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9473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c.png)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情商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情绪智力、社交技巧和个人品质的教育方法。
情商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关系,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和适应力。
以下是一些教育儿童情商的方法。
1. 模仿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模仿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2. 情感故事:讲述一些富有情感的故事,引导孩子思考和分享他们的感受,培养他们的情绪共情能力。
3. 情绪管理:教导孩子如何正确地管理和表达情绪。
可以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教授孩子情绪表达的适宜方式,例如用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情绪,让孩子学会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合作游戏:组织孩子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可以学会分享、倾听他人意见和尊重他人的需要。
5. 冲突解决:教导孩子如何妥善地处理冲突。
可以通过模拟冲突情境,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通过交流、妥协等方式。
6. 自我反思:鼓励孩子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可以通过日记、绘画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和心情。
7. 培养情感表达能力: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拓展活动等方式扩展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8. 正面引导:使用积极的语言和行为来引导孩子,给予他们肯定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情绪控制能力。
9. 培养同理心:引导孩子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通过共情感受他人情绪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10. 观察和反馈: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总之,学前儿童情商教育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认知、情绪管理、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模仿游戏、情感故事、合作游戏等方式,教导儿童正确表达情感、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等技能,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68d8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7.png)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帮助孩子认识与表达情感:通过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开心、生气、悲伤等。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多观察他人的情感表达,学会关注别人的感受。
2. 培养孩子的情感管理能力:教导孩子如何适应各种情绪和困难,鼓励他们积极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3.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导孩子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友善相处的技巧,例如学会等待、尊重他人、分享玩具等。
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培养他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情绪,并教导他们如何区分不同情绪对应的身体反应和情绪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观看相关动画片等方式来加深孩子对情绪的理解。
5. 提供情感教育的环境和资源:在教育环境中营造尊重、关爱和支持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者可以利用绘画、游戏、音乐等多媒体资源来增加孩子对情感的认知和体验。
总之,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的方法是通过情感交流、情境模拟、认知训练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能够与他人良好地相处。
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情商培养
![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情商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937a3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6.png)
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情商培养儿童情商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情商是指个体在情感、认知和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场所,家长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情感建立、认知培养和社交技能三个方面,探讨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情商培养方法。
一、情感建立1.亲子关系的培养亲子关系是儿童情感建立的基石。
家长应注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通过关心、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情感需求来增强亲子关系。
2.情感表达的引导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表达情感,尊重孩子情感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态度。
3.情绪管理的引导情绪管理是培养儿童情商的重要环节。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例如通过谈话、绘画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二、认知培养1.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
家长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同时注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儿童认知培养的关键。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让孩子主动尝试并从中学习。
3.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培养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例如绘画、手工等,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式。
三、社交技能1.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能力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关键。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合作性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与他人相互合作的能力。
2.情绪共享的培养情绪共享是培养儿童社交技能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和体验,引导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并适时给予他人支持和帮助。
3.人际关系的培养人际关系对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可以提供良好的家庭习惯和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培养儿童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情商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情商](https://img.taocdn.com/s3/m/d9b38d2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4.png)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情商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对孩子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情商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情商,指人在处理情感、情境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基础。
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情商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爱好培养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情商。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在家中的行为模式和性格特点多数会一直伴随他们的一生。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情商,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引导、教育非常重要。
1.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关心、鼓励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听音乐、看书、讲故事等,同时也要注意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感受到情感沟通的重要性。
2.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变化非常快,家长要懂得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情绪,不要把孩子的情绪认为是无理取闹。
对于孩子的不满和不适,家长应该给予关注和建议,而非忽视和打压。
3.家长要做好榜样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因此,家长要做好自己的榜样,让孩子学会从大人的言谈和行为中汲取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例如,家长需要注意与人沟通的方式方法,包括对话的语气、音量、姿态、表情等。
二、幼儿园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情商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注意激发孩子的情感感受和情感反应,加强孩子的情感体验、表达和控制。
1.多元化的情感教育通过培养孩子的良好感情沟通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孩子学会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感受,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懂得自我调节。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情感体验活动、情感素养课、情感问题讨论等教学形式,让孩子加深感情体验和理解。
2.同伴教育同伴关系是幼儿情感成长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参加多种多样的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了解合作、竞争等情感因素,学会尊重和支持他人、团结合作。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ca5c9e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f.png)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是培养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的重要环节。
情商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对其在未来社交、学业和职业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家庭需要重视情商教育,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培养。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
首先,培养孩子的情绪认知能力。
孩子要学会认知自己的情绪,明确区分开快乐、愤怒、悲伤等不同的心情,并学会正确处理这些情绪。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情绪表达交流、故事阅读、玩具模型等方式来帮助孩子认知情绪,并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例如,当孩子感到愤怒时,可以教他们用言语表达而不是使用暴力行为,以此来培养他们情绪管理的能力。
其次,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是指在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时,能够保持良好心态、稳定情绪的能力。
家长应当教会孩子灵活应对各种情绪,包括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家长可以先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再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此外,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之一。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主动交朋友,多参与集体活动,锻炼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
同时,教会他们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分享和合作等基本的交往技巧。
此外,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发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共情能力,以此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最后,家庭的和谐氛围也是促进儿童情商发展的重要保障。
家长应该创造一个支持和睦的家庭环境,提供稳定的亲子关系和友善的家庭氛围。
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和正向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培养他们成为情商较高的人。
总之,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培养孩子情绪认知、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技巧是情商教育的核心内容。
而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引导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造积极的家庭氛围、注重情绪教育和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将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8f212368bd63186bdebbc2f.png)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摘要学前儿童时期是家长培育孩子情商的重要时期,大多数家长在这个时期都会提升孩子的情商,并且使孩子终身受益。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内容是训练孩子的情感情绪,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指导孩子善待人生机会.前言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智商是成功的第一步,而情商将会持续成功.因此,有些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情商教育时,既要涉及到情感道德和情商技能,又要关联到自主意识和社会技能。
其重点在于关注孩子情绪的反应性、表达性和交往的礼仪性、幽默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坚持性等方面,培养孩子乐观的精神面貌,开朗豁达的品性.童年期是孩子情商发展的关键时期,情商对学前儿童成长的影响不仅有明显的近期效应,而且还具有鲜明的远期效应。
一、学前儿童情商的基本涵义儿童的情商是针对智商提出来,但它不像智商能够通过韦氏智力测量量表等标准的智力测量,作出定量分析,所以有些人对儿童情商认识五花八门也不觉得奇怪.那样所谓的“家庭情商教育”,就是通过家长的教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育提高孩子的社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并且帮助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等实际情境中练习使用这些生活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学前阶段是儿技巧,形成孩子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向上的性童情商发展的奠基时期.二、学前儿童情商价值情感智力最初为人们所接受,是因为它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极大的实用性。
[4]家长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黄金时期在学前期培养孩子的情商很有必要。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情商与智商相比,遗传成分要少得多”。
所以,家长在孩子出生以后,抓紧时机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就显得非常紧迫。
在学前期培养孩子的情商是很好的。
美国儿童问题专家黛博拉.斯蒂派克曾做过研究:在和4岁儿童玩游戏的时候,他在桌子上放了一座玩具塔,塔边连着一个平台.平台的上面有一只金属球;他告诉这些儿童:“这就像小电梯,你得把平台拉到塔顶,又不让小球落下来。
第三章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
![第三章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757626bf46527d3240ce0df.png)
情商是情感智商的简称,主要体现 的能力为:
1 2 3 4 5
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以自己情绪激励行为的能力 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 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儿童的情商
儿童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主 要是指儿童情感、社会技能和意志 品质的综合特征。
孩子的人际关系又分为:亲子关系、幼儿园的 师生关系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 不够关爱,会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如果孩子害 怕老师,可能会对以后的上学产生情绪障碍;如 果处理不好与别的小朋友之间的关系,那么孩子 可能养成孤僻的性格。 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都或多或 少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所以,父母不但要 注意与孩子间的亲子感情,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 幼儿园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现。
L/O/G/O
Thank You!
谢谢大家
九、我家容容4岁了,一直挺听话的,可是最近不 知怎么回事,爱和爸爸妈妈顶嘴,有时要她帮忙 做点小事,也不情愿,比方叫她帮妈妈拿个东西, 她根本不听,不像以前那么乖了。这种情况一阵 一阵的,过了一段时间又好点,我们做家长的也 不知道孩子这是为什么?
十、1-2岁的孩子惧怕陌生人、黑暗和动物,5岁 左右的儿童,惧怕黑暗、怕独处,并且怕一些想 象中的事物。
成功之路
孩提时代专心 听课,与同伴 友好相处的孩 子,20年后, 同样的情商技 能仍能帮助他 事业成功,婚 姻幸福。
人格 社会性 自我了解 性格
高情商、低情商幼儿的特点
一项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表现的标 准,不是看小孩子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其情感与社会 性的发展。例如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好奇心,是否知 识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这些 都是情商的基本成份。
学前教育培养孩子的情商的方法
![学前教育培养孩子的情商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5eae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7.png)
学前教育培养孩子的情商的方法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而情商(情绪智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综合发展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
情商指个体在认知情绪、管理情绪、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情和利用情感信息来指导思维等方面所具备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情商的方法。
1. 创设情感温馨的学习环境情感温馨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该传递给孩子积极的情感,营造积极乐观、友善互助的氛围。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情感故事讲解等,让孩子主动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情感交流能力。
2. 提供情感教育的机会在学前阶段,孩子的情感认知尚未完全形成,他们需要通过感受和体验来理解情感。
教师和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情感教育的机会,比如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3. 培养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学前教育中,孩子需要逐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根据情绪选择适当的行为。
教师可以开展感受情绪的活动,如观察不同情绪面孔的游戏,让孩子能够准确辨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情绪调控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练习等。
4.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情商培养的重要内容,孩子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适应不同的环境。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绪模仿等方式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如冷静思考、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等。
5. 培养情感交流和合作能力情商的核心之一是能够理解和共情他人的情感,培养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6.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培养还包括孩子学会通过理性思考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情绪冲动的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解决问题的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同时引导他们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
7. 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至关重要。
情商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
![情商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03bf042b160b4e767fcfa3.png)
情商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我们知道,情商不是智商,小孩子情商低的话是能够后天培养出来的。
今天小编来教大家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1、首先培养忍耐力。
怎样培养忍耐力呢?那就是当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协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就好比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开始起步时,总是免不了会摔跤,做家长的只需要在旁边告诉孩子:没相关系,自己站起来。
经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孩子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2、培养适合水平。
孩子尽早有一天会融入这个社会的,在进入社会前,孩子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合的过程。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不能适合外面的天气,外面的人,外面的环境。
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主动出门了,遇见陌生人会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
作为家长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性,当他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合一个全新的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合水平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3、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
想试试热水甁是不是真的那么烫,想摸摸电源插孔是不是带电,想看看为什么飞机会在天上飞。
如果家长在孩子好奇心萌芽时,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犯错误,什么都不让孩子动,那将来等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时,他也懒得动了。
4、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都不懂怎样去融入团队,也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知道尊重人。
我们就要告诉孩子,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组成的团队,我们都应该考虑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意见。
这样,以后在工作中就不会是孤军奋战了。
5、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时,就让他拿吧,虽然明知会弄得满地饭粒。
当孩子自认为做了一件值得大人称许的一件事时,作为父母,应该适时地给孩子给鼓励,哪怕一个赞许的微笑。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39e2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c.png)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情商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情绪认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情商教育方法:
1. 游戏教育:通过各种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合作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感受;团队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情绪教育:教会孩子如何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故事、绘本、情绪图表等方式,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教给他们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倾诉情感等。
3. 亲子互动:通过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孩子与父母亲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孩子的情商。
例如,定期举办家庭聚餐、参与有趣的亲子活动等,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4. 视频教育:运用科技手段,通过观看适合学前儿童的教育视频,让他们学会区分不同的情感表达、感受他人的情感,并进行情感倾诉。
5. 社交技能培训:通过社交训练课程,教导孩子与他人相处的准则和技巧,如
学会分享、倾听、尊重他人等。
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如参加社区活动,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合作等。
6. 情绪导师: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引入情绪导师,专门负责孩子的情商教育。
情绪导师可以开展情绪教育课程、组织情绪管理活动,帮助孩子认识和处理情绪。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情商教育方法多样,可以通过游戏教育、情绪教育、亲子互动、视频教育、社交技能培训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儿童的情商。
幼儿园家长如何在家教育孩子情商
![幼儿园家长如何在家教育孩子情商](https://img.taocdn.com/s3/m/c342e63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7.png)
幼儿园家长如何在家教育孩子情商前言情商,即情绪智力,是一个人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商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幼儿园家长在家教育孩子情商。
1. 了解情商的重要性首先,家长应该明白情商的重要性。
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与他人合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
情商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还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成功很有帮助。
2.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基础。
家长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以下是一些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倾听和尊重: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个性特点。
•情感表达:鼓励孩子表达情感,教导他们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如“我感到……,因为……”。
•陪伴和互动:与孩子共度时间,一起参与游戏和活动,促进亲子互动和互相了解。
•理解和宽容: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尽量不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批评和指责。
3. 教导情绪管理技巧情商的核心之一是情绪管理能力。
幼儿园家长在家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教导孩子掌握情绪管理技巧:•示范示例: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示情绪管理的正确方式。
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冷静面对,不要过度表达消极情绪。
•引导表达: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解释他们感受到的情绪,并教导他们找到处理情绪的途径,如运动、绘画、写日记等。
•视频教育:分享一些儿童相关的情绪管理视频,帮助孩子理解情绪的起因和如何处理情绪。
•游戏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导孩子如何面对各种情绪,如生气、害怕等,并引导他们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4. 培养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加强家庭活动:举办一些家庭聚会和亲朋好友的聚会,让孩子与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交流,培养他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鼓励参与团队活动:将孩子参与到一些团队活动中,如体育运动、舞蹈班等。
学前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的情商
![学前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的情商](https://img.taocdn.com/s3/m/e10ec9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3.png)
学前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的情商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儿童的情商至关重要。
情商,即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具有高情商的儿童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的心态,为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儿童的情商呢?一、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尊重和温暖的地方。
教师要以亲切、友善、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
教师的微笑、拥抱、鼓励的话语,都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也要保持良好的关系,为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表达和传递积极的情感。
在班级中,要建立和谐、互助的同伴关系。
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分享玩具和食物,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用和平、友善的方式解决问题,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道歉和原谅。
此外,创设一个温馨、舒适、富有创意的环境也能对孩子的情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教室里可以布置孩子们的作品、照片,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放松和愉悦。
二、开展丰富的情感教育活动1、故事讲述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不同的情感。
例如,《小熊的生日派对》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快乐和友谊的重要性;《小兔子的烦恼》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伤心和失落的情绪,并学会如何安慰他人。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孩子们关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感受,帮助他们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2、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境和情感。
比如,设置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孩子们扮演顾客、收银员、售货员等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排队等待时的不耐烦、找不到想要的商品时的着急等,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沟通和解决问题。
学前教育中的情商教育
![学前教育中的情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4a0857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a.png)
学前教育中的情商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而在学前教育的众多领域中,情商教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情商,简单来说,是指个体认识、管理和调节自身情绪,以及理解他人情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情商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还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前儿童情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正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情绪表现往往较为直接和强烈,喜怒哀乐都会毫无掩饰地展现出来。
例如,当他们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时,可能会立刻大哭大闹;当受到表扬时,又会兴奋得手舞足蹈。
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还比较有限,他们可能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太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
然而,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会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来学习和适应。
二、情商教育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1、促进情绪管理良好的情商教育能够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逐渐掌握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感到生气时,教导他们通过深呼吸或者数数字的方式来平静下来,而不是随意发脾气。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冷静,减少情绪失控的情况。
2、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开始与同伴进行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情商教育可以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感受的孩子,更容易融入集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喜爱。
3、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当孩子能够有效地应对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友好相处时,他们会对自己更有信心,也更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和环境。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及未来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和社交环境。
4、培养积极的心态情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乐观的心态。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能够以更加正面的态度去看待,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而不是轻易地感到沮丧和放弃。
三、学前教育中情商教育的实施途径1、教师的引导教师在学前儿童的情商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培养学前儿童的情商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情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3cf8f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f.png)
培养学前儿童的情商能力学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情商能力的培养更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情商是指个体在情感、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和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讨论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情商能力。
一、创设情感共鸣的环境创设情感共鸣的环境是培养学前儿童情商能力的第一步。
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需要,并对他们的情感进行积极引导。
在日常的活动中,可以通过歌曲、游戏、故事等形式来创设情感共鸣的场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情绪管理的培养情绪管理是情商能力的核心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孩子如何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例如,教师可以用手势和表情来模拟不同的情绪,让孩子们猜测表情对应的情感,并提出适当的处理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艺术创作、运动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三、培养自信心和积极态度自信心和积极态度是情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赞美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
在活动中,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表达空间和参与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和情景引导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合作和沟通技巧合作和沟通技巧对于学前儿童的情商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团队游戏和集体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用简单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情感教育的家庭互动家庭是孩子情商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通过情感陪伴和爱的沟通,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
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如何应对不同的情绪。
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社区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六、情商能力与学习的结合情商能力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与情商
![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与情商](https://img.taocdn.com/s3/m/70c89c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2.png)
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与情商学前教育是儿童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于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商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他们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学前教育中,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情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创造一个积极、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1.注重家庭沟通:家长应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3.设立规矩和界限:明确的规矩和界限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自律性。
二、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除了家庭环境,孩子还需要有适当的社交机会来与其他儿童互动和交流。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平台。
家长可以选择给孩子报名参加幼儿园,让他们有机会和其他儿童一起学习和玩耍。
在幼儿园中,孩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社交技能和情商:1.合作游戏:幼儿园通常会组织各种合作游戏,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合作、分享和倾听。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社交技能。
3.集体活动:幼儿园会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音乐会、运动会等,让孩子有机会与其他儿童一起参与,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教授社交技巧除了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家长和教育者还可以积极地教授学前儿童一些社交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交技巧:1.友善待人:教会孩子如何友善待人,包括礼貌用语、微笑、帮助他人等。
2.分享与合作: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合作能力,教他们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并一起完成一些小任务。
3.解决冲突:教会孩子如何妥善解决冲突,包括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寻求共识。
学前教育儿童情商培养指南
![学前教育儿童情商培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0133c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1.png)
学前教育儿童情商培养指南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情商的培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儿童情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学前教育儿童情商培养的指南。
一、儿童情商的定义和重要性情商是指个体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儿童情商的培养是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因此,学前教育儿童情商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是儿童情商培养的核心。
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提高自己的情绪幸福感,并避免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情绪表达的引导、情感教育和情绪调节的训练等方式来帮助儿童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2.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
在学前教育中,家庭和学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儿童与其他儿童和成人进行交往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交流技巧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 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是指儿童对自己认识和了解的能力。
培养儿童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能够自主地进行情绪调节和解决问题。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和引导,帮助儿童了解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以及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培养。
二、学前教育儿童情商培养方法1.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儿童情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供情感交流的机会,倾听和理解儿童的情感表达,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情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联结。
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以培养儿童的情感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2. 社交技巧训练社交技巧训练是培养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教授儿童与他人进行友善交往、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技巧。
学前教育中的情商教育
![学前教育中的情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48b8de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5.png)
学前教育中的情商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学前教育的众多方面中,情商教育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所谓情商,通常是指个体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良好的情商教育能够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明白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初步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比如,他们可能会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大哭大闹,或者在与小伙伴玩耍时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
这时候,情商教育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学前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情商教育呢?一是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
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尊重和理解的环境。
教师和家长要以温暖、亲切的态度对待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
比如,当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孩子犯错时,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
二是通过游戏培养情商。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进行情商教育的有效途径。
例如,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合作游戏能够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三是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感。
很多学前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从而导致情绪的失控。
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比如“我很开心”“我有点难过”“我生气了”等。
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如何倾听他人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四是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
在生活中,孩子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当他们面对挫折时,家长和教师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当孩子搭积木失败时,鼓励他们多尝试几次,并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除了以上方法,家长和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也对孩子的情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儿童情商培养的学前教育策略
![儿童情商培养的学前教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4e576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c.png)
儿童情商培养的学前教育策略学前教育是对儿童进行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其中情商的培养尤为重要。
情商指的是个体在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情绪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儿童情商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儿童情商培养的学前教育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儿童情商的培养首先需要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教师和家长应通过温暖、关爱的态度与儿童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
鼓励儿童积极表达情感,提高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和家长还要注重监控自身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带给儿童,营造稳定、和谐的情感氛围。
二、培养儿童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认知是儿童情商培养的基础。
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游戏、绘本、音乐等多种形式帮助儿童认识不同的情绪。
教师可以使用绘本来讲述不同情绪的故事,并引导儿童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培养他们对情绪的觉察和理解能力。
此外,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也是培养儿童情绪认知能力的有效方式,让儿童通过模仿、表演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三、提升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是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管理训练来帮助儿童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儿童生活中制造一些小的挫折和困难,引导他们面对挫折时的情绪反应,并教授相应的情绪调节方法,例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冲突解决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儿童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与他人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
四、鼓励儿童情绪表达和情绪利用儿童情商的培养也需要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和利用情绪。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情感共享的环节,让儿童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并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情感的原因和影响。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儿童将情感转化为行动,激发他们的情感动力。
五、注重与家长的合作儿童情商的培养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应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儿童情商的培养。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与的座谈会、培训班等活动,向家长传授情商培养的知识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活动中乱跑乱闹,自控 能力极差;
▪ 5.情感淡漠,责任心差;
▪ 6.见老师布置教室从凳子上掉下来。哈哈大笑, 没有同情心,不懂得帮助别人;
▪ 7.绘画时反复涂画,又反复用橡皮擦,缺乏自 信;
▪ 8.看到别的小朋友犯错误时,不是劝告、帮助, 而是去告状;看到老师批评惩罚犯错的小朋友时 则表现出幸灾乐祸和解恨的情绪。
▪ 2、你认为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重要吗? 你认为智力教育和情商教育哪个重要?家 长一般怎么认为?
▪ 小结: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 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 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 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 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 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
何谓情商?情商(EQ)即“情绪商数”的简 称,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最 早提出。情商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 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情商并不是一 种抽象的理论,也不仅仅是一种品质,它包括: ▪ 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戈尔曼认为,认识自身 情绪是情商的基础,这种随时认知感觉的能力, 对了解自己非常重要。 ▪ 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情绪管理必定建立在自 我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自我安慰, 摆脱焦虑、灰暗或不安的目的。
你想了解自己的情商吗?根据国内外有关情 商的研究,这里设计了一组测试指标,你不妨试 试,测试一下自己的情商如何!
对下列问题请回答:“是”或“否”。
▪ 1.对自己的性格类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 2.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情绪波动。 ▪ 3.懂得从他人的言谈与表情中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 ▪ 4.有扪心自问的反思习惯。 ▪ 5.遇事三思而后行,不赞同“跟着感觉走”。 ▪ 6.遇到不顺心的事能够抑制自己的烦恼。 ▪ 7.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应付。 ▪ 8.受到挫折或委屈时,能够保持能屈能伸的乐观心态。 ▪ 9.出现感情冲动或发怒时,能够较快地“自我熄火”。 ▪ 10.听到批评意见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意见时,没有耿耿
▪ 涵义: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儿 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综合特性,包括儿童 情绪的愉悦性、反应性、表达性和交往的 礼仪性、幽默性、融洽性以及意志的果断 性、自制性、坚持性等。
情商小测验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塞拉维提出: 现代社会,凡期盼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者,不 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高情商。
▪ 9、有的孩子动不动就打人。
思考:
▪ 1、你们到幼儿园是否也见过类似的小朋友? 老师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和幼儿 的智商有关系吗?
▪ 小结:许多家长及幼儿园的教师对此知之 甚少,对孩子因情商太低而出现的问题或 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或简单地以批评、 惩罚和管束来解决,不懂得以科学的眼光 来识别,以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诱导。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 一、情商涵义 二、提升学前儿童情商的价值
(一)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黄金时期 (二)情商是儿童人格教育的必要成分 (三)情商对儿童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情商涵义
▪ 案例:我们在幼儿园有没有见过这样一些小朋友: ▪ l.性情孤辟、不合群、不愿与人相处,为了达到
脱离集体、回家独处的目的,不惜用尿裤子的办 法;如果你想跟他套近乎,有意夸奖他,他会生 气。 ▪ 2.娇生惯养,霸道,事事不让人; ▪ 3.粗野成性,随便打人,骂人,说脏话,不懂 得什么叫团结友爱;
▪ 总体衡量,25道题中答“是”达到20个以上者属高情商。 答“是”在14~l9个之间者情商属中等。答“是”在l3个 以下者情商则偏低。
▪ 倘若发现你或家人的情商偏低,也毋须恐惧,找出欠缺点, 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修养和锻炼,是可以提高的。
第三章
学前儿童家庭 的情商教育
▪ 截止到目前,你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 吗?
现代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普 遍认为:情商对一个人取得成功 的影响力达到80%,而智商水平 仅占20% 。研究表明:凡是在 0-12岁关键期受过情商培养的儿 童,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及 未来的工作表现和婚姻情况等方 面,均优于未受过专门培养的儿 童;如果一个人在孩童时代是自 信、乐观、合群的,那么他的一 生都会充满阳光和快乐。
▪ 3、自我激励的能力 无论是要集中注意力,还是 发挥创造力,将情绪专注于一项目标是绝对必要 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保持高 度热忱和乐观进取是成就一切的动力。
▪ 4、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即善解人意,并由此与 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和谐相处、愉快合作,这是 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 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人际关系是一门管理他 人情绪的艺术,能否细微地关注、恰当地对待他 人的情绪,往往与个人的人际和谐程度、领导能 力有关。
▪ 如果在第l~4题中答“是”达到3个以上,则表明对自身 情绪有较高的认知。
▪ 如果在第5~10题中答“是”达到4个以上,则表明对自 身情绪有较高的控制力。
▪ 如果在第11~15题中答“是”达到4个以上,则表明善于 自我激励。
▪ 如果在第16~18题中答“是Biblioteka 达到3个则表明能够了解他 人的情绪。
▪ 如果在第19~25题中答“是”达到5个以上,则表明善于 人际关系管理。
于怀的心理。 ▪ 11.在人生道路上的拼搏中,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 12.决定了要做的事不轻言放弃。
▪ 13.工作或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够自我鼓励,克服困 难。
▪ 14.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 15.做事出了差错,自己能总结经验教训,不怨天尤人。 ▪ 16.对同学、同事们的脾气或性格有一定的了解。 ▪ 17.能经常留意自己周围人们的情绪变化。 ▪ 18.与人交往,知道要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 ▪ 19.能够说出亲人和朋友各自的一些优点和长处。 ▪ 20.不认为参加社交活动是浪费时间。 ▪ 21.没有不愿同他人合作的心态。 ▪ 22.见到他人的进步或成就没有不高兴的心情。 ▪ 23.与人共事懂得不能“争功于己,诿过于人”。 ▪ 24.朋友相处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25.知道失信和欺骗是友谊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