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时间:五四运动以后 ①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 2.条件 治地位。 ③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 动的相结合。 ①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3.途径 ②三次论战论战 ③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
工读互助团实践
1919年底,进步青年王光祈(受无政府主 义的影响)在北京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 试图通过“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 ”,进而实现一个“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 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工读互助团 试行了“共产”的“新生活”。团员本着各尽 所能的精神,每天作工四小时以上,作工所得 归团体所有,团员生活必需的衣食及教育费、 书籍费、医药费由团体供给。 结果如何?原因呢?
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失败原因有哪些? 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 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 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 (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于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 得到更进一步传播。
问题与主义之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⑵国际因素: ①“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缺陷 ②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⑶国内因素: ①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 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③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④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⑤其他社会思潮的实践失败 ⑥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 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 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以 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 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 义。……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 义的共产主义。” ——毛泽东(1945年4月)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为中共诞生奠定了思想、干部和阶级基础。使
更多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干部队伍;提高了中国工人的政 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阶级 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是中共诞生的思想基础。
(3)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使中国人民 找到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指导思想。
思辨提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有何不同?
时期 性质 指导 思想 阵营
五四运动前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 旧文化的斗争, 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五四运动后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民主,科学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 的反封建阵营
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 展开论战
问题与主义之争
2、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原因:
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 想基础)。 ③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④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五四运动的爆发及 对苏俄的好感。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1、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 (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2、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3、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列主义政党 (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4、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 (1)使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并引发问题与主义 之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和性质。
(2)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①1918 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 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 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 国十月革命。 ②1919 年 5 月李大钊为发表《我的 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 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 治经济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 统、完整的介绍,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开始 传播
正式 李大钊 传播
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队伍壮大,并接触西方各种政治思想。 梁启超:较早提及 朱执信介绍部分学说和理论 一些无政府主义者 主要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活动 作用 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开设课程
广泛 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3)特点: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初步接触,所 以宣传并不全面,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 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救国之道,因此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并不大。
七十Fra Baidu bibliotek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
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
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
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
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开始传入:十月革命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条件: 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②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2)代表人物: ①梁启超(改良派): 较早介绍马克思,并称马 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②朱执信(革命派):详细介绍马克思、恩格斯 的生平和学说 ③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 思想
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
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
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年4月)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 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 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 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含义: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 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 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⒈由学术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 ⒉由社会改造指导思想向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转变 ⒊由马克思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转变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传 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