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而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目标入手,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章旨在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问题,策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而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等手段,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然而,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土地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文化传承不足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1.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三农”工作要坚持以农业农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义重大。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2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及推进情况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具体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包括: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乡村的人口流失、经济发展滞后、文化传承断裂等问题亟待解决。
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对于乡村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精神寄托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成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结合实践和理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措施,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当前乡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同时,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文化发展城乡融合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乡村振兴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乡村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城乡融合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意义和目标,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和措施,希望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性1.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等要素的流动与交流,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乡村振兴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战略举措。
城乡融合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都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通过推动城市和农村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追求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2.以共同繁荣为目标城乡融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促使乡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的协同增长;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乡村振兴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回流农村,实现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均衡,只有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才能够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以全面融合为手段城乡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城市对农村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输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城乡融合也可以促进农村社会文化的融合,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城市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城乡之间的全面融合,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一、农村生活设施的完善农村生活设施的完善是提高农村生活品质的基础。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农村供水设施,并加强水源水质监测和治理,确保农村居民用水安全。
2.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和村级卫生院的服务水平,构建农村医疗网络。
3.建设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文化生活。
4.鼓励发展旅游业,打造美丽乡村景点,增加农村发展的经济来源。
二、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村环境的改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整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2.开展农田治理,重视耕地保护,加强农田防污染。
3.加强农村垃圾处理,推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环境治理。
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路网、通讯基础设施等,利于农村居民出行及信息的收发。
2.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3.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改善农田利用效率,实现农地高效利用。
4.开展乡村旅游等综合性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四、农村社会建设农村社会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社区建设,增加社区公共设施,促进邻里关系和睦。
2.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消除贫困。
3.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促进环保工作。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兼顾了保护农村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实现农村的繁荣昌盛。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浅析,并探讨美丽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乡村振兴背景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于2018年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乡村振兴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减少、农业用地减少、农业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2.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以来,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资源优势无法充分向农村倾斜,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3. 农村社会问题:农村社会问题也是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一,包括农民素质低、农村文化落后、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发展乡村产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2.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美丽乡村建设注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建设美丽乡村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绿色发展。
通过生态修复、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保护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
论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论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引言概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它不仅意味着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还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一、改善农村环境1.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农村环境整治。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
1.2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建立科学的垃圾分类体系,推广垃圾分类的意识,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1.3 加强农村污水处理。
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治理农村污水排放问题,保护水资源。
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设施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交通和生活条件。
2.2 发展农村旅游业。
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展农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2.3 加强农民教育和医疗保障。
建设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推动乡村经济发展3.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2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根据乡村资源和特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3.3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
组织农民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提升其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四、保护乡村文化遗产4.1 保护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
加强对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乡村文化得以延续。
4.2 开展文化活动。
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对乡村的归属感。
4.3 建设乡村图书馆和文化中心。
建立乡村图书馆和文化中心,提供文化资源和服务,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
五、加强乡村治理5.1 建立健全乡村规划体系。
制定乡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推动乡村建设有序进行。
5.2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美丽乡村规划案例分析
美丽乡村规划案例分析
美丽乡村规划是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将传统农村与现代特色有机结合,通过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等多方面的规划,创造出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
下面将以某个具体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某省某县的美丽乡村规划项目,旨在提升该县农村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规划包括景观改造、村庄建设、农田治理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景观改造方面,规划中提出了将农田、山峦、湖泊等自然资源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乡村景观。
其中,保存并恢复了一些传统农田景观,使游客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农村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山峦和湖泊周边建设了一些公园和休闲场所,供游客和当地居民休闲娱乐。
其次,在村庄建设方面,规划中提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
对于一些老旧村庄,规划中提出了进行整体的重建,修建新的楼房,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在村庄的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造,提高了村庄的整体面貌。
此外,规划中还强调了农田的治理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农田的疏浚和水利设施的改善,提高了农田的耕种效率和抗灾能力,进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规划中提出了发展一些农业特色产业,如有机农产品、农家乐等,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综上所述,该案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综合考虑了自然景观、村庄建设和农田治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改善农村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水平,同时通过景观设计和特色产业的培育,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了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发展。
这个案例给我们启示,美丽乡村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农村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通过整体规划和改造,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分析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分析背景介绍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加速,乡村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品质和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农村旅游、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改善农民生活:建设美丽乡村能够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和教育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也是为了挖掘和传承农村文化遗产,培养新型农业人才以及振兴传统手工业等,推动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的难点分析资金问题: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巨额资金,而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贫困地区的资金缺口比较大。
土地问题:农村土地呈现大规模流转,导致农业复合型人才的流失,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也使得农村建设让步于经济发展,无法保护生态和文化。
人才问题: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但人才缺乏是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人才短缺状况严重制约了乡村建设的进程。
管理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领导人员对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理解和落实不到位,也会给乡村建设带来一些问题。
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建议政府引导资金,推动乡村建设: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乡村建设,在挤出约束下实现合理配置,政府还可以鼓励农村群众和农村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保护农村土地资本,挖掘潜在价值:在土地保护与开发中,可采取农村土地流转等方式,扶持农民大力利用耕地资源,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增加人才培训和组织管理:培训农村青年,提高农村人才组织能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加快培育农村人才队伍,推动农村经济转型,推进农村变革。
加强领导和基层组织建设:政府和基层组织应进一步加强与农村群众的联系交流,提高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理念的贯彻力度,提高农村组织服务水平。
结语建设美丽乡村是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可以消除贫困、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村环境,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繁荣,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路径之一。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一、引言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背景、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实施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浅析。
二、乡村振兴背景1.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2.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面临困境。
3.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1.提升农村环境品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策略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2.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水平。
3.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措施,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4.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业,提升农民收入。
5.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五、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1.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水体和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2.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农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4.农村文化传承:农村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六、结论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一、背景介绍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等措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
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农村发展战略,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设定1. 提升农村环境质量: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农村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
2.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农民就业机会、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等措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 保护农村传统文化:通过传承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创新。
三、实施措施1.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 实施农村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 推动农村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农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提高农民出行便利性。
- 完善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品质。
- 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升农民信息获取渠道。
3. 农村产业发展-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 推动农村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 加强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4. 农民就业机会-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
- 鼓励农民创业,提供创业支持和资金扶持。
- 发展农村旅游业和乡村民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5. 农民居住条件改善-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条件。
-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
- 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6.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开展农村传统文化调查和保护工作,收集和整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
- 组织农村传统文化展览和演出活动,提高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加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第10期现代园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曹伟理(北京汉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100102)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但城乡一体化不等于乡村城市化。
在客观认识我国城乡建设确实存在差距的现实基础上,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基于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解,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粗浅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各界人士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和深入探讨。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建设策略随着我国社会持续发展进步,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同时也加大了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
近年来,国家已将城乡一体化确定为重要发展目标,并要求各级政府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
但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尤其缺乏乡村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各地政府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只能以城市建设的相关经验进行探索。
在近几年改造乡村的案例中,都是以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和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主,规划的模式和改造方式都和城市建设相似,使农村建设城市化的问题更加突出,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避免城乡一体化变为乡村城市化,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城乡差异,并尊重和传承乡村的社会文化、历史风貌、传统习俗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保留乡村的发展特色。
1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渐深入,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导致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农业生产空间荒废。
同时农村的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矛盾加剧。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较城市仍有较大的差距,乡村的种种现实问题对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需要站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将城市和乡村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统筹谋划,通过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引导将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使乡村地区的村民享受与城市地区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平等的发展权利。
美丽乡村意义类
美丽乡村意义类美丽乡村的意义一、引言美丽乡村是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宜居环境的农村地区。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更是为了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幸福生活的追求。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详细阐述美丽乡村的意义。
二、经济意义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2.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经济活动,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3. 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意义1.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美丽乡村的建设还能够改善农村环境,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增加农民的幸福感。
2.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减少农民外出务工和农村人口流失,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 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
通过保护和修复传统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提升农村的文化内涵,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心。
四、环境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农村污染等措施,减少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乡村的生态资源,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2. 提升生态旅游价值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提升农村的生态旅游价值。
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
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一、引言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旨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之一,浙江省在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德清县作为浙江省典型的农村地区,其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路径1.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要实现乡村的整体美丽,首先需要实现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德清县通过加大农村产业转型的力度,引入高技术、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有机农业转变。
同时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
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了提升乡村的整体环境质量,必须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德清县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了农村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县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的环境质量。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乡村美丽不仅体现在环境上,还体现在文化和人文素质方面。
德清县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县政府积极扶持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组织丰富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也增加了农村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美丽程度。
三、问题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 资金投入不足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农村地区,资金来源有限。
德清县同样也面临这一问题,虽然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发展的资金支持,但相对于需求来说,资金还是不够。
因此,如何增加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人才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外出创业。
这导致了农村人才的流失问题。
在德清县,人才流失问题也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四、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 加强资金筹措政府可以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拓宽乡村建设的资金来源。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漂亮乡村建设一、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漂亮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形象,吸引人材回归乡村,推动农村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对漂亮乡村建设进行浅析。
二、乡村振兴背景1.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人口老龄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缺乏年轻的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3. 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发展迅速,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
城乡差距的扩大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农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三、漂亮乡村建设的意义1. 提升农村形象漂亮乡村建设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形象,使农村更具吸引力,吸引人材回归乡村,推动农村发展。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漂亮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是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漂亮乡村建设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居住、投资和消费,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四、漂亮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1. 改善农村环境漂亮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农村环境。
通过管理农村污染、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2. 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漂亮乡村建设强调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和保护,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3. 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漂亮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开辟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到农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研究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农村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农村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等方面来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
一、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土地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资源,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的保护,遏制盲目扩张和乱占耕地的现象,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用地和农田的基本农业生产用地。
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要发挥各类土地资源的优势,突出重点发展,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土地资源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倾斜,促进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二、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环境改善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
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农村“三大乱”(村容乱、户外乱、农田乱),提升农村环境整体品质。
要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范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处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改善农村饮水水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三、传承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传承乡村文化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和传承,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产品和乡土文化产业,丰富农村文化内涵。
要注重农村文化教育,开展农村文化传承和传统工艺技艺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
要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发挥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民风等特色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乡村经济,推动农村振兴。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一、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并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一体化。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形象,吸引人才回归农村,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
二、乡村振兴背景分析1. 农村人口流失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能力下降,乡村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2. 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环境脏乱差、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影响了乡村形象和发展。
3.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贫困问题突出。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1.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提升农村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2.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3. 保护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1. 农村环境整治通过改善农村道路、绿化美化、农村垃圾处理等措施,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3. 乡村旅游开发发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和乡村民宿,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4. 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五、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1.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2. 引导农民参与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美化乡村的能力,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3.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浅谈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浅谈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的政策,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战略下的新型城乡关系。
其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不仅有助于缓解和解决乡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乡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遇到的问题入手,结合笔者的项目参与实践,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城乡一体化引言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农耕文化流传下来的传统和习惯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乡愁是最容易引起我们共鸣的情感记忆。
然而在城镇化浪潮的推进过程中,乡村发展滞后,乡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乡村发展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1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上,打破固有模式,通过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化培育,实现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
(1)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
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绿色发展。
(2)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方面,城乡联系日益紧密,城市为乡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乡村为城市提供粮食、农副产品等;另一方面,城乡空间界限日益模糊,很多城市居民居住在乡村,在城市上班。
(3)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推进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旅游扶贫的精准路子。
(4)推进农业现代化。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产业基础,很多农业生产的本身就构成了乡间的景观或者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推进乡村农业发展走入现代化。
2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2.1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广泛,乡村生态环境修复、乡村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投入资金需求量大,资金紧张,配套困难。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一、本文概述1、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乡村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乡村经济滞后;另一方面,乡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乡村文化逐渐淡化,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威胁。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福祉,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等措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品质,还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状况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国内外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问题。
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较早地意识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他们通过立法保障、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等多种手段,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日本的“造村运动”和韩国的“新村运动”,都成功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国内,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一、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形象,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浅析。
二、乡村振兴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联合发布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全面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资金支持、土地政策调整、农村产权改革等,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减少、农业产业衰退、乡村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的出现。
乡村振兴作为对城市化进程的回应,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通过提升农村形象吸引游客和消费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可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绿化、水体治理等方式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资源,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传承乡村文化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传承和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通过修缮古建筑、保护民俗等方式保留乡村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往乡村参观和体验。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1. 规划设计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调研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应该注重整体性、可持续性,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需要对乡村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
同时,还需要修缮古建筑、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国家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因为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一个新的关键词。
下面,我们将分十二个小节展开介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城市和农村相互融合的重要载体。
二、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良好的道路网络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合理规划道路建设,保证农民通行便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农村水利建设农村水利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的水利设施可以改善农村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民生活用水。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生态农村。
四、农村电力建设农村电力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电力供应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绿色能源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五、农村通信建设农村通信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新需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农村通信设施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建设完善的通信网络,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
六、农村教育建设农村教育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建设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七、农村卫生建设农村卫生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内容,健康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基石。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提升农村卫生水平,建设健康服务中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八、农村环境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美丽乡村不仅是建筑美观的村庄,更要求环境整洁、空气清新。
在农村环境建设中,要加大垃圾处理、环境治理等工作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3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28期M ar2012[摘要]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探索一种适合乡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有效契合的农村新社区模式。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农村新社区成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农村新社区[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3-0011-02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骆敏,李伟娟,沈琴(浙江绍兴县委党校,浙江绍兴31200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健全,面貌日新月异,但与城市相比,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还显落后,不少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
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也就成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但是,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以渔猎社会为起点,逐步向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发展。
在农业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民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工业社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农业的地位不断下降,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新兴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农民的数量不断减少,影响力不断减弱,最后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产业工人的数量持续减少,工业的主导地位将慢慢让位于服务业。
目前,国内许多发达地区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与工业化开始深度融合互动,真正的职业农民已经很少,更多农民从事的是非农产业。
事实上,中国的小农经济正在走向历史的终点。
城乡一体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我国形成了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
通过牺牲农业支援工业,牺牲农村支援城市,城乡之间不论是在居民收入,还是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都形成了极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严重影响着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社会活力的迸发,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由于我国农村的分散性,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投入,以及建设类似于城市的庞大服务系统,显然不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土地资源短缺,报酬递减,不可能依靠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只有加快城市化,减少农民,把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才能提高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由此可见,不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还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都无法回避城乡一体化的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同样必须正视这一宏观背景。
美丽乡村建设最早源于浙江湖州安吉。
从2008年初开始,安吉县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用十年左右时间,把全县18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构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
2010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推广安吉经验,提出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建设由此上升为全省性的战略决策。
美丽乡村的“美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指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
具体包括四个层面的“美”: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
由此可见,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客观地说,对于安吉这样一个山区县而言,地广人稀,山多人少,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态禀赋,在打造中国竹乡、全国首个生态县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乡村,更多的是要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增添生活美、社会美的因素。
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一刀切”,要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因地制宜,充分体现时代的气息和自身的特色。
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不可能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更要顾及城乡统筹这一时代要求,探索一种适合乡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有效契合的农村新社区模式。
二、农村新社区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村新社区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农村新社区相对于传统农村社区而言,11··是指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由若干行政村或自然村整合而成,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组成的公共空间。
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它的重要特征。
由于历史基础、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今天我国的城乡综合差距仍然存在。
这就需要通过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实现城乡一体与社会和谐。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丰富精神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强烈。
但由于现有的行政村规模过小,村民居住分散,配套设施不全,服务水平不高,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很难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这也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建设用地指标已经基本用完,而全国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又不能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等等问题,就需要我们另辟蹊径。
而通过归并自然村,改造空心村,盘活和重组土地资源,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显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农村新社区建设不仅是农村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且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探索和实践,而且它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城乡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这一趋势。
在此基础上,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建设新型乡村社区。
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农村社区化为导向,通过行政村整合,在空间上重新规划,优化功能布局。
要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和农民住房改建,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
要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努力推动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文明程度,净化乡村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同时,积极探索推广农村社区的物业化管理,通过环境整治与维护,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从根本上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2.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础,培育良好生态品质。
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尊重这种自然之美,充分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因此,在逐步渗入现代文明元素的同时,要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全面营造农村“天蓝、山清、水绿、地净”的优美环境,充分彰显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为此,在发展农村经济时,重点要推动乡村工业转型升级,同时要通过对化肥、农药的减量和生产生活垃圾、污水等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利用,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以“青山、碧水、野趣”为特色、集“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经济,精心打造都市人向往的魅力乡村。
3.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突出差异性和多元化。
乡村之美固然在于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野趣,但是如果千村一面,则也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容易引起审美疲劳。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
要善于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挖掘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使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的魅力,既提升和展现乡村的文化品位,也让绵延的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
还可以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4.以建管并举为举措,维护乡村优美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涉及农村整体环境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综合性变革的革命。
因此,一方面要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通过规划引导和环境整治,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塘净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村容村貌更加优美。
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诸如农民的习惯、观念、利益以及建设资金、村域整合等诸多问题,为此,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农民树立自觉维护乡村良好生态与环境的习惯。
还要建立起一系列巩固和提升环境质量的长效管理机制,彻底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让村容村貌凸现魅力,让农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
5.以调动积极性为动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依靠力量和最终受益者,在具体操作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聪明才智。
由于对农民的动员程度直接决定着乡村建设的进度,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政策措施,形成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
要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转变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高农民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要十分重视农民文化知识、公民素质及创业创新等方面的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民综合素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相匹配。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这一趋势。
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几年的扎实努力,使广大农村真正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干净整洁、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型乡村,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