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相信所有老师都知道说课稿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制取氧气》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具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棉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问和技能]1.了解试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试验方法制取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根本方法,初步把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验操作[过程和方法]1.学习反响物的状态、反响条件、反响原理打算试验装置,气体的性质打算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学习通过试验进展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试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2.逐步认知用试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进一不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和试验操作难点:试验的具体实操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 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生疏,对氧气产生了深厚的探究欲望,加之学问和试验技能的贮存,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洁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试验根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根底。

四、教学方式课件演示,讲解法,争论法,练习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试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五、教学思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试验根本操作,因而演示试验为随堂探究试验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动身,通过具体的试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为后面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响的概念奠定根底,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气、分析力气和试验动手力气,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沟通的环境中去学习学问,把握运用学问。

六、教学预备1.教师用具:高锰酸钾,酒精灯,火柴等;多媒体。

2.学生用具:高锰酸钾,大试管,棉花,橡皮塞〔带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等。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复习旧学问】按体积分数计算,空答复:氧气稳固旧学问问,导入气中含量居其次的是什么?课【过渡】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学生很奇异的认真观看【投影】投影几副有关氧气重要用途观看谈感受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人在潜水时要吸氧,这里所学生思考、讨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课指的“氧”是氧气,你知道利用哪些途论、沟通题径可以获得氧气吗?工业上是如何制取氧气的?【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1 页—阅读了解工提高学生的阅读力气—42 页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工业法制【提问】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取氧气【投影】一、工业制取氧气:1.原料:空气2.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加以分别〔分别液态空气法〕【板书】答复:分别液态的空气观看工业制让学生体验制取的方法取氧气的一段视频一、工业制取氧气:1.原料:空气2.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加以分别〔分别液态空气法〕【过渡】那我们在试验室里,常承受答复:分解过学生通过预习知道这三种什么方法制取氧气?氧化氢溶液、方法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试验室制【投影】试验室里,常承受分解过氧识记并体会取氧气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制取氧气的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方法和原理【板书】加强记忆二、试验室制取氧气: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加热氯酸钾3、加热高锰酸钾试验操作【过渡】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氧气高锰酸钾的制取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投影】学生留意记为了后面的自主试验做准高锰酸钾制氧气:住试验的注备1.试验原理: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意事项气2.留意事项: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略微露出橡皮塞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试验】指导学生完成加热高锰酸钾学生小组内通过试验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制取氧气的试验合作动手完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可成试验以培育学生动手力气、观看力气、和分析试验现象力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学会使用加热分解法制取氧气。

掌握氧气的收集、储存和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会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培养遵守实验规程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 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室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加热设备、氧气收集装置等。

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搭建加热装置,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

加热高锰酸钾,观察实验现象。

收集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氧气制取方法。

激发学生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兴趣。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演示。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取氧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等材料。

2. 加热设备、氧气收集装置等实验仪器。

3. 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实验:进行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对比实验,探讨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 氧气性质探究:利用制取的氧气进行燃烧实验,探究氧气的助燃性质。

进行氧气溶解实验,观察氧气的溶解性。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时,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 实验操作安全:加热高锰酸钾时,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防止火焰过大。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仪器药品:高锰酸钾、大试管、酒精灯、棉花、橡皮塞(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小烧杯、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再现【提问】【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课件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3)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讨论】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5、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陈述】(口答上述问题,略)【讲述】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查气密性(2)装药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再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制取氧气》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

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之后,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是中考实验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上也常常出现,有的考查实验装置,有的考查实验步骤,有的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操作步骤的掌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

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探究法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流程这一环节: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制取原理讲解→活动装置图拼装展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思考问题→归纳总结等环节1:导入新课。

展示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图片,并提出问题:实验中的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环节2:制取原理讲解。

让学生们观察药品后回答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从而讲解高锰酸钾的制取原理,板书上写明文字表达式,初步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环节3:装置图拼装并展示。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1. 了解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

2. 学会使用加热方法制取氧气,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 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氧气的收集和实验观察。

教学内容:第一章: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1.1 氧气的性质1.2 制取氧气的方法第二章:高锰酸钾的性质和分解反应2.1 高锰酸钾的性质2.2 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第三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3.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3.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第四章:氧气的收集和实验观察4.1 氧气的收集方法4.2 实验观察和结果分析5.1 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教学过程:第一章: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1.1 氧气的性质引入氧气概念,讲解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提问学生对氧气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制取方法。

1.2 制取氧气的方法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分解等。

讲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反应方程式。

第二章:高锰酸钾的性质和分解反应2.1 高锰酸钾的性质介绍高锰酸钾的外观、溶解性和化学性质。

讲解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2 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讲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的分解反应。

引导学生理解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过程。

第三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3.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包括加热设备、收集装置等。

讲解装置的连接和操作方法。

3.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包括加热、收集、安全注意事项等。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氧气的收集和实验观察4.1 氧气的收集方法介绍氧气的收集方法,如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等。

讲解收集方法的选择和操作要点。

4.2 实验观察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1 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讲解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1. 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2.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适用对象高中化学教学,适用于高一或高二年级。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燃烧烧瓶、导管、左旋光电器、回流冷凝器、三角支架等;2. 实验试剂:高锰酸钾、浓硫酸、蒸馏水等;3. 教材、PPT和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步骤(一)引入环节1. 教师简单介绍氧气的性质和应用,简单展示氧气的实物或图片,调动学生兴趣;2. 引发问题:氧气从哪里来?怎样能制取氧气?(让学生思考,培养探究精神)(二)实验操作1. 实验前准备:将高锰酸钾研成细粉,滤出杂质;将96%的硫酸稀释到60%左右浓度;装好实验器材;2. 实验操作:① 将高锰酸钾放入燃烧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和蒸馏水;② 用导管连接左旋光电器和回流冷凝器,将左旋光电器置于燃烧瓶上方,回流冷凝器放置在燃烧瓶下方的三角支架上;③ 打开左旋光电器,使氧气从草绿色变成黄色,说明高锰酸钾被还原了,产生了氧气;④ 用导管将产生的氧气收集到气瓶中。

3. 实验注意事项:①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硫酸的伤害;② 燃烧瓶须密闭,尽量避免氧气泄漏;③ 操作时需细心,确保实验成功。

(三)实验分析1. 阐释高锰酸钾制氧实验的原理,是将高锰酸钾和硫酸混合反应生成氧气和MnSO4;2. 合理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包括高锰酸钾的颜色、反应后液体的颜色变化等;3. 探究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问题解答1.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如高锰酸钾为什么被称为强氧化剂,氧气的结构和应用等;2. 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五、检测评价1. 检测学生对实验操作规程的熟练程度;2. 评估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的掌握情况;3. 给予肯定和建设性意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六、教学拓展1. 进一步探究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机理;2. 讨论氧气的应用和相关研究,如氧气的生产工艺、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等;3. 安排相关实验,如氧气的氧化作用,氯水和氧气反应,氧气和燃料的燃烧等。

课题 高锰酸钾制氧气

课题   高锰酸钾制氧气

246
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使馈线的阻
抗发生改变。馈线的特性阻抗分析。 , 所以馈
线间的距离 D 变化,是 C0 变化,影响驻 波比。从而是特性阻抗不匹配,在不匹 配点发生打火。 电容器的两个平行板之间存在位移 电流,麦克斯韦电磁方程所揭示的电磁 场存在的内在规律性为:
图 2 实际馈线图
通过对馈线的组成以及特性分析, 可以列出馈线的特性阻抗计算公式。
平行双馈线之间的几何参数和电气 参数分析:平行双馈线单位长度的电阻、 电感、电导和电容。 电阻: 理论上平行双馈线保持在适当的距 离(形成馈电线),由于馈线上的电流、 电压、阻抗将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馈 线之间存储的电场能和磁场能相等,此 电感: 电容: 电导: 把平行双馈线的结构简单平行双馈 线等效如图 3 所示。 式: 时馈线的驻波比波动范围变小在最理想 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受各方面的影响, 比如由于东北风力比较大,将平行双馈 线在风中摇摆同时向两边拉或向中间压, 都会使 D 间距发生变化,所以电场能和 磁场能突然增大或变小,导致馈线的驻 波比突然波动。由于平行双导线之间形 成的电容不稳定,造成在馈线尖端薄弱 部位打火,所以说受平行双馈线自身形 状、结构变化的影响。 3.2 强电场的分布 在强电场电场中分布规律的计算公
大功率短波同相水平馈线需要外置 式带耳板支撑环,带耳板上安装磁棒使 两路平行馈线之间保持一定同向水平距 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电容;同时,馈 线的各个部位需要螺杆螺丝连接、固定。 馈线之间距离变化、馈线的特性阻抗值 变化,馈线的材料特性、馈线上的电场 变化、磁场变化等,任何一个变化都会 导致发射机与天馈线匹配失调,从而使 行波系数驻波比平衡破坏,反射功率突 然增大,馈电点电位增高,而馈线材料 缺陷、电场变化、磁场变化、在天馈线 薄弱环节发生打火甚至出现故障,严重 的会对发射机产生较大的影响。 大功率短波发射机输出功率大,天 馈线要承受大功率时,应注意天馈线各 个馈电点的几何形状、电气强度、馈线 材料等。内因:发射机调谐不匹配、阻 抗失谐不稳定造成天馈线故障。外因: 由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24 台地处 东北高寒地域,冬夏季风大,容天馈线 易变形, 造成支撑环、 馈线、 磁棒和连接、 固定馈线的螺丝螺杆松动,外置式带耳 板支撑环的带耳板条形(长方形)棱角 明显和连接、固定馈线的螺丝螺杆类似 于一个尖端,在运行中使馈线阻抗发生 变化,天馈线各部分的电气强度不同, 在尖端部位很容易再造成放电、打火、 变形等故障。 1 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根据多年维护经验,笔者发现,外 置式带耳板支撑环、螺丝螺尖端打火等 出现的故障次数较多。在与多个单位进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2)掌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3)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氧气制取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学会使用加热分解法制取氧气;(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情感;(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安全第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3)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2)氧气收集方法的判断;(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等;2. 药品:高锰酸钾、棉花、澄清石灰水等;3. 教学工具:PPT、实验指导书、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高锰酸钾能制取氧气?如何操作?2. 知识讲解:(1)讲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2)介绍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3)讲解实验室仪器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动手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3)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安全、仪器使用等。

4. 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1)观察实验过程中氧气的产生现象;(2)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氧气产生的因素;(3)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如如何提高氧气产量等。

(2)强调实验注意事项;(3)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

五、课后作业3. 探究影响氧气产量的因素;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遵守实验注意事项;3. 学生能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教师应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预防实验事故的发生;3.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指导。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与反思讲课讲稿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与反思讲课讲稿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7-38页(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和【实验2-7】及学习另一类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三、教具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胶塞、药匙、棉花、高锰酸钾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因为比较注重学生动手做、动口讲、动笔记、动脑想,所以学生参与活动非常踊跃。

通过探究试验,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效果明显。

分别从仪器装置的探究、学生自己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等方面学习了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方法。

激发了很多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不足之处是没能将每个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因为怕耽误时间讲课,没利用好优秀学生的帮助作用。

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1查、 2装、3 定、4 点、5 收、 6离、7 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学会使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等实验室仪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如何掌握好实验操作步骤和技巧。

(2)如何处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高锰酸钾、稀硫酸、棉花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讲解氧气的发现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如何制取氧气?2. 探究与实验:(1)引导学生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2)讲解实验步骤、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3. 讲解与演示:(1)讲解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

4. 练习与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检验自己的操作技能。

(2)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确保实验安全。

要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份关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化学微格课教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微格课教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微格课教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培养学生操作实验仪器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

2.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如加热方法、试管口朝向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引导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氧气的制取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

2. 讲解实验原理:介绍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氧气的原理。

3. 演示实验操作:教师演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总结与拓展:总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步骤,拓展相关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和实验技能。

3.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导管、单孔塞、试管架、量筒等。

2. 化学试剂:高锰酸钾、硫酸、棉花等。

3. 教学课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第一课时:介绍实验原理、演示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实验。

3. 第二课时: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总结与拓展、课后作业布置。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与反思讲课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与反思讲课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7-38页(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和【实验2-7】及学习另一类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三、教具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胶塞、药匙、棉花、高锰酸钾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因为比较注重学生动手做、动口讲、动笔记、动脑想,所以学生参与活动非常踊跃。

通过探究试验,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效果明显。

分别从仪器装置的探究、学生自己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等方面学习了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方法。

激发了很多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不足之处是没能将每个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因为怕耽误时间讲课,没利用好优秀学生的帮助作用。

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1查、 2装、3 定、4 点、5 收、 6离、7 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案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案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初步学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理解)。

2. .初步学会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原理。

三、教具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胶塞、药匙、棉花、高锰酸钾等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课后,首先复习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方法。

结合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把催化剂概念带入复习。

复习后,教师最好把上次课介绍的制氧装置的投影或挂图再给学生展示一下,更有利于学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

复习后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另一种物质制取氧气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二)推进新课(1)为了便于探究实验方法,先学习反应原理。

教师展示高锰酸钾样品,告诉学生,加热使高锰酸钾分解,除了生成氧气,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生成。

学生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板演反应文字表达式,教师规范。

学生思考并讨论: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有什么不同?②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能否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什么?③你认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使用什么样的装置?前两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后一个问题可能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出正确答案--试管加带导管单孔塞的加热固体制气的一般装置。

(2)实验探究确定了用什么样的装置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70~71页的探究活动(按教材的程序进行)。

化学微格课教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微格课教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微格课教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掌握氧气制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高锰酸钾、硫酸、棉花、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等。

2. 实验试剂:高锰酸钾、硫酸。

3.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氧气的制备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

2. 讲解:讲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并解释实验现象。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总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总结实验现象。

2. 绘制实验装置图,标注实验步骤。

4. 思考题:如何改进实验装置,提高氧气制备的效率?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2. 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其对实验原理、步骤和现象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后思考题,考察学生对实验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如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探讨如何将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更好地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防药品腐蚀皮肤和眼睛。

2. 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火源,防止火灾。

3.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应充分排出,避免积聚引起危险。

4. 处理实验废物时,应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不得随意丢弃。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3. 使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能运用氧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

2.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3. 氧气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氧气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氧气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试管、酒精灯、导管等。

2. 教学课件与资料。

3. 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制取方法。

2. 讲解实验原理:介绍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解释反应过程。

3. 演示实验操作: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5. 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防止药品腐蚀皮肤和呼吸道。

2. 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避免焰心加热导致试管炸裂。

3. 导管要插入集气瓶底部,以利于空气排出。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品的颜色变化,及时添加药品。

5.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取出导管,防止水倒流进试管。

八、氧气性质探讨:1. 氧气的助燃性:进行氧气支持燃烧实验,如铁丝燃烧、蜡烛燃烧等。

2. 氧气的氧化性:进行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实验,如铁丝生锈、铜丝氧化等。

3. 氧气的溶解性:进行氧气溶解实验,观察氧气的溶解度。

九、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1. 供给呼吸:介绍氧气在医疗、登山、潜水等领域的应用。

《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优秀教学设计

《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优秀教学设计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方法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和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学习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进一不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难点:实验的具体实操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方式课件演示,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五、教学思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为后面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奠定基础,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六、教学准备1.教师用具:高锰酸钾,酒精灯,火柴等;多媒体。

2.学生用具:高锰酸钾,大试管,棉花,橡皮塞(带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等。

七、教学过程八、课后反思1、这节课可说是上得非常活跃。

因为事先预习的比较充分,不同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回答问题。

2、本堂课虽然是在教室上的,但也因此整体纪律很好,学生一开始就融入到问题的讨论中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稿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稿
店子初级中学王伟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是在上节课学习《制取氧气》(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复习,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为此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在《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练习仪器装配、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制取氧气装置的选择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取问题探究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设计这一环节:
- 1 -
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
复习导入 ? 问题探究 ?实验前指导 ? 学生分组实验 ? 归纳总结等
环节1:复习导入。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引出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环节2:问题探究。

探究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1)让学生观察药品也就是反应物的状态。

(2)实验室制氧气需要的反应条件,(3)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跟哪些因素有关
在这里,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教师小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用谐音记忆法归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实验步骤。

然后,设置几个讨论题:【讨论】
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
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这5个问题,有些通过刚才阅读课本,心中已经有答案了,有些需要讨论才能得出答案
【布置作业】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