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氰化钠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6.4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0.3[HCN][皮]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
pH:
熔点(℃):563.7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水体泄漏
·沿河两岸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
·在下游筑坝拦截污染水,同时在上游开渠引流,让清洁水改走新河道
·加人过量的漂白粉吹氯酸钙溅次氯酸钠,将尚未水解的氰化钠氧化成_无毒的氮气等
·监测大气中氰化氢的浓度,防止发生次生中毒和燃烧、爆炸事故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别名:山奈钠
特
别
警
示
★剧毒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
化
学
式
分子式NaCN结构式 N≡C-Na+
危险性类别
6.1类 毒害品
燃烧爆炸危险性
·本品不燃
危
险
性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1mg/m3(按cN计)(皮)
·食入:如患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就医
·解毒剂:
(1)“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方案
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内打碎
紧贴在患者口鼻前吸人。同时施人工呼吸,可立即
缓解症状。每1~2min令患者吸入1支,直到开始
用亚硝酸钠时为止
②缓慢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一15mL,速度为2.5~5.0mL/min,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明显下降,可给予升压药物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
·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加强现场通风
泄漏处理
固体泄漏
·用塑料膜覆盖,减少扩散和避免雨淋
·用洁净的工具收集泄漏物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氰化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cyanide化学品别名:山奈CAS No.:143-33-9EC No.:205-599-4分子式:NaCN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剧毒。
跟皮肤接触有剧毒。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可能有损伤胎儿或胚胎的危险。
长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2;急毒性-皮肤,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生殖毒性,类别2;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致命,皮肤接触致命,造成严重眼刺激,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氰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氰化钠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氰化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cyan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传真:联系电话: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可能腐蚀金属。
吞咽致命。
皮肤接触致命。
吸入致命。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金属腐蚀物类别 1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1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90 可能腐蚀金属。
H300 吞咽致命。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30 吸入致命。
H372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34 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84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 戴呼吸防护装置•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90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30 漱口。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1+P364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氰化钠(山奈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 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移至大量水中,加 过量次氯酸钠,静置 24 小时,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
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
皮肤接触:
急 眼睛接触: 救
吸入: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15 分钟。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必要时 进行人工呼吸。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立即就医。
质 相对密度(水=1): 1.60
饱和蒸汽压(kPa) :0.13/817℃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液氨、苯、乙醇、乙醚。
燃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潮湿空气。
烧 燃烧性: 爆 炸 危险特性: 危
不燃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 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运 储运注意事项:
应与碱类、铵化合物等分开存放。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
驶,中途不得停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接触限值:
中 国 MAC : 0.3mg[HCN]/m3 ; 苏 联 MAC : 0.3mg[HCN]/m3 ; 美 国 TWA : OSHA 5mg[CN]/m3[皮];ACGIH 5mg[CN/m3[皮];美国 8TEL:未制定标准
氰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2)新抗氰药物4一DMAP方案
轻度中毒:口服4一DMAP(4一二甲基氨基苯酚)1片180mg)和PAPP(氨基苯丙酮)1片(90mg)
中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氰急救针1支(10%4一DMAP2mL)
氰化钠
别名:山奈钠
特
别
警
示
★剧毒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
化
学
式
分子式NaCN
危
险
性
危险性类别
6.1类毒害品
燃烧爆炸危险性
本品不燃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 1mg/m3(按cN计)(皮)
●IDLH:25mg/m3(按CN计)
●熔点:7℃
●相对密度:1.596
个
体
防
护
●佩戴全面罩防尘面具
●穿封闭式防化服
应
急
措
施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重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氰急救针1支.然后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0mL。如症状缓解较慢或有反复,可在1小时后重复半量
●食入:如患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就医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中,该物质属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氰化钠
含量:
≥95.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 Perrin, D. D.; Armarego, W. L. F. 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 3rd Ed.; Pergamon: New York, 1988; p 369.
2. Friedman, L.; Shechter, H. J. Org. Chem., 1960, 25, 877.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氰化钠(山奈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立即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洗胃。立即就医。
氰化钠;山奈钠
标识
中文名:
氰化钠;山奈钠英文名:Sodium cyanide
分子式:
NaCN分子量:49.02
CAS号:
143-33-9RTECS号:VZ7525000
UN编号:
1689IMDG规则页码:6257
危险货物编号:
61001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
主要用途: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有关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
相对密度(水=1):
1.60饱和蒸汽压(kPa):0.13/817℃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液氨、苯、乙醇、乙醚。
燃烧爆炸危险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潮湿空气。
燃烧性:
不燃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0.3mg[HCN]/m3;苏联MAC:0.3mg[HCN]/m3;美国TWA:OSHA 5mg[CN]/m3[皮];ACGIH 5mg[CN/m3[皮];美国8TEL:未制定标准
氰化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氰化钠溶液,这可不是能随便摆弄的东西啊!它就像一只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要是不小心惹到它,那可就麻烦大啦!先来说说这氰化钠溶液的特性吧。
它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看着好像挺无害的样子,可实际上它毒性超强。
就好像是一个表面温和,内心险恶的家伙。
在使用氰化钠溶液的时候,那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就像战士上战场要穿好铠甲一样。
手套、口罩、护目镜,一个都不能少。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保护,直接和它接触了,那不是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吗?存储氰化钠溶液也有讲究呢。
要找个安全的地方,不能让它随便和别的东西混在一起。
这就好比把宝贝放在一个专门的保险箱里,可不能随随便便乱放。
而且这个地方还得干燥、通风,不然它发起脾气来可不得了。
要是不小心发生了泄漏,那可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这时候可不能慌了神,得赶紧采取行动。
就像家里着火了要赶紧灭火一样,要迅速处理泄漏的地方,把危害降到最低。
在接触氰化钠溶液之后,可千万不能马虎对待。
得赶紧清洗干净,把可能残留的毒素都赶走。
这就像打完仗要清理战场一样,不能留下隐患。
大家可别觉得我在吓唬人啊,这氰化钠溶液的危险性可不是开玩笑的。
想想看,要是不小心让它进入了身体,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难道你想让自己的身体被这个小怪兽伤害吗?所以啊,对待氰化钠溶液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别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掉下去。
总之,氰化钠溶液是个厉害的角色,我们要充分了解它,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应对措施,才能和它和平共处。
可别小瞧了它,不然它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
氰化钠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称氰化钠;山奈;山奈钠英文名称sodium cyanide 分子式NaCN 分子量CAS NO. 143-33-9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急性毒性:生产中,可因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蒸气或室温下吸入粉尘而引起中毒。
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
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
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
可引起皮疹。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遇酸产生剧毒气体第三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食入如患者神志清醒,催吐。
洗胃。
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燃。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
消防人员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穿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氰化钠安全技术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手册是基本按照国家标准GB16483-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规定》编写,可同时称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CSDS或MSDS。
本手册仅供参考,内容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化学危险品规定。
1. 危险性2. 氰化物中毒急救3. 燃爆及消防措施4. 氰化钠泄漏处理5. 操作注意事项及贮存6. 防护措施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应特性9. 氰化钠中毒机理10. 环保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12. 包装及运输1. 危险性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
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
2. 氰化物中毒急救2.1. 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
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人口服氢氰酸0.06克,氰化钠0.1-0.3克即可死亡。
2.2. 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3% 的硼酸溶液清洗伤处。
2.3. 解毒剂的应用如发生氰化钠中毒,用3%亚硝酸钠10-15ml加入25% 葡萄糖溶液40ml静脉缓慢注射。
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同一部位即刻缓慢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5-50ml。
如误服氰化钠可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
3. 燃爆及消防措施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反应强烈,有爆炸危险。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可用水、黄砂、干粉灭火机扑救其它物品,切忌冲入氰化钠火灾现场中,以防止毒水流淌,造成大量中毒。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手册是基本按照国家标准GB16483-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规定》编写,可同时称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CSDS或MSDS。
本手册仅供参考,内容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化学危险品规定。
1. 危险性2. 氰化物中毒急救3. 燃爆及消防措施4. 氰化钠泄漏处理5. 操作注意事项6. 防护措施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应特性9. 氰化钠中毒机理10. 环保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12. 包装及运输1. 危险性各种规格的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危规编号81001;氰化钠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
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
2. 氰化物中毒急救2.1. 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
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人口服氢氰酸0.06克,氰化钠0.1-0.3克即可死亡。
2.2. 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3% 的硼酸溶液清洗伤处。
2.3. 解毒剂的应用如发生氰化钠中毒,用3%亚硝酸钠10-15ml加入25% 葡萄糖溶液40ml 静脉缓慢注射。
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同一部位即刻缓慢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5-50ml。
如误服氰化钠可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
3. 燃爆及消防措施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反应强烈,有爆炸危险。
氰化钠-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接触限值:
中国MAC:0.3mg[HCN]/m3 苏联MAC:0.3mg[HCN]/m3 美国TWA:OSHA 5mg[CN]/m3[皮];ACGIH 5mg[CN]/m3[皮] 美国8TEL: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001
UN编号:
1689
IMDG规则页码:
6257
包装标志:
13
包装类别:
Ⅰ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钠;山奈钠
化学品俗名:
氰化钠;山奈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cyanide
英文名称:
Sodium cyan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
CAS No.:
143-33-9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钠;山奈钠
禁配物:
酸类、强氧化剂、水。能出现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属高毒类 LD50:6.4mg/kg(大鼠经口) LC50: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RTECS:
VZ7525000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手册是基本按照国家标准GB16483-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规定》编写,可同时称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CSDS或MSDS。
本手册仅供参考,内容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化学危险品规定。
1. 危险性2. 氰化物中毒急救3. 燃爆及消防措施4. 氰化钠泄漏处理5. 操作注意事项6. 防护措施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应特性9. 氰化钠中毒机理10. 环保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12. 包装及运输1. 危险性各种规格的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危规编号81001;氰化钠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
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
2. 氰化物中毒急救2.1. 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
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人口服氢氰酸0.06克,氰化钠0.1-0.3克即可死亡。
2.2. 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3% 的硼酸溶液清洗伤处。
2.3. 解毒剂的应用如发生氰化钠中毒,用3%亚硝酸钠10-15ml加入25% 葡萄糖溶液40ml 静脉缓慢注射。
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同一部位即刻缓慢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5-50ml。
如误服氰化钠可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
3. 燃爆及消防措施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反应强烈,有爆炸危险。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氰化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Cyanide中文名称2:山奈钠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 143-33-9分子式:NaCN分子量:49.0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
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
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麻痹期全身肌肉松驰,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视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
可引起皮疹。
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燃。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在潮湿空气中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有害燃烧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氰化钠说明书
【危化品名称】:dium cyanide?
【分子式】:NaCN
【相对分子量】:49.02
【CAS号】:143-33-9?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95.0%;二级≥91.0%;三级≥86.0%。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
【刺激性】: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生殖毒性】:
【致癌性】:
【致突变性】:
十二:环境资料
【环境资料】:
十三:废弃
【废弃】:加入强碱性次氯酸盐,反应24小时后,再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61001?
【联合国编号】:1689
【包装分类】:O51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装入塑料袋,袋口密封,再装入厚度不小于0.75毫米的坚固钢桶中,桶盖严密卡紧,每桶净重50公斤;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但玻璃瓶外须加塑料袋。
十五: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中,该物质属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手册是基本按照国家标准GB16483-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规定》编写,可同时称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CSDS或MSDS。
本手册仅供参考,内容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化学危险品规定。
1. 危险性2. 氰化物中毒急救3. 燃爆及消防措施4. 氰化钠泄漏处理5. 操作注意事项6. 防护措施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应特性9. 氰化钠中毒机理10. 环保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12. 包装及运输1. 危险性各种规格的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危规编号81001;氰化钠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
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
2. 氰化物中毒急救2.1. 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
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人口服氢氰酸0.06克,氰化钠0.1-0.3克即可死亡。
2.2. 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3% 的硼酸溶液清洗伤处。
2.3. 解毒剂的应用如发生氰化钠中毒,用3%亚硝酸钠10-15ml加入25% 葡萄糖溶液40ml 静脉缓慢注射。
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同一部位即刻缓慢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5-50ml。
如误服氰化钠可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
3. 燃爆及消防措施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反应强烈,有爆炸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氰化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cyanide企业名称:此处填写贵公司名称企业地址:此处填写贵公司地址传真:此处填写贵公司传真联系电话:此处填写贵公司电话企业应急电话:此处填写贵公司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可能腐蚀金属。
吞咽致命。
皮肤接触致命。
吸入致命。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金属腐蚀物类别 1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1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90 可能腐蚀金属。
H300 吞咽致命。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30 吸入致命。
H372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34 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84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 戴呼吸防护装置•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90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30 漱口。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1+P364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20 紧急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14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6 贮存于抗腐蚀带抗腐蚀衬里的容器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可能腐蚀金属。
健康危害:吞咽致命。
皮肤接触致命。
吸入致命。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
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
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
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封闭排水管道。
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7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7°C。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保持容器密封。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8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系统。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第9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固体气味:无资料pH值:无资料熔点/凝固点(°C):563.7 °C(lit.)沸点、初沸点和沸程(°C):1497°C自燃温度(°C):无资料闪点(°C):1500°C分解温度(°C):无资料爆炸极限[%(体积分数)]:无资料蒸发速率[乙酸(正)丁酯以1计]:无资料饱合蒸气压(kPa):1 mm Hg ( 817 °C)易燃性(固体、气体):无资料相对密度(水以1计):1.6蒸气密度(空气以1计):1.7 (vs air)气味阈值(mg/m3):无资料n-辛醇/水分配系数(lg P):无资料溶解性:水溶性:37 g/100mL (20 ºC)。
黏度:无资料第10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本品稳定。
危险反应: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静电放电、热、潮湿等。
禁配物:强氧化物,强酸,强碱。
危险的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11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经口: 无资料吸入: 无资料经皮: 无资料皮肤刺激或腐蚀: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无资料。
第12部分生态学信息生态毒性: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无资料。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无资料。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无资料。
对微生物的毒性: 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第13部分废弃处置废弃化学品:尽可能回收利用。
如果不能回收利用,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置。
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弃处置本品。
污染包装物: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处置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参见第8部分。
第14部分运输信息联合国编号危险货物编号(UN号):UN1689联合国运输名称:SODIUM CYANIDE, SOLID联合国危险性分类:6.1包装类别:I包装方法: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例如:开口钢桶。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
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第15部分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相应的规定:组分 sodium cyanide CAS: 143-33-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止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 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品化学品目录(2015): 列入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 未列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首批和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列入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 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13): 列入第16部分其他信息编写和修订信息:本版为第1.0版,按照GB/T 16483-2008、GB/T 17519-2013、GB 30000系列分类标准编制。
MAC: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允许短时间(15 min)接触的浓度。
免责声明: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对于本产品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
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
本SDS的使用者,须对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
由于使用本SDS 所导致的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