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sop
交叉配血质控品(微柱凝胶法)SOP

交叉配血质控品(微柱凝胶法)标准操作程序(SOP)一、用途本试剂盒用于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抗人球蛋白检测卡(12卡/盒)交叉配血实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二、准备工作1、将质控品从冰箱取出后平衡至室温。
2、观察检测卡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平衡至室温(18-25℃),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三、操作步骤1、取1张微柱凝胶检测卡,取四孔分别标记为组合1、组合2、组合3、组合4;2、交叉配血实验按照组合1(样本4+样本1)、组合2(样本4+样本2)、组合3(样本5+样本1)、组合4(样本5+样本3)进行加样,先加红细胞再加血浆,各1滴(50ul);3、加样完毕后,专用孵育器孵育15min;4、孵育完毕,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判读结果。
结果判读样本组合检测结果检测作用组合1 样本4+样本1 + 检测IgM类抗原抗体反应组合2 样本4+样本2 0 检测IgM类抗原抗体反应组合3 样本5+样本1 + 检测IgG类抗原抗体反应组合4 样本5+样本3 0 检测IgG类抗原抗体反应“0”代表阴性,“+”代表阳性。
质控品检测结束后,用户可将检测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阳性质控结果与预期结果比较出现超过1+凝集强度的差异,或阴性质控出现阳性结果时,均视为失控。
失控后要分析查找原因,必要时重复实验,确认失控原因消除后开展正常检测工作。
特异性、抗原强度及效价:AB型RhD(+)红细胞抗原强度:与抗A、抗B、抗D抗体均发生凝集,无溶血及其他不易分辨现象;与抗A抗体凝集强度≥3+,与抗B抗体凝集强度≥3+,与抗D抗体凝集强度≥3+。
O型RhD(+)红细胞:与抗A、抗B不发生凝集,与抗D发生凝集,无溶血及其他不易分辨现象;与抗D抗体凝集强度≥3+。
RhD(-)红细胞:与抗D不发生凝集,无溶血及其他不易分辨现象。
O血清:与A1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均发生凝集,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无溶血及其他不易分辨现象;O血清与A1型红细胞反应,效价≥8,与B型红细胞反应,效价≥8。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博迅产品操作版

3.血清标本:血清标本必须充分去纤维蛋白,否则标本中纤维蛋白在微柱凝胶中 析出,阻碍阴性红细胞沉淀,呈假阳性反应。
入对应的微管中;
50µl 50µl 50µl
3)将待检者血浆各50µl分别加入Ⅰ、Ⅱ、Ⅲ微管中;
待检者血浆
50µl 50µl 50µl 5l 0µl
50µl
5l 0µl
4)37℃孵育15分钟;
5)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rpm3分钟); 6)结果判读。
根据当前使用的筛检红细胞的反应格局来判定
4+
2+
-
特点和优点
简单:不需洗涤,对阴性结果不需确证试验,适用于大量标本检测,解决了 Coombs试验因为程序复杂费时等原因未能在临床常规应用问题。
使不完全抗体检测理论“金标准”成为临床的“金标准”。 多份标本一次离心出结果,有利于临床大量标本检测。 另外还具备准确、敏感、标本用量少、结果保存时间长、易于标准化、 操作 更安全等优点。
5、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交叉配血试验
操作步骤:
1)将准备好的检测卡做好标记;
2)将供血者0.8%红细胞悬液与受血者血浆各50µl先后加入主侧管中;
供血者红细胞悬液
受血者血浆
50µl
50µl
3)将受血者0.8%红细胞悬液与供血者血浆各50µl先后加入次侧管中;
受血者红细胞悬液
50µl
供血者血浆
50µl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1.将红细胞配制为0.8%的悬液,最高浓度不要超过1% 。如:取8μl 压积红细 胞,加入到1ml的红细胞稀释液(抗人球蛋白试验要求用低离子液配置红细胞 悬液)中,配制出的红细胞悬液浓度大约为0.8%。 2.外观检查呈均匀淡红色,无血块、无絮状物(如有纤维蛋白需去除)。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也称为微柱凝胶法,是一种常用于检测人体中抗球蛋白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的原理是利用离子凝胶的特性,通过将被测血清与特定的抗球蛋白血清共同在凝胶中进行电泳,从而实现对抗球蛋白的检测。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样本:收集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将其离心分离得到血清。
2. 准备凝胶:使用特定的凝胶制备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凝胶的制备。
3. 加样:将待测血清样本以及正常对照血清样本加到凝胶的相应位置上。
4. 电泳:将装有样品的凝胶放入电泳槽中,进行电泳操作。
根据不同的试剂盒,电泳时间和电流强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5. 固化: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固化,并进行染色。
6. 解读结果:观察凝胶上的条带形状和颜色,根据正常对照血清样品的位置和颜色,判断待测血清样品中的抗球蛋白是否存在异常。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免疫异常或炎症反应。
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可以帮助医生确认是否存在抗球蛋白自身抗体的产生。
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尽管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只能检测抗球蛋白的存在与否,无法确定抗球蛋白的种类或亚型。
其次,该方法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抗球蛋白可能无法进行准确的检测。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抗球蛋白的电泳分离和染色,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免疫功能状态以及某些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然而,仍需注意该方法的局限性,并且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本试验为将排阻层析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nIbS试验)相结合,即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不完全抗体在抗人球蛋白的作用下发生凝集反应,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该复合物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浮于胶表面或悬于胶中;如无相应的不完全抗体结合,则不能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分散的红细胞可以通过凝胶间隙沉于微柱腔底部。
2.主要组成部分:本品系在聚丙烯塑料透明卡片上的六支微柱型管中填充葡聚糖凝胶和抗人球蛋白(多抗),制成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凝胶微管分为反应腔和凝胶分离柱两部分。
3.样本要求:3.1红细胞样本: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用EDTA抗凝,配制成红细胞悬液(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制成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制成红细胞低离子溶液悬液(只适用于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检)),红细胞最终浓度0.5%-0.8%o3.2血清样本: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放入含有兔脑粉或者其他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或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剂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者37℃放置2小时后离心,20OrPmlO分钟,取上清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血清标本必须充分去蛋白,否则标本中析出的或红细胞悬液中残余的纤维蛋白可阻碍红细胞沉降,使非凝集细胞离心后在胶表面形成一条红线,呈假阳性反应。
4.检验方法4.1.准备工作1)微柱凝胶检测卡的准备: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平衡至室温(18—25℃),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标本采集: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脐带血或静脉血,制备成红细胞标本和血浆标本。
3)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将被检者红细胞标本至少洗涤4次,取被检者压积红细胞10微升,加入1毫升红细胞稀释液或生理盐水,外观应为均匀淡红色,无絮状物和血块。
4)血浆标本的处理:将被检者血浆标本进行离心,采用3000r∕min离心3min或3500r∕min离心2min(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引言: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球蛋白水平。
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领域。
一、原理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基于蛋白质电泳原理,通过利用凝胶柱的分离功能,将样本中的球蛋白与抗人球蛋白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当电场作用于凝胶柱时,免疫复合物会在电泳过程中迁移,并在凝胶柱中形成特定的带状图案。
通过测量带状图案的强度和位置,可以确定样本中球蛋白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二、步骤1. 样本制备:将待检测样本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不必要的成分,得到纯净的球蛋白样本。
2. 凝胶柱制备:将凝胶柱放置在凝胶槽中,注入适量的缓冲液,使凝胶柱浸泡其中。
等待凝胶柱充分膨胀。
3. 样本加载:将样本加入凝胶柱的样本孔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4. 电泳:连接电源,施加适当的电场,使样本开始迁移。
根据需要调整电流和电压。
5. 染色:电泳结束后,将凝胶柱取出,进行染色。
染色后的凝胶柱中将形成带状图案。
6. 图像获取:使用分析仪或相机拍摄凝胶柱的图像,以获取准确的带状图案。
三、应用领域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在临床医学和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该方法常见的应用领域:1. 免疫学研究:通过测量不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可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和疾病进程。
例如,在炎症反应过程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会升高。
2. 临床诊断: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可以用于检测多种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水平,帮助诊断各种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 药物研发: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通过比较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球蛋白谱带图案,可以评估药物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4. 生物学研究: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物种或不同组织中的球蛋白差异。
这对于了解生物体的免疫系统特点和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实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应用研究

微柱 凝胶 抗人 球 蛋 白试 验 试 管 法 抗 人
球 蛋 白试 验
和F YQ 型免疫 微 柱 孵 育 器 ( 春 博 研 科 学 仪 器 有 长
限 责任 公 司生产 ) 。光 学 显微镜 ( 日本 O y u X lmp s - C
3 ) 1 。
Hale Waihona Puke 3 6 1 21 8
2 5
和发 病 机 制探 讨 口] 中 国 介 入 影 像 与 治 疗 学 ,0 4 1 1 :. . 2 0 ,( ) 3 [] 5 尚建 敏 , 进 东 , 寅 学 , . 6层 螺 旋 C 血 管 成 像 技 术 在 主 动 夏 徐 等 1 T 脉 夹 层 中 的 临床 价值 口] 放 射 学 实 践 ,0 8 2 ( 1 :2 4 . 2 0 ,3 1 ) 1 1 . [ ] tno 6 Sa snAW , z e JHot e a. eert gah rsl— Kami F , leR,t 1P n tai teoce r i n
纵 向发展 形 成不 同程 度 的夹层 动 脉瘤 或 由于壁 内 血 肿压 迫造 成 邻近 主动 脉 薄弱 而形成 真性 动 脉瘤 l 。 _ 7 ]
这 三种 病变 在某 些 患者表 现 为 2 或 3个 病 变 个
[] 4 刘玉清. 主动脉夹层 、 壁问血肿和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 : 影像学
微 柱凝 胶 法免 疫检 测技 术是 2 0世纪 9 O年代 进 入 我 国并逐 步 广泛 应 用 于 临床 的实 验 室 项 目检 测 。
抗 人 球 蛋 白试 验 是 目前对 I G 抗 体 检 测 国际 公 认 g
试 验 与试 管法 抗人 球 蛋 白分别 对 2 5 怀孕 3个 月 2例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又称为低离子浓缩凝胶卡(low ionic strength solution antihuman globulin card,简称LISS-AHG卡),是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试剂。
它基于微柱凝胶法原理,用于检测血型抗体和抗人球蛋白抗体的存在和特异性。
微柱凝胶法是一种血型鉴定技术,通过在凝胶中形成微小柱状结构,实现抗原和抗体的凝集反应。
凝胶中的微柱由聚丙烯酰胺组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提高抗原和抗体的接触面积,增强凝集反应。
而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则是在微柱凝胶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以提高抗人球蛋白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的使用非常简便。
首先,将待测血型抗体和抗人球蛋白抗体分别加入两个小孔中。
然后,将凝胶卡放入相应的孔中,使其充分浸泡在试剂中。
随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观察凝胶中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的原理是基于抗人球蛋白抗体与结合抗原的相互作用。
当待测血型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时,抗人球蛋白抗体会识别并与抗体-抗原复合物结合,从而在凝胶中形成凝集反应。
通过观察凝胶的凝聚情况,可以判断血型抗体的存在和特异性。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准确检测血型抗体和抗人球蛋白抗体的存在。
其次,使用简便,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
此外,凝胶卡的结果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无需额外的数据处理。
然而,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只适用于检测特定类型的抗体,不能用于所有血型抗体的鉴定。
其次,凝胶的凝聚程度可能受到温度、时间和试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此外,凝胶卡的结果可能受到操作者的经验和判断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作为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试剂,在临床血型学和输血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输血科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交叉配血试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原理微柱凝胶卡采用分子排阻层析原理在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人球蛋白试剂,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颗粒中,而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3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立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交叉配血试验4操作程序4.1试剂:4.1.10.9%生理盐水;4.1.2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卡4.2器材:4.2.1LDZ4-1.2台式普通离心机4.2.2微柱凝胶法专用孵育箱: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4.2.3微柱凝胶法专用离心分离机:TD-3A型血型血清学离心机4.2.4IOU1、50Ul的微量移液器。
4.2.5玻璃或塑料试管(IOXI2mm或12X15mm)4.2.6一次性枪头4.3样本要求:抗凝全血3ml,本实验室为EDTA-K2抗凝。
4.4方法4.4.1选择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卡,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然后将卡平行至室温(15°C-28℃),平衡后用TD-3A型血型血清学离心机离心2-3min o做好标记:填写病人姓名、血型和配血日期,去除卡中微柱凝胶管上的密封铝膜。
4.4.2制备红细胞悬液:分别将受血者及供血者的抗凝血标本使用LDZ4-1.2台式普通离心机IoOOXg60SeC(3479转/分离心60SeC),将红细胞吸出后,用0.9%生理盐水稀释成1%的溶液【10UI红细胞沉淀溶于InIIO.9%生理盐水中工取50Ul1%受血者或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加于相应的微管。
4.4.3将已达室温的待检的全血标本使用LDZ4-1.2台式普通离心机离心IOOOXg2-3min(3479转/分离心2-3min),确保加入反应体系中的血浆不含有任何颗粒性成分,取50UI受血者及供血者血浆加于相应的微管。
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检测卡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中的应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输血科进行的微柱凝胶卡式不规则抗体试验。
三、原理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体系在微柱凝胶卡微孔上端反应室反应后,如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特异性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后,离心后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者颗粒间隙之中,不能通过凝胶筛网,而未发生抗原—特异性抗体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筛网沉降至微柱凝胶底部。
四、步骤和方法1、取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检测卡放入专用离心机,3000r/min离心1min后撕开锡纸膜,正立放置待用。
2、在标记为I、II、III的各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对应的I、II、III号筛选红细胞稀释液(1滴细胞+3滴lis液)50微升,再在标记为I,II,III的各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对应的受检者血清(血浆)20微升,加入后轻轻震荡3次使其充分混合。
3、将检测卡在微柱凝胶专用孵育器中37℃孵育15min后,用专用离心机以1800r/min·2min,2500r/min·1min离心后取出判断结果。
5、结果判读:I、II、III型红细胞任何一种出现阳性反应,表明该血清(血浆)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
五、质量控制微柱凝胶试剂卡,试剂筛选红细胞在有效期内使用。
六、注意事项1、检测卡若在冰箱储存,使用前须放置实验室5—10min平衡至室温。
2、撕开微柱凝胶卡锡纸膜时,注意避免各微柱间特异性抗体试剂的交叉污染。
3、细菌污染,纤维蛋白析出及抗凝不佳的血,可产生假阳性结果,建议使用血清。
4、严格遵循离心力,离心时间要求,离心速度过快,离心时间过长均易产生假阴性结果。
5、由于试剂生产厂家,批号不同等因素,红细胞浓度,吸取样品的量及离心条件等环节要求有所差异,以试剂说明书为准。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微柱凝胶法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微柱凝胶法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经批准人授权的同志【部门主管】【质量控制员】【目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仪器范围】BYZ型血库血清学多用离心机,2002-2型血库专用离心机,恒温箱,水浴箱【该SOP变动程序】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应用范围】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微柱凝胶法的操作。
【原理、方法、用途】本品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检测。
在微柱凝胶介质中,抗体与相应的红细胞结合后,凝胶中抗人球蛋白形成凝集块,离心后仍滞留在胶上或胶中,而未和抗体结合的红细胞则完全沉于凝胶底部。
该方法使试验更简单,更规范,结果更易判定。
本品系由聚丙烯塑料透明卡片的六支微柱型管中充满葡聚糖凝胶和抗人球蛋白,制成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试剂卡。
【标本采集和处理】1.由临床科室采用真空负压EDTA-K2抗凝管采集2ml-3ml,作好标记,立即送检。
采血时要防止溶血及多量组织液混入(多发生在静脉穿刺不顺利勉强抽血时),在病人输液时采集标本,必须从未输液的一侧肢体抽取,绝不允许在输液管接头处采集。
3. 检验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检验目的以及标本是否与申请单一致。
确认无误后用专用记号笔在试管与申请单上编写对应数字序号。
并按日期索引进行登记。
4. 将标本置于2002-2型血库专用离心机内,放置保证平衡,以3000转/min 离心5分钟。
保证血浆于血球有效分离。
溶血标本应重采取、乳糜血及标本量不足应加以登记,溶血性疾病应注明。
【试剂】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试剂卡。
标准0.8%,A,B型红细胞悬液,2--ME【操作步骤】1.取出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试剂卡,应注明病人姓名、科室和床号。
2. 将母体血清(血浆)200ul与试剂2-ME200ul加入试管中。
水浴30—60分钟。
3. 取出六个试管,编号第一管加入1.4ml其他按顺序加入生理盐水50ul。
输血科抗人球蛋白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输血科抗人球蛋白试验标准操作程序【方法原理】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globulin test, AGT)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将抗人球蛋白血清(antiglobulin serum, AGS)加入已经致敏的红细胞盐水悬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球蛋白(即使其致敏的不完全抗体)与抗人球蛋白血清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使红细胞发生凝集。
抗人球蛋白血清除可以测定红细胞上IgG抗体外,还可以测定IgM和IgA,也可以测补体组分(C3、C4)。
所谓广谱AGS,即包括抗IgG和抗C3抗体。
【标本采集和处理】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试剂】1. 1%标准A/B/O型红悬。
2.抗人球蛋白检测卡。
3. 0.9%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一、ABO血型、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1)在戴安娜微柱凝胶新生儿血型卡的8个孔中分别加入1%的样本红细胞50ul;(2)血型卡直接放入专用离心机离心,观察结果。
二、释放试验(1)取压积红细胞0.2 ml洗涤三次,再加0.2 ml生理盐水,56℃水浴10分钟,2000转/ min离心3 min,吸取上清液备用;(即放散液)(2)根据新生儿ABO血型,分别在微孔中加入1%标准A/B/O型红悬50ul,然后加入50ul上清液,置37℃孵育15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患者ABO血型为“A”型的,加入标准A型、O型红细胞悬液;“B”型的,加入标准B型、O型红细胞悬液;“AB”型的,加入标准A型、B型、O型红细胞悬液;“O”型的,加入标准O型红细胞悬液。
三、游离抗体测定(1)根据新生儿ABO血型,分别在微孔中加入1%标准A/B/O型红悬50ul,然后加入50ul样本血清;(原则同上)(2)置37℃孵育15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1)A BO血型、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判断:第1-5孔为血型检测;第6孔Ctl 为阴性对照管;第7孔为兔多克隆抗IgG ; 第8孔AHG 为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
微柱凝胶技术操作规程

微柱凝胶技术操作规程 SXYJ-GZ-02281目的规范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操作。
2适用范围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
3职责检测者负责按此程序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操作。
4材料与设备Biovue工作站系统(包括孵育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Anti-IgG,-C3d;polyspecific)、低离子增强液(BLISS液)、微量加量枪、吸头等、KUBOTA KA-2200型离心机、0.9%无菌生理盐水;根据检测需要准备相应的抗血清及试剂红细胞。
5操作方法5.1待检标本的准备及要求5.1.1患者血清准备不抗凝血样3-5ml,退缩充分,离心3000rpm/5min分离出血清备用。
5.1.2红细胞悬液的准备 EDTA抗凝血样3400rpm/2min(KA-2200型离心机Ⅲ档离心2次)压积红细胞。
取另一小试管作好标记加入190ul生理盐水,加入压积红细胞10ul,混匀,配制成4%红细胞悬液;或加入1ml生理盐水,加入压积红细胞10ul,混匀,配制成0.8%红细胞悬液。
5.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5.2.1取微柱凝胶卡,做好标记,揭开铝箔封条;5.2.2加入4%待检红细胞悬液10 ul;5.2.3离心5min,观察结果。
5.3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添加法)5.3.1打开孵育器将温度设定为37℃;取微柱凝胶卡,做好标记,揭开铝箔封条;5.3.2每孔加BLISS液50ul;5.3.3加入10ul4%红细胞悬液、或者20ul抗体筛选试剂红细胞(sanquin公司)、或者25ul反定型试剂O细胞(北京金豪公司);5.3.4加入患者血清或试剂抗血清40ul;5.3.537℃孵育15min,离心5min,观察结果。
5.4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重悬法)5.4.14%红细胞1ml加入3ml生理盐水,900g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4mlBLISS液,配制成浓度为1%的红细胞悬液;5.4.2打开孵育器将温度设定为37℃;取微柱凝胶卡,做好标记,揭开铝箔封条;5.4.3加入1%的红细胞悬液40ul,加入患者血清或试剂抗血清40ul;5.4.437℃孵育15min,离心5min,观察结果。
微柱凝胶卡实用标准操作程序

微柱凝胶卡标准操作程序(SOP)襄城县人民医院血库目录1、ABO.RhD血型抗原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3)2、ABO、RhD血型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5)3、不规则抗体筛检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8)4、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10)5、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11)6、新生儿溶血病母体IgG抗体效价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 (13)7、新生儿溶血病母体IgG抗体效价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 (15)8、微柱凝胶检测卡在实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 (17)一、ABO.RhD血型抗原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一、准备工作1、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准备: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放置室温(18-25℃)平衡,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检测标本的准备: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取被检者压积红细胞10微升,加入1毫升红细胞稀释液,此浓度大约为0.8%-1%。
外观应为均匀淡红色,无絮状物和血块。
二、操作步骤1.将准备好的微柱凝胶试剂卡做好标记。
2.将配制好的被检者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第1至第3管或第第4至第6管中,每管50微升。
3.即刻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rpm3分钟),取出肉眼判定结果。
三、注意事项1、检测标本必须为抗凝血。
2、红细胞标本一定不能被细菌污染,否则出现假阳性反应。
尽可能应用当日采集的新鲜血做本试验。
3、如在微柱凝胶管中出现溶血现象,强烈提示为红细胞抗原抗体阳性反应,也不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溶血,故对此标本一定认真分析,并向上级主管技术人员报告并讨论。
4、若结果为±或1+需进一步分析,可能为亚型或弱化抗原。
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检测卡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中的应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输血科进行的微柱凝胶卡式不规则抗体试验。
三、原理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体系在微柱凝胶卡微孔上端反应室反应后,如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特异性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后,离心后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者颗粒间隙之中,不能通过凝胶筛网,而未发生抗原—特异性抗体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筛网沉降至微柱凝胶底部。
四、步骤和方法1、取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检测卡放入专用离心机,3000r/min离心1min后撕开锡纸膜,正立放置待用。
2、在标记为I、II、III的各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对应的I、II、III号筛选红细胞稀释液(1滴细胞+3滴lis液)50微升,再在标记为I,II,III的各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对应的受检者血清(血浆)20微升,加入后轻轻震荡3次使其充分混合。
3、将检测卡在微柱凝胶专用孵育器中37℃孵育15min后,用专用离心机以1800r/min·2min,2500r/min·1min离心后取出判断结果。
5、结果判读:I、II、III型红细胞任何一种出现阳性反应,表明该血清(血浆)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
五、质量控制微柱凝胶试剂卡,试剂筛选红细胞在有效期内使用。
六、注意事项1、检测卡若在冰箱储存,使用前须放置实验室5—10min平衡至室温。
2、撕开微柱凝胶卡锡纸膜时,注意避免各微柱间特异性抗体试剂的交叉污染。
3、细菌污染,纤维蛋白析出及抗凝不佳的血,可产生假阳性结果,建议使用血清。
4、严格遵循离心力,离心时间要求,离心速度过快,离心时间过长均易产生假阴性结果。
5、由于试剂生产厂家,批号不同等因素,红细胞浓度,吸取样品的量及离心条件等环节要求有所差异,以试剂说明书为准。
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sop

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s o p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1.目的为规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作交叉配血试验。
3.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对交叉配血的试验。
4.原理红细胞血型抗原与不完全抗体(IgG),在抗人球蛋白的桥梁作用下,经一定的离心力,产生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或红细胞血型抗原与完全抗体(IgM)直接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凝胶颗粒间隙之中,判为阳性结果,表示待检血标本中含有相应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红细胞全部沉积于凝胶孔腔底部,即判断为阴性反应,表示待检血标本中无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
5.所需设备和试剂普通离心机、微注凝胶卡专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微量移液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6.检测环境条件室湿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30%~70%。
7.操作步骤7.1先将供(受)血标本制备0.5%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
7.2撕开卡的封膜,于反应胶中主(次)侧管加供(受)者0.5%红细胞LIM悬液100μl,加入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25μl(或50μl)。
7.3将检测卡37℃孵育15min取出,置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或2500r/min离心1min。
7.4取出,判定结果,结果判定标准按下:阳性4+表示RBC绝大部份凝聚于凝胶表层3+表示RBC多数凝聚于凝胶表层,少数RBC凝集颗粒悬浮于近胶表层2+表示部份RBC沉积于胶底,部分RBC凝集颗粒悬浮于凝胶中1+表示RBC多数沉积于胶底,可见少数RBC凝集颗粒悬浮于凝胶中±?表示RBC绝大多数沉积于胶底,极少数RCB凝集颗粒悬浮于近胶底dcp表示混合凝集外观,部份RBC凝集颗粒集结于凝胶表层,部分RBC沉于胶底PH表示部分溶血,凝胶管中液体呈清澈透明红色,凝胶中有残留RBCH表示完全溶血,凝胶管中液体呈清澈透明红色,凝胶中无RBC阴性-表示RBC全部沉积于胶底检验结果的解释:阳性结果,表示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中含供(受)血者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应的抗体(不完全抗体IgG或完全抗体IgM),供受血者血液不相容。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操作SOP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操作SOP一、产前诊断1、夫妇血型检测(微柱凝胶检测法: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1、1将红细胞稀释至1% 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2撕开微胶卡的封膜,于正定管蓝A、黄B、灰D、Control微柱管反应腔中加入1% 待检 RBC 生理盐水悬液各50μl;于反定管白色A、B、O、自身管分别对应加入1、0% A1、B、O型试剂红细胞与待检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50μl,再分别加入待检血浆(血清)50μl;1、3将检测卡室温反应≥10 min,取出,置离心机1000r/min 2min,1800r/min 3 min离心;1、4取出,判定结果(凝集强度判断详见结果判定示图)。
2、孕妇抗体效价的测定(微柱凝胶检测法:抗人球蛋白检测卡)2、1孕妇IgG(抗A/抗B)效价2、1、1取待检血清与2-Me(二巯基乙醇)应用液各0、2ml,充分混匀,37℃水浴2小时(以充分破坏血清中的IgM类抗体)。
2、1、2取4支干净试管排于试管架上;将第一管加入50微升中与血清与1、6毫升低离子介质(原液为1:1稀释,此时稀释倍数为原液的64倍)。
2、1、3 第2-4管中分别加入400微升低离子介质;从第一管中吸出400微升的液体加入第二管,混匀,在从第二管吸出400微升加入第三管混匀,依次倍比稀释。
2、1、4取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撕去铝箔,在4管中个依次加入倍比稀释好的灭活血清50微升与1%的标准红细胞(或父亲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50微升。
2、1、5将加好样的检测卡入生科孵育器中孵育15分钟。
2、1、6将孵育好的检测卡放入生科离心机中离心5分钟(1000r/min 2 min,1800r/min 3 min),(离心必须在加样后30分钟内进行)2、1、7取出,判定结果(凝集强度判断详见结果判定示图)临床参考值:孕妇IgG(抗A/抗B)效价≤64。
2、2孕妇IgG(抗D)效价测定2、2、1 确定孕妇为RhD阴性,丈夫为RhD阳性。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操作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操作SOP一、产前诊断1.夫妇血型检测(微柱凝胶检测法: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将红细胞稀释至1% 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撕开微胶卡的封膜,于正定管蓝A、黄B、灰D、Control微柱管反应腔中加入1% 待检 RBC 生理盐水悬液各50μl;于反定管白色A、B、O、自身管分别对应加入% A1、B、O型试剂红细胞和待检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50μl,再分别加入待检血浆(血清)50μl;将检测卡室温反应≥10 min,取出,置离心机1000r/min 2min,1800r/min 3 min离心;取出,判定结果(凝集强度判断详见结果判定示图)。
2.孕妇抗体效价的测定(微柱凝胶检测法: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孕妇IgG(抗A/抗B)效价取待检血清和2-Me(二巯基乙醇)应用液各,充分混匀,37℃水浴2小时(以充分破坏血清中的IgM类抗体)。
取4支干净试管排于试管架上;将第一管加入50微升中和血清和毫升低离子介质(原液为1:1稀释,此时稀释倍数为原液的64倍)。
第2-4管中分别加入400微升低离子介质;从第一管中吸出400微升的液体加入第二管,混匀,在从第二管吸出400微升加入第三管混匀,依次倍比稀释。
取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撕去铝箔,在4管中个依次加入倍比稀释好的灭活血清50微升和1%的标准红细胞(或父亲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50微升。
将加好样的检测卡入生科孵育器中孵育15分钟。
将孵育好的检测卡放入生科离心机中离心5分钟(1000r/min 2 min,1800r/min 3 min),(离心必须在加样后30分钟内进行)取出,判定结果(凝集强度判断详见结果判定示图)临床参考值:孕妇IgG(抗A/抗B)效价≤64。
孕妇IgG(抗D)效价测定确定孕妇为RhD阴性,丈夫为RhD阳性。
取待检血清和2-Me(二巯基乙醇)应用液各,充分混匀,37℃水浴2小时(孕妇血清与O型RhD阳性红细胞反应盐水法为阳性需要灭活,阴性不需要灭活)。
微柱凝胶技术操作规程

微柱凝胶技术操作规程 SXYJ-GZ-02281目的规范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操作。
2适用范围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
3职责检测者负责按此程序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操作。
4材料与设备Biovue工作站系统(包括孵育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Anti-IgG,-C3d;polyspecific)、低离子增强液(BLISS液)、微量加量枪、吸头等、KUBOTA KA-2200型离心机、0.9%无菌生理盐水;根据检测需要准备相应的抗血清及试剂红细胞。
5操作方法5.1待检标本的准备及要求5.1.1患者血清准备不抗凝血样3-5ml,退缩充分,离心3000rpm/5min分离出血清备用。
5.1.2红细胞悬液的准备 EDTA抗凝血样3400rpm/2min(KA-2200型离心机Ⅲ档离心2次)压积红细胞。
取另一小试管作好标记加入190ul生理盐水,加入压积红细胞10ul,混匀,配制成4%红细胞悬液;或加入1ml生理盐水,加入压积红细胞10ul,混匀,配制成0.8%红细胞悬液。
5.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5.2.1取微柱凝胶卡,做好标记,揭开铝箔封条;5.2.2加入4%待检红细胞悬液10 ul;5.2.3离心5min,观察结果。
5.3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添加法)5.3.1打开孵育器将温度设定为37℃;取微柱凝胶卡,做好标记,揭开铝箔封条;5.3.2每孔加BLISS液50ul;5.3.3加入10ul4%红细胞悬液、或者20ul抗体筛选试剂红细胞(sanquin公司)、或者25ul反定型试剂O细胞(北京金豪公司);5.3.4加入患者血清或试剂抗血清40ul;5.3.537℃孵育15min,离心5min,观察结果。
5.4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重悬法)5.4.14%红细胞1ml加入3ml生理盐水,900g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4mlBLISS液,配制成浓度为1%的红细胞悬液;5.4.2打开孵育器将温度设定为37℃;取微柱凝胶卡,做好标记,揭开铝箔封条;5.4.3加入1%的红细胞悬液40ul,加入患者血清或试剂抗血清40ul;5.4.437℃孵育15min,离心5min,观察结果。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卡式法)一、目的为规范抗人球蛋白(Coombs 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试验的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程。
二、使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操作.三、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操作。
四、原理利用抗人球蛋白血清可与体内已被不完全抗体或补体致敏红细胞产生凝集反应,可检查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所致敏,如新生儿溶血病(胎儿红细胞被母亲血型抗体致敏)、溶血性输血反应(输入的不相合红细胞被受血者不完全抗体致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被自身抗体致敏)以及药物诱导产生的自身抗体(由甲基多巴类药物、青霉素等所致).五、试剂及材料(一)试剂: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西班牙 Diagnostic Grifols,S。
A公司生产)、IgG 抗D、正常人AB血清(二)设备:戴安娜专用离心机(型号:DG SPIN)、戴安娜专用孵育器(型号:DG THERM)、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试管等六、标本要求:(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
K2)静脉血2-3ml,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
七、操作步骤(一)标本及其他试剂处理:1、实验前将未开的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放置于戴安娜专用离心机离心9分钟左右,取出待用2、离心标本取血清备用(或准备已知抗体的血清)3、配制1%已知抗原红细胞悬液(或1%受检红细胞悬液)4、1%D阳性红细胞:任选3个O型D阳性红细胞混合,配成1%红细胞悬液(二) 在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上标明患者姓名、病房床号、阴性和阳性对照,撕掉卡上的封条(三)按下表将各种反应物加入相应反应孔中。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操作步骤反应物待测孔阳性对照孔阴性对照孔血清(已知或受检)25ul --1%红细胞悬液(受检或已知) 50ul --IgG抗D血清-25ul -1%D阳性O型红细胞悬液-50ul 50ulAB型血清--25ul (四)将卡放入37℃孵育箱15分钟,移出放入离心机9分钟,取出观察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
1. 目的
为规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作交叉配血试验。
3. 职责
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对交叉配血的试验。
4. 原理
红细胞血型抗原与不完全抗体(IgG),在抗人球蛋白的桥梁作用下,经一定的离心力,产生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或红细胞血型抗原与完全抗体(IgM)直接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凝胶颗粒间隙之中,判为阳性结果,表示待检血标本中含有相应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红细胞全部沉积于凝胶孔腔底部,即判断为阴性反应,表示待检血标本中无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
5. 所需设备和试剂
普通离心机、微注凝胶卡专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微量移液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
6. 检测环境条件
室湿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30%~70%。
7. 操作步骤
7.1先将供(受)血标本制备0.5%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
7.2撕开卡的封膜,于反应胶中主(次)侧管加供(受)者 0.5% 红细胞LIM悬液100μl,加入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25μl(或50μl)。
7.3将检测卡37℃孵育15min取出,置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或2500r/min 离心1min。
7.4取出,判定结果,结果判定标准按下:
阳性
4+ 表示RBC绝大部份凝聚于凝胶表层
3+ 表示RBC多数凝聚于凝胶表层,少数RBC凝集颗粒悬浮于近胶表层
2+ 表示部份RBC沉积于胶底,部分RBC凝集颗粒悬浮于凝胶中
1+ 表示RBC多数沉积于胶底,可见少数RBC凝集颗粒悬浮于凝胶中
±表示RBC绝大多数沉积于胶底,极少数RCB凝集颗粒悬浮于近胶底
dcp 表示混合凝集外观,部份RBC凝集颗粒集结于凝胶表层,部分RBC沉于胶底 PH 表示部分溶血,凝胶管中液体呈清澈透明红色,凝胶中有残留RBC H 表示完全溶血,凝胶管中液体呈清澈透明红色,凝胶中无RBC
阴性
-表示RBC全部沉积于胶底
检验结果的解释:
阳性结果,表示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中含供(受)血者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应的抗体(不完全抗体IgG或完全抗体IgM),供受血者血液不相容。
阴性结果,表示供受血者血液相容。
8. 质量控制
8.1微柱凝胶试剂卡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试剂卡在使用前用已知阴、阳性对照确认其有效性。
8.2试剂质量控制方法
8.2.1即作阴、阳性对照试验:撕开检测卡的封膜,于2个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已致敏IgG抗D的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健康者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
8.2.2将检测卡于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2500r/min离心1min。
8.2.3取出,结果判定同7.4
9.注意事项
9.1检测卡若在冰箱储存,使用前须放置实验室平衡至室温。
9.2检测卡试验前,应3000r/min离心1min,正立放置待用。
9.3如因运输过程产生的气泡,可将检测卡放置在漩涡震荡器上震荡,使气泡漂移至胶面为止,3000r/min离心2min。
9.4细菌污染、纤维蛋白析出、抗凝不佳的血,可产生假阳性。
9.5离心速度过快,时间过长,试剂失效等因素均可导致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