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修订版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
(人文科学)
– 人生行动的主体:人自身 – 人生行动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自身 – 人生行动的手段:智力和体力
3.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善于行动
• • • • 第一,做任何事情都要确立目标。 第二,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 第三,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顺序。 第四,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
课后作业 1. 如何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 行动的定义。 3. 如何做到立即行动? 4. 如何理解“人生行动作为物质运动的高级 形式也是有规律的”? 5. 规律的定义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6. 我们应如何善于行动?
明日歌
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空过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日至, 明朝还有明日事。 为君聊赋今日歌, 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复明日,明日明日无穷老将之。 晨昏滚滚水东流, 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阅读书本P20
食物链
市场价格规律
成功行动
• 要实现成功行动,就要善于行动,就要从客观实 际出发,善于寻找做事的方法,善于发现事物运 动的规律。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
• 定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 定的联系。 –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规律可以被人所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 人生行动作为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有规律的。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哲学与人生
主要脉络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
1.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哲学与人生 第2课 教案一

哲学与人生 第2课 教案一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
在方式。(刻舟求剑)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
物质的运动。(仁者心动)
(4)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什么是人生行动?
人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改造环境,有
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这种自觉能动的生命运动,就是人生行动。
提问: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活、聪明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在哪里?
C.所有事物都只有一种运动形式D.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导入歌曲
讲授知识
呈现练习
听歌曲
讨论
学生听讲
做练习题
3分钟
60分钟
7分钟
小结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框题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第二课主要讲了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
义。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敢于行动,善于行动,用积
时间
分配
导入新课
讲授新知
课后练习
(创设情境)
歌曲《山不转水在转》
提问:“山不转水在转”,这句俗语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克服困难,总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授课教师课时 2 授课班级课题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目标认知:了解物质运动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内容安排一、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教学重点 1.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2.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规律的内涵;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教学策略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自主探究等方式组织教学,以目标导向控制整个任务实施的正确性,配合合作探究,多元评价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资源开发1、对原教学光盘素材进行再加工,按授课内容事先做好教学预期成果,使学生在学习前先看到学完本次课后能完成的成果。

2、自行开发了与本课相对应的教学课件,方便教学,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及内容安排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导入【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发展】邓亚萍的事例由此可见,人生行动,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是非常重要的,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要深刻懂得这一道理,就要学习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案例学习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我们共同看下面的名言和诗句:你能否说出空教学材料:邓亚萍的事例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课件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哲学与人生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第一单元
• 教学目标 • 掌握: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 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 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第一单元

“整个自然界,从最小 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 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 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 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 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 和变化中。”

第一单元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 ——《明日歌》
第一单元
• • 行动是人生特有的运动形式。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 动的。 人生就是人一生的生命历程,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都 是由一连串的行动构成的。人生行动决定着人生发展,人 的目标和理想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实现。
第一单元
• 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 “山”、“水”、“云”、 “风”、“心”都在不停地 “转”,运动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说明,不管有多 少苦难,有多少坎坷,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克服困难,总 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

第一单元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人, 自小未曾读书,没有文化,别人 都看不起他,称他“吴下阿蒙”。 他因此发愤学习,终成饱学之士。 人们对吕蒙的进步十分惊讶,吕 蒙笑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 相看。”
第一单元
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停滞不前,要实现自己的 理想,就必须立即行动,不能把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停留在 口号上。我们要积极行动,敢于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在我们积极行动,敢于行动的同时,还要做到善于行动, 即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掌握行动的方法,才能使行动获 得成功。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课题: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行动效率。

3.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1. 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2. 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教学难点:1.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需要我们为此付出努力,付出实际行动。

如果光说不做,而不付出行动,那么任何目标和理想都不可能实现。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绝对的。

提问:“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教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说明了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

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提问:刻舟求剑的错误在哪里?教师: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1)立即行动,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2)要立即行动,就要敢于行动,不拍失败(3)敢于行动,就要做到选择决断之勇、克服困难之勇和坚持到底之勇(4)敢于行动,还要求我们做到善于行动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1、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1)敢于行动并非一味地冒险蛮干,行动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方法和条件(2)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善于寻找做事的方法和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二课zh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zh哲学与人生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 了什么样的错误?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脱 离了物质的所谓“纯粹”运动是不存在的。 慧能和尚认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就是 一切,我的心是怎样的,外界事物就是怎样的。由于 我的心在动,所以才有风动、幡动。推而广之,整个 世界的运动也是由我的心动决定的。慧能和尚离开物 质谈运动,把意识当做是运动的主体,否认物质(风、 幡)是运动的主体,最终走向唯心主义。在实践中, 我们只有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理解才是辩证唯物主 义的物质运动观。
银河系
太阳系
地质考察证实,20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 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3000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 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 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现在还 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3000万年前在喜马拉雅 海游弋的喜马拉雅鱼龙
喜马拉雅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 ·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集 中表现为它的不可 抗拒性。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一日武则 天在花园赏雪,忽觉清香扑鼻,原来是腊梅开了。武则天大悦,下了 一道御旨,令园中各花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 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第二天一大早, 各处群花大放,只有牡丹含苞未开。武则天大怒,将牡丹贬去洛阳。
问题一 “非复吴下阿蒙”,吕蒙是怎样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的? 问题二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停滞不前,我们要 积极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不完 善、不成熟。

《哲学与人生》第2课说课稿

《哲学与人生》第2课说课稿

《哲学与人生》【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说课稿陇县职业教育中心贺林科《哲学与人生》【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反思几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是高教版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的第二个课题。

全书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把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为指导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其侧重点是“如何通过积极行动,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路”,着重阐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引导学生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因此,本节课在本章和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 、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的基本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行动,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积极行动、尊重规律,脚踏实地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做一个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依据大纲要求和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在运动中存在教学难点:人生存在于行动中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本课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动画、图片、名言等资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还课堂于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最终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运用于生活中。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在正确对待并开展人生行动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修订版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修订版
精品文档
日歌》
《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同学们有何感悟?
精品文档
启示:
从做事情不能拖延时间,不能找借口体现的人生道理, 说明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精品文档
案例:纸上谈兵
银河系
精品文档
太阳系
物质内部的分子处在永不停歇 的不规则运动之中,我们称之为分子热 运动,或者布朗运动。
如果我们把花粉颗粒放进水中,通 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花粉颗粒的不规则 运动,是由水分子撞击造成的。上述实 验间接证明了分子热运动的存在。
精品文档
人类社会也处在不断的运动中,人类社会先后 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霍普金斯的成功秘诀对我们有何启示?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 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 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 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如果用他为将, 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 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 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 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 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 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 身亡 。
想一想:冯思勇的创业经历说明了什么?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下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下

)的运动是有规 水往低处流,日、月、星、 (自然界事物 辰按一定的轨道转 律的 )的运动变化也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 (生物 青蛙冬眠春晓,南北极动 是有规律的 物按季换毛 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要按 ( 人类社会 )的发展也是有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规律的 的规律进行 人类的认识要经过实践、 (人类认识 )的发展也是有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规律的
9、你总是对新的工作计划表现一般吗?
(三)敢于行动与善于行动
10、你喜欢组织群众吗? 11、你喜欢行动胜过计划吗?
12、你花许多时间来苦思冥想吗?
13、你曾经臆想“究竟人业自何处”和“为什么”吗? 14、你喜欢做填字游戏吗? 15、你喜欢参观博物馆和画廊吗? 16、你喜欢言之有物的聊天吗?
17、你习惯一次爬两级楼梯吗?
静坐常思己过 论人非
闲谈莫
18、在同样时间内,你常比别人完成较多的事情吗? 19、度假的时候,你喜欢刺激闹胜过悠闲自在吗? 20、成天无事可做,你会觉得无聊吗?
记分方法与自我评估: 1、记分方法: 每题选A得2分;选B得1分。 2、自我评估与建议: 你的得分为37-40分:你宁愿一个人抱着一本书看 或任思维四处遨游。虽然你也喜欢有人作伴、和人聊 天,但是你很懂得娱乐自己、享受独处的乐趣。 你的得分为25-36分:你介于实干家和梦想家之间。 你喜欢过得忙碌,但不反对偶尔静下来思考一番。因 此,像你这样的人,更容易适应各种环境。 你的得分为20-24分:你是个标准的实干家。凡事 你不会光说不练,尤其喜欢忙忙碌碌的过日子。你喜 欢主动参与,计划永远排得满满的,越忙越有劲。
第2课(二)
人生行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二、人生行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故事分享:守株待兔
请同学们用哲学观点分析:这位宋人为 什么会受人取笑?他究竟错在哪里?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Philosophy and life lesson 2 material movement and life action《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3.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温习教材。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案例1:(多媒体展示)歌曲《山不转水在转》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圆,那太阳掏洞也要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隆,没有结不成的缘那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也能绕过那道弯。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 第二课_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 第二课_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二、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饲养饲料 不足,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繁殖力极强的 水上浮生植物——水浮莲(学名水葫 芦)。如今这种浮生植物已经泛滥成灾, 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由于珠江三 角洲的地理位置、气侯和环境的影响, 水浮莲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至今几乎没 有昆虫病毒和其他天敌能控制它的生长, 水浮莲的繁殖速度极快,造成河道、水 库、排灌站等堵塞,饮用水源被污染, 影响航道运输等,严重影响农业正常生 产和水利排灌。
3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生也是运动变 化的,不会停滞不前, 我们要积极行动,开 创人生的新局面。
用运动变化的眼 光看待他人,理解他 人的不完善、不成熟。
4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终成饱学之士。人们对吕蒙的进步十
分惊讶,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即
当刮目相看。”

毛主席曾经高度评价吕蒙,“吕
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
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
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
蒙传》” 。
“非复吴下阿蒙”,吕蒙是怎样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的?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就是那个穷小子--亚伯拉罕·林肯!
18
15

3.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美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最近培育出一种新型番茄,呈现 出奇异的紫色,规划新教材
在现代科学的帮助下,我们还可以做到人工消云雾、 消闪电、削弱台风、抑制冰雹等。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课件
规律是客观的,集 中表现为它的不可 抗拒性。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一日武则
天在花园赏雪,忽觉清香扑鼻,原来是腊梅开了。武则天大悦,下了 一道御旨,令园中各花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 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第二天一大早, 各处群花大放,只有牡丹含苞未开。武则天大怒,将牡丹贬去洛阳。
“非复吴下阿蒙”,吕蒙是怎样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的?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停滞不前,我们要积 极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不完善、 不成熟。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3000万年前在喜马拉雅 海游弋的喜马拉雅鱼龙
喜马拉雅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人类社会也处在不断的运动中,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 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想一想: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为什么?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
“山不转水在转”,这句俗语的寓意是什么?
1、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 “山”、“水”、 “云”、“风”、“心”都在不停地 “转”,运动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2、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说明,不 管有多少苦难,有多少坎坷,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克 服困难,总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
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圆,那太阳掏 洞也要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课件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课件

18
规律
• 定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 定的联系。 –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规律可以被人所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 人生行动作为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有规律的。
(人文科学)
– 人生行动的主体:人自身 – 人生行动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自身 – 人生行动的手段:智力和体力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
1
主要脉络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
1.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
2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
3
明日歌
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 明日无穷老将之。 晨昏滚滚水东流, 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空过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日至, 明朝还有明日事。 为君聊赋今日歌, 努力请从今日始!
《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 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 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加强版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加强版教案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目标】1. 认知: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 情感态度观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3. 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2学时。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1.人生行动的含义什么是人生行动案例: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

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O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

“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

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引起温度骤然变化,有时温差可高达两、三百度,严重影响许多仪器的正常工作。

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

教师:上述都是我们人类用仿生原理的发明创造行动。

这也说明了人生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

人生行动不同于被动、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的动物的本能活动。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______;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 毛泽东:_____________,巡天遥看一千河。
引思明理
从小到大,我所接受的教育就 是: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会成功。 但后来不是这样的。如果一开始, 你的策略,你的定位有偏差的话, 你无论怎样努力也是不能成功的。 在我职业生涯的前15年,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做了主 持人,我就要求导演:是不是我可以自己来写台词?写了台 词,就问导演:可不可以我自己做一次编辑?做完编辑,就 问主任:可不可以让我做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就想:我 能不能同时负责几个节目?负责了几个节目后就想能不能办 个频道?人生中一直在做加法,加到阳光卫视,我知道了, 人生中,你的比较优势可能只有一项或两项。
(3)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顺序 没有顺序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达不到 目的。 自然事物有顺序,社会生活有顺序,人的 行动也有顺序。顺序就是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 急,分清时间的先后,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在什 么年龄做什么事。
人生的不同阶段与主要任务
•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婴 儿期、幼儿期、童年期、 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 和老年期七个阶段。在此 ,按照常人的理解,将上 述各阶段合并为以下几个 阶段进行简要论述: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农夫甲与农夫乙住的村庄离水源都很远,他们每次 都要到10公里以外地方挑水。他们很想把水直接引到 自己家门前,但是工程太大,一时又没有办法完成, 他俩也只能那么劳累地挑水。 日复一日,20年后的一天,农夫甲发现农夫乙不 再每天去打水了。他感到很奇怪,去问农夫乙,才发 现农夫乙的家门口有段水渠,农夫乙告诉他:“这20 年来,我每天打完了水,在你休息的时候都会挖渠, 虽然每天只挖一点点,但是挖了20年,我终于挖成了 这条渠,以后我再也不用去挑水喝了,水会自己流到 我的家门口。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1)任何目的和理想的实现都必须付出实际的行动 (2)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MANDY-LU 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MANDY-LU 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1.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案例1:(多媒体展示)《Time scapes 时间的风景》提问:为什么会有天天日来月往?为什么年年岁岁寒暑相推?教师: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循环,地球公转四季更替。

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日往月则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提问教师::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如果物质不是运动的,世界将会如何?譬如:地球停止自转将会如何?教师:如果地球不动了,世界将是死寂一片,毫无生命力。

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从物体位置的移动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2.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谈到运动,自然要说到时什么在动呢?即运动的主体是什么?案例2:填填看:到底是什么在运动?生物运动的载体——();机械运动的载体——();热运动的载体——();电运动的载体——();思维运动的载体——()。

案例3:(多媒体展示)《天使与魔鬼》视频剪辑——反物质运动教师:生物运动的载体是生命有机体;机械运动的载体是宏观物体;热运动的载体是分子;电运动的载体是电子;思维运动的载体是人的大脑。

运动时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案例4:“风动,幡动,还是心动”慧能,佛教禅宗 2MANDY-LU 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慧能和尚到广州法胜寺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印宗法师在这里讲《涅槃经》,和尚们都在寺门内坐着静心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悬挂在佛像前面的幡吹动了,飘过来,飘过去。

有两个和尚看见了,议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你看,风在动。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1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1

结合杨澜的人生事迹,说明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的意义?总结怎样正确做到立即行动、敢于行动?
体验导行----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请上网查找视频观看,运用所学知识, 说明“人生贵在立即行动”的人生道理。
体验导行----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1)立即行动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2)要立即行动,就要敢于行动,不怕失败 (3)敢于行动,就要做到选择决断之勇、克服困难 之勇和坚持到底之勇 (4)敢于行动,还要求我们做到善于行动,即发现 事物运动的规律,掌握行动的方法
引思明理
在做完一系列的加法后,我想该开始做减法了。因 为我觉得我需要有一个平衡的生活。我不能这样疯狂的工 作下去。所以就开始做减法。 那么今天我想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懂得市场规律的文 化人,一个懂得和世界交流的文化人。在做好主持人工作 的同时,希望能够从事更多的社会公益方面的活动。 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人生贵在立即行动1立即行动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2要立即行动就要敢于行动不怕失败3敢于行动就要做到选择决断之勇克服困难之勇和坚持到底之勇4敢于行动还要求我们做到善于行动即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掌握行动的方法体验导行人生贵在立即行动体验导行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如果你想锻炼身体让身体更加强壮请从今日开始立即行动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来自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境激趣
观看视频,结合阿平的经历讨论问题:
引思明理
农夫甲与农夫乙住的村庄离水源都很远,他们每次都要到10公 里以外地方挑水。他们很想把水直接引到自己家门前,但是工程太 大,一时又没有办法完成,他俩也只能那么劳累地挑水。 日复一日,20年后的一天,农夫甲发现农夫乙不再每天去打水 了。他感到很奇怪,去问农夫乙,才发现农夫乙的家门口有段水渠, 农夫乙告诉他:“这20年来,我每天打完了水,在你休息的时候都 会挖渠,虽然每天只挖一点点,但是挖了20年,我终于挖成了这条 渠,以后我再也不用去挑水喝了,水会自己流到我的家门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 1.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请听歌曲:《山不转水转》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 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 转那山也转。 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隆,没有结 不成的缘,那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 ,也能绕过那道弯。
启示:
任何目的和理想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实现。如 果光说不做,只是停留在想象中,只是说大话,而不付出 实际行动,任何目的和理想都不可能转化为现实。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泰山100万年间升高了几百米
珠峰50万年间升高了1600米
太阳自转的速度是每秒250公里;织女星和牛郎星运 动的速度分别是每秒14公里和26公里;庞大的银河系正 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
启示:
人生必须敢于行动,才能生存和发展。 人生必须善于行动,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人生。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 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山不转水转”这句俗语的寓意是什么?
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 “山”、“水”、“云”、“ 风”、“心”都在不停地 “转”,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说明,不管有多少苦 难,有多少坎坷,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克服困难,总会有 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
案例: 中职毕业生冯思勇刚进入职校时沟通能力弱,凭着吃 苦耐劳的劲头,才把修车的技术学到手,并代表学校参加 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得车身涂装三等奖。毕业后他不 等不靠,勇敢地选择了自主创业,成立一家汽车维修中心 。刚开始创业时,由于没有知名度,也没有固定客户,经 营遇到了困难。但他并不气馁,依靠娴熟的技术、细心的 服务以及良好的信誉,带领员工逐步在本地区的汽车修理 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声誉。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当年的营 业利润超过了10万元。一路走来,他深刻体会到:人生只 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想一想:冯思勇的创业经历说明了什么?
《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同学们有何感悟?
启示:
从做事情不能拖延时间,不能找借口体现的人生道理 ,说明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案例: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 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 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 ,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如果用他为将,他一 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 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 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 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 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 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 亡。 这个故事对同学们有何启发?
霍普金斯的成功秘诀对我们有何启示?
启 示:
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案例:愚公移山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他决心把山平掉,于 是带领家人开始挖山。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愚公说: “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两 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了两山。
银河系
太阳系
物质内部的分子处在永不停歇的不 规则运动之中,我们称之为分子热运动, 或者布朗运动。 如果我们把花粉颗粒放进水中,通 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花粉颗粒的不规则 运动,是由水分子撞击造成的。上述实 验间接证明了分子热运动的存在。
人类社会也处在不断的运动中,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 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即行动。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案例:霍普金斯的成功秘诀
汤姆霍普金斯是世界一流销售大师,全球推销员的典范,被美国报刊称为 国际销售界的传奇,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房地产销售最高记录保持者。 一次,有一个人问汤姆霍普金斯:“请问您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他说:“马上行动!” “当您遇到困难的时候,请问您都是如何处理的?” 他说:“马上行动!” “当您遇到挫折的时候,您要如何克服?” 他说:“马上行动!” “在未来当您遇到瓶颈的时候,你要如何突破?” 他说:“马上行动!” “假如您要分享您的成功秘诀给全世界每一个人,那您要告诉他们什么?” 他说:“马上行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 动的物质。 –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火车上的男孩相对 于行驶的火车,他的 位置有没有动? 组成他人体的各细胞、 各器官有没有运动?
案例: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 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 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刻舟求剑”的错误在哪里?
启 示: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发展 变化之中,人们想问题、办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当考虑 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人生行动
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人也一样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人生行动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运动过程。 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生行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积极行动,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