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400a1b16a32d7375a4178049.png)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句型特点,了解并掌握二者之间的互换规律。
2、明确在句型转换中句意不变,并能熟练地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并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互换规律。
2、能熟练地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直接揭示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二、实例讲解
1、了解什么是陈述句与反问句。
2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3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4、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习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5、举例句型互换,明白互换错误的原因。
6、总结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的方法。
三、小结拓展
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互换规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https://img.taocdn.com/s3/m/51bb8a7dcc7931b764ce152b.png)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句尾加上疑问语气助词“呢”、“吗”等。
3、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岂”等语气助词。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反问句、陈述句专项训练题:(一)把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1)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13742d9afd0a79563c1e72dc.png)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在改陈述句时,去掉否定词“不”,去掉反问语气词“难道”,去掉句末疑问助词“吗”,变为:这本书是你的。
又如: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教诲呢?在改陈述句时,没有“不”加上“不”,去掉反问语气词“怎么”,去掉句末的语气助词“呢”,变为: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教诲。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f9a4167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6.png)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一: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必须要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地学习。
三年级下册语文微课句式训练—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微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微课句式训练—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微课](https://img.taocdn.com/s3/m/d0670a2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70.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微课句式训练—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微课三年级下册语文微课句式训练—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微课教学年段: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微课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好句子互换的规律,熟练地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教学过程:(一)出示两个句子,在读中感悟两个句子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
(这两个句子句式不同,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陈述句,但是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同。
)(二)指导学生“如何将反问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1、出示小锦囊:将反问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的四个步骤。
2、小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小锦囊尝试将反问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三)指导学生“如何将陈述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反问句”1、出示小锦囊:将陈述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反问句的四个步骤。
2、小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小锦囊尝试将陈述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反问句。
(四)课后练习: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教学反思: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相转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园地三里出现的内容。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互相转换的`规律,促使他们熟练的地进行句式转换呢?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了小锦囊的环节,以此来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小锦囊里主要是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以及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步骤。
在步骤的引领下,孩子们的思路非常清晰,能够在阶段性的练习中逐步掌握句子互换的规律。
最后,我还设计了课后练习,以求让孩子熟能生巧,提高句子转换的能力!课后练习:按要求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1、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
(改成反问句)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改成反问句)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改成反问句)4、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能够忍受呢?(改成陈述句)5、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改成陈述句)6、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改成陈述句)。
微课制作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微课制作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https://img.taocdn.com/s3/m/9993b420011ca300a6c390ef.png)
1、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后意思一样,只是语气不同。 例如:(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
真理吗?(语气强烈)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语气一般) 2、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常常用上这两种说法: (1)难道……吗? (2)怎么(怎能)……呢? 3、有些句子把“难道”和“怎么”这两个词省略了,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第一步:有否定词的要去掉,没有否定词的 要加上;
第二步:去除疑问词(吗、呢等),把问号 改为句号;
第三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 通顺。(通过朗读检查是否正确)
这比山还高比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这比山还高比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这比山还高比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陈 述 句 与 反 问 句 的 互 换 张芳 制作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 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 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者否定词前加上“怎、怎么、 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 的句号改为问号;
5、通过朗读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 的意思是否一样。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
难道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你们呢?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微课用——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微课用——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https://img.taocdn.com/s3/m/eea3d1981a37f111f1855bf4.png)
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
1、加:即加上表示反问语气的词:“难道……吗”“怎么……呢”等。
2、改:即把“。”改成“?”。
3、变: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1)即把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 不能、不会、没有等); (2)把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 (是、能、会、有等)。
例三:难道 我把这件事告诉他, 是不道 不 德的 吗? 。
我把这件事告诉他,不是不道德的。 我把这件事告诉他,是道德的。
第一步:找到反问词,把它去掉。 第二步:把“?”改成“。” 第三步:在“是”前面加上否定词“不”。 第四步: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例四:不劳动Biblioteka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 难道不 是真理 吗? 。
2、对于浪费水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改成反问句)
对于浪费水的现象,难道我们能容忍吗?
3、我们不好好学习,怎么能报效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我们不好好学习,就不能报效祖国。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改成陈述句)
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谢谢观赏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于集乡洪庙小学 梅
秦
陈述句
含义: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分类:肯定句和否定句。 注意:在书写时句末用句号,而在朗读时 则用降调。
反问句
含义:表面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 某种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分类: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 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作用: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 鲜明、强烈。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第一步:去掉反问词“难道……吗”。 第二步:把“?”改成“。” 第三步:找到原句中的否定词“不是”改成“是”。 第四步: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方法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039a3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a.png)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方法
1.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方法之一是将陈述句转化为反问句,可以通过加入一个否
定词或修饰副词来改变句子的语气。
陈述句“这是你的房间。
”可以转化为反问句“这不
是你的房间吗?”
详细描述:在这个方法中,我们通过添加一个是否定词“不”来改变句子的语气,将
陈述句变成反问句。
这种转换方式常见于表达疑问、不确定或挑战的场合。
3. 通过改变语序,我们可以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反问句“你到底知道吗?”可
以转换为陈述句“你知道。
”
详细描述:在这个方法中,我们将反问句中的疑问词“到底”放在动词后面,同时省
略了后面的“吗”,将其转换为陈述句。
这种转换方式常见于倾向疑问的表达,旨在确认
或强调对方的观点或态度。
详细描述:在这种转换方式中,我们改变了句子的语气和语气强度,使其从质疑转为
陈述。
这种转换方式常见于表达肯定或不置疑的情况,或用于反击对方的质疑。
5.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调整动词的时态来转换。
反问句“你不是
在做作业吗?”可以转换为陈述句“你正在做作业。
”,并通过将动词的时态从否定形式
转换为肯定形式,将其转换为陈述句的方式。
详细描述:在这种转换方式中,我们通过改变句子中的词性或使用其他词汇来转换句子。
这种转换方式常见于用不同的词汇或句式来表达同一概念或意义。
10.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改变句子的构成或需要回答的内容来转换。
反问句“我错了吗?”可以转换为陈述句“我错了。
”,通过删除疑问词“吗”来转换句子。
(完整版)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互换
![(完整版)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互换](https://img.taocdn.com/s3/m/037880e377232f60ddcca1c6.png)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微课教学设计【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的方法,但有时还是会会出现错误,除了一些学生把句子意思搞反外,没能很好地理解原句,也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教学内容出自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二中的温故知新部分。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句式训练。
在进行互换时,一些学生常常把意思搞反,这除了语感较差、没能很好理解原句的意思外,也是因为还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特点,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有不少同学都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常常做错。
只有学习得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今天老师来教大家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学会!二、认识陈述句与反问句1.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子。
在书写时句末用句号。
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
它包括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两种:女口:今天下雨了。
(肯定形式)我不喜欢这幅画。
(否定形式)2.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答案就在问句之中,也就是明知故问。
它的句末一般用问号,如:“难道我会不知道?”特殊的反问句句末也可用感叹号。
女口:“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反问句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三、遵循原则两种句式的互换应该遵循“在不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的情况之下。
四、学会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我们先来学习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老师这里有四个小锦囊教给大家,它们是“变、去、改、读”。
2.下面我们以“这难道不是我的练习本吗?”为例进行学习。
一变: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这难道不是我的练习本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https://img.taocdn.com/s3/m/e8698cb731126edb6f1a10e2.png)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在语言表达时,反问句和陈述句是我们常用的句型,他们是各有各的特色的。
陈述句:表意平和,不带感情色彩;反问句:肯定有力,能够表达比较强烈的感情。
但是在语言基础训练中,我们总会遇到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的规则: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范例:1.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2.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的规则1.陈述句包括肯定陈述句(简称“肯定句”)和否定陈述句(简称“否定句”)。
2.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回等)改为肯定此(是能会等);在肯定此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3.根据句子需要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有时也不用加),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范例: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如何将陈述句改反问句》微课教学设计
![《如何将陈述句改反问句》微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dc22321eb91a37f1115cf9.png)
《如何将陈述句改反问句》微课教学设计竹山县张振武小学何艳华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语言表达时,陈述句和反问句是我们常用的句型,这两种句式互换也是学生常遇见的考题,学生常因知识点掌握不牢而转化错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将陈述句变为反问句的方法,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会!二. 学会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学习用四步法将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第一步:添或去。
根据句子的意思,添加或者去掉否定词“不”或“没”。
例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这个句子中有否定词“不”,所以原句是表示否定的意思,我们在变换时就要去掉否定词“不”。
例句:你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你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个句子中没有否定词,所以原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我们在变换时就要加上否定词“不。
”2. 第二步:在第一步变换的基础上加上疑问词“吗”、“呢”例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变换: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吗。
3. 第三步 : 这一步就是变换标点符号,将原句的句号变换为问号。
例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吗。
变换: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吗?4.第四步:适当调整语序,添加“难道”或“怎么”例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吗?变换: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吗?三.练习1.你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你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变换:你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你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吗?2. 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不能落泪。
•变换 :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难道你能落泪吗?四.小结同学们,只要你们掌握了方法,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种题型就能做得更好了。
今天,我们的学习到这里结束了。
谢谢大家。
(完整版)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互换
![(完整版)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互换](https://img.taocdn.com/s3/m/0db69b7b856a561253d36f26.png)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微课教学设计【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的方法,但有时还是会会出现错误,除了一些学生把句子意思搞反外,没能很好地理解原句,也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教学内容出自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二中的温故知新部分。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句式训练。
在进行互换时, 一些学生常常把意思搞反,这除了语感较差、没能很好理解原句的意思外,也是因为还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特点,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有不少同学都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常常做错。
只有学习得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今天老师来教大家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学会!二、认识陈述句与反问句1. 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子。
在书写时句末用句号。
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
它包括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两种:如:今天下雨了。
(肯定形式)我不喜欢这幅画。
(否定形式)2.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答案就在问句之中,也就是明知故问。
它的句末一般用问号,如:“难道我会不知道?”特殊的反问句句末也可用感叹号。
如:“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反问句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三、遵循原则两种句式的互换应该遵循“在不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的情况之下。
四、学会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 我们先来学习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老师这里有四个小锦囊教给大家,它们是“变、去、改、读”。
2. 下面我们以“这难道不是我的练习本吗?”为例进行学习。
一变: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这难道不是我的练习本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1)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1)](https://img.taocdn.com/s3/m/53b47ad9f111f18583d05afe.png)
1、 介绍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添:添加适当的反问词〔怎、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
〔2〕看: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添上反问语气词〔吗、啊、呢等〕,变“。〞为“?〞。
2、练习并稳固。
五、总结
2、认识反问句:
通过例题,介绍含有难道〔怎么、怎能〕……吗〔呢〕?的句子为肯定反问句,含有难道〔怎么、怎能〕……不〔没有、无〕……吗〔呢〕?的句子为否认反问句。认识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认反问句。
〔二〕陈述句
1、介绍陈述句:
陈述句就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2、认识陈述句:
通过例题,介绍不含有否认词的句子是肯定句,含有否认词的句子是否认句。认识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认句。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的方法,并学会将陈述句和反问句进行互换。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直接导入并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内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二、认识反问句和陈述句
〔一〕反问句
1、介绍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三、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介绍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删:删去反问词〔怎、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看句子里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删去反问语气词〔吗、啊、呢等〕。变“?〞为“。〞。
2、练习并稳固。
课题: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微课进阶练习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微课进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b11260c7c1cfad6185fa7f1.png)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微课进阶练习你已经了解了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快试一试你的身手.课题: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一、陈述句变反问句例句:1、面对任何困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4、我们不能被困年吓到。
5、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二、反问句变陈述句例句: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4、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5、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参考答案:一、陈述句变反问句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变为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变为反问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变为反问句:人的身躯怎么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呢?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到。
变为反问句:我们怎么能被困难吓到呢?5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变为反问句:你们难道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二、反问句变陈述句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变为陈述句: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变为陈述句: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都变为陈述句: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4、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变为陈述句: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5、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变为陈述句: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词, 在句末加上“呢、吗”等疑问助词。
将肯定陈述句反为否定的句子,将否定陈述句反为肯定
3、改: 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读: 把改好后的句子读一遍,看是否和原句意思一样,是否
通顺。如果不通顺,还要适当调整词语。
3、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我没有这么笨。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反 2、加 3、改 4、读
பைடு நூலகம்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反 2、去 3、改 4、读
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适当调整词语。
例句:这难道不是我的练习本吗?
。 这难道不是我的练习本吗?
习
练
题
1、您什么也没带,怎么行能? 4、野生动物不也是出色的医生吗? 您什么也没带,是不行的。 野生动物是出色的医生。
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5、你不觉得这样做不对吗?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 你应该觉得这样做不对。 6、这不就是我们学校的刘老师吗?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刘老师。
疑问句是含有疑问语气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 你写完作业了吗? 你难道还没明白吗?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答案就在问句之中,也
就是明知故问。反问句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 人们的思考。它的句末一般用问号,特殊的句子用感叹号。 如:难道我会不知道? 你怎么能不回家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主讲者:洞口县洞口镇竹山小学 谢丽华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陈述句和反问句。 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互相转换的方法。 在说话和写作中能恰当使用各种句型。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语气
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子。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在书写时句末用句号。 如:今天下雨了。 我不喜欢这幅画。
2、爸爸工作很辛苦。
难道爸爸工作不辛苦吗?
3、这件事不能怪他。
这件事怎么能怪他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反: (没“不”加“不”,有“不”去“不”。) 2、去: 把反问句中的反问词和疑问助词去掉。 3、改: 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反为否定词,或否定词反为肯定词。
4、读: 把改好后的句子读一遍,看是否和原句意思一样,是否
例句:我喜欢这本书。
我怎么不喜欢这本书呢 。 。 ?
习
练
1、我们要好好学习。 难道我们不要好好学习吗?
题
4、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功课没做完,怎能去看电影呢? 6、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