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 推进教育理念的多元化。

课程改革要倡导个性化、开放化、
探究性等教育理念,让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选择和参与到教育中来。

2. 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要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体验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学习需求。

3. 加强课程实施的民主化。

课程改革要让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
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提高教育质量。

课程改革要不断优化教育过程,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5. 推进教育信息化。

课程改革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新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基础教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旨在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更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

过去,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应试训练、轻素质提升的问题。

学生们在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中度过,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新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的是课程目标的转变。

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这些素养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课程内容也进行了优化和更新。

传统的课程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如今,课程改革注重将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

例如,在科学课程中增加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内容;在语文课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

教学方法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过去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今,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项目式学习则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则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不容忽视的。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方式过于片面和单一。

新时代的课程改革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除了纸笔考试,还引入了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等多种方式,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6章 课程 第六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6章  课程    第六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综合实践活动1、小学阶段: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 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多样化 选择性 学分制
六、怎样实施新课程
1、确立一种新的课程实施观(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教学过程是师生持续交往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综合课程(1)含义:即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因此,又称广域课程。(2)优点:具有综合性和统一性,克服分科过细的缺点;有助于学习者的迁移;丰富和拓宽了学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3)缺点:忽视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THANKS
加强督导力度
加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督导力度,推动各地和学校认真 贯彻落实改革方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
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与挑战
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与挑战
办学理念和模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需要转变传 统的办学理念和模式,以适应新的要求。
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结构的调整
01
均衡性
课程结构需要均衡,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避免过度偏重某
些学科或领域。
02
综合性
课程结构需要具有综合性,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避免课
程之间的孤立和脱节。
03
选择性
课程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
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课程实施的创新
多元化教学方法
课程实施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应用
课程实施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在线讨论等,以拓展学 生的学习渠道和交流方式。
注重实践教学
课程实施需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 握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角色转变
帮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提高教师的教育教 学能力和素质。
培训内容与方式
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 供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源自强化督导评估,确保改革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兰州一中教研处根据有关资料摘编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

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

同时也要注意到新课程的缺陷,在课改中避免矫枉过正,使我们少走弯路。

一、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八次革新。

前七次的时间分别为1949-1952年、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6年、1977-1985年、1986-1991年、1992-2000年。

七次改革的简介见下表。

前七次课程改革,虽然均有成就,但课程教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依然存在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偏难偏繁、德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和人文学科比重过低等问题。

针对旧课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于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 1.新课程改革有关政策文件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构建了本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2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3年,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和语文等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以及《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

从2001年9月起,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2002年秋季,除上海、西藏外,全国范围内有530个省级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新课程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数达870余万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知识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使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

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开始试图通过课程的变化来造就具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公民。

2、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第一次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初,改革的核心是课程。

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倡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心。

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并从这个原则出发,强调课程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强调课程教材要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学术界对“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提出了强烈批评,同时批评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强烈要求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的核心仍然是课程。

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的教学思想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一直持续至今。

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外部和内部。

【教育的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教育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

】这次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教育改革的核心依旧是课程。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国内背景1、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开始进行,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53—1957年进行,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共15种;1956年正式发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目标、3、改革理念、4、改革的内容1、改革的背景一、国际背景1.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1)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正改变了人类的传递方式,也正改变着教育(2)教育突破了现有时空,实现了资源共享。

(3)引起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4)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中国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的弊端,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

2.世界各国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二、国内背景1.近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取得了以下的新进展:①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了地方课程,形成地方和国家二级管理的方式。

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③初步实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仿真,推动教材多样化发展。

④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些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新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也存在一些问: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情况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难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学科课程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是:课程观念落后,课程体制僵化,课程目标偏颇,课程编制滞后,教师缺乏训练。

2.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容忽视(1)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改的的根本动因(2)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3)素质教育仿真的提出(4)基础教育的滞后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总目标:?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一、引言基础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的关键阶段。

为了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基础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获得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语文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修辞学和写作技巧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数学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基础数学概念、代数与函数、几何与测量、数据与统计等。

学生将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3. 外语外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通过外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种外语,并能够进行基本的交流和应用。

4. 科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实验能力。

5. 社会与生活社会与生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社会科学、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生活技能等。

通过社会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社会发展、社会问题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和项目学习等。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评价方式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定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定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定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指对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更改和创新的一系列行动。

其目的是适应当代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并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性。

一、教育内容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提高。

然而,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掌握,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包括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但这种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倡导学生主体性,推行问题导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体系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需要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倾向于对学生的记忆和机械掌握能力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潜力。

然而,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要求他们具备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传统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推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总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适应当代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举措。

它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只有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一)改变课程功能,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革课程结构,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革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建构的学习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使用的能力。

(五)改变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革课程管理,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强调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要把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 标(过程不仅具有手段性的价值,过程本身也 具有目的性的价值);
第二,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阅读、探索、 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
第三,要真正树立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 理念。
4、教学关注学科(知识)抑或 关注人(生活)?
强调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 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 引导、促进);
第三,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 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3、重结论抑或重过程?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
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
强调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认 识和发展规律;
第二,尊重儿童“文化”,鼓励学生个性 化理解;
第三,解放教师,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2、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 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 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关系就是:我讲,
建设) ——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体现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1、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还是 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课程在内容上不断被窄化,成为学科、科目、 教科书(圣经化);课程在性质上不断被刚化,成为一种 指定、指令、规定、命令(专制);
——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结论—— “纸币”

第三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2.课程含义的发展趋势 • 从强调学科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 价值
• 从强调单一的教材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 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 课程并重
(二)当代课程改革的背景
• 课程改革受到来自社会、知识、学生以及 原有课程的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1.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给教育改革带来新的 机遇和挑战
• (三)课程内容
•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 技发展最新成果。 • (四)课程实施
•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 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 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
• (五)课程资源
• 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 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科书 不应该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 (六)课程管理
• 1.课程改革缺乏一个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 • 2.课程改革发展不平衡 • 地区不平衡 • 各段学校、学科之间不平衡 • 3.课程改革的理论建设十分薄弱
二、中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 • 《义务教育法》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 行动计划》 • 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 1.新自由主义政策下的教育改革 • 根据日本于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纲 要》,提出了削减学科内容、不硬性设定内容、 增加“综合学习时间”、彻底实施学校周五日 制等改革措施。 • ①日本前首相 中曾根 ——小政府、制度松绑、 民营化 • ②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教育自由论——强调个人 尊严、尊重个性、自由和自律、自我负责的原 则。 • 2.“科学技术立国”和“文化立国”战略下的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总结一、前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开始,至今已实施20年。

在这20年中,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在多个层面上得到了改进和完善,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本文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教学成果1. 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普及型基础课程中,增加了更多的素质教育课程,如体育、音乐、美术等。

2.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将课程内容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文学欣赏和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公式计算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数理思维。

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采用开放性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教师素养在教师素养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应当具备高水平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思想,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素质。

5. 学生素养在学生素养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全面发展。

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三、总结与展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和学生素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进步。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事业还有很多问题和挑战,如教师培训、教育资源和教育公平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创新。

未来,希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够继续深入推进,在更多的领域和层面上取得新的成就和进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讲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讲稿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3. 综合性原则
课程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4. 实践性原则
课程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
Part
02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类型改革
优化了单一的课程结构,增加了选修 课、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课,以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讲 稿
• 引言 •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 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 课程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引言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 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改革,可以更新教 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 1.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
教学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社区资源等多样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评价改革
评价方式多元化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 定、口头表达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 习成果。
评价主体多元化
鼓励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参 与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01
3.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课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表现形式。

本节内容主要以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从改革的背景、目标、创新及发展展望几个方面对它进行分析。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受到外部与内部多种因素的制约,了解这些因素,对于把握课程改革的特点,顺利达成改革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可以从外部与内部两个维度来概括:外部因素即当代社会发展特点对新课程的影响,内部因素即教育发展的内部矛盾。

这两个维度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四个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身的发展完善。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教育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加强,这是因为,知识经济归根结底是教育经济。

教育既是知识生产、积累、使用的主要手段,也是经济发展转向知识依赖的根本途径,更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的桥梁、纽带。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又被称为教育经济,它强调经济的发展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

在知识经济社会,人类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知识的较量,是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才的较量。

因此,知识经济的挑战,从根本上讲是教育的挑战,知识经济必将引起整个教育体系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它必将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产生全面影响。

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具有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知识创新能力;②知识重组和知识应用能力;③自我更新能力;④个性化的决策能力;⑤社会合作能力以及反馈速度;⑥价值反省与承担责任的能力。

其核心是人的主体精神与创造素质,尤其是创造素质。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将重心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

浅谈我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我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我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本文首先就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情况进行浅述。

其次,通过我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把课程改革的重点主要通过三方面(课程结构的改革、教学过程的改革和课程评价的改革)进行理解与分析。

进而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影响.【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改革;教师;影响;【正文】一、基本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撞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在这里,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话说回来,但就目前看来,基础教育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

学生负担过重,学习被动,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现象仍广泛存在,而进入课改实验的中小学基本上限于按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开设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和选修课整体上没有得到落实。

据调查,目前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有社会历史、就业压力、传统体制、队伍素质、办学条件、课程设置等因素。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
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
对考试结果的处理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排名次的做法,70%的考试结果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害怕或讨厌。
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程、教材、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准确性方面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劳动态度与技能,动手能力,搜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自主创造能力、美的感受……
校长、教师认为 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 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 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 标 二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 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 合性和选择性。
•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身高增长不足0.5 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 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初中生9小时睡眠。 •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随年级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不幸福,而且这样的状态不能被成人社会 所关注。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是外在的动力,更多的来自分 数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对数学内在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这是目前 我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的两大悲剧。”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兼

第七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七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七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目标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一)社会政治背景——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举措1985年开始以来,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政治体制已经提出和启动了民主化进程,文化开始突破“一统化”,走向多元化。

课程被牵动而开始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革进程,但力度不够。

一方面是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说,素质教育喊得振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知识经济正迅速来临,教育能否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力量;最后就是计算机网络在教育领域的迅速兴起,势必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乃至办学的体制和教学的组织形式。

基于这些宏观认识,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9年召开的第3次全教会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C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2001年6月,历时2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

新课程改革进入实验阶段。

全国现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区(县、市)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3年,在实验使用反馈和调研基础上,组织修订课程标准。

计划2004年到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全面推广新课程。

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体系。

(二)教育实践背景——教育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程形态仍然是传统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在课程实施中,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采用讲授、灌输方式,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

2.课程观念陈旧比如在课程构成观念中,一方面把课程载体构成狭隘化为“教材”,缺乏课程包的现代观念;另一方面把课程实质构成狭隘化为“教学内容”,将内容与目的目标、教学方法、评价等割裂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认识的综述学院:教育学院年级:2006级2班姓名:李晓阳学号:222006305211063指导老师:范蔚教授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认识的综述(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

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

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

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

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

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

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

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

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

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革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崭新教育理念,也表现出力图实现学校教育从象牙塔走进生活广场、由教师霸权走向师生互动、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灵活的理想教育模式。

其中树立的教育价值导向为教育实践提出了正确方向,其重要性与意义不言而喻。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全面改革:目标一: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就是要改变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二:从课程结构的角度,要求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逻辑,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课程改变了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传统模式,新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三: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要求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目标四: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这次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目标五:从课程评价的角度,明确规定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目标六: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各省份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特点1.新的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的课程价值观从课程改革设计实验的全过程来看,贯穿整个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或者说基本教育理念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这应当说是课程价值观或者课程功能观上的重大转变。

2.课程目标的设计上突出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次课程改革课程目标所极力突出的一个重点。

3.课程改革突出体现了综合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首先,综合性体现得非常明显。

从学科间的关系来看,此次课程改革既从整体上体现了综合的要求,在同一门学科中也加强了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以及学科内部的知识、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现实经验的综合关联;另外,还专门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特殊的课程领域。

其次,改革强调了基础性,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明确提出了要精选那些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有关的科学方法、科学发现方面的知识。

此次课程改革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阐述实际上已经展示了对它以往内涵的革新,“双基”的内涵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有了新的拓展。

最后,新课程改革还从课程内容上强调选择性,这就意味着课程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

4.课程内容的设计进一步关注了学生的现实经验和学习的现实状况,强调了课程内容回归生活实践这次改革无论从改革目标的确定,还是各科标准的确定,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这样的发展动向。

课程内容的设计在立足于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同时,还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现实经验,关注他们现实学习的需要,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多地强调了对一种生活世界的回归。

5.更多地容纳和反映了社会科技进展的新动向,同时十分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性把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这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内容来加以完成,实际上涉及了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改革进程,在课程启动时教师必须对新课设计新的要求,对教学行为教学理念作出必要的调整。

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从接受式的学习、机械记忆式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探究、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这样一种学习状态。

6.课程评价方面建立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多个方面的变化,7.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重大改革,落实了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新体制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政策上给地方课程建设和上层课程开发预留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为每一个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课程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此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完全可以预料在新课程推行以后,地方课程的建设和上层课程的开发一定会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丽风景。

8.课程的标准和教材的设计方面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1)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注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权力等,这样一些基本的理念在各科标准和教材内容中得到了程度不同的体现。

(2)突破学科界限,在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学科结构的逻辑性的基础上,不为过去所谓的学科中心的观点所束缚,使课程设计能够跨越学科,更加密切地关注社会现实,与生活实际发生关系,与学生的实际经验发生联系,能够及时反映一些社会科技发展的新动态。

(3)改善学习方式,在标准的确定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都强调要通过教材设计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4)课程教学评价建议具有了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在此次大纲的教材设计中针对如何评价课程教学设计了更多的具有操作性、指导性的建议。

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教学方法体现(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学会做人,确立诚信、友善、智慧、责任、公平、开放等优秀品质。

其次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创造具有个体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突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一般采用“激励”的方法,让学生感到“我能,我行,我会成功”,然后要鼓励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四)加强开展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强调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并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中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针对课程中安排的活动内容,教师要运用不拘一格的多种形式进行可行的、实效的、有主题性的、有针对性的选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讨论、访谈、体验、演讲、交流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提高学生“德”的素养。

切忌把活动课当成“自己课”、“放羊课”。

(五)切忌沿袭过去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审题能力不强、缺乏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方法,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面的联系,思维不活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对开放性试题不适应;文字表述能力不强,语言表达不规范等。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存问题(一)采用精英决策模式,凸现核心利益者缺位。

我国新课改的决策议程形成了完整的链条:提出政策问题——界定政策问题——调查论证——专家小组理论设计——面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决策,这一看似民主的决策链条仍然是自上而下的精英决策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