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例5解决问题(多余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以内退位减法例5解决问题(多余信息)案例

武平县平川中心学校刘永招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解决有多余信息的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多余信息,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我创设了一个找“骗子”的教学环节:

【教学片断】: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学生阅读例题。

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师:问题是什么?

生:还有几人没来?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教师板书各信息和问题:

1.有16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9人,

3.我们队踢进了4个,

4.还有几人没来?

师:这道解决问题跟以前的有不同吗?

生:以前的只有2条信息,这道题有3条信息。

师:是的,这道题有3条数学信息,并且其中有一条是“骗子”,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没有关系的。你能找出这个“骗子”吗?

学生一听到找“骗子”都兴致勃勃,马上来了热情。

生找出多余信息。

生1:我认为现在来了9人是骗子。

生2:我认为踢进了4个是骗子

生3:我认为有16人来踢球是骗子

……

学生处于无序乱猜中,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

师:到底谁是骗子,我们不能随便乱猜,要看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要求“还有几人没来”

师: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什么有关?

生再次阅读题目。

生:与人数有关:有16人来,现在来了9人

师:与什么没有关系?

生: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

师:所以“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条信息是“骗子”。在数学里,我们把与问题无关的信息称为“多余信息”(板书)请大家把这个“骗子”圈起来,关进黑屋子里吧。

(二)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师: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你们会解决吗?(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三)反馈监控,暴露资源

生1:我是画一画的

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1:我先画16根小棒表示16人,圈掉9根小棒表示现在来了的9人,剩下的就是还有几没来。

生2:我是列算式的:16-9=7(人)

师: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2:从16人里去掉来了的9人就是没来的人数。

生3:没来的人是16人里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 16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

生:16表示有16人来踢球,9表示现在来了9人,7表示还有7人没来。

师:解决问题别忘了带上单位哦。最后还要口答:还有()人没来。

(四)回顾反思,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生1:用加法验证,7+9=16(人),

生2:没来的7人加上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有多余信息。

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条件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生:看问题找有用的信息。

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后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后,在对退位减法有了一定的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目前所学知识的综合和提升。

本课较之前的解决问题的最大不同是出现了多余的条件。所以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用所学的2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问题;2.能正确分辨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并能根据相关信息提出适合的数学问题;3.初步学会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课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找骗子的环节。先让学生充分阅读题目,在学生找出了所有数学信息后。我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信息中的骗子,让孩子在多余信息上打上叉,把骗子关进黑屋子。在这一环节的实际课堂上,孩子兴趣比较的浓,课堂气氛较好。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普遍能找到多余的信息,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解决问题的要求。

但是在批改完当堂作业后,我发现还有近十分之一的学生还不能正确找到骗子,被骗子骗到了。在回访了这些错误的孩子之后,我了解到。在学生独立做作业的时候,学生并不是按照课堂的思路进行解题的,很多时候都存在随心所欲的状况。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深入,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一些思路不是很清楚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教师在旁边扶着,表现的就相对较好。一旦失去教师的支撑,他就不能正确辨析哪个条件是多余的了。

因此我也在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有时候太过于追求课堂的气氛,却忽视了后部分学生的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让孩子多说

多做,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从而建立独立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