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练习。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指导。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5. 总结。
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
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作文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第一篇范文一、引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许多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写作过程困难重重。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本文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探讨一些作文指导方法。
二、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事、物,观察他们的特点和变化,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
三、明确作文要求,培养写作思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作文的要求,包括题目、体裁、结构、字数等。
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培养写作思路。
例如,在写人作文中,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刻画人物形象。
四、注重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写作思路,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五、精心构思,打造精彩开头和结尾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具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
教师应引导学生精心构思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使其具有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在写景作文中,可以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景象作为开头,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六、注重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细节描写是作文的灵魂。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描写,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细节描写可以包括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
例如,在写人作文中,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展现其性格特点。
七、修改润色,提高作文质量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反复的修改和润色。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检查作文,发现并改正错误,使作文更加完美。
在修改过程中,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用词不当、语法错误、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等。
八、总结总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从观察生活、培养写作思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打造精彩开头和结尾、注重细节描写、修改润色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5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5篇九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2.幽默讽刺手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卑鄙无耻的走狗形象——奥楚蔑洛夫,这篇小说是《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__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法•莫泊桑俄•契诃夫美•欧•亨利)之一。
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无以伦比的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再学他的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教学新课1.学习目标学习这篇小说我们学习什么呢?★展示目标,见上。
2.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⑴创作背景人物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什么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呢? ★小说发表于1898年。
十九世纪末期,在__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沙皇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__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固守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
这种人不但出现在__上,也出现在知识界。
⑵人物形象“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是这样的人呢?因为他不但外表打扮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外在的套子,而且思想认识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里面,成为他精神的枷锁;他不但自愿入套,而且也给别人以套子,试图套住别人。
那么他都有哪些套子呢?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和思想?我们一起看一下。
⑶典型意义★①就这样一个小人物,为什么能辖制全城呢?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是与沙皇__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旧制度旧思想,像鹰犬一样,到处嗅着不合__要求的气味,随时告密。
不合其思想的做法,都要被限制__。
(184页)同时,革命还未到来,多数人还感到前途迷茫,对旧制度也就得过且过,处处迁就,也是别里科夫时时处处能够得逞的土壤。
初中语文作文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2.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学难点:1. 创新思维的培养2. 个性化表达的技巧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作文素材库3. 参考书籍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作文结构讲解(10分钟)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创新思维培养(10分钟)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举例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创新之处,让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四、个性化表达技巧(10分钟)1. 讲解个性化表达的技巧,包括选材、构思和语言运用。
2. 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融入作文中,提高作文的个性化程度。
五、作文练习(15分钟)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一道作文题目。
2. 学生现场进行作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创新思维培养和个性化表达技巧,使学生掌握了作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优秀9篇)-最新

初中作文教案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优秀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9篇《初中作文教案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指导写作“写人的记叙文”学习重难点:怎样突出人物,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教学方法:教师指导、点评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过程:一、导入导语: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章,可是记叙文真的很容易吗?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陈旧。
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
二、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
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三、写作技巧有待提高。
(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
(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
(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
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就要走好几步路。
二、合作探究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文要求课题:写人的记叙文命题范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指导写作要点:(1)、要写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要全面考虑。
(思想性格、品质精神)(2)、有哪些使你感受最深的事,要多方面选材。
(生活、工作、学习、志趣。
)(3)、选材的原则:于细微处见精神。
(4)、用第一人称,要写这个人的品质,重点在于对你的影响。
有客观描述,也要有主观感受,使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自然结合。
(5)、注意选材的详略。
3、讲解写作方法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的。
语文九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课《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回观中国近代史,无论是汶川地震、温州动车、舟曲泥石流、新冠疫情……这些灾难都打不倒中国,这些灾难我们中华儿女都坚持下来了,面对这些灾难,中华民族制取挺直脊梁坚持对抗,最终战胜,坚持是一盏灯,让民族更具凝聚力。
对学生习作进行点评。
作业设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全体学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重点提问学生
上节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
不足: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讨论法、演练法
教学准备
PPT
第一课时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
直接导入,回顾议论文三要素,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环节一:寻一把量尺(学习选择论据的方法)
1.出示学习任务:
回顾《敬业与乐业》,分别找出文章中的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
坚持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梅兰芳前进的路,正因为坚持,梅兰芳练出了明亮的双眼,最终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
坚持是一盏灯,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无臂钢琴师刘伟在幼时因意外失去双臂,但他没有放弃生命,他坚持活下来,他开始练习游泳,他每天坚持游泳,几年后,他准备参加残疾人游泳,可又一次意外让他不能再剧烈运动,他仍然没有放弃生活下去,他坚持下来了,他用脚弹钢琴,日复一日的苦练,最终他用脚弹琴的水平达到了正常人用手弹琴七级的水平,他的琴声回荡在维也纳金色舞台……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2. 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及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联想和想象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其在作文中的魅力。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5. 反馈:批改学生的练习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学生作文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生活观察的敏锐度。
五、教学资源1. 相关理论资料。
2. 优秀作文范文。
3. 作文练习纸张。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2. 实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运用。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作文创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理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应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4. 练习:布置练习题,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5. 反馈:批改学生的练习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
九、作业布置1. 根据本课内容,完成练习题。
2. 选取一个主题,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十、教学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联想和想象的运用能力。
十一、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作文水平。
十二、教学进度安排本课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优秀6篇)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优秀6篇)初中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时代的选择》是鲁教版九年级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第一章,课文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三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容规定构建,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创新的重要性,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学情分析:本科内容贴近时代前沿,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解分析能力,学习起来困难较小,但是材料搜集和实地调研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现状,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英、美等大国发展历程的分析认识“科教兴则国兴”的道理,理解实施科教举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感受科技父创新的必要性,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教育落后的状况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科技兴国辊时代的选择。
难点:感受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争做创新型号人才。
教学方法:组织自学,启发引导,重点点拨教具(实验器材、电教媒体)多媒体课件,资料。
学法指导:小组学习、集中讨论、会联系实际分析要点,归纳要点。
板书设计:时代的选择:一,科教兴则国兴:1,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科技兴旺则国运昌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3,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功能靠边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二,面对竞争和差距: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初中作文课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

初中作文课教案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这11篇初中作文教学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初中作文课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初中作文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较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公开课教案:专题作文讲评——真我的表达

专题作文讲评:“真我”的表达陈榕教学目标:1.针对本次作文中描写不足、情节安排刻意和选材立意思路狭窄等问题,进行根源的探寻,启发学生思考写作的本质。
2.通过对名篇片段及学生作文、随笔片段的赏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通过描写表达自我,并认识到课堂、考试作文与随笔同源相通。
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从描写中读出“我”,如何在描写中表达“真我”。
2以“这就是美”的眼光重新发现随笔中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教师朗读钟咏楠同学的随笔《逝去的童真》。
(PPT:文中描写片段)(二)学生简单谈听(读)后感受。
(三)教师总结:文中有非常具体的“镜头”,我们看到的是满是童心童趣的景象,有眼前的,有记忆中的,也感受到了钟咏楠对这一切的留恋怀念,以及她成长中内心的困惑和伤感。
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昂扬向上”,但却真实动人。
(四)引出本课话题——作文中应该呈现“真我”之美。
(PPT显示本课课题)二、指出本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一问:有“我”还是没“我”?(PPT显示问题)简单复述某学生作文内容。
——客观介绍,没“我”。
(二)二问:真“我”还是假“我”?(PPT显示问题)简单复述某学生作文内容。
——为了“真实”而刻意编造情节,反而失真,呈现假“我”。
三、描写中见“真我”——名篇及学生作文片段赏读(PPT显示赏读的片段+教师朗读)逐一以问题引导:你能读得出其中的“我”吗?——“我”的形象,“我”的情感。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一)名篇片段赏读1.《我的国文启蒙》片段“我”的诵读景象——桐油灯光摇曳下,尽情诵读,感受着古文之美,沉醉于古典情韵的“我”2.《背影》片段问题变化:呈现的是父亲的背影,除了看到父亲的背影,感受到了深沉父爱之外,能否看到“我”?把“流泪”句去掉,还能读到“我”吗?父亲的背影,肖像动作细节——一个默默凝望父亲背影,多年后仍将这个背影的每一个细节深深铭刻在心的儿子,满怀伤感、感动、理解的“我”。
3.《囚绿记》片段问题变化:写景的文字中,你能读出“我”吗?常春藤枝条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生长的变化——爱恋着这片绿,渴望它快快生长,把它当作寂寞孤独中唯一寄托的“我”。
初三作文教学设计(7篇)

初三作文教学设计(7篇)初三语文作文教案篇一庄子二则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庄子》寓言的内容、寓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寓意,体会古代寓言故事的文学性及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者南怀谨曾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人物就是庄子,庄子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或许更有一种同时伍的感受和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庄子的《混沌之死》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混沌之死》,学生划分朗读节奏,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2、结合书下提示和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并将疑难之处作好记号。
3、释疑解惑。
4、齐读课文,背诵。
三、分析课文,体会文章主题。
1、结合学生阅读,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故事中“倏、忽、混沌”命名的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文中“倏、忽”意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
混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的自然状态,代表无为。
以人的有为,来凿就自然的无为。
有为的所谓成就,就是无为的死亡了。
3、了解文章的寓言A、学生讨论。
B、教师明确: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了事物本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
因此要顺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
C、联系实际,谈谈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教师示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要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这才是生命的境界。
四、学生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
呆若木鸡一、导入新课在先秦诸子之中,庄子的生活经历可谓是贫穷加上平淡,造就里他的自然、无为的哲学理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庄子的《混沌之死》,了解了他清淡无为,尊重生命自然状态的态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的《呆若木鸡》的寓言故事。
九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指导 借景抒情及景物描写 新人教版

借景抒情及景物描写训练目标:通过学习能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及景物描写的方法。
训练重点:明确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及景物描写的方法。
训练难点: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留意初中所学课文中有景物描写的文章。
课时建议:2——3课时训练过程:一、活动导入:师:回顾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能从诗中领略到诗情画意、品味到诗歌的语言美、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感悟到诗人澎湃的内心激情,那么诗人是如何来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蕴含其中的呢?(学生发言略)师:作者借助于借景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含蓄、精炼、优美的语言来传达诗人的情感,那么今天就如何借景抒情,如何写景,大家来展开讨论,学习。
二、例文导学1、教师质疑:什么是借景抒情的写法?2、学生讨论。
3、教师谈话: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文学作品中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
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
又如《沁园春雪》中的写景,词上半阕写北方的雪景,先写眼前的实景,再写想象的虚景,词的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句句写景,句句又都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
实是作者胸中先有情,然后通过景抒发出来。
在写作中,抒情而不直写情,绘景而不止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4、教师质疑:下面是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请大家读一读,悟一悟,看它是借什么景、抒发什么情,怎样借景抒情(先有情,再确定借什么景),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课题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课题135课堂教学模式——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名称:初中语文作文课135课堂教学模式——夯实基础二、教学模式框架:三、教学模式流程:感触技能阶段(一)再现事物,客观感触感触是指人们在接触外界事物过程中所得到的影响或所获得的体味。
在写作中,它是指因为本人的感觉器官收到周围各种现象(如色彩、形态、音响、滋味、光洁、粗糙、冷暖等)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这里包括:视觉感触训练、听觉感触训练、其他感触训练。
这里要求教师设计一个能激发同学学习爱好的预热,使同学专心感触生活,堆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关于感官的训练,要求老师抓住颜色、声音、气味等方面,让同学感触并能用语言将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二)自主整合,尝试表述人们感触到外部世界总是立体的,五官一起开放,惟独对不同感官举行故意识的训练,就一定感触到丰盛的社会生活。
同学把握了感触生活的各种办法,尝试表达,将自己感触的办法和容表述出来。
联系生活阶段(一)议论沟通,合作解决研究与沟通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沟通可实现阅历的分享、思维的碰撞,在充分自主学习基础上的研究更能开阔同学思路,深入对学问的思量与理解。
要求按照感触技能阶段中学到的技能与办法,培养同学擅长观看生活,学会感触生活的能力。
(二)展示评研,修改提升展示是教学中不行或缺的环节,实际上是对同学感触技能与使用生活阅历的检验与评价,也是同学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过程。
同学能将把握的技能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将生活情境再现,深入培养同学对生活片段的描述能力,协助同学建构和完美新的认知结构。
实战演练阶段回归主题,归纳撰写出示作文要求,要求简洁明白,指示性强。
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训练要有一定的强度,作文要求要体现思想性与开放性。
训练完成后,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完成状况。
老师要深化到各小组举行有针对性的跟进指导,收集同学的作文状况,针对同学写作过程中浮现的问题准时举行点评和组织同学互评,准时评价,表扬与激励。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生活中不能没有》——九年级作文指导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准确的审题能力;2.围绕中心选材;3.通过具体情节(细节)表现主题思想。
二、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情节(细节)表现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围绕中心选材。
四、教学过程(一)展示作文要求:请以“生活中不能没有”为题,写一篇真情实感,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1. 要弄清题意: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
2. 补好文题:要易写作;充分考虑所要写的人、事、物;要内容健康。
3.回顾与主题有关的名言警句,尝试引用到写作上。
(二)审题1. 审人称2. 审题眼3. 审范围(三)围绕中心选材1..从这些关键的字眼我们会思考着哪些问题?在弄清题目要求、题眼、范围以后,思考:①要选择与题目有关并且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代表性的材料?②用什么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主题?2. 重现生活篇章,激起学生思绪,引导学生初步构思写作素材。
(事件真实、感情真挚)(四)具体事情(细节)表现主题1. 借鉴《珍珠鸟》严谨的结构及记叙顺序,通过具体事件(细节)表现主题;2. 讨论与交流:根据下面信息,通过具体事件(细节)表现主题思想。
主要对象:珍珠鸟和我主要内容:主要是生动细腻地描写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成长,我取得了它的信赖。
作者把鸟与人由疏远到亲近的和谐相处的经过写得栩栩如生,和谐相处使两者之间建立起友谊,成为朋友。
主题思想: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列提纲1. 学生参考范例《生活中不能没有母爱》给自己的作文列提纲。
2. 交流点评。
(六)布置作业:阅读范文后,用50分钟根据提纲写作文。
课例:《珍珠鸟》冯骥才提纲主要对象: 珍珠鸟相关对象:“我”主要内容:主要是生动细腻地描写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成长,我取得了它的信赖。
作者把鸟与人由疏远到亲近的和谐相处的经过写得栩栩如生,和谐相处使两者之间建立起友谊,成为朋友。
主题思想: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初中生写作课教案

初中生写作课教案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学生实践练习。
3.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提问:你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二、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素材。
2. 讲解如何表达思想,突出主题。
3. 讲解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4. 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表现力。
三、学生实践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个写作话题,要求学生现场写作。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四、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2. 老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作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了解他们的写作进步。
3. 收集学生对写作课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写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写作进步,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_《九下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是布局和谋篇,它是立足于明确了具体文体写作的指导,而且是一种共性指导,不论哪一种文体,它都能从一个普遍的高度来进行布局谋篇方面的指导。
而后面的写作训练的第三大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但同学们对什么是话题作文都知之甚少,所以很有必要就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几种形式,话题作文的审题过程,话题作文拟题的思路分析(即应从哪几方面去拟题),所拟作文题目中哪一种或哪一个最好,......应是本单元首当其冲要指导的。
其次,可就本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布局和谋篇,简略的进行指导即可。
【学情分析】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写作指导和训练,学生对作文中的审题和立意、选材和加工、有了比较清晰和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但有些学生的主动性不是太强,对写作各个方面知识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审题分析能力不是很好,对于具体文体的写作更是一无所知。
有鉴于此,特设计此次写作指导课,以期让学生系统的了解话题作文相关知识及其在写作特别是中考中所占的份量和比重,达到应有的训练目的。
【教学目标】一、识记理解话题作文的概念、形式和审题步骤;二、根据话题作文知识的要求拟一个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教学重点】识记理解话题作文的概念、形式和审题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话题作文知识的要求拟一个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点很多,面面俱到的研读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研究话题作文拟题思路的开拓指导上,在系统掌握话题作文的概念形式审题步骤以及例题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汉语知识中词、短语、单句甚至是复句的基础上,让学生打开狭窄的拟题思路,开拓思维——正向逆向思维,优中选优,最终拟出一个令学生心仪的题目,从而写出不同凡响的作文来。
【教学方法】1、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引进泰安地区近12年的中考作文题目,并一一分析其命题类型,最适合用哪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不管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内容,讲清一个什么问题,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立意,就是确定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考虑好怎样显现和表达这个中心思想。
所以,写文章要讲究立意。
“千古文章意在先."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统帅,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谁的文章立意好、立意深、立意巧、立意新,谁的作文就能胜人一筹.那如何做到以上要求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吧!二、复习预习复习中考作文指导-—审题,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作文审题的方法,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并讲评.所谓立意,就是作者为文章确立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即“主题")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中考是验收和选拔的综合考试.中考作文多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均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至关重要。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立意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
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
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
这是因为各省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
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只能得到一个最低分。
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知识点2如何立意:一、抓住“正确"不放松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
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反映事物。
决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
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教案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确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 通过对《我的梦想》这一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明确写作主题。
2. 分析梦想的特点,帮助学生构建文章框架。
3. 教授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
4. 批改学生作文,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梦想的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
然后,教师给出文章框架,让学生学会构建文章结构。
3. 教授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举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写作要求和技巧,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写作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2. 学生对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
2.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写好。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中取得进步。
4. 教师要定期组织写作活动,如作文比赛、写作交流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想,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写作指导-有创意地表达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我的叔叔于勒》采用孩子约瑟夫的视角,表现出对成人社会的批判。
(三)表现形式要多样采用寓言、童话、剧本、书信、日记、采访体、题记、小标题等形式,也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感受
(四)语言表达要生动
对语言进行独具匠心的编织,努力提高文字的质量,才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1、巧用修辞加魅力
A.她长得很瘦。
可见作文具有新意非常重要,读者都喜欢看到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尤其在考试中,一篇富有新意的文章才会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今天我就一起来学习在作文中如何有创意表达。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选材要新颖
1、大的方面,写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之后,84岁的钟南山再次带领医疗团队奔赴抗疫第一线。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妙笔生花:
1、春天来了,校园真美。
2、肚子好饿,但还有5分钟才下课,真着急。
3、一颗小玻璃珠子从桌子滚落到地板上,不断的弹跳。
写作要求:
任选一个题目开始润色,适当运用学过的方法
1、巧用修辞加魅力
2、化用诗文增韵味
3、细节描写添风采
小结
总结创意策略
(一)选材要新颖(时事、生活中的小事)
(二)角度要独特
1、巧选表现视角2、转化观察视角
(三)表现形式要多样
(四)语言表达要生动
1、巧用修辞加魅力(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2、化用诗文增韵味
3、细节描写添风采(动作、神态、心理、环境......)
学以致用
1、难忘的一件事
2、______我想和你交朋友
写作要求:
1、先选定一个题目,认真选材,完成记叙文。
初中语文九年级作文教学评一致性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作文教学评一致性教案《初中语文九年级作文教学评一致性教案》作文一:《我的梦想》小朋友们,你们有梦想吗?我的梦想可多啦!我想当一名画家,画出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就像那次,我跟爸爸妈妈去旅游,看到了一片超级漂亮的花海,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对我微笑。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能把这么美的景色画下来,那该多棒啊!我还想当一名老师,像我们的班主任一样,温柔又有耐心。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里特别难过。
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说:“别灰心,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以后也要成为像她那样的好老师。
小朋友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作文二:《我最爱的动物》嘿,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我最爱的动物。
我最喜欢小狗啦,它们毛茸茸的,特别可爱。
我邻居家就有一只小狗,叫小白。
每次我去邻居家玩,小白总是摇着尾巴跑过来,围着我转圈圈,还会用舌头舔我的手,痒痒的,可好玩了。
还有小兔子,它们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像两颗红宝石。
我在动物园里见过小兔子吃草的样子,它们三瓣嘴一动一动的,吃得可香了。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呀?《初中语文九年级作文教学评一致性教案》作文一:《快乐的一天》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讲讲我快乐的一天。
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
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有滑梯,有秋千,还有跷跷板。
我先玩了滑梯,“嗖”的一下就滑下来了,感觉自己像一只小鸟在飞。
然后我又去荡秋千,爸爸在后面推我,我越荡越高,开心得哈哈大笑。
我们一起在草地上野餐,吃着妈妈做的三明治和水果,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真是太舒服啦!这就是我快乐的一天,你们呢?作文二:《我的好朋友》明明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
他特别善良,有一次我摔倒了,膝盖流血了,明明赶紧跑过来扶我,还帮我吹伤口,问我疼不疼。
我们经常一起上学,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
有一次我们一起搭积木,搭了一个大大的城堡,可漂亮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不能没有》
——九年级作文指导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准确的审题能力;
2.围绕中心选材;
3.通过具体情节(细节)表现主题思想。
二、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情节(细节)表现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
围绕中心选材。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文要求:
请以“生活中不能没有”为题,写一篇真情实感,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1. 要弄清题意: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
2. 补好文题:要易写作;充分考虑所要写的人、事、物;要内容健康。
3.回顾与主题有关的名言警句,尝试引用到写作上。
(二)审题
1. 审人称
2. 审题眼
3. 审范围
(三)围绕中心选材
1..从这些关键的字眼我们会思考着哪些问题?
在弄清题目要求、题眼、范围以后,思考:①要选择与题目有关并且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代表性的材料?②用什么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2. 重现生活篇章,激起学生思绪,引导学生初步构思写作素材。
(事件真实、感
情真挚)
(四)具体事情(细节)表现主题
1. 借鉴《珍珠鸟》严谨的结构及记叙顺序,通过具体事件(细节)表现主题;
2. 讨论与交流:根据下面信息,通过具体事件(细节)表现主题思想。
主要对象:珍珠鸟和我
主要内容:主要是生动细腻地描写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成长,我取得了它的信赖。
作者把鸟与人由疏远到亲近的和谐相处的经过写得栩栩如生,和谐相处使两者之间建立起友谊,成为朋友。
主题思想: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列提纲
1. 学生参考范例《生活中不能没有母爱》给自己的作文列提纲。
2. 交流点评。
(六)布置作业:阅读范文后,用50分钟根据提纲写作文。
课例:
《珍珠鸟》
冯骥才
提纲
主要对象: 珍珠鸟相关对象:“我”
主要内容:主要是生动细腻地描写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成长,我取得了它的信赖。
作者把鸟与人由疏远到亲近的和谐相处的经过写得栩栩如生,和谐相
处使两者之间建立起友谊,成为朋友。
主题思想: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记叙顺序:时间顺序
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⑵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⑶我把它挂在窗前。
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⑷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⑸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⑹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⑺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⑻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逃到画框上去了。
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⑼我不管它。
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⑽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⑾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⑿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⒀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⒁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⒂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范文:《生活中不能没有母爱》
提纲
主要人物:母亲相关人物:“我”
主要内容:“我”生病了,母亲陪“我”到医院打吊针,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使我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
主题思想:歌颂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它是我的幸福、快乐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记叙顺序:顺叙
第1 自然段:(开篇点题)抒写母爱的含义。
第2自然段:(环境烘托)心情变得更加凝重。
第3自然段:(刻画形象)写母亲陪“我”看病的关爱之情让“我”的心情变得开朗。
第4 自然段:(深化主题)写“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正文
那是一种无私、纯朴的爱,是一种用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述的博大凝重的爱。
——题记生活中可以没有金钱,却不能没有母爱。
因为母爱是一件温暖的外衣,时时裹着我的
身体;母爱是冬天卧房中的一张厚厚的棉被,彻夜为我驱寒保暖。
无论我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天涯海角,母爱都在我身上紧紧缠绕,让我快乐、健康成长。
记得那一个清晨,当一丝丝清新的空气引起我敏锐的嗅觉时,我便醒来。
揉揉惺忪的双眼,看见窗外是湿淋淋的一片。
银丝般的雨不停地飘落着,从渐已陌生的某天一直延续着。
镜中的我,只见蓬乱的头发,苍白的脸孔,无神的眼睛,嘴角上挂着淡淡的惆怅,浅浅的伤感。
正在胡思乱想的我突然被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原来我的咳嗽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我迅速打开门,母亲见到我坐在床前不停地咳嗽,就坐在我的身边抱住我说:“孩子!你咳嗽得很厉害,待会我带你去看医生,就会没事了,你要坚强点!”母亲的关心如暖流般注入我的心田,我的病情似乎有了缓解。
母亲为我添加了衣服后,马上冒雨把我送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地把我的病情向医生交代得清清楚楚。
经过医生诊断,为我开了三天的吊液。
当那一瓶瓶吊液在我眼前呈现时,我心郁闷着“这样的日子何时能结束?”时间的慵散,慵散中夹着无奈与沉默,随时光的逝水飘忽而去,却又不断地在我心头掠过。
我凝视着欲滴的药水,眼眶中的泪水流下了,缓缓地。
坐在旁边的妈妈一直洞察着我,但一语不发,只是用一种极其温暖的目光看着我,她紧紧地握住我那冰冷的手,偶尔轻轻地拨弄我的发丝。
不经意间,我发现母亲的嘴角动了一下,她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始终没有说出口。
她的目光由柔和变得坚定,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亲未曾言语的语言,她在告诉我:“孩子,你要勇敢!”一如我小时候摔倒的瞬间,我强作笑颜,轻轻地抓住她日渐老去的手。
眼眶中的泪水又流下了,如泉涌般。
在朦胧的泪光中,我明白了母亲必定比我遭受着更沉重的疼痛,她无法代替我的心,却用爱融释着这种内心的痛。
在母亲的陪伴下,吊液很快就滴完了,病情有所好转,我的心也豁然开朗!
回家的路上,母亲依旧牵着我的手,那来自妈妈永恒相随的爱依旧包围着我。
我依在妈妈的身边说:“妈妈,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惟有你那伟大、无私的爱不会消失,你的爱是我生活的希望,我的人生旅途中不能没有它!”
(指导老师:何国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