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什么是中医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的内容+经络病机+脏腑病机 +内生五气病机
病机学说的内容+经络病机+脏腑病机+内生五气病机病机学说的内容病机病机的概念: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机理,又称病理,包括病因、病性、证候、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及其机理,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转归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
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奋起而抗邪,引起了正邪相争。
斗争的结果,邪气对人体的损害居于主导地位,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或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或使气血功能紊乱,并进而影响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病机”二字,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该篇数次提到病机,并强调其重要性,如“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又从临床常见的病证中,总结归纳为十九条,即后世所称的“病机十九条”。
对于“病机”二字的原意,前人释为“病之机要”,“病之机括”,含有疾病之关键的意思。
病机学说的内容:病机学说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其任务旨在揭示疾病的本质,是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有效防治的理论基础。
病机学说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病程演变的机理三个部分。
中医病机学是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把局部病变同机体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来探讨疾病的发展和转变,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观。
中医病机学认为,人体脏腑之间,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
疾病发生时·,各脏腑病变按一定规律互相影响。
中医学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来解释脏腑之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以及疾病的传变规律。
当然,疾病的发展传变也有不以次相传的特殊情况,如溺水卒死是不可预测的意外情况,不能机械地按照以次相传的模式制定诊疗计划。
中医学在疾病发展和转变上,既看到了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的一般规律,又指出了疾病或其传化有不以次的特殊情况,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病机学说
病机学一、概述(一)病机概念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又称病理机制,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转归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二)病机发展史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1.先秦两汉时期—病机学说雏形已成《黄帝内经》奠定了病机理论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将临床常见的一些病证,从五脏和六淫致病,归纳总结了十九条病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等,从心、肝、脾、肺、肾五脏,上下二焦,以及风、寒、湿、火、热等方面加以概括,起着执简驭繁的作用,其为病机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要求医者“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邪正盛衰的病机列出了大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盛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盛制热,阴胜则寒。
”成为阴阳失调病机的纲领《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则是气血病机的概括展示汉代《伤寒杂病论》,精辟地阐述外感伤寒病证六经病机变化与其传变、转归规律,补充了《素问》六经病机之不足,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等病机有很大发挥,凸显了病机学说与临床应用之结合《金匮要略》,是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分证的,使脏腑病机在临床医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运用华佗所著的《中藏经》,则详论脏腑虚实寒热和生死顺逆的变化,对后事脏腑辨证学说有深远的影响2.晋隋唐时期—病机学说系统发展隋代《诸病源候论》,为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学专著王冰在注释《内经》时所提出的“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以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等论点,即使依据阴阳水火之虚实以分析病证而得出的病机理论,给后世以极大的启发3.宋金元时期—病机学说全面发展宋代陈言著《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三因学说,从致病途径、发病机理结合临床表现对病因进行分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总结出小儿脏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机特点,实为儿科病机学之先师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及“五志过极皆为热甚”,阐明了实火病机的理论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创发汗、催吐、泻下等攻邪的主要方法李杲注重邪正病机,注重脾胃,创脾胃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
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
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
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去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方的特殊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而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气一元论:“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气一元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阴阳是标示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一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二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
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一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而论证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即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
五行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一致。
中医基础理论第八章病机
闭——入 脱——出 1、气闭: 疾病急剧变化中,正气不支,邪气内陷, 脏腑功能闭塞不通。气的外出受阻而致气闭。 临床表现: 无论何因而致,多有神昏、牙关紧闭、两手 紧握等症。以心肺闭阻多见。
1
2、气脱: 疾病过程中,气大量的耗损而致生命垂 危之病机,气不内守而外泄。 临床表现: 每每因大出血、大汗而致。症见汗出如 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 脉细欲绝等。病变涉及全身功能衰竭, 以精气外泄为特点,又称“外脱”。
1
2、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输布障碍
肺失宣发肃降
输布障碍 脾失健运
津液运行迟缓或停留
肝失疏泄
生湿、生痰、成饮
三焦水道不利
其中,以脾主运化水湿和散精功能减退为重 要。《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
排泄障碍
体内废水排泄的二条重要途径为汗、尿。
肺失宣发——水液不得从肌肤转
排泄障碍
而为汗
肾的蒸腾气化失常——水液不得从
亡阴 亡阳
亡阳 亡阴
阴阳皆亡
死亡
1
重点回顾:
1、阴阳偏胜、偏衰的病机。 2、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的病机。 复习思考: 1、阴阳胜衰产生的寒热虚实变化有哪四方面? 其病机各是什么? 2、何谓“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3、何谓“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二者产生 的病变是什么? 4、何谓“亡阴”“亡阳”,其产生的临床意义 是什么?
的病变? 2、血瘀与瘀血的概念及关系如何? 3、津液不足的病变有哪些?水液输布与
排泄障碍的病机是什么?
1
五、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由 于精气血津液和五脏等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 似风、寒、湿、燥、火邪致病的病理变化。 注: 1、与外感六淫之别:一为外因,一为内伤。 2、暑邪无内生之说,纯属外邪。
第七章病机学说
第七章病机学说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
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
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
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精)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精)中医基础理论—病机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实的病机:主要是指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邪气和正气都比较强盛。
2.虚的病机:主要是指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
3.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气虚损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从而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4.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从而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5.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6.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邪正盛衰总结证例实腹中胀痛,大便不通,水肿等虚神疲乏力、动则气喘、畏寒怕冷实中夹虚高热伤津虚中夹实脾虚水肿,气虚血瘀真虚假实气血不足导致的闭经真实假虚大便不通导致的热结旁流要点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疾病好转和痊愈。
2.邪胜正衰:疾病恶化甚至死亡。
3.邪正相持: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4.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
5.邪去正虚:邪气被祛除,正气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的病理过程。
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一阴阳偏胜1.阳偏胜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2.阴偏胜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要点二阴阳偏衰1.阳偏衰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2.阴偏衰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宁静、滋养作用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要点三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要点四阴阳格拒1.阴盛格阳阴盛格拒又称格阳。
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中医病机学
中医病机学中医病机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通过观察、辨证、诊断和治疗,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中医病机学的核心观点是病从本体而起,病机是疾病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医病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脏腑经络,它们是人体内部运行的重要组织和通道。
中医病机学认为,脏腑经络的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源,病机是脏腑经络失调的表现。
脏腑经络的失调可以表现为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湿热瘀滞等,这些病机可以通过脉象、舌诊、面诊等方式来观察和诊断。
中医病机学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念,认为疾病不仅仅是某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个人体内部环境的失调。
中医病机学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病机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六经、卫气营血等。
六经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分类,它包括了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经络。
每个经络都与特定的脏腑相联系,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卫气营血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免疫功能、气血运行和营养供应等重要功能。
中医病机学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询问病史、检查脉象和舌诊等方法,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病机,然后根据病机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病机学的理论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病机学的研究还有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中医病机学的理论较为抽象,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应用。
另一方面,由于中医病机学缺乏科学的解释和验证,有时难以被现代医学所接受。
因此,中医病机学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提高中医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中医病机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通过观察、辨证、诊断和治疗,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中医病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脏腑经络,它们是人体内部运行的重要组织和通道。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病机学说
1、气不足
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 下降的病理状态。
气的化生不足
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 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
气的消耗太多
如:过于劳倦、外感热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
精神萎顿、倦怠、神疲乏力、动辄气喘、四肢无 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
2、气机失调
(1)气滞
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或郁而不散,导致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 病理状态。
发病的基本原理 影响发病的因素 发病的途径 发病的形式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1、正胜邪却则不病 2、邪胜正负则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一)气候变化 (二)地域特点 (三)生活、工作条件 (四)体质特点
复发
疾病少愈及复发
多见较重的外感
热病如湿温
休止与复发交替
如哮喘
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 期交替
如胆结石
基本类型
食复
重感致复
药复
劳复
自复 其他因素致复
复发
病后用药不当 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 或房室而致复发
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
复发的因素
第二节:基本病机
一、邪正胜衰 (一)邪正盛衰与病邪出入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津停气阻、气随津脱、 津血两伤、津亏血瘀、血瘀水停
四、“内生五邪”病机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 谢异常所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热(火)五种外 邪致病特征的病理变化。由于病起于内,因此,又称作: “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 (内热)”)
中医病机学
中医病机学中医病机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中医病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医病机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中医病机学的核心观点是“病机”,即疾病的本质和发病机制。
中医病机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引起的,这些病理变化可以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调、阴阳失调等。
只有通过揭示疾病的病机,才能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病机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转归及病因病机等方面。
疾病的发生机制是指疾病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它与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阴阳平衡等密切相关。
疾病的发展规律是指疾病从发生到发展、变化和消失的规律,它包括疾病的发展过程、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等。
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它可以是痊愈、缓解、稳定或恶化等。
病因病机是指疾病产生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它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指人体内部的因素,外因主要是指外界的因素。
中医病机学的研究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揭示疾病的病机,可以准确地诊断疾病。
中医病机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引起的,只有通过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其病机,才能确定疾病的诊断。
其次,通过揭示疾病的病机,可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病机学认为,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机,因此治疗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只有根据病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最后,通过揭示疾病的病机,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中医病机学认为,疾病的转归与病机密切相关,只有通过观察疾病的发展趋势,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恶化。
中医病机学的研究还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一些启示。
中医病机学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方法,这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诊疗和精准医学的理念相契合。
病机_中医基础学
4 正虚邪恋
含义:正气已虚,余邪未尽,但正气难 复,病处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为邪正 相持的特殊病机。
形成: 多见于疾病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病 久不愈,正虚驱邪无力而致。 转归: 1.增强正气,祛除余邪,病趋好转或痊愈。 2.调养失当,正气难复,无力驱邪, 病邪粘滞缠绵、难以速除, 正气虚,病转迁延或慢性,留下后遗症。
特点:1、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 实热病证。2、高热、面红目赤 阳邪入侵,从阳化热
阳偏胜
机理:
邪自内生,气郁化火
阳热亢盛
感受温热阳邪 形成 感阴邪从阳化热 原因: 五志过极化火 气滞、血瘀、食积郁而化热
热——壮热、面红、目赤 表现:动——脉数、心烦、躁扰 燥——口渴、便干、苔黄
阳偏胜
2、“至虚之病,反见盛候” “大实之病,反见羸状”
特点:1、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某
(《景岳全书》)
(1)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含义: 病机本质为“虚”,却见某些假实之象的病 理变化。 形成: 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 退所致。 表现:本虚表实 脾气虚,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嫩。又 兼腹满(时减)、腹痛(喜按) 等假象
病邪 作用于 人体 机体的正气抗击 1)破坏人体相对的阴阳平衡 正邪相争 2)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 3)使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紊乱
从而影响及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产生 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
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颈项强,皆属于湿 诸病浮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病机名词解释中医基础
病机名词解释中医基础
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医里的病机。
病机呢,简单说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
就好比一场战争,为啥会打起来,怎么打的,打到啥程度会有啥变化,这里面的门道就是病机。
比如说,一个人生病了,为啥会生病?可能是身体内部的正气不足,就像一个国家的军队太弱,抵御不了外敌入侵。
邪气太强,比如病毒、细菌这些坏家伙太凶猛,身体扛不住,这就生病了。
那病又是咋发展的呢?就像打仗的时候,敌人一开始可能只是小股骚扰,后来变成大规模进攻。
病情也可能一开始只是有点小症状,慢慢就变得严重起来。
还有变化,有时候病会自己好,就像敌人突然撤退了;有时候会变得更复杂,出现新的症状,就像敌人又拉来了新的帮手。
病机就是搞清楚疾病在身体里的来龙去脉,医生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
怎么样,这下你对病机是不是有点明白啦?。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一、中医药学的起源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起源:介绍中医药学的起源,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巫医、神医等,以及中医药学的发展轨迹。
2.中医药学的思想:阐述中医药学的主要思想,即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六经理论等。
3.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医药学自古代的黄帝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重要医家、医书等。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1.阴阳学说:介绍了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关系,解释了阴阳平衡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五行学说:阐述了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互生互克关系,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应用。
3.人体经络学说:讲述了人体经络的形态、分布、功能,以及经络与诊断、治疗的关系。
4.中医病机学说:介绍了中医病机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等,以及与西医病理学的对比。
三、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2.方剂学:介绍了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汤剂、散剂、丸剂、煎剂等,以及方剂的组成与应用。
3.针灸学:讲述了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针灸的作用机制、穴位选取和刺激技法等。
4.推拿学:介绍了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拔罐、刮痧等,以及推拿的应用领域。
四、中医药学的现状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现状:概述了中医药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包括中医药学的教育、科研、临床应用等。
2.中医药学的国际化:介绍了中医药学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3.中医药学的未来发展:讨论了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市场发展等。
总之,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初步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奠定基础。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包含了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和解释。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形成的原因,病机则是指导致疾病发展的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疾病的形成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病因病因是疾病形成的原因,中医将其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 外因外因主要包括六淫和七情。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当人体受到这些因素的侵袭时,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七情则是指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绪,当情绪波动过大或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也会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2. 内因内因主要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
先天即人体自身遗传的因素,包括体质、先天禀赋等,如果先天体质较差,则易于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袭;后天则主要是指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如果不注意调节和保养,也会导致疾病出现。
二、病机病机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主要涉及到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变化。
1. 脏腑中医学将人体的脏腑分为五藏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当人体出现疾病时,病理变化往往与脏腑有关,比如心包炎就是心脏功能异常引起的;肝病则是肝脏功能失调导致的。
中医通过观察脏腑的病变,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2. 气血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在人体内运行着并相互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气血的运行不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比如血瘀会导致气血不畅,产生疼痛和其他病理变化。
3.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它们是相对而言的,也是互为根本的。
当人体阴阳失衡时,就会发生疾病。
比如阳盛则会出现发热、口渴等症状;阴虚则会出现口干、消瘦等病理变化。
调节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关键。
三、应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病因的把握,中医医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中医基础理论》之病机
刘完素,补充了燥气为病的病机特点, 并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 极皆为热甚”的著名论点,论述了火
热机。
李东垣提出“阴火”的病机概 念
朱丹溪倡“相火论” 提出: “阴虚火旺”的病机。 “六郁”病机。 即气、血、湿、火、痰、食六郁学 说
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温病学病机 和瘀血理论。
清·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及其传变规律的温热病病机理论。
病机理论的层次:
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 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
系统病机
外感热病病机、脏腑、经 络、形体官窍病机
症状病机 疾病传变 病证病机
疼痛病机、发热病机、眩 晕病机
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 和三焦病机
感冒的病机、哮喘病病机
中医病机学说的特点
整体观
辩证观
立足整体联 系的病理观
以整体联系和运动 变化观点认识和研 究疾病
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 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1)邪气盛则实(实证):
❖概念:在疾病过程中,以邪气亢 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 映。所表现的证候为“实征”
❖病机特点:邪气较亢盛,正气未衰, 故邪正相搏,斗争剧烈,病理反应 明显。
❖病因: ▪ 外感六淫、疠气致病的初、中期。 ▪ 水湿、痰瘀、气滞所致的内伤病。 (体质壮实,正气不虚)
❖临床表现:表现为一系列亢奋有 余的病理反应。如:
壮热,声高气粗。
疼痛剧烈,拒按。
二便不通,脉实有力
(2)精气夺则虚(虚证):
❖概念:指以正气虚损为矛质主要 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正虚抗邪无力,邪气 已退或不明显,邪正斗争不剧烈, 反应低下。
中医学的病机总纲
中医学的病机总纲一、引言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其中,病机总纲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病机总纲展开论述,旨在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病机思想。
二、病机总纲的概念病机总纲是中医学理论中关于疾病本质的总括和归纳。
它包括疾病的起因、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病机总纲是中医学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病机总纲的要素根据中医学的观点,病机总纲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外感、内伤、情志、饮食和劳倦。
这五个要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每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影响。
外感主要指人体受到外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所引起的疾病;内伤主要指人体内部因素(如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引起的疾病;情志主要指情绪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饮食主要指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劳倦主要指过度劳累对人体的伤害。
四、病机总纲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经络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病机总纲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病机总纲是脏腑经络的内在变化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可以指导中医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二是病机总纲中的五个要素与人体脏腑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要素对应着不同的脏腑经络,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五、病机总纲的应用病机总纲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病机总纲的研究和应用,中医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本质和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病机总纲也可以作为中医药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和研究者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病理学和治疗原理。
六、病机总纲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病机总纲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医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病机总纲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探索病机总纲的科学内涵和应用意义,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什么是中医病机学说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
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
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
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
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
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
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
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