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战略布局和升级路径——基于江西省样本企业的调查
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
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江西是中国的中部省份,也是国家重要的农业大省。
近年来,江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着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实施,江西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江西未来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1. 资源优势产业的发展:江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未来,江西将继续发展煤炭、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品等资源优势产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绿色开发水平。
2. 新能源产业的兴起: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江西具备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未来将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3.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江西正在努力培育高端制造业集群,发展航空航天、高铁、电子信息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提高江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4. 现代农业的发展:江西农业基础雄厚,农产品种类繁多。
未来,江西将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高效农业、智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5.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江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未来,江西将加大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6.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江西将积极发展互联网经济,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构建全省的电子商务网络,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二、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的主要挑战1. 知识和技术的匮乏:江西的科技实力相对较弱,知识和技术人才短缺。
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时,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 城乡发展差异: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城乡发展不平衡。
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时,需要解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问题,促进城乡间的协调发展。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而剩下的“8 1 部队” 36 9 9 肯定 品、 、 、 猪 牛 禽肉等。 而在市场上这 些产品虽具有明显 的价格优 科技含量较高的农村生产工作 , 势, 但还面临着品种不优的困扰; 从产品品质来看 , 目前人们 是难以适应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更别说进行 追求的是更好的口感和观感、 更高营养价值、 更有利于健康的 更高层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必然导致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经济效益创造较低 , 造成农民叉不得不外出务工 , 农 优质 、 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 而江西省的许多农产品由于科技 低, 在国家实括对粮农补贴之前, 请人代种 含量较低 、 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 从而形成了低 业生产成为一种负担,
一
叉哪 来资金扩大规模宴行现代化管理 、 走一个 良性 循环之路。
、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
正是由于江西省缺少上规模的龙头农业企业。也直接导致了
近几年来, 江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有大幅提升, 农业 江西省的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初级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不 农产品加工发达的地区, 粮食加工可增 产业结构初步形成 良好的格局 , 但必须同时看到 , 新阶段农 业 高。据有关资料显示: 蔬菜加工可增值二到四倍。同样的大米, 在发达 产业结构调整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与过去有很大不同。 值一到四倍, 从外部环境来看, 尤其是我国加入 WT O后 , 导致农产品本身 地区可以加工成百上千个品种 。而江西省农产品大 多是初 级 二级或多级加工很少。另外, 在品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 不能适应 国际化竞争的要求 , 与市场农业 、 优质高效农业的发 加工 , 由于各自种植或加工能力有限, 加工 展目 标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这也是自身产业结构调整面临 业也常出现矛盾的状态 : 生产什么、 加工什么”种植业也无法跟上“ , 加工 的直接问题; 从内部因素来看, 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一 农 业难以做到“ 生产什么“ 从而使农产品转化率一直偏低, 。 这也使得江 民与作为产业结构 调整的调控者 一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什么、 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 西省农业产业无法形成产业链。 或产业链不长。
江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动力 向外转移 的 过 程 中, 第二 产 业 和第 三 产 业 吸 收
劳 动力 的幅度 , 开始 也许前 者较 大 , 以后 越来 越 以 但
第三产 业 吸收 劳 动力 为 主 。从 产业 结 构数 据 看 , 第
一
我 国 经 济在 改 革 开 放后 的 2 0多年 里 之所 以能
实现 G P的可持 续增 长 , 终依 赖 于产 业结构 的不 D 始 断优化 和升 级 。2 0世纪 7 0年 代 末 至 8 0年 代 初 , 我
关 键 词 : 业 结 构 ; 整 ; 策 产 调 对 中 图分 类 号 : 11 3 F 2 . 文献标志码 : A
产业 结构 调整 是 发展 循 环 经 济 , 现 国 民经 济 实 可持 续增 长 的动 力 和 源 泉 。在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产
业结构 调 整 的过程 实 质 上 是 新 、 老产 业 为 了 适 应 市
维普资讯
第2 嚣 5
第 1 期 2
12月
技 术 经 济
Te h o o o omis c n lgy Ec n c
Vo .2 .No 1 1 5 .2
De c.,2 6 00
2 006年
文 章 编 号 :0 2 8 X(0 6 1 10 —9 0 20 )2—0 9 0 03 4
整 、 化 和 升级 。本 文在 简述 我 国 当前 产 业 结 构 现 状 和 调 整 方 向 的 基 础 上 , 据 江 西 省 的 经 济 发 展 和 产 业 结 构 情 优 根 况 。 析 总 结 了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 以后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的思 路 和 应 该 采取 的对 策 。 分 提
第 二产 业 和第三 产 业 的劳 动力 份 额 则 由 1 7 9 8年 的 1 . %及 1 . %分 别 上 升 到 2 0 73 22 0 4年 的 2 . % 及 25 3 . %, 且 农业 过 剩 劳 动力 一 开 始 就 以大 致 相 同 06 并 的规 模分 别 向第 二 产 业 和第 三 产 业 转 移 , 农 业劳 在
浅议江西省工业结构问题与对策
浅议江西省工业结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江西省的工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工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本文将对江西省工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江西省工业的主导产业是资源性产业,包括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煤炭开采和洗选以及建材产业等。
这些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这些传统的资源性产业也存在以下问题。
1. 产业附加值低传统资源性产业的附加值较低,产品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
尤其是在当前造成新冠疫情打击后,全球经济都正在经受重创的情况下,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
2. 资源浪费严重传统资源性产业不仅对资源的需求难以避免,而且这些行业的开采和加工往往还存在浪费的情况。
特别是对于江西省煤炭等产业来说,有很多小煤矿会出现资源闲置与矿藏过期的问题,浪费严重,对于环保方面也会带来很多的不好的影响。
3. 环境保护问题传统资源性产业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例如煤矿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等。
长期下去,这些问题必然会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难题。
相比传统资源性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并且更加符合江西省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
高科技产业具有较好的附加值,创新和发明具有知识盈余,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开拓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结构。
而服务业的发展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能够形成江西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 二、对策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江西省要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逐步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
近年来,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将为江西省的工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契机。
在江西省推优工业结构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积极推广一批新兴产业,并加快推进信息化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着力点。
2. 推动科技创新江西省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建设,鼓励企业增强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江西省的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作者:王昭雯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18期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党的19大报告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
产业结构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江西省的产业结构无论从整体还是内部来看,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发展要在注重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进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江西省三次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一、引言产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向集聚化、融合化、生态化的趋势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类似,在注重保持资源、环境质量和其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
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较为全面的衡量体系是唐新文、李义敢提出的从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四要素出发拟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同时,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17世纪,威廉·配第、库兹涅兹和克拉克等经济学家都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而第二、第三产业则会相应增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指出工业部门会逐渐吸收农业部门过剩劳动力,工农业发展会逐步趋衡,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与前景指标,这些都可以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可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将从以上理论基础出发,第二部分分析江西省三次产业总体发展的现状,三次产业就业情况与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第三部分为三次产业内部的发展情况;第四部分为结论,即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对江西省整体与内部产业结构进行总结与展望;第五部分为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江西省三次产业总体发展现状(一)江西省三次产业产值总体发展现状分析江西省的三次产业发展在2005—2018年态势良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2005年起逐年下降,尤其在2005—2010年其产值比重下滑幅度大,下滑速度快,在2011—2018年其产值比重稳定在9%—11%之间,相对较为平稳,但依然有下滑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2005—2010年有明显的上升,在2010出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其中在2014—2015年,下降程度最大,其余年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下降形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2005—2010年相对稳定,从2011年起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尤其以2014—2015出现了最大程度的上升。
江西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江西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经之路。
长期以来,江西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加大对江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力度,对于寻求江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增长效应是通过提高生产率这一途径实现的。
因此,产业结构优化不仅具有增长效应,而且具有集约增长效应。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省处于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迁在资源转移、增长趋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等方面又呈现出与所处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特殊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未来江西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因此,本文拟从江西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探讨江西产业结构优化问题。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
关于现代服务业,使用较多的一种定义是:“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因此,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江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江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卢福财李志波(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13)摘要:本文通过运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构建VAR模型,对江西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论显示:江西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统计上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服务业的发展对实际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而且复杂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
本文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江西经济增长、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产业经济学经典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与经济增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
1952年以来江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7.6%,改革开放以后更是达到了10.2%,到2008年江西人均GDP为14781元,达到2000美元的水平。
与此同时江西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优化,由农业占绝对地位转变为“二、三、一”的产业格局,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10.0:51.2:38.8。
目前江西正处于巩固和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江西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有利于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提供实证依据,进而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其中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
库兹涅茨(1985)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的过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首要的是总量增长,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
钱纳里(H.Chenery)的多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展中国家非均衡的经济条件下,“把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当不过。
”郭克莎 (1999) 通过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
江西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分析
也 是 产 业 结 构 不 断优 化 的过
程 .而产业结构转换 方向是产
业结构 优化 的重要 内容之 一 。
本文运 用产业结构转 换方向基
本理论 , 分析 1 7 9 8~2 0 06年 江 西省产业结构转 换方向 的演化
情况。
0 07消费水平不高, . 4, 0 必然制约经济增长。
民要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势,就必须不断接受
关键词 : 江西 : 业结构转换方 产
向 : 业 结 构 变 动 系数 产 中图分类号 :11 文献标 识码 : F2 ^
一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 到,二元经济结构 培训, 吸收新知识、 新技能, 提高农业的业务水平。 对我 国经济的发展存在众多不利影响,不消除城 总的来看 , 拓宽对农民的职业培训 , 有利于提高农
要经济指标。 近年来,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 村学校教育,并非强化学历教育,而是要普及知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走低之势。 识,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 以适应农民素质技能 据有关资料显示,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 19 提高的要求 。 90 年的O 4降低到20 . 8 05年的O 6 . ,年均降低速率 7 2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的重要方面。在 、 达 0 03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则从 19 年的 工业化过程中,新的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不断涌 . 5, 0 90
以自己的个体 行为集合成社会 总体的经济行 为, 和工业化的进程 , 因此, 当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 共同造就了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到农 快农业剩余劳动 力的转移。 业这个行业, 经济活动 的主体只能是农民, 改变农
环境约束下江西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选择
145E nterprise E conomy一、引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欠发达地区面临双重时代任务: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另一方面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区域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等问题,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
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但是,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区域的资源、环境也面临巨大压力。
因此,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9年12月12日江西省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省区域规划确立环境约束下江西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选择□何雄伟孙育平[摘要]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得到优化,但仍然存在问题:偏重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约束不断增大。
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加强与区域发展平台对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聚、依托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增强区域生态效率评估效能、转换区域资源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大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关键词]环境约束;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2)11-0145-05[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限制开发区生态效率评估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批准号:11BJL059)[作者简介]何雄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数量经济应用;孙育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
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各地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江西省作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也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加大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江西省的工业园区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来引导工业园区的发展。
下面是针对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一份目录,以期能够推动江西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目录1.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制造业装备水平,推动制造业向创新型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3.加强农业农村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推动服务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5.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推动生态经济和绿色发展。
1.按照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结合具体工业园区的优势和特点,确定园区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2.综合考虑供给侧结构性的要求,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鼓励工业园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知识产权资源进行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
4.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园区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5.加强专业化园区的建设,根据园区的特点和定位发展相应的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6.重视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7.推动工业园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形成产业联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制定,可以帮助江西省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指导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可以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但是,目录的制定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最大的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
方 式 的攻坚 时期 。因此 , 我们 在 判 断 国 内外 形 势 发 展 的变化 中 , 既要有 捕捉 机遇 的 敏锐 , 又要 有风 险 挑
产业 结构理论
英 国经 济 学 家 威 廉 ・ 配第( Wi l l i a n P e t t y )在
战 的能力 , 在切实贯彻 国家战略意 图中结合地方实 1 6 7 2 年 出版的《 政治算术》 一书 中, 通过对农民和船
产 业 结构 调 整 与优 化 实证 研 究
— —
以江西省为例
万 红 燕
( 1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武汉
4 3 0 0 8 0 ; 2 . 江 西省 社会 科学院 , 江西
南昌
3 3 0 0 7 7 )
[ 摘
要】 以江 西省为对象 , 从产业结构相关理 论梳理人 手 , 对 江西省产业结 构调整作 简要 回顾 , 通过对 江西省产业结 构对经
W AN Ho n g . y a n '
( 1 . W u h a n U n i v e  ̄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 , W u h a n 4 3 0 0 8 0 , C h i n a ; 2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A c a d e m yo fJ i a n g x i P r o v i ce n , N a ch n a n g 3 3 0 0 7 7 , hi C a) n
A b s t r a c t : T a k i n g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a s t h e o b j e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t h e o r y o f i n d u s t i r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o u r c e , t h e p a p e r c o m b e d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江西产业结构发展分析与调整战略研究
京 武汉 、 沙 、 肥 等 经 济强 市 联通 , 九 线 、 赣 长 合 京 浙 线 纵横贯穿 全境 , 空 和水运 便捷 , 航 区位 优势 在我 国 中部六 省 中是 独 一 无 二 的。拥 有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庐 山、 国最大 的淡水 湖鄱 阳湖 、 全 江南 名楼滕 王 阁等 人 文景 观 和风 景名 胜 区 。矿产 资源 丰 富 , 以铜 、 、 尤 钨 铀钍、 钽铌 和稀 土 闻名 国 内外 。景 德 镇 瓷 器 和 泰 和
d v l p e ts r t q n d an x e e o m n ta e y l q I J
_ 一 , 一
ZHONG 胁
- i ,GAO i qao Fe ,砸 Ⅳ 一 h n cu
( .C l g f cn m n n gmetWu a oy c i U i ri Wu a 3 0 3 C ia 1 o eeo o o ya dMa ae n , h nP l enc nv sy, hn4 0 2 , hn ; l E t e t
d sra tucu e u tilsr t r .
K ywod :i gii u ta s utr ;ee p e t nls ;dut n t tg e rs Ja x ; d s i t c e dvl m n a i ajs n n rl r u o a ys met r ey sa
D I1 .99j i n 10 - 8 .0 00 .2 O : 36/.s . 09 8 12 1.2 00 0 s 4
江 西产 业 结构 发 展 分析 与 调 整 战略 研 究
钟 新桥 ,高 一 飞 ,温如 春
( .武汉工业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 院 , 1 湖北 武汉 4 0 2 ; 30 3 2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中心 , 湖北 武汉 4 0 2 ) 30 3
江西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调整
表一
江西国 内生产总值构成 【 _
年份 第‘ k 产4
平。 1 江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1 .江西产业结 构纵 向历史 比较分析 】
20 年的4 .0 00 08,达f- 0 , l  ̄m省第三产业比重的最高点。然而
从 20 年起的4 . ̄ 9 01 0 8 f 最高点下降到2 0 年3 .u 重返4 % l 03 68 , 0 0 以下 。 这主要是由于从2 0 年 江西开始重视 第二产业的发展 01 的结果 。总体来说 ,从改革开放 以来,江西的三? 欠产业结 构 格局从 “ 、二 、三”演变成 “ 、二 、一”现发展到 “ 、 一 三 二 三 、 , 中似乎出现了所谓的理想的产业结构高度化, 一” 其 而 到 2 0 年又演变成 “ 03 二、三 、 一 ”的次高级 化状 念,好像是
304) 3 0 7
摘 要:本文通过对 三次产业结构 的发展演变和对 比分 析 ,说 明江西产业结构 的现状 并找 出其存在 的 问题 ,以及提 出 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政 策措 施,促进 江西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 、快速发展 ,进 一步提高 江西 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 字 : 西:产 业结 构 : 化: 整 江 优 调
2 O 0 0 7 J
20 02
2 3 4 3
29 1
3 6 2 :
38 8
4 0 5
"3
中部 … 进行比较,其可比 大一些。 … 地区 。 … … …… 、 一 … 性更
江西省产业结构的演进
江西省产业结构的演进摘要: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已被各国的经济发展所证实。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其他省市,目前江西的经济仍然比较落后。
本文通过对江西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江西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找出当前江西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变动,是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
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十年来,江西省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第一产业的占比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从“一、二、三”逐渐向“三、二、一”转变。
到2009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占全省的gdp比重分别为14.4%,51.2%和34.4%;在总就业人员中,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是:39.3%,28.3%和32.4%。
由此可见,二、三产业已逐渐成为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江西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相比较而言,江西省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落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也不合理。
[1]目前,江西省在重点打造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因素使得江西省产业结构变动较大。
如何因势利导把握产业结构演进趋势,主动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是江西今后发展的关键。
[2]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情况,重点研究了当前产业结构的状况,通过横向比较发现江西省经济总体发展较为落后,因此结合本省实际给出一些建议。
一、江西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一)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夕,江西产业结构的演进[3][4]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夕,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全国一样,三起两落,曲折前进。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年至1952年,农业在产业中占绝对主导的地位,第二、三产业仅占极小的比例,这一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恢复的重要时期,产业政策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三年中,江西省平均每年工业总产值以39%、农业总产值以15.3%、国民收入以26.6%的速度增长,均快于全国同期增长速度。
江西省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江西省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者:熊朝旭祝维亮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1期熊朝旭祝维亮(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南昌 330046)摘要:江西省作为中部发展区的一个重要省区,目前在产业转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产业结构虽然也得到了很好的调整与升级,但是也存在着各产业之间发展不均衡等不足,认清这些形势,有利于江西省在产业转移方面全面兼顾,更好的促进本省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发展。
关键词:影响;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2-0049-01江西省作为我国中部发展经济区中一个重要的产业基地,在促进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做出了突出业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这些业绩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利于江西省各地区产业部门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与规划,更好的进行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产业转移对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转移可以带来更多先进的技术和一系列的产业链反应,有效推动产业区域经济发展。
江西省产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其产业转移策略给产业结构带来的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的转移可以带动产业的关联反应,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比如江西省的钢铁产业,通过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外商提供的先进技术,提高矿石的开采质量,同时也促进了矿石采掘业的技术提升,这种关联效应可以有效促进钢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可以通过钢铁产业的技术提升来开发新产品,促进与钢铁产业紧密相关的汽车产业发展。
2.外资引进,提高产业资源配置率江西省利用外资引进来进行产业转移,对现有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整合,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江西省,外资企业针对该地区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进行投资,改善了其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等方面的发展难题,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江西省产业的可持续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资金基础。
从产业关联度看江西产业结构调整
从产业关联度看江西产业结构调整摘要:江西省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通过对最新数据的分析,探讨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并且根据江西省1997年、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各产业部门关联交叉分析以及关联度比较分析,测算出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关联的产业部门,提出以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投入产出表;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演变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现象。
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体观出一定的规律性: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
克拉克利用不同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这一趋势做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又分别进行了国别范围更广、时间跨度更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规律。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进行分析,并指出今后江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建议。
一、江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进轨迹1.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调整为“二三一”型2005年江西省生产总值为4056.76亿元,是1978年的46.63倍。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1978年的41.6∶38∶20.4调整为2005年的17.9∶47.3∶34.8,第一产业下降23.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9.3和14.4个百分点。
1990年以前产业类型为“一二三”,1995年由于工业高速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推动转型为“二三一”,2000年转型为“三二一”,从2004年至今产业类型仍为“二三一”型。
表明江西经济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与工业发展相比稍缓慢。
虽然江西的产业结构类型在近几年有所波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工业和服务业成为了拉动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77.2%,下降到2005年的39.9%,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1978年的13%上升到2005年的27.2%,平均每年上升0.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由1978年的9.8%上升到2005年的32.9%,平均每年上升0.86个百分点。
江西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江西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与路径研究作者:张燕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17期摘要: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因此,文章通过梳理江西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其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出进行数字化转型可选择的四种转型模式,结合江西实际提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为推动江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传统产业;数字化;产业转型;发展模式一、江西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根据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0年1月9日发布的《江西省工信厅2019年工作总结》可知:2019年江西经济运行呈现“三优”特点:一是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提高了4.2%、2.7%、1.6%;二是投资结构优化,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8.3%,提高了8.9%;三是动能结构优化,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4.8%和15.6%。
2019年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增速列全国第三位。
与此同时,2020年前三季度,江西省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9.0%。
江西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2%,占工业投资的35.7%,同比提高3.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5%,占工业投资的33.8%,同比提高2.4%。
二、江西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一)数字化转型认识不清——不愿转1. 抱有依赖思想在思想观念上,仍有些同志没有摆脱“拼政策、拼地价”的“路径依赖”,对传统增长方式依赖较强,特别是在各地通过拼政策、给优惠来招商引资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甚至可以靠政策优惠、低成本优势来维系企业的生存,所以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
2. 存在畏难情绪有些同志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发达地区的事,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不论资源环境还是交通条件等都无法和沿海城市相比”,或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事,与自己无关,认为数字化转型难度太大,感觉无从下手;还有些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没有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认为只要买硬件、上系统就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对产业数字化转型总是“说得多,做得少”,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有一定偏差。
江西省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优化对策分析唐辉亮
【产业经济】
江西省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 及优化对策分析
唐辉亮 张春玲
(宜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摘 要] 通过运用江西省 2001—201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就业人数的统计数据,借鉴 More值测定 法、Lilien指数以及产业超前系数法等模型定量测度了江西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速率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 “十一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缓慢,但产业转型升级总体呈不断优化递进趋势,进 入“十三五”后转型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在转型升级的方向上,尽管二三产业得到优化,但近年来第二产业发 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超前发展优势明显。 [关键词] 江西;产业转型升级;测度;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7-0103-04
游城市群的 26个城市为例,分别测度和对比分析了这些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附于劳 动和资源的产业结构逐渐显示出其劣势,创新驱动成为 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在经济增长不断受到资源、环 境约束的情况下,及时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 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对江西省产业 结构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进行分析,对于准确把握产业 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科学合理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优化 资源配置,缓解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实现江 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的文献综述 自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对经济结构演变的历 史分析,提出了产业结后,国内外学术界 从产业内价值链攀升的升级和产业间的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等层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总体观点 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其实就是一国 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即通过产业 结构调整、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使得国民 经济结构中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创新 能力和要素禀赋贡献率得到提升。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张新民;柯伟华【期刊名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1)005【摘要】In this paper, shift-share analysis is used to build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SSA and DSSA to make an analysi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Jiangxi Provinc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SSA has a weakness in the analysis of contribution of changes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overall changes during the sub-time and the time dimension trend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Jiangxi province, as for nearly tions for three industries. 10 years to make accurate analysis in industrial economy. Through the two model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ut forward sugges-%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同时使用SSA 和DSSA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DSSM弥补传统的SSM在考察期内各时间分段对总体变化的贡献及时间维度的发展变化趋势方面存在缺陷.通过两种模型对江西省近10年产业结构作出精确的分析,并对三大产业分别提出建议.【总页数】5页(P107-111)【作者】张新民;柯伟华【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7;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相关文献】1.基于财政支出的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J], 程颖;2.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J], 庞磊;陈建国3.基于财政支出的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J], 程颖4.北京制造业产业结构及竞争力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研究 [J], 王广元;孙磊;李小东5.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合肥市产业结构研究 [J], 吴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余光伏产业、九江重化工产业、宜春锂电产业、景
德镇陶瓷产业、赣南钨和稀土产业等,有效促进了 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3年,江西省主营业务
目完成投资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三)以产业载体为重点,持续加大特色经济支 撩力葭
收入突破千亿元的产业不断涌现.其中有色行业收
入超三千亿元。石化、食品等五大行业超千亿元.产
近年来.江西省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金融支持“三
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政策措施,切实提升
新和实力的重要参数,也是自主创新的物质基础。
江西省的研发投入长期以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 下.研发投入总量在全国的排位一直处于20位左 右。虽然近几年江西省企业研发经费(R&D)保持了 一定幅度的增长.但离我省加快发展的要求存在较 大差距.发达国家企业的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
据统计,江西省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
例由2010年末的12.78:55.06:32.16调整为2013 年末的11.41:53.50:35.09.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
业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末下降了
1.37和1.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占比较2010年 末上升了2.9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有近一成的企 业正通过转型升级由各地不断完善区域产
业布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调查显示,在江 西省产业规划和政策影响下。有33.33%的企业已经
①本次调查我们在江西省11个设区市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择了75家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国有企业17 家、民营企业43家、“三资”企业15家,在规模上包括17家大型企业、36家中型企业、18家小型企业和4家微型企业。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融资需求:一是
尽管我省制定了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的意
见和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 因素,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动力支撑不足: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不高 全省大部分产业都是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企
融资体系难以覆盖技术研发风险。高新技术研发需
要很高的投入,其风险也很高,仅靠企业难以承担, 而传统的银行信贷面对高风险望而止步。2013年全
升级过程中获取信贷的门槛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 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二是信贷支持的方向不
利于产业升级。银行体系将支持的重点聚焦于加工 制造阶段,缺乏对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视。致使许多 在同行业中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不能凭借其“品 牌”进行融资。三是信贷支持的行业不利于转型升 级。不少地方资源行业是主导产业,其大多是高耗 能行业,但受地方政府驱动。不少金融机构还是支 持了该行业,如煤炭、钢铁等行业。 (四)人力支撑不足:高端技术人才缺乏
方面,江西省各地积极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3年末,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 值2077.1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 重达36.10%,拉动全省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贡 献率为35.08%。
(四)重点产业链加快延伸,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进入“十二五”以来,江谣省重点行业产业链延 伸明显加快,重点企业延伸意愿明显加强。调查显 示。有50.67%的企业在被问及“企业未来转型升级 中发展方向的规划”时表示要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 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升级;同时,据对赣州钨、稀 土产业的专项调查,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引进和培育 赣南钨、稀土深加工企业,彻底改变了过去赣南钨、 稀土产业链长期存在“两头小、中间大、后面空”的现 状。2013年末,赣南钨、稀土深加工产值占全省该产
(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宽经济实体融 资渠道
近年来.江西省金融机构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 展的特点及信贷调控的实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如2013 年江西省发行了全国首单地方企业超短期融资券6 亿元:南昌银行在江西首发50亿元专项用于小微企
业贷款的金融债券,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资金
调查显示,银行贷款已成为企业的经营融资支
柱,被调查企业中88.00%的企业经营资金来源于银
行贷款,其中有22.72%的企业将银行贷款作为其经
营资金的第一来源。全省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经济
支柱产业的企业,以及钨、稀土、锂电三个资源特色
产业的企业经历过改造升级的占比超过30%。另一
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新增贷款量稳步增加,资金使 用率不断提升。据统计,2013年末,江西省金融机构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11 1.73亿元。全年新增贷款 1981.87亿元。江西省贷存比连续三年稳步上升,
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仅占全省贷款
的0.08%。调查显示。有49.33%的企业认为在转型
业.依赖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从事初级产品、低端产
品生产,企业大多利用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实现 其利益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自主转型的 积极性,导致产业转换升级的动力不足。调查显示, 仅33.33%的样本企业经历过行业结构转型调整.而 38.67%样本企业认为不需要转型调整:在问及促使 转型升级的原因时,因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市场萎缩 导致行业前景暗淡等原因被动考虑转型升级的企 业分别占29.33%和38.67%:只有17.33%的样本企 业将近期融资用于技术改造及研发,其中仅有
亿元。同比增长32.7%。
(一)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加快,区域布局更加合 理 近年来,江西省大力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
(三)技术进步推动调整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
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加
快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启动
展
“十二五”时期以来,江西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 产业化工程,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据统计。2013年江 西省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7家.其中国家认定
亿元,同比增长14.46%,全年新增贷款836.64亿 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42.21%。二是大力支持赣东
赣西扩大和转型发展。2013年,江西省金融机构分 别向两个区域注入信贷资金273.98亿元和309.90
业链的产值比“十一五”末上升了20个百分点。
(五)区域产业呈集群化发展,产业集聚度提高
近年来.江西省把产业集群化发展作为产业转
而87
万方数据
金融与经济2口74.06
企业技术中心9家,与高校联合成立了7家产学研
(一)以信贷增量为基础,不断提升信贷资金使 用效率
合作示范培育基地。全年通过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登 记的科技成果733项,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科 技成果7项①。一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调查
显示,江西省如铜、石化、钢铁、纺织、建材五个传统
成本,促进其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交通银行为赣 州企业提供10亿元中票过桥资金,支持企业中期票 据项目等。 三、当前制约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 主要因素
张,缺乏投资资金”。如省内某企业的光伏硅和多晶
硅硅料生产一次性投产规模过大,若生产和改进设
备同时进行,需花费4.4亿元,远远超过了其自身投 资能力。另一方面,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在
而83
万方数据
金融与经济2_D74.D6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人才则是企业创新的 关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综合管理人 才和高级技术人才,近年来,我省高科技队伍虽然稳 步发展。但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还不匹配。
目前,江西省仅有两院院士4人,不到全国的1%。
完成结构转型调整.61.33%的企业正面临结构转型 调整。此外。有超过三成的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 转型政策的推动下,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市场份
的重要课题.江西省作为中部经济转型需求迫切的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进展如何?有哪些 新的问题?金融又如何作为?本文采取调查问卷、走
额等重要经营指标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013年金融机构余额贷存比为67.47%,分别较 2011年、2012年提升了2.52和1.67个百分点.在总 量上为江西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提供 了金融支持。 (二)以经济增长极为突破,有效带动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近年来,全省金融机构调整金融支持方向,以区 域经济增长极作为支持重点.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协 调稳步发展。一是稳步推动昌九一体化加快向前。 2013年,南昌、九江两地各项贷款余额合计6628.91
业成长跃上新台阶。
二、金融支持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 情况 近年来.江西省金融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政 策,严格执行稳健货币政策,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
近年来,江西省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经济 的信贷支持,据调查,2013年末,赣州市金融业发放
钨和稀土产业企业贷款49.25亿元和35.06亿元。分 别较“十一五”末增加14.66亿元和16.69亿元,增幅 分别达42.38%和90.85%,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 到12.50%和24.04%。2013年列入国家产业集群试点
务收入的比重一般在3%左右,其中高级技术企业
一般在5%以上。江西省规模以上企业这一比重平 均只有0.41%。江西省属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在关
余额2746.67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1.20%,比年
初增加530.41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
26.80%。
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在设备
投资中,大部分要靠引进来满足;投入不足,企业自 主创新的条件不具备,低水平研究项目多,创新项 目少,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导 致整体技术创新进度较为缓慢,难以有效满足产业 转型升级的需要。 (三)金融支撑不足:区域产融结合不深 一方面.我省企业大都属于中小微企业,资金实 力相对较弱,据调查,有38.67%的样本企业反映在 经营或转型升级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紧
(二)三次产业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占比上 升
访企业等形式在全省开展了调查①。
一、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现状
2013年,江西省工业经济效益运行保持平稳增
长态势,全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8.27%。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26.22亿元。同比增 长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8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