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2)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背景介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成为了当前主流的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之一。
在工程实践中,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通信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是:•理解LTE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LTE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其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学会使用一定的通信工具和软件,完成LTE网络的建模、仿真及其性能分析课程设计内容本次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LTE结构及原理1.1 LTE网络结构 - 网络模型及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分离 - 系统体系结构 - 物理层、MAC层、RRC层、IP层等1.2 LTE主要技术 - 无线传输技术 - 无线多址技术 - 单频网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 - MIMO技术 - 等2. LTE网络建模与仿真2.1 建立LTE网络模型 - 建立模型的工具 - SDR硬件开发平台 - 内部仿真环境建立等2.2 仿真介绍 - 仿真设计 - 仿真执行 - 仿真结果的结果分析等3. LTE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3.1 双LTE系统下的资源分配 - 双LTE系统的基本原理 - 基于物理层的双LTE资源分配方法 - 基于MAC层的双LTE资源分配方法3.2 LTE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与系统性能 - LTE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分析 - LTE通信系统的系统性能分析课程设计流程1.课前准备•学生学习LTE相关原理和技术知识•学生准备模拟仿真实验所需工具及软件•学生了解课程设计流程2.实验操作•学生集中在机房进行实验操作•指导老师以LTE网络建模、仿真和性能分析为主线,详细讲解课程设计的实验操作及流程,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难点3.实验总结•学生总结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对学生完成的实验进行综合点评,提出改进和意见课程设计考核该课程设计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操作考查•实验报告撰写•答辩和口头报告其中,实验操作考查和实验报告撰写的分值占比较大,其中实验操作考查占总分的50%,实验报告撰写占总分的30%。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OFDMA、SC-FDMA等关键技术。
2. 使学生了解LTE网络的架构、协议栈及相关接口,掌握其工作流程。
3. 帮助学生了解LTE系统的安全机制、服务质量保障及移动性管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如信号传输、干扰协调等。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LTE设备的能力,包括配置、调试及优化网络参数。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新技术、新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其尊重知识产权,遵循行业规范。
3. 引导学生关注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为我国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通信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LTE基本原理- OFDMA、SC-FDMA技术原理及特点- LTE帧结构、调制解调技术2. LTE网络架构与协议栈- E-UTRAN、EPC网络架构及功能- LTE协议栈结构及各层功能- 主要接口及其作用3. LTE关键技术- 多天线技术、小区切换技术- 干扰协调、功率控制技术- 安全机制、服务质量保障4. LTE网络规划与优化- 网络规划原则、参数配置- 网络优化方法、性能指标-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5. LTE设备操作与维护- 设备功能、硬件结构- 常用操作命令、配置方法- 故障排查与维护6. 移动性管理- 移动性管理流程、关键算法- LTE网络中的切换技术- 网络附着、鉴权流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LTE基本原理2. 第二周:LTE网络架构与协议栈3. 第三周:LTE关键技术4. 第四周:LTE网络规划与优化5. 第五周:LTE设备操作与维护6. 第六周:移动性管理本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学习移动通信技术时,必须具备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
开设《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对移动通信原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个人通信有较深刻的理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移动通信的原理、移动通信线路的传输特性及移动台和基站的组成。
2.了解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抗衰落措施。
3.了解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网络结构、接口互连及信令变换、协议和标准等。
4.了解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性能。
5.了解个人通信的基本技术和发展动态。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4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掌握移动通信的特点;掌握移动通信的分类、工作频带、蜂窝小区。
重点和难点:移动通信系统构成、蜂窝小区的内容。
第一节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一、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二、移动通信的特点第二节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一、移动通信的分类二、移动通信的工作频带第三节蜂窝小区的概念一、蜂窝小区的定义二、蜂窝小区的划分第二章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掌握调制解调技术、抗衰落技术、语音编码技术、多址技术、电波传播干扰技术,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应用范围和方式,未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调制解调技术、编码技术、多址技术以及CDMA技术及语音和信道编码。
第一节调制技术一、调制二、解调第二节抗衰落技术一、快衰落二、慢衰落第三节多址技术一、频分多址二、码分多址第四节电波传播与干扰一、电波传播干扰技术二、抗干扰的方法第三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 8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GSM发展、GSM系统结构及相关接口;重点掌握GSM 的关键技术;理解GSM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和信令网以及业务流程。
LTE移动通信技术
L T E移动通信技术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LTE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以及LTE的位置和网络结构了解E-UTRAN的协议结构和基本技术了解LTE应用的关键技术目录第1章概述知识点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WCDMA技术演进过程TD-SCDMA技术演进过程CDMA2000技术演进过程1.1背景介绍1.1.1移动通信演进过程概述移动通信从2G、3G到3.9G发展过程,是从低速语音业务到高速多媒体业务发展的过程。
3GPP正逐渐完善R8的LTE标准:2008年12月R8 LTE RAN1冻结,2008年12月R8 LTE RAN2、RAN3、RAN4完成功能冻结,2009年3月R8 LTE标准完成,此协议的完成能够满足LTE系统首次商用的基本功能。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和演进过程如下图所示图 1.1-1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和演进图1.1.2WCDMA、TD-SCDMA与CDMA2000制式对比表 1.1-1 3种制式对比制式WDMA CDMA2000 TD-SCDMA 继承基础GSM 窄带CDMA GSM同步方式异步同步同步码片速率系统带宽5MHz核心网GSM MAP ANSI-41 GSM MAP语音编码方式AMR QCELP,EVRC,VMR-WBAMR1.1.3WCDMA技术演进过程WCDMA的技术发展路标如下图所示:图 1.1-2 WCDMA技术发展路标1.1.4TD-SCDMA技术演进过程中兴无线网络设备支持TD近期演进软件平滑升级。
TD 演进可分为两个阶段,CDMA技术标准阶段和OFDMA技术标准阶段。
CDMA技术标准阶段可平滑演进到HSPA+ 。
频谱效率接近LTE。
基本版本近期演进版本中期演进版本长期演进版本(4G)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CDMA技术标准OFDMA技术标准3GPP (R4)语音/数据N频点3GPP (R5/6/7)HSPA/HSPA+MBMS/多载波3GPP LTEOFDMAMIMOIMT-Adv 图 1.1-3 TD-SCDMA技术演进过程1.1.5 CDMA2000技术演进过程CDMA one 是基于IS-95标准的各种CDMA 产品的总称,即所有基于CDMA one 技术的产品,其核心技术均以IS-95作为标准 。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引言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背景和目的,概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概述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目标和重点,对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和概念进行概述。
三.无线传输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无线传输的基本原理、信道特性、调制技术和多址技术等。
四.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互联关系。
五.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本章详细介绍2G、3G、4G和5G等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技术和业务特性等。
六.移动通信标准与规范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领域的标准与规范,包括国际标准组织、国
际电信联盟和国内相关机构制定的标准与规范。
七.移动通信协议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等。
八.移动通信安全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用户认证、数据
加密和安全传输等。
九.移动通信应用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等。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案例分析、实验指导书和相关资料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通信法:指管控通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包括电信管理法、无
线电管理条例等。
2. 信息安全法:指保护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
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等。
3. 个人信息保护法:指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保护法等。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移动通信技术是一门涉及无线通信原理、网络架构、信号处理、移动终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关键手段,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移动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
掌握无线信道特性、调制解调技术、编码与复用技术等基本原理。
熟悉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协议和关键技术,如 GSM、CDMA、LTE 等。
理解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射频电路、基带处理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具备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移动通信实验和测试,获取并分析相关数据。
具备跟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2、无线信道特性电磁波传播特性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3、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技术(AM、FM、PM)数字调制技术(ASK、FSK、PSK、QAM 等)调制技术的性能比较和选择4、编码与复用技术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 码等)交织技术复用技术(TDM、FDM、CDM 等)5、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GSM 网络架构和协议CDMA 网络架构和协议3G(WCDMA、CDMA2000、TDSCDMA)网络架构和协议 4G(LTE、LTEA)网络架构和协议5G 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展望6、移动终端技术移动终端的硬件组成(射频模块、基带模块、电源管理等)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Android、iOS 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基础7、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与优化频率规划与分配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干扰分析与抑制8、移动通信新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大规模 MIMO 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边缘计算与雾计算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附件1《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学时:64 学分:4课程负责人:参编人员: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通信技术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
本课程总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特点、传输方式、网络结构、通信技术应用及工作原理。
同时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常用的移动通信测试仪器,能用仪器测量各种技术参数并能够分析其含义与作用。
(二)课程作用通过学习移动通信技术,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基站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和移动通信网的简单架构能力及网络优化能力。
(三)前导、后续课程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导课程有:综合布线、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等。
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为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课程理念:通过典型的工作岗位,归纳整合了通信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进一步确定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以岗位分析入手,选取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最终确定4大项目任务。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操作常用的移动通信测量仪器.(2)能用仪器测量各种技术指标并理解其含义。
(3)能够用仪器分析3G网络主流技术的原理与特性。
(4)能够用仪器分析移动通信信道的传输性能。
(5)能够用仪器分析GSM网络中关键技术的原理与特性。
(二)知识目标(1)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演进与特点。
(2)掌握移动通信信道的传输特点。
(3)了解抗噪声和抗干扰技术的工作原理。
(4)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应用。
(5)掌握移动通信组网技术原理及应用。
(6)掌握GSM系统的网络规划、关键技术及应用。
(7)了解3G系统的主流技术与网络结构。
(8)掌握3G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三)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踏实肯干团队协作的工作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技术文档书写能力,安全生产意识。
四、课程内容(三)第一次课设计梗概1.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总体安排、教材的应用,上课的方式和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各项目任务时所达到的效果。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移动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制定一套完善的移动通信课程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移动通信课程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一个适用于当前移动通信行业的课程标准。
一、课程介绍移动通信课程致力于向学生传授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原理、网络架构、调制解调技术、信号传输、频率规划、移动通信标准、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作方式。
3. 熟悉移动通信标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4. 学习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频率规划的方法。
5. 掌握调制解调技术和信号传输原理。
6. 理解无线接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7. 培养解决移动通信系统难题的能力。
8. 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
三、课程内容1.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移动通信的技术要素和概念2.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移动通信网络的层次结构- 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口和协议3. 移动通信标准- 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的分类和发展- 移动通信标准的选择和应用- 移动通信标准的研发和更新4. 无线接入技术- 蜂窝网络的原理和应用- 无线接入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无线接入技术的性能优化和问题解决5. 调制解调技术与信号传输- 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信号传输的基本方法和参数- 调制解调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6.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移动通信系统的加密与解密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移动通信的基础框架。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
(第 2 章)
了解移动通信对交换
通信中的抗衰落、
功率控制、扩频
系统的特殊要求;掌
抗干扰技术。
概念、作用、实
握用户激活分离过程
现等基本知识。
及主被叫呼叫过程。
2G、3G、4G、5G 掌握各商用移动通信
各系统组成;关
移动通信 商用移动通信系统 系统的网络结构;理
键技术、无线接
系统 的网络结构、无线 解无线接口;掌握各
意地形地物衰耗中值 系统均衡概念。
计算;理解通信概率、
系统均衡概念。
理解主要噪声、干扰 主要噪声、干扰
噪声与干 移动通信中的噪声;
的产生原因和措施; 的产生原因和措
5
扰
移动通信中的主要
4
了解低噪声放大器基 施;低噪声放大
(第 9 章) 干扰。
本概念。
器基本概念。
2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教学课时:72
一、课程定位、任务和目标
1.课程定位 专业基础课程 需要《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课程基础。 2.课程任务 移 动 通 信 概 念 、 移 动 通 信 主 要 技 术 、 移 动 通 信 各 商 用 系 统 ( GSM 、 IS-95CDMA 、 GPRS、WCDMA、TD-SCDMA、cdma2000、HSPA、LTE、5G NR)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 电波传播特性估算、噪声和干扰等。 3.教学目标 掌握移动通信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及各商用移动通信系统教学。具体包括:掌握移动通 信基本概念;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主要技术;熟悉各商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了解电波传 播、噪声干扰动通信基本概念;
特点、工作方式;理
移动通信中的编号
移动通信概念、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职业技术必修课程。
这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的课程,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系统的构成、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基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学生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3G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系统设计和网络规划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等。
为后续继续学习,实践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多媒体课室授课。
加强实验,实验要分组进行,分组人数不宜过大,实验前多做准备工作。
有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习题讲解。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尤其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描述图像,或者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
注意对前置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以便前后衔接,巩固与提高。
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在绪论课后适当复习一些前置课程的基本知识。
4.评价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5.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10学时。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现有3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LTE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类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主要介绍LTE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是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的科普性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LTE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协议体系,了解LTE系统的发展、应用以及相关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为今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LTE系统的网络结构,了解E-UTRAN的协议结构,了解LTE系统的关键技术。
掌握OFDM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解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了解MIMO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MIMO系统的传输模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TE 系统的体系结构、理解OFDM系统的工作原理和MIMO系统的传输模型,从而加深对移动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具备较扎实的移动通信理论知识,并了解移动通信领域发展的前沿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为基础讲述LTE的网络体系和基本工作原理,然后讲解LTE系统的核心技术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最后讲解MIMO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讲解LTE系统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同时,回顾先修课程的相关内容、介绍相关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及相关的其它网络体系的结构。
培养学生掌握LTE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LTE关键技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在实际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了解LTE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严谨的作风和善于钻研的精神。
另外,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和锻炼,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移动通信概论、GSM、CDMA2000等。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代码:1203067 建议课时数:48 学分:3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软件技术(海本直通车)专业、软件技术(嵌入式培训)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通信网络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定位于LTE通用网络技术,覆盖了4G全网的通信原理、网络拓扑、网络规划、工程部署、数据配置、业务调试等移动通信技术,强调学生、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已经将在社会上面临的考验。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置依据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相应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通信网络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我院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有通信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通信网络设备生产、管理、销售与技术支持等,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使学生更好地胜任这些岗位并顺应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求。
因此本课程在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与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讨论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以LTE通用网络技术作为逻辑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据此确定了以下6个典型工作任务:4G全网的通信原理;网络拓扑;网络规划;工程部署;数据配置;业务调试。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移动通信技术。
LTE作为现代移动通信的主要标准之一,具有更快的速度、更稳定的连接和更高的数据传输率,逐渐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鹜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LTE移动通信技术的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知识,帮助他们迎接未来职业发展的挑战。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为:1.通过实践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LTE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和原理;2.让学生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3.培养学生高效解决问题、分析和创新的能力;4.增强学生与行业实践结合的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三、课程设计内容3.1 基础知识讲解学生将首先学习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1.移动通信技术基础;2.LTE移动通信技术概述;3.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性;4.LTE系统架构及其功能。
3.2 系统分析和设计学生将在本部分学习如何进行LTE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包括:1.LTE系统性能瓶颈和瓶颈分析;2.LTE系统设计原则和流程;3.LTE上下行链路传输信道结构设计;4.LT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技术。
3.3 实践操作学生将在本部分参与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深化对LTE移动通信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本部分的实践内容包括:1.搭建LTE实验环境;2.分析LTE系统工作状态;3.发送接收LTE系统信息;4.LTE网络可靠性、性能和信号质量优化。
3.4 组织实践报告学生将根据实际操作结果,编写实践报告,反映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经验总结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实施方式本次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采用“理论 + 实践”教学方法,结合线下实验室操作和线上学习。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4.1 在线学习学生将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与LTE移动通信技术有关的理论、技术规范和业界案例,完成在线考核和测试项目。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纲《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
学习移动通信技术时,必须具备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
(⼆)课程任务开设《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使学⽣能适应现代社会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对移动通信原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个⼈通信有较深刻的理解,成为⾼素质技能型专门⼈才。
⼆、课程内容及要求(⼀)移动通信概论1.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理解移动通信的⼯作⽅式及使⽤频段。
3.了解数字移动通信的相关技术。
(⼆)移动通信的组⽹技术1.掌握移动通信⽹的体制及服务区域的划分⽅法。
2.理解正六边形⽆线区群的构成条件及⽆线⼩区的激励⽅式。
3.了解移动通信⽹络的构成及进⼊市话⽹的⽅式。
(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1.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及其相关知识。
2.理解通⽤分组⽆线业务接⼊技术3.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4.了解移动台的基本⼯作原理及信号流程(四)⽆线市话系统1.掌握PAS系统结构及相关技术。
2.理解PAS通信技术及通信过程。
3.了解⼩灵通⼿机的结构及⼯作原理。
(五)其他移动通信系统1.理解⽆线寻呼系统的组成及⼯作原理。
2.理解集群系统的概念、⽹络结构及发展趋势。
3.了解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及各相关的系统组成。
4.了解全球星⼿机的号码结构。
(六)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及⼲扰1.掌握电波传播特性及损耗预测。
2.理解造成的估计。
3.了解组⽹中应该考虑的主要⼲扰。
(七)个⼈通信⽹1.掌握个⼈通信的概念及⽬标。
2.掌握个⼈通信⽹的组成要素。
3.理解个⼈通信⽹的基础。
4.了解⾯向未来的个⼈通信⽹的发展趋势。
三、课时分配项⽬课时分配表四、教学建议(⼀)本教学⼤纲要求适⽤于学制为三年的⾼职⾼专电⼦信息⼯程技术专业。
(⼆)本教学⼤纲在实施过程中视具体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和课时的安排可作适当的调整。
第⼀章概论第⼀单元移动通信发展概况、特点及分类⼀、教学要求(⼀)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掌握移动通信的特点(三)掌握移动通信的分类⼆、教学内容(⼀)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移动通信的特点(三)移动通信的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的分类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2.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3.移动通信的特点4.移动通信的分类(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章概论第⼆单元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作⽅式、频段使⽤⼀、教学要求(⼀)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组成(⼆)掌握移动通信的⼯作⽅式(三)了解移动通信的频段使⽤⼆、教学内容(⼀)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移动通信的⼯作⽅式(三)移动通信的频段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移动通信的⼯作⽅式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2.移动通信的⼯作⽅式(1)单⼯制(2)双⼯制(2)半双⼯制3.移动通信的频段使⽤(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章概论第三单元数字移动通信的相关技术、发展趋势⼀、教学要求(⼀)掌握多址技术、调制技术、分集接收技术(⼆)理解语⾳编码技术(三)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多址技术(⼆)分集接收技术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1)多址技术(2)调制技术(3)分集接收技术(4)语⾳编码技术2.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章移动通信的组⽹技术第⼀单元移动通信⽹的体制、服务区域的划分⽅法⼀、教学要求(⼀)掌握移动通信⽹的体制(⼆)了解服务区域的划分⽅法⼆、教学内容(⼀)移动通信⽹的体制(⼆)服务区域的划分⽅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移动通信⽹的体制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移动通信⽹的体制(1)⼤区制(2)⼩区制2.服务区域的划分⽅法(1)带状服务区(2)⾯状服务区(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章移动通信的组⽹技术第⼆单元正六边形⽆线区群的构成⼀、教学要求(⼀)掌握构成条件(⼆)掌握激励⽅式(三)理解⼩区模型(四)了解直放站⼆、教学内容(⼀)构成条件(⼆)激励⽅式(三)⼩区模型(四)直放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构成条件(⼆)激励⽅式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构成条件2.激励⽅式3.⼩区模型(1)⽆线⼩区模型(2)⼩区的裂变4.直放站(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章移动通信的组⽹技术第三单元信道配置⼀、教学要求(⼀)掌握分区分组配置法(⼆)掌握等频距配置法(三)理解多信道公⽤(四)掌握空闲信道的选取⼆、教学内容(⼀)分区分组配置法(⼆)等频距配置法(三)多信道公⽤(四)空闲信道的选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区分组配置法(⼆)等频距配置法(三)空闲信道的选取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掌握分区分组配置法2.掌握等频距配置法3.理解多信道公⽤4.空闲信道的选取(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章移动通信的组⽹技术第四单元信令⼀、教学要求(⼀)掌握信令的概念、分类(⼆)了解数字信令的常⽤格式(三)了解⾳频信令⼆、教学内容(⼀)信令的概念、分类(⼆)数字信令的常⽤格式(三)⾳频信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信令的概念、分类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信令的概念、分类2.数字信令的常⽤格式3.⾳频信令(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章移动通信的组⽹技术第五单元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教学要求(⼀)掌握越区切换的准则、控制策略、信道分配(⼆)理解位置登记和呼叫传递(三)理解位置更新和寻呼⼆、教学内容(⼀)越区切换的准则、控制策略、信道分配(⼆)位置登记和呼叫传递(三)位置更新和寻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越区切换的准则、控制策略、信道分配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越区切换的准则、控制策略、信道分配2.位置登记和呼叫传递3.位置更新和寻呼(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章移动通信的组⽹技术第六单元移动通信⽹的组成、进⼊市话⽹的⽅式⼀、教学要求(⼀)掌握移动通信⽹的组成(⼆)理解本地⽹和联⽹的⽹络结构(三)了解移动通信⽹进⼊市话⽹的⽅式⼆、教学内容(⼀)移动通信⽹的组成(⼆)本地⽹和联⽹的⽹络结构(三)移动通信⽹进⼊市话⽹的⽅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移动通信⽹的组成(⼆)本地⽹和联⽹的⽹络结构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移动通信⽹的组成2.本地⽹和联⽹的⽹络结构3.移动通信⽹进⼊市话⽹的⽅式(1)⽤户线接⼊⽅式(2)市话中继线接⼊⽅式(3)移动电话汇接中⼼⽅式(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单元GSM系统结构、编号⼀、教学要求(⼀)掌握GSM系统结构(⼆)了解GSM移动通信⽹中的编号计划⼆、教学内容(⼀)GSM系统结构:移动台、移动⽹⼦系统、基站⼦系统、操作⽀持⼦系统(⼆)GSM移动通信⽹中的编号计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GSM系统结构:移动台、移动⽹⼦系统、基站⼦系统、操作⽀持⼦系统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GSM系统结构:移动台、移动⽹⼦系统、基站⼦系统、操作⽀持⼦系统2.GSM移动通信⽹中的编号计划(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单元GSM⽹络接⼝、信道类型⼀、教学要求(⼀)了解GSM⽹络接⼝类型及功能(⼆)掌握信道的类型⼆、教学内容(⼀)GSM⽹络接⼝介绍(⼆)⽆线接⼝(三)信道的类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信道的类型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GSM⽹络接⼝介绍2.⽆线接⼝3.信道的类型(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三单元GSM系统的控制与管理⼀、教学要求(⼀)理解登记过程(⼆)理解鉴权与加密的过程(三)理解越区切换的过程⼆、教学内容(⼀)登记过程(⼆)鉴权与加密的过程(三)越区切换的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登记过程(⼆)越区切换的过程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登记过程2.鉴权与加密的过程3.越区切换的过程(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四单元GSM呼叫接续与接续流程⼀、教学要求(⼀)理解移动⽤户主呼过程、被呼过程(⼆)掌握主要接续流程⼆、教学内容(⼀)移动⽤户主呼过程、被呼过程(⼆)主要接续流程:位置更新、出局呼叫、⼊局呼叫、越区切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主要接续流程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移动⽤户主呼过程、被呼过程2.主要接续流程:位置更新、出局呼叫、⼊局呼叫、越区切换(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五单元GPRS系统设备、分层结构⼀、教学要求(⼀)掌握GPRS系统设备组成及功能(⼆)理解GPRS⽹络的分层结构⼆、教学内容(⼀)GPRS系统设备组成及功能(⼆)GPRS⽹络的分层结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GPRS系统设备组成及功能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GPRS系统设备组成及功能2.GPRS⽹络的分层结构(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六单元⽤户鉴权与数据加密、GPRS⽹络的登陆与注销⼀、教学要求(⼀)掌握⽤户鉴权的过程和数据加密的过程(⼆)理解GPRS⽹络的登陆与注销⼆、教学内容(⼀)⽤户鉴权的过程和数据加密的过程(⼆)GPRS⽹络的登陆与注销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户鉴权的过程和数据加密的过程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户鉴权的过程和数据加密的过程2.GPRS⽹络的登陆与注销(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七单元分组数据协议描述图、⽆线通信协议⼀、教学要求(⼀)了解分组数据协议描述图(⼆)理解WAP通信协议分层结构、底层载体、⽹络结构⼆、教学内容(⼀)分组数据协议描述图(⼆)WAP通信协议分层结构、底层载体、⽹络结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WAP通信协议分层结构、底层载体、⽹络结构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分组数据协议描述图2.WAP通信协议分层结构、底层载体、⽹络结构(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单元语⾳处理技术⼀、教学要求(⼀)掌握语⾳信号的模/数转换、数字调制(⼆)理解语⾳编码、信道编码、交织编码⼆、教学内容(⼀)语⾳信号的模/数转换、数字调制(⼆)语⾳编码、信道编码、交织编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语⾳信号的模/数转换、数字调制四、教学过程及建议(含时间分配)(⼀)课程导⼊:(5分钟)(⼆)教学内容分析(5分钟)(三)教学过程实施:(75分钟)1.语⾳信号的模/数转换、数字调制2.语⾳编码、信道编码、交织编码(四)⼩结、布置作业(5分钟)第三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第九单元CDMA系统概述⼀、教学要求(⼀)理解CDMA基本原理(⼆)掌握CDMA系统的主要优点⼆、教学内容(⼀)CDMA基本原理:地址码的选择、扩频码速率的选择(⼆)CDMA系统的主要优点:⼤容量、软容量、软切换。
LTE移动通信网络设计教学提纲
中网华通公司工程设计实用教材系列LTE移动通信网络设计(V1.0)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公司技术发展部修订记录前言LTE是4G标准,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在全国范围建设了LTE商用网络。
本教材围绕LTE通信网络技术、覆盖分析、容量分析、室内分布系统、高铁建设、语音解决方案、TD-LTE与LTE FDD混合组网、微基站的应用以及LTE关键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编制,旨在为员工提供LTE通信网络设计方面的实用素材,规范LTE通信网络设计各环节的工作。
本教材为中网华通公司工程设计实用教材系列之《LTE移动通信网络设计(V1.0)》,由公司技术发展部编制完成,并经公司无线专业组审核。
教材使用过程中,编制人员会根据大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技术的发展进行定期补充修订,以保证教材与实际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具实用性。
公司其它专业相关工程设计教材正在陆续安排编制中,希望各项目能积极提供相关素材、建议,支持和参与工程设计实用教材系列的编制工作。
目录一、LTE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1)1. LTE发展演进情况 (1)2. LTE系统设计要求 (1)3. LTE系统架构 (2)4. LTE物理资源 (2)5. LTE关键技术 (4)5.1 现阶段的关键技术 (4)5.2 LTE-Advanced关键技术 (7)二、LTE网络覆盖分析 (9)1. LTE覆盖能力的影响因素 (9)1.1 发射功率 (9)1.2 载波频率及带宽 (10)1.3 多天线的选用 (10)1.4 RB资源占用 (10)1.5 RRM算法 (11)1.6 CP配置 (11)2. 覆盖能力分析 (11)2.1 基本流程 (11)2.2 LTE链路预算 (12)2.3 结果分析与比较 (15)2.4 LTE覆盖的一些实证经验 (18)3. S1/X2接口的传输配置 (19)三、LTE容量分析 (21)1. 容量的影响因素 (21)1.1 载波带宽 (21)1.2 循环前缀(CP)长度 (22)1.3 MIMO模式 (22)1.4 上下行控制信道和参考信号开销 (22)1.5 干扰消除技术 (23)1.6 调度方式 (23)1.7 上下行时隙配置对容量的影响 (24)1.8 特殊子帧配置对容量的影响 (24)2. LTE容量估算 (24)2.1 LTE吞吐率 (24)2.2 FDD LTE吞吐量 (25)2.3 FDD LTE可容纳V oIP用户数 (26)2.4 LTE用户数 (26)2.5 LTE容量分析 (27)四、LTE室内分布系统 (29)1. LTE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29)1.1 LTE室内分布系统的特点 (29)1.2 室内分布系统结构 (29)1.3 室内覆盖天线类型 (29)1.4 室内覆盖建设方式 (29)2. 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方案 (32)2.1 LTE单通道独立建设方案 (33)2.2 LTE与2G/3G单通道共用建设方案 (34)2.3 LTE双通道单极化天线独立建设方案 (35)2.4 LTE与2G/3G双通道单极化天线共用建设方案 (36)2.5 LTE双通道双极化天线独立建设方案 (37)2.6 LTE与2G/3G双通道双极化天线共用建设方案 (38)2.7 多系统合路解决方案 (39)2.8 室分系统中天线的解决方案 (42)3. LTE-Hi室内热点优化方案 (43)五、高铁LTE网络建设 (44)1. 高铁LTE覆盖特点 (44)1.1 穿透损耗大 (44)1.2 多普勒频移明显 (44)1.3 切换频繁 (45)1.4 覆盖场景复杂 (45)2. 建设原则及覆盖目标 (45)2.1 建设原则 (45)2.2 覆盖目标 (45)3. 高铁LTE网络设计 (45)3.1 组网方案 (45)3.2 LTE网络设置原则 (46)3.3 站距确定 (49)3.4 站址布局和站高 (54)3.5 天馈线设计 (55)3.6 LTE切换策略 (57)六、LTE网络语音解决方案 (61)1. LTE语音实现方式 (61)1.1 OTT (61)1.2 多待方案 (61)1.3 CSFB (62)1.4 SRVCC方案 (63)1.5 V oLTE (63)2. 运营商分阶段解决方案 (64)2.1 LTE网络的语音解决方案阶段一 (65)2.2 LTE网络的语音解决方案阶段二 (65)2.3 LTE网络的语音解决方案阶段三 (66)3. 全球LTE语音解决方案部署 (66)3.1 移动通信终端对4G语音回落的支持力度(双待机,CSFB) (66)3.2 V oLTE在全球的部署情况 (67)3.3 V oLTE在中国的部署情况 (69)七、TD-LTE和LTE FDD的混合组网 (71)1. 混合组网考虑的因素 (71)1.1 国内LTE发展现状 (71)1.2 频谱资源分析 (71)1.3 TD-LTE产业链分析 (72)1.4 TD-LTE网络能力分析 (72)2. LTE混合组网方案 (74)2.1 LTE混合组网方式 (74)2.2 融合组网建议 (76)3. LTE混合组网关键技术 (76)3.1 小区驻留和小区重选 (76)3.2 切换 (77)3.3 负载均衡 (78)3.4 载波聚合 (78)3.5 双连接技术 (78)4. TD-LTE和LTE FDD混合组网的互操作 (81)4.1 UE驻留策略 (81)4.2 小区重选优选TD-LTE (82)4.3 数据业务优选TD-LTE (82)4.4 语音业务结束后优选LTE (83)八、LTE网络中微基站的应用 (84)1. 微基站的分类和特点 (84)1.1 微基站(Small cell)分类 (84)1.2 运营商对微基站的分类 (86)1.3 LTE微基站特点 (86)2. LTE微基站阶段建设思路 (87)3. LTE微基站典型应用场景 (87)3.1 微基站应用场景 (88)3.2 微基站解决的问题 (88)3.3 典型场景分析 (90)九、LTE关键技术的应用 (94)1. LTE载波聚合技术、试验与应用 (94)1.1 载波聚合技术 (94)1.2 性能仿真 (102)1.3 运营商载波聚合试验和部署情况 (104)2. LTE MIMO 2T4R技术应用 (113)2.1 LTE MIMO的基本原理 (113)2.2 LTE上行MIMO接收技术基本原理 (115)2.3 2T2R、2T4R对比与仿真分析 (115)2.4 2T4R插花组网增益与影响分析 (116)2.5 2T2R与2T4R组网对比试验 (117)2.6 2T2R与2T4R组网结论及应用建议 (120)一、LTE移动通信网络概述1. LTE发展演进情况LTE是3G的演进,是在2004年3GPP多伦多会议上提出的。
LTE移动通信技术
LTE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以及LTE的位置和网络结构◆了解E-UTRAN的协议结构和基本技术◆了解LTE应用的关键技术目录第1章概述 (1)1.1 背景介绍 (1)1.1.1 移动通信演进过程概述 (1)1.1.2 WCDMA、TD-SCDMA与CDMA2000制式对比 (2)1.1.3 WCDMA技术演进过程 (2)1.1.4 TD-SCDMA技术演进过程 (3)1.1.5 CDMA2000技术演进过程 (4)1.2 LTE简介和标准进展 (4)第2章 LTE主要指标和需求 (6)2.1 频谱划分 (7)2.2 峰值数据速率 (8)2.3 控制面延迟 (8)2.4 用户面延迟 (8)2.5 用户吞吐量 (9)2.6 频谱效率 (9)2.7 移动性 (10)2.8 覆盖 (10)2.9 频谱灵活性 (11)2.10 与现有3GPP系统的共存和互操作 (11)2.11 减小CAPEX和OPEX (11)第3章 LTE总体架构 (12)3.1 系统结构 (12)3.2 无线协议结构 (16)3.2.1 控制面协议结构 (16)3.2.2 用户面协议结构 (17)3.3 S1和X2接口 (17)I3.3.1 S1接口 (18)3.3.2 X2接口 (22)第4章物理层 (24)4.1 帧结构 (25)4.2 物理资源 (25)4.3 物理信道 (27)4.4 传输信道 (29)4.5 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 (30)4.6 物理信号 (31)4.7 物理层模型 (32)4.8 物理层过程 (36)4.8.1 同步过程 (36)4.8.2 功率控制 (36)4.8.3 随机接入过程 (36)第5章层2 (39)5.1 MAC子层 (40)5.1.1 MAC功能 (40)5.1.2 逻辑信道 (41)5.1.3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42)5.2 RLC子层 (43)5.2.1 RLC功能 (43)5.2.2 PDU结构 (44)5.3 PDCP子层 (45)5.3.1 PDCP功能 (45)5.3.2 PDU结构 (45)第6章 RRC (47)6.1 RRC功能 (47)6.2 RRC状态 (48)6.3 NAS状态及其与RRC状态的关系 (49)6.4 RRC过程 (50)II6.4.1 系统信息 (50)6.4.2 连接控制 (52)第7章 LTE关键技术 (54)7.1 双工方式 (54)7.2 多址方式 (54)7.3 多天线技术 (55)7.4 链路自适应 (56)7.5 HARQ和ARQ (56)7.5.1 HARQ (56)7.5.2 ARQ (58)7.5.3 HARQ/ARQ交互 (58)第8章缩略语 (59)第9章参考资料 (61)III第1章概述知识点◆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WCDMA技术演进过程◆TD-SCDMA技术演进过程◆CDMA2000技术演进过程1.1 背景介绍1.1.1 移动通信演进过程概述移动通信从2G、3G到3.9G发展过程,是从低速语音业务到高速多媒体业务发展的过程。
王芬《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1.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当前社会对移动通信市场4G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并且十分急迫,开设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培养4G 技术人才是未来一段时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
本门课程侧重于现在发展迅速的移动通信领域的4G技术、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知识,更贴近企业,更符合岗位需求,能够做到“理论够用、突出岗位技能、重视实践操作”,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2.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应能识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基本原理、MIMO基本原理、协议及移动性管理等内容,能表述相关知识点,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4G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理解学会LTE基站的相关设备,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完成LTE基站的开通与维护。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了解LTE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前景;(2)理解和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3)知晓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的方法;(4)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兴趣,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移动通信行业的系统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1)具备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2)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自主学习新技术、总结工作结果、开拓创新的能力;(3)具备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有应变和经受挫折的能力;(4)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遵守职业道德与法规;(5)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6)有较好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准则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术、有的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多媒体课室授课。
加强实验,实验要分组进行,分组人数不宜过大,实验前多做准备工作。
有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习题讲解。
2.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尤其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描述图像,或者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
注意对前置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以便前后衔接,巩固与提高。
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在绪论课后适当复习4.5GSM系统和1(((3)能熟练掌握CDMA技术基础;(4)能熟练掌握IS-95通信系统;(5)能熟练掌握3G移动通信系统。
2.方法能力(1)规范、安全操作能力——能够在实训中养成规范,安全的良好习惯;(2)团结协作能力——具有协助精神,全大局出发;(3)自我展示能力——善于讲述、说明、提问、回答问题等;(4)自我学习能力——会使用各类资料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5)继续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3.社会能力(1)熟悉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具备生产、安装、测试与维护移动通信产品的GSM项目二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项目三 GSM移动通信系统项目五 3G移动通信系统项目六实训1《现代通信技术》朱月秀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移动通信》郭梯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2.教学方法建议(1)以项目导向组织教学任课老师或教学团队在开课前集体确定教学案例;根据教学需要,将案例分解为多个任务或情境;确定每个任务需要传授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当前社会对移动通信市场4G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并且十分急迫,开设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培养4G 技术人才是未来一段时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
本门课程侧重于现在发展迅速的移动通信领域的4G技术、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知识,更贴近企业,更符合岗位需求,能够做到“理论够用、突出岗位技能、重视实践操作”,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应能识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基本原理、MIMO基本原理、协议及移动性管理等内容,能表述相关知识点,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4G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理解学会LTE基站的相关设备,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完成LTE基站的开通与维护。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了解LTE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2)理解和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3)知晓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的方法;
(4)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兴趣,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移动通信行业的系统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
(1)具备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2)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自主学习新技术、总结工作结果、开拓创新的能力;(3)具备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有应变和经受挫折的能力;
(4)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遵守职业道德与法规;(5)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6)有较好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
四、课程建设与教法设计
1.课程建设思路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LTE移动通信技术、LTE基站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共有六个模块,系统地论述了LTE基本概念、OFDM基本原理、LTE协议及移动性管理、MIMO基本原理、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每个模块均有相应的习题,并且还安排了LTE基站开通的实训部分。
该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高专改革方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根据岗位任务需要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在全面认识LTE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对LTE移动通信网络的初步分析与系统建设能力,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LTE移动通信行业的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教法整体设计
本课程采用课堂实践和课外研究两种形式,其中课堂实践包括教学讲授、课堂讨论、小组互查等形式,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学术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课外研究包括作业练习、教学观摩、行业调研等形式,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践研究性教学,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LTE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表格可根据课程内容加行)
六、考核标准
考核方式:采取阶段评价、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单项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形式;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以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平时考核主要对学生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课堂的表现情况和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各占10%,课后作业占20%;期末考试是对学习效果的全面检查和验收,考核以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方法的运用为主,鼓励学生从应用的角度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方法能力考核:以平时每个教学单元的课堂表现、课外作业为过程考核依据,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内容:知识考核+能力考核。
命题要求:题量适中,题型多样,涉及面广,能检测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成绩评定方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60%。
平时成绩考核(40%)——该项考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平时作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该项考核中,上课表现占10%、学生出勤情况占10%、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20%。
期末成绩考核(60%)——该项考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能对基础理论熟练应用。
考试内容涉及课程标准中全部内容,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中,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材、参考资料
教材:《LTE移动通信技术》范波勇等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资料:《LTE无线网络优化》张敏等人民邮电出版社
《学好LTE》系列丛书孙宇彤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深入浅出4G网络——LTE/EPC》张明和等人民邮电出版社八、其它说明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