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和措施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
目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每首诗词的教学设计独立而无关联,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古诗词的全面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过于倚重知识传授。
许多教师在设计古诗词教学时,过分强调诗词的作者、背景、意义等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对诗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古诗词的教学设计,这种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无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
缺乏跨学科整合。
古诗词涉及的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领域往往被割裂开来,缺乏跨学科的整合和。
构建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应从整体出发,将不同年级、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和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计划。
注重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例如,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反转课堂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跨学科整合。
古诗词涉及的各个领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和欣赏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的交叉教学,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跨学科整合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发现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许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讲解-记忆-解释”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感受其内涵和艺术魅力。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和措施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和措施1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陈春初中语文课本中编入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名篇佳作。
其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操。
然而在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却屡屡遭遇尴尬。
教师深情并茂的讲解和引导,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赏析显得那样的勉强和无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古诗词仅停留在诵读、默写、了解大意的基本层面上,对作品的韵律、节奏、语言的色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难以理解。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诵。
它对仗工整,讲究押韵,节奏明快,色彩鲜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于美的享受。
而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只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记忆,就像读白话文一样,没有把古诗词中本来就有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读出来。
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和一部分教师把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当成学习古诗词的重点,花很多时间去背诵和默写古诗词。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已经偏离了学习古诗词的宗旨。
二、古诗词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难以体会诗中客观物象。
现在的初中生都是九零后出生的,他们处于社会的转型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六十二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中国社会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形态转变。
而古诗词所描写的内容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农耕文化和当时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
古诗词中描写的这些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时自然就感到陌生和枯燥。
如马致远所写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了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清雅、安适的深秋晚景图。
这些本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象,对于一个在城市生活的初中生,特别是没有过外出旅行、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的初中生来说是无法体会这些客观的景物,更不要说把它与“孤寂愁苦”的游子联系在一起。
古诗词教学反思(必备15篇)
古诗词教学反思(必备15篇)古诗词教学反思1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词,对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偏重知识化、教学教条化、重背诵轻朗读等问题,这些都会制约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本文就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简单探讨,旨在寻求一条古诗文教学的新路。
一、兴趣引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故事导入,开拓视野在学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时,我首先讲了一个故事:李清照写好这首词后,她的丈夫赵明诚觉得自己写的不如妻子,就冥思苦想写了十五首词,然后连同李清照写的《醉花阴》一起寄给了一位朋友鉴赏,朋友看后说:“只有莫道不销魂等三句绝佳”。
而这三句正是出自《醉花阴》,赵明诚于是心服口服。
与诗词相关的故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习动机。
2、活用古曲,创设情境我们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特点,巧妙地运用古曲,设置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丰富学生对诗词的感受,进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
比如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配上古曲《阳关三叠》,体会依依惜别之情;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又可以配上古曲《十面埋伏》,征战沙场的豪迈油然而生。
3、配画学文,体验情感不少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正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借助绘画,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习动机。
比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提前备好一幅画有“枯藤、老树、瘦马、昏鸦”等意象的图画,词曲所反映的萧条、衰败、冷落的悲凉情调,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体验到了作者反应的情感,定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去。
二、解读作者及诗词背景,为学习、欣赏古诗词铺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诗词反应的内容无不与作者生平、阅历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领略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语感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古诗词教学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教授古诗词,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等等。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许多学生认为古诗词语言古奥,难以理解,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因此对古诗词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对策: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历史人物、时代背景等,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出处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感。
2. 结合生活实践,增加亲和力。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和智慧。
3. 多媒体辅助,增加趣味性。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古诗词的欣赏更具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差古诗词的语言古奥,常常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当前的学生普遍对文化知识了解不足,缺乏情感体验,导致对古诗词的真正理解能力较差。
1. 知识预热,拓宽知识面。
教师可通过讲解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2. 情感体验,增强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参与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活动,如赏花赏月、登山望水等,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3. 授诗词之法,培养鉴赏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韵律、意境、语言、绘画、音乐等,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学生记忆古诗词困难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形式优美,虽然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也增加了学生的记忆难度,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诗词教学过于注重死记硬背一级标题:缺乏文化背景的引入在当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材只简单地对诗词的作者和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缺乏对其所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深入挖掘。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诗词时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真正的理解。
他们往往只关注于死记硬背作品的字句,而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解决方法:1. 增加诗词教学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
3. 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解读诗词,从情感、意象、韵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缺乏与学生生活联系的课文选材一级标题:课文与学生生活脱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经常出现选用的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的情况。
一些古代诗词主题和情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不易理解。
这导致学生对诗词作品的学习产生了困难和难以引发学习兴趣。
解决方法:1. 教师在选用课文时应尽量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关的题材,让学生能够从诗词中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和自然景色,让他们自行创作和欣赏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诗词。
三、重视对诗词形式而忽略创作能力培养一级标题:一味追求格律在古诗词教学中,过于注重对诗句格律和韵律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
这使得学生往往只关注于填韵、对仗等形式要素,而忽略了对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的重要性。
解决方法:1. 在教学中不仅注重诗词的形式要素,还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鼓励他们通过模仿和创作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不够深刻学生普遍对古诗词缺乏兴趣和认识,认为古诗词难懂、不实用,缺乏学习的动力。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对策: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和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词语易懂的古诗词进行教学,从美的角度出发详细解析诗词的意境、意义和语言特点。
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古诗词,体验其朗诵之美。
二、学生对古汉语的理解不够深入古诗词使用的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用词、语法和表达方式都有较大差异,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
对策:老师要针对古汉语的使用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可以采用对照法,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汉语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互动,自主翻译、解释古汉语的方法,让学生提升对古汉语的认识和理解。
三、缺乏生动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古诗词由于其古老的历史背景和形式的特点,其教学可能显得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形式和方法。
对策: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互动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的活动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让古诗词的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同时,老师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文环境和时代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缺乏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缺乏对古诗词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
对策: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自主探究、质疑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古诗词。
同时,老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辨训练,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古诗词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并将其运用在生活中。
初中古诗词教学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
在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古诗词教学教研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二、教研活动内容1. 学习古诗词教学理论为了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包括古诗词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古诗词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交流古诗词教学经验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惑。
例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涵、如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等。
通过交流,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 探索古诗词教学新方法为了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吟诵教学法等。
在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词。
4. 开展古诗词教学竞赛为了检验教研活动的成果,我们组织了古诗词教学竞赛。
竞赛分为教案设计、课堂展示、教学反思三个环节。
参赛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展示了自己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古诗词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古诗词素养得到提升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3. 教研成果丰硕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撰写了多篇古诗词教学论文,并在各级教育教学评比中获奖。
这些成果为我校古诗词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古诗词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
初中古诗词教学重难点及对策研究分析
初中古诗词教学重难点及对策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古诗词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此时学习古诗词,不仅是了解文化、认识词汇的好机会,更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源泉。
但是,初中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重难点,怎样应对这些问题,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1.文化背景认识不足理解一首诗词必须先理解其创作时代的文化背景,初中生缺乏足够的历史知识,无法认识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艺术地表现。
2.词汇理解不足初中生词汇量有限,缺少了解及掌握复杂的词语词汇,导致无法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3.审美能力难以提升初中生审美观念未成熟,对美的感觉不够敏感,无法体会到古诗词的美学价值,影响他们对古诗词的真正领悟。
4.语文基础差异大初中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及家庭,他们的语文基础不尽相同,有些学生语文基础差,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学习。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对策研究1.注重历史文化教育学习中华古典文化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诗词艺术文化体现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开启学生历史文化的认知之门。
2.拓展词汇量学生词汇量小,无法掌握复杂的古诗词词汇和重要的文化术语。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学习和记忆古诗词中的生字,同时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方式对标准词汇进行逐一解释。
3.塑造审美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分析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美的本质,使学生在品尝古诗词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审美价值,从而锻炼学生的审美意识。
4.个性化教育不同学生之间的语言基础、文化背景以及受教育环境等也存在不同。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制定个性化的古诗词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推荐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掌握具有重大意义,二、客观地增加语文老师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1.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模仿、朗诵或背诵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
调研报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调研报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本文从教学路径程序化、教学主题单一化、教学目标应试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阐述,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重视创作背景、强化诗词诵读等。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路径程序化初中语文老师,多以朗读、讲解题目、翻译、讲解内容、分析感情五个步骤进行古诗词的讲解,这种方式看似每一步都很清晰,但也会流于形式,使古诗词教学更加教条化和程序化,久而久之,教学过程会变得单调,教学课堂缺乏活力。
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应用广泛、且相对成熟的教学形式,但依然还有较多的语文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利用,忽略其为教学带来的趣味性。
在程序化的教学路径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二)教学主体单一化初中古诗词教学应充分注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的教学成为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缺少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学生与古诗词的对话,使得学生的朗读和思考不能得以进行,学生的主动性降低。
(三)教学目标应试化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没有被当做文学作品体裁而进行教学,其教学重点多集中于中考试卷中常常出现的题型,并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背诵,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考试中不失分,削弱了教学中对古诗词的品读和赏析。
此外,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上的限制,古诗词的教学甚至简化为了翻译课,对古诗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未能进行延伸,教学缺少人文色彩和精神熏陶,长期下来,教师的教学受到阻碍,学生的兴趣降低,古诗词教学的特色逐渐丧失。
(四)教学方法概念化一些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把作者的时代背景、诗词的含义、表现手法等作为概念传输给学生,学生缺乏对这些内容的思考和吸收,最后只是进行了死记硬背。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兴趣不高、理解能力不强、应用能力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解决途径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古代文化了解不够,对其中包含的意象、思想等内容缺乏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展示古代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到古诗词的价值和魅力。
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演唱会等,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方面存在困难。
古诗词的语言形式不同于现代文,其中充满了许多隐喻和象征,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可以采取一些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古诗词背景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古代社会背景有所了解。
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词意,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可以通过赏析古诗词注重情感的表达,帮助学生从情感上理解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共鸣,让学生从自身经历中找到与古诗词相似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古诗词的应用能力上也存在不足。
古诗词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古诗词。
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如编写古诗词的相关作文、制作古诗词的手抄本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将古诗词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并能够准确地使用古诗词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也需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差异化教学。
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的结构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对于应用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举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摘要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板块。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支奇葩。
学习古典诗词,既可以让我们领会精练的语言美,又丰富了我们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领悟能力。
但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把古典诗词的鉴赏放在心里,古典诗词的教学存在着极大漏洞。
一、重视力度不够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编者精心挑选了三十首左右的古典诗词,但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并没有相应的教学指导及教学要求,而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古典诗词教学只要抓住背诵和默写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思想误导了一大部分学生,他们往往只为了考试而背诵必背的古诗词篇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
思想决定行动,我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个学习导向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新课程标准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应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
其次,在中招考中,相应地增加古典诗词鉴赏的内容。
再次,语文教师应该改变那种为考试服务的教学态度,认真引导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美,真正弘扬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
二、朗读目标模糊、形式单一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竟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
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并没有提出要求、目标,朗度的形式单一,不是集体朗读就是小组朗读,这对真正鉴赏古典诗词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我认为,古典诗词的朗读要注意以下几点:1.读准字音。
对于初中生来说,朗读诗歌最基本的要求是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当然在古诗词里面会有一些生僻字,多音字,或是通假字等,我们应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字词,多利用工具书,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2.读准语调。
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差。
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和意境。
对策: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对古诗词背景知识的讲解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还可以用现代文化和生活背景与古诗词相联结,让学生通过对比来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还可以结合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多元化的艺术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
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形式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疏远,学生会认为古诗词难以理解、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对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古诗词的情感与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可以选取一些情感表达深刻、意蕴丰富的古诗词进行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去感悟古诗词的美。
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展示古诗词的艺术形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还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创作活动等,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三、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困难。
古诗词的词句繁复、结构复杂,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和背诵,但是学生的记忆能力限制了学习效果。
对策: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次、分步骤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古诗词。
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词句结构,提取其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让学生逐步掌握词句的内涵和结构逻辑。
可以利用韵律和音韵规律,帮助学生记忆古诗词的音调和韵律。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诵和表演,通过语音语调的方式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古诗词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不能投入,学习效果不佳,课堂教学热情不高。
2、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对古诗词的理解
能力不强,无法把握诗歌的精髓,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较弱。
3、学生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不够:学生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
不够,无法熟练掌握古诗词的文字、语言等。
4、学生缺乏足够的古诗词知识:学生缺乏足够的古诗词知识,无法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内涵。
二、古诗词教学中的解决对策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结合
古诗词的学习,给学生以兴趣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采用讲授、讨论、练习等多种
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可以采用讲解、练习、演
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悉古诗词的文字、语言等,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
4、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知识:可以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知识。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审美领域得到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和文学修养。
由于古诗词的语言较为古朴,内容较为深奥,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所以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鉴赏教学。
本文将从多角度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措施。
古诗词鉴赏教学需要进行精心的选材。
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取一些通俗易懂、富有感柔情怀的古诗词作为范例进行教学。
也可以选取一些当代诗人的现代诗作为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韵味和内涵。
通过选材的精心筛选,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老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古诗词的教学可以采用朗读、理解赏析、配乐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
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音韵美感;通过理解赏析,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通过配乐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和故事内涵。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使古诗词鉴赏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古诗词鉴赏教学还需要进行情境营造。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古诗词的魅力。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情境中,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情境营造,可以使古诗词鉴赏教学更具生活化,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古诗词鉴赏教学还需要重视拓展延伸。
在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展和思维延伸,让学生在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拓展思维。
可以通过解析古诗词中的典故、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不仅仅是欣赏,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和创造,使他们在古诗词鉴赏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鉴赏。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初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改变,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现状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
目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大多集中在唐诗宋词的诵读和鉴赏上,忽略了其他朝代的诗词及其特色,使学生很难获得全面的古诗词知识。
2. 教学形式呆板、缺乏趣味性。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以讲解和背诵为主,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学生阅读兴趣的转变,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古诗词晦涩难懂,难以产生共鸣。
4. 缺乏与当代生活的结合。
许多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感受到古诗词的现实意义,影响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新路径探索1. 调整教学内容,拓展古诗词教学领域。
除了唐诗宋词,可以逐步引入先秦诗、汉赋、楚辞等不同朝代的古诗词,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趣味性。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古诗词朗诵比赛、拼图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古诗词教学更具活力。
3.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组织古诗词诵读比赛、举办古诗词朗诵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古诗词阅读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古诗词的阅读和朗诵。
4. 结合当代生活,增加古诗词的现实意义。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现代诗歌与古诗词的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初中古诗词教学新路径探索的意义1. 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知识面。
通过拓展古诗词教学领域,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广泛的古诗词,增加他们的古诗词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有效策略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情境演绎法
通过情境演绎法,将古诗词中鲜活的场景和情感再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模拟出古诗词中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受
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情感导入法
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的经历或故事,将古诗词中的情感引导到学生的内心
世界中。
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讨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味古诗词中的情感,理解古
人的心情和思想。
三、语境注释法
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释对学生理解古诗词中词语和句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
以通过加强语境的注释,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练笔操练法
在学生理解古诗词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配词、创作续篇等操练,从而让学生
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表达能力。
同时,进行写作训练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
态度。
五、比较分析法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选取同一主题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
理解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巩固和深化对古诗词的认知和理解。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学生缺乏兴趣。
古诗词的内容有时较为抽象,语言表达方式较为繁复,对于初中生来说较为陌生,容易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
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困难。
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与现代生活相差较远,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古人的情感、思想和意图。
三、学生诵读古诗词字句不准确。
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在诵读时容易出现字音不准、语调不准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建立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使他们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表达方式简练的古诗词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教师提问、讲解词句背后的意义和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思想和意图。
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或背诵古诗词,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古诗词的美感和内涵。
三、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
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多次模仿练习,注重重点字词的发音和语调的把握,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诵读古诗词。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朗诵比赛,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可以通过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和视频等,让学生可以听到和感受到古诗词的真实语音、语调和情感,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诵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诵读古诗词。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感。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难度较大、教学方法单一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兴趣不高古诗词语言古奥,表达形式与现代语境有一定差异,学生往往难以产生共鸣,从而对古诗词教学缺乏兴趣,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也难以深入。
2. 难度较大古诗词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难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导致理解深度不够。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主要以讲解和默写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二、解决途径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可以通过课堂朗诵、歌曲演唱、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愿意接触和学习古诗词。
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2. 分层次教学,注重理解与鉴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内容较为深奥的古诗词,可以适当解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对于内容较为简单的古诗词,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以增加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 联系现实,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情感体验,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情感疗愈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古诗词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认同,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
5.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古诗词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也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解决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整体素质。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背诵为主,理解不全面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常常采取背诵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虽然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古诗词的内容和韵律,但这种方式却容易忽视对古诗意境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因此,许多学生仅仅能够机械地背下了古诗的文字,却无法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古诗意境和文化内涵的感知能力。
在进行古诗背诵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字、每个句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意义,并与自己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图片或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到古代文化所蕴含的美丽和智慧。
二、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连接古诗是当代中国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常常忽视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连接。
许多学生认为古诗离自己太过遥远,无法产生共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们需要设计一些能够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描写自然景色、家庭生活或者社会经历的古诗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了解学生对于特定主题的认知和体验,然后再通过古诗的背诵和分析,让他们逐渐发现古代文化与自己的联系,并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启示。
三、缺乏互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常常是由教师领导,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单向传授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参与感和创造力发挥空间。
为了增加互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开展古诗词教学。
例如,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根据一首古诗创作相关表演,或者可以要求学生在背诵后自己写一首与之相关的新诗。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思维。
四、缺乏文化历史知识的补充由于现代教育注重功利性,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常常只关注学生的背诵和理解能力,忽略了对于古代文化历史知识的补充。
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教师们可以结合着名古代文人的传记、历史事件等内容,将古代文学与文化历史进行有机融合。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趣味性、缺少注重生活情境、缺少启发思考和创造力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的角度,探讨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缺乏趣味性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缺乏趣味性。
很多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显得十分枯燥,缺乏兴趣和动力。
一些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传授时,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诵一些诗词,却没有让学生真正了解诗词内涵,感受诗人的意境、情感和审美趣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们应该从文本中找到有趣的寓意和艺术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古诗词的美,让学生从中获得内心的愉悦和鼓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方法,如配上优美的音乐、情景模拟普及等,慢慢使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兴趣和认识水平。
二、缺少注重生活情境古诗词教学中,常常忽略生活情境的引导和营造。
学生往往对诗歌中的内容感到陌生和遥远,不容易理解和感悟到其中的艺术美和文化内涵。
如果学生能够将古诗词与其生活经历相结合,那么对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特别是用新的诗词、新的方法和技能,去构建自己身边的诗词情境。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增加学生对古诗词教材的了解程度,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感悟其中的生活意义和价值。
三、缺少启发思考和创造力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着重教育学生古诗词的背诵,却忽略了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只是传授数千年前的人的经验和思考,却忽略了教学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在学生中间进行小竞赛。
比如给学生一句诗,让他们接下来创造一首诗,可以通过比较,在比赛中找到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和措施1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陈春初中语文课本中编入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名篇佳作。
其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操。
然而在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却屡屡遭遇尴尬。
教师深情并茂的讲解和引导,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赏析显得那样的勉强和无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古诗词仅停留在诵读、默写、了解大意的基本层面上,对作品的韵律、节奏、语言的色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难以理解。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诵。
它对仗工整,讲究押韵,节奏明快,色彩鲜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于美的享受。
而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只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记忆,就像读白话文一样,没有把古诗词中本来就有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读出来。
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和一部分教师把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当成学习古诗词的重点,花很多时间去背诵和默写古诗词。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已经偏离了学习古诗词的宗旨。
二、古诗词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难以体会诗中客观物象。
现在的初中生都是九零后出生的,他们处于社会的转型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六十二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中国社会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形态转变。
而古诗词所描写的内容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农耕文化和当时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
古诗词中描写的这些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时自然就感到陌生和枯燥。
如马致远所写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了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清雅、安适的深秋晚景图。
这些本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象,对于一个在城市生活的初中生,特别是没有过外出旅行、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的初中生来说是无法体会这些客观的景物,更不要说把它与“孤寂愁苦”的游子联系在一起。
王维写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大漠落日景象。
白居易写的《观刈麦》,主要写农村夏日的农事劳动。
诗中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苦和辛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句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写出了农民生活的贫困,揭露了赋税繁重和社会不公的现象。
温庭筠写的《商山早行》描写出诗人旅途的颠簸,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
整首诗紧扣“早”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写出了早行的清冷图景。
这些古诗词中的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都非常经典,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词。
但都因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无法感知和体会诗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更谈不上对这些诗词的深刻理解了。
三、受生活阅历和知识层次的限制,学生难于品味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诗词所特有的概念,它包含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方式。
是学习和赏析古诗词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掌握的内容。
我们平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需要读者根据诗词中所描写的客观物象结合自身的文学修养,生活阅历等方面去感受它、体会它。
不同的读者对的意象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读者无法感受到诗的意境。
凡是诗一般都存在意象,它是客观物象和人的情意的融合,是作者营造出的艺术氛围与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的结合。
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是具体的。
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抽象的、需要去感悟的。
意境是诗歌艺术魅力的标志,是佳篇妙章才具有的特征。
读了具有优美意境的诗篇,如步入芬芳满园的雅景,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如喝了一口醇浓清香的佳酿美酒,爽心悦目,余味无穷。
意象结合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本诗只有一个意象——柳树,柳树及长满了新叶的柳枝条在微风中摇摆。
并将柳树比拟为少女,满身装扮、婀娜多姿,把柳树写的生气勃勃,充满了情趣。
自然间也就蕴含着诗人爱树、爱春的感情。
要感悟和体会诗的意境还要看后两句。
诗人独出心裁,深思妙用,把春风比喻为剪刀。
不说春风过后的草长莺飞,鸟语花香,而说春风像剪刀一样剪出嫩枝绿叶,剪出红花绿草。
这种新奇之意出妙境,写出了初春的盎然生机和勃发向上的生命力,渗透了诗人清新愉悦的内心感受。
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中有:月落、乌蹄、霜满天、江边树木、渔火,寒山寺、客船七个意象构成了江南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
羁旅野外船上,夜半凄清寂寥,怎能不生缕缕轻愁呢?但这首诗颇具神韵的是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动态描写。
在这样凄冷静谧的夜晚,从远处寒山寺中隐隐传来钟声。
这种以“动”衬“静”显得夜更加幽寂。
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这首诗的意境。
古诗词以高度浓缩的方式来展示作者的情感。
诗词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如明月:思愁,水:冷清,落叶:伤感,竹:气节,松:坚强等等。
但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对于初中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很难感悟和体会的。
以上是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赏析古诗词的能力,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经验,与各位同仁分享,希望在今后古诗词教学中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措施一:古诗词贵在品读古诗词的朗读,吟诵有别于一般现代文的朗读。
要读出诗词的味道,品出诗词的语言,悟出诗词的情感境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古诗词就是要多读,在读的过程中品味和感悟。
首先,读准字音知其义。
古诗词中有大量的文言词语、引用典故、通假字,需要教师指引学生去看注释、看工具书、查资料,联系上下文把字音读准,词的意思读懂。
如杜牧写的《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是指《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是南北朝时陈朝最后的国君陈叔宝所作的舞曲,词调淫靡凄伤,被称为亡国之音。
诗人借用典故,借古讽今,批评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赵翼写的《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诗经》中“国风”和屈原《离骚》的并称。
因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故用来泛指文学。
李白写的《行路难(其一)》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
李商隐写的《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谐音“思”,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泪:指蜡烛燃烧时滴下的油脂,俗称“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其次,读出诗味知其韵。
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往往读不出诗词的味道,体会不出诗词的韵律美,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指导。
用“/”线分出停顿,用“·”号标出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气,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把诗词读好。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范读。
教师声情并茂地一次次范读,每次读的目的不同,节奏、语感、情感的表达不同。
既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语言艺术,也体现了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
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言传声教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第三,穿越时空体其情。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
让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的情境相融、相通,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情感。
苏轼写的《浣溪沙》(第四首)词:籁籁衣中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通过反复诵读,在我们眼前就能呈现出当时的生活画面:枣花纷纷掉到我的衣襟上,村子里四处传来缫丝车轴丝声响。
古老的柳树下穿着牛皮衣的人正在叫卖黄瓜。
酒困人乏,路途漫长,我只想倒头睡觉;烈日高照,烤得人口干舌燥,想随便去哪儿找点水喝。
只好试探着去搞农家门,向山野人家讨一杯茶。
三幅画面,三组镜头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勾勒出农村淳朴温馨,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
学习苏轼的这首词时,我们就是要穿越时空,把自己融入到当时的生活场景当中,与作者一同感受当时的情怀,末句一个“敲门”“试问”真切的反映出作者平等待人,不摆官架子的谦谦美德和温文尔雅的文人风度。
词中写到有人在古柳树下卖黄瓜,作者口渴了有没有去买黄瓜吃,是不是买吃了黄瓜还不解渴,或者说没有钱买黄瓜解渴,所以才去敲门讨茶喝。
作者敲门后的情况如何呢?喝到了茶没有?农民怎样招待他?词中未作一字交待,留给读者去想象,更觉余味无穷。
措施二: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善于比较古诗词中所描写的客观景物往往蕴涵或寄托着诗人的情感,这就是意象。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作品的客观物象的比较来归纳体会诗词中的意象。
诗词中以“月亮”为物象的作品进行比较。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能看出:古诗词作品中人们往往寄托于月亮这一客观物象之上的意象就是思人、思乡。
“水”在古诗词中也是常常出现。
如苏轼写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王之涣《凉洲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之涣《登灌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比较分析,这些作品中所描写的江河湖海之水,汪洋恣肆,气势磅礴。
古诗词中描写的奔流不息的江水,实际上是预示着生命的生生不息,是人类历史长河和个人命运沉浮的象征。
此外,古诗词中常常用花开花落来诉说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时光的流逝。
如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杜甫《春望》:“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
”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
”也用北飞南归的雁寄托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人的思念。
如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措施三:在教学中给古诗词分类中国的古诗词浩如星空,博大精深,纷繁复杂,为了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赏析古诗词,在教学中要对其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