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开发园本课程 资料
基于地域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基于地域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作者:李鸽来源:《天津教育·上》2022年第04期近年来,校本课程教育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到校本课程的教育实践再到校本课程教学的应用效果,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均取得了瞩目成果。
随着校本课程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关于校本课程的教育共识,即校本课程应充分突出地方差异化特征,明确本校的教育哲学,将当地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塑造力的地域性文化资源作为核心内容,通过采编、改编、新编等方式,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才能真正发挥校本课程在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方面的重要意义。
随着校本课程教育理論的不断完善,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关于校本课程的教育共识,即校本课程应充分突出地方差异化特征,明确本校的教育哲学,将当地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塑造力的地域性文化资源作为核心内容,通过采编、改编、新编等方式,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才能真正发挥校本课程在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地域文化资源价值(一)地域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拥有较高契合度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是以学校为单位,根据学校教学理念、教育哲学为导向进行的独立课程教材编纂,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时,更多时候有着明确的教学方向目标,一般性标准化教材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学校教学需要立足于本校、本地区的教育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而选择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式进行教学创新。
可以认为,校本课程本身便是地区差异化教学的产物。
而地域文化是文化系统中具有鲜明地区特征、同时是经历长期历史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鲜明地域文化,素有“十里不同风”的文化特征。
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差异显著,相应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滋养人、塑造人的方式也千差万别。
现代教育在面向青年、青少年学生群体推进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无法真正脱离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高质量的教育工作一定是与学生自身的文化习惯、文化认知相适配、相融合的。
地域文化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地域文化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地域文化园本课程是一项旨在促进本地民间文化传承保留和发展的课程。
这门课程由一些专业人士经过研发制定,旨在提高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加深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记忆和追求,以引导其在本地文化的表现上更大胆和更有创意。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特色,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并学会以文化形式进行表现,积极参与到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当中。
为实现其初衷,本课程分三个阶段:知、行、思。
第一阶段,学习及理解本地文化,包括考察及学习本地文化景观,熟悉本地文化名胜古迹等。
第二阶段,实践,把学习的结果付诸实践。
实践活动有:参加古迹考察、结交当地居民,学习本地习俗及文化,参加艺术活动如团队形象表演、舞蹈、体育社交等,开展文化主题思想交流活动,最后参观考察本地旅游景点,学习传统文化。
最后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以有思想和创新的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分享本地文化,在个人习作中把所学好的东西用上。
例如:参加传统歌手比赛、组织彩票大赛、参加颁奖典礼等等。
因此,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本地文化的知识掌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良好的本地文化关怀,积极参与到本地文化发扬光大中。
并且,本课程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也是学生们欣赏美极大的一个机会,也使他们更加的接近本地文化。
最后,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能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本省社会文化发展尽一分力,更加热爱本地文化、携手共建和谐的团结精神。
基于地域文化视野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成果分享基于地域文化视野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三明市列东中学纪小华校本课程是学校相关人员联合学生及家长或社区人员等自主或合作开展的、目的在于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创生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在当前课改背景下具有非凡的意义。
校本课程在加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加快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特色发展。
一、校本课程开发融入地域文化的意义地域文化是某个地域的人们在特定范围内,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
地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的语文课程价值。
1.可以丰富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点,大语文观亦认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这种观点里面显示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o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地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理应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充分开发地域文化,扩大视野,把能作为教学之用的多姿多彩的课程资源纳入其中。
校本课程能够发挥地域特点,把生活融入课堂,使语文学习贴近生活,充满生活趣味,生动活泼可知可感。
因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在地域的文化也各不相同。
选择学校所在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更能凸显学校特点。
2.可以传承地域优秀文化。
地域文化承载着某个地域的文化形态,具有地方特色。
如若不学习、发扬,年轻一代就会对其慢慢淡漠。
一线教师通过收集、思考,把地域文化进行系统地筛选、提炼,同时在国家课程框架下,把地域文化要素融入到校本课程中去。
通过教师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原来抽象、模糊的地域文化才能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具体的、明确的、可触摸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地域文化有可能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地域优秀文化得以通过校本课程得到传承。
3.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对于本地的地域文化,由于就在学生身边,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对于这样的课程资源,学生乐于接纳,容易响应。
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一、引言地方特色资源是指特定地域内独具特色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
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方法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的重要性1. 丰富课程内容地方特色资源丰富多样,蕴含丰富的文化、历史、地理和社会资源,可以为学校课程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案例。
北京的紫禁城、西安的兵马俑、成都的熊猫基地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资源。
结合这些资源,可以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对本地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这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和链接感。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地方特色资源的利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积累和成长。
三、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方法1. 整合课程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整合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校本课程。
结合本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等,设计出符合本地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参观考察、项目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借助外部资源学校还可以借助外部资源,如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企业等,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学校可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丰富课程资源,为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下面文章就对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本土课程;课程资源;资源开发引言从我国幼儿教育情况来讲,目前,对于本土资源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从孩子们的发展上来说,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特色文化,从本土的文化中吸取营养,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文化底蕴,让他们从小就热爱家乡,积极了解地方文化,从而将地方文化发扬光大。
因此,把特色文化完美地融合在幼儿园的课程中,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以壮乡文化为载体,开展有层次的主题活动,在幼儿常规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教育,选择教材进行本土文化教学等,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1本土文化引入园本课程的必要性首先,有利于优秀本土文化的传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新时代年轻人关注更多的是潮流文化,西方文化。
将本土文化引入园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可以使本土文化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从小接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优秀本土文化,并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弘扬。
其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在对园本课程反复的创新开发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知识水平得到提高、教育技能得到优化和发展。
其次,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和开发园本课程时,幼儿教师个人的反思与创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幼儿教师要与同事、幼儿、家长、课程专家以及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合作。
因此,本土文化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幼儿教师间的交流与反思,也加强了幼儿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形象都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另外,丰富园本课程资源。
“坚持以园为本是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与开放性建设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园本化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集中趋势,各地区幼儿园都对园本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挖掘地域文化优势,建构园本特色课程
挖掘地域文化优势,建构园本特色课程摘要:地域文化资源蕴含教育价值,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开发融入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有利于从中拓展视野与汲取营养,构建与提升校园文化,同时,有利于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丰富园本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文化兴趣,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本课程;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齐鲁国地盘对照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
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
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进入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从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东夷文化出发,日照向传统文化要动能,通过一批“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日照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塑造城市的气质和内涵,点亮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一、用“心”体验.引入本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震泽在民风民俗、家乡特产、文化遗产等方面颇有特色,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有许多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消失。
幼儿难以有相关经验。
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完全是为幼儿所创造的。
要从幼儿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适宜的内容,这样才会把灿烂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承,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一)深入民间生活地方文化来自民间。
我们深入民间生活.了解有关民间文化的起源、种类、特征,观察民间工艺程序.掌握制作的方法要领等。
我们还走过许多乡村田野、新村社区,龙门崮,浮来山等文化遗产地都留下了我们寻访的足迹。
通过寻访.我们不仅亲眼领略了民间文化的魅力,而且还收集了更多更宝贵的教育资源。
通过龙神庙、祈愿阁、戏台、茶楼、书院等小镇特色建筑的日常展演,把日照的民俗文化、东夷文化、渔文化发扬出去。
(二)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园本课程”是指幼儿园从自己实际出发,开发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园教育成效的课程。
与幼儿园的师资、资源等条件相一致。
我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努力构建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积极引发、释放和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引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土资源指的是幼儿所身处的地域环境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如当地的风土民俗、传统手工艺、地方文化等。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可以增强幼儿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本土资源的开发1. 调研与发现在开发本土资源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地域性调研与发现。
通过实地考察、与当地居民交流等方式,了解本地的特色和优势资源。
这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本土资源的存在与价值,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基础。
2. 挖掘与整理根据调研与发现的结果,教师需要挖掘和整理本土资源。
这包括编制地方文化故事集、整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方法、收集当地特产食材等。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开展的本土资源。
三、本土资源的利用1. 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将本土资源融入到日常的课程内容中。
例如,在讲授自然科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开展户外实地考察和观察;在艺术课或手工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作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
2. 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通过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本土资源。
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制作节日道具,参与有关的庆祝活动。
3. 组织社区参观与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参观与交流活动。
这可以帮助幼儿更加亲身地感受和体验本土资源,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社区居民的参与也可以丰富活动内容,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四、注意事项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注重安全在利用本土资源时,教师需要确保幼儿的安全。
例如,在户外实地考察时,教师需要提前了解路况和安全隐患,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和教育。
2. 尊重本土文化在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时,教师需要尊重本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08
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任务请输可入行你性的题分目析
1.基于课题实践研究基础。 2.基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感谢聆听
请多指导
核心概念的界定
园本课程中开发利用:是指幼儿园组织及其成员,根据 国家或地方政府关于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与幼儿园自身发 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所进行的课 程选择、课程生成、课程重组的相关研究与管理过程。
03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 现状与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领域现状
欧美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 程开发的探索。 我国90年代末,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 提出基础教育的课程由三个部分组成: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地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可以 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以满 足不同幼儿园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 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建立适合 本地区实际的课程体系。
的结构、模式与途径
03
策略的研究。。
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支持
系统的探索。。
05
01 地方文化幼儿园课程内涵、
02 价值的研究。。
04 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素质 要求与培训机制的建设探 索。。
请研输入究你重的点题目
形成园本化特色课程,把 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资源 渗透到各项活动中,丰富 幼儿关键经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探索整合社区资源, 进行地方文化的师 资培训和社会支持 系统。
本课题研究势图进一步完善 幼儿园课程结构,形成园本 化的特色课程,同时进一步 丰富现有的幼儿园园本课程, 促进幼儿园文化建设与内涵 发展。
请输研入究你内的题容目
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地方文 化资源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进行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广水市实验小学作为湖北省课程改革实验基地之一,荣幸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规办[2002]6号文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子课题《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任务。
为此,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向湖北省教研室《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总课题组申报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校本课程研究》的课题研究,正式启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历程。
在一年多的实践活动中,参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盘点资源,实施研究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并非一定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它更需要对现有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校内资源1、师资力量:广水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校史的老校,创建于1906年,现有学生3319 人,48个教学班,130名教师(其中小学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86人)。
其中有省级骨干教师5人、大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6人,还有一批各学科省市教学研究会会员等。
2、办学条件:广水市实验小学占地面积四十多亩,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办公楼1栋、综合楼1栋、教学楼2栋),各教室均配有校园闭路电视、学校建有校园网、阶梯教室、体育室、音乐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演播厅、实验室、劳技室、器材保管室、多媒体电教室、春蕾电视台、远程教育接收、广播室、舞蹈教室等。
学校操场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有标准化的蓝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毽球场2个,体育器材设备完善;学校绿化率达15%,有专业人员2人管理苗圃、温室、绿化带;学校办有学生食堂、豆奶厂等。
3、特色教育:广水市实验小学是广水市境内唯一获省考试院批准并挂牌的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基地,拥有经过省考试院培训、持有剑桥少儿英语培训上岗证的专业英语教师15名,学校把剑桥少儿英语编入课程体系,每周安排6课时的剑桥少儿英语课;学校2001年获得“广水市艺术学校”命名,是广水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基地,拥有专业舞蹈教室,拥有专业舞蹈教师5名,并聘请省体育舞蹈协会会员郭春和夫妇作指导教师,每年“六一”举行一届“春蕾艺术节”活动,学校是全国少儿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每年12月举行一届“春蕾科展周”活动。
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
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本土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教育 (3)1. 幼儿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4)1.1 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5)1.2 幼儿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 (6)2. 幼儿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现状分析 (7)2.1 幼儿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融入情况 (8)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9)三、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 (10)1.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的概念及意义 (11)2.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 (13)3.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的原则和方法 (14)四、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 (15)1. 建构策略与路径选择 (16)1.1 以本土文化为核心,融入课程内容 (17)1.2 结合地域特色,设计特色课程活动 (19)2. 实施步骤与实施过程 (20)2.1 制定详细课程计划,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22)2.2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本土文化素养 (22)3. 课程评价与反思 (24)3.1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课程结构 (24)3.2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课程实施策略与方法 (26)五、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探索实践案例分享与分析 (26)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探讨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
文章首先介绍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和传承本土文化的必要性。
阐述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的背景、意义及目的,指出园本课程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相结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文章将重点分析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策略,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的方法与途径、课程评价的标准等。
探讨在建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如师资培训、资源整合、家园合作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文档还将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幼儿园园本课程探索的实践经验,包括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方式、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幼儿的学习成果展示等。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 推进班本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内容,是幼儿自主活动、深度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虞永平教授说:“以班级为基点来建设的课程,应从本班幼儿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班级的各种资源,以尊重班级幼儿的发展差异为前提,依托幼儿园和班级的课程资源,师幼共同建构服务于班级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课程。
”一、探寻自然资源,在环境中生发课程我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应将其巧妙地渗透到环境教育中的每一个角落。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为显见的就是儿童身上的自然性,童年是自然的一种表达。
自然环境与儿童的感觉、注意力、运动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关系,证明自然对儿童的身体与心灵具有一种“滋养”的价值。
自然具有的真、善、美的价值内涵,是鲜活和适宜的“教材”,它们低成本又高质量,而且往往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收集资源,丰富区域材料在农村,各种自然资源到处可见,如树枝、松果、树叶、笋壳、石头、木头,还有常被废弃的稻草等,这些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如幼儿发现树桩,会纷纷围在一起观察、讨论。
而有的幼儿在寻找散落的树叶,制作成一顶顶金色的花环。
幼儿会收集各种有趣的材料,根据经验去拓展他们的游戏方式。
在幼儿自己亲手搜集的自然材料中,有的可以直接投放到活动区域中,有的则需要再加工后投放,让幼儿参与加工过程,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力。
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可以制作出有效的区域材料。
在区域游戏中,根据材料的颜色、形状等不同特点,幼儿可以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巧妙改造、组合、创作。
如幼儿在观察核桃壳特点后,借助黏土等辅助材料创作出了小乌龟、小帆船等作品;用松果制作出了鸵鸟,用树枝和毛线缠绕出了蜘蛛网等作品。
活动中,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幼儿也会根据自己所需选择材料,学会抓住材料自身的特征,进行艺术的想象与构思。
挖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前言我校地处山东省青州市玲珑山区,这里钟灵毓秀,人文气息浓厚,孕育了我国北方第一大古村——井塘古村。
这样的文化背景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的优质资源。
我们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挖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诞生了我们自己的教材——《走进井塘古村》,从而以实际行动为基础教育改革献上绵薄之力。
一、开发:路漫漫其修远兮,越过高山是平原。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为学校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
刘井小学是一所配备有新型教学设备,积淀丰厚文化底蕴的学校。
多年来的积累探索孕育了“博学•创新”的学校文化,确立了“探索学习的兴趣,享受研学的幸福”的办学理念,我们依照“探-研-学”的校本研修思路,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开启学校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1、组织保障我校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以校长、校外专家组成的开发指导小组,以教务处为主的组织协调小组,以学校教学骨干教师为主的实践研究小组,同时辅以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研究网络。
这些组织一方面保障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个进行动员宣传,交流对话的平台。
2、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上我们做了细致的考察与分析:学校所在地的井塘古村是我国北方第一大现今保存完整的古村院落。
现今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已被列为青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潍坊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另外,随着青州市井塘古村旅游项目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察古村,并形成了一些列的文献资料,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给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上我们首先在确保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一致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二是满足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其三兼顾当地地区发展的需要,丰富课程资源,吸收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参与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有效利用地域资源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有效利用地域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摘要:马务小学典型的城中村小规模学校,近年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利用马务社区周边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优化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校特色发展焕发了新的活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关键词: 利用地域资源校本课程建设一直以来,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着、丰富着自身的精神和物质内涵,成为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土壤。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学校周边丰富的资源已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材料,如何利用好、开发好,值得深入探讨。
我校利用社区周边资源开发了“务本教育”校本教材,依托周边资源实施校本课程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溯源地方文化,凝炼理念体系每一所学校都有各自所处的气候环境、历史发展和民俗风情。
马务小学所在的马务村有800多年历史,民风务实淳朴,这里的“马务吹”曾享誉四方,以人数众多、气势磅礴而出名。
马务村是广州市典型的“城中村”,广东首个农民工博物馆、广州城市印记公园驻扎于此。
近30年以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到了马务生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常住人口结构,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我们以地方文化为根基,以“成就孩子的本真人生”为办学理念,凝炼了“务本教育”价值体系,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挖掘周边资源,开发校本教材1.分析社区周边资源。
校本教材开发充分考虑乡土民情、区域特点,才能适应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突显学校课程特色。
根据地域实际,我们从“社区环境资源”与“学校环境资源”进行分析。
在梳理周边资源时,我们挖掘了曾经名震珠三角的“马务吹”,为了传承这一地域文化,我们坚持全校普及吹奏型小乐器——竖笛和葫芦丝的教学,并编写《竖笛悠扬》校本教材。
2.确立课程框架。
校本教材立足本土文化、展示本土文化,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
我校现有教师25人,学生511人,学生来源广,地段生约占45%,来自马务、石岗两条村。
马务舞狮、石岗舞龙等传统文化项目声名在外,如今马务村已逐渐形成了区内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的新商圈......立足以上本土文化,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我们确立了“务本求真”作为学校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务德、务智、务体、务艺、务劳五个方面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搭建了课程内容框架,3.拟定课程内容。
浅谈幼儿园教育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地尝试
浅谈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苟月芳(省宕昌县职业中专附属幼儿园宕昌748500)摘要: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及乡土传统文化等教育资源,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构建园本课程,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容。
本研究以宕昌县的乡土教育资源为例,探讨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容的生成与建构,并论述了这些乡土教育资源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发展乡村幼儿教育,需要根据乡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乡村的资源,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容和良好的保障条件,以促进乡村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乡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特色资源,往往是城市所不具有的,发掘这些资源的课程价值,加以开发利用,能够给乡村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带来丰富的容和形态,也能很好地适应乡村地区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
主题词: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开始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预示着园本课程在现在和未来数年将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作为一所县城幼儿园,怎么开发园本课程容?本文重点探索幼儿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容的问题。
一、严格从幼教课程资源的现状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要求开发园本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幼儿园课程也涌进了改革的浪潮中,主要是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幼儿教材,常常令我们眼花缭乱,无从适从,从而不停地追随着热门课程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但我们在使用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却发现,盲目地追从热门教材,不切合我园幼儿的教学实际,现有的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容都是我园幼儿难以接触和体验到的事物,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丰富的乡土社会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不能充分发挥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
而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各类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并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构研学实践校本课程
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构研学实践校本课程发布时间:2023-07-14T11:23:27.743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5月总第452期作者:王彬[导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只局限于“围墙内”的学校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
河北省衡水市永兴路小学053000摘要: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新时代向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对学生的知识理论基础进行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由此研学实践课程的帷幕全面开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基于研学实践的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规划随意、研学目的不明确、评价与保障机制不完善等,这对广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乃至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此,本文将针对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构研学实践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分析,提供解决的思路对策,以有效提高研学实践校本课程质量。
关键词:地域文化研学实践校本课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只局限于“围墙内”的学校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
2016 年底,教育部、发改委、旅游局等11 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中小学研学旅行从政策层面被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同时,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程。
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育人的有效途径。
然而,当前我国研学旅行普遍存在规划随意、研学目的不明确、评价与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课程实施流于形式,研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构研学实践校本课程,使得研学实践教学具有自身的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从而保障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为此,本文将针对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构研学实践校本课程进行详尽探讨与阐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是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所处地域的文化、风土人情以及自然资源,设计并实施的一套帮助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从而满足幼儿多元化的成长需求。
挖掘本土自然资源,开展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活动。
幼儿处在自然环境中,对于周围的山水风物、植物与动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进行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可以组织幼儿去观察当地的山川河流,采摘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或者组织户外的野餐、拓展等活动,这些都能够让幼儿近距离地感受自然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观察、感知和表达能力。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包括民俗、习俗、风土人情等,都是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重要来源。
可以通过节日庆祝、传统手工技艺、民间工艺制作等活动,让幼儿接触、体验和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了解故乡的风土民情和乡土气息,培养他们的地域文化认同感。
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促进情感的升华,提升自尊与自信心。
挖掘本土社区资源,开展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活动。
社会生活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则是社会生活的桥梁和基地。
通过走进社区,参观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志愿者服务中心、河流湖泊等地点,让幼儿感知社会环境,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责任。
可以邀请社区内的老师、医生、警察等社会工作者,进行课堂访谈,让幼儿亲身感受社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激发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
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设计需要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让幼儿能够接触到和了解到身边的文化和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挖掘本土资源,建构幼儿园本课程。
一、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址、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地方特色美食等。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民俗村等场所,让幼儿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
同时,在日常活动中也可以以当地特色食材为主题开展烹饪活动,让幼儿在尝试美食的同时了解地方特色。
二、自然环境资源的挖掘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当地的动植物、自然景观和地域生态环境。
在幼儿园中,可以带领幼儿到公园、山林、水上等自然景区进行课外教学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亲子采摘、种植活动等,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自然环境。
三、社区资源的挖掘社区资源包括社区内的人文景观、社区服务设施和社区组织。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邀请社区志愿者进行分享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社区中不同职业和人员的角色和作用。
同时,也可以参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如邮局、医院、警察局等,让幼儿了解社区服务设施的功能和用途。
家庭资源指的是幼儿的家庭、家庭成员和家庭传统习俗。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邀请家长进行分享活动,让幼儿了解家长的职业、兴趣和生活经验,建立亲子关系。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家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家庭传统的重要性。
综上,有效挖掘本土资源是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重要一环。
通过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可以培养幼儿的地域文化意识、环保意识和家庭美德,提高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园本课程实践研究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园本课程实践研究作者:罗荣辉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1年第09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民族的灵魂。
2014年,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的特殊功用,而挖掘和发展地域文化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学前教育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成为核心任务,而课程资源与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是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基于此,我园开展了地域文化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以“五溪文化”丰富课程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地域文化园本课程的定义关于地域文化,专家学者们曾有过许多不同的阐述,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对来说,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信仰等方面。
地域文化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地域不同,文化也不尽相同。
地域文化园本课程即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基于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本园现实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或经验。
该课程以地域文化精髓为切入点,与本园师资、幼儿发展等相契合,对弘扬地域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地域文化园本课程的价值阐述这里的价值专指地域文化园本课程的积极意义。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地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以满足不同幼儿园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当前,我国幼儿园的国家课程,实质上就是2001年6月29日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都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等具体的课程形式。
对于大多数的幼儿园和教师而言,课程资源的匮乏,仍是困扰新课程推进的重要障碍。
然而,幼儿园具有中小学所不及的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不仅可以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还可以利用优化的课程资源自由选择最适合的教育内容,尝试各种富有特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课程体系。
因此,园本课程的自主开发是每一所幼儿园面临的共同任务和实际需要。
1 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意义淮安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如独特的民间艺术、人文景观、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农村资源等。
但是现有的幼儿园课程对淮安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远远不足。
一方面是由于地方课程资源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地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结果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因此,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对于完善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幼儿园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同时,对于地方课程建设与园本课程开发,以及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2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苏北农村幼儿园,积极开发利用本土化自然资源,对孩子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地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以满足不同幼儿园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当前,我国幼儿园的国家课程,实质上就是2001年6月29日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都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等具体的课程形式。
对于大多数的幼儿园和教师而言,课程资源的匮乏,仍是困扰新课程推进的重要障碍。
然而,幼儿园具有中小学所不及的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不仅可以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还可以利用优化的课程资源自由选择最适合的教育内容,尝试各种富有特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课程体系。
因此,园本课程的自主开发是每一所幼儿园面临的共同任务和实际需要。
1 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意义
淮安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如独特的民间艺术、人文景观、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农村资源等。
但是现有的幼儿园课程对淮安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远远不足。
一方面是由于地方课程资源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地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结果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因此,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适合本园实际
的园本课程,对于完善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幼儿园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同时,对于地方课程建设与园本课程开发,以及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2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苏北农村幼儿园,积极开发利用本土化自然资源,对孩子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乡土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亲历性、具体化;二是实践性、可操作性强。
因为乡土课程资源就是幼儿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现实世界,幼儿可去观察、调查、访问,可触摸、临摹描绘、感受体味,操作起来经济简便易行,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使幼儿对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使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化,奠定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挖掘与优化地方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利用本地教育资源,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教育活动,并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活动形式来实施,可以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关知识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关注环境、爱护自然的情感。
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力乡土课程资源以人们的生活为起点,由近及远,内容设计具有可扩展的宽广空间。
在利用身边资源开展活动中,教师跟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通过参观、讲述、讨
论、操作等形式使教育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并逐渐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和探究动机。
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园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教师要从传授者、管理者转化为促进者、引导者、学习者和研究者。
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教师实现这一“转换”呢?从实践来看,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促使教师广泛阅读,关注淮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
3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施原则
目标性原则园本课程开发必须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其次,必须是幼儿园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追求。
同时,这个思想又是具体的,贯穿于幼儿每日活动中;更是活的,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需要来选择乡土课程资源,不能随便滥用。
经济有效原则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比选择运用其他课程资源更简便易行、省时高效。
而且,它与教材内容的配合,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多样化的发展,甚至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和谐性原则乡土课程资源与课本知识和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进行整合,使之和谐统一。
开发与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性园本课程,使幼儿园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使幼儿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