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民间传说大全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备受关注和庆祝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会寻找和讲述一些和重阳节相关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虽然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都以庆祝重阳节为主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广为流传的重阳节传说和故事。
一、女娲补天传说相传在古代,天空上的女娲接连发生了一连串的灾难,地球上的大山崩塌,海洋泛滥,火焰燃烧,瘟疫四起。
为了拯救人类和地球,女娲决定补天。
她来到千山万水之间,采集五色石,制作了五彩之绳。
女娲扯断自己的青丝,用绳子缠住天空的每一个角落,把天空牵引起来,使得大地重新恢复了安宁与繁荣。
为了纪念女娲补天的功绩,后人在每年的重阳节,都上山祭拜女娲,以示敬意和感恩。
二、草人娶媳妇传说在某个古老的村庄里,生活着一位姓陈的老人。
陈老人儿子已过而立之年,仍未娶妻,使得陈老人极度焦虑。
有一天,陈老人突然听到一位神仙的声音,在他的梦中告诉他:“重阳节的时候,你可以用稻草制作一个草人,晚上带回家,明天它就会变成你的媳妇。
”陈老人听后非常高兴,按照神仙的指示去做。
果然,第二天早上,他发现草人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
他感激地告诉村里的人,大家纷纷效仿,制作草人,期望也能得到好运。
三、屠妖节的由来相传,古时候有一条凶猛的恶龙居住在一座山上。
这条恶龙喜欢吃人,每当到了重阳节,它就会纵情狂风,绑架幼童,吃掉老人。
为了保护村庄的人民,一位勇士决定挑战恶龙。
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将恶龙打败。
为了纪念这位勇士和庆祝胜利,人们每年在重阳节都会举行屠妖节。
他们会互赠菖蒲,佩戴五彩丝线,以祈求平安和吉祥。
四、赛菊花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爱花的文人,在重阳节时到处欣赏菊花。
他看到一朵特别美丽的菊花,决定挖下它带回家。
可是,刚才他挖下菊花时,菊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
啊!原来这朵菊花是著名的仙女花。
为了庆祝重阳节,人们举行了赛菊花的比赛,希望通过争奇斗艳,来向姑娘表达对她的敬意。
自此以后,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和赛菊花比赛。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
以下将介绍几个与重阳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屠妖节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妖怪叫“长庚”,它喜欢吃人。
每逢重阳节,长庚就会化身成老人,瞄准老年人下手。
村里的人们非常恐惧,于是请来了一位名叫王仙客的神仙,希望他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王仙客向村民们提出了一个办法,他告诉村民每年重阳节这一天,要用一种由菊花、艾叶和一些灵草磨成的香粉挂在门上,并点燃,这样长庚就会闻到香味而远离,不再伤害人们了。
村民们依照王仙客的指示去做,果然长庚不再出现,村子恢复了平静。
为了纪念王仙客的帮助,村民们决定将重阳节定为“屠妖节”,每年都要用菊花、艾叶制作香粉挂在门上,祈求平安和长寿。
传说二:翁仲行医相传,在重阳节这一天,有一位叫翁仲的医生,他擅长用草药治疗疾病,深受村民们的敬爱。
有一年重阳节,一位村民的孙子患上了急性风湿病,疼痛难忍。
翁仲听说后立即赶到村民家里,动用他的医术为孙子治疗。
经过一番用药和按摩后,孙子的病情逐渐好转。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的村民们为了表达对翁仲的感谢,决定在重阳节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从此之后,重阳节便成了村民们为了纪念翁仲医生的节日。
村民们会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向翁仲表达感激之情,同时祈求健康和长寿。
传说三:凤求凰古时候,有一只受伤的凤凰飞到了一个村子里。
凤凰痛苦不堪,用它的歌声诉说着自己的伤痛。
村里的一位姑娘心地善良,被凤凰的声音所吸引。
她寻找凤凰的声音,最终发现了它。
姑娘动了恻隐之心,仔细观察凤凰的伤口,并用自己的草药为其治疗。
经过姑娘的精心照料,凤凰的伤口逐渐愈合。
重阳节当天,凤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回报这位姑娘的善良和帮助。
它从天空中降临到村子里,并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年轻人。
姑娘与年轻人坠入爱河,并结为夫妻。
从此之后,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村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为姑娘和凤凰的美丽爱情故事祈福。
传说四:登高乘船相传在每年的重阳节,人们会登高远眺,乘船游江湖,是为了避开瘟疫和厄运。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
重阳节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记录了人们对重阳节的独特认识和情感寄托。
一、曾老爷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叫曾长寿的老人,他居住在一个山村里。
曾长寿从小就喜欢研究草药,他深知许多草药的药性,能治愈各种疾病。
由于他的帮助,村里的人们都非常敬重他。
某年的重阳节,曾长寿到山上采摘草药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草药。
这种草药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曾长寿将这种草药带回家,亲手制成了一种特殊的药膏。
重阳节当天,他将这种药膏分发给村里的所有居民,并嘱咐大家在这一天服用,以祈求长寿和健康。
自此以后,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纷纷前往曾长寿的家,一同庆祝,并互赠草药,寓意着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二、避邪咒灾的九层饼在重阳节之前的几天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种特殊的食品——九层饼。
这种饼的制作非常精细,每层饼的面积都会逐渐缩小,最后一层制成中心空缺的样子。
据说,这个传统起源于一位古代智者。
古时候,村庄里的人们遭遇到瘟疫的侵袭,许多人生病甚至死亡。
一天,一位智者来到村里,他告诉大家只要每年重阳节制作九层饼并且在家中点燃香烛祈祷,就能驱走邪灵和瘟疫。
于是,人们按照智者的指示开始制作九层饼。
这个传统代代相传,人们纷纷制作并享用九层饼,希望能够招财纳福,祛除灾厄。
三、鹤的传说重阳节也与鹤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传,重阳节这一天,只要人们看到鹤,就能得到好运和长寿的祝福。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子化身为一只鹤,来到人间。
她告诉人们,每逢重阳节这一天,她会降临人间,给予人们祝福。
因此,人们在重阳节当天会纷纷前往湖泊、山巅等地,观赏鹤的飞翔,以迎接仙子的降临。
重阳节也被视为与鹤共庆生日的日子。
人们相信在这一天,鹤会降落到人间,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健康。
总之,重阳节是一个与民间传说紧密相连的节日。
这些传说透露出人们对长寿、健康、吉祥的渴望和追求。
这些独特而美妙的传说,使得重阳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与传说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与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
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还与许多传统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相关。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传统故事和传说。
1. 后羿射日重阳节的起源与传说与古代的一位英雄人物后羿有关。
故事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每天轮流出来照亮人间。
然而,在一段时间里,这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给人间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后羿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射箭英雄,他决定采取行动来拯救人间。
后羿携带弓箭,登上了高山,对这些太阳发起了攻击。
在他的射箭技巧的帮助下,他成功地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只剩下了一个。
为了表彰后羿的英勇行为,人们决定将九月初九这一天定为重阳节,以纪念后羿射下太阳的壮举。
2. 山神娶媳妇另一个与重阳节相关的传统故事是“山神娶媳妇”。
据说,在重阳节这天,山神会下山与人间女子结婚。
这个传说源于古代人们对山神的崇拜和祭祀。
为了祈求山神保佑家庭平安和丰收,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山上,向山神道祈福。
故事中的山神形象多种多样,有的被描绘成威武的男子,有的是一个聪明伶俐的老者。
不过不论外貌如何,人们都将山神视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将其作为一种信仰进行崇拜。
3. 菊花的传说重阳节还与菊花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传,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菊花能够驱邪辟邪,保佑平安。
这个传说与古代道教的信仰有关,道教将菊花视为灵气之花,可以避邪辟邪、驱散瘟气。
此外,菊花还被视为万寿之花,因为菊花在秋季依然鲜艳,正值重阳节举行,因此也与长寿有关。
人们经常会提前购买菊花,用于装饰住宅或佩戴,以庆祝重阳节的到来。
4. 秋游活动除了传统的故事和传说,重阳节还与秋游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天,人们会与亲朋好友一起外出郊游,欣赏秋天的美景。
秋游不仅是一种休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向自然致敬的方式。
在秋游活动中,人们穿上传统的重阳服饰,品尝重阳糕点,并聚在一起开展各种游戏和运动,增强亲友间的情感交流。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被称为“登高节”。
它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恰逢秋高气爽,正是登高赏景的好时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着丰富的习俗和传说,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民间传说。
传说一:折桂仙子降妖相传,在古代的重阳节,有一位勇敢而善良的青年农民,他叫李三。
李三生活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村子周围有一片神秘的桂花树林。
每年的重阳节,李三都会来到桂花树林里独自祈祷,希望能有好运降临。
有一年的重阳节,李三来到桂花树林,突然听到了一声尖叫。
他赶忙朝声音的方向走去,发现一只巨大的妖怪正欺负桂花树。
李三勇敢地拿起手中的铁锹,与妖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正当李三力竭的时候,一位美丽的仙子出现了。
这位仙子名叫折桂,她告诉李三只要摘下树上的一朵桂花,妖怪就会消失。
李三怀着一丝希望,迅速摘下了桂花。
果然,妖怪消失了,李三也因为勇敢而得到了折桂仙子的奖励。
从那时起,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来到桂花树林祈祷,希望能得到折桂仙子的保佑,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的力量。
传说二:草堂婆婆登高求仙据传说,在古代的重阳节,有一位八旬高龄的老人,她被村民们称作“草堂婆婆”。
虽然年事已高,但她身体健康,常年居住在桂花山下的一座小草堂里。
重阳节那天,草堂婆婆决定登上桂花山的最高峰,以期能够祈求长寿和平安。
她顶着酷热的太阳,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山顶攀登。
村民们看到了这一幕,纷纷围观,并为草堂婆婆祝福。
终于,经过艰苦的攀登,草堂婆婆登上了桂花山的最高峰。
她朝四周眺望,只见群山连绵,云雾弥漫,美不胜收。
草堂婆婆摘下了一朵盛开的桂花,握在手中,默默祈祷。
传说中,平日里喜欢采集草药的草堂婆婆,因为她的虔诚祈祷,得到了仙人的赏识。
仙人赋予她长寿不老的特殊能力,使她能够继续照顾村民们,并传授他们治病的方法。
从那天起,每年的重阳节,村民们都会登上桂花山,纪念草堂婆婆的勇敢和仙人的祝福。
他们相信,只要虔诚祈祷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和福泽。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有哪些_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有哪些九九重阳节是传说中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祭拜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那么,重阳节有哪些传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传说【传说一:求寿说】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传说二:辟邪说】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
”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
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为了纪念除魔的日子,每到九月初九,人们就把茱萸插到高处,洒上菊花酒,慢慢的,这个风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黄花格外香。
又是一年重阳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别忘了陪伴家人,登高望远,吃糕赏菊,把酒话桑麻。
为什么把九月九日称为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九月九的民间传说

九月九的民间传说九月九日,是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被称为重阳节。
在这一天,人们过节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与庆祝、祈福和纪念有关。
与九月九日相关的民间传说更是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些九月九的民间传说,以及这些传说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传说一:九九登高九九登高是九月九日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活动之一。
根据民间传说,在九月九这一天登高能够避邪辟邪,进退自如,寓意着祈求健康长寿和避灾消灾。
据传说,九月九这天阳气至盛,人们登高祈福可以获得阳气的滋养,让身体得到疏通和激活,防止疾病的侵袭。
传说二:饮菊花酒九月九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饮菊花酒。
根据民间传说,九月九日是重阳草地的菊花盛开之时。
菊花被认为有驱邪、辟秽、祈福的功效,饮用菊花酒可以驱散瘴气、祛除寒湿,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传说中,叶公好龙池边奉荐的菊花被人吃掉后,被救人拿回家中种植并饮用,从此一家之中瘟病不再出现,人们将九月九日定为饮菊花酒的节日。
传说三:草雕九宫此外,九月九日还有一项独特的民间传统活动,即草雕九宫。
九宫是中国古代的数学结构,被认为具有辟邪、镇宅的作用。
据传说,在九月九这天,人们用鲜艳的颜料和五颜六色的草木植物在地上勾勒出九宫格,以图镇压邪恶力量和迎接吉祥。
这项活动也成为了景区庆典和民间展示的一道亮丽风景。
传说四:插茱萸在重阳节的习俗中,插茱萸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茱萸象征着吉祥和平安,人们相信通过插上茱萸,可以辟邪、驱灾和祈求好运。
九月九日,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系上手腕或胸前的茱萸,以示祈福和保平安。
据传说,九月九是阳气最旺盛的日子,插上茱萸可以祈求福佑,防止邪气入侵。
九月九的民间传说与节日习俗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着悠久的传承。
这些传说既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又让人们能够通过活动与习俗来表达对健康和祈福的美好愿望。
九九登高、饮菊花酒、草雕九宫和插茱萸,这些活动在传承中融入了人们对于幸福、健康和吉祥的向往,成为九月九这一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自古就流传下来的节日,于是也自然而然有很多神话传说,下面小编就该大家讲几个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四大传说传说一:桓景降魔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传说二:骊山登高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
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
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重阳节,也被称为“踏秋节”或“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重阳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奇的传说故事。
以下是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民间传说。
一、孤山救母相传,在古代某个村庄里,有一对贫苦的母子。
这个村庄毗邻一座名为孤山的陡峭山脉,山脚下有一座连通两岸的桥梁。
一年的重阳节那天,母亲患了重病,儿子不顾一切地找医生求助,但医生说必须等到冬天才能治愈母亲的病。
儿子听后伤心地回到家中,他深知母亲的病情每况愈下,时间不能等待。
就在重阳节的当天,儿子忽然想起一个传说:每年的重阳节,孤山上会出现一种神奇的草药,有着治疗百病的功效。
儿子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孤山采草。
随着他的长途跋涉,他终于到达了孤山。
他费劲地寻找着,终于在山顶发现了那种仅在重阳节才会绽放的神奇草药。
他顾不得疲惫,立即采摘了一大束带回家中。
儿子将草药捣碎,煎熬成药汁后,喂饮给了病重的母亲。
这神奇的药汁竟然奏效了,母亲的病情迅速好转,康复了过来。
从此以后,重阳节就成为了这个村庄里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登山采草,祈福庆祝。
二、打破九婆的狐妖在中国的南方,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个九婆村。
九婆是村庄里的狐妖,平时以帮助人们算命为生。
但她背后隐藏着邪恶的企图,她通过算命虚晃一场,搜集人们的气运来滋养自己的力量。
重阳节那天,九婆得到了额外的力量,她准备以此为时机,将村庄的人们都吞噬掉,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
然而,村庄里的一位聪明的年轻人闻讯得知了九婆的邪恶计划。
他通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在重阳节的夜晚率领村庄里的人们合力对抗九婆。
村庄里的人们在年轻人的带领下,纷纷点燃菊花,令整个村庄充满阳光的味道。
阳光的力量削弱了九婆的黑暗力量,她无法承受阳光的照耀,最终被村庄里的人们赶出了村子。
从此以后,九婆再也没有出现在那个村庄,而重阳节也成为了村庄里的欢乐和团聚之日。
三、替天行道的赤绳根据另一个传说,有一个贫困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善良正直的年轻人。
重阳节的民俗传说

重阳节的民俗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登高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踏上山顶或举办各种户外活动,以迎接秋天的到来。
除了欣赏秋景、登高远眺外,重阳节还有丰富的民俗传说。
以下是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折桂仙子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杨娥的少女,她生性聪慧、善良美丽,备受村民的喜爱。
然而,杨娥的家境贫寒,生活十分艰难。
一天,杨娥听闻重阳节有登高赏秋的习俗,便在傍晚时分,独自登上了一座山,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秋景。
正当她沉浸在欢乐的时刻,突然一位仙子从云中飘落而下。
仙子告诉杨娥,她在重阳节的晚上,特意降临凡间,观察人间的善恶。
仙子被杨娥的美丽和善良深深吸引,决定将一枝折桂赠予她。
仙子告诉杨娥,只要在折桂后的九天之内,心存善念、努力向上,她将得到好运。
杨娥满怀感激地接过折桂,然后仙子又消失在云中。
自此以后,杨娥家境逐渐改善,她也成为了村里的富家女。
人们纷纷效仿杨娥在重阳节时登高折桂,希望获得好运和发财。
传说二:抵抗瘟疫的故事相传在唐朝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
人们纷纷感染疾病,生活异常困难。
有一位聪明智慧的医生,他发现重阳这一天阳气最盛,可以驱散疫气,保护人们免受瘟疫的侵害。
于是,医生向当地百姓传授了登高的方法,并告诉大家在登高时佩戴一根菖蒲,并饮用以菖蒲泡水的酒,以驱瘟疫。
人们积极响应医生的建议,在重阳节当天踏上山顶,佩戴菖蒲,饮用菖蒲酒。
神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免受瘟疫的侵害,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
自此以后,人们每年重阳节都会登高、佩戴菖蒲和饮用菖蒲酒,以庆祝重阳节和祈求平安健康。
传说三:躲避凶险的故事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天,一位老人告诉人们在重阳节时,有一种恶鬼会借助人们空虚的内心而入侵人间。
为了躲避这种凶险,老人建议人们在重阳节时佩戴茱萸,也就是以茱萸木做成的花环。
人们听从老人的建议,纷纷在重阳节当天将茱萸花环佩戴在头上或衣物上。
神奇的是,恶鬼并没有再次出现,人们在茱萸的保护下渡过了安全而快乐的节日。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传说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老人为主角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纪念和尊敬长辈,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除了重阳登高、赏菊等传统活动外,重阳节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传统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不仅让人们在庆祝节日的同时体验到久远的文化底蕴,也将中华传统智慧和美好祝福传承下去。
一、金蝉报恩在重阳节期间,有关于金蝉报恩的传说流传甚广。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善良的姑娘名叫孔雀,她身患绝症,只剩下一周的寿命。
重阳节的前一天,孔雀在山上看到一只被捕鸟人抛弃在地上的蝉,于是她将蝉带回家里,并照料它。
次日,孔雀发现自己病情奇迹般地好转,原来是蝉在夜晚替代了孔雀成为她的生命,承担了她所剩的时间,而孔雀得以痊愈。
这个传说告诉人们生命的可贵,以及善良和善举的回报。
人们在重阳节时登高插茱萸,希望祈求长寿健康,也许正是受到这个传说的影响。
二、避丧神兽另一个与重阳节相关的传说是关于避丧神兽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曾患有一种致命的瘟疫。
为了摆脱这场灾祸,一位高人告诉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结草为兽,放在门前,便能起到避疫的作用。
于是,重阳节的前一天晚上,人们纷纷用五彩缤纷的丝线和糖果制作小巧的神兽,然后将其放置在门口或窗户上。
传说这些避丧神兽能够驱除邪气,保护家人健康。
三、后羿射日除了以上传说,与重阳节有关的还有著名的后羿射日传说。
相传在古代,人们遭受到十分严重的日食,后羿为了拯救人们免受灾难,决定通过射箭来击落太阳。
后羿是一位勇敢而仁慈的英雄,他用上好的弓箭射中了太阳,使地球再次恢复了明亮。
为了纪念他的壮举,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都会举行射箭比赛,并登高去回忆后羿的英雄事迹。
这个传说告诫人们,勇气和无私的精神需要被传承,同时也提醒人们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综上所述,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之相关的传统民间传说更是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神奇的色彩。
这些传说让人们在重阳节期间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思考到人生的意义和真谛。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庆祝。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智慧长寿的老人。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许多有趣的民间传说流传至今,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中的故事吧。
一、老人神登高根据传说,重阳节那天,老人神会离开人间,登上高山或者爬上高楼,以向人们传授智慧和长寿的秘诀。
因此,人们纷纷登高,这也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另外也有一种说法是,老人神登高是为了避免受到阴气的侵袭。
在古代,人们认为九月是一个阳气逐渐消失的月份,邪灵会在这个时候活动。
因此,登高被认为是驱散邪气、祛除疾病的好方法。
二、插茱萸驱邪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根据古代的传说,九月初九这一天,阴气最盛,人们认为茱萸的香味可以驱散邪气,保佑平安健康。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亲自动手,或者叫专人帮忙,将茱萸插在衣帽上或者戴在身上,以防受邪灵侵害。
茱萸是一种香料植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之一。
它的叶子和花朵带有浓郁的香气,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插茱萸的习俗不仅保佑了人们的安全,也代表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赛龙舟追溯古传说重阳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和活动,那就是赛龙舟。
据传,在古代,有位居民叫屈原,他是楚国的伟大诗人,也是赛龙舟的发起人。
据说,屈原生前为了救国,不幸被贵族排挤,最后跳江自尽。
当地居民得知后,纷纷划船下水,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免遭鱼虾之害。
久而久之,这个习俗就扩大成为一项盛大的竞赛活动。
赛龙舟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每逢重阳节,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并吃粽子庆祝。
这不仅是一场激烈的比赛,更是对屈原的纪念和致敬。
四、食用菊花祈福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食用一种特殊的食物,那就是菊花。
据传,菊花有驱邪、祛病的功效,所以人们把菊花当作重阳节的美食。
不仅如此,菊花还被用来泡茶。
人们相信饮用菊花茶可以驱寒,提高抵抗力,并带来好运与幸福。
菊花成为了重阳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点缀还是食物,都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和吉祥的祈福。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祈福健康长寿。
在这个节日中,有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既包含了人们对长寿吉祥的向往,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仙草遇仙人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孙思邈的道士。
一年重阳节,他在山间采集草药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个仙人。
这位仙人手持一束茱萸,身穿华丽的仙袍,神态庄重肃穆。
仙人向孙思邈赠送了一把菖蒲,并告诉他:“每逢重阳佩戴这枝菖蒲,可以祛病延寿。
”孙思邈对仙人感激不已,他将这一奇遇写成了一篇长诗,流传至今。
二、采菊东篱下另一则传说,说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事。
据说杜甫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常常会到野外的东篱下采集菊花。
他认为菊花高洁而坚韧,与自己志向追求相合。
同时,采菊的过程也让他感到舒畅和快乐,这样的心情对于诗人来说极其重要。
因此,杜甫将他对采菊的喜爱与重阳节的意义结合在了一起。
三、曹娥救父一个最为著名的重阳节传说,是关于曹娥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曹娥的女孩。
她的父亲因为被当时的皇帝冤枉而被杀,死后就化成了山。
每年重阳节,曹娥都会来到山上为父亲上香、磕头哭泣。
传说,由于她对父亲的孝心很深,她的父亲就重新获得了人身,并与曹娥团圆。
四、打退鬼怪在一些地方,重阳节还有驱邪避凶的风俗传统。
相传重阳节这一天,鬼怪会大量出现,并给人们带来厄运。
因此,人们会进行各种驱邪的活动。
比如,用菖蒲叶插在窗前门前,或者在家门口摆上菖蒲,以此来祈祷平安。
还有人会在衣袋中放入菖蒲,以保护自己免受邪灵侵扰。
这些驱邪的传统习俗,代表着人们对吉祥和平安的向往。
五、爬山迎秋重阳节也是很多人热衷爬山的日子。
由于九月初九的天气逐渐凉爽,正值秋高气爽之时,人们选择这一天登山,一方面是为了祈求健康长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欣赏秋天的美景。
一些名山景区,在重阳节这一天会有很多游客,大家一起欣赏秋叶的飘飘,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长寿和幸福的祝福。
重阳节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些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传说故事。
一、《重阳登高》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黄真人的道士,他精通仙术,能够驱邪除魔,医术高超。
黄真人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带领着徒弟们登山祈福,以祈求长寿和健康。
登山的人们手持菊花,佩戴茱萸,以驱邪避灾。
黄真人在山上设宴招待众人,还教授了一些长寿的秘诀。
这样的活动逐渐传承下来,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二、《孤山重阳》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孤山的地方,山上有一位仙人居住。
每年的九月初九,仙人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邀请凡人前来共享喜悦。
仙人会在山上设宴,赏赐给前来祝贺的人们美酒和美食。
而且,仙人还会赐予人们一种神奇的茶叶,只要喝了这种茶,就能够延年益寿。
因此,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前往孤山,祈求仙人的保佑和长寿。
三、《重阳救母》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杨绛的人,他的母亲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一年的重阳节,杨绛带着母亲前往山上,希望能够祈求长寿和健康。
然而,山上的路途崎岖,对于行动不便的母亲来说非常困难。
杨绛决定背起母亲,一步一步地攀登山顶。
虽然很辛苦,但是杨绛并没有放弃。
最终,他们成功登上了山顶,母亲也康复了许多。
从那以后,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背起年迈的家人登山,以表达对长寿和幸福的祝福。
四、《重阳赛百花》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杜牧的文人,他非常喜欢九月初九这一天的景色。
每年的重阳节,他都会带领着一群文人雅士前往花园,欣赏花朵的美丽。
在花园里,人们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花朵比赛,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绽放,争夺最美的称号。
杜牧更是以此为题,写下了《秋夕》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这样的活动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重阳节的独特庆祝方式。
五、《重阳祭祖》重阳节也是祭祖的重要时刻。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做黄帝的神仙,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为重九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重阳节有许多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与中国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
一、负千斤李相传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叫李文的老人。
他已经年迈,却身强体健,活动自如。
村民们都对他非常佩服和尊敬。
有一年重阳节,村庄举办了登高比赛。
比赛规则是每个参赛者需背一根竹竿,上面绑着一只蓝色的布袋。
李文凭借一身的力量和智慧,成功登顶并取得冠军。
人们惊讶地发现,李文背的竹竿下面放着石头,布袋中装满了沉重的金子。
据说,李文每天都背着这些沉重的负担,让自己锻炼身体,并为村庄积攒了财富。
因此,人们纷纷效仿,在重阳节这一天负重登高,寓意自强不息,希望获得好运和财富。
二、赏菊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陈天英的诗人,他非常喜欢赏菊。
一年重阳节,他创作了一首名为《菊花诗》的诗歌,将自己对菊花的痴迷与赞美表达了出来。
据说这首诗在重阳节这一天被他朗诵出来后,天空突然变得晴朗明亮,整个村庄的菊花都开得格外艳丽。
自此以后,人们都相信重阳节赏菊能带来好运和吉祥。
每逢重阳节,人们都会前往赏菊园,欣赏这些美丽的花朵,同时祈求祝福和健康。
三、踏秋传说在一些地方,人们在重阳节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即踏秋。
传说这是为了祭奠一个古代的英雄,名叫孟嘉。
孟嘉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军事将领,他以勇猛善战而闻名。
有一年的重阳节,孟嘉带领部队去征战,在战斗中英勇抵抗,最终为国家取得了胜利。
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纷纷前往他的陵墓,献上鲜花和祭品,同时踏着秋天的落叶,向这位英雄致敬。
这个习俗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一部分,寓意着对英雄和忠诚的崇敬。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丰富多样,它们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涵,更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传说既是我们祖先智慧和勇敢的象征,也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追求梦想。
重阳节是一个团圆和感恩的节日,希望我们能在这一天,与家人朋友共庆,感受其中的温情和美好。
愿重阳节的传统和传说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我们文化的珍宝。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传说,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下面小编带你看看吧。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篇1:重阳与菊花仙子的传说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
阿牛家里很穷,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纺织度日。
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为治好母亲的病,阿牛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
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
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
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
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
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
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
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
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
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
”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
”念完就不见了。
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
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都会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会上山祭祖、登高赏秋,以及饮菊花酒、佩茱萸、赏菊等多种活动。
重阳节的由来有许多传说故事,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
传说一:居巢山的故事相传在汉朝时,有位名叫华佗的医生。
华佗颇有医术,他曾治愈了一位得了蛇咬伤的男子,名叫黄石公。
为了表示感谢,黄石公将自己位于居巢山的房子让给了华佗,并且传授了他不传之秘的医术。
事后,华佗在重阳节这一天研制出了具有预防恶疾的良药,并将这一秘方传给了后人。
为了纪念这位医术高超的医生,人们便在每年的重阳节登临居巢山,表达对华佗的景仰之情。
传说二: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君主,但却遭到了奸臣的诬陷和流放。
屈原在长江中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忠臣之心。
为了纪念他,楚国的人们每年在重阳节这一天举行划龙舟的活动,希望能驱逐江中的恶灵,以保佑平安。
同时,人们还会把糯米、艾蒿等食物投入江中,以纪念屈原投江之事。
传说三:孟浩然的故事唐朝诗人孟浩然有一首名为《登鹳雀楼》的诗,诗中描述他在重阳节登上鹳雀楼,眺望远方景色。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秋的乐趣,成为了重阳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沿袭着孟浩然的脚步,在每年的重阳节都会登高远望,享受秋日的美好。
传说四:板桥村的故事据说,在百足山边有一个叫板桥村的地方,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防百足之法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军队来到该村,有一位村民在梦中得到了来自神仙的指引,告诉他用花茱萸辟邪并祛除百足的毒。
村民们因而聚集在一起,佩戴茱萸,祈求平安。
后来,这个习俗得到了传承,成为了每年重阳节的重要活动。
以上就是重阳节的一些传说故事,每个故事都蕴含了对忠诚、家国情怀以及对幸福和健康的祈愿。
重阳节不仅是人们庆祝秋天丰收和赏月的节日,也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俗的重要时刻。
让我们一起在重阳节这一天,感受传说故事的魅力,祝福自己和家人健康快乐!。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故事讲解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故事讲解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都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与此同时,重阳节也有许多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重阳节的传说和故事。
传说一:后羿射日据说在远古时代,人们曾经有十个太阳,天气异常炎热,农田干旱,百姓们生活十分困难。
于是,娥皇和后羿这对夫妇为了帮助人们,决定帮助解决问题。
后羿是一位猎人,他利用他的射箭技巧,成功射下了九个太阳。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都要举行射箭活动,以表达敬意和感谢。
传说二:避邪驱瘟的菊花在重阳节期间,一些地方的人们会挂菊花来驱邪避瘟。
传说古时候有一只妖魔喜欢吃人,为了保护村庄的人们,一个智者告诉他们,只有在重阳节期间挂上鲜菊花,妖魔才不敢靠近,这样就可以保护人们的安危。
从此以后,人们每年的重阳节都会挂上菊花,以求平安。
传说三:簪花女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黄香的女子,她非常聪明而美丽。
黄香的父亲去世后,她跟随母亲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
然而,黄香聪明能干,她懂得用野草制作花饰,然后卖给别人换取生活费。
每年的重阳节,黄香都会亲手制作一朵纸簪花,戴在头上,耀眼夺目,这样也能增加她的收入。
传说四:重阳登高重阳节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相传在古代,人们发现每年的重阳节登高后,身体感到特别爽快,心情也格外愉悦。
因此,登高成了重阳节中非常受欢迎的庆祝活动。
登高时,人们不仅可以欣赏秋天的美景,还可以远离凡尘,增添健康和活力。
故事一:《难忘的重阳节》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重阳节。
每年的这一天,他都会和家人一起准备美食,如菊花糕、重阳糕等,还会去附近的山上登高。
有一年,小明因为生病不能外出庆祝重阳节,他很伤心。
然而,他的父母和姐姐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喜,他们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重阳节美食,让小明在家享受节日的氛围。
从那以后,小明更加珍惜每一个重阳节,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故事二:《聪明的羊村长》在一个山村里,住着一只聪明的羊村长。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被称为“重九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被视为阳气最旺盛的时刻,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祈求吉祥和健康长寿。
重阳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传说故事吧!传说一:屠妖救母传说中,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恶龙出现在一个村庄附近。
这条恶龙凶残恶毒,每逢重阳节就会选择一名村里的美丽少女作为祭品。
村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纷纷离开这个村庄。
然而,这一年的重阳节前夜,一位年轻的少年决定挺身而出,他名叫王大锤。
王大锤的母亲年老体弱,无法离开,所以他选择留下来与恶龙抗争。
当重阳节这天到来时,王大锤奋勇与恶龙搏斗,最终成功地将恶龙杀死。
村民们听闻消息后纷纷回到村庄,为王大锤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
从那以后,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走上山顶,举起酒杯向英雄王大锤致敬,同时祈求平安和幸福。
传说二:打破桃核相传在重阳节这一天,仙女们会用特殊的桃子为人间凡尘带来好运和幸福。
据说,吃一颗这样的桃子就能驱邪辟邪,增加长寿的机会。
而获得这颗神奇桃子的方法十分特别。
传说中,每年的重阳节前夜,仙女会把桃子放在重阳庙的神龛上,接着她们会派出一只神鸟千里迢迢送桃。
这只神鸟一旦抵达人间,就会到处寻找有缘人。
而有缘人必须有一颗爱心和善意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颗桃子。
更加神奇的是,桃子中蕴含的特殊力量,使得桃核打破时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据说这声音会带给人无尽的好运。
于是,在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为了抢夺这颗神奇的桃子而争先恐后。
他们踏着这美好的节日,带着善心和美好的祝愿,一同享受重阳节带来的幸福。
传说三:祈福登高重阳节,不仅是人们纪念英勇的英雄或寻找神奇的桃子,还是登高望远,祈福祈愿的日子。
相传,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仙女们会穿梭于人间和仙境之间,她们会听取人们的祈愿,并将它们带回仙境转达给上天。
于是,登高成为人们祈福的方式之一。
登高时,人们会戴上菊花,插上茱萸,手持五仁糕和山楂,一同攀登高山,祈求自己的愿望能够被传达出去,得到上天的眷顾。
关于重阳的传说

关于重阳的传说重阳节,又叫“重九节”、“踏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因为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所以又称“九九重阳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九”有着特殊的含义,被视为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因此,重阳节也被视为老年人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并感恩老人为家庭和社会做出的贡献。
除了这些传统的庆祝活动,重阳节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
一、赵州桥救母据说,赵州桥救母这个故事,与重阳节的由来有关。
赵州桥是一个忠于母亲,一直在寻找救母良药的人。
在重阳节这天,他遇到了一位道师,道师告诉他:“九九重阳九九归一,九月九日在此终成正果”。
赵州桥听后,心中想要救母,于是他便在赵州桥底下焚香祷告。
祷告之后,他发现底下有一朵药草,这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救母良药。
他吃了这朵药草,他的母亲的疾病也得以治愈。
二、登高赏菊重阳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就是登高赏菊。
相传,在古代时候,有一位居民离家出走,远离家乡16年后,终于回到了家中,却发现自己的亲人都已经去世了。
感到伤心的他,随即登上了高山,远望故乡,只见家中院落的菊花正盛开,于是泪流满面。
自该年起,民间就有了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
三、喝茶吃菊饼重阳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喝茶吃菊饼。
相传,古代有个人在重阳节时,独自在家吃着菊花糕,喝着菊花茶,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像菊花一样华丽而坚强地活着,不畏岁月的流逝,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品质。
在华夏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不仅关联着人们对于长寿、吉祥等美好幸福的向往,同时也是人们不忘本、传承美德、情感回归的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时刻。
无论是那个传说,都给我们教育了和启示,要珍爱身边的人,坚守家庭的价值,追求美好的品质,拥有和平而美好家庭,这也是花开的常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重阳节的民间传说大全
关于重阳节的民间传说大全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
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
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
景如言举家登山。
夕还,见鶪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干宝《搜神记》云:淮南全椒县有一丁氏,嫁给同县姓谢家,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却凶恶残暴,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经常遭到痛骂和毒打。
丁氏最终忍受不住,在重阳节悬梁自尽。
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每天辛苦劳动不得休息,重阳节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
"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
这位姓丁氏的妇人立祠祭祀,称为“丁姑祠”。
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
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
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
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
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民间故事继承了《续齐谐记》的故事梗概,再添上民间艺人想像创造的情节,又产生了很多重阳节传说的异文。
这里选择了三则异文展示给大家。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
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
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
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
有一天,他忽然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
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
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
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
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
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
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
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
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
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
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
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
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
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
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
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
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
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吃重阳糕的传说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
《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
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
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
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
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
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
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
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
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
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
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
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