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题1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精品)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2、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对话:“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答:语文教育应重视以下主要特点:(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各2分)2、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答: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2分)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2分)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分)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答: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有以下途径:(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分)(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2分)(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一、填空题。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3、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4、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8、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9、总目标中关于写作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10、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1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和谐发展。
13、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原则?A. 以学生为中心B. 注重实践C. 强调知识灌输D. 注重情感体验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逐字逐句朗读B. 快速阅读C. 阅读指导与讨论D. 粗略浏览3. 下列哪个教学环节不属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A. 导入B. 讲解C. 练习D. 总结与评价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A. 写作范文模仿B. 主题作文训练C. 自由作文训练D. 限时作文训练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式?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家长评价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手段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板书B. 多媒体课件C. 教学挂图D. 课本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A. 情境教学法B. 任务驱动法C. 情感教学法D. 知识灌输法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A. 课堂提问B. 小组讨论C. 角色扮演D. 单独演讲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身体健康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A. 分析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逻辑推理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A. 导入B. 讲解C. 练习D. 总结与评价E. 反馈2. 以下哪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A. 速读法B. 精读法C. 预习法D. 复习法E. 阅读指导与讨论3. 以下哪些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A. 情境教学法B. 任务驱动法C. 合作学习法D. 情感教学法E. 个性化学习法4. 以下哪些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A. 写作范文模仿B. 主题作文训练C. 自由作文训练D. 限时作文训练E. 情感体验法5. 以下哪些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家长评价E. 教师评价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法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B.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2.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识字能力B. 阅读能力C. 写作能力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双基”?A. 基础知识B. 基本技能C. 思想教育D. 课外阅读4.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是指?A. 利用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B. 利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C.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案例分析法B. 问题引导法C. 灌输式教学D. 合作学习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立即纠正,避免影响其他学生B. 让学生自己改正,增强学生责任感C. 忽略错误,让学生自己体会D. 以上都不是7.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以上都是8.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材?A. 严格按照教材进行教学B.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C. 忽略教材,自主设计教学内容D. 以上都不是9.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低年级学生?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境教学法D. 讨论法10.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课堂纪律?A. 严格要求,严肃对待B. 灵活处理,让学生自觉遵守C. 忽略纪律,让学生自由发挥D. 以上都不是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3. 简述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4. 简述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
三、论述题(10分)1.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求:不少于500字。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知识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7、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实物肢体语言、电教媒体、实验操作等.8、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1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4、"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融合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1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 ,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16、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17、课堂即时评价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终结评价积累素材.18、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二、基本概念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2、自主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点,具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4、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5、语文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以分为: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6、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 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景.简面言之,凡是以活动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2、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答:在人文学科中,语文和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历史由大量的史实和历史观构成历史知识系统,而语文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为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我们是很难从道理上讲得清楚的,而且没有必要从理论上掌握,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语文教育应考虑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再者,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语文课程又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4、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答:新课程中教师应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5、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二复现生字的途径和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复现机会;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6、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一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二定位1、它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性活动2、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3、它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而不是“纯粹”的理性学习4、它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而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5、它是一种过程性的、非线性的语文实践,而不是结论式的、直线式的知识掌握.8、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一教学目标的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二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9、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答: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9、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0、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1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12、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3、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1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16、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7、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18、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9、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20、“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2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2、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23、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12、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16、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17、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18、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19、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20、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 、、”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的字,并且能够正确,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提高。
4、、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增加,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合作学习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五、教学设计题(12分)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完整版本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总结复习题库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课法一、选择题1.拟订小学语文教课目的,提升小学语文讲堂教课效率应按照的原则不波及( )A.整体性B.层次性C.动向性D.综合性2. 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三个层面设计。
( )A.精神文化B.生活修养C.感情态度D.国际视线3. 语文教课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和实践能力。
( )A.创新精神B.创建能力C.创新能力D.组合能力4. 语文课程倡议的自主、、研究的学习方式。
( )A.思虑B.合作C.竞争D.规范5. 语文课程是课程。
( )A.文字性B.语言性C.实践性D.综合性二、填空6. 知识作为教课内容,主要表现的是外显知识对的指引作用。
7.关于教师来说,不单包含学生要学习掌握的学科知识,即;还包含怎样选择、表现和传达学生状态知识的知识,即。
8.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评论过分重申甄别与的功能,发挥评论促使学生发展、教师提升和的功能。
9.借鉴参照外国母语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能够获取启迪:应珍爱的独到价值,并将其置于核心地位;同时,需要加强四大核心能力,拓展三大领域。
10. 语文的核心任务是。
11.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
三、名词解说四、 12.辐射式阅读13.语文修养14.语文综合性学习1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四、简答题16.在小学语文教课中,怎样落实教课目的?17.简述语文课程应确定的基本理念。
18.简述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五、事例设计与剖析19.请在义务教育第二学段中选择阅读教课的内容进行教课方案,要求设计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表现出踊跃语文讲堂的典型特色并在教课方案过程中简要剖析有关特色。
语文教课论试题答案一、选择1~5DCABC二、填空6.默然知识7.学生状态的知识教师状态的知识8. 选拔改良教课实践。
9. 听、说、读、写,视、思、评10.养成语文修养1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致三、名词解说12.辐射式阅读以课外为轴心,经过对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题材、写法、对象等有关资料进行辐射拓展阅读的一种讲堂教课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题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题试题一:选择题1.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下列哪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A.以讲授为主,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
B.以学生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C.以教材为主,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
D.以教师为主,注重教师的讲解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法中,下列哪个方法适合发展学生的语感和语调?A.朗读法B.写作法C.讲解法D.背诵法3.以下哪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A.讲解法B.讨论法C.实验法D.竞赛法4.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哪项是课外阅读的正确做法?A.仅限于教材中的课外阅读B.由老师选择书目并指导学生阅读C.学生自主选择书目并阅读D.限制学生读书的时间5.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下哪个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A.讲解课文的内容B.整理笔记C.绘制思维导图D.写作文试题二:问答题1.简述小学语文教学法中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技能,请进一步解释并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语言技能。
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列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4.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和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同样重要,请阐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的方面和方法。
5.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请介绍一种适合小学生创作的活动,并说明其实施步骤。
试题三:作文题请你以《我的童年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描述你小学时代的快乐生活。
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包括家庭、学校、朋友等方面。
注意:作文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标点符号,注意段落的衔接和结构的完整性。
答题时限:60分钟以上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并完成答卷。
祝愿你们取得好成绩!。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 一、基础知识回顾1. 汉字书写:请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易混淆字,并说明如何区分它们。
2. 词语理解:解释以下成语的含义及其使用场合:“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 二、阅读理解技巧1. 段落大意:阅读一段小学语文课文,概括其段落大意。
2. 文本分析:分析一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及其行为动机。
#### 三、写作技巧训练1. 日记写作:根据给定情境,写一篇小学生的日记。
2. 看图写话:观察一幅图画,描述图中场景并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 四、文学常识积累1. 作者背景:简述某位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作家的生平及其文学贡献。
2. 文体特点:区分并举例说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不同特点。
#### 五、课堂互动方法1. 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主题为“我最喜欢的课文及原因”。
2. 角色扮演:挑选一篇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 六、综合应用能力1. 跨学科学习:结合数学知识,解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数学问题。
2. 社会实践:设计一个与语文教材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
#### 七、创新思维培养1. 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创意写作:在不改变原文主旨的前提下,重新编写一个故事的结尾。
#### 八、评价与反思1. 自我评价: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本学期语文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
2. 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本学期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注意:以上复习题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回顾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题目难度和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题1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题一、填空题(看语文课标)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______________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学习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注重 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注重知识和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整体发展。
3.阅读教学是学生、__________、________、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5.小学语文教材里的生字主要是通过集中识字和________两种形式来教学。
6.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________ 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_______的紧密结合。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与人文性的统一。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_______、________。
9.习作教学要鼓励自由表达和____________。
鼓励写____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__,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______________。
10.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_______字。
11. 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_______字。
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1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 沸腾(féi)B. 潺潺(chán)C. 蹒跚(pán)D. 草率(shuài)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出自哪首诗?()。
A. 《春晓》B. 《春夜喜雨》C. 《忆江南》D. 《江南春》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方法?()。
A. 讨论教学法B. 情境教学法C. 案例分析法D. 模拟教学法答案:C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王维答案:D5.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主要指的是()。
A. 朗读B. 说话C. 演讲D. 复述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写出《静夜思》的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答案:阅读理解能力,创造力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________。
答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简答题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教学意义。
答案: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古诗文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此外,古诗文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讨论教学法。
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想,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A. 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B. 给予学生足够的发言机会并倾听他们的意见C. 引导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扮演D. 提供大量的背景知识和参考资料答案: B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A. 尽量选择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引人入胜的教材B. 设计有趣的阅读活动,例如阅读分享和小组讨论C.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观点D.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天都坚持阅读一定的时间答案: A, B, C, D3. 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A. 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和技巧B.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范文,并进行模仿和创作C. 提供具体的写作任务和指导,例如写一篇观后感或日记D. 定期组织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答案: A, B, C, D第二部分: 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课的设计过程,包括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活动。
答案: 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课应该包括以下环节:- 教师角色: 教师应充当引导者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角色。
教师通过提问、解释和指导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
- 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逐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
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阅读分享,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交流。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给予学生反馈来结束这堂阅读课。
2.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答案: 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规范教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强调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解读范文、写作练习等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考试复习题(优秀范文5篇)

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考试复习题(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考试复习题新课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考试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阅读。
4、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6、《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名词解释。
1、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2、生字复现::(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
(二)复现生字的途径和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复现机会;(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
三、简答题1、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见课本第52页-53页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各1.5分)3、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题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法》练习题1
一、简答题
1、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2、简要回答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特征。
3、试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何在字形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实施策略。
5、试分析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特点。
6、简要分析口语交际的含义与特点。
7、试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8、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
二、论述题
1、试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2、教师在语文学法指导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3、试分析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统的内部联系。
4、评价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三、实践操作题
1、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元宵节〉〉为教学内容,请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1)、为本课设计教学目标,并简要分析设计的维度及设计的依据。
(2)、为本课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的基本依据。
2、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看花灯〉〉为教学内容,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题一、填空题(看语文课标)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______________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学习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注重 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注重知识和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整体发展。
3.阅读教学是学生、__________、________、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5.小学语文教材里的生字主要是通过集中识字和________两种形式来教学。
6.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________ 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_______的紧密结合。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与人文性的统一。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_______、________。
9.习作教学要鼓励自由表达和____________。
鼓励写____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__,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______________。
10.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_______字。
11. 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_______字。
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1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5.“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这是语文教育家__________________的著名论点。
二、判断题(看语文课标、教材)1.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直接灌输的。
()2. 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3.教学目标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4.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5. 在语文课上,多媒体课件使用得越多越好。
()6.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7.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8.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观点的著名教育家是张志公。
()9.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的人,不是教学资源。
()10.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写少认。
()11. 有些教师认为反思就是“苦思冥想”。
()12.生字“燕”和“茎”的教学难点都是字义。
()13.评价有感情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14.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个人阅读来代替集体讨论。
()15.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突出重点,导读结合,渗透读书方法。
()16.一次口语交际的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在互动中练习听说,总结讲评三阶段,其中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中心环节。
()17.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
18.小学阶段必须让学生学会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1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5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20.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2.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字义教学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引导学生领会字义常用的方法有:①直观法。
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多媒体演示或动作、表情、形象化的语言等来解释字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具体感知某一事物,建立词的概念。
②联系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启发他们理解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字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将字、词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意会、领悟其含义。
③查字典或词典法。
这是独立理解词义常用的方法。
许多词在字(词)典中有多个义项,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选准义项。
④比较法。
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多义词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⑤运用法。
通过组词、造句等实际运用,使学生在词句中理解字、词的含义⑥构字法。
引导学生从汉字的结构方式上理解字义。
如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能较容易揭示字理的汉字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4.试谈谈阅读教学如何做到“以读为本”?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强调的是学生的读,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①以读为本,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主动地读,自觉地读,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②以读为本,就是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阅读。
在课堂上要安排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的享受。
③以读为本还要变换形式,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共读等多种方式,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方法与理解课文内容和领悟表达形式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5.一篇课文中哪些句子应作为重点教学?①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并不难懂,但含义深刻。
这些句子意在言外,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②对于表现主题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
③内容和结构都比较复杂的长句。
要帮助学生分清它的主干和枝叶。
④生动形象的句子。
有的句子选词用语准确贴切,表达细致生动;有的句子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性,也应着重教学。
⑤在文章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如,提纲挈领的总起句、收束全段的小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都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有重要的作用。
6.培养学生的语感,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朗读法、比较法、联想法7.举例说明怎样选择和确定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8.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哪些?(1)示范、观察和模仿法。
教师为学生作出典型示范发音。
儿童通过耳听、眼看,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舌位,听清字母的声音,然后模仿教师发音的口形、舌位,感受发音特点,练习发音。
(2)引导法。
引导法是利用儿童已掌握的声母、韵母或音节的发音,帮助学习难发音的声母、韵母或声调。
如教学eng的发音,可让学生先复习ang的发音,接着说说ang的发音特点,再来学习eng这个难发的后鼻音,就比较容易些。
(3)比较法。
即把两个或几个发音或字形相似的声母或韵母放在一起,比较其异同。
采用比较法,有助于儿童掌握和记忆音相近、形相似的字母各自的特点。
(4)演示法。
指教师运用手势、教具作必要的演示,表示发音部位的动作或发音特点。
(5)夸张法。
教师教学声母、韵母的发音或声调时,为了强调发音特点,可以对发音作适当夸张。
(6)歌诀法。
儿童学习拼音,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
生动形象的儿歌、顺口溜能激发兴趣,调动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拼音字母,理解拼音。
9.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识记字形的基本方法有:①笔画分析法。
教独体字多采用笔画分析法,教给学生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记忆字形。
②部件分析法。
借助偏旁部首和学过的独体字分析字形结构,记忆字形的方法。
③造字分析法。
即利用汉字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造字规律、分析记忆字形。
④形近字比较法。
形近字有的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有的形状相似而笔画有区别;有的音近形也近,有的音异形近,教学时应针对具体情况作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结构上的异同点,并结合词义加以区别。
⑤口诀字谜法。
通过编顺口溜、字谜、歌诀、做识字游戏等记忆字形。
10.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句子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句意。
理解句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从抓关键词语入手;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意;从时代背景入手;抓主干法。
1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点有哪些?评价的要点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学生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在活动中学生能否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学生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的程度,跨领域学习的程度;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是否充分。
12.简述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
13.谈谈你对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一观点的理解。
14.简述习作讲评的主要方法。
15.结合你听过的语文教学录像课或在小学现场的听课或在小学上的体验课,简述你的教学反思。
16.你觉得作为未来语文教师,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17. 简述识字教学的四个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问题: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
比如,有的孩子会突然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
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
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
3x9=(27) 4x9=(36)5x9=(45) 6x9=(54)7x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问题:这位老师的评价,你认为传递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