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_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_方案外感发热是指由外邪侵袭引起的发热症状,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护理外感发热需要综合运用中医理论,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疗。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一、中医诊断分析中医诊断外感发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一般来说,外感发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喉痛、身体酸痛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发热时间、发热的程度和伴随的其他症状。
二、中医护理方法1.饮食调理:(1)清淡饮食:患者在发热期间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清汤、稀粥、蔬菜等。
(2)忌烟酒和辛辣食物:烟酒和辛辣食物会刺激病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3)补充水分:发热期间,患者容易出汗,容易引起脱水,应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4)适量进食蜂蜜:蜂蜜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适量进食可以缓解咳嗽和喉痛。
2.睡眠调理:(1)保持充足的睡眠:外感发热时,患者容易感到疲劳,需要多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克服失眠:发热时容易造成失眠,可以尝试喝杯温牛奶或进行放松的呼吸训练来帮助入睡。
3.中药调理:(1)草药汤剂: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草药汤剂,如麻黄汤、银翘散等,具有解表退热、解毒散寒的作用。
(2)中药熏蒸:可选择一些具有散寒祛湿的中药材进行熏蒸,如艾叶、白芷等,用于散寒止痛、祛除湿邪。
4.穴位按摩:(1)风池穴按摩:风池位于颈椎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之间,用拇指在该穴位周围旋转按摩,有缓解头痛和咳嗽的效果。
(2)自然门穴按摩:自然门位于手小指近掌侧端的指缝中。
用大拇指按压该穴位约1分钟,有缓解发热和咳嗽的作用。
5.心理调理:(1)情绪的调整:外感发热时,患者容易感到不适,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需要通过放松身心、积极向上的心态来缓解不适。
(2)亲友陪伴:患者需要家人和亲友的关心和陪伴,减轻心理上的负担,增强抵抗力。
三、注意事项1.避免受凉:外感发热时,患者的体质较为虚弱,容易感到寒冷,要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穿着合适的衣物以保暖。
外感发热怎么办
外感发热怎么办
如果你感觉外感发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症状:
1. 休息:首先确保你能够充分休息,尤其是在有发热症状的时候。
休息有助于加快身体康复。
2. 补充水分:外感发热时,身体会流失较多的水分。
因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如喝温水、温开水、鲜榨果汁等,有助于预防脱水和恢复体力。
3. 注意饮食:适当饮食对于身体康复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清淡的汤、蔬菜、水果等。
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4. 使用退烧药物:如果体温过高,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
但也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遵守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
如果症状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请咨询医生。
5. 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有助于减少病菌和传染病的传播。
如果发热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症状判断病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总结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总结外感发热是指由于感受外界邪气侵袭而引起的发热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在外感发热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进行优化总结,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一、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1. 中医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体征和舌脉等进行全面细致的中医诊断,包括辨别寒热、虚实、表里等特点。
2. 辨证分型将外感发热分为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类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型,以确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1. 中药汤剂根据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中药汤剂,如麻黄汤、银花酸枣仁汤等,以清解表邪、散寒解毒或清暑祛湿为主要作用。
2.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体质和辨证特点,选择适当的中药调理方案,如养阴清热、益气固表等,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3. 中药外敷对于部分患者可以采用中药外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艾叶贴敷、桑叶敷贴等,以促进汗出解表、散寒祛湿。
三、针灸治疗1. 穴位选择根据患者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针灸穴位,如风寒感冒可选择大椎、风池等;风热感冒可选择合谷、太渊等;暑湿感冒可选择足三里、印堂等。
2. 针刺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针刺方法,如温针、寒针、毫针等,在保证安全和舒适度的前提下进行针刺治疗。
四、推拿按摩1. 推拿手法根据患者辨证分型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推拿手法,如揉法、按法、捏法等,以促进气血运行和经络畅通。
2. 推拿部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推拿部位,如头部、背部、四肢等,以促进疏通经络、舒缓症状。
五、饮食调理1. 温补饮食对于寒性外感发热患者,推荐温补饮食,如姜汤、葱姜茶等,以温中散寒。
2. 清热饮食对于热性外感发热患者,推荐清热饮食,如苦瓜汤、柠檬水等,以清热解毒。
3. 防湿饮食对于湿性外感发热患者,推荐防湿饮食,如山楂茶、薏米粥等,以祛湿利水。
六、生活调理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开窗通风,减少污浊空气对身体的影响。
2. 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根据季节和患者体质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冷或过热,以保持舒适感。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常规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常规一.定义在原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的基础上,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减,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症。
二.证型及临床表现(一)风寒束表证:恶寒重,鼻塞声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
舌苔薄白。
(二)风热犯表证:发热重,鼻塞,头痛,咽痛,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薄黄。
(三)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
舌苔白腻。
(四)卫气同病证:高热寒战,咽痛痒,头痛头胀,流涕喷嚏。
舌红苔黄腻。
三.护理问题(一)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二)气体交换障碍:与肺部炎症、痰液粘稠等引起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道分泌物多,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有关。
(四)疼痛:头痛,咽痛:与肺部炎症、发热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生活起居汗出者切忌吹风,并及时更衣;注意保暖。
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二)病情观察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
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三)用药护理辛温解表剂宜趁热服,服药后加盖被卧床或服用热稀粥,以助汗出。
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
(四)饮食护理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五)情志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避免不良情绪。
向患者讲解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六)临证(症)护理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遵医嘱中药泡洗。
遵医嘱刮痧,恶寒发热者取合谷、曲池、大椎等穴。
遵医嘱穴位按摩,头痛者取太阳、印堂、百会等穴。
遵医嘱耳穴贴压,咳嗽咳痰者取肺、气管、神门等穴。
五.健康教育(一)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二)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三)指导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四)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
外感发热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外感发热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在西医中,指出发热是一种症状,在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症状中更为常见。
但是,在中医治疗中,发热不仅仅是一种症状,同时还是一种疾病。
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感发热和内伤性发热。
在中医证候的鉴别和治疗中,对于发热,无论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性发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证候鉴别。
对于外感发热,有几种类型的综合征辨别和治疗方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与您在下文中一起了解几种症型的外感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外感发热我们的的体温相对恒定,并且不会由于外部温度的差异而变化,且维持在37℃左右。
饮食,运动和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体温微小变化,但没有太大的都临床意义。
发热是指体温的病理性升高。
外感发热是指由外感因素引起的体温的病理性升高。
外感发热的发生率较高。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发生抽搐,这可能会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卫表证卫表证引起的发热在外感发热中更为常见。
一般其症状表现为发热、感冒、鼻充血以及流鼻涕等。
在此种情况下,需要按照解表退热的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有荆防败毒散和银翘粉。
荆防败毒散的药物有荆芥,方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等。
银翘散中的药物有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和牛蒡子。
2.肺热证外感疾病一般会对患者的肺部造成较大的伤害,其一般为卫表证,其次为肺热证。
这类此症型的症状表现为常壮热、胸痛、咳嗽、喘促以及痰中带血等情况。
患者可见口干、舌质红、舌苔黄等情况。
对于该情况,需要采取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治疗原则。
常用的中药为麻杏石甘汤,,其方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加减治疗,可加入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等药物。
患者表现痰涎更甚,可加入金荞麦、葶苈子等进行治疗。
3.胃热证胃热证也是在外感发热中比较多见的,在胃热证中表现出哪些症状呢?其通常可见壮热、口渴、面赤以及口苦等。
观察舌苔可见舌质红、舌苔黄。
对于此证通常采取清胃解热的方法。
典型的重要方剂为白虎汤,其方药为石膏、知母、甘草以及粳米。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引言外感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由于感染病原体引起,如病毒或细菌。
中医学认为,外感发热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导致身体失去平衡,从而出现发热等症状。
中医的护理方案旨在通过调整人体气血运行,增强抵抗力,促进病原体的排出,缓解症状,并加速康复。
本文将介绍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中医护理方案1. 饮食调理外感发热时,人体内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抵抗病原体。
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病情。
- 多饮温热开水:可以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缓解发热症状。
- 适量摄入营养食品:如蔬菜、水果等,以增强免疫力。
2. 中药调配中药是中医护理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药材的疏风解毒,护补气血等作用来促进康复。
- 药物选择:常用的中药有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等,这些药物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散的功效。
- 中药煎煮:将药材浸泡于水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饮用药汤,能够增加药效。
- 注意服药时间: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安排中药的服用时间。
3. 穴位按摩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 大椎穴:位于颈椎上缘,按摩此穴位可以发散风热,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
- 风池穴:位于颈椎两侧,按摩此穴位可以舒缓肩颈疼痛和咳嗽等症状。
- 太渊穴:位于足三里下1寸,按摩此穴位能够补益气血,增加人体抵抗力。
4. 参加适当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消耗体力。
- 注意锻炼时间:避免在体温较高时进行锻炼,以免加重病情。
- 保持适度休息:好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加快康复进程。
注意事项- 外感发热的护理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如果病情加重或持续多日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 若要使用中药,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医内科课件外感发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舌脉象,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作出外感发热的诊断。同时需排除其他 原因引起的发热,如内伤发热、非感染性发热等。
中医内科治疗外感发热的方
02
法
中药治疗
01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热等 功效的中药汤剂,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02
中成药
选择具有退热、抗病毒等作用的中成药,如板蓝 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 达到退热效果。常用穴位包括大 椎、曲池、合谷等。
艾灸
通过艾灸刺激穴位,温通经脉, 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退热目的。 常用穴位包括肺俞、风门、足三 里等。
推拿按摩
推拿
通过手法推拿,刺激体表穴位,调节 脏腑功能,达到退热效果。常用手法 包括捏脊、推桥弓等。
按摩
通过按摩体表特定穴位,促进气血流 通,缓解外感发热症状。常用穴位包 括太阳、风池、涌泉等。
患者常因气虚导致反复感冒,病程较长,低热或高热均有,伴有乏力、气短等症状。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弱无 力。治疗以益气解表为主,常用方剂为参苏饮。
病例五:阴虚感冒发热
总结词
阴虚感冒发热多因阴虚内热,复感外邪 ,临床表现为午后潮热、五心烦热、两 颧潮红等。
VS
详细描述
患者常因阴虚内热出现低热、盗汗等症状 ,体温一般在37.5℃左右,伴有口干咽燥 等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 疗以养阴解表为主,常用方剂为加减葳蕤 汤。
休息与保暖
发热时应多休息,注意保 暖,避免受寒。
药物治疗
如发热持续不退或症状加 重,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 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与误区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3.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4.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病情反复。
三、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室温控制在20-24℃。
(2)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
(4)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心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六、护理实施与监控
-根据患者病情及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效果。
-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护理过程及效果。
七、总结
本方案针对外感发热患者,结合中医理论,制定了一套详细、人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通过实施基础护理、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护理等措施,全面关注患者身心状况,旨在缓解发热症状,恢复机体健康。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护理策略,为患者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第1篇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一、前言
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护理遵循辨证施护原则,旨在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增强机体免疫力。本方案针对外感发热患者,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的中医护理方案,以期为广大患者提供人性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目标
1.缓解发热症状,降低体温。
四、健康教育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了解疾病知识,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简介外感发热是指由于外界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包括感冒、流感等。
中医护理方案注重整体观念,综合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穴位按摩、食疗调理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护理方案,以帮助患者缓解外感发热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方案一: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是治疗外感发热的一种主要方式。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并缓解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1.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发热、喉咙痛等症状。
2.银杏叶:能够增强免疫力,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并且对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3.薄荷叶: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外感发热的头痛、身痛等症状。
使用中药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乱用药物。
方案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症状。
按摩的常用穴位有:1.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靠近颅缘凹陷处。
按摩风池穴可活血祛瘀,缓解头痛、颈痛等症状。
2.肺俞穴:位于背部,两侧脊柱旁,第三胸椎棘突下。
按摩肺俞穴可清热解毒,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按摩时,可使用适度力度,每个穴位按摩约3-5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
方案三: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通过调整饮食来促进康复。
在外感发热期间,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外感发热患者的食疗调理建议:1.温降饮食:可食用一些具有降火、退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柚子等。
2.滋阴清热食物:可食用一些清淡的滋阴食物,如芦荟、百合、银耳等。
3.袪湿食物:可食用一些可能有湿气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山药等。
饮食调理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寒凉食物。
注意事项在进行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休息: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帮助身体恢复。
外感发热-急诊科优势病种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感冒的患者。
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TCD 编码为:外感热病类 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 BNW011,外感高热:BNW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流行性感冒(ICD-10 编码:J11.1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 7 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卫气同病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感发热(TCD 编码为:外感热病类 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 BNW011,外感高热:BNW020)和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流行性感冒(ICD-10:J11.15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内伤发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
中医应对外感发热一、什么是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人体被外邪侵袭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头痛、体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感冒”。
二、中医认识外感发热在中医理论中,外感发热是由外邪侵入人体,致使正气受损、邪气盛行所致。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制约而形成的。
正气是人体先天获得的抵御外邪的能力,邪气是外界的致病因素,它会造成人体生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失调,导致发热等症状。
三、中医应对外感发热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适当的中药治疗可以协助人体调整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平衡,从而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
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有多种,具体的处方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
常用的中药有葛根、连翘、青果、板蓝根、金银花等,具体的用法和用量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合理的饮食可以协助人体调理脏腑,增强正气。
在外感发热期间,可以适当增加营养和热量的摄入量。
常见的建议包括:•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鸡肉、鱼肉、豆腐等;•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稀饭、粥类等;•避免过冷过热、过咸过甜的食物。
3. 养生保健中医认为,保持身心健康是防治外感发热的重要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餐后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定期参加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保持精神愉悦,积极面对生活与工作的种种困难;•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勤擦桌椅等。
四、注意事项在应对外感发热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避免疲劳过度,积极休息;•勿过度服用退烧药,以免导致副作用;•避免涉及病情的运动和剧烈的体力劳动;•保证适度的睡眠,加强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五、外感发热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受到外邪侵袭,正气与邪气失衡所致。
适当的中药治疗、合理的饮食调理和养生保健可以有效协助人体恢复正常。
在应对外感发热时,注意避免疲劳和过度用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一、诊断㈠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⑴发热,体温高于37.4℃,一般急性起病,初起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
⑵有感受外邪病史。
⑶理化检查:血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2005年)⑴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血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能确定病因诊断。
⑵血象: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⑶病原学检查: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
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㈡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⑴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疼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
⑵表热证: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头胀痛、面赤,鼻塞、喷嚏、流涕稠涕,咳嗽痰稠,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⑶秋燥证:咳嗽,痰少或无痰,喉痒,咽干唇燥,头痛,恶寒,发热,无汗。
苔薄白而干,脉浮紧。
⑷表湿证:身热不扬,恶寒,并见头重身困,胸脘胀闷,苔腻,脉濡。
⑸邪郁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⑹邪伏膜原证:感受疫疠之邪初期,邪伏于膜原之处,以寒热定时发作,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胸胁胀闷,呕吐痰涎,苔白如积粉。
⑺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
中医外感发热护理健康宣教内容
中医外感发热护理健康宣教内容
外感发热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表证,常见于感冒、流感等疾病。
针对外感发热,中医在护理健康宣教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介绍:
1.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清汤、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
分摄入,多喝温水有助于排汗散热。
2. 休息调养,患者应尽量避免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
提高免疫力,加快康复。
3. 环境卫生,在发热期间,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
气清新,避免受凉,注意保持室内卫生,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
4. 心理调适,外感发热时,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
情况,家人朋友可以通过耐心倾听、鼓励患者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恢复。
5. 中医药调理,可以适当采用中药调理,如藿香正气水、银翘
散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药物。
总的来说,外感发热的护理健康宣教内容主要是通过饮食调理、休息调养、环境卫生、心理调适和中医药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预防疾病的扩散传播。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
有所帮助。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
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
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从寒邪立论,多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外感发热中医辨证辨病依据
外感发热中医辨证辨病依据
外感发热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通常是指由外邪侵袭引起的
发热症状。
在中医辨证施治中,辨证是指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苔、
症状等综合情况来判断病情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便确定治疗方案。
下面我将从中医辨证的依据和辨病的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中医辨证的依据主要包括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
望即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眼神等外在表现;闻即
闻诊,倾听患者的声音、咳嗽声、呼吸声等;问即问诊,询问患者
的病史、症状、饮食、排便等情况;切即切诊,通过脉搏的形态、
节律、速度等来判断病情。
对于外感发热,中医师会通过这些诊断
手段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表现,例如发热的程度、伴随的症状等。
其次,中医辨病的依据主要包括辨别病邪的性质、病位和病机。
在辨别病邪的性质时,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发热症状,判断是属于
风邪、寒邪、暑邪还是湿邪侵袭所致;在辨别病位时,会根据患者
的症状表现来判断病邪所在的脏腑部位,如肺、脾、胃等;在辨别
病机时,会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苔等情况来判断病邪对机体的影响
程度,如气滞、湿热等。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辨病外感发热的依据主要包括四诊合参和辨别病邪的性质、病位和病机。
通过全面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施治的方法,中医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
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外感发热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常见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
中医认为外感发热是由风寒、风热、风湿等外邪入侵人体所致,治疗应当以药物为主,并配合适当的中医护理,以促进病情恢复。
1.饮食调理:在发热期间,宜多饮用温开水以促进排汗,帮助体温调节。
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可以适量摄入温补性食物,如鸡汤、煲汤等,有助于补充体力。
2.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因过度封闭而使病情加重。
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疲劳,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3.中药熏蒸: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材,如薄荷、百部、苍术等,熬制成药浴水,进行蒸泡或蒸汽熏蒸,有助于清热解毒,缓解症状。
4.中医按摩:可采用推拿手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促进排汗和体内湿气的排除。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大椎等。
5.中药浸泡: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如板蓝根、金银花等,加入温水中浸泡,然后用来洗澡。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药物成分进入体内,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6.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叶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热熏,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正气的恢复,从而改善发热症状。
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方法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通过药物的治疗和上述护理措施的配合,可以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促进病情的康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和进行中医护理时,应根据个人体质,结合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方法是针对轻度病情和较为平稳的患者而言,对于严重感染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最后,强调预防胜过治疗,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身体免疫力,是最好的护理方法。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常规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常规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邪气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不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以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
一、护理评估(1)观察患者体温、寒热、汗出情况。
(2)观察患者有无鼻塞情况,了解涕液颜色、性质等Q(3)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了解痰液的性质。
(4)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呕、腹泻等情况。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风寒束表证。
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不渴,肢节酸痛。
舌苔薄白,脉浮或脉紧Q②风热犯表证。
证候: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咳嗽痰黄θ舌苔薄黄,脉浮数。
③暑湿袭表证。
证候: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
舌苔白腻,脉滑数。
④卫气同病证。
证候: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打喷嚏。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
(3)高热期应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Q若汗出热退,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Q(4)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①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咳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
②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③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5)给药护理:①风寒束表证,汤药宜热服,服药后要加盖衣被,以微微出汗为宜。
②风热犯表证,汤药宜温服。
(6)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辛辣、煎炸、油腻厚味食物。
①风寒束表证,宜热食,忌生冷,服药后可鼓励患者进食热粥,并稍加衣被,以助汗出。
外感发热怎么办
外感发热怎么办?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中医学认为,发热是邪毒内侵,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或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阴阳失调,阳气偏盛而反映到临床的病理症候。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一种病理过程,是机体在细菌、病毒等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升高,超出正常波动范围的一种临床表现;大量实验证明人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在下丘脑存在有大量的温度敏感细胞――热敏感神经元和冷敏感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并能接受内外周(如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的信息;②决定体温的基准值,即形成所谓的体温调定点(如37ºC)③能以调定点为参照标准,发动体温调节反应,协调机体的产热器官(如骨骼肌)和散热器官(如汗腺)的活动,使体温稳定于37ºC左右。
体温调节系统的作用机理与恒温器的的原理相似。
现已证明,外来的致热性物质,如(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的白细胞释放一种内生性致热性物质,这种内生性致热物质又经血流到达下丘脑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温度敏感神经元,改变它们的工作状态,使温度调定点上移,(如从正常的37ºC上移至39ºC),体温中枢就会根据新的调定点重新安排产热和散热系统的活动水平,使它们在新的基础上(39ºC)达到平衡,体温因而升高,只要致热因素不消除,体温就将维持在这个高水平上;在这个过程中,机体需要积攒热量,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于是就出现了患者在发热初期的肌肉寒颤(一种很有效的产热方式)。
四肢发凉(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自觉发冷等现象,这时给患者加盖被褥,对于缓解患者的冷感觉没什么实际的帮助。
直至体温升高至预定的数值,皮肤血管开始舒张时,病人才会产生发热的自我感觉。
应指出的是发热不同于人在中暑时的体温升高,后者常因环境温度过高,机体不能再散发过量的体热,是机体体温调节机能发生障碍的结果,而发热时机体仍维持着正常的体温调节能力,只不过是产热和散热活动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平衡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2012年6月急诊制订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要点
发热,初期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
有感受外邪病史。
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降低或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
(2)主要症状:鼻和喉部有烧灼感,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
主要体征: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二)症候诊断
1.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舌苔黄,脉浮数。
3.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
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
4.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洪大。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束表证
治法:解表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
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等。
2.风热犯表证
治法:解表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味:牛蒡子、薄荷、生甘草、杏仁、淡豆豉、淡竹叶、连翘、荆芥穗,银花、桔梗、桑叶。
中成药:疏风解表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3.暑湿袭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二)中医外治法
1.针刺退热:选穴,大椎,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
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采用泄法。
2.刮痧退热:取大椎穴。
由内向外、单一反向刮动,每一部位刮20下左右,至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三)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辨证选用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等。
(四)基础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
必要时补液500-1000ml
(五)护理
1、风寒束表者,可服生姜汤,饮热稀饭等温散之品以助汗出。
2、风热犯表者,可给与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鲜桔汁。
3、表证期,密切观察病情,对高热烦躁者,警惕邪犯心包之危证。
4、汤药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沸后5-10分钟即可。
5、密切关注服药后汗出情况,以防厥脱之变。
三、难点分析
1.因外感发热患者多在门诊就诊,对服药后退热时间不能很好配合测量,故对发热缓解时间、退热起效时间、发热痊愈时间的测量未能获得较明确数据,影响疗效判定。
2.诊疗方案中中成药数量不多,病人依从性不足。
一部分因患者不能耐受中药及中药汤剂煎煮不方便等原因,未能坚持服药治疗。
而我院的中成药种类也不足,使得患者未能按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3.临床治疗发现,有使用中成药与中药汤剂之间,辩证不符的现象,提示科室人员对诊疗方案掌握不熟练,辩证不清。
4.部分患者不接受使用针灸、刮痧等退热措施。
5.中药注射液研究较多,但针对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仍在初步探索阶段,中药作用机制仍待研究。
四、疗效评价
1.解热时间:服药72h内(1个疗程内)体温下降到37.2℃及以下,并且其后体温不再上升超过37.2的时间。
2、即刻退热判断标准:服药后4h内体温下降0.5℃.
3、痊愈天数:首次服药至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所需天数。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标准:精神、食欲好、体温恢复正常满12小时、鼻咽部症状消失、咽充血消失。
评价方法
1、评价疗效性指标:体温、症状和体征。
2、体温观察时点:首诊体温、服药后1h、2h、3h和4h体温。
服药后第二天8:00、12:00、16:00和20:00体温,第三天8:00、12:00、16:00和20:00体温,服药后72h体温及服药72h外随诊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