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领悟(精选5篇)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领悟(精选5篇)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领悟(精选5篇)《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领悟【篇2】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

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震动,我看到了忍辱负重发奋著书的司马迁:大公无私的包青天;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禹……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司马迁,司马迁在遭到酷刑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了13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司马迁这种为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在他的世界中,他认为为了人民事业而献身的,则死的重于泰山,有的人对人民没有贡献,甚至于有害于人民,他们的死则轻于鸿毛。

司马迁发奋著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表现了司马迁将荣辱置之度外,事业高于一切的可贵品质。

我还喜欢越王构践这个人物,因为越王勾践在被俘后,受尽吴王折磨和羞辱。

三年后勾践回国,不忘雪耻报仇,此柴草为被褥,每天舔尝胆汁,激励自己,最后终于灭了吴国。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要痛下决心,不怕吃苦,不忘耻辱,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学习也是一样的,考得不好或受到挫折,也要象越王那样,发奋图强,决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坦然面对,而不是逃避。

当我们碰到过不去的坎,就读读这本书吧,看看古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强和意志力,想想自己的言与行,也就放开心,微笑面对人生。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领悟【篇3】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此刻,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这个学期,语文教师推荐我们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们也了解一下华夏历史。

刚好前段时间,爸爸在购书中心买回来了这本书——他自我也有兴趣看的书。

因为爸爸要上班,除了专业书籍就没什么时间阅读其它的书,而我比较喜欢看一些童话和文学类的书,所以我和爸爸能有兴趣一齐看的书就很少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集锦15篇)《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1《中华上下五千年》这套书主要讲的是五千年里的历史故事,每一篇故事都有一定的道理,其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是:郑庄公掘地见母。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郑庄公是郑国第三代国君,他的母亲生了两个儿子,他是老大,他还有个弟弟。

因为郑庄公长的难看,所以,他的母亲就偏爱他的弟弟,一点也不喜欢郑庄公。

之后,父亲死后把王位传给了郑庄公,因此,他的母亲和弟弟很是不满,就在私底下招兵买马,准备夺取王位,郑庄公用自己的实力保住了王位,并且把自己的母亲赶来出来,还对天发誓:除非是到黄泉之下,否则永远不和母亲再相见,可时间长了,郑庄公就后悔了,颖考叔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在地下挖一条地道,一直挖到地下有泉水的涌出,然后在地道上建房屋、通道和庭院,再把母亲接到房子里来,郑庄公按照这个办法做了,母子相见后都不禁抱头痛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我们赶谁也不能赶走母亲,否则将会后悔莫及、遗憾终身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2历史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时而微波荡漾,时而洪波涌起,美丽、古老、庞大、而又神秘。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令我好奇、着迷。

于是我饶有兴趣地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中国这几千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和那些爱国、忠国的名君贤士。

如一心一意辅佐蜀国的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冶国有方的李世民……他们都是中华历史道路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我们的祖国在历史的道路上不断的发展着、强大着、繁荣着。

虽然这其中也有消沉,但这始终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伟大古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强大古国,我为她激动、忧伤、悲愤、骄傲、欢乐……现在的中国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但与世界有些强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些国家对我们不怀好意,因为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所以我们的国家还要继续发展壮大,争取成为世界强国,让别的国家不敢轻视。

中华上下五千年知识大全

中华上下五千年知识大全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经典知识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十大名茶:3、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6、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7、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8、古代主要节日9、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10、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11、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12、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1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4、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5、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6、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7、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18、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19、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20、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21、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2、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23、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24、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25、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26、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27、五彩:青、黄、赤、白、黑28、五音:宫、商、角、徵、羽29、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30、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31、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32、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33、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34、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35、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6、六义:赋、比、兴、风、雅、颂37、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38、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39、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40、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41、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42、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43、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44、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5、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46、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47、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48、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49、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50、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51、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52、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53、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54、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55、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56、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57、五行:金、木、水、火、土58、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59、三皇:伏羲、女娲、神农60、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6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62、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63、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64、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65、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66、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67、五脏:心、肝、脾、肺、肾68、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69、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70、五常:仁、义、礼、智、信71、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72、三姑:尼姑、道姑、卦姑73、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74、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75、五谷:稻、黍、稷、麦、菽76、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77、五毒:蝎子、蛇、蜘蛛、蜈蚣、蟾蜍78、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79、五种毒药: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_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_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历史是一门古老而有智慧的学科,初中历史是学生历史的黄金时期,老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篇一:约法三章秦末,沛公(即刘邦)首先打进秦国都城咸阳,他本来只是个小亭长出身,见秦宫里富丽豪华,美女如云,于是赖在宫中饮酒作乐不愿离开。

张良极力劝说,讲明秦王即因荒淫无道而亡,若刘邦进宫作乐,就会重蹈秦王覆辙,早晚以告终。

刘邦这才觉悟过来,他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说:“父老忍受秦严厉苛刻的刑法很久了!我和诸侯及楚怀王约定,谁先入关谁即称王。

现在,我同父老们约定三法:杀人者处死刑;伤人和盗窃按情节轻重治罪;秦国的苛法一律废除。

官民均可安居乐业了。

”此约法三章甚得百姓拥护。

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篇二:四面楚歌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虞姬自刎(wěn)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的兵卒逃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上下五千年内容梗概篇三:一败涂地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

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

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人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

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是什么通常我们说中华上下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到如今,这是一个民族的传承,一个民族的延续。

《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简易叙述中国历史的书籍,从中国传统的史前传说至明清时期,前后四千多年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历史上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此书有助于历史兴趣爱好者粗线条了解中国历史,串联历史梗概。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华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生命之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编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但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使本书从一般的历史性介绍上升到对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广泛介绍。

另有《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是描述世界各国历来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的书籍。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历史书,讲述了中国自五千年来发生的大事。

作者是林汉达,伟大的教育家和语言学家。

书中的历史故事我们很多都耳熟能详,例如盘古开天辟地,陈胜吴广起义,赤壁之战,刘宴巧通千里漕运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神农尝百草》。

这个故事发生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有一个人叫神农,他教会了大家耕田种粮食,帮助人类繁衍生息。

但是那时的人们经常生病,因为无法医治死去的人很多。

神农决定以身试药,帮大家找到能治病的草药。

神农不断尝药,也有很多次吃到了有毒的草药,但每次都找到解药化险为夷。

最终有一次,神农不小心吃到了断肠草,还来不及找到解药就毒死了。

我被神农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打动了。

这次阅读让我受益匪浅。

上下五千年知识点(下)

上下五千年知识点(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知识点题集
【隋唐盛世】
82.隋唐时期是整个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象征,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火药)均出自于这一时期。
83.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84.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
85.隋文帝的儿子(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叫(京杭大运河),从今天的(北京)一直通道(杭州)。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和(万里长城)并成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千米。
107.韩愈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宋、辽、夏、金对峙】
108.唐朝灭亡后,中国再一次进入大割据时代,北方先后出现5个王朝,同时南方分别产生了10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109.“五代”是指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前后衔接的政权。“十国”是指南方的(前蜀)、(吴)、(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十个主要政权。
116.北宋与西夏国的战争中,流传着(狄青)假面战敌军的故事。
117.(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千古佳作。
118.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宋代,图书出版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北宋宋仁宗时期,(毕昇sheng)发明了用胶泥做字模的(活字印刷术)。它比欧洲人(谷登堡)发明的用铅铸成活字进行印刷的技术,早了整整(400)年。
97.唐玄宗时期,李白为在御花园里赏花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写了三首诗,叫做(《清平调》),其中有两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小知识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小知识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小知识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赋、比、兴、风、雅、颂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总称。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的经典知识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的经典知识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的经典知识整理:梅语文、梅学堂教学团队【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0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03【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04【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0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06【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07【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介子推)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08【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0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1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22【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23【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25【五彩】青、黄、赤、白、黑26【五音】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27【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3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4【六义】赋、比、兴、风、雅、颂35【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36【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37【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38【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39【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40【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41【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42【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3【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44【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45【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46【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47【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48【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49【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50【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51【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52【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53【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54【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55【五行】金、木、水、火、土56【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57【三皇】伏羲、女娲、神农58【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59【三教】儒教、道教、佛教60【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61【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62【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63【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64【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65【五脏】心、肝、脾、肺、肾66【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67【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68【五常】仁、义、礼、智、信69【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70【三姑】尼姑、道姑、卦姑71【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72【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73【五谷】稻、黍、稷、麦、菽74【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75【五毒】蝎子、蛇、蜘蛛、蜈蚣、蟾蜍76【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77【五种毒药】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我是梅老师,我专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微信扫码关注和推荐梅语文、梅学堂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更多免费资料,请关注公众号:梅语文、梅学堂更多免费资料,请关注公众号:梅语文。

上下五千年内容概括

上下五千年内容概括

上下五千年内容概括历史故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曲折的故事情节还原历史的真实情景,揭露历史的动态过程,描述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丰富历史事件的内容,这对于改变历史课程的枯燥性,促进历史理论教学的深入浅出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上下五千年内容概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上下五千年内容概括篇一:破釜(fǔ)沉舟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

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

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四十六天按兵不动,项羽对此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

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宋义仍旧自顾饮酒,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

于是将士们拥护项羽为上将军。

随后,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

项羽在全军渡过黄河之后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声惊天动地。

经过九次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

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楚军的骁(xiāo)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上下五千年内容概括篇二:负荆请罪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

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

他手下的人便以为主人害怕廉颇,非常不解。

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精选15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1在寒假里,老师推荐我们阅读了《上下五千年》。

这是一本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书。

距今,在这悠悠久久的五千年当中,有些人们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谱写了一首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

他们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的明清时代,他们以伟大的创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从远古走到现代,你看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伟大呀!《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中国从古至今,从民族创建到现代这五千年间的历史。

它有着数十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诞生出一位英雄,他们无私奉献,乐于助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岳飞抗金报国》。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岳飞。

岳飞他从小沉默少言,但志向远大,十分刻苦勤奋,长大后,岳飞就踏上了报国的旅程。

虽然我不是岳飞,但也是民族的子孙,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的富强发奋学习,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条件非常优裕,更应该感谢祖国。

我一定会像岳飞那样一生勤奋,报效祖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一点不假,《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加强了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们后人只有做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祖先!我爱读《上下五千年》!《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2在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里面讲了九大版块,分别是:寻根探祖,逐鹿中原,江山统一,纷争动荡,盛世华章,金戈铁马,王朝更送。

我们这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光辉灿烂,五千年历史长卷纷繁浩叠,都在这本书中体现了。

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刘邦称帝大汉初立,从唐宗宋祖开国立业……都清楚的记载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概括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概括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概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

特别值得自豪的是,有数千年不问断的历史记载,这是世界史上所仅见的。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概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概括篇一:人心不古此成语就是出自刘时中的《端正好.上高监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不是我论黄数黑,怎禁他恶紫夺朱?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马牛襟裾。

”刘时中即为著名曲家之一。

元顺帝天历二年,江西大旱,刘时中见到灾民受难的情况,于是作了两套散曲《端正好》,上呈江西道廉访使高纳麟。

第一套的内容陈述饥荒时「谷不登,麦不长」,民无以食的悲惨遭遇,而且愤怒地斥责了奸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现元代社会严重的阶级压榨。

第二套则是揭露官吏的无能与违法乱纪。

他形容一群暴发户般的官员为「没见识街市匹夫」,彼此狼狈为奸,勾结作恶,尽日将精力耗费在吃喝嫖赌,完全不顾百姓生计。

并申辩说:「不是我要讲他们的坏话,但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邪恶战胜正义?根本完全丧失了旧时代的淳朴,明明是人,但行事却如禽兽一般。

」后来,人心不古演变为成语,用来感叹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朴。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概括篇二:鬼斧神工春秋时,有一个叫梓庆的木匠,他技艺高超,制作出的木器精巧而耐用。

这天,他雕琢了一把木头锯子。

这把锯子造型美观,上面的花纹纤巧,从没有一把锯子这么美。

每一个见过这把锯子的人无不叹为观止。

大家都不相信是梓庆做的,都认为只有鬼神才能做出这种极品。

鲁国国君听说后,也跑来欣赏。

他很惊奇,也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于是问梓庆:“你是不是会法术?这把锯子是不是用法术做成的?”梓庆笑了笑,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会懂法术呢?”鲁国国君不相信他的话,接着又问:“那好,你告诉我他的制作过程。

”梓庆回答说:“做这把锯子之前,我先养神静气。

斋戒三天,以获得内心平静。

在这三天,我使自己摒弃掉对荣华富贵的渴求;然后再斋戒五天,使自己去掉杂念,忘掉技巧;接着再斋戒七天,这时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已经能做到‘不以物喜’。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知识点归纳总结【宋、辽、夏、金对峙】108.唐朝灭亡后,中国再一次进入大割据时代,北方先后出现5个王朝,同时南方分别产生了10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109.“五代”是指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前后衔接的政权。

“十国”是指南方的(前蜀)、(吴)、(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十个主要政权。

110.(辽太祖)是契丹王朝的缔造者,也是契丹族历史上完成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的英雄人物。

111.北宋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yin),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112.历史上“雪中送炭”的故事讲的是(宋太宗),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113.《杨家将》讲述的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的历史故事,杨家三代血战报国,代表人物有:第一代(杨业),第二代(杨延昭),第三代(杨文广)。

114.(柳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200多首词,声情并茂,脍炙人口,有(《醉蓬莱》)、(《望海潮》)、(《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他为词的通俗性、民间性和音乐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15.宋朝没有能够统一整个中国,在它的北面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在它的西北面还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

116.北宋与西夏国的战争中,流传着(狄青)假面战敌军的故事。

117.(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千古佳作。

118.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

宋代,图书出版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北宋宋仁宗时期,(毕昇sheng)发明了用胶泥做字模的(活字印刷术)。

它比欧洲人(谷登堡)发明的用铅铸成活字进行印刷的技术,早了整整(400)年。

119.(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写有《岳阳楼记》,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思想。

《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篇一:墨子破云梯在战国初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

他扩大军队,要去攻打宋国。

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

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也就是后来人们称为鲁班的。

公输般使用斧子不用说是最灵巧的了,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那就是不自量力。

所以后来有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

公输般被楚惠王请了去,当了楚国的大夫。

他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起来简直是高得可以碰到云端似的,所以叫做云梯。

楚惠王一面叫公输般赶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

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一传扬出去,列国诸侯都有点担心。

特别是宋国,听到楚国要来进攻,更加觉得大祸临头。

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

反对得最厉害的是墨子。

墨子,名翟(音dí),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他要他的门徒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的事。

如果不刻苦,就是算违背他的主张。

墨子还反对那种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到灾难的混战。

这回他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侵略宋国,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去,跑得脚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裹着脚走。

这样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他先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

公输般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

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

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

2023年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精选8篇)

2023年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精选8篇)

2023年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精选8篇)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1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论读书》中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当我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目录时,最吸引我思考的是朝代的兴亡和更替。

为什么有些王朝很快就灭亡了?比如秦朝和隋朝。

而有些王朝却可以长治久安,比如汉朝和唐朝。

带着这些问题,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史书,试图寻找答案。

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残暴不仁,但他下令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抵御了外敌的入侵。

他还实施了“车同轨、书同文、币同制”的制度,加强了统治力度,完成了统一大业。

隋炀帝虽然劳民伤财,但他在位时开凿了连接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大融合,与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项工程。

这些本是千古明君才有的作为!可惜,他和秦始皇一样,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最终他们的王朝都被起义军推翻了。

但紧随其后的汉朝和唐朝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两个朝代,汉武帝和唐太宗这两位千古明君当然功不可没。

但也不可否认,秦隋的统一与融合,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唐的繁荣,是因为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汉武帝知人善任,开疆拓土,他先后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解除边患。

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汉朝的威望从此远播四海,影响至今。

我们的母语被称为“汉语”,书写的文字被称为“汉字”,人口最多的民族被称为“汉族”……唐太宗更是节俭爱民,善于纳谏,魏征就是初唐最著名的一位谏官。

在朝廷大臣纷纷歌颂太平盛世与帝王功德时,魏征却给唐太宗上了一道奏折,指出他的十大不足。

唐太宗不仅不生气,反而很欣赏魏征,称他为自己的“明镜”,以此鼓励其他大臣发表意见,甚至可以批评朝政。

就这样,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世界的最强帝国。

至今,世界各地华人居住的地区还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影响深远。

当我合上此书时,颇有感慨。

后人常夸汉唐强盛,指责秦隋暴政。

其实,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离不开每一个朝代。

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文档

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文档

学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笔记1.远古时代,天地还是混沌一片。

中间有一中心,造就于人类的始祖--盘古氏。

用于一巨斧开天辟地,盘古喜怒哀乐化身于万千天气变化,死后头东脚西,身体平躺于大地。

头成今山东泰山。

脚化作于陕西华山、腹肚化作于河南嵩山、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右臂化作于北岳恒山(山西)---传说。

2.原始人类的记载在距今一百万年之久,云南云谋人距今约有一百七十万年,陕西蓝天猿人距今有八十万年的历史,北京猿人距今也有四五十万的历史。

3.女娲氏的出现,于黄土造人,粗绳造人、四大天柱腐坏,祸从天降,女娲五色石修炼补天,用海之巨龟四脚为新天柱。

4.神农尝百草,伏羲氏教人类织网捕鱼,狩猎为生。

以生食为主,教人们储粮存食。

发明“八卦图”用于占卜测天气变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得到发展。

5.“三皇”伏羲神农女娲,部落制逐步形成,黄帝为部落联盟领袖,黄帝先祖名曰有熊氏,熊国崇尚土德,土为黄色,故取名黄帝,居于轩辕,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故称轩辕氏。

6.炎黄联盟,黄帝为领袖,蚩尤扰乱人间。

黄帝带领人民大战蚩尤大胜。

7.五帝为:zhuanxu颛顼黄帝帝喾ku8.在位九年被废黜,尧为领袖,退位后舜接替。

9.舜执政期间,大发洪水,命gun鲧治水失败,其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载治水成。

10.大禹后世启废禅让制,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诞生,灭夏。

11.少康复国,在位二十一年,由其子柕继位,到十四带夏jie桀中落。

12.商汤崛起,三千七百多年前商汤建国在右相伊君辅佐商汤治理天下。

建国到灭亡五百年最后一个是纣王,纣残暴导致人民的倒戈和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13.西周崛起周文王姬昌启用姜尚封为太公辅佐朝政,文王死后姬发继位,开始讨伐商汤,最后建立西周。

开始建立分封制度,文王死后成王继位,不久姜尚也辞世,天子以国礼葬之。

传承至十代国王厉王,内忧外患。

宣王立志复兴周氏,之后继位的是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14.公元前770年王都东迁,前称作西周,迁都之后称为东周,东周形成春秋战国来那个国王时期。

五下阅读指导《上下五千年》

五下阅读指导《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并锻炼学生的概括水平,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4.明确读书要求,制定好读书计划,并鼓励学生懂得坚持。

教学重点1.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读整本书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概括水平,培养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生各备一本《上下五千年》,并仔细阅读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假如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比作一个人的年龄,我们国家将近5000岁啦!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幻;五千年文化长河,源远流长;五千年人物长幅,千姿百态;五千年战争长卷,硝烟弥漫。

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多少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历史故事呢?(学生讲,老师可相机演示:《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顾茅庐》《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等故事的幻灯。

)2.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

其实,它们还仅仅这长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一本书里,知道是哪本书吗?引出课题《上下五千年》并板书。

【设计意图: 导入不但仅为了引出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个话题,同时也可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及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水准。

】二、走进作品,走近作者。

这样一本好书,相信有很多同学已迫不及待地对它实行了了解,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教师相机演示:(1)最早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璀璨。

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

中华读书笔记上下五千年(通用7篇)

中华读书笔记上下五千年(通用7篇)

中华读书笔记上下五千年(通用7篇)中华读书笔记上下五千年篇1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书笔记《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讲述中国历史文化的书,它记录了中国自黄帝时代以来的历史和文化,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也让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黄帝时代到清朝末期,中国历史经历了长达五千年的漫长岁月。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变革、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张衡、祖冲之等。

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不仅塑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影响了世界的历史和文化。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文明现象。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家庭、家族、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强调的是道德、伦理和礼仪。

这种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不同的文化传统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底蕴。

这种文化底蕴不仅是中国人民族自尊自信的基础,也是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尊重和认可的依据。

总之,《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也让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只有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中华读书笔记上下五千年篇2《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犹如长城。

在我们华夏儿女的骨髓里流淌着。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经典知识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经典知识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经典知识中华文明有五千余年的历史,智慧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茶叶,书籍,习俗等等。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语文试卷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典常识考题,小雪老师特意整理了一份贯穿中华五千年的常识知识汇总,赶紧分享给孩子们吧!1.【十二地支纪】地支,也是中华民族用来纪录时间的文字,叫做十二地支。

分别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 ài)。

代表的时辰是:【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那段时间。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太阳偏西为日跌。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

2.【十大天干】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

原始十天干曰:“阏逢(yān féng)、旃蒙(zhān méng)、柔兆、强圉(qiáng yǔ)、著雍(zhù yōng)、屠维、上章、重光、玄黓(xuán yì)、昭阳”。

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4.【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6.【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7.【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8.【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1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22.【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23.【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25.【五彩】青、黄、赤、白、黑26.【五音】宫(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27.【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3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4.【六义】赋、比、兴、风、雅、颂35.【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36.【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37.【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38.【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39.【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40.【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41.【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42.【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44.【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45.【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46.【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47.【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48.【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49.【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50.【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52.【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53.【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54.【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55.【五行】金、木、水、火、土56.【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57.【三皇】伏羲、女娲、神农58.【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59.【三教】儒教、道教、佛教60.【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61.【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62.【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63.【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64.【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65.【五脏】心、肝、脾、肺、肾66.【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67.【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68.【五常】仁、义、礼、智、信69.【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70.【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71.【五谷】稻、黍、稷、麦、菽72.【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73.【五毒】蝎子、蛇、蜘蛛、蜈蚣、蟾蜍74.【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75.【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中华上下五千年-答案

中华上下五千年-答案

《中华上下五千年》知识竞赛(答案)1、元谋猿人是在(云南)发现的;蓝田人是在(陕西)出土的。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叫山顶洞人。

2、“三过家门而不入”讲的是(禹)的故事。

禹因为治水有功,人们尊称他为(大禹),就是伟大的禹。

3、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五朝——(夏朝)。

4、历史上把商汤来夏称为(商汤革命),因为古代统治阶级抒改朝换代说成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

5、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盘庚把商朝的国都造到殷后慢慢复兴,所以商朝又被称为(殷商)或者殷朝,商朝国都的遗址河南省安阳小屯术一带被称为“殷墟”。

6、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很发达。

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在殷墟发现的。

7、姜太公原名叫(姜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人,他是周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来大家称他为太公望,又叫(姜太公)。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钓到的“大鱼”是指姬昌即(周文王)。

8、“烽火戏诸侯”中的国王是指(周幽王),王后叫(褒姒)。

9、齐桓公曾多次会合诸侯,招待天子,订立盟约友好相待,历史上称作(九合诸侯)。

10、“退避三舍“讲的是(晋文公)打败楚国的故事。

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11、“卧薪尝胆”讲的是(越王勾践)激励自己不忘国耻,发愤图强的故事。

12、“南门立木”讲的是(商鞅)决心立法改革的故事。

13、屈原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他是(楚国)人,怀有救国救民的志向,却反遭奸臣的排挤,后投(汨罗江)而死。

为纪念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离骚》)是屈原最有名的诗篇。

14、“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讲的是赵国文官(蔺相如)和武将(廉颇)为了国家利益由不和到和好如初的故事。

15、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以献地求和为名去刺杀秦王政,这个故事叫做(荆轲刺秦王)。

16、秦王政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

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筑了万里长城。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摘抄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摘抄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摘抄《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教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盼望对大家有关心。

《上下五千年》笔记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

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

读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四章:先秦重要历史纪事,不得不动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与进展,以及那时古人的高尚品德,当然,还有对于昏君的那种无奈与生气。

你可以想像早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能用兽牙,鱼骨,石珠……制成美丽的装饰品吗?你能想像的到原始艺术其实也是丰富多彩,歌舞乐器在氏族部落简直就是一应俱全吗?唯恐你们连做梦都不行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其实也有爱美的观念和习俗。

不要把他们想成全是一帮形似猿的,还没进化完善的“大老粗”。

你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只红底白花的彩陶盆。

盆中画着人头像,两旁绘有鱼纹图案。

人像胖胖的圆脸,双眼眯成一条细缝,“眯眯眼”,咧着嘴巴笑眯眯的样子,足以叫你爱不释手,特别惹人喜爱。

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始艺术,叫人大开眼界,叫我们对原始人群佩服得五体投地。

它折射出我们祖先的无穷才智,分散着中国史前社会的精神文明。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我们宏大的祖国有着特别悠久的历史,从传奇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通常把这段历史叫做“上下五千年”。

这期间,在华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感动人心的故事,消失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我最近有幸精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感慨万千。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教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比如:《盘古开天地》、《卧薪尝胆》、《火烧赤壁》、《郑和下西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数《卧薪尝胆》了。

《卧薪尝胆》讲的是越王勾践兴越灭吴,报仇雪恨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知识点题集【上古传说】01.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有(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

02.中国古代十大上古传说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筑木为巢、神农尝百草皇帝战蚩尤、嫘祖造丝、仓颉造字、尧舜禅让、大禹治水03.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创造了人类,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的始祖。

04.中国古代传说中(神农氏)尝出了365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为天下百姓治病。

05.中国上古传说中的蚕神是(嫘祖)。

06.中国古代传说中汉字创造者是(仓颉),(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使我国古代社会过渡到了文明时代。

07.中国古代传说中,(大禹)为了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

【青铜时代】08.青铜器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时期。

09.中国最早的王朝是(夏朝),是(奴隶)制王朝,第一任国王是(夏启)。

10.中国古代商朝(妇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统帅,也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

11.(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

12.(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时期是周朝最为强盛的阶段,这个时期享有(“成康之治”)的美誉。

13.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是指周朝哪个国君?(周幽王姬宫靺)。

【春秋战国】1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造就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引发了思想界(“诸子百家争鸣”),(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制社会。

15.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初期(齐)国的贤臣良将。

16.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齐燕)两国联军攻打山戎部族途中的故事,统帅是(齐桓公)。

17.退避三舍成语典故讲的是(晋文公重耳)与(楚成王)的故事,古时候一舍等于(三十里)。

18.“仁义之师”指的是(宋襄公)带兵攻打楚国的故事。

19.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吴楚)两国之争中的故事。

20.中国古代“千古复仇第一人”是指吴国的(伍子胥)向(楚平王)复仇的故事。

21.孙武是(齐)国人,辅佐吴王(阖闾)。

22.春秋时期最后一个中原霸主是(越王勾践),他在吴国的历史典故是(卧薪尝胆)。

23.成语典故“兔死狗烹”讲述的是越国(范蠡)进谏越王(勾践)的故事,意思是“飞鸟打光了,好的箭就该收藏起来了;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

指(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

”24.吴越争霸之后,社会生产力发展,奴隶起义不断爆发,中国开始进入(战国时期)。

25.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耳冉),著有(《道德经》),被后世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道教)的始祖。

2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7.战国时期神医(扁鹊)是(齐国)人,是(四诊法)的奠基人,意思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28.(墨子)是莫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战国时期(鲁国)人。

,主张(非攻,反对战争)。

29.鲁班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叫(公输般)。

30.战国时期,晋国(豫让)漆身吞炭,秦国(商鞅)变法,鲁国(墨子)破云梯,齐国(孙膑)田忌赛马,齐国(颜斤蜀)安步当车,齐国(孙膑)围魏救赵。

,齐国(孟尝君)鸡鸣狗盗,齐国(平安君田单)巧布火牛阵。

赵国(武安君苏秦)合纵,秦国(张仪)连横,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

3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他主张(仁政),著书(《孟子》)。

32.战国七雄是指(齐、燕、秦、楚、韩、赵、魏)七国。

33.中国古代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员,夏商时期称(巫史),西周春秋称(公卿),战国以后称(宰相)。

34.战国时期“将相和”的典故里,“相”是指赵国的宰相(蔺相如)“将”是指大将军(廉颇)。

35.屈原是(楚怀王)时期(楚国)的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他。

36.“战国四将”是指(白起)、(李牧)、(廉颇)、(王翦),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

37.“毛遂自荐”中的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他们出使楚国,联楚抗秦。

38.战国时期秦国昭襄王派遣(李冰)在岷江上修建都江堰,他被四川人民尊称为“川祖”。

39.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

40.秦穆公重用(百里奚)吞并20多个国家,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富强国家;秦惠文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夕侍奉秦国;秦昭襄王得到(范雎),蚕食诸侯领土,成就帝王大业;秦始皇得(李斯),开创秦国霸业。

41.燕国荆轲刺秦王时,在易水河边与太子丹离别,荆轲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2“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另一说“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统一中国】43.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是(秦朝),创建者是(秦始皇),名字叫(嬴政)。

44.秦朝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4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了三件规范的事:①规定车辆两轮间的距离为六尺,以方便交通。

②统一了文字。

③规定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

46.历史上著名的刺杀秦王的人物有(荆轲)、(张良)、(高渐离)。

47.日本人尊(徐福)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是他将秦代的文明传入了日本,促进了日本经济和文化的飞跃发展。

48.秦二世(胡亥)时期,奸臣赵高的成语典故是(“指鹿为马”)。

49.秦朝末年最早的农民起义将领是(陈胜)和(吴广)。

50.消灭秦朝后,刘邦在灞上对老百姓约法三章:第一.杀人要偿命。

第二.打伤人要治罪。

第三.偷盗的要判罪。

除了以上三条,其余秦朝的法律一概废除。

51.下面这些典故讲的主人公是:受胯下之辱(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孺子可教(张良);(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52.(暗度陈仓)是刘邦与项羽之间一系列战役的开端。

【大汉雄风】53.(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

54.刘邦称帝后说:“要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要说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要说统领大军、攻城略地,我不如(韩信)。

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而我能够重用他们,所以我能取得天下。

但是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还把他抛弃了,所以项羽势必会被我打败。

”55.西汉时期攻打匈奴的将军有:(李广)、(卫青)、(霍去病)。

东汉时期有(窦固)、(班超)。

56.汉武帝初,(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后来又有(苏武)出使西域,留下了(“苏武牧羊”)的典故。

57.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是(司马迁),他曾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表明了他置之生死与度外,立志修史的决心。

完成伟大著作(《史记》)、因为他当过太史令,人们又称这部书为(《太史公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极其深远。

58.汉元帝时期,有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昭君是宫女,原名叫(王嫱),自此以后,匈奴和汉朝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59.“疾风知劲草”讲述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和(王霸)之间的故事。

60.“披荆斩棘”说的是东汉一代名将(冯异)。

61.“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这句话出自东汉名将(马援)之口。

62.西汉大儒学家(董仲舒)从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出发,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把先秦儒家、阴阳五行思想糅合,改造为“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入学。

63.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是(蔡伦),他是东汉(汉和)帝时皇宫里的宦官。

64.东汉时期,(张衡)发明地动仪。

65.(华佗)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外科的祖师),被(曹操)杀害。

【三国两晋南北朝】66.三国指“(魏)、(蜀)、(吴)。

67.两晋指(西晋)和(东晋)。

68.南北朝中,南朝指南方四朝,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五个朝代。

69.魏文帝是指(曹丕),是曹操的长子。

70.“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自曹操的儿子(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

71.诸葛亮七擒(孟获),吴国(陆逊)火烧连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东晋(刘裕)智摆却月阵。

72.刘备病死(白帝城),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73.司马懿是司马昭的(父亲)。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即晋武帝。

74.刘备的儿子(刘禅)乐不思蜀。

西晋(王睿)楼船破东吴。

75.(清谈)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风尚,内容以(《庄子》)、(《老子》)(《周易》)三玄为主。

76.三国时期“竹林七贤”有(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

其中以(阮籍)和(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们都崇尚虚无的道家哲学,轻蔑世俗的礼仪法度。

77.(司马睿)建立东晋,称(晋元帝)。

78.(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著有名噪天下的(《兰亭序》)。

中国(楷书)派的代表,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79.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又称(五柳先生)。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著有名著(《归园田居》)80.(祖冲之)是南北朝时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33岁时编制出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比外国早1000多年,人们把圆周率也称为(“祖率”)。

8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北齐(元景皓)所说。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知识点题集【隋唐盛世】82.隋唐时期是整个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象征,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火药)均出自于这一时期。

83.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84.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

85.隋文帝的儿子(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叫(京杭大运河),从今天的(北京)一直通道(杭州)。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和(万里长城)并成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千米。

86.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期间。

87.面对谏官魏徵(zheng)的去世,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88.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bo),嫁给(松赞干布),他专门为她在逻些(今西藏拉萨)修建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