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

合集下载

浅析徐悲鸿的绘画艺术_马佶

浅析徐悲鸿的绘画艺术_马佶

大舞台大104摘要:徐悲鸿是上世纪我国杰出的画家和教育家,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时至今日,作品《奔马图》仍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和创作风格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学者的关注,因此对其绘画作品的研究文献众多。

本文首先介绍了徐悲鸿的绘画艺术生涯,接着着重对徐悲鸿绘画艺术的写实主义和形式语言进行了探讨,以更好地了解徐悲鸿的绘画艺术,促进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徐悲鸿;绘画艺术;写实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艺术文化及艺术思想的传播和交流也愈发广泛。

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得世界文化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传扬和发展。

然而,作为艺术而言,特别是绘画,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历史性,这也是绘画艺术的灵魂所在。

著名画家和艺术家徐悲鸿是我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引领者,在绘画领域声望颇高,深受人们尊重,其作品涉及到素描、国画、油画、人物、山水、花卉、走兽、家禽等多方面,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此外,徐悲鸿在诗歌和书法领域也是造诣颇深,对后人影响很大,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因此,研究徐悲鸿的绘画艺术,探讨其如何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于绘画之内涵,了解其不同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精华,将对于未来我国民族绘画艺术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徐悲鸿的绘画艺术生涯徐悲鸿早在1920年6月就在北京大学绘学的《绘学杂志》中发表了《中国画改良论》,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用者融之”,并提出“借助他山,必先自有根基”。

文中言语精妙、逻辑严谨地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辩证讨论,最后以“致广大,尽精微”总结。

对于当时的绘画界来说堪称惊世之论。

徐悲鸿对中国绘画现实做了深刻的解剖,并能立足于传统,同时又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精髓,推陈出新,为中国绘画指明了改良方向,其思维逻辑和对艺术的洞察力,在今天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徐悲鸿在欧洲学习长达八年之久,途经英国、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俄罗斯等国,接受了正统的艺术教育,主张西方古典写实绘画风格,力求改变中国绘画,其国画带有强烈的写实风格,为我国国画绘画史中独特的惊世创作。

徐悲鸿《愚公移山》赏评

徐悲鸿《愚公移山》赏评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文化艺术名著导读教师姓名李月林学生姓名祝金春学号***************年级、专业2012级(美术学)提交日期2014 年06 月24日徐悲鸿《愚公移山》看到徐悲鸿先生的这幅作品我的第一感觉是他画的人物都非常壮实,画面里的人物都比较饱满整幅画面都比较充实。

由此我对徐悲鸿先生的这幅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下面我就来深入品味这幅画的美妙所在吧。

1.品味徐悲鸿先生的这幅作品我还是先从构图说起吧,徐悲鸿先生在这幅国画的创作中采用的构图形式是大画幅的主体人物为主,在画面中把人物的大小控制的非常到位,而且在画面中没有左右的轻重差别,使的左右两边看起来比较协调是整幅画面看起来恰到好处,感觉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2.在徐悲鸿先生的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和传统的写意绘画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在画人物的时候所使用的比例是使用我们生活中正常人的比例,接近写实状态,没有像传统写意绘画那样通过一些抽象的形态和一些客观不存在的意念表达画家的思想的一些方式来表达。

这个或许是徐悲鸿先生在绘画中的一种创新吧。

3.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徐悲鸿先生通过一些颜色的渲染,让我们可以直观的分辨出物体的基本形态,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对比人物服装的对比,人物肤色的对比,大象和牛的对比,前后色彩明度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物质形态他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徐悲鸿先生通过对不同形态的物体的不同色彩的不同感觉,从而通过简单的描绘使得画面中的各种物体都展现出了自己本来的特殊质感,让人一目了然。

4.徐悲鸿先生的这幅作品里所描绘的人物动态都是非常自然的状态,每一个正在劳动的人民他们的状态表情都是以自然的状态展现出来的,画面中劳动人民的每一次用力,每一个动作徐悲鸿先生都通过肌肉的张力,面部的表情等形态来表达劳动中的力量感,老人的慈祥,和蔼,小孩的天真可爱,妇女们的勤劳和对孩子的关怀等,这些展现在画面中的真实情感是徐悲鸿先生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表情刻画而体现出来的,5.徐悲鸿先生的这幅作品在描绘人物的时候采取的是分组的方式,最右边的三个人成一组,中间三个人成一组,左边的人有成一组。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2012年05月09日 18:50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字号:T|T0人参与00条评论0打印转发(二)绘画艺术的浪漫主义特色多数学者对徐悲鸿绘画艺术的认识往往集中在他的写实主义风格,却没注意到他重视写形之上的传神和艺术的抒情明志作用。

徐悲鸿的具有高尚的气节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出鲜明的的艺术个性,他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气质品格无不有机地融入到他的绘画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特色。

徐悲鸿在艺术创作中,坚持用自己的敏锐的感受和完整而深刻的美学理念来驾驭自己的形象思维,并将自己的人格气质以及创作激情有机地熔铸到其中。

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客观事物,更有作者的真性情。

当然与中国文人画中的重视自我胸怀和情思表达相比,徐悲鸿的思想感情、文化道德以及个性气质中包含了更深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徐悲鸿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危难、也最催人奋进的时代。

社会上充满了落后与进步、愚昧与科学、野蛮与文明、独裁与民主、亡国灭族与民族振兴等矛盾之间的殊死斗争和卓绝抉择。

在此新旧思想交替、开放与守旧并存的时代,徐悲鸿正是我们新文化运动在艺术革命领域里的领袖。

据王震先生所辑《徐悲鸿文集》记载,徐悲鸿曾经说过:“为艺术之德,固不当衰于一是;但小博大雄奇为准绳,如能以轻微淡逸与之等量齐观,固无损其伟大也。

若其跻乎庄严、静穆、高妙、雍和之境者,则尤艺之极诣也。

”“我们的雕塑,应当继续汉人雄奇活泼之风格。

我们的绘画,应当振起唐人博大之精神。

我们的图案艺术,应绍述宋人之高雅趣味。

”其绘画艺术中蕴涵着磅礴的思想、强烈情感和民族精神,这些与他在留学期间所吸收的西方理性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他艺术上的浪漫主义特色。

徐悲鸿在艺术上追求真善美,是其终极追求在于尽善尽美。

[4]正如他所说:“穷造物之情者,恒得真之美;探人生之究竟者,则能及乎真之善……若其挥斥八极,隘九州,或真宰上诉天应泣者,必形式与内容并跻其极,庶乎至善尽美,乃真实不虚。

浅析徐悲鸿绘画作品中西结合的艺术特征

浅析徐悲鸿绘画作品中西结合的艺术特征

浅析徐悲鸿绘画作品中中西结合的艺术特征(本文已过查重,需要的同学可以直接下载使用)目录摘要关键词绪论1.徐悲鸿相关概述1.1徐悲鸿的个人生平1.2徐悲鸿所处的时代美术背景1.3徐悲鸿代表作品2.徐悲鸿的作品分析2.1徐悲鸿作品中的写实主义2.2徐悲鸿引领的绘画艺术语言特色3.徐悲鸿创作中的中西结合在当时的价值和影响3.1徐悲鸿创作中的中西结合在当时的价值3.1.1冲击当时中国画坛的风气,提高绘画的社会艺术价值3.1.2拓展了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3.2徐悲鸿创作中的中西结合在当时的影响3.2.1建立系统科学的中西结合绘画创作体系3.2.2将国画技巧融入到绘画创作当中4.总结参考文献摘要对于我国绘画创作的研究一直是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当代我国的绘画创作技术是结合了中方与西方各自的绘画技巧融合而成,既有西方绘画技巧对形体塑造的准确性要求,又有我国传统艺术中对美术形象精神因素的表达。

之所以我国绘画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徐悲鸿先生是不可或缺的功臣人物。

是他在法国留学之后,将西方绘画技巧带入到我国绘画创作中,并且创立了合理有序的绘画创作体系。

本文以此作为论文课题,尝试浅析徐悲鸿绘画作品中中西结合的艺术特征,从我国绘画发展分析作为基础,再对以徐悲鸿为首的改良派画家对绘画的中西结合分析,然后分析徐悲鸿绘画中的特征,探讨徐悲鸿绘画作品在中西结合中体现出的优势。

关键词绘画创作;徐悲鸿;中西结合;写实主义绪论本文是对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作品中对中西结合相关影响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方向使徐悲鸿先生创作作品中对中西结合的艺术特征。

徐悲鸿先生对于我国现代美术领域来讲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不光是他的作品本身苍劲沉郁,具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同时还认为徐悲鸿先生的作品为我国当前的中西结合绘画创作体系打下了基础。

同时,进一步的将国画技巧巧妙地融入到绘画作品当中。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将中西两种美术特色加以有机结合的创作者,他所创作出的作品大大的拓宽了我国绘画的艺术语言。

浅析徐悲鸿《奔马图》及其艺术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

浅析徐悲鸿《奔马图》及其艺术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

美 术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机 。第三 , 使用 人体模特 , 训练 人体 写生。学 画应从人物画入
手, 兼学花 鸟 、 动物 , 以此革 新。 徐悲鸿 学习西 画的 目的就 是发 展 中国画, 吸收 中外传统艺 术的精髓 , 保持 中国画纯正的气息。
以线条 勾 勒马 的外部 轮廓 , 以水 墨浓 淡突 出明 暗 , 交代体 面关 系。古 人画 马 多以工 笔静态描绘 , 设 色淡雅 , 精致细腻 , 形 态写 实。 而徐 悲鸿笔下 的马形态 多样 , 把 国画的写意 与西 画的严谨 融为 一体 , 他笔 下的奔马 以浪漫 的手法 隐喻 民族危 亡之 际 中华 儿女的英勇奋发。 2 . 笔墨技法
业培养 了大批优秀 的 美术人才。 由于他 的杰 出贡 献, 被誉为“ 中国近代绘 画之 父” 。 2 . 徐悲鸿 的西方求学之路
到 忽视 , 保 守 的文人 画派 和封建 思想仍 然影响着 中 国画的创 新 与发展。针对 中国画, 徐悲鸿大胆提 出 了三个 方面的革新: 第一 , 笔 墨和素描 融合, 把 素描 融入笔墨 , 就会形成“ 水墨加
3 . 艺 术 思 想 徐 悲鸿 认 为 马 和 人 一 样 “ 愿 为 知 己者 用 , 不 为昏庸者制 ” 。 。
徐悲鸿先生学养深厚 , 其在诗文 、 书法 、 绘 画等
各个领域都有非凡 的成就 , 在近现代艺术 史上有着
十 分 显 赫 的地 位 。 在 艺 术上 , 他 将 西 洋 画技 法 完 美
在 人们 的心 目中, 马是人 才的象征 。徐 悲鸿 以马 为载体托物 抒 情, 希 望 中国人像马一样 顽强 、 拼搏 。因为马具有非 凡的精神 品 质, 最能体现徐 悲鸿 的个性和 思想 。 徐 悲鸿精研 中外美 术史论 与技法 , 深感 中国画革新 的必要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四蹄生烟······。

他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融中西绘画之‎长於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

它那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马徐悲鸿早期素描稿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

早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期间就常常去‎马场画速写,并精研马的解‎剖,积稿盈千。

这为他后来创‎作各种姿态的‎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悲鸿自已也说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

”从而能够成马‎在胸,游刃有余地去补捉瞬间‎即逝的动态神‎情,得心应手地采‎用前人不敢涉‎猎的大角度透视,创作出来的崭‎新艺术形象。

由于徐悲鸿经‎常画马,他对马有一种‎偏爱。

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得得‎,看着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

他的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

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书中回忆,—次在成都坐马‎车,马车夫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他爱马,马养的非常好‎。

他举起鞭子,那匹栗色的年老的牝马‎便扬起那好看‎的蹄子,欢快地向前奔‎驰了。

徐悲鸿喜欢这‎样待马的好人‎,徐悲鸿下马车‎,马车夫正忙着‎给马预备水和‎饲料。

“喀,这个给你。

”徐悲鸿先生忽‎然对马车夫说‎,一面从手提皮‎包里取出一幅‎折叠起来的奔‎马画。

这是他昨天晚‎上才画好。

马车夫迷惑地‎抬起他那满是‎皱纹的前额,眯细着眼睛呆‎望着徐悲鸿,仿佛没有听懂‎他的话。

徐悲鸿马“老大爷,”廖静文从旁解释说,“这是一张画,是送给你的。

”马车夫那双混‎浊的眼睛陡然‎亮起来,他双手接过画‎,连声说:“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

徐悲鸿《八骏图》赏析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江苏宜兴人。

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

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以及苏联展览,是新中国第一批到苏联列宾美院学习的画家。

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已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

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

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以传达神情。

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

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国画《奔马》。

集国画的写意风格与西画的严谨结构于一身,画出的马不但有中国画的意境,也有西画的严谨结构关系。

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

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

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

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这为他后来创作各种姿态的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悲鸿自已也说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

”从而能够成马在胸,游刃有余地去捕捉瞬间即逝的动态神情,得心应手地采用前人不敢涉猎的大角度透视,创作出来的崭新艺术形象。

《八骏图》是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在绘画技法上,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

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

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

徐悲鸿马的鉴赏300字

徐悲鸿马的鉴赏300字

徐悲鸿马的鉴赏300字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而他的马画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徐悲鸿的马画以其独特的笔墨风格和精湛的技巧而著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徐悲鸿的马画常常以铅笔素描为基础,再用墨笔细化,呈现出细腻而有力的线条。

他善于捕捉马的动态和力量感,将马的姿态和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他的马画不仅仅是形象的再现,更是对马的灵魂和气质的诠释。

他将马的威武、奔放和自由的特质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除了线条的运用,徐悲鸿的马画还注重墨色的运用。

他善于运用墨的浓淡来表现马的肌理和光影效果。

他的马画常常以重墨的笔法来勾勒出马的轮廓和肌理,使其更加立体和有质感。

同时,他也擅长运用淡墨或水墨来表现马毛的柔软和丰盈。

这种运用墨的技巧使得他的马画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徐悲鸿的马画还注重色彩的运用。

他常常使用红、黄、白等鲜明的色彩来点缀马的身体,使马画更加生动和饱满。

他的色彩运用既突出了马的力量感和活力,也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他的马画给人以温暖和喜悦的感觉。

总的来说,徐悲鸿的马画以其独特的笔墨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展现了马的力量、美丽和自由。

他的马画不仅仅是对马的形象再现,更
是对生命力和精神追求的表达。

徐悲鸿的马画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ppt课件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ppt课件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美术鉴赏》课上,感觉大家问的最多、最关注 的问题就是——
老师,这幅画值多少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精品资料
至今,世界上拍卖价格最高的画为: 杰克逊·波洛克1955年的作品《第17A》价值2亿美元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毕加索的油画 《拿烟斗的男 孩》以1亿416 万美元的天价 售出,一举刷 新绘画作品拍 卖的世界记录 ,成为目前世 界上最昂贵的 画。
达·芬奇的画是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 定构架.
丁托列托是文艺复兴后期,被称为风格 主义的代表性画家.激烈交错的“动”感是 这类画家的突出特征.两画的完成相距一百 年,达·芬奇等大师们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对 平衡、和谐的审美追求此时已发生变化.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 形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 的限制.
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 个时代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的时代;
所谓“地域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 个地域不断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几 乎是不可能的。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太阳光辉暖 万代(中国画) 1972年 亢佐田
文森特·凡·高1890年 创作的《加谢医生的 肖像》在1990年以 8250万美元的价格售 出。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 荷兰画家鲁本斯的油画《殴打婴儿》2002年易 主,购徐买悲鸿者油画竟《愚不公移惜山》出赏析资7350万欧元。
1990 7810
《 红 磨 坊 的 舞 会 》 雷 诺 阿 年 万 美 元 。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徐悲鸿的马赏析

徐悲鸿的马赏析

徐悲鸿的马赏析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立祥,浙江省宁波市人,是中国近代文化及新文艺运动的先驱者、理论家和实践者。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卓越人物,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尤其以“马”为题材的油画而著称。

徐悲鸿生前曾创作了大量的以“马”为题材的油画,这些作品把中国古典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气质融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他的马画不仅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而且彰显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的精髓,也是徐悲鸿作品的内在意蕴。

徐悲鸿的马画绘画技法非常独特,他善于把马画中丰富的文学内涵和绘画表现力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

他的马画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强调马的动态,他的马画中的马具有着生动的表情,能够表现出马的活力和激情;二是强调马的神态,他的马画中的马体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三是强调马的气势,他的马画中的马体现出强大的气势和伟大的壮举。

徐悲鸿的“马”赏析既有着审美价值,也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将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的精髓融入到马画中,使其具有了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同时也蕴藏着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

正是这种精神追求的超越,使得徐悲
鸿的马画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更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作品以雄浑大气、沉稳严谨、塑造性强等特点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对其书画作品进行研究。

一、画作1. 《奔马图》这幅画作于1929年,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上一匹奔腾的骏马,显得威武有力,神态慷慨激昂,腾空而起,飞驰欲飞。

画家通过线条的运用和优美的姿态,充分表现了马的雄浑、自由、完美,并且将其与中国民族的精神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2. 《黄河大合唱》这幅画作于1950年,是徐悲鸿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情怀。

画面上黄河的波涛汹涌,奔腾不息,而壮丽的山河和炫目的阳光给人以愉悦。

画家以强烈的色彩、壮观的气势,描绘了祖国的浩瀚与壮美,抒发了他对祖国的深情。

3. 《汉宫秋月》这幅画作于1938年,是徐悲鸿所画众多花鸟画之一。

画面上三个清秀的女子穿着汉代的衣裳,身姿轻盈,宛如天女下凡,玩赏着秋月。

画家用功夫刻画女子的细节,如衣纹、脸部、发髻等,以细腻的线条和优美的色彩,呈现出高贵华丽和典雅秀丽的气质。

画面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书法作品徐悲鸿的书法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件是《赤壁赋》。

他在书写过程中,极具气势地挥笔,用“奇筆異香”来表现文章的艺术韵律。

此作品中的笔法刚柔相济,毫不拖泥带水,将诗意和笔墨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书写风格。

2. 《七绝》此作品是徐悲鸿教导学生过年练习的一幅书法作品,其特点是字迹工整、气势雄浑、线条简洁,整体呈现出一种快意自如的情感和墨客风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嵩岳扇》此作品中,徐悲鸿以书法的方式书写了山东嵩岳庙的名字,整体线条流畅、构造平稳,表现出一种庄严恢弘的气势,赋予了这些字更深的文化内涵。

总而言之,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巨匠,其书画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技艺和浑厚的文化底蕴,更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意蕴,在艺术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踏着时代的风雷——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踏着时代的风雷——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踏着时代的风雷——徐悲鸿《奔马图》赏析徐悲鸿熟悉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无数雄姿英发的骏马形象。

其骏马作品,历来是拍场上的焦点,尤其是奔马,一向是超过立马、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作品。

LOT 77徐悲鸿奔马图设色纸本立轴辛巳(1941)年作76×66 cmRMB 1,800,000-2,500,000徐悲鸿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第一代去西方留学的杰出画家,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自他之后,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负笈西洋,但是能像徐悲鸿这样为发展中国绘画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却无第二人。

在绘画创作上,徐悲鸿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且尤善画马,所画奔马,意蕴深刻,神形兼备,称誉海内外。

徐悲鸿对于画马情有独钟且用力至勤至深,他曾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马种以蒙古马好),速写稿不下千幅。

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

悲鸿先生笔下的奔马,踏着时代的风雷,为中国画坛注入了前所未见的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

此幅《奔马》作于1941年(辛巳),画中马匹四肢腾空,马鬃在风中飞扬,马尾在风中飘散,将奔马斗志昂扬的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圆浑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骏马的外形,再以重墨突出刻画头部、四肢、肩、胸、足等传神之处,造型精准,用笔洗练,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无不意到笔随,显现于墨色之中。

悲鸿先生以笔墨尽抒胸臆,飞泻直出的笔势,遒劲流畅的线条,如同他满腔不可遏制的热情。

没有马鞍,没有缰绳,任其在广袤的原野上狂奔,骏马虽然瘦削却风神俊秀。

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间参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

浅析徐悲鸿绘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悲鸿绘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悲鸿绘画的艺术特色作者:刘俊梅来源:《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第04期一、徐悲鸿简介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画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徐悲鸿先生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平民家庭。

他的父亲徐大章是一名私立学校教师。

徐悲鸿9岁时,就跟着父亲学画画。

20岁入震旦大学,得到著名的油画家周湘等大家的赞扬和指导。

而同样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因此而胸怀兼济天下的豪情。

后来他获赴日资助,在日本,徐悲鸿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的创作技法与画作境界。

徐悲鸿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导师。

此时,遇到了蔡元培、鲁迅等名人,开始信奉“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思想,追求民主与科学。

24岁时到法国深造,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

32岁这一年回国开始在各大高校从事教育工作,致力于美术教学事业,他还继续发展自己的艺术和革命事业。

二、徐悲鸿的绘画艺术特色徐悲鸿十分擅长油画素描和中国画。

他把中西合璧奉为自己的创作理念,画作独特新颖。

他的油画注入国画的留白与写意的韵味,国画则注入了油画工巧的风格。

(一)徐悲鸿绘画艺术中中西结合的特点综合大量的实例来观察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可谓“画如其人”,具体则表现为中西合璧的风格特点。

这样说,想要更好地了解徐悲鸿的作品风格,应重点解析中西合璧的技巧,领悟西方的现实主义与中国写意风格的不同。

徐悲鸿的艺术语言,如他的绘画选择,他的绘画风格和他的创造性思维,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此外,徐悲鸿的中国画主要是笔墨晕染为传统地手法。

借助于干湿晕染线条和墨彩来绘画人物形象和描绘写意意境。

徐悲鸿的中国画综合了追求比例、黄金解剖、具象透视等方法。

徐悲鸿对国画有着十分深切的改良,中心点在于:一方面古代绘画技法优秀的地方我们要坚守,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技法要拯救,不好的要加以更改。

另一方面,对于西洋技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中西合璧。

然后将它们去融入生活。

徐悲鸿在继承民族文化上十分认真的分析了我们的民族传统国画的风格与境界,然后做了大量详实的解析文化意蕴与写意技法的融合探讨。

近现代名家徐悲鸿作品赏析

近现代名家徐悲鸿作品赏析

自幼习画 艰难求索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 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 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 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 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 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 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还能为乡里人写
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
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
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 体物不精而手
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
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
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
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
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
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
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
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
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
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徐悲鸿在作画栩栩如
生。
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 《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 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 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 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 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 志”。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 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系 统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 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 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 老人》、《自画像》.........。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

鸿立牛 轴 设 色 纸 本
辛 未 ( 19 31 年 ) 钤 印 : 悲
性栏题 元。识 夫壬: 人申春 乃春如 钱尽短 昌写梦 照奉初 先性离 生元影 的夫, 夫人人 人雅在 。赏东 。风 悲正 鸿倚 。
钤壬立梅 印申轴花 :(设 东 19 色 海 32 纸 王年本 孙) 作
春以此牛牛国要上徐题春 之及图犹也画是千悲识之 歌泛中如是中他年鸿:歌 。着体他徐,成来画春 新形的悲注功无马之 绿庞马鸿重地数名歌钤 的大一特比将画闻。印 垂的样别例西马天大: 柳牛意钟、画的下千悲 ,,韵爱造的作,道 构与生的型技品他兄 成小动题准法中的教 了巧、材确和凸马正 充灵神,,精现之。 满动气他以神出所乙 希的十所形溶来以亥 望儿足画传入,能悲 的童。的神了主在鸿 。 。 ,
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 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 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 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 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 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赵喦 调马图 描绘一马夫牵马训导的情景。调马者装束与胡人无异,高鼻深目、满腮 胡须。马取侧面之势,劲健强壮,充满动势。画家的描绘技巧极高,造型 能力既准确又生动,构图也别开生面。
五马图
李公麟
长卷 纸本 墨笔 纵29.3厘米 横225 厘米 (日)私人藏)
1.大树双马
2.《三马图》 (作于1944 年)
狮吼 1922年 素描 42×62.5厘米
桂林风景
1934年
布面油画
56×74
喜马拉雅山 36×52cm 1940年
神鹰图 抗日战争期间 纸本水墨 国画 32.5×年

徐悲鸿绘画艺术鉴赏

徐悲鸿绘画艺术鉴赏

徐悲鸿绘画艺术鉴赏泰戈尔 1940年纸本设色50cm×50cm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

现代中国画大师,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1927年归国,历任中大艺术教授、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

徐悲鸿极力推崇和赞赏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提倡写生,反对摹古。

《泰戈尔像》是徐悲鸿写生肖像画的代表力作。

虽然,画家在这幅画中明显地运用了西方的绘画方法,但是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

人物造型以线为主,脸部染色结合素描方法,以形写神,这是徐悲鸿开创的肖像画法,个人风格明显。

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方法处理,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画面注重主要人物的内在心理刻画,整个画面显出文雅、静寂,文化氛围浓厚。

献寿图设色纸本镜片1936年作 (840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喜马拉雅灵鹫 1941年作 (3220万元,2011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喜马拉雅灵鹫》是悲鸿大师的巨制。

徐悲鸿1941年(辛巳)从印度返马来西亚至槟城,应挚友“兰庐”主人之请而作此画。

大师早一年即1940年(庚辰)游印度时,在喜马拉雅山大吉岭一带,画了不少灵鹫写生。

回槟城,大师向“兰庐”主人亲述灵鹫神态逼人,气势雄伟的动人姿态,并将之入画,遂成此幅。

1942年1月,日军侵略的战火弥漫整个马来西亚,悲鸿大师不得不在仓促下乘最后一班轮船离开,途经缅甸入云南,至昆明大观楼,又见美鹫,赞叹之余,创作了《灵鹫》,这便是徐悲鸿纪念馆珍藏的著名藏品。

以彩墨画鹫是大师的独创,从其写生稿和两件完成稿可以看出,杰出的造型能力为徐悲鸿的水墨画创作提供了其它艺术家很难达到的一种写实高度,尤其是动物姿态的塑造,在悲鸿浪漫、悲情的笔墨渲染之后,更呈现出一种英雄颂歌式的交响曲氛围。

徐悲鸿画赏析

徐悲鸿画赏析

《九方皋》的意境真实,气息高古,令人思接千载,它的构 图布局主次、虚实、开合相得益彰,人与马,掩映生姿,造 型严谨而生动,概括而传神,且衣冠器物合乎古制设色古雅 质朴。此画中的人物,尚见中华人物体貌,不若《愚公移山》 人物有“非我族类”之憾。在这幅巨构中,画家的素描能力 与造型天赋得到了高度发挥,但这种发挥一点也不牵强,造 型与笔线胶合在一起,两者并不是孤立的、分离的。题材之 古与寓意之新,又古又新,每看皆令人难忘。
《田横五百士》
整个画面呈现了强烈的悲剧气氛,现出富贵能淫、威武不 能屈的鲜明主题。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的高节徐悲鸿着意 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
八骏图
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在绘画技 法上,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他以中国的水墨为 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 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 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 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
徐悲鸿画赏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 (1895-1953),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 育家。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从 父习画。年甫弱冠,东渡日本,翌年赴法,师事达仰, 继入徐梁学院及巴黎国立美术学校1921年游学德,1927 年归国,任中大艺术教授
“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 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尤其是 他的《奔马图》。徐悲鸿运用饱酣 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 大转折部位, 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 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 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 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 动感。采 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 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 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 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 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 斗。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廖静文:
• 一是“精研其结构”。他受益于巴黎国立高等 美术学校严格的教学训练。那所学校的解 剖课由世界最著名的动物学家任教。这使 他对于马、狮等动物的每根骨头、每块肌 肉的形态以及伸缩变化的规律有了精深的 了解和把握,所以能够敏锐地捕捉住它们 瞬间即逝的优美动态,并知道如何去进行 强调和夸张。 •
廖静文: • 悲鸿笔下的马腿比其他画家所画的都要长, 但观者会感到夸张得恰到好处。一看便知 是驰骋征战,不受羁绊的骏马。它形神兼 备,生机勃勃,是马的形象在国画传统中 的现代升华。 • 悲鸿还有一类短缩透视的奔马,创作 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骏马昂首挺胸, 提起前蹄,像要腾空而去,鼻孔、膝盖、 胸大肌朝向观众,马尾则向画面深处飘去。 《山河百战归民主》就是这种正面疾驰的 代表作。
• 廖静文:悲鸿以画马闻名于世,在他20岁时,当 时岭南派名家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主持上海审美 书馆,看到他的马,发出了“古之韩干,无以过也” 的感叹,并将它由该馆出版。悲鸿一生非常勤奋, 所作马的速写即不下千幅,心摹手追,对于马的 形象已了然于胸,但他画的马能卓然而立、超拔 于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
廖静文:
• 其二是“细审其神情”。这一突破点产生于 1940年他的印度之行。当时印度有众多的 土邦,而邦主们都有声色犬马之好。他们 的好马稍过最佳年龄便被卖到市集之上。 悲鸿因此得以乘好马,长途跋涉,直至克 什米尔、大吉岭等地。终日与马相处使他 对马的喜怒哀乐观察入微,从而创大爱。他这一生 的民族情结、民间情结都很深。大家都知道,在 对传统国画的改革中,悲鸿是最提倡现实主义的, 所以,他画国画、画油画,都喜欢从现实生活取 材,从富有积极人文寓意的故事或者传说中取材。 除了奔马,他的代表作《愚公移山》《田横五百 士》《徯我后》,都是很大场面的历史人物画。 但无论这些现实题材怎么变,其中的家国情怀, 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从来没有变。

浅谈徐悲鸿之作品

浅谈徐悲鸿之作品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美术鉴赏》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徐悲鸿之作品——《奴隶与狮》姓名:何亚龙学号: 201046910201专业班级:经贸1002班学期: 2011年10月22日浅谈徐悲鸿之作品——《奴隶与狮》摘要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在其仅有的几十年的艺术道路上,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其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其作品之一《奴隶与狮》运用强烈的对比、入微的细节刻画,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具有多方面价值的油画。

本文就该作品做一些简单的鉴赏。

关键字:徐悲鸿美术画家鉴赏正文:关于《奴隶与狮》这部作品,有一条新闻可以说明其价值之珍贵。

这条新闻的大致内容是“徐悲鸿于1924年创作的油画《奴隶与狮》昨日(2006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388万港元成交,远远超出此前3200万港元的估价,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新纪录……”5388万港元,即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通胀严重的时期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该作品的价值可见一斑。

在谈这部作品之前,有必要对徐悲鸿大师做一个简介:徐悲鸿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上主张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美术艺术人才。

在绘画上,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和中国画。

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炼、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油画长于人物、风景,做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兼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善画马。

1895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岁时父亲病故,为养家糊口,在故乡彭城中学担任图画教员,同时在始齐女子学校及宜兴女子学校教习图画。

之后进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又先后留日法、游西欧,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国画、油画创作。

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立北平艺专校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