→e C.d→a→c→b→e D.d→c→b→a→e 12.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溶于稀盐酸:+223 2+2H =H O+CO CO - ↑ B.钠投入水中:+-22Na+H O=Na +OH +H ↑ C.Al 2(SO 4)3溶液中滴入过量稀氨水:3+322 42Al +4NH H O=AlO +4NH +2H O -+ ? D.氯气溶于水:+-22Cl +H O=H +Cl +HClO 13.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氯气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Ⅰ:若二氧化锰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 B. 图Ⅱ:仅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 C. 图Ⅲ: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D. 图Ⅳ: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完整word)氯气的性质知识点及习题,推荐文档

一、氯元素的原子结构与自然界的存在 氯元素位于周期表__周期__族,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态:___。全球海洋中含盐___左右,主要为___、______。 二、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__色有__气味的__体,__毒,易__,__溶于水,难溶于__。实验室中应怎样闻气体:。 2、氯气的性质 ⑴氯气的物理性质:。 ⑵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与钠反应方程式现象是 与铁反应方程式现象是 与铜反应方程式现象是 ②与氢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 ③与水的反应: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思考:1、氯水的成分?(氯水参加反应时,能表现多种性质)2、氯水的保存方法? ④次氯酸的性质: a、一元弱酸(比__弱) b、强氧化性(__、__、__) c、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⑤与碱的反应 Cl2 + _NaOH -- 。(常用于除去多余氯气) 离子方程式:漂白液主要成分是 漂白粉的制法:其主要成分:有效成分:。 漂白原理:ClO-+ H+= HClO(实际漂白者),Ca(ClO)2 +_HCl(稀)= 。 Ca(ClO)2 +CO2 +H2O = 。 三、氯离子的检验

1.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白雪牌”漂粉精可令所有有色物质黯然失“色”,没有最白,只有更白 B.液态氯化氢是100%的盐酸,其H+浓度极大 C.氯化钙具有吸水性和潮解性,夏日里用它的水溶液喷洒柏油路,可有效地保护路面 D.氯元素有毒,禁入口中 解析:选C 2.(2009年湖北八校检测)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是经常用到的,但是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Mg、Al具有强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Mg、Al也可以与水反应 B.盐酸、硝酸都是强酸,Ca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硝酸也行 C.由2Fe+3Cl2===2FeCl3可推出2Fe+3I2===2FeI3成立 D.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可以使其褪色 解析:选B 3.KCl溶液中混有K2S、KI,为了除去杂质并将它们逐一分离,选用如下操作:①通入Cl2;②加碘水; ③用CCl4萃取;④过滤;⑤分液,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①③⑤ C.⑤②①④③ D.④⑤③②① 解析:选B 4.下列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有Ca2+ B.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 C.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SO32- D.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SO42- 解析:选B 5.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活塞。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中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6 大知识模块之一。本节之前学生虽然对氯气的制备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次系统地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学生在此节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同时本节教学也为后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中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了解过有关氯气的知识,加之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含氯的化合物,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很好的展开课程,但实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以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作为切入点,认识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的本质; 能运用次氯酸的性质解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通过问题讨论,掌握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利用氯气的毒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氯气性质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氯水的主要成分。 二、学法分析 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三、教法分析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碱金属导入新课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如何转化成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如何体现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新课程下的化学教材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的特殊功能,倡导质疑讨论的学习方法,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树立化学教学不仅是为了化学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意识。教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路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助推剂和好伙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化学老师应该去思考如何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成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案进行大胆的改革。现以《氯气的性质》的教学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作法。 一、教学背景 (1)设计背景:《氯气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专题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材介绍了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氯气与金属铁、非金属氢气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氯气与碱---氢氧化钙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以“活动探究”的形式给出,并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情况,引出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教材中把氯气的性质与氯水的性质分开,在先介绍氯气与铁、碱的反应后再介绍氯水的性质,我想教材这样呈现,不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认识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遵循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前提下,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重新设计了《氯气的性质》的教学方案,以强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2)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方案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方案,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我想我们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具有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教法分析 如何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上实实在在的教和学的内容,关键要看作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教师如何理解和实施,这就是一种教学理念问题。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1)、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新课程倡导的是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即“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本节课正围绕这一理念来进行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情景的引入能更好落实教学目标。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教学中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形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 (3)、整和核心知识、提高教学实效。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打破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核心内容进行整和,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寻找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改变原来只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抓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建构核心知识。 (4)、根据新教材编排,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我们要淡化过去教材中“族”概念,打破过去教学中: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而推出产物。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这样一个教学指导思路,本节课主要采用通过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氯水的成分 2、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 3、通过探究氯气与铁、铜、与水的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

高中化学-氯气的生产原理 氯气的性质练习题

高中化学-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练习题 知识点一:氯气的性质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氯气常用于制备漂白粉等杀菌消毒剂 具有强氧化性 C.新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是因为Cl 2 D.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解析: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A正确;氯气常用于制备漂白粉等杀 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C 菌消毒剂,B正确;新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是因为Cl 2 错误;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D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2.关于干燥氯气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B.氧化性 C.漂白性D.黄绿色的气体 解析:氯元素可以失去电子,氯气有还原性,A正确;氯元素可以得到电子,氯气有氧化性,B正确;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C错误;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D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3.要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应当使气体通过( ) A.浓硫酸B.干燥的石灰 C.固体氢氧化钠D.碱石灰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A正确;干燥的石灰能与含有水蒸气的氯气反应,B错误;固体氢氧化钠能与含有水蒸气的氯气反应,C错误;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与含有水蒸气的氯气反应,D错误,答案选A。 答案:A 4.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B.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C.装置C中发生反应为Cl 2+2NaOH===NaCl+NaClO+H 2 O D.装置B的现象是干燥处布条褪色,湿润处布条不褪色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氯气不反应,则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故A 正确;氯气有毒,则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故B正确;装置C中NaOH吸收尾气,发生 反应为Cl 2+2NaOH===NaCl+NaClO+H 2 O,故C正确;B中干燥布条不能褪色,而湿润处布条褪 色,故D错误,故选D。 答案: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① B.①和②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雾,①错;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产物是氯化铜,②错;液氯是液态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 是混合物,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水不是液氯,③错;Cl 2+H 2 O HCl+HClO、2HClO光 照,2HCl+O 2 ↑,所以久置的氯水,剩下的是盐酸,④错。 答案:D 知识点二:氯水 6.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NaHCO 3 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Cl 2 ) C.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H+、Cl 2 ) D.滴加AgNO 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解析:氯水中氢离子与碳酸氢钠反应,则含H+,有无色气泡,故A正确;氯气为黄绿色,溶于水,则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故B正确;HClO具有强氧化性,则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含H+、HClO,故C错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则生成白色沉淀可知含Cl-,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