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分区防治对策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讨目前,山洪灾害已经成为我国防汛抗灾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
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山洪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御措施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标签:山洪灾害;形成原因;防治探讨一、山洪灾害的特点及成因(一)山洪的特点首先从季节性来讲,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降水量比较集中,主要在4-6月份也就是河流的汛期来临时发生比较频繁和7-9月份台风雨的影响带来的灾害性的危害;第二,是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水流速度比以往快,冲毁力强,并且水量集中,在水流中通常会夹杂着一些碎石与泥沙;再次是具有群发性,由于这时的水流冲击力比较大,地质结构复杂,其冲击力随之增加,破坏性更。
(二)山洪灾害形成的原因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地形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的山坡或丘陵地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分为两个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有:对植被的乱砍滥伐、地矿开采、涉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从自然成因出发:①降雨因素:引发山洪灾害的一个直接因素与激发条件就是降雨,根据调查山洪灾害等形成主要原因与降雨的强度以及降雨的历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降雨量大也就意味着强度大、激发性比较强并且降雨的时间集中,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极其容易发生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以及滑坡灾害。
由于降雨强度大,降雨迅速汇聚在地表径流诱发溪河洪水,而泥石流的发生和前10分钟与1小时的降雨的强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次因为降雨的历时比较长,所产生的径流量比较大,雨水对土地、岩体的侵蚀作用比较大,导致形成的山洪、滑坡以及泥石流比较严重。
②地质地形因素:山洪灾害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不利的地形地质因素,在我国山丘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其次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以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呈现出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过渡的地带以及拥有大山系和边缘地带,山地的坡度从30度到50度,并且河床比降陡,容易形成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山洪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地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密切合作,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进行防治。
本文将对山洪灾害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建立健全预警系统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瞬时性和宏观性的特点,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预警,防止灾害发生,建立健全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这一系统包括监测设备的部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快速传达警报的机制。
通过预警系统,可以提早发现山洪形成的迹象,让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应对和撤离,从而减少伤亡和损失。
二、加强山区环境保护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山地环境的破坏和失去生态平衡密切相关。
为了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必须加强对山区的环境保护。
首先,要限制乱砍滥伐行为,保护植被覆盖,避免水土流失。
其次,要加强山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水源地,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
三、加强河道整治和防洪工程建设河道是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通道,因此加强河道整治是防治山洪灾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采取打石、铲沙、修堤、疏浚等工程手段,加强对河道的治理和保护,防止河道淤积和堵塞,提高河流的输水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防洪工程的建设,如修建堤坝、设立闸门等,以及灌溉渠道的规划和改造,提高抗洪能力。
四、加强社会宣传和意识提高灾害防治工作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配合。
因此,要加强对山洪灾害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讲座、编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山洪灾害的危害性和防护方法,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破坏山体环境或者违规建设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源头上杜绝山洪灾害的发生。
五、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山洪灾害突发性强,因此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部门要加强组织和领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提前安排人员和物资,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如何应对山洪暴发
如何应对山洪暴发山洪暴发是指在山区或陡坡上因暴雨导致的洪水突发事件。
由于地势险峻,山洪暴发常常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危险。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应对山洪暴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应急和恢复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应对山洪暴发。
预防是应对山洪暴发的首要任务。
预防工作主要包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规划措施。
首先,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是防止山洪暴发的有效手段。
通过加强植被覆盖,保护森林资源和湿地,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流失,能够有效减少洪水的形成。
其次,水土保持是预防山洪暴发的重要措施。
加强梯田建设、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土保持设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和溃坡现象,减少山洪发生的概率。
第三,规划措施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通过科学规划山区的乡村建设和交通路线,避免在易发洪区建设居民点和基础设施,能够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
当山洪暴发已经发生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
首先,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是及时避险的基础。
利用气象预报、水文监测和现代科技手段,对山洪的发生和发展进行预报和监测,提前发布警告信息,让民众能够及时躲避危险地带。
其次,加强应急救援能力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保证。
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加强训练和装备,提高抗洪抢险水平,能够迅速应对山洪暴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加强社会宣传与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多种媒体渠道向公众传播山洪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减少人员伤亡。
当山洪暴发过后,及时展开恢复重建工作是进一步降低损失的关键。
首先,进行损失评估和灾后重建规划,组织专业人员对损失进行评估,明确恢复重建方案,科学规划后续工作。
其次,做好灾后生活保障和基础设施恢复工作。
优先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加快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尽快使受灾地区恢复正常秩序。
此外,加强后期监测和预警工作也是重要的一环。
建立完善的山洪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持续监测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预警并避免再次发生山洪暴发。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精选14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篇1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山洪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乡山洪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形成特点,主要诱发因素及危险程度,特制定如下预案。
一、基本情况我乡山洪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以崩塌、滑坡、危岩为主,其中较为严重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4处。
二、20xx年趋势预测(一)降水预测在汛期(3—10月),集中降雨和持续强降雨是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主汛期(4-6月)全乡的降雨量略多于去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降雨相对集中期,局部特强降雨引起的局面洪涝和衍生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高。
后汛期(7-9月)降雨量与去年基本相当。
(二)山洪地质灾害发展预测由于长期干旱,导致地表开裂严重,一旦降雨,必将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就变大。
全年各时段均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地质灾害以群发突发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三)山洪地质灾害分布的主要区段村10、11组;高龙8、9、10、12组;清水4、5组;红旗3、11、12组;以上4个村组的部分地带为防范重点。
(四)重点防范期今年,我乡山洪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4-7月的主汛期。
8-10月的后汛期,受暴雨等影响,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很大,尤其要加强连续集中降雨时期及此后数天内重点区段、重要灾害点的防范,必要时应采取临时紧急避让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各村(居)委会应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辖区内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排查山洪灾害安全隐患(3篇)
第1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山洪灾害已成为我国自然灾害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难以预测等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加强对山洪灾害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山洪灾害的成因、危害、排查方法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山洪灾害的成因1. 地形地貌因素: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陡峭,土壤侵蚀严重,容易形成山洪灾害。
2.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大暴雨等,容易引发山洪灾害。
3. 人类活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滥伐滥垦、过度开采等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
4.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带发育,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引发山洪灾害。
二、山洪灾害的危害1. 人员伤亡:山洪灾害发生时,水流湍急,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2. 财产损失:山洪灾害对农田、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经济损失。
3. 环境污染:山洪灾害携带大量泥沙、垃圾等污染物,对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4. 社会影响:山洪灾害影响社会稳定,加剧贫困,阻碍经济发展。
三、山洪灾害安全隐患排查方法1. 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山洪灾害历史资料、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数据,分析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2. 实地调查: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情况。
3. 风险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对山洪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排查区域。
4. 技术手段: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排查效率和精度。
5. 社会调查: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当地居民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措施。
四、山洪灾害安全隐患防范措施1. 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保护,恢复植被,减少土壤侵蚀,降低山洪灾害发生风险。
2. 河道整治: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的河道进行整治,提高河道泄洪能力。
地理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地理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措施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措施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自然灾害频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中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经常发生在夏秋季节。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且气象条件复杂多变,降雨量大、集中等因素,洪涝灾害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危害,中国采取了以下措施:1.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国在防治洪涝灾害方面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投资,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堤坝和排水系统,以有效调控水流,保护周边地区免受洪水侵袭。
2. 拓宽河道和整治河网:为了增加河流的承载能力,中国拓宽了一些狭窄的河道,整治了河网,消除了河道淤积等问题,以保证洪水的安全疏导。
3.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中国加强了对气象信息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建立了现代化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涝灾害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地震灾害地震是中国的另一大自然灾害,尤其在西南地区,地震频繁。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的影响,中国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1.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震级和震源位置,及时预警和发布信息,提醒人们采取避震措施。
2.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中国加强了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建设,规范了建筑行业的相关标准,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了地震给建筑物造成的损失。
3. 提升公众防震意识:中国通过广泛开展防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提醒人们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避震行动,减少人员伤亡。
三、台风灾害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给沿海城市和渔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减轻台风灾害的破坏程度,中国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中国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测能力不断加强,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沿海地区的居民和渔民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山洪灾害防护措施
山洪灾害防护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山洪灾害日益频发。
山洪灾害是指在陡峭的山脉地区,由于较大降雨引起的泥石流、山崩、山体滑坡等灾害。
为了有效预防山洪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详细阐述各项安全措施。
1.洪水逃生预案在山洪来临之前,制定洪水逃生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确定逃生路线,选择高地或者建筑物来躲避洪水。
同时,要尽量避免趟过涨水的河流或者水潭,避免被洪水冲走。
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保护,避免分散,以便能互相提供帮助和照顾。
2.防止土壤侵蚀在山洪灾害的预防中,防止土壤侵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土壤侵蚀是导致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栽植树木和植被来保持土壤,修建沙袋堤防来防止水土流失,采用梯田或者植树造林来减少坡面径流速度与冲刷力。
3.提高排水能力为了预防山洪灾害,提高排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区域。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排水能力:修建排水管道和渠道来引导雨水流入河流,清理河道和排水道的杂物及时排除堵塞,完善水利设施,加强工程建设,以提高排水效果。
4.加强监控预警系统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预防山洪灾害,建立健全的监控预警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设置水位监测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来监测山区降雨情况,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
同时,还需要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居民,提高警觉性和应对能力。
5.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来实现。
开展山洪灾害防范的宣传活动,包括组织演习、培训课程、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这样能够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损失。
6.加强防淤库泄洪工程建设针对河流的泄洪工程建设是预防山洪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修建防淤库、泄洪道,能够有效地控制山洪的流速、减少洪灾的致灾因素。
这项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配合地质勘探工作,确保泄洪工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山区防洪的重点及安全对策(1)
山区防洪的重点及安全对策(1)保障山地灾害防护安全根据调查,隆化县有山地灾害隐患点253处,其中重点灾害点33处,涉及17个乡镇。
这些灾害点稳定性差,特别是在连续四年久旱之后,降雨达到土壤饱和或下大暴雨,以及水位不断变化等情况下极易诱发泥石流、崩塌或滑坡等山地灾害。
由于山地灾害具有形成快、危害大、破坏力强等特点。
因此,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汛期要把防御山地灾害摆在重要位置来抓。
一要在灾害点落实好监测预防责任人,确保及时准确传递信息。
二要加强山地灾害的治理和应急处理。
对危险滑坡地段要修建坡面防护工程或挡墙,对泥石流易发区要通过开挖水平沟,修竹节壕等形式搞好水土保持建设。
三要做好预警避险,明确预警信号,确保出现险情时群众能及时安全转移。
特别是在山地灾害易发的河岸、山谷、山根、泥石流区、山体滑坡区等地段居住的村庄和施工作业人员要选好避险路线。
四要认真制定山地灾害防治预案,开展演练积极备战。
五要进行山地灾害和房屋的安全检查,超前排除不安全隐患。
六要开展宣传,群测群防,及时巡查,及时疏散,及时安置。
保障灌溉渠道机电井安全隆化县低洼区灌溉渠道和机电井等水利设施较多,为隆化县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在大汛期到来之前要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冲淹隐患的工程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对建在低洼区的灌溉渠道:一要采取渠道堤防加高加固和修建护渠坝等工程措施加以保护。
二要确定专人管护,注意收听气象信息,密切注意河道水量变化,在洪水到来之前及时关闭闸门,以免洪水过闸漫堤,冲毁渠道和农田。
对建在低洼区的机电井:一要对有条件的地方要修筑永久性井台,特别是围模井和小口混凝土管井必须修筑永久性井台。
二要对无条件的地方可修筑高出地面1 m以上用塑编袋堆砌的临时井台以保障洪水到来之际不受冲淤,避免新的水毁工程发生,造成更大经济损失。
保障穿河跨河通信输电线安全在全县范围内穿河、跨河通信输电线较多,有地上的有地下的,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隐患要及时处理。
山洪暴发的抢险救援方法有关安全知识
山洪暴发的抢险救援方法有关安全知识山洪暴发的抢险救援方法有关安全知识自古以来,洪涝灾害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今世界,洪涝灾害的损失占各类灾害损失的40%。
而从我国近年来洪涝灾害的特点来看,山洪灾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山洪灾害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并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
可以说,山洪灾害已经成为当前防汛抗灾中的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防洪保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极为重要。
一、山洪暴发的危害我国山洪灾害的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影响大,损失十分严重,既是国家防灾减灾的重点,也与防汛抗洪工作密切相关。
山洪灾害的发生有其内在因素,但外界条件的变化往往使灾害进一步加剧。
这些年来由于全球气侯变暖,极端天气变化,我国强降雨、台风、冰冻事件明显增多,加之地震明显,滑坡、泥石流不断地增加,强度也在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规范的人类活动,如建矿、修路等给地质灾害留下诸多隐患。
近15年中,每年年均洪涝灾害死亡2800人,其中因降雨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与地质有关的灾害死亡1100人,占40%,并且呈加重趋势。
可以说当前我国防汛抗洪中山洪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
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不仅直接导致人员伤亡和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而且对防洪体系的影响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滑坡泥石流可直接毁坏防洪工程。
如1997年的8月5日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涌进青海发电站,刚刚发生的汶川地震滑坡体将位于四川安县的电站大坝和厂房全部掩埋,滑坡体堵塞了部分大坝,严重影响了大坝的安全。
第二方面的体现是滑坡体滑入江河中,形成堰塞湖,威胁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这次四川地震后,共发生了35次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堰塞湖,其中险情最为严重的是唐家山堰塞湖,直接威胁上下游100多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个方面的体现是滑坡体快速滑入水库、库区和河道,形成的涌浪,对水库大坝和附近人民群众的安全构成极大危险。
浅谈山洪灾害防治及群策群防工作
浅谈山洪灾害防治及群策群防工作摘要: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和由山洪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有突发性强、成灾迅速、破坏性大、伤亡严重、累计损失大的特点,群测群防是山洪灾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论文从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的实例,群测群防的总体要求、责任体系、防御预案、监测预警、宣传、培训和演练时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山洪灾害;群测群防;防治山洪灾害点多面广,又多分散在偏远山丘区,治理难度大,防治任务重,并且受灾区多数是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口分散,交通通信不便,预报、保护和救护难度大。
因此,防御山洪必须抓好躲灾、避灾,充分依靠建设的群测群防体系。
群测群防重在“防、躲”,以提高群众主动避险意识和落实责任制应急转移避险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一)群测群防是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监测预警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群专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包括责任制体系、防御预案、监测预警、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二)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范围涉及县、乡(镇)、村,重点为村。
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行政村应按照“十个一”建设群测群防体系:建立1套责任制体系,编制1个防御预案,至少安装1个简易雨量报警器,配置1套预警设备,制作1个宣传栏,每年组织1次培训、开展1次演练,每个危险区相应确定1处临时避险点、设置1组警示牌,每户发放1张明白卡。
二、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镇、行政村及自然村和企事业单位的山洪灾害防御群测群防组织和责任制体系建设,在加强旅游景区、交通道路沿线、施工场所、农村集镇、山洪灾害危险区流动人员的管理的同时,明确山洪灾害防御行政责任人、预警责任人、转移责任人。
(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按照防汛抗洪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干部党员包群众的“包保”责任制体系,并与已有的社区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网格化管理。
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防治对策
&D . r 2 00 7
文章编号 :0 15 8 (0 70 -090 10 —4 5 2 0 )20 0 —4
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防治对策
张 平仓 任 洪 玉 胡维 忠 张明波 石 , , , ,
(. 1 长江科学 院 水土 保持研究所 , 武汉
3 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文局 , . 武汉
862 , 发 灾 害 1 5 0 条 暴 05 8次 ; 坡 灾 害 1 6 滑 456处 。 本 区划分 为 8个 二级 区 , 如表 l 。
1 1 东北 地 区 ( ) . I1
1 东部季风区 ( 山洪 灾害基本特征 I) 及 防治 对 策
东部季 风 区位 于 大 兴安 岭 西 坡 一呼 和 浩特 一榆
① 全 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写组 ,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 划报告 .2 0 . 06 收稿 日期 :0 60 - 1 2 0 -90 基金项 目: 水利部规划项 目“ 全国山洪灾害 防治规划” 长规计 ̄0 4 8 0号 ) ( 20 1 1 作者简介 : 张平仓 (9 1)男 , 16 一 , 陕西渭 南人 , 士, 博 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 , 从事 区域环境 与灾害 、 水土保 持及相关 专业研究 工作 , 电话) 2 ( 07 89 7 5 ( 2 2 50 电子信箱 ) ag c a . s .2 z n p@m i c r (。 h l r i2 1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2期 2007年 4月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 . 4 No 2 12 .
J un l f a gz vr c nicR sac ntue ora nteRi i t eerhIsi t oY eSe f i t
预防山洪措施
预防山洪措施引言山洪是由于降雨量过大或降雨过程集中在短时间内而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
由于地质构造、地表坡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山洪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尤其常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预防山洪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山洪的常用方法和措施,以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和减轻其影响。
预测和监测山洪预测和监测山洪是避免山洪灾害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测和监测山洪的方法和设备:1.气象预报:通过监测气象数据,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气象变化等,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山洪情况。
当气象预报发出山洪预警时,人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山区的地貌、植被覆盖等进行监测,从而判断可能出现山洪的区域。
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位、河流的流速等信息,有助于对山洪的预测和预警。
3.水文观测:通过建立水文观测站,监测降雨量、河流水位和流量等水文数据,可以及时掌握山洪的形成和发展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预测山洪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河道管理和排洪工程河道管理和排洪工程是减轻山洪危害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河道管理和排洪工程措施:1.筑坝拦洪:在山区的河流上修建拦洪坝、堤防等设施,可以阻止山洪的爆发,减轻山洪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通过控制水流的流量和流速,可以缓解洪水的冲击力。
2.疏浚河道:对于长期堆积了大量泥沙的河道,进行疏浚工程可以增加河流的输水能力,减少山洪的发生。
定期清理河道,防止河道被杂草等物质堵塞,保持河道的通畅。
3.建设洪水储备区:在可能受到山洪影响的区域,可以用来储备洪水,并缓解山洪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洪水储备区可以是湖泊、水库等,通过调节排水口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洪水的释放,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造成的损害。
灾害应急管理灾害应急管理是在山洪发生时及时采取行动,减轻山洪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破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灾害应急管理措施:1.撤离安全区域:一旦接到山洪预警,人们应尽快撤离可能受到洪水威胁的区域。
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
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安康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安康位于秦巴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属南北过度性气候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安康是个自然灾害频发区,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加强山洪灾害的防御是安康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山洪灾害的特点(一)突发性。
山区小流域因集水面积和沟道调蓄能力小,沟道比降大、流程短、产流快,水位变幅大,洪峰流量高,灾害的形成过程往往只有几小时甚至是几十分钟,洪水陡涨陡落。
由于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局部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山洪灾害的突发性。
山洪爆发历时很短,成灾非常迅速,损失特别惨重。
如20XX 年8月7日岚皋晓道乡2小时降雨150mm,汉滨区大河镇小河村1小时降雨110mm,死亡和失踪人员达60余人。
同年8月31日,平利老县镇风桥村、汉滨区县河乡关沟村3小时降雨量达200mm,死亡和失踪人员达10余人。
(二)毁灭性。
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前期降雨的强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突降大暴雨诱发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特别是泥石流具有很大的瞬间能量,冲刷力强、含沙量高、破坏力大,往往对房屋、农田、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
如20XX年8月29日,宁陕县城12小时降雨347mm,县城附近的长安河、鱼洞河、东河相继出现超标准洪水,县城周围出现69处滑坡、泥石流,近17万方泥石流涌入县城上下3公里;20XX年6月9日宁陕四亩地镇遭受特大暴雨,50余人在洪水中丧生,四亩地集镇洪水所过之处,留下的是一片废墟。
lOcAlHOsT (三)季节性。
山洪灾害是在暴雨的激发作用下产生的,山洪灾害的发生与暴雨发生的时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安康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5―10月,尤其是在6―8月是山洪灾害的高发期。
据历年灾害统计显示,在同一流域甚至同一年份内发生多次山洪灾害的情况并不罕见。
季节性强、频率高的特征较为明显。
(四)易发性。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安康属山洪灾害易发地区。
中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预防对策
中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预防对策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多样,因此自然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
首先,中国的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总结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东部地区多为沿海地带,地势平坦,易受台风、洪涝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而西部地区多为高原和山地,地势陡峭,易受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困扰。
南方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大,多遭受洪涝、暴雨等自然灾害。
北方地区则气候干旱,容易引发沙尘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
针对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
在山区和高原地区,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测,建立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
同时,加强土地整治,合理规划山区土地利用,防止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其次,加强防洪工作。
对于易发洪涝的地区,应建设防洪堤坝和河道整治工程,提高防洪能力。
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前预警并组织疏散。
此外,还应加强海岸带和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防范,严格控制沿海城市扩张,加强海岸带生态修复,提高抗台风和海啸的能力。
此外,中央政府还应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的统筹规划。
各级政府要加强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和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加强自然灾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共享,建立统一的灾害数据库和信息平台,为防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防灾救灾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中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我们应加强地质灾害防范、防洪工作和海岸带防护工作。
同时,中央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浅议山洪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浅议山洪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摘要:山丘区阵性降雨特征明显,易产生暴雨洪水,洪水暴涨暴落,导致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
文章从山洪的成因、类型、成灾特点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论述,对山地区域了解和防治山洪灾害提出了方法建议,可为相关部门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标签:山地地貌区;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防治措施1 山洪的定义和类型山丘区地形海拔高程变化幅度较大,不同高程之间气温差异亦较大。
雨云层遇此地势在抬升期间因云层温度降低而降雨。
较大量级降雨在坡面地表径流汇集成的冲沟或河谷洪水称山洪。
由于山区坡陡、沟床比降大、沟谷短、汇流迅速,因此,山洪具有暴涨暴落,历时短、流速大,又常含大量泥沙的特点。
根据水流含沙量大小,山洪可分为两种类型。
(1)高含沙水流:水流含沙量在5%~30%之间。
其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含大量泥沙的地表径流汇集沟谷而形成;二是泥石流流出沟谷后,大量粗颗粒泥沙沉积,细颗粒泥沙随水流进入河道形成。
这种类型的山洪常常严重破坏山区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河流改道或河床严重淤积,洪水漫堤及水库漫坝失事等灾害。
(2)洪水:水流含沙量小于5%。
这种类型山洪,在大范围降雨后,洪水进入冲积扇上较大河流,由于河床坡度突然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影响洪水下泄,造成洪水泛滥。
2 山洪灾害分类2.1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大量土体或岩体,因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入,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速度一般缓慢,但其对村庄及其他工程设施的危害相当大。
2.2 崩塌:俗称啸山、片山、山崩。
是山丘斜坡上的土体、岩体稳定失衡,急剧发生快速移动现象。
2.3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流体,具有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搬运、冲击、淤埋能力都很强的特点。
能在很短时间内将数百万或千万立方米砂石碎块,连同其所经地段冲毁破坏的一切物体推出沟谷,堆积于平缓地带或倾泻于河道中,是破坏性最强烈的山洪灾害。
3 山洪灾害主要成因各类山地洪灾主要是由山地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决定的。
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分区防治对策
山地 与平原 过渡地区是本 区山洪灾 害发 生和防治的重点地 区, 灾害 以溪河洪水灾 害居多 , 暴发频 繁, 平均 每条山洪沟暴发 灾 害近 8次 , 多呈 片状 分布 , 是本 区山洪灾 害防治 的重点类 型 。 泥石流也是本 区的主要灾 害类 型之一 。
针 对 本 区溪 河 洪 水发 育 频 繁 、 部 地 区 泥 石 流 严 重 的 特 点 , 局
1 概 述
中国地域 辽阔 , 地貌类 型复杂 多样 、 暴雨频 发 、 风气候 特 季
0 8次 ; 1 泥石流灾害沟 862条 , 0 暴发灾害 1 5 058次 ; 滑坡灾 害 l 4
56 6 处
根据东部季风区内部 山洪灾害地域 分异规 律 , 可将东部 季 风区划分为 8 个二级 区 , 区…洪灾 害 区域 特征及 防治对策 如 各
区。
洪灾 害防治对策 , 力图为 区域 山洪 灾害 防治 措施布局 提供科 学
依据 。 中国山洪 灾害防治区划方案如表 1 所示 。
2 东部季风区
东部 季风 区包括 大兴安岭西坡一 呼和浩特一榆林一 兰州一 川西平原西缘一横 断山一线 以东0 , 总面积 4 62 6 .9万 , 占全 国陆地 面积 的 镐 ,7 集 中 了全 国 9 %以上 的人 口 5 %, 0 。, 我 是 国经济最为发达 的地 区, 也是 我 国人类 活动对 自然影 响最为深 刻的地 区。受 东部 季 风影 响 , 区 是我 国暴 雨 最 为频 繁 的地 本 区 , , 区广 、 雨 强度大 、 频次 高; 山地 、 陵 、 丘 平原类型齐 全 , 是 我国山洪灾害发生 的主要地 区 , 也是 山洪灾害 防治 的重点地 区。 山洪灾害 防治 区 面积 35 4 l ,6万 k 2 占全 国防 治 区总 面 积 的 『, n 6 .5 其 中一级重 点防治区 3 .4万 8 1%, 33 , 占全 国一级重点 防 治 区的 8 ,l 二级重点 防治区 4 .0万 k 2 占全国二级重点 26 %; _8 4 『, n 防治区的 7 .9 9 1% 。全 区 发育 山洪 沟 1 7 43 1条 , 暴发 灾 害 6 6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根据山丘地区山洪灾害的致灾原因和致灾特点,对山洪灾害,主要是采取预防和躲避措施,重在“防、躲”两字,必须科学论证,全面规划,逐步治理,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具体措施落实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领导。
成立领导班子,山丘区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山洪灾害,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指挥机构,即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作为同级人民政府防灾减灾的指挥机构。
特别是计划、财政、水利、国土、气象、水文、交通、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领导,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做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
(2)科学编制预案。
一是务实调查。
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的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历年洪灾、现有防御体系、灾害隐患点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
二是科学论证。
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气象、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对区域山洪灾害的成因、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论证。
三是精心编制预案。
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写区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制定安全转移方案,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3)重点落实。
一是落实防灾减灾值班制度。
山洪灾害易发区每年4~9月份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
二是落实预警信号制度。
每个村、组、院落都要确定l~2名信号发送人。
三是落实防灾减灾应急资金和物资器材。
四是落实避灾演习。
每年各乡(镇)、村屯在重点防范区组织群众进行一次避灾演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4)加大宣传力度。
为进一步提高山区群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强化躲灾、避灾意识,各地应每年进行一次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使有关法律、法规、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和对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强化工程措施。
为全面落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在抓紧落实各项非工程防御措施的同时,大力强化工程措施。
通过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措施规划,在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形式下,逐年实施工程措施。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1总则为了及时掌握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使地处灾害危险区的居民可以及时得到预警信息,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山洪灾害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开展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监测工作。
1.11.21.3性等。
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将需要考虑监测的泥石流、滑坡划分为以下三类:①极度危险的泥石流、滑坡:暂时不能采取搬迁措施,受威胁人口在100人以上,或一次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的常发性和间发性泥石流、或稳定性差(变形迹象明显)和较差的滑坡。
②危险的泥石流、滑坡:受威胁人口在10—100人或一次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之间的常发性和间发性泥石流、或稳定性差和较差的滑坡。
③一般危险的泥石流、滑坡:受威胁人口在10人以下或一次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的常发性或间发性泥石流、或稳定性差和较差的滑坡。
对潜在威胁性不同的上述三类泥石流、滑坡,应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2(3统、大气探测系统、水情信息测报系统、多普勒雷达站网和气象卫星观测信息等,为有效地防治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监测系统应根据当地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防治需要,逐步发展并优化。
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地或适时地分析检验和总结存在的问题,进行站网优化调整。
(4)群测群防为主、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相结合的原则我国需要进行监测的泥石流、滑坡灾害点很多。
就一个区域而言,建设一个或几个监测点,以这些点为中心向外辐射,建立若干个或一批群测群防点,带动面上群测群防工作的全面开展。
这些群测群防点可由监测站配备一定的监测仪器,落实专人监测和管理。
通过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减少站点建设投资,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人民群众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5等),(6测。
2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监测系统总体规划方案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监测系统是山洪灾害防治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中的“4.2监测系统规划”要求进行规划。
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划分标准
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划分标准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强降雨引起的山区河流暴涨、泥石流等灾害。
为了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科学地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划分的标准。
一、气象条件在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域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气象条件。
降水是引起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将气象条件作为划分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将暴雨频率、雨量强度、降雨持续时间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暴雨频率的高低指代了山区降雨的稳定性,而雨量强度的大小则决定了径流的大小和速度。
降雨持续时间的长短则会影响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能够更准确地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域。
二、地形条件地形条件也是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区通常地势陡峭,地形复杂,这就决定了降雨水分下渗能力较差。
此外,山区的坡度、坡向以及地势高差等因素也会影响雨水的汇聚和流动。
因此,在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域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条件对降雨径流产生的影响。
通常,斜坡梯度越大、坡面越长且坡向降雨集中的区域具有更高的山洪灾害风险。
三、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影响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划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被具有保水保土的作用,能够减缓降雨径流的形成和下泄速度。
因此,具有较好的植被覆盖的区域相对较安全,而植被覆盖不足的区域则更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在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域时,需要充分考虑植被状况,并将其作为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四、人类活动在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域时,还需要考虑人类活动对山洪灾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包括城市建设、水库堰塞湖等工程建设,以及农田、采矿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能导致地表裸露、土地改变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加重了山洪灾害的风险。
因此,要将人类活动情况纳入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域的考虑范围,并加以综合分析。
结论综上所述,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域是防范山洪灾害的重要一环。
需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植被覆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并将其作为划定标准的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本区溪河洪水发育频 繁、局部地区泥石流严重的特点, 宜在一级重点防治区内 强调以 预防为 主的原则, 加 强气象 特别 是强降雨预报和水文观 测, 尽快落实 以生态 修复为 重点的 水土 保持生态建设工程, 减少人为毁林开荒, 保护天然林的水源涵养 能力, 减少溪河洪水灾害损失。对于那些暴发频率高、致灾能力 强,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 和城镇基 础设施 的山洪 沟和局 部发
摘 # 要: 以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为依据, 综合分析不 同区域山洪灾害形成的暴雨、地形地质条件、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程度、山洪灾害的类型、数量以及防治 区的类型特点, 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 提出各区 山洪灾害 防治对 策, 结合我国国情, 强调以非工程措施为主, 辅之以适当工程措施综合整治的山洪灾害防治原则。 关键词: 中国山洪灾害; 区域特征; 防治对策
1# 概 述
中国地域辽阔, 地貌类 型复杂 多样、暴雨频 发、季风气 候特 征多样、人口分布不均、人类活动剧烈等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 且地域差异明显。对遍布全 国、点 多面广 的山洪 灾害进 行有效 的综合防治是保证现阶段我 国山丘 区可持 续发展的 重要举 措。 从山洪灾害 的地域分异规律 和我国 国情出发, 在 掌握山 洪灾害 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防治对策是科学防治山 洪灾害的重要举 措之 一。本 文依 据中 国山 洪灾 害防 治区 划方 案[1] , 在统计分析各区山洪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区域山 洪灾害防治对策, 力图为区 域山洪 灾害防 治措施 布局提 供科学 依据。
本区有 山洪沟 974 条, 暴发灾害 4 806 次; 泥石流灾害沟 519 条, 暴发灾害 714 次; 滑坡灾害 897 处。 全区分 为 3 个山洪 灾害 三级区, 即汾渭谷地区 ( % 3(1) ) 、晋陕黄 土高原 区( % 3( 2) ) 和 陇中 黄土高原区( % 3( 3) ) 。山洪灾害主 要集中在 陇中黄土 高原区, 其 泥石流、滑坡灾害占 全区泥 石流 滑坡 灾害 的 90% 以 上, 是我 国 泥石流灾害发育中心地带之一 , 主 要见于 宝( 鸡) 天( 水) 铁 路沿 线和黄土台地。晋陕黄 土高原 区山洪 灾害分 布相对 分散, 汾渭 谷地区基本不受山洪 灾害的威胁。
收稿日期: 2006- 09- 27 基金项目: 水利部规划项目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 长规计[ 2004] 810 号) 作者简介: 张平仓, 男,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士。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写组, 水利部 长江水利委员会.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2005.
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案如表 1 所示。
2 # 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包括大兴安岭西坡 ∃ 呼和浩特 ∃ 榆林 ∃ 兰州 ∃ 川西平原西缘 ∃ 横断山一线以东[2] , 总面积 466. 29 万 km2, 占全 国陆地面积的 48. 57% , 集 中了 全国 90% 以上 的人 口[5,6] , 是我 国经济最为 发达的地区, 也 是我国 人类活 动对自 然影响 最为深 刻的地区。受 东部 季 风 影响, 本 区 是 我国 暴 雨最 为 频 繁的 地 区[2, 3] , 雨区广、强度大、频次高; 山地、丘陵、平原类型 齐全[4] , 是 我国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地区, 也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 点地区。 山洪灾害 防治 区 面 积 315. 46 万 km2 , 占 全 国防 治 区 总 面积 的 68. 15% , 其中一级重点防治区 33. 34 万 km2 , 占全国一 级重点防 治区的 82. 61% ; 二级重点防治区 44. 80 万 km2 , 占全国二级重点 防治区的 79. 19% 。 全区 发育 山 洪沟 14 371 条, 暴 发 灾害 66
华北地 区山洪诱发的泥 石流及 其滑坡发 育比较 强烈, 暴发 频繁, 是山洪灾害防治 的重点 类型。宜在 北方土 石山区 一级重 点防治区内 针对泥石流及其 滑坡强 烈发育的 特点, 强调 以预防 为主的原则, 加强暴 雨预报和观 测, 对 于那些暴 发频率高、致灾
&2&
能力强并严重威胁城 镇人民生命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泥石流 和滑坡灾害, 在加强预报的基础上, 采取 适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 措施, 进行综合整治。
水旱灾害
!水资源研究∀第 28 卷 第 1 期( 总第 102 期) 2007 年 3 月
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分区防治对策
张 平 仓1 # 任 洪 玉1 # 张 明 波2 # 胡 维 忠3 # 石 # 林3 # 张 波 华3
( 1. 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10; # 2. 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文 局, 湖北 武汉 430010; # 3. 长江 水利委员会 设计院, 湖北 武汉 430010)
全区有山洪沟 1 533 条, 暴发灾害 12 175 次; 泥 石流灾 害沟 930 条, 暴发灾害 1 462 次; 滑坡灾害 103 处。
本区分为小兴安岭 区( % 1(1) ) 、三 江平 原区( % 1(2) ) 、长 白山 区( % 1(3) ) 、东北 平原 区( % 1( 4) ) 和大 兴安 岭 区( % 1( 5) ) 5 个三 级 区。
2. 4 # 秦巴山地区( % 4)
本区位于 我国中部 地区, 总面积 32. 31 万 km2, 山洪灾 害防 治区面积 27. 39 万 km2, 内有人口约 3 050 万。一级 重点防 治区 3. 61 万 km2 , 二级重点防治 区 5. 25 万 km2 。本区 地形 以中 小起 伏山地、丘陵为主。年最大 24 h 点 雨量 平均值 为 40~ 150 mm, 长历时降雨或暴雨、特大暴雨是引发山洪灾害的主要因素。
% 5(1)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 5(2) 江南丘陵区 % 6(1) 浙闽丘陵区 % 6(2) 岭南丘陵区 % 7(1) 华南丘陵区 % 7(2) 滇南间山宽谷区 % 8(1) 川东黔西低山丘陵区 % 8(2) 四川盆地平原区 % 8(3) 川西山地丘陵区 % 8(4) 云南高原区 % 8(5) 贵州高原区 ∋1(1) 呼伦贝尔草原区 ∋1(2) 阴山山地区 ∋1(3) 河套平原区 ∋1(4) 鄂尔多斯高原区 ∋2(1) 阿拉善 ∃ 河西走廊区 ∋2(2) 塔克拉玛干沙漠区 ∋2(3) 天山山地区 ∋2(4) 北疆盆地及山地区
2. 3 # 黄土高原地区( %3)
黄土 高原 地区总 面积 32. 61 万 km2, 山 洪灾害 防治 区面 积 25. 25 万 km2 , 内有人口 约 2 950 万, 人 口密度 117 人 km2。 一级 重点防治区 1. 25 万 km2, 二级重点 防治区 1. 87 万 km2 。区 内年 降水量由东南部的 750 mm 向西北逐 渐递减到约 350 mm。年最 大 24 h 点雨量平均 值为 30~ 80 mm。全区 地表切 割破 碎、沟壑 纵横, 水土流失严重。
018 次; 泥石流灾害沟 8 602 条, 暴发灾害 10 558 次; 滑坡灾害 14 566 处[1] 。
根据东部季风区内 部山洪 灾害地 域分异规 律, 可将东 部季 风区划分为 8 个二级区, 各区 山洪灾 害区域 特征及防 治对 策如 下所述。
2. 1 # 东北地区( %1 )
东北地区面 积 110. 46 万 km2 , 山 洪灾 害防 治 区面 积 56. 32 万 km2 , 防治区内人口约 4 600 万, 人口 密度 82 人 km2 。一 级重 点防治区 2. 82 万 km2, 二级重点防 治区 5. 15 万 km2 。本区 地形 以漫岗地形为主, 年最大 24 h 点雨量平均值为 40~ 130 mm。
本区山洪灾害十分严重, 全区 有山洪 沟 1 765 条, 暴发 灾害 8 251 次; 泥石流灾害沟 1 243 条, 暴发灾害 2 141 次, 是全国第 2 大泥石流灾害发育中 心; 滑坡灾害 1 452 处, 也是全 国滑坡 灾害 发育中心之一。
秦巴山地区溪河洪水、泥石流及滑坡灾害均十分突出, 但人 口密度相对较小, 应主要采取避让、监测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山 洪灾害知识的宣传与 普及以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非工程 措施, 对威胁大量人口、厂矿、城镇和重要设施安全的山洪、泥石 流沟, 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
育严重的泥石流在加强预报的基础上, 采取以生物措施 为主、配 以当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2. 2 # 华北地区( %2 )
华北地区总面积 66. 58 万 km2 , 山洪 灾害防 治区面积 27. 67 万 km2, 防治区内人口约 5 700 万, 人口密度 205 人 km2 。一级重 点防治区 2. 04 万 km2 , 二级重点 防治区 3. 58 万 km2 。本 区人口 稠密, 经济发达, 有 著名 的京 津唐 经济 中心。 区内 年 最大 24 h 点雨量平均值为 60~ 140 mm, 燕山、太行山是我国 3 大暴雨中心 之一。
泥石流、滑坡灾 害是 黄土 高原 地区 山洪 灾害 防 治的 重点。 本区的山洪灾害整治首 先强调 加强水 土保持 及生态 环境建设, 落实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 工程措施 相结合 的水土 流失及 生态 环境综合治理, 宜在一级重 点防治区 内特别 是针对 陇中黄 土高 原及以南严重威胁交通 安全和 人民生 命财产的 泥石流、滑 坡灾 害, 在加强气象特别是暴雨预报和观测的基础上, 采取适当的工 程措施进行整治。
表 1# 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案
名称 % 东部季风区
地区 %1 东北地区
%2 华北地区
%3 黄土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