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归纳

合集下载

初化学知识点笔记

初化学知识点笔记

初化学知识点笔记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趣味的学科,对于初中阶段的我们来说,它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物质世界的大门。

以下是对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例如氢(H)、氧(O)、碳(C)等。

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比如水的化学式是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O₂点燃 2H₂O。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O₂)、二氧化碳(CO₂);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

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Fe)、铜(Cu);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H₂O)、氯化钠(NaCl)。

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化学实验1、常见仪器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有试管、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等。

了解这些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2、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用镊子或药匙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用倾倒或胶头滴管吸取。

(2)给物质加热: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仪器的连接和洗涤:连接仪器时要先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轻轻转动插入;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气体的制取(1)氧气的制取: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₃加热 2KCl + 3O₂↑)或分解过氧化氢(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的方法。

初中化学笔记重点归纳可打印

初中化学笔记重点归纳可打印

初中化学笔记重点归纳可打印
以下是初中化学笔记的重点归纳,可以打印出来进行复习和总结: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和能量守恒的科学。

2.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3.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4.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固有性质的最小粒子。

5. 元素是物质中最常见的物质类型,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6.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7. 化学方程式是指化学反应的数字化表示,可以用字母和数字表示。

8. 元素周期表是描述元素周期律的表格,可以帮助识别元素的性质。

9.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物体外形的变化、颜色的变化等。

10.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11. 地球周围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

1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气体之一。

13.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14. 煤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燃料,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

15. 石油是一种液体燃料,可以运输和燃烧。

16.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17. 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8. 常用的化学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等。

19. 有机肥料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骨骼和皮毛等。

20.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优秀5篇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优秀5篇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优秀5篇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篇一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①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②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③有水时,水一定是溶剂,其它的为溶质;④不知道量的多少时可以根据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前面的为溶质,后面的为溶剂。

3、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4、乳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5、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6、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7、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① 溶解的过程:a、扩散吸热;b、水合放热;两个过程共同决定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③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超详细笔记)

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超详细笔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3.区别与联系①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②化学变化常见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吸热产生沉淀,有气泡等。

注意:现象仅用于理解,具体区分用判断依据。

③常见物理变化:玻璃破碎,铁水铸成锅,汽油挥发,状态(固液气),形状改变。

常见化学变化:食物质烂、酿酒/醋、金属生锈,动植物呼吸,烧制陶瓷,物质燃烧,冶炼金属。

④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是,物理变化一定没有化学变化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体现。

e.g.:密度,硬度,质量,颜色,气味、熔点,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2.化学性质:需要在化学变化中体现。

e.g.:可燃性,助燃性(支持燃烧),酸碱性,届蚀性,毒性,稳定性3.性质变化区分变化:对过程的描述,常用“生成”“得到”等词。

性质:固有的属性,常用“能”“可以”等词。

三、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方法①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O2燃烧更旺,CO2直立即熄灭②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O2 无明显现象,CO2变浑浊③分别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O2重新燃烧, CO2立即熄灭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燃烧1.点燃前就是我们肉眼见到的正常状态。

2.点燃时①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②木条横穿三层火焰.现象:与外焰接触部分最黑结论:外烧温度最高③产物的检验(1)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结论:燃烧产生水(H20)(2)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烧杯置在火焰上方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结论: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O2)(3)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3.熄灭①熄灭有白烟(→点燃→白烟(就是石蜡固体小颗粒))二、呼出气体和空气成分1.收集呼出气体:排水法①集气瓶装满水,从侧面盖好毛玻璃片,集满后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取出2.比较成分的含量①O2: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现象:空气中燃烧时间比呼出气体中更长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高②CO2: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现象:只有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浓度)比空气中高③水蒸气(H20):向玻璃片上哈气现象:有水雾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高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用手拿,不要近闻,不能品尝。

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1—2章)

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1—2章)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汇总(学生笔记整理)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 化学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⑴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① 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加热 氨气 + 水 + 二氧化碳NH 4HCO 3 −−→−加热 NH 3 + H 2O + CO 2② 现象:固体逐渐消失,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补充: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管壁有水珠产生】③ 保存:密封保存于阴冷干燥处。

2.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氮气有着广泛的用途。

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将氮气充入灯泡中,用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利用氮气不能供给呼吸的性质,将氮气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液氮的沸点为-196℃,常将液氮用于医疗技术,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利用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氨的性质,用于制造氮肥。

(2) 铁丝腐蚀实验① 现象:红墨水沿着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② 原因:铁丝生锈要消耗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压强减小,导致水倒流 ③ 结论:铁丝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锈蚀,所以应注意防护 ④ 加速铁生锈的几种方法:a.用铁丝代替铁块,可以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 b.用食盐水代替水c.轻轻的摇晃锥形瓶,使铁丝与食盐水充分接触⑤ 导致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a.装置漏气 b.铁丝已经生锈或者表面有油漆 c.水已浸没铁丝3.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元代——瓷器,四大发明中指南针不属于化学工艺。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探究实验】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初化学知识点笔记

初化学知识点笔记

初化学知识点笔记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奥秘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刚刚接触化学,会觉得既新鲜又有些挑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把试管竖立起来。

液体药品:倾倒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量取时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使用: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

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给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3、仪器的连接和洗涤仪器连接: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仪器洗涤: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二、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书写:一大二小,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化学式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

3、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分子、原子、离子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元素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硅(Si)、铝(Al)、铁(Fe)。

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溶液等。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一、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玻璃破碎、汽油挥发等。

- 特征: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发生改变。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食物腐败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酒精易挥发(挥发性)。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将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 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温度最高;内焰较暗;焰心最暗,温度最低。

-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的现象: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因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步骤:- 收集两瓶空气(可用排水法或直接在集气瓶中收集),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

- 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得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尖子生整理的初中化学上册笔记!特别全!(复习必看)

尖子生整理的初中化学上册笔记!特别全!(复习必看)

尖子生整理的初中化学上册笔记!特别全!(复习必看)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①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②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③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④加热器皿:酒精灯。

⑤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空气1.组成: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 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氧气的性质和制备(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①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②实验室制氧气原理: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b.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查—装—定—点—收—离—熄。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1、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 2、对于任意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二、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的种类和分布
地壳:氧,硅,铝,铁 人体:氧,碳,氢,氮,钙 大气:氮,氧 宇宙:氢,氦 有毒:铅,镉,汞 缺铁性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缺钙骨殖疏松,缺锌智力低下,缺磷大脑发育不良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 着小火用湿布/沙土覆盖 滴瓶内胶头滴管不可洗 三、伤害处理 割伤:酒精棉球→红药水 烫烧伤:75%酒精→蓝油烃 化学灼伤
浓酸:干抹布轻轻拭干→大量水冲洗→涂上 3%~5%小苏打(碱性) 碱:大量水冲洗→2%硼酸、醋酸(弱酸性) 眼:蒸馏水→5%小苏打 四、实验操作 1、仪器加热 直接: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 2、过滤
锰酸钾可溶,二氧化锰难溶 实验四
现象:固体溶解,放出大量热 文字表达式: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化学反应式:CaO+H2O→Ca(OH)2
1.3 物质的提纯 一、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体系(例如:空气、海水) 2、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的物质体系(例如:蒸馏水、氧气)
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改变(加快)反应速度,以循环方式参与反应 特点:选择性、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变) 实验装置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铁夹夹在离管口三分之一处 药品尽可能平铺在管底,增大受热面积
实验二 步骤: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逐滴滴入盐酸溶液。 现象: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溶解。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水+氯化钙 化学反应式(复分解反应)

初中化学笔记(全)

初中化学笔记(全)

初中化学笔记(全) 1. 物质与化学反应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反应的类型
- 具体实例和反应方程式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原子的组成
- 元素的周期性特征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3. 分子与化学键
- 分子的组成
- 化学键的种类
- 化学键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 原子的质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5. 溶液和酸碱中和反应
- 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 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常见实例-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6. 热力学和化学能
-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 化学能的种类和转化
- 热化学计算的方法
7.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 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对比
-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常见应用和特点- 金属合金的特点和重要性
8. 非金属气体和有机化合物
- 非金属气体的性质和应用
-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和它们的应用领域
9. 化学实验和安全
- 常见的化学实验室仪器
-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10. 环保与化学
- 化学对环境的影响
- 环保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 实际案例和环保措施的介绍
以上是初中化学的笔记概要,涵盖了物质与化学反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分子与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溶液和酸碱中和反应、热力学和化学能、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气体和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安全以及环保与化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一、(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粉尘为可吸入颗粒物,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二、(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用无磷洗衣粉。

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④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初中化学笔记完整

初中化学笔记完整

初中化学笔记完整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酒精会挥发,从侧面点燃酒精灯已把酒精灯内的酒精点燃),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超详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超详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超详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状况本期我所任教的初三两个班级中,十班学生相对基础较好一些,学生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班级学风较为浓厚,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有极强的求知欲,这就为本期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素材,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但相对来说,三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或者家庭社会因素等,而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不同这样差距比较大的学生,我们只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又能轻松适应校园生活,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的化学教材为新教材,今年9月份开始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必看知识点笔记

九年级化学必看知识点笔记

九年级化学必看知识点笔记九年级化学必看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_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_分子由_原子和_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_分子由几个_原子和几个_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整理坚持课前预习预习是学化学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课前把要讲的内容先通读一遍,阅读时,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字、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读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

分清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哪些通过自己看课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边记上记号,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有张有弛,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取得较好效果。

2023初三化学复习知识归纳

2023初三化学复习知识归纳

2023初三化学复习知识归纳初三化学复习知识归纳1化学计算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2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1、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3)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4液体的颜色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5气体的颜色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2、黄绿色气体:氯气3、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6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中考学习化学的五个要诀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课前一定要预习,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

初中化学笔记整理大全

初中化学笔记整理大全

初中化学笔记整理大全化学笔记整理:1、物质的性质(1)物质:它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具有定型性和一定化学组成,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物质的性质:是指一种物质的固有的改变或发生的能力,主要包括质量、体积、熔点、沸点、折射率和收缩率等。

2、物质的组成(1)元素: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无法再分解的原子,是各种具有单一化学性质的简单物质。

(2)气体:是由微小离子、极小分子和分子组成的可以被压缩且不易形成固体或液体的物质。

(3)晶体:是由原子间以固定间距组成的复杂物质,且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如非金属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等。

(4)溶液:是指以水为溶媒,或者某种物质在水中能充分溶解所形成的一种物质,并且一般原本无法混合溶解的物质也可以在溶液中共存。

3、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能量或物质的影响下,它的组分物质的种类与数量的变化的性质。

(2)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能量作用下,它的可见物理性质的变化,主要有质量、体积、形状、密度、导热系数和折射率等。

(3)化学反应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改变它的组分物质,主要如氧化—还原反应、消去反应和缩合反应等。

(4)生化性质:是指物质除了有化学、物理和化学反应性质外,还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的特征。

4、物质的分类(1)按化学成分分类:有机物:是指以碳元素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物质,即以碳和氢为主要原子成分,其他原子中可以包含氧、氮、硫、磷等。

无机物:是指没有有机物特性,主要构成成分以无机元素为主的物质,如水,酸,碱,盐等。

(2)按性质分类:易挥发物:是指常温下,容易从溶质中挥发出来的物质,它们可以得到纯洁的物质形式。

不易挥发物:是指常温下,不能从溶质中挥发出来的物质,它们只能存在溶质形式。

(3)按构成元素分类:金属:是指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如铜、铁、锌、镁、锡和铝等。

非金属:是指未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如水、空气、混合物、合成物、气体、有机化合物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归纳第一部分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

(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归纳
第一部分
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硫酸铜晶体;
(2)氢氧化铜沉淀;
(3)硫酸铜溶液。

1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第二部分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加热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13.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
14.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
1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
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18.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
Zn+H2SO4=ZnSO4+H2↑
19.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20.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第三部分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2NaOH == Na2CO3+ H2O
(H2CO3+ 2NaOH == Na2CO3+ 2H2O)
SO2+ 2KOH == K2SO3+ H2O
H2SO3+ 2KOH == K2SO3+ 2H2O
SO3+ 2NaOH == Na2SO4+ H2O
H2SO4+ 2NaOH == Na2SO4+ 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H20 == H2CO3
SO2+ H2O == H2SO3
SO3+ H2O == H2SO4
N2O5+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 + 2HCl == CuCl2+ H2O
Cu(OH)2+ 2HCl == CuCl2+ 2H2O
CaO + 2HCl == CaCl2+ H2O
Ca(OH)2+ 2HCl == CaCl2+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MgO + H2O
Cu(OH)2== CuO + H2O
2Fe(OH)3== Fe2O3+ 3H2O
2Al(OH)3== Al2O3+ 3H2O
6.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7.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8.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9.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①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②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③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10.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