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1.doc
三级教育规章制度
三级教育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管理,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学校师生员工应遵守本规章,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三条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学校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第五条学校管理以民主、法治、人文为原则,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
第六条学校各项事务由学校管理者依法管理,学校师生员工应服从学校管理者的管理。
第七条学校管理者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主、德育为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章教职工管理第八条学校应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岗位任务,要求教职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第九条教职工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严守教师职业道德。
第十条教职工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十一条教职工应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
第十二条学校管理者应建立健全教职工考核机制,激励教职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章学生管理第十三条学生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不得违纪擅离校园。
第十四条学生应尊重教师和管理者,听从教师和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做到文明礼貌。
第十五条学生要认真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第十六条学生应遵守生活纪律,注意个人卫生,努力发展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第十七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考勤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十九条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控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第二十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各类应急准备工作。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能力。
第五章纪律管理第二十二条学校建立健全纪律管理制度,对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课程管理制度(必备5篇)
课程管理制度(必备5篇)1.课程管理制度第1篇一、多媒体教室要配备现代教育技术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
二、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需提前一天向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由管理人员协调安排并组织实施。
三、管理人员必须保障多媒体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根据教学安排,做好所需设备的检测准备工作,协助和指导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四、教师应正确使用计算机、投影机及各种视听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
五、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须听从教师安排入座,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室内安静。
上课时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做好学习笔记。
下课时在教师的组织下清洁教室,并将桌、凳摆放整齐。
六、关闭投影机应先使用遥控器关机,等3—5分钟后,待投影机内灯泡冷却并且风机停止运转后,再切断投影机电源。
七、多媒体教室使用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将所有设备切断电源,关闭电源电闸,罩好护套或放入柜内,登记好设备使用状况表,并向管理人员做好移交工作。
八、按照前述设备、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多媒体教室内各项设备。
2.课程管理制度第2篇1、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深入实际指导牵手园专题研究工作,做到班班有专题,人人都参与。
2、每学期定期带领牵手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交流,注重研究过程的规范性,有相应的文字记载和作品积累。
3、帮助牵手园教师对课题的选定、研究的过程,给予指导,并督促教师按期总结。
4、定期邀请专家、本园教师进行讲座,结合实践进行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牵手园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5、坚持每隔一周进行课题实验活动观摩或业务学习。
6、每学期初,根据牵手园的实际情况,帮助教师制订好本学期的课题活动计划,期末认真总结。
7、课题组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向园长事先请假。
在活动时,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气氛。
8、每一次课题活动要做好书面记录,记录要规范化,有时间、有地点、有议程。
学校实验室的三级管理制度
一、概述为加强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确保实验室安全,保障实验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国家有关实验室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是学校实验室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
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2)审批实验室建设项目和经费;(3)协调解决实验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4)监督实验室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
2. 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实施实验室管理制度;(2)负责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维护和更新;(3)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4)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
3. 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器材的购置、保管、维修和报废;(2)负责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和安全管理;(3)协助实验室主任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维护;(4)负责实验室的设备档案和实验记录的管理。
三、实验室管理制度1. 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应向全校师生开放,满足教学、科研和实验实践需求。
实验室开放时间由实验室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实验室预约制度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需提前预约,预约流程如下:(1)教师提出实验申请;(2)实验室管理员审核实验申请;(3)实验室主任审批实验申请;(4)实验预约成功后,教师和学生按照预约时间进行实验。
3. 实验室安全制度(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2)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乱扔垃圾等行为;(3)实验室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使用电器设备需符合安全规范;(4)实验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5)实验室内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实验室主任,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什么是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什么是学校三级管理制度什么是学校三级管理制度学校作为教育培养的重要机构,为了保证教学秩序、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学校三级管理制度是指将学校管理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是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和学校管理,通过层层管理,实现全面监管和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单位,也是学生最直接的集体。
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核心,通过班级会议、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他们承担着学生日常教育、纪律约束、成绩检查以及与家长沟通的重任。
班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纪律管理:班主任要管理学生的纪律,确保学生遵守班规和学校纪律,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环境。
2. 学习指导: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习指导和辅导。
每周组织班会,进行学习动态汇报和学习心得分享,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3. 心理辅导: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家校合作: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讨论解决学生在学校遇到的问题。
二、年级管理年级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层次,年级管理以年级主任为核心,通过年级会议和活动等形式,对班级管理进行协调和监督。
年级主任不仅要负责班级管理,还需要协调年级内的工作,保证各班级之间的平衡发展。
年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管理:年级主任要负责对年级内的课程安排和教师资质进行管理,并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年级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2. 班级协调:年级主任要协调各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行班级例会和工作交流,保证各班级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3. 学生综合评价:年级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考试成绩、学科素质评价、班级评比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学生家长。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设置日益多样化,传统的一级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分级负责、明确职责,实现课程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
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框架1. 一级管理:学校层面学校作为最高管理层,负责制定整体的课程规划和教学大纲,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国家教育标准和学校定位。
学校还需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研发能力。
2. 二级管理:学院或学部层面学院或学部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
这一层级的管理着重于课程的具体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3. 三级管理:教研室或课程组层面教研室或课程组是课程管理的基础执行单元,负责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和课程内容的更新。
在这一层级,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三、实施步骤1. 制定计划各层级管理者需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本层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课程管理计划,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2. 组织实施按照计划,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教学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3. 评估反馈通过考试、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4. 持续改进基于评估结果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课程管理体系,提升课程质量。
四、注意事项1. 确保沟通畅通各级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与教师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
2. 强化师资培训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3. 注重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管理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建议,使课程更加贴合学生实际。
4. 灵活调整策略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管理者应保持灵活性,及时调整课程管理策略。
学校高三级学生管理制度规范
学校高三级学生管理制度规范题目:2023年学校高三级学生管理制度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并对办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中可谓是人生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要求学生有更高的素养和规范意识。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高三级学生管理制度,对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锤炼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校园安全都有着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一、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学校应建立一套标准规范的行为规范制度,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对于规范要求不高的学生要给予引导、纠正和教育,对于行为规范意识不强的学生要进行辅导和提醒,确保学生的行为规范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强化高三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意识学校应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引导学生争取学生自主权,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现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从思想管理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高三学生的思想认识、品德修养、生活态度等方面需要加强引导和教育。
建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负责任的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
四、注重高三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防范意识提高学校应加强高三级学生的安全教育,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加强学生防止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意外伤害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五、建立高三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学校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品德表现等方面评价高三学生。
要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考评来激励学生克服自我,提高自己,鼓励高三级学生常怀进取之心,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总之,学校高三级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对于高校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需要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和支持。
学校国家级课程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国家级课程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完善学校国家级课程管理体系,确保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评价考核等环节规范有序。
2. 提高国家级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三、管理职责1. 学校教务处负责国家级课程的管理工作,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师资培训、教学资源、教学质量评价等。
2. 教研室负责国家级课程的教学研究、教学研讨、教学指导等工作。
3. 教师个人负责国家级课程的教学实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1. 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国家级课程设置方案。
2. 教务处根据课程设置方案,编制国家级课程教学计划,报学校批准后实施。
3.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报教研室审核。
五、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1. 学校定期组织国家级课程教师参加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 教务处积极引进和开发国家级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3. 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实施与评价考核1. 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2. 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对国家级课程教学进行指导。
3. 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国家级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考核。
4. 教师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监督与问责1. 学校成立国家级课程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本制度实施情况。
2. 教务处对国家级课程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高中高三级常规管理细则
高中高三级常规管理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考勤管理:高三级学生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考勤制度进行签到,迟到、早退、旷课等行为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处理。
迟到、早退的学生应按规定进行扣分,旷课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并进行处罚。
2. 学生晨检管理:学校要求高三级学生进行每日的晨检,以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学生应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前往进行晨检,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学生要提前向班主任请假。
3. 课堂纪律管理:高三级学生在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纪律,不得打闹、吃东西、玩手机等影响学习的行为。
违反纪律的学生将受到批评教育,并可能面临相应的处罚。
4. 自习室管理:学校要设立专门的自习室供高三级学生使用,学生需按照规定时间进入自习室,并保持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
私自离开自习室或者扰乱他人学习的行为将受到处罚。
5. 作息时间管理:高三级学生需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进行作息,早晚自习规定的时间要准时到达并认真学习。
不得夜不归宿,不得滞留校外。
6. 功课管理:高三级学生应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学习任务和作业。
拖延、抄袭等行为将受到处罚。
教师和班主任会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7. 社交管理:高三级学生应遵守学校的社交规范,不得参与涉及赌博、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禁止学生之间进行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
8. 宿舍管理:学校要对高三级学生的宿舍进行管理,学生要保持宿舍的卫生和安静。
不得在宿舍内存放电器、燃烧易燃物品等危险物品。
9. 校园秩序管理:高三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校园秩序,不得随意乱丢垃圾、涂画、擅自改动校园设施等行为。
保持校园的整洁和安全。
10. 活动管理:学校将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高三级学生要积极参与并遵守相关规定。
不得违反活动纪律和安全要求。
以上就是高中高三级常规管理细则的一些要点,学生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中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中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是指中国教育部门根据学校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特点,
建立起来的课程管理制度。
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国家课程、省级课程和学校课程三个层次,分别由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管理和实施。
首先,国家课程是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课程体系,是国家对学生学习
的核心内容和目标的统一规定。
国家课程主要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各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等。
国家课程的制定和更新需要考虑国家发展需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能力,以保证学生获得全面、均衡的教育。
其次,省级课程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由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和管理的课程体系。
省级课程主要包括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等。
地方课程根据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制定,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求制定的课程,特色课程则是各地学校为培养学生特长和个性而设置的课程。
最后,学校课程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由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
团队制定和管理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学校课程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较强,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是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全面性、个性化和
针对性而建立的,国家、地方和学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团队都要根据课程管理体系的要求,共同努力,确保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和培养。
课程三开管理制度
课程三开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所有开设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生沟通,我校决定制定课程三开管理制度。
该制度将明确各方的责任,规范课程开设流程,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达到教学目标。
二、制度内容1. 课程开设申请流程(1)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交课程开设申请,包括课程名称、内容、学时、教材等相关信息。
(2)学校教务部门审核申请,确认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经过审核通过的课程将纳入课程库。
2. 课程开设管理(1)学校教务部门将定期更新课程库,并通过宣传栏、网站等方式向师生宣传新开设的课程信息。
(2)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在选课系统中选择所需的课程,并与班主任确认选课结果。
(3)学校教务部门统计选课结果,确保每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3. 课程评估(1)学校将定期对各门课程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
(2)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参与评估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4. 课程管理责任(1)学校领导将负责监督整个课程的开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教师将负责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组织授课和完成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
(3)学生将负责认真学习课程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
5. 课程三开制度的宣传学校将通过各种途径,如学校网站、教学楼宣传栏等,宣传课程三开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让师生都能够了解并遵守这一制度。
三、制度执行与考核制度的执行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个人或部门将进行相应的处理,鼓励遵守制度的师生。
同时,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制度的意义课程三开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加强课程开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
这将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综合能力。
五、结语课程三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将为学校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果,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级的课程管理制度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一种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旨在促进学校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该制度通过明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职责,以及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的程序和标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国家层面的课程管理在国家层面,教育部门负责制定课程管理政策和指导方针,统筹全国的课程改革和发展工作。
国家层面的课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标准制定:教育部门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教育理念,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2. 课程资源建设:教育部门负责组织编写教材、教辅资料等课程资源,确保学校教学的资源供给和质量。
3. 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门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
4. 课程评估和监测: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课程评估和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级学校的教学状况,推动课程改革和发展。
二、省级层面的课程管理在省级层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国家层面的课程管理政策和指导方针,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发展。
省级层面的课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落地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将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案,明确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要求。
2. 课程衔接和协调: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确保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3. 课程资源共享: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建设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各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
4. 教师培训和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
三、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在学校层面,学校领导和教师团队共同负责具体实施省级层面的课程管理政策和指导方针,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规划和设计:学校领导和教师团队根据国家和省级层面的课程标准,制定本校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明确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校园安全三级管理制度
校园安全三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安全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校园安全。
2. 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二、学校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
2. 设立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3. 各年级、班级设立安全员,协助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管理办公室开展安全工作。
三、学校安全管理职责1. 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检查,协调解决安全问题。
2. 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处理安全事故。
3. 安全员负责本年级、本班的安全工作,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协助处理安全事故。
四、学校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校园治安管理,严格出入校门制度,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
2.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组织消防演练。
3.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4.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5.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不良信息传播,保护师生信息安全。
6.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安全。
7. 加强校园设施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校园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8. 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9. 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学校安全管理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六、学校安全管理监督与检查1.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自查。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是指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由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国家课程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2. 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具有地域性和针对性,是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而设置的课程。
地方课程通常包括地方文化、地方历史、地方地理等课程。
3. 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由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
和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
学校课程通常包
括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课程的多样化和适应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和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课程管理制度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一、课程设置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设置的制定和调整。
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指导方针和学生的需求,确定不同年级和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会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保持教育内容的更新和创新。
二、课程教学计划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规定了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得到充分展开。
同时,学校还规定了作业和考试的时间安排,确保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测评。
三、选课与调课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规定了学生的选课和调课规则。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发展需要,选择适当的课程。
同时,学校也提供了调课的机会,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和发展方向。
选课与调课的过程遵循学校制定的时间和流程,确保公平公正。
四、课程教材使用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明确了课程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选择适合的教材,并按照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
学校还规定了教材的审定和更新机制,以确保教材的质量和时效性。
五、课程评价与反馈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规定了课程评价和反馈的方式和要求。
教师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学校还鼓励学生提供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
六、违纪处分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中也包括了违纪处分的内容。
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考试中应严格遵守纪律和规定,不得有作弊、迟到早退等不良行为。
学校将根据违纪情况给予相应的处分,以维护课堂秩序和学术诚信。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教学质量和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设立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学校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课程管理制度还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管理效果。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什么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什么在任何一个教育机构或学校中,为了有效地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程设置,通常都会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
其中,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相对完善和细致的管理模式,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采用。
一、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指将整个课程体系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划分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其基本特征包括:1.分级管理:将课程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层次进行划分,形成三级不同的管理层次。
通常包括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拓展课程等。
2.系统性: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成长: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管理,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各个阶段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提高教学质量:采用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可以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3.促进学校发展: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加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三、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要点和方法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和方法:1.确定课程设置和体系: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实际情况,确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拓展课程等内容,并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
2.设定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明确每个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3.健全管理机制和流程:建立健全的课程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课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只有不断完善和实践这一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
我国大陆过去一直是“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地方获得一部分的教育管理权限。
从8O年代后期开始,中央允许部分地区开发一些供部分地区实施的具有地方特点的课程改革方案。
如上海市第一期课程改革最初的目标就是要制定一套适应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课程方案,另外如浙江义务教育综合课程改革及广东高中综合课程试验等.1999年元月,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春开始启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基础教膏课程改革”项目.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主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学校在课程上有了部分的决策自主权.校本课程开发引起了部分学者、政策制定者及校长和教师的关注。
一、课程开发机制的基本类型课程开发机制指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转的动力系统.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转方式,主要解决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课程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等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基础教育课程开发即只有三类: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学校自主机制。
1、中央集权机制中央集权的课程开发机制是指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代理机构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国家权力负责对中小学课程进行统一的研究、编制和推广,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材料和考试要求都有统一的规范。
中央集权中开发机制的确立所依据的思想基础属于国家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统一的国家基础和整体利益,追求全国范围内的课程基本统一。
学科课程采用系统的学科知识,便于在大范围内加以规范,适合在中央集权的制度下得到发展.他的好处是确保受教育者获得基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保证起码的受教育机会公平,形成教材使用的经济规模。
便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国性的统一变革。
2、地方分权制地方分权制是指地方权力机构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带有所辖地区的特点,具体的地域适应性更强。
3、学校自主课程开发机制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对学校课程进行自主开发。
三级管理制度小学教育学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级管理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三级管理制度的内涵、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三级管理制度的内涵三级管理制度是指在小学教育中,按照管理层次的不同,将学校管理划分为校级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三个层次,形成一种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格局。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校级管理:主要涉及学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2. 中层管理:主要负责将校级管理的要求和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基层管理:主要涉及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具体事务,是三级管理制度中最基础、最直接的管理层次。
三、三级管理制度的实施策略1. 明确管理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各个管理层次和部门的管理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落实。
同时,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让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自身在三级管理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校务公开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
3. 加强沟通与协调,形成管理合力在三级管理制度中,各级管理层次和部门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同时,要加强横向联系,形成管理合力,共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4. 注重教师培训,提高管理能力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教研活动、进行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管理水平。
5. 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果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管理方式,如引入信息技术、开展精细化管理等,以提高管理效果。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指的是什么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指的是什么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指在教育体系中对课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规范的一种制度。
在教育行政体制中,课程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出现,则为课程管理带来了更加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管理方式。
一、整体概念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指的是根据不同学段(一级)、不同年级(二级)、不同课程(三级)进行分类管理的一种体系。
这一体系下,针对不同层级的教育课程,设置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程序,从而有效地推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
二、各级管理职责1. 一级管理一级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整个学段的管理。
在这一级别下,主要包括制定该学段的课程目标、设置该学段的教学大纲,以及对整体课程的评估和监督。
2. 二级管理二级管理涉及到对不同年级课程的管理。
在这个层级下,会具体对每个年级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标准等进行规划和调整,同时负责对年级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
3. 三级管理三级管理则是针对具体的每门课程进行管理。
在这一级别下,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课程评估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和执行。
同时,也需要对每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三、实施方式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文档,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流程。
2.培训支持:对教师和管理者进行相关课程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3.信息化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程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4.评估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及时反馈课程实施效果,持续改进课程设计与管理。
四、意义和影响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有助于推动教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和优化。
通过明确的管理责任和流程,能够有效地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课程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建设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课程规划(一)学校应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
(二)课程规划应涵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三)课程规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未来发展需求,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学习。
(四)定期对课程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课程开发(一)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科特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开发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三)成立课程开发小组,负责课程的设计、编写、审核和修订工作。
(四)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课程的质量和适用性。
四、课程设置(一)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二)合理设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设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注重课程的学段衔接和学科整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脱节。
五、课程实施(一)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实施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估。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课程实施的空间和渠道。
六、课程评价(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的规划、开发、设置和实施进行全面评价。
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
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的课程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优良的学风,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课程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条学校的课程管理遵循“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四条学校的课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评价、课外活动等内容。
第五条学校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科整合和实践能力培养。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六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第七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需求,多样化设置课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第八条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遵循学科整合原则,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
第九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设置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十条学校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职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根据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设置教学研究类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第三章教材选用第十二条学校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进行教学。
第十三条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用适合的辅助教材。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重视教材建设和更新,积极推广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教材管理制度,规范教材选用程序,保证教学质量。
第四章教学评价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课程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课外活动第二十条学校应当注重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1
临溪中心小学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为深化“课改”实验,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制定课程管理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二)地方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依据学生需要开发,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
发,认真编写教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班队活动课、科技手工课等。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实施条件
(五)制定课程表时,各年级要严格执行《普通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门类、课时不得随意增减。
按照《中小学学年度校历》,依法执行课程计划。
(六)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标,使用经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征订的教科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非经审核的教科书不得随意使用。
(七)结合教师所学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范的配置任课教师,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八)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仪器室要录制、购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九)标准班学额均为40人,最多不超过50人。
各年级不得分重点班、快慢班;无特殊情况尽量不中途重新分班。
三、课程实施
(十)学校要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出全校总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教师任课表、班级分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在开学前下发,各教学班严格按课表上课,保证课程开齐、开全、开足、开好,教师能按县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保证按规定时间开学、放假。
(十一)抓好课程实施的常规管理工作,教师应承担研究教材(课标)、备课、编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习辅导、批改作业、教学检测、评价等教学任务。
(十二)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标、德育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课前要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十三)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不得迟到和提前下课。
(十四)上课要讲普通话,注意仪容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文明优美。
(十五)教师不得私自停课和调课,因故需要停课、调课者,至少提前一天亲自向教导处报告,经教导主任签字后,交校长审批,才可执行。
凡停课的,须在规定教学时间内予以补课,并报教导处备案。
擅自停、调课者,或事先未及时通知学生停课、补
课者,视同教学责任事故,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不得评优选模。
(十六)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各任课教师,假期及双休日不搞全年级、全班性集体补课,教师不得组织本校学生到校外举办补课班、提高班。
四、课程实施的检测与评价
(十七)课程检测工作应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
试卷必须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透露有关信息,否则,视为重大教学责任事故,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学生平时成绩和教学检测成绩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登记填报;每次课程检测后,教导处要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并写出书面分析报告,各科成绩及分析报告由教导处统一进行管理。
(十八)学校要从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角度做好对教师、学生的各种内部评价工作。
对教师的内部评价制度,要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对学生实行全面素质评价,不以学科成绩作为唯一或主要依据评价教师、学生,不以学科成绩公开排列教师、学生名次。
五、课程实施的总结与深化
(十九)根据“课改”实验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提炼总结,认真解决“课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并要强化实验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课改”动态,随时发现实验中教师的不足,要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共同促进“课改”实验的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