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3.分类和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按照课本提示对气球分别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体会到分类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地运用。

通过思考分类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分类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进而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分类和整理》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核计活动。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个书柜。

(一个乱摆放的,一个摆整齐的。

)问:你喜欢哪一个书柜?为什么?学生口答。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觉得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新知识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思想教育。

二、新授探究一:初步感知什么叫分类(1)、课件出示两组照片,应到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呢?(2)、汇报交流。

(3)、小结。

像图片上的这样把用处相同或者特点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探究二:感知分类要有标准,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按照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

按照颜色来分一分,结果和前面的一样吗?讨论汇报。

探究三:认识统计图(课件出示象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提问:(1)、哪种形状气球最多?哪种现状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体会分类,然后再探究具体的分类,提供的材料都是学生特别喜欢玩的,学生可以用分类的的知识解决所出的问题,探究的难度逐步提高,既让学生学会了分类,又认识了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是针对一年级学生开展分类和整理活动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分类和整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分类和整理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引导和培养,逐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类和整理活动。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分类和整理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分类和整理的教具,如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和整理?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和整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类和整理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进行分类和整理。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如按照形状、颜色等进行分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1一. 教材分析《分类与整理》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类经验,他们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整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分类时往往只关注表面特征,不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提高他们分类与整理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与整理。

2.难点: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提高分类与整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相同或不同的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熊请客”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小熊把水果分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类与整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

例如:将动物图片按照家禽、宠物和野生动物进行分类;将日常用品图片按照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进行分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挑选一些物品,尝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与整理。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提高他们分类与整理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例如:“速递员”游戏,学生分组进行,将物品按照指定分类送达到指定地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分类与整理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分类与整理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分类与整理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根据特定属性对物体进行分类。

3. 能够整理所学物品的分类。

二、教学内容1. 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不同属性下的物体分类。

3. 整理所学物品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一些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2. 新知讲解讲解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根据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将物品进行分类。

3. 分类练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物品,按照特定属性进行分类。

例如,将不同颜色的球分到不同的篮子中。

4. 整理物品分类学生将自己所拥有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可以选择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例如将玩具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5. 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复整理物品分类的步骤。

四、教学资源1. 物品:球、玩具等。

2. 分类篮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分类练和整理物品分类时的表现。

2. 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分类方法和对象。

2. 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的意义和应用,例如在购物时可以根据分类进行选择。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物品的分类练和整理,帮助学生理解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学生在分类时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练和指导。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分类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分类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分类的思维方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全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全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全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分类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分类和整理事物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类和整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整洁、有条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

2.能够运用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分类和整理事物。

教学难点1.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类和整理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彩色图卡、玩具、物品、幻灯片等3.其他:课堂活动安排、教学参考资料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杂乱的物品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并引出“分类”概念。

2.课堂讨论:通过学生讨论不同物品的特征和共同点,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分类标准。

3.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彩色图卡表示不同分类的物品,然后相互交流并互相讨论。

4.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不同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引出“整理”概念。

3.教学示范:老师用具体物品演示如何对物品进行整理,鼓励学生模仿。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整理自己的物品,比较不同组的整理结果。

5.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让学生整理家里的书桌、玩具等物品,写下整理的心得体会。

2.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情境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类和整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观察、归纳、分类和整理的能力。

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运用所学知识。

《分类与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分类与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分类与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分类与收拾考查同学的观看能力,动手能力,下面就是我收拾的《分类与收拾》一班级数学教案,希翼大家喜爱。

《分类与收拾》一班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根据多种规范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观看能力,语言体现能力。

3.让同学体味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挑选不同的分类规范举行分类的办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规范举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规范举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索新知1.出例如2观看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按照观看到的不同把这些人举行分类。

2.小组沟通。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伴侣是怎么分的。

b.小结:按照不同的规范,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稳固练习,体验按照不同规范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认真观看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按照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办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觉,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规范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日学到的本事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四、应用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相互说一种分法,然后沟通。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伴侣分类。

引导:刚刚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学生的主意。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办法来给小组里的学生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分类整理物品,并能够用图形、表格等形式表示分类结果。

–能够使用分类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引导学生发现分类整理的规律,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类整理的方法和应用。

•难点:通过实际问题学习分类整理的技巧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分类整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类
整理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对一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讲解分类
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水果、动物等,对一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4.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整理结果,让其他小组学生
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5.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概括总结分类整理的方法和规律。

6.拓展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练习分类整理的能力,并应
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类整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分类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分类整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五篇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五篇《分类与整理》这单元的知识学习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

下面就是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分类与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材分析:《分类与整理》这节数学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对同种物品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同一类物品,理解对于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看,看看是什么?(苹果)一共有几个呢?学生列式计算,会按不同的角度去列示计算。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疑问,你们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学生可能会说是按颜色分的,有的是按大小分的,所以方法不一样。

师:其实,不管你们是按颜色分的,还是按大小分的,都把这些苹果进行了分类。

师解释分类就是把相同的放在一起。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分类的现象?生举例,老师出示相关课件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还有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更环保等等,看来分类的作用可真不小,想学会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和整理。

二、探究新知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太精彩了,不仅赢得了老师的赞扬,还有一群小朋友也成为了你们的粉丝,看,她们来了!出示:气球图片他们手里可真漂亮啊,你们喜欢吗?但小朋友说了,要把这些气球分分类,才能送给你们,你会分吗?你打算怎么分?学生可能会按颜色分,也可能会按形状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和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和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和整理》教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小编准备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单一标准下,分类的形式多样,但是统计结果相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认识这些图形吗?(出示所学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请你说一说这些是什么图形。

生答略师:如果要将这些图形分别放在两个框里,你会怎样放呢?为什么?(预设)生:因为这些是立体图形,这一些是平面图形,所以我要这样放。

师:你说的真对,大家都同意他的分发吗?(同意)像这样将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做法,我们就把它叫做分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分类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二)分类整理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游乐场气球图片师:你们看,游乐场来了几个小朋友,他们手上拿的是什么?(气球)哇,这些气球真漂亮啊!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预设)生:1、可以按照颜*分师:为什么你要按颜*来分呢?(因为气球有红*、黄*、蓝*)2、可以按照形状分(为什么可你要按形状来分呢?)(因为有糖葫芦形状、圆形、心形的气球)2、*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要请我们同桌两个同学互相合作,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形状的气球有几个,用你喜欢的方法,将分类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①展示先分类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要突出一眼看出多少)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齐、清楚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这一排最长师:现在我把这种方法在黑板上摆出来,我在下面加一条线,让我们知道,从这里开始数,这一列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糖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精选13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精选13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课题名称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体育器材摆放的图片比照,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2.借助给气球分类的活动〔教材例1〕,学会分类的方法,并能进展简单的统计;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3.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分类方法,并进展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展分类计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两张摆放体育器材的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上体育课的时候,你更想从图一找到喜欢的球还是图二呢?为什么?生:图二。

因为摆放得很整齐。

师:看来大家更想从图二找到自己喜欢的球。

图二的各种球都很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一眼望过去就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球了。

像图二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分类。

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提醒课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出例如1气球图片师:同学们,请观察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小朋友们手上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

师:是的,我们看到了小朋友们手上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

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呢?师:有三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们吧!〔1〕课件出示第一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先分一分,再数一数。

先分成糖葫芦形、爱心形和球形,然后再去数分别有几个。

〔2〕课件出示第二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二个小朋友是用了边数边画的方法;首先在纸的最下方把这3种气球的形状画出来,然后数一个画一个,这就是第二个小朋友整理出来的结果。

〔3〕课件出示第三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三个小朋友就不喜欢这么费事,他先在纸上画出这3种气球的形状,然后直接在气球类别下面写出数量,他就这样把它简单地表达出来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范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分类与整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较少的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目的是培养学生能根据事物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

二、说学情一年级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小,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材中的情境图很适合孩子们的心理,所以我创设情境导入,并在这个情境主线的贯穿之下,开展由浅入深的分类操作活动,由观察、讨论方法,到能够按照单一标准分类,最后发现物品能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主动性,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学会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会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会说出分类的方法。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分类的结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五、说教法、学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法上突出了以下特点: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

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3 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3 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3 分类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2.能够用不同的分类方式对物品进行分类。

3.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整理物品,培养良好整理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类和整理概念的理解,不同方式的分类方法。

难点:能够用不同的分类方式对物品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相关内容。

2.教具:分类整理图表、各类物品。

3.安排教室环境,保证教学秩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一堆五颜六色的积木,让学生自由玩耍,看看他们会如何玩,引出分类整理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什么是分类?什么是整理?•为什么要分类和整理?•整理物品的方法有哪些?3. 分组活动:学生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方法进行分组整理,展示给同学。

4.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各类物品,让学生根据颜色分类、形状分类等不同要求进行整理。

5. 总结:•请学生归纳分类整理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整理习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度理解了分类和整理的概念,提高了他们的分类整理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或桌面,按照颜色、大小等方式进行整理,并写下心得体会。

七、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图书室或图书馆,观察书籍的分类整理。

2.带领学生探索超市货架上商品的分类方式。

以上就是本次数学课《3 分类与整理》的教案,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5篇)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四、应用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

(放背景音乐)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将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能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整理东西的时候?比如书包、书桌、衣柜等。

那你们知道整理东西有什么好处吗?生:可以找到需要的东西,让环境变得更整洁。

师:对了,整理东西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方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分类与整理。

2.自主探究(1)观察图片,发现特点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图片,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生:它们都是水果。

师:很好,这些图片中的水果可以分成一类。

那我们再来观察这些图片,看看还能发现什么特点。

生:这些水果都是红色的。

师:没错,这些红色的水果可以分成一类。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2页,看看书上还有哪些分类的例子。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你们在课本上找到的分类方法。

生1:我们可以按照水果的颜色分类。

生2:我们还可以按照水果的形状分类。

生3:我们还可以按照水果的大小分类。

生: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分类。

3.实践操作(1)分类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分类游戏。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盒,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能按照一定的特征将它们分类吗?生:可以。

师:那请同学们开始吧,分类完成后,可以向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分类方法。

(2)整理书包师:同学们,你们的书包是不是有时候会很乱?现在请你们按照我们学到的分类方法,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让书包变得整洁有序。

师:整理完成后,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是如何整理书包的。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分类与整理。

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3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3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3篇一班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1一、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

在一班级上学期,同学熟悉了20以内的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本学期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这是认数教学的其次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将拓展同学对“计数单位”的熟悉,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概念的根本。

本单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熟悉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必需使同学切实学好。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数的熟悉、解决问题和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三部分内容。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1、使同学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同学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感知计算单位“个”、“十”、“百”,能够正确、娴熟地读、写100以内数。

3、结合数的熟悉,使同学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详细事物,使同学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洁的估量和沟通,逐步培育同学的数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写,而其中数的组成、数位意义的理解等概念又是读写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拐弯数”〕。

2、数位的意义。

3、探究例4的百数表中有哪些好玩的排列。

五、教学策略及实施:1、主题图:通过“百羊图”引导同学在详细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

让同学了解在生活中经常需要估数,培育同学的估算意识。

〔1〕教学时,可以课件出示“百羊图”,让同学先估量一下,有多少只羊?引导同学得出比20只多得多。

〔2〕再在图上圈出10只羊,这样就给同学供应了标准,同学再估起来就会好一些了,同学初步熟悉了100,同时也初步培育了同学的数感。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分类与整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对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知道分类与整理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能够对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玩具等,引导学生发现物品可以进行分类与整理。

2. 讲解概念:在黑板上画出各种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与整理,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如将书籍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将文具按照用途进行整理等,让学生观察并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与整理,并展示成果。

5. 巩固知识: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一些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概念:对物品进行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方法:观察物品的特征。

按照特征进行分类与整理。

例题:1. 将书籍按照类型进行分类。

2. 将文具按照用途进行整理。

练习:1. 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与整理。

2. 完成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对家里的物品进行分类与整理,并将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答案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与整理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物品可以进行分类与整理。

通过讲解概念、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卷分类与整理精品课程教学案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卷分类与整理精品课程教学案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卷分类与整理精品课程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对简单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能够说出分类的依据。

2. 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整理,并能用相应的词语表示整理的方法。

3. 能通过实例感受分类与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分类与整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分类与整理的概念1.1 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概念,明白分类的依据。

1.2 引导学生理解整理的概念,掌握整理的方法。

2. 分类与整理的方法2.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用的分类与整理方法。

2.2 学生能够用相应的词语表示整理的方法。

3. 分类与整理的应用3.1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分类与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2 学生能够运用分类与整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类与整理的重要性。

1.2 学生分享生活中分类与整理的例子。

2. 新课导入2.1 教师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2.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3. 课堂练习3.1 教师给出分类与整理的练习题。

3.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

4. 应用拓展4.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解决。

4.2 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和应用。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应用能力。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物教具:如玩具、书籍等。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

3.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和整理》优秀教学案例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和整理》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能够根据事物的共同属性进行有效分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图表等工具整理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分类和整理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4.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数据整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图表、符号等工具整理数据,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分类和整理的场景?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2.分享一个你认为很好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并说明原因。
3.结合课本内容,探讨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理。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策略。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将共同探讨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分享彼此的见解,协作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自己。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分类和整理方面的收获与不足。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此外,我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1.结合课堂学习,思考并举例说明分类和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运用所学Biblioteka 法,对自己的书包、书桌等进行整理,并记录整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
四、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